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416779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6080.0

申请日:

2014.08.02

公开号:

CN104208161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63申请公布日:201412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63申请日:2014080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63; A61P17/14; 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63

申请人:

王小乐

发明人:

王小乐

地址:

362302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霞美镇长福村八仙2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香木菌桂1~3,顺江木1~3,铁马豆1~3。该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片剂、丸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该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斑秃的药物。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治疗斑秃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香木菌桂 1~3,顺江木1~3,铁马豆1~3。

2.  如权利要求1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香木菌桂 1,顺江木2,铁马豆3。

3.  如权利要求1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香木菌桂 2,顺江木3,铁马豆2。

4.  如权利要求1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香木菌桂 3,顺江木1,铁马豆1。

5.  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口服制剂。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片剂、丸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香木菌桂、顺江木、铁马豆,混合,加入5~10倍量的水煎煮2~4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混匀,装入硬胶囊,即得。

8.  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斑秃的药物中的应用。

9.  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白癜风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由香木菌桂、顺江木、铁马豆组成的具有治疗斑秃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背景:
斑秃为一种常见的、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该处皮肤正常,无自觉症状。祖国医学称之为“油风”。正如《外科正宗》云:“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
斑秃病因不明。在毛囊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且本病有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特应性皮炎),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的发病机制。遗传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可能与HLAⅡ型相关,25%的病例有家族史。此外,还可能和神经创伤、精神异常、感染病灶和内分泌失调有关。多数斑秃有一片或数片脱发区,病程数月。也有少数斑秃可反复发作或边长边脱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研究表明该组合物对斑秃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还提供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斑秃以及白癜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香木菌桂 1~3,顺江木1~3,铁马豆1~3。。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香木菌桂 1,顺江木2,铁马豆3。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香木菌桂 2,顺江木3,铁马豆2。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香木菌桂 3,顺江木1,铁马豆1。
所述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口服制剂。
    所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的口服制剂为片剂、丸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香木菌桂、顺江木、铁马豆,混合,加入5~10倍量的水煎煮2~4次,每次0.5~2小时,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混匀,装入硬胶囊,即得。
    所述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斑秃的药物。
    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用于制备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香木菌桂,为木犀科木犀属植物柊树的枝叶及树皮,柊树Osmanthus heterophyllus(G.Don)P.S.Green[Ilex heterophylla G. Don],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8m。幼枝被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10mm,幼时常被柔毛;叶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5~6cm,宽1.5~2.5cm,先端渐尖,具针状尖头,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绿具3~4对刺状牙齿或全缘,齿长5~9mm,先端具锐尖的刺,上面腺点呈细小水泡突起,下面不明显;中脉在两面明显凸起,上面被柔毛,近叶柄处尤密,幼叶更密。花序簇生于叶腋;苞片长2~2.5mm,被柔毛;花略具芳香;花萼长1~1.5mm,裂片大小不等;花冠白色,长3.5~5mm,花冠管极短,长1~1.5mm,裂片长3~3.5mm;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基部,与裂片几等长;花丝长2~3mm,花药长1~2mm,先端有一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3mm,柱头头状,明显2裂;雄花内的不育雌蕊呈圆锥状,仅长约1.5mm。果卵圆形,长约1.5cm,径约1cm,呈暗紫色。花期11~12月,果期经年5~6月。性味:微苦,凉,无毒。功能主治:补肝肾,健腰膝。外用治痈、疔及肿毒;内服治百日咳。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顺江木,为樟科樟属植物狭叶阴香的根、叶或树皮。狭叶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C.G. et Th. Nees)Bl. F. heyneanum(Nees)H. W.Li[C.burmannii(C.G. et Th. Nees)Bl.var.angustifolium(Hemsl.)Allen],乔木,高达10m。树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枝条纤细,绿色或褐绿色。叶互生或近对生,稍革质,披针形,长4~15cm,宽0.7~4cm,为明显的离基三出脉,全缘。