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版释放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版印刷机的模版释放装置,该装置用于收容并压缩从印刷机印刷区段分送到该装置的一块模版或多块模版。
通常,一个轮转换版印刷机有一个局部传送油墨的印刷圆柱滚筒(以下简称“滚筒”)。滚筒的内部设置油墨供给装置以便向滚筒的内圆周表面提供油墨。滚筒的外圆周表面上卷绕一张印刷模版。紧挨滚筒设置一个将印刷片材压到滚筒上的施压装置。当滚筒转动时,一张印刷片材送给到滚筒和该施压装置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的施压装置将印刷片材压靠到卷绕在滚筒上的模版上。供应到滚筒内圆周表面上的油墨穿过滚筒和模版上被穿孔地图像区域而分布到印刷片材上。这样,在模版的穿孔图像区上形成的印刷信息、例如字符便可在印刷片材上印出,也就是说由此获得印刷成品。印刷操作之后,在滚筒附近设置的模版装置动作,以排出使用后的模版。该模版装置包括:分离爪、若干运送辊子以及一个用后模版容纳区段。
公开号为Hei 6-199029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这种形式的模版释放装置,如图12所示,这种模版释放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一进口203的用后模版容纳区段201以及运送辊子202。在该模版释放装置中,被驱动的运送辊子202将一块用后的模版S穿过进口203送进到用后模版容纳区段201中。在该操作中,使模版S撞到进口203附近的模版压缩板204上,这样模版在由模版压缩板204所限定的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的空间205内呈之字形折叠压缩。在这种状态下,下一个使用后的模版以用样的方式进入到用后模版容纳区段201中,由此,先前被压缩的使用后的模版被进一步压缩。
由于运送到空间205中的用后模版的数量增加,所以,由模版压缩板204施加到空间中被阻滞的用后模版S上的压力增加。当上述压力克服由板204的重量产生的板204的模版保持力时,如图13所示,模版压缩板204向后(向用后模版容纳区段201的内部)摆动,这样,当被压缩时,使用后的模版朝着用后模版容纳区段201内部移动。
从印刷圆柱滚筒上分离下来的使用过的模版上附着有油墨。因此,在运送时,使用过的模版因印刷油墨的粘性而常粘在模版运送装置上。另外,不同的模版粘有不同数量的印刷油墨,所以不是所有的模版都可用同样的方法在用后模版容纳区段中贮存。此外,一些用后模版不能被运送辊子和模版压缩板充分地压缩。这样,用上述方式在模版运送路径中获得的一些用后模版会恢复原状,这将对随后的模版释放操作起阻碍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版释放装置,该装置能可靠地压缩和容纳一块或多块被印刷油墨或类似物污染了的使用后的模版。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使用模版的模版印刷机的模版释放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运送被释放的模版的运送装置;一个具有一个开口和一个容纳空间的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由所述运送装置运送的模版在该区段中容纳;以及一个可绕枢轴转动地设置的压缩板,其中,该压缩板将在所述模版容纳空间中容纳的模版朝向与用后模版容纳区段开口相反的方向压缩,该压缩是以在所述模版容纳空间中移动压缩板而完成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使用模版的模版印刷机的模版释放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运送被释放的模版的运送装置;一个具有一个容纳空间的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由所述运送装置运送的模版在该区段中容纳,以及在所述的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的容纳空间中移动的压缩装置,该压缩装置在所述的模版容纳空间中压缩模版;其中从平行于所运送的模版表面的方向以及垂直于模版运送方向的方向来看,所述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