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印相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54292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73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93650.3

申请日:

1994.10.05

公开号:

CN1132560A

公开日:

1996.10.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10.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G03B27/46; B65G1/133

主分类号:

G03B27/46; B65G1/133

申请人: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古川亨

地址:

日本和歌山县

优先权:

1993.10.06 JP 250685/9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礼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其结构是,将数个暗盒X容纳在暗盒存放装置1内,将一个又一个的暗盒X自动连续地送往胶片台5,借助于光源部4的光,由扫描部6读取图象信息,通过透镜装置4在曝光台3C上的感光材料PC上进行印相曝光,之后,再将暗盒X送回原来的存放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包括:暗盒存放部、输送装置及印 相曝光装置,所述的暗盒存放部将装有胶片的数个暗盒贮存在滚筒 上,利用驱动部驱动滚筒回转,把暗盒连续输送到规定位置,所述 的输送装置用于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将暗盒从滚筒上拆下,朝曝光位 置输送,印相曝光之后,再从曝光位置朝滚筒方向输送,所述的印 相曝光装置,将胶片从送到曝光位置的暗盒中引出,用相对一侧的 卷取装置卷绕,在此期间读取胶片的图象信息及磁性信息等各种信 息,将图象在感光材料上印相曝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传 递驱动部的回转力的路径上设置齿轮,利用齿轮的分离使暗盒存放 部可自由拆卸地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输送装置由输送杆组成,所述的输送杆具有能包容暗盒的L形 凹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暗盒存放部可自由拆卸直接安装在驱动部的输出轴上,输送装置 由一对能将暗盒存放部以夹持的方式设置的作动缸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其特征 是,所述的暗盒存放部,由设置在壳体内的一对链轮和挂在其周围 的环形带所构成,并具有在环形带与壳体内周之间、使容纳在循环 带上所设置的配合孔内的数个暗盒可自由旋转而输送的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暗盒存放部由在壳体内沿内、外侧以两列圆周状形式存放暗盒的 滚筒形成,而能将上述两列暗盒送出的暗盒输送装置由带有凹部的 分成上、下两段的输送杆构成,而上述滚筒,具有当上、下两段输 送杆从安装位置拆卸暗盒存放部时能允许滚筒宽度通过的缺口部。

说明书


照片印相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装在暗盒内的胶片进行印相处理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

    以往,作为将胶片上的色彩图象在感光材料上进行印相处理的公知照片印相装置,备有扫描装置、印相曝光装置及胶片输送装置,并利用扫描装置预先从胶片上以光学方式读取图象色度等印相条件,根据读取的数据,利用三原色(红、黄、青)中任一种色彩的调光滤光器,调整来自光源的照射到胶片上的光色度,在感光材料上对图象进行印相处理。

    扫描装置利用与印相曝光装置不相同的光源来照射,由以光学方式检测图象色度等信息的检测传感器来读取图象信息,再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将印相条件传送给印相曝光装置。

    读取图象色度等信息后的胶片由胶片输送装置送给印相曝光装置,在此进行印相。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印象条件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是,读取整个1卷胶片各个画面的图象色度信息,将所有这些图象色度信息进行平均,算出平均色度,再以该平均色度为基准,决定每个画面的印相条件。

    在上述以往的照片印相装置中,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即,将每卷胶片用手工作业输送到装置内,或者将多个卷胶片的末端拼接在一起,卷到卷轴上,再将这种连接状的胶片从胶片供给部自动地送入装置内。这样输送的胶片,由沿着输送装置路径配置的扫描装置读取其图象信息,根据这样得到地数据进行印相曝光。

    但是,在上述胶片的供给方法中,在将每卷胶片用手工作业送入的场合,是待一卷胶片处理结束后,再将下一卷胶片供入,为了连续高效率的处理,作业人员必须常常处于等待状态,因此,存在着不能实现自动化的问题。