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最末分枝为3花的聚伞花序;花小,绿白色;花被筒短小,倒锥形,花被裂片6,长圆状卵形,先端锐尖;能育雄蕊9,三轮排列,第一、第二轮雄蕊花丝无腺体,第三轮雄蕊花丝有圆形腺体,不育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三角形;子房近球形,柱头盘状。果实卵球形,具齿裂。生于山间林中。分布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中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寒感冒;胃脘寒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疖肿毒。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铁马豆,为豆科宿苞豆属植物毛宿苞豆的全草。毛宿苞豆Shuteria pampaniniana Hand.-Mazz.,多年生草质藤本,长60~120厘米。茎绿色,纤细,多分枝,密生白色柔毛。托叶披针形,长约4毫米;叶互生;叶柄长约1~3厘米,密生短柔毛;小叶3,椭圆形、倒卵形或菱状倒卵形,长1~2.5厘米,宽7~16毫米,先端钝圆,有小突尖,基部圆或阔楔形,两面有白色伏柔毛,边缘多少波状。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小苞片狭披针形,有毛,宿存;总花梗短,有白色长柔毛;萼钟状,密生长柔毛;花冠黄色。荚果条形,扁平,密生长柔毛,成熟后开裂。种子4~5,暗绿色,有黑色斑。生于山野田边或湿润的路旁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肝泄热,除蒸镇咳。治阴虚潮热,午后骨蒸,虚痨咳嗽,乳腺炎,腮腺炎。
通过如下实验研究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实验一: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多发性斑秃疗效观察
    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多发性斑秃共15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和排除标准 
    多发性斑秃为皮损数多于3片,皮损直径大于2cm,数目多者可融合成不规则的斑片,凡符合此标准者均纳入本观察范围。凡普秃或全秃患者、年龄小于12岁的少年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均排除在本观察之外。
1.2 临床资料 29例多发性斑秃均为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8岁;病程20天~10年,平均18个月。对照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19~58岁,平均37.8岁;病程21天~10年,平均17.4个月。
患者均表现为头皮突然发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区,直径1~10cm,边界清楚,数目多者可融合成不规则的斑片,皮肤光滑,无炎症,大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在活动期间轻拉试验阳性。
(1)血虚风燥证:脱发时间较短,轻度瘙痒,伴有头昏、失眠、苔薄、脉细数等症状。
(2)气滞血瘀证:病程较长或伴有头痛、胸胁疼痛,病变处或有外伤血肿史,夜难安眠,或舌有瘀斑,脉沉细等症状。
(3)肝肾不足证:病程日久,甚至全秃或普秃,多伴有头昏、耳鸣、失眠、目眩、苔薄舌淡、脉细等症状。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参照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每次5粒,每日2次。
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5mg,早晨8时顿服,2个月后,每周递减2.5~10mg时维持治疗。
两组均用生姜汁外搽局部皮损处,每日3次。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和分析疗效。对痊愈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在随访期间患者又发现有新的秃发皮损为复发,根据随访结果统计复发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脱落处头发全部长出,发质较密且黑,无新头发脱落皮损;
显效:脱落处头发长出70%以上,或头发长出偏稀,仍有少许新的头发脱落皮损;
进步:脱落处头发长出30%以上,长出头发较稀,仍有新的头发脱落皮损;
无效:脱落处头发长出小于30%,反复有新的脱落皮损出现,甚至无头发长出。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和两个样本率比较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有效率(%)治疗组1512(80.0)2(13.3)1(6.7)0(0)100.0对照组147(50.0)3(21.4)2(14.3)2(14.3)85.7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见表2。治疗组有1例失访,对照组有1例失访。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表2 两组复发率比较
组别例数复发数复发率(%)治疗组1417.14对照组13430.77
3 讨论与结论
    斑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影响人的美观。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从西医角度来看,可能与人的过度紧张和肌体劳累有关,也可能与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有关,遗传因素也可能起作用。在治疗方面,西医无特殊疗法,对于反复发作的多发性斑秃可用激素治疗,但长期应用有较多的副作用,诸如满月脸、低血钾、溃疡、机会菌感染等,患者不易接受,且从临床实践来看,虽然口服强的松治疗多发性斑秃有一定的疗效,但停药后有的患者很快复发。从笔者统计资料来看,强的松治疗多发性斑秃的复发率远高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中医认为斑秃多为血虚毛发失去营养,或气滞血行不畅,毛发失养而致脱落。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因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藏精,其荣在发,故肝肾不足,易致脱发。在治疗上多强调养血活血,补肝益肾之法。
发明人通过临床观察和药物筛选,研制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从临床统计来看,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多发性斑秃与西药强的松相比,疗效较好,尤其对于反复发作的多发性斑秃,西药长期治疗患者往往难以耐受,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疗效较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处方:香木菌桂 600g,顺江木200g,铁马豆200g。
制法:取干燥的香木菌桂 600g、顺江木200g、铁马豆200g,加5000mL水煎煮,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浓缩,干燥,加入适量糊精,混匀,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制成硬胶囊剂1000粒。
实施例2:
处方:香木菌桂 166g,顺江木332g,铁马豆498g。
    制法:取干燥的香木菌桂 166g、顺江木332g、铁马豆498g,加8000mL水煎煮,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浓缩,加入适量淀粉、硬脂酸镁,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包衣,制成1000片。
实施例3:
处方:香木菌桂 286g,顺江木429g,铁马豆286g。
制法:取干燥的香木菌桂 286g、顺江木429g、铁马豆286g,加7000mL水煎煮,煎煮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水煎液,浓缩,加入适量淀粉,泛制成丸,干燥,制成5000丸。
实施例4:
处方:香木菌桂 333g,顺江木333g,铁马豆333g。
制法:取干燥的香木菌桂 333g、顺江木333g、铁马豆333g,加10000mL水煎煮,煎煮4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静置,滤过,滤液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0mL,灌装,每支10mL,灭菌,制成口服液1000支。

