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固定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鼠固定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59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8 CN 103815981 A (21)申请号 201410047416.9 (22)申请日 2014.02.11 A61D 3/00(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 区蔡伦路 1200 号 (72)发明人 刘堂义 吴美玲 黄斐阳 陆静燕 黄毅溦 陆佳 张能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1258 代理人 何葆芳 (54) 发明名称 大鼠固定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固定器, 为一主板。
2、上 设有模拟大鼠躯干部的区域, 在该区域大鼠胸腹 腔的两侧设有槽口, 槽口中插入固定板, 两固定板 的两端相对位置设有用于插入固定插销的圆孔。 本发明的优点是固定过程及固定后均不伤害大 鼠, 不会造成瘀伤, 同时能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 可 同时进行腹腔注射, 灌胃及针灸 ; 实现了灵活地 固定, 大鼠即不能动弹, 又处于一个相对较为松驰 的状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5981 A CN 103815981 A。
3、 1/1 页 2 1. 一种大鼠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 : 为一主板上设有模拟大鼠躯干部的区域, 在该区域 大鼠胸腹腔的两侧设有槽口, 槽口中插入固定板, 两固定板的两端相对位置设有用于插入 固定插销的圆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鼠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板上相对应大鼠胸腹腔区 域为镂空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鼠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板反面四个角部设有支柱。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15981 A 2 1/2 页 3 大鼠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固定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大鼠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 大鼠固定器是动物。
4、实验必备的器具之一, 传统的大鼠固定器都存在以下问题 : (1) 由于是全身大部分身体的强制固定, 易在实验过程中造成瘀伤, 影响实验结果 ; (2) 体表暴露不充分, 这一点尤其是中医针灸的有关实验中显得尤为严重, 导致无法取 穴 ; (3) 由于头颈部是固定的, 所以一般常用的大鼠固定器不能满足常规灌胃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灵活固定, 使大鼠既不能动弹, 且处于 相对较为松驰状态, 便于进行腹腔注射、 灌胃及针灸的大鼠固定器。 0004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鼠固定器, 为一主板上设有模拟 大鼠躯干部的区域, 在该区域大鼠胸。
5、腹腔的两侧设有槽口, 槽口中插入固定板, 主板反面四 个角部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柱。 0005 所述主板上相对应大鼠胸腹腔区域为镂空结构, 便于进行腹腔注射, 头部及四肢 都无需强制固定, 便于进行灌胃及针灸。 0006 所述两固定板的两端相对位置设有用于插入固定插销的圆孔, 使大鼠位于两固定 板之间, 固定插销之下的区域间。 0007 本发明的优点是 : (1) 避免大鼠固定过程中伤及实验人员, 尤其是初学者 ; (2) 固定过程及固定后均不伤害大鼠, 不会造成瘀伤, 同时能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 (3) 可同时进行腹腔注射, 灌胃及针灸 ; (4) 实现了灵活固定, 大鼠即不能动弹, 又处于一。
6、个相对较为松驰的状态 ; (5) 本发明用最简单的结构, 实现了无损伤性的固定 ; (6) 大鼠固定后, 身体绝大部分处于暴露状态, 有利于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发明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主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的固定板侧视图 ; 图中标号说明 1主板 ; 2槽口 ; 3镂空结构 ; 4支柱 ; 5圆孔 ; 6固定插销 ; 说 明 书 CN 103815981 A 3 2/2 页 4 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请参阅附图所示,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0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鼠固定器, 。
7、为一主板 1 上设有模拟大鼠躯 干部的区域, 在该区域大鼠胸腹腔的两侧设有槽口 2, 槽口 2 中插入固定板 7。主板反面四 个角部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柱 4, 其高度稍高于固定板 7 露出主板 1 的长度。 0011 所述主板 1 上相对应大鼠胸腹腔区域为镂空结构 3, 便于进行腹腔注射, 头部及四 肢都无需强制固定, 便于进行灌胃及针灸。 0012 所述两固定板7的两端相对位置设有用于插入固定插销6的圆孔5, 使大鼠位于两 固定板 7 之间, 固定插销 6 之下的区域间。 0013 所述支柱 4 还起支撑作用, 其高度要超过固定板 7 插入主板 1 的长度。 0014 本发明使用时, 将固定。
8、板 7 插入主板 1 的槽口 2 中, 将大鼠放置于两固定板 7 之间 的区域, 在大鼠四肢都露出后, 将固定板 7 持续插入, 在露出固定板 7 上的两对圆孔 5 后, 立 即将固定插销 6 插入, 大鼠即完全固定。 0015 本发明充分利用大鼠身体的结构特征, 采用符合大鼠身体结构的固定方法, 充分 利用双侧上、 下肢基底部的横径 (大于胸、 腹腔) , 以胸、 腹腔为固定对象, 使用一个模拟躯干 部的类梯形方框进行固定, 由于四肢处于脱力状态, 大鼠无法进行翻滚等挣扎动作, 可以达 到松驰固定的目的 : 即可固定, 又不影响呼吸和腹腔的功能。 0016 本发明还在大鼠背部正中部位的主板 。
9、1 上设有条形开口, 可供取穴用 ; 在腹部正 中及侧腹部的主板也各有条形开口, 可供取穴及腹腔注射用。 001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 充分利用大鼠胸部、 腹部及四肢髋 (肩) 关节的结构特征, 实现 一种灵活固定的目的。 具体的体现为 : 大鼠的胸腔和腹腔的结构、 周长不同, 胸腔是由胸骨、 肋骨及脊柱组成的类桶形结构, 胸腔大而有固定的形状, 腹腔小而形状不固定, 较为柔软, 在此基础上, 四肢根部与躯干的关节处, 肌肉多而肥大, 在前肢的关节下部 (相当腋窝的结 构处) 和后肢关节的上部 (相当髂上嵴处) 置一梯形的框架, 则可以实现不捆绑式的固定。 0018 其次, 由于本结构在大鼠的四肢处没有可接触的结构, 大鼠在固定后, 四肢无着力 处, 则固定后, 大鼠处于失力的状态, 不会出现挣扎, 即利于固定, 又不会出现因固定挣扎后 出现的伤害。 说 明 书 CN 103815981 A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15981 A 5 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15981 A 6 3/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15981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