的宽度在所述的压缩装置移动以压缩模版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使用模版的模版印刷机的模版释放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运送被释放的模版的运送装置;一个具有一个开口和一个模版容纳空间的用后模版容纳区段,所述开口用于接收模版,模版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由运送装置运送的模版;在所述的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的模版容纳空间中运动的压缩装置,该装置用于压缩在所述模版容纳空间中容纳的模版;以及防止容纳在模版容纳空间中的模版移出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使用模版的模版印刷机的模版释放装置,该模版释放装置包括:用于运送被释放的模版的运送装置;一个具有容纳空间的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由所述运送装置运送的模版在该区段中容纳;以及在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的模版容纳空间中跨越运送装置运动的压缩装置,该装置用于压缩用后模版容纳空间中的模版,其中,所述模版容纳空间基本与压缩装置运动的轨迹相适合。
一块废弃的模版由运送装置运送,并在用后模版容纳容腔中的模版容纳空间中容纳。所述的压缩装置绕轴摆动;也就是说该压缩装置沿着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的内表面运动。
在第二方面,用后模版容纳区段的宽度在压缩板运动以压缩模版的方向上逐渐加大,以此大大增加其中所容纳的模版的数量。
在第三方面,压缩装置压缩模版容纳空间中所容纳的模版之后,压缩装置返回初始位置。在该操作中,一张使用后的模版可以粘到该压缩装置上,而且该粘接模版与压缩装置一起朝向开口移动。然而,所述的开口附近设置的防移出装置与粘接模版接触,并且防止模版从模版容纳空间中移出。
在第四方面中,当压缩装置在模版容纳空间中朝向开口对面移动时,由于模版容纳空间基本上与压缩装置运动的轨迹相一致,该压缩装置可靠地压模版容纳空间中所容纳的模版。
图1是具有本发明所述模版释放装置的模版印刷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模版释放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模版释放装置的顶视图;
图4是从模版印刷机的转动的圆柱滚筒一侧看时所示模版释放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从图3的上方看的包括用后模版压缩板的底板及其相关元件的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模版释放装置中用后模版容纳空腔的顶视图;
图7是从垂直于用后模版容纳容腔的装载方向来看的图1中所示的模版释放装置中用后模版容纳容腔的示意图;
图8、9和10是表述图1所示的模版释放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1(a)和11(b)是表述图1所示的模版释放装置在对所述的用后模版容纳容腔进行装载或卸载时操作的示意图;以及
图12和图13是表述现有的模版释放装置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一个模版印刷机100,该印刷机具有一个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版释放装置,以及一个旋转的圆柱形滚筒101(以下简称为“滚筒101”)。该滚筒101为圆柱形状,由一个多孔筛网构成的多层结构组成。滚筒101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一个模版夹持件102,以便将一个印刷模版的前端夹持到滚筒101上。随着该模版夹持件102将印刷模版S的前端夹持到滚筒101上,该滚筒101转动,将模版S卷绕在其外圆表面上。滚筒101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的包括一个橡皮转子、一个辅助滚子等元件的油墨供应组件103向滚筒101的内部供应印刷油墨。作为压力装置的压力滚子104在滚筒101的下方设置。该压滚104随着印刷片材P的进给或者滚筒101的转动而同步垂直地运动,以将印刷片材P压在滚筒101上。
