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孔珩磨设备及其珩磨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对任意长度管型零件的内孔进行
磨削加工的内孔珩磨器及其珩磨方法。
背景技术
珩磨加工是一种使工件加工表面达到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高寿命的一种高效加
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减小Ra值,但不能提高孔与其他表面的位置精
度。珩磨一般采用珩磨机,机床主轴与珩磨头一般是浮动联接;但为了提高纠正工件几何形
状的能力,也可以用刚性联接。
为了增加其加工范围,现有珩磨设备通常都比较高大,制造成本高,适合成熟零件
的批量生产,对于新品少量零件的生产,其成本太高,增加了研发费用。
而对于与机床主轴刚性联接的珩磨加工,由于珩磨杆的长度随管型零件长度的增
加而加长,并由于内孔尺寸的限制,珩磨杆刀杆直径不可能无限制加大,因而位于远端的磨
削点的刚度变弱,在切削力作用下其变形量也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最终导致加工后的管
内壁呈不规则的锥形,影响内孔的直线度和粗糙度。
针对上述问题,若能提出一种新结构的珩磨设备,并改变加工方法,使珩磨杆长度
恒定,不用随内孔长度增加而加长,则可大幅提高刀具刚度,减少切削变形量,显著改善加
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对根本解决长管型零件内壁的加工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孔珩磨设备及其珩磨方法,其珩磨杆长
度恒定、不用加长,可在任意长度的内孔内进行珩磨加工,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刀杆长度随
零件长度的增加而加长所导致加工质量不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孔珩磨设备,包括珩磨头组件和珩磨制动组件,所述珩磨头组件包括珩磨
气动马达和与马达转轴可拆卸固定的珩磨头,所述珩磨制动组件包括外壳、制动器和行走
器,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筒,珩磨气动马达从开口端进入圆柱筒内与圆柱筒固定,所
述制动器包括固定在外壳上与外部气源连通的环状气囊,所述行走器包括行进驱动翼、驱
动翼转轴和驱动翼气动马达,驱动翼转轴一端与驱动翼气动马达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圆柱
筒的另一端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外壳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移动滚轮。
本发明之二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采用如上所述的内孔珩磨设备的珩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珩磨器放置在珩磨始端,并将环状气囊充气到额定压力,启动珩磨气动马
达,开始珩磨操作;
S2、珩磨一段时间后,关闭珩磨气动马达,并将环状气囊卸压,启动驱动翼气动马
达,驱动珩磨设备倒退;
S3、移动一段距离后,将环状气囊充气到额定压力,启动珩磨气动马达,开始珩磨
操作;
S4、重复S2、S3,直到珩磨至珩磨末端;
S5、将珩磨器放置在珩磨末端,启动驱动气路的控制阀将环状气囊充气到额定压
力,启动珩磨气动马达,开始珩磨操作;
S6、珩磨一段时间后,关闭珩磨气动马达,并将环状气囊卸压,启动驱动翼气动马
达,驱动珩磨设备倒退;
S7、移动一段距离后,将环状气囊充气到额定压力,启动珩磨气动马达,开始珩磨
操作;
S8、重复S6、S7,直至珩磨结束。
进一步,所述一段时间是指珩磨头珩磨其与自身长度相当的内孔区域,其质量达
到设定要求所花费的时间。
进一步,所述一段距离应小于珩磨头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珩磨气动马达提供珩磨头的驱动力,实现在内孔内的珩磨操作,并
通过环状气囊提供压紧力,可将珩磨设备固定在工件的内壁上,防止珩磨中位置的变化,从
而保证加工精度,还通过行走器提供向珩磨方向的推力,驱使珩磨设备的移动,从而实现移
动作业。
2)本发明适用于任意长度的内孔加工,促进了长内孔加工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可
靠性,是对切削加工的有益补充和丰富,具有较高的实用及经济价值。
3)本发明只有一个珩磨头和珩磨制动组件,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其制造成本
也可显著降低。
4)本发明通过正向和逆向珩磨,可避免珩磨末端无法珩磨的问题,同时,也可对接
珩磨纹路,满足质量要求。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
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
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
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
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珩磨头组件;2-珩磨制动组件;3-珩磨气动马达;4-珩磨头;5-外壳;6-制动器;
7-行走器;8-环状气囊;9-行进驱动翼;10-驱动翼转轴;11-驱动翼气动马达;12-移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内孔珩磨设备,包括珩磨头组件1和珩磨制动组件2,珩磨头组
件包括珩磨气动马达3和与马达转轴可拆卸固定的珩磨头4,珩磨制动组件包括外壳5、制动
器6和行走器7,外壳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筒,珩磨气动马达从开口端进入圆柱筒内与圆柱筒
固定,制动器6包括固定在外壳上与外部气源连通的环状气囊8,其在气压作用下,其膨胀与
加工内壁贴合固定,提高摩擦阻尼和摩擦力,行走器7包括行进驱动翼9、驱动翼转轴10和驱
动翼气动马达11,驱动翼转轴一端与驱动翼气动马达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圆柱筒的另一端
可旋转连接,驱动翼可在驱动气动马达的作用下工作,并产生向前或向后行进驱动力,从而
驱动珩磨设备前进或后退,本实施例中,外壳上设置有多个移动滚轮12,并将移动滚轮的外
轮表面与内壁贴合,使珩磨设备与内壁之间形成滚动接触,可减小打磨器移动时与加工内
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移动阻力。
采用如上所述的内孔珩磨设备的珩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珩磨器放置在珩磨始端,并将环状气囊充气到额定压力,启动珩磨气动马
达,开始珩磨操作;
S2、当珩磨头珩磨完成其与自身长度相当的内孔区域、且其质量达到设定要求时,
关闭珩磨气动马达,并将环状气囊卸压,启动驱动翼气动马达,驱动珩磨设备倒退;
S3、待珩磨设备倒退一个小于珩磨头长度的距离后,将环状气囊充气到额定压力,
启动珩磨气动马达,开始珩磨操作;
S4、重复S2、S3,直到珩磨至珩磨末端;
S5、将珩磨器放置在珩磨末端,启动驱动气路的控制阀将环状气囊充气到额定压
力,启动珩磨气动马达,开始珩磨操作;
S6、当珩磨头珩磨完成其与自身长度相当的内孔区域、且其质量达到设定要求时,
关闭珩磨气动马达,并将环状气囊卸压,启动驱动翼气动马达,驱动珩磨设备倒退;
S7、待珩磨设备倒退一个小于珩磨头长度的距离后,将环状气囊充气到额定压力,
启动珩磨气动马达,开始珩磨操作;
S8、重复S6、S7,直至珩磨结束。
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采取边珩磨边倒退的方式进行。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珩磨气动马达提供珩磨头的驱动力,实现在内孔内的珩磨操作,并
通过环状气囊提供压紧力,可将珩磨设备固定在工件的内壁上,防止珩磨中位置的变化,从
而保证加工精度,还通过行走器提供向珩磨方向的推力,驱使珩磨设备的移动,从而实现移
动作业。
2)本发明适用于任意长度的内孔加工,促进了长内孔加工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可
靠性,是对切削加工的有益补充和丰富,具有较高的实用及经济价值。
3)本发明只有一个珩磨头和珩磨制动组件,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其制造成本
也可显著降低。
4)本发明通过正向和逆向珩磨,可避免珩磨末端无法珩磨的问题,同时,也可对接
珩磨纹路,满足质量要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
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
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