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骨素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鲜骨素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11337.3 (22)申请日 2014.12.01 A23L 1/22(2006.01) A23L 1/29(2006.01) (71)申请人 安徽竞赛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236055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开发区竞赛 路 66 号 (72)发明人 康继富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54) 发明名称 一种鲜骨素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骨素调味料及其制 备方法, 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鸡骨肉 200-210、猪 骨 肉 100-11。
2、0、牛 骨 肉 50-55、葱 10-12、 姜 20-23、 蒜 18-20、 肌苷酸 15-18、 鸟苷酸 1-2、 蛋氨酸13-15、 甘氨酸8-10、 骨碎剂4-5、 肉蔻 8-10、 丁香4-5、 鱿鱼肉泥10-12、 海带颗粒3-4、 咖 啡豆粉 5-6、 绿豆汁 4-5、 干雪耳 6-7、 红菜椒 3-4、 紫菜 3-5、 甜瓜汁 8-9、 柚子汁 15-18、 淡竹叶 1-2、 金银花 1-2、 红花籽 0.5-1、 车前草 1-2、 泽泻叶 1-2、 水适量、 营养助剂 30-40 ; 本发明加入了鸡骨 肉、 猪骨肉和牛骨肉, 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工艺新 颖。 (51)I。
3、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9765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1 CN 104397654 A 1/1 页 2 1. 一种鲜骨素调味料, 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鸡骨肉 200-210、 猪骨 肉 100-110、 牛骨肉 50-55、 葱 10-12、 姜 20-23、 蒜 18-20、 肌苷酸 15-18、 鸟苷酸 1-2、 蛋氨酸 13-15、 甘氨酸 8-10、 骨碎剂 4-5、 肉蔻 8-10、 丁香 4-5、 鱿鱼肉泥 10-12、 海带颗。
4、粒 3-4、 咖啡 豆粉 5-6、 绿豆汁 4-5、 干雪耳 6-7、 红菜椒 3-4、 紫菜 3-5、 甜瓜汁 8-9、 柚子汁 15-18、 淡竹叶 1-2、 金银花 1-2、 红花籽 0.5-1、 车前草 1-2、 泽泻叶 1-2、 水适量、 营养助剂 30-40 ; 所述的营养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 : 山竹 8-10、 豆沙 3-4、 生鸽蛋 4-5、 水蜜桃发酵 酒 18-20、 青稞粉 3-4、 酸枣仁 2-3、 苦瓜汁 14-16、 黄豆芽 10-12、 人参 1-2、 枸杞 1-1.5、 茯苓 1-2、 月桂叶 1-2、 杜仲叶 1-2、 水适量 ; 所述的营养助剂的制备方。
5、法为 :(1) 将蔓荆子、 芦荟叶、 女贞子、 枸杞子、 黄精混合加入 适量的水熬煮 20-30 分钟, 过滤得药液 ; (2) 将山竹放在水蜜桃发酵酒内浸泡 30-40 分钟, 再加入豆沙混合打成浆, 加热煮沸后 放入生鸽蛋, 继续煮 3-4 分钟, 即可 ; (3) 将黄豆芽放在苦瓜汁内浸泡 20-30 分钟后捞出, 再加入其它剩余原料混合捣碎, 烘 干得粉末, 再与 (1) (2) 中所得物均匀混合, 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鲜骨素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淡竹叶、 金银花、 红花籽、 车前草、 泽泻叶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熬煮 20-30 分。
6、钟, 过滤得 药液 ; (2) 在鱿鱼肉泥内加入绿豆汁拌匀, 再加入海带颗粒和咖啡豆粉混合均匀, 并放在蒸笼 内蒸 20-30 分钟, 再烘干磨成粉 ; (3) 将干雪耳放在甜瓜汁内浸泡 1-2 小时后捞出, 再与红菜椒、 紫菜和柚子汁混合打成 浆, 再煮 10-15 分钟, 即可 ; (4) 将其它剩余原料均匀与 (1) (2) (3) 中所得物混合均匀, 经破碎得骨肉泥, 再经蒸 煮、 过滤、 酶解、 灭菌、 滤渣,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97654 A 2 1/2 页 3 一种鲜骨素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鲜骨。