    此外,在胶片是由多卷拼接的场合,存在着多卷胶片拼接费事、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进一步,利用以往的方法,由于要将胶片与暗盒分离进行印相处理,因而印相结束后一般采用按每一定数量的画面长度进行切断,装入呈片状的胶片夹中,再送给顾客的方法。因此,如果不将胶片切断,而照原样卷在暗盒里送给顾客的话,虽然存放、保管容易,但存放作业不能合理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以往照片印相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照片印相装置,它在装入暗盒中的胶片不从暗盒中切断、不拼接在一起的情况下高效率地进行印相处理,将暗盒容纳在滚筒形式的存放部中,在多个暗盒中都装有胶片,顺次将暗盒送给印相曝光装置,处理后能再返回原来的位置,因此,可按一定顺序将胶片按原样装入暗盒中,处理后,再将暗盒送到原处。

    作为完成上述目的的手段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它包括:将装有胶片的数个暗盒贮存在滚筒上、由驱动部驱动滚筒回转从而使暗盒朝规定位置连续输送的暗盒存放部;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将暗盒从滚筒上拆下,朝曝光位置输送,印相曝光之后,再从曝光位置朝滚筒方向输送的输送装置;将胶片从送到曝光位置的暗盒中引出、用相对一侧的卷取装置卷绕,在此期间读取胶卷的图象信息及磁性信息等各种信息,将图象在感光材料上印相曝光的印相曝光装置。

    在这种照片印相处理装置中,也可以在对驱动部传递回转力的路径上设置齿轮,利用齿轮的分离使暗盒存放部可自由拆卸地设置着。再者,前述的输送装置可以由具有包容暗盒的L形凹部的输送杆所组成。

    进一步,前述的暗盒存放部可自由拆卸地直接安装在驱动部的输出轴上,输送装置由一对能将暗盒存放部以夹持方式设置的动作缸组成。

    或者,前述的暗盒存放部由设置在壳体内的一对链轮和挂在其周围的循环带所构成,并具有在循环带与壳体内周之间、使容纳在循环带上所设置的配合孔内的数个暗盒可自由旋转而输送的结构。

    再者,在从上述第一到第三的任一个本发明的方案中,前述的暗盒存放部也可由在壳体内沿内、外侧以两列圆周状形式容纳暗盒的滚筒构成,而能把上述两列暗盒送出的暗盒输送装置由带有凹部的分成上、下两段的输送杆构成,而上术滚筒,具有当上、下两段输送杆从安装位置拆卸暗盒存放部时能允许滚筒的宽度通过的缺口部。

    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照片印相装置让胶片原封不动地装入暗盒中,将多个暗盒贮存在暗盒存放部,并将胶片朝印相曝光装置连续自动地输送,从而进行印相曝光处理。

    位于暗盒存放部内的暗盒,在存放部旋转使各个暗盒排放到规定位置时,由输送装置取出并朝曝光位置输送,当暗盒到达曝光位置的胶片引出位置时,被固定在那里,由引出位置相对一侧的卷取装置卷绕其中的胶片。

    在由卷取装置输送胶片期间,读取胶片的图象信息及磁信息,根据所得到的数据由印相曝光装置在感光材料上对图象印相曝光。

    之后,再从卷取装置中将胶片卷回暗盒,由输送装置将该暗盒送回原来的位置存放。于是,随着存放部的继续转动,将下一个暗盒送到规定的位置,再重复上述的操作过程。

    一组暗盒存放部的所有暗盒中的胶片都进行过印相处理后,在结构相同的暗盒存放部中预先将要进行后续处理的胶片装入并准备好,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暗盒存放部拆卸后,立刻进行调整,这样,胶片的印相处理非常顺利,效率高。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图2III-III截面的剖面图;

    图4是图3IV-IV截面的剖面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VII-VII截面的剖面图;

    图8是图6VIII-VIII截面的剖面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结构的作用说明图;

    图11是图9所示结构的作用说明图;

    图12是第三实施例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13是第四实施例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14是第四实施例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1.暗盒存放部    2.印相曝光装置

