《一种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及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及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42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N 104304283 A (21)申请号 201410543715.1 (22)申请日 2014.10.15 A01N 43/90(2006.01) A01N 25/14(2006.01) A01P 7/02(2006.01) A01P 7/04(2006.01) A01N 37/52(2006.01) (71)申请人 济南新起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市市中区 288 号 恒昌大厦 2303 (72)发明人 孙波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及应用 (5。
2、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虫剂复配的技术领域, 具 体为一种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及应用。该组 合物有效成分为浏阳霉素和双甲脒, 其中浏阳霉 素和双甲脒的重量比为, 浏阳霉素 : 双甲脒 =10 : 1-1 : 1, 通过复配起到了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符 合未来社会绿色环保的潮流, 并扩大了有效活性 防治谱, 具有速度快, 持效期长, 用量低, 环境友好 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4283 A CN 104304283 A 。
3、1/1 页 2 1. 一种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有效成分为浏阳霉素和双甲脒, 其中浏阳霉素和双 甲脒的重量比为, 浏阳霉素 : 双甲脒 =10 : 1 -1 : 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其特征在于, 浏阳霉素和双甲脒 的重量比为, 浏阳霉素 : 双甲脒 =7 : 1 -4 : 1。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效成分总 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20-30%。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其特征在于, 其组成为按重量百 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 浏阳霉素 21%, 双甲脒 3%, EDT。
4、A 钠盐 5% ; 萘磺酸盐 5% ;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7% ; 羧甲基淀粉钠 9% ; 滑石粉 余量。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其特征在于, 其组成为按重量百 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 浏阳霉素 24%, 双甲脒 6%, EDTA 钠盐 5% ; 萘磺酸盐 6% ;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6% ; 羧甲基淀粉钠 9% ; 滑石粉 余量。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其特征在于, 其组成为按重量百 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 浏阳霉素 10%, 双甲脒 10%, EDTA 钠盐 8% ; 萘磺酸盐 4% ;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
5、段共聚物 10% ; 羧甲基淀粉钠 8% ; 滑石粉 余量。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棉花、 蔬菜、 茶作物的害 虫和害螨, 所述的害虫和害螨为红蜘蛛、 棉铃虫、 小菜蛾。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棉铃虫。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04283 A 2 1/4 页 3 一种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虫剂复配的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及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浏阳霉素 是由灰色链霉菌浏阳变种所产生的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抗生素, 为低毒、 低残留、 可防 。
6、治多种作物的多种螨类的广谱杀螨剂, 防治效果好。 对多种作物的叶螨有良好的触杀作用, 无内吸性, 药剂具有亲脂性, 对成、 若螨有高效, 不杀伤捕食螨, 害螨不易产生抗性, 杀螨谱 较广, 对叶螨、 瘿螨都有效。与一些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农药复配, 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 害螨的触杀作用, 持效期 7 14 天。 0003 理化性质 : 是由5个组分组成的混合体, 四活菌素为主要的活性成分。 纯品为无色 棱柱状结晶, 熔点 112 113。易溶于苯、 醋酸乙酯、 氯仿、 乙醚、 丙酮, 可溶于乙醇、 正己 烷等 50% 溶剂, 不溶于水。对紫外线敏感, 在阳光下照射 2 天, 可分解 50% 以性。
7、经皮 LDso 2 000mg/kg。性状纯品为无色棱柱状结晶。 0004 双甲脒 双甲脒原药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 密度 1. 128g/cm3(20) , 熔点 86 88。常温 下在水中溶解度很低可溶于二甲苯、 丙酮和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紫外光影响较小。 0005 适用于各类作物的害螨。对同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具有触杀、 拒食及忌避 作用, 也有一定的胃毒、 熏蒸和内吸作用。对叶螨科各个发育阶段的虫态都有效。 0006 目前, 关于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复配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及其应用, 该组合物有效成 分为浏阳霉素和双甲脒, 其。
