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42723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17539.8

申请日:

2016.12.26

公开号:

CN106476121A

公开日:

2017.03.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8B 3/04申请日:20161226|||公开

IPC分类号:

B28B3/04; B28B7/00; B28B13/06

主分类号:

B28B3/04

申请人:

张贞光

发明人:

张贞光

地址:

253200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城区文化路19号1幢2单元4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代理人:

郑海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由外模、底托、内模、底针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坩埚模具,其生产方法步骤为:将外模固定在100吨压力的压力机平台上,底托孔固定在压力机上;将底针插入底托中空的底针孔内,将底托和底针一起放入外模内,底托上的底托平面B卡装设置在底托孔的上方;将60%的黏土和40%的骨质材料混合而成的耐火材料注入外模内,启动压力机再将内模压入外模内定型压实后,提起内模的同时压力机的动力使底托将压实后的耐火材料自外模内顶出,制得坩埚半成品,将坩埚半成品另行烧制即可制得坩埚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力机挤压过的坩埚半成品体职密度大,不易开裂,工艺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包括由底托孔(1.1)、底托平面A
(1.2)、外模下部(1.3)、外模上部(1.4)、内模行程(1.5)组成的外模,由底托平面B(2.1)、底
针孔(2.2)、底针孔道(2.3)、底托杆(2.4)组成的底托,由坩埚内型(3.1)、针孔(3.2)、针孔
道(3.3)、内模行程(3.4)、内模行程台(3.5)、内模固定台(3.6)组成的内模,其特征在于外
模、底托、内模、底针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坩埚模具,底针为长的圆柱体,底针(4)的直径为
1.8mm,高度为300mm。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坩埚模具,其特征在于外模的长度和宽度均为100mm,
外模高度为111mm,底托孔(1.1)的直径为40mm,底托孔(1.1)的高度为20mm,底托孔的上方
设置有底托平面A(1.2),底托平面A(1.2)的直径为50mm,底托平面A(1.2)的高度为10mm,底
托平面A(1.2)为梯形形状,底托平面A(1.2)的上方设置有外模下部(1.3),外模下部(1.3)
底部的直径为50mm,外模下部(1.3)顶部的直径为71mm,外模下部(1.3)的高度为20mm,外模
下部(1.3)的上方设置有外模上部(1.4),外模上部(1.4)的直径为75mm,外模上部(1.4)的
高度为21mm,外模的内侧外模上部(1.4)的上方设置有内模行程(1.5),底托孔(1.1)、底托
平面A(1.2)、外模下部(1.3)和外模上部(1.4)为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坩埚模具,其特征在于底托平面B(2.1)的直径为50mm,
底托平面B(2.1)的高度为10mm,底托平面B(2.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底针孔(2.2),底针孔
(2.2)为中空结构,底针孔(2.2)的直径为1.8mm,底托平面B(2.1)的下方设置有底托杆2.4,
底托杆(2.4)的直径为38mm,底托杆(2.4)的高度为80mm,底托杆(2.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底
针孔道(2.3),底针孔道(2.3)为中空结构,底针孔道(2.3)与底针孔(2.2)的空腔贯通,底针
孔道(2.3)的底部直径为16mm,底针孔道(2.3)的颈部为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坩埚模具,其特征在于内模的总体高度为138mm,内模
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针孔道(3.3),针孔道(3.3)为中空结构,针孔道(3.3)的顶部直径为
16mm,坩埚内型(3.1)为半圆形状,坩埚内型(3.1)的直径为56mm,坩埚内型(3.1)的底部中
心位置设置有针孔(3.2),针孔(3.2)为中空结构,针孔(3.2)的直径为1.8mm,针孔(3.2)的
高度为10mm,坩埚内型(3.1)的上方设置有内模行程(3.4),内模行程(3.4)的直径为75mm,
内模行程(3.4)的高度为40mm,内模行程(3.4)的上方设置有内模行程台(3.5),内模行程台
(3.5)的直径为100mm,内模行程台(3.5)的高度为20mm,内模行程台(3.5)的上方设置有内
模固定台(3.6),内模固定台(3.6)的直径为60mm,内模固定台(3.6)的高度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坩埚模具,利用坩埚模具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外模固定在100吨压力的压力机平台上,底托孔(1.1)固定在压力机上;
2)、将底针(4)插入底托中空的底针孔(2.2)内,将底托和底针(4)一起放入外模内,底
托上的底托平面B(2.1)卡装设置在底托孔(1.1)的上方;
3)、将60%的黏土和40%的骨质材料混合而成的耐火材料注入外模内,启动压力机再
将内模压入外模内定型压实后,提起内模的同时压力机的动力使底托将压实后的耐火材料
自外模内顶出,制得坩埚半成品。