    3.感光材料供给装置 4.光源部

    5.胶片台           6.扫描部

    7.驱动部           8.暗盒输送装置

    11.盖板            12.壳体

    13.滚筒            14.开      15.缺口

    3c.曝光台          4a.反射镜通道

    4b.透镜装置        41.光源

    下文参照附图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1

    图1简略地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其中,1是用于容纳装有胶片的多个暗盒的暗盒存放部,2是印相曝光装置,3是感光材料供给装置。

    暗盒存放部1如图4所示,在具有可自由开闭的盖板11的壳体12内,装有以回转轴1X为中心可自由旋转的旋转滚筒13,在旋转滚筒13上,设置有数个(在本实施例中是12个)用于容纳多个暗盒X的较暗盒稍大一些的开口14。在壳体12的下方,设置有下文将要叙述的允许暗盒输送装置的输送杆81通过的缺15。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印相曝光装置2采用扫描部6的图象信息的读取及对感光材料DC的印相曝光使用同一光源部4的形式。于是,在光源部4的上方,沿着光路顺次设置有反射镜通道4a、胶片台5、扫描部6、透镜装置4b及曝光台3c。

    光源部4包括光源41、红外线吸收过滤器42、调光滤光器43等。在胶片台5上,如图1、图2所示,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部件51和沿着该导向部件51形成的槽52,导向部件51用于把暗盒X送到胶片台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胶片引出位置。槽52与下文要叙述的暗盒输送装置的杆相配合,使杆可进退地运动。

    在暗盒X被送入图2点划线所示的胶片引出位置的情况下,用于引出胶片的驱动部53是设置在胶片台5上的。如图4、图6及图7所示,驱动部53由驱动马达53b及往复促动缸53a组成,驱动马达53b和往复促动缸53a通过从暗盒引出和卷回胶片的回转轴用配合孔CX和暗盒X的胶片出口开闭用的配合孔DX来进行驱动。驱动马达53b的回转传递给配合销53d,而往复促动缸53a的往复运动传递配合销53c。

    从暗盒引出的胶片f成直线状,由导向部件54、输送滚轮55导向,并送到设置在胶片台5相对侧端部的卷轴56处,卷绕在卷轴56上。如图2所示,沿着上述胶片导向部件54,配置有穿孔检测器57、磁头58、58以及DX代码检测器59。

    如图1所示,扫描部6可自动移动地设置着(移动装置图中省略),可相对光源部4的光路插入或拉出,并且由反射镜61、透镜装置62及扫描器63组成。

    感光材料PC以卷状供给供给部3a,并由输送装置3b从供给部3a送到感光材料供给装置3的曝光台3c上,在此,对每幅画面的图象信息在所输送的感光材料PC上曝光。

    用于旋转驱动前述暗盒存放部1内部的回转滚筒13的驱动部7如图2及图3所示的方式设置着。

    该驱动部7由安装在L形安装板70的垂直部分上的马达71组成,L形安装板70设置在固定台9上,把马达71的输出通过齿轮72、73传递给旋转轴1X。

    进一步,暗盒输送装置8设置在与暗盒存放部1最下方位置成垂直的方向上,将容纳在暗盒存放部1内的暗盒取出,送到胶片台5的胶片引出位置。如图3所示,暗盒输送装置8由输送杆81组成,在输送杆81的前端形成L形槽,暗盒X可部分地包容在该槽中,再由输送装置8输送。

    如图所示,输送杆81,由导向部件82保持水平状,对其导向,并可在暗盒存放部1下方的缺口15及胶片台5的槽52中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由杆下部的齿条83和与齿条83配合的小齿轮84实现,小齿轮84由马达85驱动。

    具有上述结构的该实施例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可以实施下文叙述的印相处理。

    如图4所示,存放在暗盒存放部1中的任一个暗盒X随着旋转滚筒13的旋转到达最下位置时,如图3实线所示,包容在暗盒输送装置8的输送杆21内,在驱动马达85移动该杆时,会将暗盒输送到图中点划线所表示的位置。在该位置,配合销53c、53d与暗盒X的配合孔DX、CX配合。

    驱动往复促动缸53a,使暗盒X的出口打开,之后,驱动驱动马达53b时,会将卷在暗盒X中的胶片f引出,由导向部件54导向,送往相对一侧的胶片卷轴56,卷在卷轴56上。