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81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CN 104208161 A (21)申请号 201410376080.0 (22)申请日 2014.08.02 A61K 36/63(2006.01) A61P 17/14(2006.01) A61P 17/00(2006.01) (71)申请人 王小乐 地址 362302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霞美镇长 福村八仙 216 号 (72)发明人 王小乐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斑 秃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是由。

2、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制成的 : 香木菌桂 1 3, 顺江木 1 3, 铁 马豆 1 3。该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学中常规的制 药方法制备成片剂、 丸剂、 硬胶囊剂、 颗粒剂、 口服 液。该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斑秃的药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8161 A CN 104208161 A 1/1 页 2 1. 一种具有治疗斑秃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制成的 : 香木菌桂 1 3, 顺江木 1 3,。

3、 铁马豆 1 3。 2. 如权利要求 1 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的 : 香木菌桂 1, 顺江木 2, 铁马豆 3。 3. 如权利要求 1 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的 : 香木菌桂 2, 顺江木 3, 铁马豆 2。 4. 如权利要求 1 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的 : 香木菌桂 3, 顺江木 1, 铁马豆 1。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学 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口服制剂。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

4、特征在于, 该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学中常规的制 药方法制备成片剂、 丸剂、 硬胶囊剂、 颗粒剂、 口服液。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药物组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 取 香木菌桂、 顺江木、 铁马豆, 混合, 加入 5 10 倍量的水煎煮 2 4 次, 每次 0.5 2 小时, 提取液过滤, 浓缩, 干燥, 粉碎成细粉, 加入辅料, 混匀, 装入硬胶囊, 即得。 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 疗斑秃的药物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 疗白癜风药物中的应。

5、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08161 A 2 1/4 页 3 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涉及一种由香木菌桂、 顺江木、 铁马豆组成的具有治疗斑秃作用 的药物组合物。 0002 技术背景 : 斑秃为一种常见的、 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 该处皮肤正常, 无自觉症状。祖国医学称 之为 “油风” 。正如 外科正宗 云 :“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 故毛发根空, 脱落成片, 皮肤光亮”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青壮年为多见。 0003 斑秃病因不明。在毛囊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且本病有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 病 (如。