7、素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鲜味调料是人们饮食中努力追求的一种美味, 它能使人产生一种舒服愉快的感 觉。 鲜味调料主要来自氨基酸、 核苷酸和琥珀酸, 大多存在于肉畜、 鱼 鲜、 禽蛋等主料中, 目 前的鲜味调料口味单一, 营养成分少, 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鲜骨素调味料及其制备方 法。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鲜骨素调味料, 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鸡骨肉 200-210、 猪骨肉 100-110、 牛 骨肉 50-55、 葱 10-12、 姜 20-23、 蒜 18-20、 肌苷酸 15。
8、-18、 鸟苷酸 1-2、 蛋氨酸 13-15、 甘氨 酸 8-10、 骨碎剂 4-5、 肉蔻 8-10、 丁香 4-5、 鱿鱼肉泥 10-12、 海带颗粒 3-4、 咖啡豆粉 5-6、 绿 豆汁 4-5、 干雪耳 6-7、 红菜椒 3-4、 紫菜 3-5、 甜瓜汁 8-9、 柚子汁 15-18、 淡竹叶 1-2、 金银花 1-2、 红花籽 0.5-1、 车前草 1-2、 泽泻叶 1-2、 水适量、 营养助剂 30-40 ; 所述的营养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 : 山竹 8-10、 豆沙 3-4、 生鸽蛋 4-5、 水蜜桃发酵 酒 18-20、 青稞粉 3-4、 酸枣仁 2-3、 苦瓜汁 14。
9、-16、 黄豆芽 10-12、 人参 1-2、 枸杞 1-1.5、 茯苓 1-2、 月桂叶 1-2、 杜仲叶 1-2、 水适量 ; 所述的营养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蔓荆子、 芦荟叶、 女贞子、 枸杞子、 黄精混合加入 适量的水熬煮 20-30 分钟, 过滤得药液 ; (2) 将山竹放在水蜜桃发酵酒内浸泡 30-40 分钟, 再加入豆沙混合打成浆, 加热煮沸后 放入生鸽蛋, 继续煮 3-4 分钟, 即可 ; (3) 将黄豆芽放在苦瓜汁内浸泡 20-30 分钟后捞出, 再加入其它剩余原料混合捣碎, 烘 干得粉末, 再与 (1) (2) 中所得物均匀混合, 即得。 0005 一种鲜骨素调味料。
10、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淡竹叶、 金银花、 红花籽、 车 前草、 泽泻叶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熬煮 20-30 分钟, 过滤得药液 ; (2) 在鱿鱼肉泥内加入绿豆汁拌匀, 再加入海带颗粒和咖啡豆粉混合均匀, 并放在蒸笼 内蒸 20-30 分钟, 再烘干磨成粉 ; (3) 将干雪耳放在甜瓜汁内浸泡 1-2 小时后捞出, 再与红菜椒、 紫菜和柚子汁混合打成 浆, 再煮 10-15 分钟, 即可 ; (4) 将其它剩余原料均匀与 (1) (2) (3) 中所得物混合均匀, 经破碎得骨肉泥, 再经蒸 煮、 过滤、 酶解、 灭菌、 滤渣, 即得。 0006 本发明的优点是 : 本发明加入了鸡。
11、骨肉、 猪骨肉和牛骨肉, 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工 艺新颖, 加入的中药具有利尿、 清热、 明目、 活血通经、 散瘀止痛、 抗癌、 提取色素、 美容抗衰。 说 明 书 CN 104397654 A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一种鲜骨素调味料, 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鸡骨肉 200、 猪骨肉 100、 牛骨肉 50、 葱 10、 姜 20、 蒜 18、 肌苷酸 15、 鸟苷酸 1、 蛋氨酸 13、 甘氨酸 8、 骨碎剂 4、 肉蔻 8、 丁香 4、 鱿鱼肉泥 10、 海带颗粒 3、 咖啡豆粉 5、 绿豆汁 4、 干雪耳 6、 红菜椒 3、 紫菜 3、 甜瓜汁 8、 柚。
12、子 汁 15、 淡竹叶 1、 金银花 1、 红花籽 0.5、 车前草 1、 泽泻叶 1、 水适量、 营养助剂 30 ; 所述的营养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 : 山竹8、 豆沙3、 生鸽蛋4、 水蜜桃发酵酒18、 青 稞粉 3、 酸枣仁 2、 苦瓜汁 14、 黄豆芽 10、 人参 1、 枸杞 1、 茯苓 1、 月桂叶 1、 杜仲叶 1、 水适量 ; 所述的营养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蔓荆子、 芦荟叶、 女贞子、 枸杞子、 黄精混合加入 适量的水熬煮 20 分钟, 过滤得药液 ; (2) 将山竹放在水蜜桃发酵酒内浸泡 30 分钟, 再加入豆沙混合打成浆, 加热煮沸后放 入生鸽蛋, 继续煮 3。
13、 分钟, 即可 ; (3) 将黄豆芽放在苦瓜汁内浸泡 20 分钟后捞出, 再加入其它剩余原料混合捣碎, 烘干 得粉末, 再与 (1) (2) 中所得物均匀混合, 即得。 0008 一种鲜骨素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淡竹叶、 金银花、 红花籽、 车 前草、 泽泻叶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熬煮 20 分钟, 过滤得药液 ; (2) 在鱿鱼肉泥内加入绿豆汁拌匀, 再加入海带颗粒和咖啡豆粉混合均匀, 并放在蒸笼 内蒸 20 分钟, 再烘干磨成粉 ; (3) 将干雪耳放在甜瓜汁内浸泡 1 小时后捞出, 再与红菜椒、 紫菜和柚子汁混合打成 浆, 再煮 10 分钟, 即可 ; (4) 将其它剩余原料均匀与 (1) (2) (3) 中所得物混合均匀, 经破碎得骨肉泥, 再经蒸 煮、 过滤、 酶解、 灭菌、 滤渣, 即得。 说 明 书 CN 104397654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