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5414897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3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18670.5

申请日:

2014.08.22

公开号:

CN104322463A

公开日:

2015.02.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K 67/04申请日:20140822授权公告日:20161019终止日期:20170822|||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01K 67/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中国计量学院变更后:中国计量学院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258号变更后:31547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泗门镇光明路126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7/04申请日:201408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7/04

主分类号:

A01K67/04

申请人:

中国计量学院

发明人:

赵明岩

地址: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2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包括横向上料机构(1)、纵向上料机构(2)和纵横编织机构(3),分别由横向上料机构和纵向上料机构对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上料,在承载盘内设有由凸块排列形成网格槽,先将槽口向上的横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内,再将槽口向下的纵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内,通过下压使横向蔟条上的卡槽与纵向蔟条上的卡槽相互卡合,每一个凸块对应一个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编织形成的网格单元,然后将编织后的蚕蔟从承载盘上取下即可;本发明实现了蚕蔟的自动化编织,从而降低了蚕蔟的编织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包括横向上料机构(1)、纵向上料机构(2)和纵横编织机构(3),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1)包括横向蔟盘(1.1)和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2),横向蔟盘(1.1)设有多条供横向蔟条(1.3)置入的横向槽(1.4),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2)用于存储横向蔟条(1.3),所述的存储于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2)内的横向蔟条(1.3)槽口向上并与第一送料机构(1.5)相贴合,第一送料机构(1.5)将横向蔟条(1.3)一一对应地送入横向蔟盘(1.1)的多条横向槽(1.4)内,横向蔟盘(1.1)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横向底板(1.6);
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2)包括纵向蔟盘(2.1)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2),纵向蔟盘(2.1)设有多条供纵向蔟条(2.3)置入的纵向槽(2.4),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2)用于存储纵向蔟条(2.3),所述的存储于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2)内的纵向蔟条(2.3)槽口向下并与第二送料机构(2.5)相贴合,第二送料机构(2.5)将纵向蔟条(2.3)一一对应地送入纵向蔟盘(2.1)的多条纵向槽(2.4)内,纵向蔟盘(2.1)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纵向底板(2.6);
所述的纵横编织机构(3)包括承载盘(3.1)和设置于承载盘(3.1)内的凸块(3.2),所述的凸块(3.2)纵横排列并在凸块之间形成网格槽(3.3);将横向蔟盘(1.1)中的横向蔟条(1.3)一一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3.3)内,并将纵向蔟盘(2.1)中的纵向蔟条(2.3)一一对应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3.3)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织装置还包括横向下压刀片(4)和纵向下压刀片(5),所述的横向下压刀片(4)和纵向下压刀片(5)均包括刀片架(6)和排列在刀片架(6)上的刀片(7),横向下压刀片(4)上的刀片(7)与横向槽(1.4)一一对应,纵向下压刀片(5)上的刀片(7)与纵向槽(2.4)一一对应;在横向蔟盘(1.1)中的横向蔟条(1.3)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3.3)后,用横向下压刀片(4)将横向蔟条(1.3)完全压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3.3);并在纵向蔟盘(2.1)中的纵向蔟条(2.3)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3.3)后,用纵向下压刀片(5)将纵向蔟条(2.3)完全压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3.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3.2)为升降凸块有上下两个工位,在将横向蔟条(1.3)和纵向蔟条(2.3)压入网格槽(3.3) 时,升降凸块(3.2)位于上方工位;在将横向蔟条(1.3)和纵向蔟条(2.3)完全压入网格槽(3.3)后,再对交错完毕后的横向蔟条(1.3)与纵向蔟条(2.3)周围进行围框,围框完成后升降凸块下行至下方工位,以取出编织后的蚕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2)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2)均包括存储框(9)和顶压机构(10),蔟条存储于存储框(9)内,顶压机构(10)将蔟条顶压至相应的送料机构上;所述的第一送料机构(1.5)和第二送料机构(2.5)均为摩擦滚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1)还包括横向辅助下压片(1.7),当第一送料机构(1.5)每将一条横向蔟条(1.3)送入横向蔟盘(1.1)后,横向辅助下压片(1.7)再下压该横向蔟条(1.3)以使其完全进入横向蔟盘(1.1);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2)还包括纵向辅助下压片(2.7),当第二送料机构(2.5)每将一条纵向蔟条(2.3)送入纵向蔟盘(2.1)后,纵向辅助下压片(2.7)再下压该纵向蔟条(2.3)以使其完全进入纵向蔟盘(2.1)。