6、白癜风、 特应性皮炎) , 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的发病机制。遗传素 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可能与 HLA 型相关, 25% 的病例有家族史。此外, 还可能和神经创 伤、 精神异常、 感染病灶和内分泌失调有关。多数斑秃有一片或数片脱发区, 病程数月。也 有少数斑秃可反复发作或边长边脱落。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 研究表明该组合物对斑秃具有较好的 治疗效果。 0005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的还提供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斑秃以及白癜风药物中的应用。。

7、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 一种治疗斑秃的药物组合物,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 香木菌桂 1 3, 顺江木 1 3, 铁马豆 1 3。 。 0009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 香木菌桂 1, 顺江木 2, 铁马 豆 3。 0010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 香木菌桂 2, 顺江木 3, 铁马 豆 2。 0011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 香木菌桂 3, 顺江木 1, 铁马 豆 1。 0012 所述药物组合物采用药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口服制剂。 0013 所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的口服制剂为片剂。

8、、 丸剂、 硬胶囊剂、 颗粒剂、 口服液。 0014 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 取香木菌桂、 顺江木、 铁马豆, 混合, 加入 5 10 倍量的水煎煮 2 4 次, 每次 0.5 2 小时, 提取液过滤, 浓缩, 干燥, 粉碎成细粉, 加 入辅料, 混匀, 装入硬胶囊, 即得。 0015 所述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斑秃的药物。 0016 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用于制备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0017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香木菌桂, 为木犀科木犀属植物柊树的枝叶及树 皮, 柊树Osmanthus heterophyllus(GDon) PSGreenIlex heterophyll。

9、a G. Don, 说 明 书 CN 104208161 A 3 2/4 页 4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高 2 8m。幼枝被柔毛。叶对生 ; 叶柄长 5 10mm, 幼时常被柔毛 ; 叶 片革质, 长圆状椭圆形或椭圆形, 长 4.5 6cm, 宽 1.5 2.5cm, 先端渐尖, 具针状尖头, 基 部楔形或宽楔形, 叶绿具 3 4 对刺状牙齿或全缘, 齿长 5 9mm, 先端具锐尖的刺, 上面腺 点呈细小水泡突起, 下面不明显 ; 中脉在两面明显凸起, 上面被柔毛, 近叶柄处尤密, 幼叶更 密。花序簇生于叶腋 ; 苞片长 2 2.5mm, 被柔毛 ; 花略具芳香 ; 花萼长 1 1.5mm, 裂。

10、片大 小不等 ; 花冠白色, 长 3.5 5mm, 花冠管极短, 长 1 1.5mm, 裂片长 3 3.5mm ; 雄蕊着生 于花冠管基部, 与裂片几等长 ; 花丝长23mm, 花药长12mm, 先端有一不明显的小尖头 ; 雌蕊长约 3mm, 柱头头状, 明显 2 裂 ; 雄花内的不育雌蕊呈圆锥状, 仅长约 1.5mm。果卵圆形, 长约 1.5cm, 径约 1cm, 呈暗紫色。花期 11 12 月, 果期经年 5 6 月。性味 : 微苦, 凉, 无 毒。功能主治 : 补肝肾, 健腰膝。外用治痈、 疔及肿毒 ; 内服治百日咳。 0018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顺江木, 为樟科樟属植物狭叶阴香。

11、的根、 叶或树皮。 狭叶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C.G. et Th. Nees) Bl. F. heyneanum(Nees)H. W.LiC. burmannii(C.G. et Th. Nees) Bl.var.angustifolium(Hemsl.)Allen,乔木, 高达 10m。 树皮光滑, 灰褐色至黑褐色 ; 枝条纤细, 绿色或褐绿色。叶互生或近对生, 稍革质, 披针形, 长 4 15cm, 宽 0.7 4cm, 为明显的离基三出脉, 全缘。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 最末分枝 为3花的聚伞花序 ; 花小, 绿白色 ; 花被筒短小, 倒锥形, 花被裂片6, 。