模版印刷机100包括一个片材进给机构,该机构的设计如下所述:滚筒101的左下方设置一个其上堆叠印刷片材P的片材进给台105,该片材进给台105的上方设置一个刮板组件106,该组件106每次动作时从堆叠的印刷片材P上抓取一张片材并使其向前移动。该组件106的邻近处设置若干个定时辊107,用以将单张的由刮板组件106已经从堆叠的印刷片材P上抓取的印刷片材输送到滚筒101和压辊104的啮合区域。
所述模版印刷机100进一步包括一个片材释放机构,该机构如下设计:圆柱滚筒101的右下方设置一个分离爪108和一个分离用的鼓风器109。该分离爪108接触印刷片材P的前端,以便将片材从滚筒101上分离。分离用的鼓风器109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片材P从滚筒上的分离。分离爪108下方设置一个用于输送从滚筒101上分离下来的片材P的输送机构111。该机构111上设置一个抽吸装置111a,用于抽吸和保持新输送的片材P。以片材输送方向而论,片材输送机构111的下游设置一个片材输出台112。已印过的片材P被输送到片材输出台112,并在该台上堆叠。
此外,如图1所示,片材输出机构111的上方设置一个容纳有一个模版片S辊(该模版片S用于形成印刷模版)的模版进给区113。所述模版片S向图1的左方运送。一个制作印刷模版的组件114与所述的模版进给区113相邻设置。印刷模版成型装置114使用由模版进给区113进给的模版片S制成印刷模版。该印刷模版成型装置114包括一个热力头和一个压板辊子,用以在模版片S上形成与所给出的原始图案相应的图案。与印刷模版成型组件114相邻处设置一个导向板115,用于导引经过上述处理的模版片S。印刷模版成型装置114与导向板115之间设置一个用于切割模版片S以便获得一个印刷模版的切割器116。此外,运送模版的辊子117与导向板115相邻设置,用以向前输送由此获得的印刷模版。导向板115可绕其在片材输送辊117侧的端部摆动。由此,通过向下转动设置在印刷模版成型组件114侧边的导向板115的端部,就可将印刷模版S送入到模版容纳区118中。
如上所述,来自模版进给区段113的模版片S由印刷模版制作装置114进行处理,由此制成的模版片S借助于模版输送辊117向前移动。当模版片S的前端到达模版夹持件102时,该夹持件102固定地夹住模版片S的前端。在这种状态下,滚筒101转动以向前拉动该模版片S。当模版片S向前移动一个印刷模版的长度时,该滚筒101停转,然后切割器16动作切割模版片S以获得一块印刷模版。由此获得的印刷模版绕在滚筒101上。
现在详细描述模版释放装置。
如图1所示,该模版释放装置1设置在刮板组件106的上方和滚筒101的左方。该模版释放装置1将用后的模版从滚筒101的外圆周表面上分离并除去。模版释放装置1包括:一个用后模版运送组件2,该组件将一个用后的模版从滚筒101上分离并运送;一个收容由用后模版运送组件2运送的用后模版S的用后模版收容容器40;以及一个用后模版压缩板50,该板用于压缩用后模版收容容器40中的一块或多块用后模版。
在模版释放装置1中,所述用后模版运送组件2包括第一和第二运送机构10和20,每一个运送机构由若干环形皮带(以下简称为“皮带”)和若干皮带轮构成。参见图1和图2,第一运送装置10安装在一个盖件3上。该盖件3是一个盖,它形成模版印刷机壳体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盖件3以可绕其右端摆动的方式与壳体偶联。
参见图2,第一个上转轴11可转动地设置在盖件3的右端上,并且平行于旋转的圆柱形滚筒101的中心轴线。四个第一上皮带轮12以预定间距安装在第一上转轴11上。
以模版释放方向而论,一个第二上转轴1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上转轴11的下游(图2中转轴11的左侧)。第二上转轴13与第一上转轴11平行。四个第二上皮带轮14以预定间距安装在第二上转轴13上。每个第二上皮带轮14上具有两个带槽,以便容纳两条皮带。
四个第三上皮带轮15以预定的间距设置,使得当沿轴向方向看时,所说的第三上皮带轮15与各个第二上皮带轮14相对应。第三上皮带轮15可转动地安装在若干个与盖件3固定连接的支承板4上。第三上皮带轮15的转动轴线与上述的第一和第二上转轴11和13平行。