8、中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重量比为, 浏阳霉素 : 双甲脒 =10 : 1-1 : 1, 通过复配起到了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符合未来社会绿色环保的潮流, 并扩大了有效活 性防治谱, 具有速度快, 持效期长, 用量低, 环境友好的特点。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含有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有效成分为浏阳霉素和双甲脒, 其中浏阳霉素和双甲 脒的重量比为, 浏阳霉素 : 双甲脒 =10 : 1 -1 : 1。 0009 作为优选, 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重量比为, 浏阳霉素 : 双甲脒 =7 : 1 -4 : 1。 0010 所述的有效成分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20-30%。 0011 本发明的浏。
9、阳霉素和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其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 分 : 浏阳霉素 21%, 双甲脒 3%, 说 明 书 CN 104304283 A 3 2/4 页 4 EDTA 钠盐 5% ; 萘磺酸盐 5% ;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7% ; 羧甲基淀粉钠 9% ; 滑石粉 余量。 0012 本发明的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其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 分 : 浏阳霉素 24%, 双甲脒 6%, EDTA 钠盐 5% ; 萘磺酸盐 6% ;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6% ; 羧甲基淀粉钠 9% ; 滑石粉 余量。 0013 本发明的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其组成为。
10、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 分 : 浏阳霉素 10%, 双甲脒 10%, EDTA 钠盐 8% ; 萘磺酸盐 4% ;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10% ; 羧甲基淀粉钠 8% ; 滑石粉 余量。 0014 本发明的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水分散粒剂, 用于防治棉花、 蔬菜、 茶作物的害虫和 害螨, 如红蜘蛛、 棉铃虫、 小菜蛾, 尤其适用于防治棉铃虫。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该组合物为复配水分散粒剂组合物, 显著的增强了效果, 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其 中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重量比为, 浏阳霉素 : 双甲脒 =10 : 1 -1 : 1, 通过复配起到了很好的 协同增效作用, 减少了农药。
11、的用量, 符合未来社会绿色环保的潮流, 并扩大了有效活性防治 谱, 具有速度快, 持效期长, 用量低, 环境友好的特点。 0016 对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复配增效研究, 试验采用棉铃虫。 0017 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用的共毒系数 (CTC 值) 。 0018 表 1 不同配比关系对棉铃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共毒系数 浏阳霉素 10 : 双甲脒 1 316.7 浏阳霉素 7 : 双甲脒 1 543.1 浏阳霉素 4 : 双甲脒 1552.9 浏阳霉素 1 : 双甲脒 1300.6 浏阳霉素 双甲脒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复配, 有很高的增效作用, 尤其是浏阳霉素 :。
12、 说 明 书 CN 104304283 A 4 3/4 页 5 双甲脒 =7 : 1-4 : 1 时, 增效效果更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0 实施例 1 24% 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组合物 浏阳霉素 21%, 双甲脒 3%, EDTA 钠盐 5% ; 萘磺酸盐 5% ;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7% ; 羧甲基淀粉钠 9% ; 滑石粉 余量。 0021 制备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即可。 0022 该实施例药剂应用于防治小菜蛾 : 共毒系数为 : 544.2 ; 按每亩用药制剂量兑水 60 公斤进行均匀喷雾。 0023 按 7。
13、000 倍加水稀释喷雾, 药后 7 天防治效果为 98.8%, 21% 浏阳霉素悬浮剂稀释 5000 倍和 3% 双甲脒乳油稀释 600 倍, 分别用同样方法使用, 药后 7 天, 防治效果分别为 80.2% 和 66.4%, 差异显著。 0024 实施例 2 30% 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组合物 浏阳霉素 24%, 双甲脒 6%, EDTA 钠盐 5% ; 萘磺酸盐 6% ;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6% ; 羧甲基淀粉钠 9% ; 滑石粉 余量。 0025 制备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即可。 0026 该实施例药剂应用于防治棉铃虫 : 共毒系数为 : 554.8 ; 按每亩用药制剂量兑水 6。
14、0 公斤进行均匀喷雾。 0027 按 8000 倍加水稀释喷雾, 药后 7 天防治效果为 99.2%, 24% 浏阳霉素悬浮剂稀释 6000 倍和 6% 双甲脒乳油稀释 300 倍, 分别用同样方法使用, 药后 7 天, 防治效果分别为 72.2% 和 70.3%, 差异显著。 0028 实施例 3 20% 浏阳霉素和双甲脒的组合物 浏阳霉素 10%, 说 明 书 CN 104304283 A 5 4/4 页 6 双甲脒 10%, EDTA 钠盐 8% ; 萘磺酸盐 4% ;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10% ; 羧甲基淀粉钠 8% ; 滑石粉 余量。 0029 制备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即可。 0030 该实施例药剂应用于防治红蜘蛛 : 共毒系数为 : 299.7 ; 按每亩用药制剂量兑水 60 公斤进行均匀喷雾。 0031 按 4000 倍加水稀释喷雾, 药后 7 天防治效果为 96.9%, 10% 浏阳霉素悬浮剂稀释 1500 倍和 10% 双甲脒乳油稀释 1500 倍, 分别用同样方法使用, 药后 7 天, 防治效果分别为 68.9% 和 71.9%, 差异显著。 说 明 书 CN 104304283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