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废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方
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工艺美术作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种类繁多,其中利用植物材料制作工艺
品大多为麦秆、芦苇、桦树皮、树叶等,随着市场用纸的逐渐增多,每年木材用量也逐年增
长,我国是一个林木缺少的国家,每年的木材供应缺口高达4300万立方米,使用木材不利于
环境保护,而且现有的美术作品制造过程中对木材浪费严重,木材的利用率只有50%左右,
而且废弃的植物容易发霉腐烂,影响生态环境,同时会在其中产生很多寄生虫,对人们的生
活环境造成污染。
专利CN1954980A中提出了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方法及装置,其装
置结构复杂,需要配件多,维护维修不方便,在制备方法中过于简单,做好的美术工艺品容
易松散上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
备美术工艺品的方法及装置其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美术工艺品包括植物废料,对植物废料进行清洗,并对清洗好的植物废料进行
粉碎,制成50-100细粉料;
S2:在细粉料中加入醇酸树脂、三聚氰胺草酸盐固化剂、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脱模
剂、着色剂、纳米级碳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上述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细粉料
55-95份、醇酸树脂5-40份、三聚氰胺草酸盐固化剂0.2-0.6份、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脱模剂
0.3-2.2份、着色剂0.2-3份、纳米级碳酸钙0.5-3.5份;
S3:对混合料进行搅拌,粉碎均匀,烘干并输送至模压装置;
S4:在模腔内对其预热,控制模压温度为70-200℃,压力为2-10MPa,进行预压;
S5:对预压后的产品进行二次加热,二次压缩、成型,制得模腔形状的成型制品,将
成型制品从模腔中取出;
S6:对成型制品进行时效处理、表面着色;
S7:对S6处理过的成型制品进行自然干燥,并根据工艺品的造型对其进行冷裱、塑
封和包装。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的植物废料为植物根、茎、叶、花和果实中的一种或多种混
合废弃物。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的着色剂是钛白粉或滑石粉。
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从上到下
依次安装有清洗搅拌切割装置、烘干装置和模压装置,所述清洗搅拌切割装置包括搅拌筒,
搅拌筒的顶端设有植物废料进料管、第一电动机和添加剂进料管,植物废料进料管和添加
剂进料管均延伸至搅拌筒的内部,且植物废料进料管和添加剂进料管上均设有密封盖,第
一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转轴位于搅拌筒的内部,转轴的侧壁上安装有搅拌切割叶
片,所述搅拌筒内部顶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蓬头,搅拌筒的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烘
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四周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加热管,壳体的内部设有倾斜放
置的过滤网,过滤网位于第一加热管的底端,所述搅拌筒和壳体的侧壁底端均设有出水管,
所述壳体的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模压装置,所述模压装置包括上模板架、下模板架、加注管
和第二电动机,所述上模板架、下模板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
固定安装在上模板架上,上模板和下模板对称设置,下模板的顶端开有模腔,所述上模板和
下模板的内部均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有第二加热管,所述下模板架的下方设有液压缸,
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下模板架连接有下模板,下模板与下模
板架间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旋转头,旋转头连接有加注管,旋转头安
装在上模板架上,加注管四周侧壁上均设有齿口,加注管的一侧设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
机固定在上模板架上,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口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头位于上模板的一侧,旋转头与加注管活动连接,加注管的截面
为V形,且加注管的出料口延伸至下模板模腔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加注管上设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方法及装置,通过清洗搅拌切
割装置的设置,集植物废料清洗、切割、混合料搅拌于一体,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方便,通过
旋转头、加注管和第二电动机的设置,加料更加方便,同时防止加注管对模压产生影响,通