如图2和图3所示,从轴线上看,这些第三上皮带轮15分别与各自的第二上皮带轮14成一直线,皮带16安装在皮带轮14和15上。类似地,所述第二上皮带轮14分别与各自的第一上皮带轮12成一直线,皮带17安装在皮带轮14和15上。由此,由于第二上转轴13转动,第一、第二、第三上皮带轮12、14和15在同方向上转动,并导致在同方向上驱动皮带轮16和17。参见图2,这些皮带轮12、14、15和皮带16和17顺时针转动。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模版印刷机100的构件5上安装所述的第二运送装置20。该构件5与转轴11、13和15平行,并且截面基本为L形状。
参见图2和图3,四个圆柱形支柱24以预定的间距固定安装在构件5的上表面上。上述支柱24上分别安装作为推动件的盘簧25,通过该弹簧25,一块板形件26安装到圆柱形支柱24上。
如图2所示,板形件26的截面为U形形状,也就是说,将伸长的薄板的两端同方向折曲90°而形成该板形件26。该板形件26的中部以预定距离设置四个通孔。前述的支柱24插入到这些通孔中,板形件26由盘簧25支承。当板形件26被向下推时,盘簧25的弹力向上作用于板形件26。
如图2所示,一个第一下转轴21穿过一个支承件29可转动地安装在位于滚筒101侧面的板形件26的表面上。第一下转轴21位于上述第二转轴13的正下方并与其平行。四个第一下皮带轮22以预定间距安装在第一下转轴21上,并由此而与第二上皮带轮14垂直地相邻。
参见图2和图3,三个支承件27、28、28固定地设置在板形件26的另一侧,该板形件26与设置滚筒的一侧(在图3中板形件26的左侧)相对。中心支承件27包括一个中间基础部分27a以及由该基础部分27a的两端向前延伸的左右支承部分27b和27b。设置在中心支承件27两侧的左右支承件28和28均包括一个基础部分28a和一个由该基础部分28a的一端向前延伸的支承部分28b。
如图2和图3所示,四个第二下皮带轮30分别设置在支承件27、28和28的支承部分27b、27b、28b和28b上。具体地说,这四个第二下皮带轮30借助它们各自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支承部分27b和28b上。第二下皮带轮30的转轴彼此相互独立,但它们是在同一条轴线上的。第二下皮带轮30与第三上皮带轮15相接触。支承板件26的盘簧25受压以使第二下皮带轮30偶联。由此,第二下皮带轮30借助于盘簧25的弹力而向第三上皮带轮15施加适当的压力。
该板件26由具有一定的抵抗弯曲的弹性力的金属板制成。这样,三个在板件26前壁安装的支承件27、28和28能通过板件26相应部分的可恢复的变形而单独地进行移动。因此,在支承件27、28和28上安装的四个第二下皮带轮30也能单独地位移。所述四个第二下皮带轮30的中央二个皮带轮安装在同一支承件27上。因此,上述二个皮带轮30中的一个皮带轮的运动对另一个皮带轮产生影响,但这另一个皮带轮30并不总是以与前述的一个皮带轮30相同的方式运动。
参见图2和图3,沿轴向看,第一下皮带轮22与第二下皮带轮30成一直线,皮带31置于第一和第二下皮带轮22和30上。该皮带在板件26的上方穿过该板件前壁上所形成的缺口运动。由于第一下转轴21转动,故第一下皮带轮22、第二下皮带轮30以及皮带31沿同方向转动。在图2中,皮带轮22和30以及皮带3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支承第三上皮带轮15的支承板4和支承第二下皮带轮30的支承部分27b和28b相对于与模版运送方向相平行的模版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才不会因支承板4或者是支承部分27b和28b使所运送的模版产生错位,这就是说模版将沿支承板4和支承部分27b和28b平稳地移动。
上述皮带16、17和31的材质优选为寿命长、抗溶性好、摩擦系数大以及形变小的材料,此外,皮带轮12、13、15、22和30的材料优选为抗溶性好、摩擦系数大的聚醛树脂。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从旋转的圆柱滚筒101上分离模版,第一下转轴21的下方设置两个分离爪23。该分离爪23以其楔形端向滚筒101延伸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构件5上。当模版夹持件释放时,缠绕在滚筒101上的印刷模版S的前端便解除约束。当处于这种状态时,滚筒101转动,模版S的前端位于第一运送位置10和第二运送装置20之间并且由两个分离爪23导向。
参见图2和图3,其上装有第一运送装置10的盖件3具有一个用作压缩装置的用后模版压缩板50,该压缩板50可以围绕轴34摆动一个预定的角度。从第一运送装置10的模版运送方向看,该用后模版压缩板50位于第一运送装置10的下游。压缩板50的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当压缩板50位于初始位置时,它不参与由用后模版运送装置2进行的模版S的运送。