12、长圆状卵形, 先端锐尖 ; 能育雄蕊 9, 三轮排列, 第一、 第二轮雄蕊花丝无腺体, 第三轮雄蕊花丝有圆形腺体, 不育雄 蕊 3, 位于最内轮, 长三角形 ; 子房近球形, 柱头盘状。果实卵球形, 具齿裂。生于山间林中。 分布云南、 贵州、 湖北、 四川等地。性味 : 辛 ; 温。功能主治 : 祛风散寒, 温中止痛 ; 舒筋活络。 主治风寒感冒 ; 胃脘寒痛 ; 风湿痹痛 ; 跌打损伤 ; 外伤出血 ; 疮疖肿毒。 0019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铁马豆, 为豆科宿苞豆属植物毛宿苞豆的全草。毛 宿苞豆 Shuteria pampaniniana Hand.-Mazz., 多年生草质藤本,。

13、 长 60 120 厘米。茎绿 色, 纤细, 多分枝, 密生白色柔毛。托叶披针形, 长约 4 毫米 ; 叶互生 ; 叶柄长约 1 3 厘米, 密生短柔毛 ; 小叶 3, 椭圆形、 倒卵形或菱状倒卵形, 长 1 2.5 厘米, 宽 7 16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小突尖, 基部圆或阔楔形, 两面有白色伏柔毛, 边缘多少波状。 总状花序腋生 ; 苞片、 小苞片狭披针形, 有毛, 宿存 ; 总花梗短, 有白色长柔毛 ; 萼钟状, 密生长柔毛 ; 花冠黄色。荚 果条形, 扁平, 密生长柔毛, 成熟后开裂。种子 4 5, 暗绿色, 有黑色斑。生于山野田边或湿 润的路旁草丛中。分布云南、 贵州、 广西等。

14、地。性味 : 微苦, 凉。功能主治 : 清肝泄热, 除蒸镇 咳。治阴虚潮热, 午后骨蒸, 虚痨咳嗽, 乳腺炎, 腮腺炎。 0020 通过如下实验研究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 实验一 :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多发性斑秃疗效观察 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多发性斑秃共 15 例,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 0021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和排除标准 多发性斑秃为皮损数多于 3 片, 皮损直径大于 2cm, 数目多者可融合成不规则的斑片, 凡符合此标准者均纳入本观察范围。凡普秃或全秃患者、 年龄小于 12 岁的少年儿童、 妊娠、 哺乳期妇女以及有糖尿病、 高血压、 胃溃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均排除在。

15、本观察之外。 0022 1.2 临床资料 29 例多发性斑秃均为皮肤科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5 例, 男 8 例, 女 7 例 ; 年龄 18 60 岁, 平均 39.8 岁 ; 病程 20 天 10 年, 平均 18 个月。对照 说 明 书 CN 104208161 A 4 3/4 页 5 组 14 例, 男 8 例, 女 6 例 ; 年龄 19 58 岁, 平均 37.8 岁 ; 病程 21 天 10 年, 平均 17.4 个 月。 0023 患者均表现为头皮突然发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区, 直径 1 10cm, 边界清楚, 数 目多者可融合成不规则的斑片, 皮肤光滑, 无炎症。

16、, 大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在活动期间轻 拉试验阳性。 0024 (1) 血虚风燥证 : 脱发时间较短, 轻度瘙痒, 伴有头昏、 失眠、 苔薄、 脉细数等症状。 0025 (2) 气滞血瘀证 : 病程较长或伴有头痛、 胸胁疼痛, 病变处或有外伤血肿史, 夜难安 眠, 或舌有瘀斑, 脉沉细等症状。 0026 (3) 肝肾不足证 : 病程日久, 甚至全秃或普秃, 多伴有头昏、 耳鸣、 失眠、 目眩、 苔薄 舌淡、 脉细等症状。两组在性别、 年龄、 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0027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 : 口服参照本发明实施例 1 所制备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每次 5 粒, 每日 2 次。 0。

17、028 对照组 : 口服强的松 15mg, 早晨 8 时顿服, 2 个月后, 每周递减 2.5 10mg 时维持 治疗。 0029 两组均用生姜汁外搽局部皮损处, 每日 3 次。治疗 3 个月为 1 个疗程。两组均治 疗 1 个疗程后观察和分析疗效。对痊愈患者进行为期 1 年的随访, 在随访期间患者又发现 有新的秃发皮损为复发, 根据随访结果统计复发率。 0030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 : 脱落处头发全部长出, 发质较密且黑, 无新头发脱落皮损 ; 显效 : 脱落处头发长出 70% 以上, 或头发长出偏稀, 仍有少许新的头发脱落皮损 ; 进步 : 脱落处头发长出 30% 以上, 长出头发。

