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管路连接组件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液压管路连
接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最重要系统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使行
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或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
定、或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按照制动能源情况划分,汽车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液
压式、气压式和电磁式等;其中,汽车液压式制动系统的工作
原理为:当脚踏制动踏板时,作用力通过制动推杆推动制动主
缸活塞运动,将制动液通过制动液管路传递到制动轮缸中,制
动轮缸活塞推动制动蹄向外张开,利用制动蹄与制动轮之间的
摩擦,起到制动作用。
由上述描述可知,液压管路起到将压力从制动主缸传递到
制动轮缸的作用,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目前,
液压管路常采用软管和或钢管来实现压力传递,但现有的液压
管路常出现以下不足之处:1)液压管路的稳固性不好,需额
外配置多个固定支架来进行固定,这样不仅占用了使用空间,
还增加了成本;2)液压管路的密封性能差,易出现漏油、混
进入气体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制动效果,甚至于会导致制
动失灵的现象,严重危害到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管路连接组
件,该液压管路连接组件不仅安装稳固性好,还具有优异的密
封性能,确保了汽车的制动效果。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
压管路连接组件,该液压管路连接组件连接在制动主缸和制动
轮缸之间;该液压管路连接组件包括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母
金具和环眼金具、以及由橡胶材质制成的制动软管,其中,所
述母金具包括连接头、第一连接体和第一连接管,所述连接头
具有一中空管状的连接头本体,所述连接头本体一端的内侧壁
上形成有与制动主缸出液口相配合的内螺纹段,所述第一连接
体具有一环形顶面,所述环形顶面的内、外侧周壁同向一体延
伸形成一第一内管体和一第一外管体,且所述环形顶面、第一
内管体和第一外管体还共同围成一供所述制动软管一端定位
插接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制动软管一端还同时紧密的套设于所
述第一内管体背向所述环形顶面的一端外;所述第一连接管呈
弯曲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头本体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
内管体另一端一体连接,并密封连通;
所述环眼金具包括一第二连接体和一呈弯曲状的第二连
接管,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一环形底面,所述环形底面的内、
外侧周壁同向一体延伸形成一第二内管体和一第二外管体,且
所述环形底面、第二内管体和第二外管体还共同围成一供所述
制动软管另一端定位插接的第二容置腔,且所述制动软管另一
端还同时紧密的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体背向所述环形底面的
一端外;另外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管体的另一
端一体连接,并密封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上还一体
连接有一呈圆环体状并用以连接在所述制动轮缸上的连接环,
且所述连接环上还开设有一用以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另一端
与所述制动轮缸进液口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还包括有一带中心
孔的圆环垫片,所述圆环垫片为中心低、外侧边缘高的V型凹
面结构,所述圆环垫片内置于所述连接头本体中并与所述连接
头本体一体成型,且所述垫片的中心孔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管
的管径大小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本体的外侧壁上沿
其周向设置有一圈用以放置密封圈的卡槽;另外所述连接头本
体的另一端部还径向朝外延伸形成有一椭圆形的止挡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侧上还固
定连接有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连接
片上还一体连接有一呈L型的第一连接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管体的一端与所述
第一外管体背向所述环形顶面的一端相齐平;所述第二内管体
的一端亦与所述第二外管体背向所述环形底面的一端相齐平;
且所述第一、二内管体的外侧壁上均形成有外螺纹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上还一体
连接有一呈L型的第二连接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金具和环眼金具的外侧
壁上还均电镀有一层锌镍合金膜,且所述锌镍合金膜的厚度不
小于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传统的液压管路,该液压管
路采用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母金具、环眼金具、以及由橡胶材
质制成的制动软管的组合,具有以下优点:①该液压管路在安
装时的稳固性非常好,仅需1个甚至于不需要固定支架即能够
固定住,这样不仅节省了安装空间,便于该液压管路的整体安
装,还节省了成本;②该液压管路中的母金具和环眼金具均是
经锻造一体成型,减少了焊接工艺,从而不仅简化了加工程序,
利于生产;还使该液压管路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有效地避免