说明书

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应用于化工颜料行业
的制作坩埚。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生产的坩埚体积密度小,容易开裂,投资比较多,而且工艺复杂,生产效率
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
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外模、底托、内模、
底针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坩埚模具,其中底针为长的圆柱体,底针的直径为1.8mm,高度为
300mm,外模包括底托孔、底托平面A、外模下部、外模上部、内模行程,其特征在于外模的长
度和宽度均为100mm,外模高度为111mm,底托孔的直径为40mm,底托孔的高度为20mm,底托
孔的上方设置有底托平面A,底托平面A的直径为50mm,底托平面A的高度为10mm,底托平面A
为梯形形状,底托平面A的上方设置有外模下部,外模下部底部的直径为50mm,外模下部顶
部的直径为71mm,外模下部的高度为20mm,外模下部的上方设置有外模上部,外模上部的直
径为75mm,外模上部的高度为21mm,外模的内侧外模上部的上方设置有内模行程,底托孔、
底托平面A、外模下部和外模上部为空心结构。

底托包括底托平面B、底针孔、底针孔道、底托杆,其特征在于底托平面B的直径为
50mm,底托平面B的高度为10mm,底托平面B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底针孔,底针孔为中空结构,
底针孔的直径为1.8mm,底托平面B的下方设置有底托杆,底托杆的直径为38mm,底托杆的高
度为80mm,底托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底针孔道,底针孔道为中空结构,底针孔道与底针孔的
空腔贯通,底针孔道的底部直径为16mm,底针孔道的颈部为锥形结构。

内模包括坩埚内型、针孔、针孔道、内模行程、内模行程台、内模固定台,其特征在
于内模的总体高度为138mm,内模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针孔道,针孔道为中空结构,针孔道的
顶部直径为16mm,坩埚内型为半圆形状,坩埚内型的直径为56mm,坩埚内型的底部中心位置
设置有针孔,针孔为中空结构,针孔的直径为1.8mm,针孔的高度为10mm,坩埚内型的上方设
置有内模行程,内模行程的直径为75mm,内模行程的高度为40mm,内模行程的上方设置有内
模行程台,内模行程台的直径为100mm,内模行程台的高度为20mm,内模行程台的上方设置
有内模固定台,内模固定台的直径为60mm,内模固定台的高度为50mm。

利用坩埚模具生产坩埚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步骤为:

1)、将外模固定在100吨压力的压力机平台上,底托孔固定在压力机上;

2)、将底针插入底托中空的底针孔内,将底托和底针一起放入外模内,底托上的底
托平面B卡装设置在底托孔的上方;

