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关于两轮摩托车的整体摆动发动机的悬置结构的发明。 现有技术的小型两轮摩托车,一采用将发动机和传动机构结合成一体的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结构,该结构是将与曲轴箱成一体的发动机侧托架通过连接板与安装在车体构架左右各一个车体侧托架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前部悬置起来。
现有技术的悬置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是因发动机侧托架与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曲轴箱做成一体,从而使发动机不能通用于不同的车型。
而且,已有的悬置结构中,由于吸收发动机地振动,并允许整体摆动式发动机有些摇动的橡胶套是分别压入连接板和发动机侧的,所以压入部件有2个,组装工序多,也难以保持高的橡胶轴套压入精度。
考虑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的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悬置结构,在将压入部件限定为一个,实现减少组装工序的同时,提高轴承或轴套的压入精度。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在采用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两轮摩托车的车体构架上安装车体侧托架,在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前部安装与该发动机不成一体的发动机侧托架,该发动机侧托架通过连接板与上述车体侧托架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前部悬置在车体上,同时将上述连接板和上述两托架的连接处的轴承或轴套压入连接板中。
本发明由于发动机侧托架和发动机是分别制成的,所以所以发动机可通用于不同的车型。
而且,由于轴承或轴套只压入连接板一种部件中,所以组装工序减少了,轴承或轴套的压入精度得到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前部悬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前部悬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小型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5是小型两轮摩托车的俯视图;
图6是整体摆动式发动机后部的悬置的侧视图。
首先,结合图4和图5说明小型两轮摩托车的简单结构。
图4中,2是竖管,该竖管2中插入转向轴3,转向轴3可在竖管2中自由转动。转向轴3的上部安装车把4,下部通过前缓冲器5接在转动自如的前轮6的轴上。图4中,7是前档泥板,8是前罩。
从竖管2的下部引出一根下管9和两根侧管10,向后下方延伸。
即,下管9设于车体横向中央部,其前端插入并焊接在与竖管2的下部相连的连接件11中。该下管9由连接件11向斜下方延伸,其后端与图5所示的横管13的横向中央处连接。
另外,两根侧管10位于下管9的两侧,它们的前部插入并焊接在连接件11的侧面。两根侧管10由连接件11大致水平地向侧外方延伸,然后略成直有折向前下方延伸,再略成直角折向斜后方延伸,再折成钝角向后斜上方延伸,其后端插入主架12的前端,并与之相连。
左右各一根的主架12向后方、斜上方延伸后,急剧弯曲向上,再弯曲向后斜上方延伸。如图5所示,两主架12之间横置横管13,该横管13与各主架12间设置加强子架14。
该两轮摩托车1的驱动源是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该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的发动机本体16有略呈水平的气缸16a和曲轴箱16b,曲轴箱16b的一侧有与其成一体的传动箱17。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的前端通过与曲轴箱16b的前端下部相连的左右各一个发动机侧托架18和与各托架18轴连的连接板19连接到车体侧托架20上,车体侧托架20与横管13相连。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的后端通过缓冲器21与连接在主架12的托架22相连,并形成悬置结构。
从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的传动箱17后部向内水平延伸的图中未示出的动力轴(后车轴)与后轮23相接,在后轮23的上面设有后档泥板24。
上述后档泥板24的侧方,在上述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的传动箱17的上面设置空气滤清器25,该空气滤清器25上接汽化器26,该汽化器26通过吸气管27接于气缸16a的吸气侧。
如图4所示,在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的上方设置装着头盔28的头盔箱29,座垫30和油箱31,油箱31装在主架12向后方延伸的矩形支持框架32上。油箱31的下方设置车牌架33,座垫30下方由罩34罩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的悬置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发动机侧托架18与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分别制成如图3所示,发动机侧托架18设在车体左右各一个,两者用管35连成一体。如图3所示,两个发动机侧托架18由穿过螺孔36的两根螺杆37和穿过螺孔38的长螺杆39固定在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的传动箱17的前端下部。而且,由汽缸16a引出的图中未示出的排气管通过两个发动机侧托架18之内,并受到该发动机侧托架18的保护。
又如图3所示,一对连接板19也设在左右两侧,由管40连接成一体。两连接板19的前、后端设置筒状的毂41和42。
横架于左右一对主架12之间的横管13的下部设有成槽状的两个车体侧托架20。
连接板19按下述的构造连接在车体侧托架20和发动机侧托架18上。
即,将橡胶轴套43压入连接板19前端的毂41中,连接板19的前端部按图2所示嵌入车体侧托架20内,由内向外穿过车体侧托架20和橡胶轴套43的螺杆44和拧在螺杆44上的螺帽45使其可转动自由地连接在车体侧托架20上。橡胶轴套43是在环状橡胶的内外表面上粘附上内外金属套管构成的。
将轴承46压入各连接板19后端部的毂42中,架设在左右发动机侧架18之间的套筒47穿过压入的轴承46。所以,连接板19的后端部(轴承46)由与其两侧接触的垫座48和嵌入套筒47上的弹簧卡环来确定其在套筒47上的位置。
连接板19的后端部由穿过发动机侧托架18上的螺孔50和套筒47的长螺杆51和螺帽52可转动自由地连接在发动机侧托架18上。
在以上注明的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的前部车体处的悬置结构中,车体侧托架20可安装在横架在一对主架12之间的横管13的任何位置,所以前端与车体侧托架20相连的连接板19之间的宽度与主架12之间的宽度无关,可任意设定,其结果是在连接板19周围布置部件的自由度增大,能使部件适用于多种车型。
而且,由于发动机侧托架18与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是分别制成的,并连接在曲轴箱16b上,所以,变换车型时,更换托架18能使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适用于不同车型,有降低成本之优点。而且,图1所示的曲轴箱16b与汽缸16a的接触面16b-1的机械加工也比较容易。
本实施例中,压入部件仅限于连接板19一个,橡胶轴套43和轴承46均压入该连接板19中,所以橡胶轴套43和轴承46的组装工序减少了,而且提高了压入精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后缓冲器21是通过另外制成的托架53安装在传动箱17上的。本实施例中,托架53由钢板制成,用螺杆54、55固定在传动箱17的后端上部,后缓冲器21的下端与之可自由转动地连接。
如上所述,托架53与传动箱17是分别制成的,当整体摆动式发动机15用于不同车型时,可更换托架53,使后缓冲器21的安装位置能够适合于不同车型的尺寸。
本实施例的悬置结构中,是将橡胶轴套43、轴承46压入连接板19中,当压入轴承时也可得到同样效果。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是在有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两轮摩托车的车体构架上安装车体侧托架,在该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前部安装单独制成的发动机侧托架,发动机侧托架通过连接板与车体侧托架连接起来、同时由于在连接板与上述两个托架的连接处压入轴承或轴套,使压入部件只有一个,这不仅减少了组装工序,也提高了轴套或轴承的压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