参见图2至图4,用后模版压缩板50的后端以该板能相对轴34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与盖件3偶联的轴34上。如图3和图5所示,轴34上安装两个弹簧36。每个弹簧36的第一端分别与固定到轴34上的板件34a相结合,而弹簧36的另一端则分别与用后模版压缩板50的后端上所形成的切口50a相结合。当压缩板50位于初始位置时,弹簧36的弹性力向下推动该压缩板50。
若干根肋51从用后模版压缩板50的前棱中伸出,这些肋不干涉上述的用后模版运送装置2。每个肋51呈向下伸出的三角形。如图2所示,用于容纳用后模版S的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具有一个沿摆动的用后模版压缩板50的外端轨迹延伸的周壁。这种结构防止了模版在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与压缩板50上的肋51之间的间隙中被挤住。也就是说,用后模版压缩板50就能够可靠地移动并压缩容腔40中的模版。
如上所述,肋51是三角形的。因此当板50摆动时,模版能被可靠地带进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中并被压缩,而且这样压缩的模版能朝着位于容腔40内部的上部区域中的轴34移动。因此,若干使用后的模版能在容腔40中容纳和压缩。除了三角形之外,肋51优选的形状只要满足上述功能即可。位于用于模版容纳容腔40一侧的用后模版压缩板50的内表面是类似网格的凸棱,以便防止被油墨弄脏的模版粘到压缩板50的内表面上。
参见图2和图3,一个凸起35从用后模版压缩板50上的与轴34相邻的部分伸出。具体地说,该凸起35朝向盖件3延伸以便测定板50的角度范围。板50上的凸起35由图8中所示的填加传感器38探测。
参见图2和图3,轴34上固定安装一个检测板37以检测轴34的角度位置。该检测板37由图2、图8和图9中所示的压缩传感器检测。
如图2所示,一个用后模版容纳区域,即适于容纳使用后的模版的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紧靠上述的用后模版运送装置2并在用后模版压缩板50下方设置。本实施例中,该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的轮廓形状类似于一个立体的构体,该形状如下获得:当一个圆柱体由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分为四个部分,并且该圆柱体在其圆形的端面上具有两个彼此垂直的直径时,所得到的四个部分均为立体,其截面是一个中心角为90°的扇形(基本为一个圆柱体的四分之一)。这就是说,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作为圆柱体圆柱面一部分的前表面,即拱型壁40a。此外,容腔40具有一个基本为矩形的后壁和两个基本为扇形的端壁。然而该容腔无顶壁,就是说它具有一个开口40b,通过该开口,使用后的模版进入容腔40。
容腔40拱型壁40a的形状基本与能相对轴34摆动的用后模版压缩板50的端部轨迹相一致。容腔40中的模版容纳空间基本上等于压缩板50摆动时所占据的空间。由此,容腔40中所容纳的用后模版S被运动的压缩板50可靠地压缩,该压缩板50基本上擦着容腔40的壁的内表面移动。
图6是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的顶视图。为了便于叙述,下面适用时将平行于所运送的模版的表面(相应于图6画出的表面)以及垂直于模版运送方向“A”的方向简称为“第一宽度方向”。该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的第一宽度在模版运送方向上逐渐增大,换句话说,该宽度在用后模版压缩板50移动以压缩使用后的模版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容腔40的拱型壁40a的形状基本与相对于轴34摆动的用后模版压缩板50的端部的轨迹相一致。在这种连接中,为了叙述方便,将垂直于所运送的模版S表面的方向(相应于图2画出的表面)简称为“第二宽度方向”。容腔40的第二宽度在用后模版压缩板50移动以压缩使用后的模版的方向中逐渐增大。