3)、将60%的黏土和40%的骨质材料混合而成的耐火材料注入外模内,启动压力
机再将内模压入外模内定型压实后,提起内模的同时压力机的动力使底托将压实后的耐火
材料自外模内顶出,制得坩埚半成品,将坩埚半成品另行烧制即可制得坩埚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力机挤压过的坩埚半成品体职密度大,不易开裂,工
艺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外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底托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内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底针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托孔1.1、底托平面A1.2、外模下部1.3、外模上部1.4、内模行程1.5、底托
平面B2.1、底针孔2.2、底针孔道2.3、底托杆2.4、坩埚内型3.1、针孔3.2、针孔道3.3、内模行
程3.4、内模行程台3.5、内模固定台3.6。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由外模、底
托、内模、底针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坩埚模具,其中底针为长的圆柱体,底针的直径为1.8mm,
高度为300mm,外模包括底托孔1.1、底托平面A1.2、外模下部1.3、外模上部1.4、内模行程
1.5,其特征在于外模的长度和宽度均为100mm,外模高度为111mm,底托孔1.1的直径为
40mm,底托孔1.1的高度为20mm,底托孔的上方设置有底托平面A1.2,底托平面A1.2的直径
为50mm,底托平面A1.2的高度为10mm,底托平面A1.2为梯形形状,底托平面A1.2的上方设置
有外模下部1.3,外模下部1.3底部的直径为50mm,外模下部1.3顶部的直径为71mm,外模下
部1.3的高度为20mm,外模下部1.3的上方设置有外模上部1.4,外模上部1.4的直径为75mm,
外模上部1.4的高度为21mm,外模的内侧外模上部1.4的上方设置有内模行程1.5,底托孔
1.1、底托平面A1.2、外模下部1.3和外模上部1.4为空心结构。

底托包括底托平面B2.1、底针孔2.2、底针孔道2.3、底托杆2.4,其特征在于底托平
面B2.1的直径为50mm,底托平面B2.1的高度为10mm,底托平面B2.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底针
孔2.2,底针孔2.2为中空结构,底针孔2.2的直径为1.8mm,底托平面B2.1的下方设置有底托
杆2.4,底托杆2.4的直径为38mm,底托杆2.4的高度为80mm,底托杆2.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底
针孔道2.3,底针孔道2.3为中空结构,底针孔道2.3与底针孔2.2的空腔贯通,底针孔道2.3
的底部直径为16mm,底针孔道2.3的颈部为锥形结构。

内模包括坩埚内型3.1、针孔3.2、针孔道3.3、内模行程3.4、内模行程台3.5、内模
固定台3.6,其特征在于内模的总体高度为138mm,内模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针孔道3.3,针孔
道3.3为中空结构,针孔道3.3的顶部直径为16mm,坩埚内型3.1为半圆形状,坩埚内型3.1的
直径为56mm,坩埚内型3.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针孔3.2,针孔3.2为中空结构,针孔3.2的
直径为1.8mm,针孔3.2的高度为10mm,坩埚内型3.1的上方设置有内模行程3.4,内模行程
3.4的直径为75mm,内模行程3.4的高度为40mm,内模行程3.4的上方设置有内模行程台3.5,
内模行程台3.5的直径为100mm,内模行程台3.5的高度为20mm,内模行程台3.5的上方设置
有内模固定台3.6,内模固定台3.6的直径为60mm,内模固定台3.6的高度为50mm。

利用坩埚模具生产坩埚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步骤为:

1)、将外模固定在100吨压力的压力机平台上,底托孔1.1固定在压力机上;

2)、将底针4插入底托中空的底针孔2.2内,将底托和底针4一起放入外模内,底托
上的底托平面B2.1卡装设置在底托孔1.1的上方;

3)、将60%的黏土和40%的骨质材料混合而成的耐火材料注入外模内,启动压力
机再将内模压入外模内定型压实后,提起内模的同时压力机的动力使底托将压实后的耐火
材料自外模内顶出,制得坩埚半成品,将坩埚半成品另行烧制即可制得坩埚成品。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
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
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坩埚模具及其生产坩埚半成品的生产方法,由外模、底托、内模、底针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坩埚模具,其生产方法步骤为:将外模固定在100吨压力的压力机平台上,底托孔固定在压力机上;将底针插入底托中空的底针孔内,将底托和底针一起放入外模内,底托上的底托平面B卡装设置在底托孔的上方;将60的黏土和40的骨质材料混合而成的耐火材料注入外模内,启动压力机再将内模压入外模内定型压实后,提起内模的同时压力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加工水泥、黏土或石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