18、较稀, 仍有新的头发脱落皮损 ; 无效 : 脱落处头发长出小于 30%, 反复有新的脱落皮损出现, 甚至无头发长出。 0031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和两个样本率比较 2检验进行统计 学分析。 0032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见表 1。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组的疗效 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0033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 组别例数 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有效率 (%) 治疗组1512(80.0)2(13.3)1(6.7)0(0)100.0 对照组147(50.0)3(21.4)2(14。

19、.3)2(14.3)85.7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见表 2。治疗组有 1 例失访, 对照组有 1 例失访。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 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0034 表 2 两组复发率比较 组别例数 复发数复发率 (%) 治疗组1417.14 对照组13430.77 3 讨论与结论 斑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青壮年为多见, 影响人的美观。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 说 明 书 CN 104208161 A 5 4/4 页 6 楚, 从西医角度来看, 可能与人的过度紧张和肌体劳累有关, 也可能与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 有关, 遗传因素也可能起作用。在治。

20、疗方面, 西医无特殊疗法, 对于反复发作的多发性斑秃 可用激素治疗, 但长期应用有较多的副作用, 诸如满月脸、 低血钾、 溃疡、 机会菌感染等, 患 者不易接受, 且从临床实践来看, 虽然口服强的松治疗多发性斑秃有一定的疗效, 但停药后 有的患者很快复发。从笔者统计资料来看, 强的松治疗多发性斑秃的复发率远高于本发明 药物组合物。 0035 中医认为斑秃多为血虚毛发失去营养, 或气滞血行不畅, 毛发失养而致脱落。 与肝 肾二脏关系密切, 因肝藏血, 发为血之余 ; 肾藏精, 其荣在发, 故肝肾不足, 易致脱发。 在治疗 上多强调养血活血, 补肝益肾之法。 0036 发明人通过临床观察和药物筛选。

21、, 研制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从临床统计来看,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多发性斑秃与西药强的松相比, 疗效较好, 尤其对于反复发作的多 发性斑秃, 西药长期治疗患者往往难以耐受, 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 疗效较好, 治愈率 高, 复发率低。 0037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 处方 : 香木菌桂 600g, 顺江木 200g, 铁马豆 200g。 0038 制法 : 取干燥的香木菌桂 600g、 顺江木200g、 铁马豆200g, 加5000mL水煎煮, 煎煮 2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水煎液, 浓缩, 干燥, 加入适量糊精, 混匀, 制成颗粒, 装入胶囊, 制成 硬胶囊剂 10。

22、00 粒。 0039 实施例 2 : 处方 : 香木菌桂 166g, 顺江木 332g, 铁马豆 498g。 0040 制法 : 取干燥的香木菌桂 166g、 顺江木332g、 铁马豆498g, 加8000mL水煎煮, 煎煮 2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水煎液, 浓缩, 加入适量淀粉、 硬脂酸镁,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制 成片, 包衣, 制成 1000 片。 0041 实施例 3 : 处方 : 香木菌桂 286g, 顺江木 429g, 铁马豆 286g。 0042 制法 : 取干燥的香木菌桂 286g、 顺江木429g、 铁马豆286g, 加7000mL水煎煮, 煎煮 3 次, 每次 0.5 小时, 合并水煎液, 浓缩, 加入适量淀粉, 泛制成丸, 干燥, 制成 5000 丸。 0043 实施例 4 : 处方 : 香木菌桂 333g, 顺江木 333g, 铁马豆 333g。 0044 制法 : 取干燥的香木菌桂 333g、 顺江木 333g、 铁马豆 333g, 加 10000mL 水煎煮, 煎煮 4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水煎液, 静置, 滤过, 滤液加水调整总量至 10000mL, 灌装, 每支 10mL, 灭菌, 制成口服液 1000 支。 说 明 书 CN 104208161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