了液压管路出现漏油、渗油、进气体的弊端,确保了汽车制动
效能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液压管路连接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母金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环眼金具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环眼金具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母金具 10——连接头
11——第一连接体 12——第一连接管
13——连接片 14——第一连接件
100——连接头本体 101——止挡片
2——环眼金具 20——第二连接体
21——第二连接管 22——连接环
23——第二连接件 3——制动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管路连接组件,该液压管路连接组
件连接在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该液压管路连接组件包括
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母金具1和环眼金具2、以及由橡胶材
质制成的制动软管3,其中,所述母金具1包括连接头10、第
一连接体11和第一连接管12,所述连接头10具有一中空管
状的连接头本体100,所述连接头本体一端的内侧壁上形成有
与制动主缸出液口相配合的内螺纹段,所述第一连接体11具
有一环形顶面,所述环形顶面的内、外侧周壁同向一体延伸形
成一第一内管体和一第一外管体,且所述环形顶面、第一内管
体和第一外管体还共同围成一供所述制动软管3一端定位插
接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制动软管3一端还同时紧密的套设于所
述第一内管体背向所述环形顶面的一端外;所述第一连接管
11呈弯曲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头本体的另一端以及所
述第一内管体另一端一体连接,并密封连通;
所述环眼金具2包括一第二连接体20和一呈弯曲状的第
二连接管21,所述第二连接体20包括一环形底面,所述环形
底面的内、外侧周壁同向一体延伸形成一第二内管体和一第二
外管体,且所述环形底面、第二内管体和第二外管体还共同围
成一供所述制动软管3另一端定位插接的第二容置腔,且所述
制动软管3另一端还同时紧密的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体背向
所述环形底面的一端外;另外所述第二连接管21的一端与所
述第二内管体的另一端一体连接,并密封连通;所述第二连接
管21的另一端上还一体连接有一呈圆环体状并用以连接在所
述制动轮缸上的连接环22,且所述连接环22上还开设有一用
以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21另一端与所述制动轮缸进液口的通
孔。相较于传统的液压管路,该液压管路采用由不锈钢材质制
成的母金具、环眼金具、以及由橡胶材质制成的制动软管的组
合,具有以下优点:①该液压管路的安装稳固性好,而且与制
动主缸和制动轮缸的安装适配性好,不易受到安装空间限制,
便于安装;②该液压管路中的母金具和环眼金具均是经锻造一
体成型,减少了焊接工艺,这样不仅简化了加工程序,利于生
产;还使该液压管路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有效地避免了液压
管路出现漏油、渗油、进气体的弊端,确保了汽车制动效能不
受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10还包括有一带中心孔的圆
环垫片,所述圆环垫片为中心低、外侧边缘高的V型凹面结构,
所述圆环垫片内置于所述连接头本体100中并与所述连接头
本体一体成型,且所述垫片的中心孔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管
12的管径大小相匹配,所述圆环垫片利于制动液进入第一连
接管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本体100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
设置有一圈用以放置密封圈的卡槽;另外所述连接头本体100
的另一端部还径向朝外延伸形成有一椭圆形的止挡片101。当
连接头与制动主缸出液口相配合连接时,该卡槽中的密封圈、
以及止挡片可有效地提升连接头与制动主缸出液口之间的密
封性和连接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12的外侧上还固定连接
有一连接片13,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连接片
上还一体连接有一呈L型的第一连接件14。当连接头与制动
主缸出液口相配合连接时,可将连接片以及第一连接件锁固或
卡固在制动主缸上,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母金具与制动主缸之间
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管体
背向所述环形顶面的一端相齐平;所述第二内管体的一端亦与
所述第二外管体背向所述环形底面的一端相齐平,增大制动软
管与第一、二内管体的接触面积,防止脱落;且所述第一、二
内管体的外侧壁上均形成有外螺纹段,增加第一、二内管体与
制动软管之间的摩擦力,防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22的外侧壁上还一体连接有
一呈L型的第二连接件23。当连接环与制动轮缸相连接时,
第二连接件可固定在制动轮缸上,提高了安装时的稳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母金具1和环眼金具2的外侧壁上还
均电镀有一层锌镍合金膜,且所述锌镍合金膜的厚度不小于5
μm,提升了母金具和环眼金具的耐腐蚀性能。
本发明中,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当脚踏制动
踏板时,作用力通过制动推杆推动制动主缸活塞运动,制动液
体由制动主缸出液口流出,并依次经第一连接头本体、第一连
接管12、第一内管体、制动软管3、第二内管体、第二连接管
21、连接环22上的通孔后,进入制动轮缸中,制动轮缸活塞
推动制动蹄向外张开,利用制动蹄与制动轮之间的摩擦,起到
制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