    如上文所述,当暗盒X处于胶片f的引出位置时,在卷绕到相对一侧的卷轴56期间,进行印相曝光处理。为了实现这种印相曝光处理,首先,调整暗盒X至引出位置,同时,将扫描部6插入图1所示的光源41的光路内。

    胶片f一旦从暗盒X开始引出,穿孔检测器57就会检测图象位置,磁头58检测胶片的磁数据,DX代码检测器59检测潜象条形码。于是,进一步由扫描部6读取各画面的图象色度,将图象色度信息送往计算机(图中省略),算出平均色度等,进行一般处理,其详述在此省略。

    当一卷胶片的图象色度信息的读取全部结束时,再将卷在卷轴56上的胶片f卷回暗盒X,同时,扫描部6从图示位置后退到光路外,使光可以通过透镜装置4b。

    胶片f卷回暗盒X时,将胶片再次引出过程中的各画面图象在曝光台3c上的感光材料PC上印相曝光。这时,利用先前读取的图象信息,根据平均色度,调整各画面的图象色度,同时,进行印相曝光。

    一旦一卷胶片f全部结束了上述的印相曝光后,便再一次卷回暗盒X中,按照与前述相反的顺序,将暗盒X送回暗盒存放部1处。于是,一旦暗盒X返回原来的位置,暗盒存放部1的旋转滚筒13便继续旋转,将下一个要进行印相处理的暗盒X移动到规定的最下方位置。之后,将暗盒X送出,与先前的暗盒X同样进行印相处理。

    如果容纳在旋转滚筒13中的数个暗盒X全部结束了以上的印相处理,旋转滚筒13就会停止旋转,将暗盒存放部1整体举起,从驱动部7上拆除。

    这时,与上述暗盒存放部1相同的存放部已事先准备好,如果该存放部已储存了暗盒,便将这种准备好的暗盒存放部1在前一暗盒存放部拆卸时直接安装在安装位置上。

    打开盖1a,取出存放在拆卸下来的先前的暗盒存放部1的旋转滚筒13中的数个暗盒X。在这种场合,暗盒X按规定的顺序容纳在旋转滚筒13内。因此,如果按照该顺序送出,便可以可靠进行后续处理。

    实施例2

    图9~图11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仅示出了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因此图中未示出的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如图9所示,该实施例采用了暗盒存放部1直接安装在驱动部7的马达71的输出轴73′上的结构。

    旋转滚筒13夹持在前方盖板11与里侧盖板11′之间,输出轴73′穿过固定在前方盖板11上的轮毂16而安装着,并且以穿过旋转滚筒13的部分为角轴。17是设置在轮毂16上的球塞,与输出轴73′的槽配合,以防止脱落。72是固定座。

    如上述,暗盒存放部1采用直接安装到马达71的输出轴73′上的形式,可以确保旋转力的传递,在这种场合,如图10所示,暗盒存放部1从驱动部7拆出时,必须移动驱动部7。为此,暗盒输送装置8′可以不采用第一实施例所示的输送杆81的形式。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暗盒输送装置8′备有一对气缸81′和83′(无杆式气缸),气缸81′和83′相互对向地夹持着暗盒存放部1,可以将暗盒X推出。序号10是设置在固定台9上的导向部件,安装板70的下部,可以在固定台9上自由移动,由图中未示的驱动部驱动其自由移动。

    气缸81′的杆82′用于从暗盒存放部1推出暗盒X,将暗盒X移动到图9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气缸83′设置在胶片台5端部的里侧,其L形的杆84′,沿着与上述情况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将暗盒X推回暗盒存放部1的原来位置,并且,杆84′可以在与第一实施例的槽52相同位置所设置的槽内移动。但是,如图9所示,槽的长度与槽52不同。

    前述里侧盖板11′用螺钉1K固定在旋转滚筒13上,固定在里侧盖板11′上的杆1h穿过的旋转滚筒13,利用E型圈1j在可相对于旋转滚筒13自由旋转的角度范围内安装于前侧盖板11上。杆1h穿过的孔设置成长孔,使杆1h可在该长孔内相对于旋转滚筒13旋转。