过在制备方法中设置清洗步骤,使制备的工艺品减少杂质,通过二次加热、压缩,使得制得
的工艺品更加更加牢固,不容易松散,同时减少工艺品种的水分,防止工艺品上霉,本发明
结构简单,维护维修方便,成本低,制备的产品更加牢固,不容易松散上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下模板架、3下模板、4加热腔、5上模板、6上模板架、7过滤网、8壳
体、9第一加热管、10搅拌筒、11进水管、12植物废料进料管、13第一电动机、14添加剂进料
管、15转轴、16搅拌切割叶片、17第二电动机、18旋转头、19齿轮、20齿口、21加注管、22液压
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美术工艺品包括植物废料,对植物废料进行清洗,并对清洗好的植物废料进行
粉碎,制成50-100细粉料;
S2:在细粉料中加入醇酸树脂、三聚氰胺草酸盐固化剂、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脱模
剂、着色剂、纳米级碳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上述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细粉料
55-95份、醇酸树脂5-40份、三聚氰胺草酸盐固化剂0.2-0.6份、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脱模剂
0.3-2.2份、着色剂0.2-3份、纳米级碳酸钙0.5-3.5份;
S3:对混合料进行搅拌,粉碎均匀,烘干并输送至模压装置;
S4:在模腔内对其预热,控制模压温度为70-200℃,压力为2-10MPa,进行预压;
S5:对预压后的产品进行二次加热,二次压缩、成型,制得模腔形状的成型制品,将
成型制品从模腔中取出;
S6:对成型制品进行时效处理、表面着色;
S7:对S6处理过的成型制品进行自然干燥,并根据工艺品的造型对其进行冷裱、塑
封和包装,步骤S1中所述的植物废料为植物根、茎、叶、花和果实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废弃
物,步骤S2中所述的着色剂是钛白粉或滑石粉。
一种植物废料模压制备美术工艺品的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从上到下依
次安装有清洗搅拌切割装置、烘干装置和模压装置,清洗搅拌切割装置包括搅拌筒10,搅拌
筒10的顶端设有植物废料进料管12、第一电动机13和添加剂进料管14,植物废料进料管12
和添加剂进料管14均延伸至搅拌筒10的内部,且植物废料进料管12和添加剂进料管14上均
设有密封盖,第一电动机13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位于搅拌筒10的内部,转轴15的
侧壁上安装有搅拌切割叶片16,搅拌筒10内部顶端设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上设有蓬头,搅
拌筒10的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壳体8,壳体8的四周内壁上均设有
第一加热管9,壳体8的内部设有倾斜放置的过滤网7,过滤网7位于第一加热管9的底端,搅
拌筒10和壳体8的侧壁底端均设有出水管,壳体8的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模压装置,模压装
置包括上模板架6、下模板架2、加注管21和第二电动机17,上模板架6、下模板架2相互靠近
的一侧分别设有上模板5和下模板3,上模板5固定安装在上模板架6上,上模板5和下模板3
对称设置,下模板3的顶端开有模腔,上模板5和下模板3的内部均设有加热腔4,加热腔4内
设有第二加热管,下模板架2的下方设有液压缸22,液压缸2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上,液压缸
22的活塞杆穿过下模板架2连接有下模板3,下模板3与下模板架2间活动连接,壳体8的底端
通过导管连接有旋转头18,旋转头18连接有加注管21,旋转头18安装在上模板架6上,加注
管21四周侧壁上均设有齿口20,加注管21的一侧设有第二电动机17,第二电动机17固定在
上模板架6上,第二电动机17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19,齿轮19与齿口20相互啮合,旋转头18
位于上模板5的一侧,旋转头18与加注管21活动连接,加注管21的截面为V形,且加注管21的
出料口延伸至下模板3模腔的上方,加注管21上设有控制阀,清洗搅拌切割装置、烘干装置
和模压装置的连接导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通过植物废料进料管12加入植物废料,进水管11向搅拌筒10内注水,对植物废料
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出,通过第一电动机13带动转轴15旋转,转轴15带动搅
拌切割叶片16对植物废料进行搅拌切割,从添加剂进料管14向搅拌筒10内加入添加剂,通
过第一电动机13带动转轴15旋转,转轴15带动搅拌切割叶片16对植物废料和添加剂进行搅
拌切割,搅拌好后进入烘干装置中,启动壳体8内的第一加热管9对混合料进行加热烘干,第
二电动机17带动齿轮19转动,齿轮19带动加注管21转动,使得加注管21的管头位于下模板3
模腔的上方,启动上模板5和下模板3内部的第二加热管对混合料进行加热,向下模板3模腔
内加注混合料,加注好后,第二电动机17带动齿轮19转动,齿轮19带动加注管21转动,使得
加注管21的管头偏离下模板3模腔的上方,启动液压杆22带动下模板3向上运动,对模腔内
混合料进行一次压缩,压缩好后,上模板5和下模板3内部的第二加热管继续对混合料进行
加热,再次启动液压杆22带动下模板3向上运动,对模腔内混合料进行而次压缩,压缩好后,
成型制品从模腔中取出,对成型制品进行时效处理、表面着色,再处理过的成型制品进行自
然干燥,并根据工艺品的造型对其进行冷裱对、塑封和包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