上述形状的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具有下述功能和优点:该容腔40能方便地安装到印刷机机体上或从印刷机机体上卸下。在利用压缩板50压缩使用后的模版时,容腔容纳使用后的模版的空间大。当压缩板50返回时,对于所压缩的使用后的模版来说很难朝着开口40b回移。
如图6所示,所述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的两侧有一对导向件42,该导向件42与模版印刷机机体的内壁上所形成的一对切口(未示出)相配合。借助于导向件42和所述的切口,容腔40能相对于模版印刷机机体进行基本水平的移动。就是说,容腔40能自由地在印刷机机体上安装或拆卸。容腔40的后背有一个把手41,操作者可握住该把手将容腔40装在印刷机机体上或将该容腔从印刷机机体上拆下。印刷机机体上设置一个传感器或类似装置,该传感器检测容腔的位置并发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用于确定容腔40是否被放在应在的位置上。
如图11所示,已经安装了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的模版印刷机机体具有一个L形的安装板47,该安装板47通过其拐角处可摆动地安装在轴48上。该板47的一端有一个模版压力释放板开关46。该开关46由一个在轴48上安装的扭转弹簧48a向上推。盖件3上有一个凸板49。当盖件3关闭时,凸板49直接推动在预定位置上安装的开关46的驱动器。另一方面,当容腔40装到印刷机机体上时,容腔40的导向件42推动L形安装板47的另一端,使该安装板47在这样的方向上摆动,即,在所说的方向上所述开关46由扭簧48推动进入上述的预定位置。因此,盖件开关46能够确定盖件3是否打开或是否关上,以及容腔是否被装入到印刷机机体上。换句话说,如果仅仅是盖件3关闭以及容腔40装入印刷机机体,则开关46打开。
如图6所示,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在其内表面有若干棱条43(本实施例有九个棱条)。具体地说,这些棱条43以不干涉上述肋51的方式定位。该棱条43防止容腔40中所收容的使用后的模版粘到容腔40的内表面上。也就是说,棱条43的功能是使得压缩板50能够平稳地实现用后模版的运送和压缩。在容腔40的拱型壁40a的上部区域上有一个缺口44,以便当容腔装入到印刷机机体上或从该印刷机机体上卸下时容腔40不影响用后模版运送装置2。
参见图2,当容腔40装入印刷机机体时,从模版运送方向看位于下游的用后模版运送装置2的区域(下文中称“下游区域”)位于容腔40的开口40b的前端区域。该运送装置2的下游区域包括第二下皮带轮30、支承皮带轮30的支承部分27b和28b、第三上皮带轮15以及皮带16和31。容纳上述元件的容腔的开口40b的前端区域是这样一个区域,即用后模版压缩板50的前端穿过该区域运动。由此,包括支承部分27b、28b等的用后模版运送装置2的下游区域起防止在容腔中容纳的用后模版S通过开口40b脱离容腔40的作用。下面对此详加叙述。
压缩板50在对位于容腔40中的使用后的模版S施压后返回到初始位置。在该操作中,一个使用后的模版或若干模版会粘到压缩板50上,这就意味着这些模版会随压缩板50一起移动到容腔40外。然而本实施例不存在该缺点,这是因为如上所述,运送装置20的下游区域紧靠容腔40的开口40b的前端位置设置。如此配置的下游区域不影响压缩板50的前端的移动,能够确保使用后的模版S保持在容腔中。
参见图2,如前所述,在构件5的垂直壁上有一个主传感器32,该主体感器32确定模版S在或者不在旋转圆柱滚筒101的外圆柱表面上。
现在,叙述模版印刷机中模版释放装置1的模版释放操作。
当按下一个制作模版的按钮、或者一个隐蔽的操作按钮(该按钮用于开始将一块尚未进行印刷的模版卷绕到滚筒101上的操作)时,模版释放操作开始。例如,当随着一个给定的原版进入原版台而按下起动按钮时(未示出),图1中的滚筒101沿逆时针旋转,而当滚筒101以这种方式旋转时,上述的主传感器32确定模版S在还是不在滚筒101的外圆围表面上。
当模版的存在已被测定之后,即需被释放的模版还在滚筒101上这种状态被测定之后,所说模版夹持件102进入顶部位置,滚筒101的转动停止。在这种状态下,模版夹持件102打开,以释放模版S的前端。
同时,当模版S以上述方式释放时,第二上转轴13或者第一下转轴21由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由此,用后模版运送装置2被沿模版运送方向驱动。在该操作中,所释放的的模版卷曲,然而,该模版S前端部的升高由第一上皮带轮12和位于第一上皮带轮12上的皮带17遏制。