    进一步,如图11所示,在前侧盖板11上设置有销1m、弹簧1n、销1p、长形孔1q。特别是销1p固定在旋转滚筒13上,并与长形孔1q配合。于是,如图11(b)所示,在暗盒存放部1从马达输出轴73′拆下的状态下,弹簧1n处于压缩状态,使盖板11沿图中箭头方向旋转,设置在盖板11上的开口14相对于暗盒X错位。由此,将暗盒存放部1拆除时,可以防止暗盒X从存放部脱落下来。

    如图11a所示,暗盒存放部1安装在马达的输出轴73′上时,前侧盖板11沿相对滚筒13的反方向旋转,使盖板11的角孔与输出轴73′的角轴部分相一致地配合,由此,将存放部安装在输出轴上。

    上述结构的实施例的作用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暗盒X从暗盒存放部1拆卸、安装的方法不同,是由一对气缸81′和83′实现的,而且,由于将暗盒存放部1直接安装在马达71上,所以其安装、拆卸也不同。

    实施例3

    图12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暗盒存放部1′简略结构,图中省去的其它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该实施例中,替代圆形旋转滚筒,暗盒存放部1′采用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的结构是,在绕着一对链轮13′外周的环形带1r上,设置有与暗盒X配合的凹部1s,暗盒X可以在链轮12内的空间中旋转移动。

    序号15是缺口,在该位置处由输送杆81取出暗盒X,驱动旋转轴1X时,顺次可以将暗盒送往缺口15的位置。其它作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4

    图13、14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中省略的其它部分原则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该实施例中,其不同处是,暗盒存放部1″采用旋转滚筒式、暗盒X沿内外侧排列成两列圆环形式(以下简称双重式)。

    如图13所示,旋转滚筒13由断开部13′分离,中心部分为空洞状,旋转滚筒13的旋转是借助于把驱动部7的马达71′的旋转传递给旋轴72′、滚子73′,使旋转滚筒13与滚子73′配合实现的。序号1t是滚筒的安装滚轮。

    本实施例中,在缺口15的位置设置有上下两段暗盒输送装置8的输送杆81、81″,关于该结构在图14所表示的从箭头XIV-XIV看到的断面图中示出。如图所示,为了将旋转滚筒13内侧和外侧的暗盒供给胶片台5,由马达51″驱动胶片台5上下自由移动,安装内侧暗盒X时,使胶片台5上升到点划线所示位置。

    导向部件82对上下输送的杆81、81″导向,同时,上段输送杆81″与下段输送杆81相同,通过马达85″驱动与齿条83″配合的小齿轮84″,以便输送。

    并且,胶片台5也可以上下整体移动,也可以仅使其单侧部分上下移动。将暗盒X送入胶片台5上时,胶片台5上升到上段位置,再下降,在其下降位置,进行后续的印相处理。

    如上文所述,本发明的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可以将胶片装入原来的暗盒,由于是利用调整多个暗盒存放部,由输送装置将装有胶片的原来的暗盒,一个又一个地顺次送往规定的位置,并送到印相曝光装置处,在感光材料上印相曝光,因此,其优点是,胶片不与暗盒分离,不需要连接便可印相,暗盒的处理按规定顺序进行,不会造成误处理,而且对于与正在进行处理的暗盒存放部相同的暗盒存放部,如果将一组准备好的暗盒预先安装在该暗盒存放部中,待前一个暗盒存放部的处理结束后,就可以立即取而代之,可用极高的效率自动地进行处理。

照片印相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照片印相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照片印相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照片印相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片印相处理装置.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照片印相处理装置,其结构是,将数个暗盒X容纳在暗盒存放装置1内,将一个又一个的暗盒X自动连续地送往胶片台5,借助于光源部4的光,由扫描部6读取图象信息,通过透镜装置4在曝光台3C上的感光材料PC上进行印相曝光,之后,再将暗盒X送回原来的存放装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