滚筒101逆时针转动。前端翅起的模版S向前到达运送装置2而且由分离爪23导向。这样,与滚筒101分离的模版S由运送装置2运送到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当模版夹持件102从所述位置——该位置上模版被绕在滚筒101上或者从该滚筒上分离(以下简称该位置为“模版放置位置”)——与滚筒101一起转动90°时,上述主传感器32再次测定模版是在或是不在滚筒101的外圆周表面上。若滚筒101上无模版,则确定出模版已经进给到运送装置2上。当模版在滴筒101上时,则滚筒101转动270°(向模版放置位置),并且产生一个报警信号以指示出模版释放操作中出现错误,就是说模版未从滚筒101上分离。同时用后模版运送装置2停止动作。
从滚筒101分离下来的模版由运送装置2运送。如图4所示,模版由上下皮带轮推压,皮带在模版运送中起导向作用。
如图2所示,板件26上方设置一个检测模版是否被卡住的传感器45,具体地说,该传感器安装在盖件3上。该传感器45由设置在模版运送路径上的驱动器操纵。在本实施例中,从板件26的长度方向上看,该传感器45设置在板件26的中部的上方。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就是说,该传感器45可以设置在模版运送路径上的任意位置上。传感器45由所运送的模版S的前缘接通,该接通状态一直到模版S通过了该传感器。即当模版通过了该传感器45后,该传感器45断开。
满足下列条件时模版压缩操作开始:当主传感器32检测出未发现模版,即它确定出模版未在滚筒101上(该模版S已被送到运送装置上)时,与此同时滚筒101从模版放置位置转过90°、再转过270°重新回到模版放置位置,传感器45关闭(模版S已被放在容腔40中)。
模版S进入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之前所述用后模版压缩板50保持在初始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压缩板50的凸板35还不能接通full-up传感器38,而且检测板37不能接通压缩传感器39。
压缩板50绕轴34顺时针摆动。具体地说,压缩板50沿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的内表面摆动,以可靠地在容腔50内压缩模版,并且使这些模版进入容腔内部。图8表示一个正在容腔40内压缩模版S的用后模版压缩板50。当板50以这种方式在容腔40中压缩模版S时,检测板37接通压缩传感器39、如图8所示。
压缩板50从图8所示位置进一步转动,以进一步压缩模版S。由此压缩的模版S在容腔40中借助压缩板50的肋51向上移动或者朝轴34移动。当用后模版压缩板50到达一个图9所示的预定位置时,检测板37与压缩传感器39分离,这样传感器39被断开。图9示出了容腔40中压缩板50压缩模版的最大压缩量。当压缩传感器39断开时,压缩板50的摆动停止。
与轴34偶联的电机(未示出)以相反的方向转动,压缩板50回摆。其结果是检测板37接通压缩传感器39。当压缩板50进一步回摆时,压缩传感器断开。最后,压缩板50转回到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就是说压缩传感器39以上述方式断开后,压缩板50在一个预定的时间周期之后停止动作以置位于其初始位置上。为什么在压缩传感器39断开之后压缩板50不立即停止动作的理由是,如果压缩传感器39由于诸如模版印刷板的振动而被接通,它将需要时间确认压缩板50初始安装时的位置。
随着用后模版容纳容腔40中的用后模版数目的增加,就是说当容腔40中填满了用后模版时,压缩板50便不可能进一步向内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轴34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就是说即使与轴34固定连接的检测板37与该轴34一起转动通过压缩传感器39,因为容腔40中填满了模版S,压缩板50也不能运动。因此,与压缩板50为一个整体的凸板35不能摆动,由此便不能接通full-up传感器38。在这种情况下,在模版压缩操作期间,在传感器38被接通之前压缩传感器39断开,这就确定出容腔40已经填满了模版。
当确定出容腔40已经填满了模版时,操作面板(未示出)上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模版释放结束”的字样。
在这种情况中,如图11(a)所示,盖件3关闭,在印刷机机体上装上容腔40,导向件42推动安装板47,而且模版压力释放板开关46位于预定的位置上。这样,开关46由盖件3的凸板49接通。当容腔40从印刷机机体上卸下时,如图11(b)所示,安装板47顺时针转动,开关46与盖件3上的凸板49相脱离,开关46断开。此后,人工将模版S从卸下的容腔40中取出,空的容腔40再次装到印刷机机体上。如前所述,仅当容腔被装在印刷机机体上时并且当盖件3关闭时,开关46被接通。这种情况下开关46断开的瞬时与其重新接通的瞬时之间有一个预定的时间周期,用以确定出容腔40内已无模板S,上述显示的“模版释放结束”的字样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当检测到模版释放压力板开关46被接通时,完成模版释放操作的模版释放装置的状态应该由压缩板50再次的向下移动来证实。这种确认有下述作用:即使在模版没有从容腔40中取出的状态下——即在容腔40中填满了模版的状态下,下一个模版释放操作被执行,模版也不会在模版释放装置中卡住。
现在叙述当模版印刷机的动力开关接通时检测压缩板50的位置的步骤。当印刷机的动力开关接通时,压缩板50(1)位于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或者(2)位于一个最大压缩位置(如图9所示),或者(3)位于初始位置和最大压缩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上(如图8所示)。
(1)在压缩板50如图2所示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压缩传感器39处于断开状态。首先,压缩板50随着电机(未示出)顺时针转动,然后在压缩传感器39打开时停止转动。所述电机反向转动,然后在压缩传感器39断开后在一段预定的时间间隔(50毫秒)内停转。
(2)在压缩板50如图9所示位于最大压缩位置的情况下,压缩传感器39处于断开状态。检测板37的后端向下脱离压缩传感器39。首先,压缩板50随电机(未示出)顺时针转动(图9)。如果在预定的时间间隔(360毫秒)中压缩传感器39没有接通,则电机停转,然后反方向转动。确认压缩传感器39被接通。所述电机在相同的方向转动,直到压缩传感器39断开。在压缩传感器39以这种方式断开之后,与上述的情况(1)相类似,电机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内停转。
(3)在压缩板50如图8所示位于初始位置和最大压缩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的状态下,压缩传感器39处于接通状态。压缩板50随电机顺时针转动直到传感器39断开。当传感器39断开时,压缩板50停止动作。此后,电机反向转动。当传感器39再次断开时,与前述情况(1)相似,在一个预定的时间间隔内电机停转。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支承处于下游的(从模版运送方向看)第二下皮带轮30的支承部分27b和28b可作为防倒退装置以防止模版后退。然而,该防倒退装置也可由不同于支承部分27b和28b的其它元件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防倒退装置应该安排成不影响用后模版压缩板50的肋51移动。此外,为使防到退装置不阻碍模版的运送,防倒退装置的上表面应位于支承部分27b和28b的上表面的下方。为使模版不被皮带绊住,防倒退装置的下表面应位于皮带的下方。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用后模版运送装置2的预定区域(该区域包括支承第二下皮带轮30的支承部分27b和28b)用作防止模版后退的防后退装置。爪形凸起55可用作防后退装置以取代上述的防后退装置,如图7所示,该爪形凸起55在用后模版容腔40的拱型壁40a的靠近该容腔40开口40b前端的内表面上形成。该凸起55必须这样排列,以便其不影响压缩板50的肋51移动。当压缩板50从容腔40向回摆动时该凸起55还能够在容腔40中留住模版。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模版释放装置,被印刷油墨或者类似物弄脏的模版S能被容纳在用后模版容纳区域中并被有效地压缩。
由于上述用后模版容纳区域是如此设计的,即在模版压缩方向上其宽度逐渐变大,故该区域能容纳大量的模版。
在压缩板压缩模版之后,该压缩板返回到初始位置。在这一操作中,专门装置防止模版从用后模版容纳区域中移出。
由于用后模版的模版容纳区域中的模版容纳空间基本上与压缩板运动的轨迹相一致,所以,所述压缩板能在该区域中可靠地压缩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