说明书

说明书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蚕蔟为供蚕吐丝作茧的用具,蚕蔟由纵横交错的蔟条编织而成,成型后其上排布着供蚕栖身作茧的格子。现有技术中,蚕蔟主要通过人们手工编织,蔟条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卡槽,通过手工方式,将纵向蔟条与横向蔟条交错,并逐条编织。
由于蚕蔟的制作中,其主要工序为编织工序,也就是说,编织的效率决定了蚕蔟的制作效率。然而,现有技术纯手工的方式编织蚕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增加了养蚕成本,而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蚕蔟编织的自动化工具。可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化编织蚕蔟的工具以提高编织效率已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手工编织蚕蔟耗费人力、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编织蚕蔟、降低编织成本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包括横向上料机构、纵向上料机构和纵横编织机构,
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包括横向蔟盘和第一蔟条存储装置,横向蔟盘设有多条供横向蔟条置入的横向槽,第一蔟条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横向蔟条,所述的存储于第一蔟条存储装置内的横向蔟条槽口向上并与第一送料机构相贴合,第一送料机构将横向蔟条一一对应地送入横向蔟盘的多条横向槽内,横向蔟盘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横向底板;
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包括纵向蔟盘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纵向蔟盘设有多条供纵向蔟条置入的纵向槽,第二蔟条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纵向蔟条,所述的存储于第二蔟条存储装置内的纵向蔟条槽口向下并与第二送料机构相贴合,第二送料机构将纵向蔟条一一对应地送入纵向蔟盘的多条纵向槽内,纵向蔟盘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纵向底板;
所述的纵横编织机构包括承载盘和设置于承载盘内的凸块,所述的凸块纵横排列并在凸块之间形成网格槽;将横向蔟盘中的横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内,并将纵向蔟盘中的纵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内。
采用以上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发明,分别由横向上 料机构和纵向上料机构对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上料,在承载盘内设有由凸块排列形成网格槽,先将槽口向上的横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内,再将槽口向下的纵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内,通过下压使横向蔟条上的卡槽与纵向蔟条上的卡槽相互卡合,每一个凸块对应一个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编织形成的网格单元,然后将编织后的蚕蔟从承载盘上取下即可;本发明实现了蚕蔟的自动化编织,从而降低了蚕蔟的编织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编织装置还包括横向下压刀片和纵向下压刀片,所述的横向下压刀片和纵向下压刀片均包括刀片架和排列在刀片架上的刀片,横向下压刀片上的刀片与横向槽一一对应,纵向下压刀片上的刀片与纵向槽一一对应;在横向蔟盘中的横向蔟条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后,用横向下压刀片将横向蔟条完全压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并在纵向蔟盘中的纵向蔟条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后,用纵向下压刀片将纵向蔟条完全压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通过下压刀片与网格槽对应,完全压入蔟条,尤其是将纵向蔟条压入时,能够使纵向蔟条上的卡槽与横向蔟条的卡槽相卡合,能够可靠地实现自动化编织。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块为升降凸块有上下两个工位,在将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压入网格槽时,升降凸块位于上方工位;在将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完全压入网格槽后,再对交错完毕后的横向蔟条与纵向蔟条周围进行围框,围框完成后升降凸块下行至下方工位,以取出编织后的蚕蔟。升降凸块之上下工位的设置,在编织完成后,升降凸块全部下行至下方工位,从而可以方便地取出编织完成的蚕蔟。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蔟条存储装置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均包括存储框和顶压机构,蔟条存储于存储框内,顶压机构将蔟条顶压至相应的送料机构上;所述的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均为摩擦滚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还包括横向辅助下压片,当第一送料机构每将一条横向蔟条送入横向蔟盘后,横向辅助下压片就再下压该横向蔟条以使其完全进入横向蔟盘;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还包括纵向辅助下压片,当第二送料机构每将一条纵向蔟条送入纵向蔟盘后,纵向辅助下压片就再下压该纵向蔟条以使其完全进入纵向蔟盘。辅助下压片在动力机构带动下而下压蔟条,完成下压后再上升,如此往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横向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纵向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横向上料机构向纵横编织机构压入横向蔟条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纵向上料机构向纵横编织机构压入纵向蔟条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纵横编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装有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的纵横编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围框的工作状态图;
图8为围框粘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安装于围框粘合结构上的粘性纸带的示意图;
图10为横向蔟条的示意图;
图11为纵向蔟条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横向上料机构,1.1、横向蔟盘,1.2、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3、横向蔟条,1.4、横向槽,1.5、第一送料机构,1.6、横向底板,2、纵向上料机构,2.1、纵向蔟盘,2.2、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3、纵向蔟条,2.4、纵向槽,2.5、第二送料机构,2.6、纵向底板,3、纵横编织机构,3.1、承载盘,3.2、凸块,3.3、网格槽,4、横向下压刀片,5、纵向下压刀片,6、刀片架,7、刀片,8、围框机构,8.1、围框轨道,8.2、围框粘合结构,8.3、粘性纸带,9、存储框,10、顶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如图1、2和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包括横向上料机构1、纵向上料机构2和纵横编织机构3,
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1包括横向蔟盘1.1和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2,横向蔟盘1.1设有多条供横向蔟条1.3置入的横向槽1.4,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2用于存储横向蔟条1.3,所述的存储于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2内的横向蔟条1.3槽口向上并与第一送料机构1.5相贴合,第一送料机构1.5将横向蔟条1.3一一对应地送入横向蔟盘1.1的多条横向槽1.4内,横向蔟盘1.1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横向底板1.6;
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2包括纵向蔟盘2.1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2,纵向蔟盘2.1设有多条供纵向蔟条2.3置入的纵向槽2.4,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2用于存储纵向蔟条2.3,所述的存储于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2内的纵向蔟条2.3槽口向下并与第二送料机构2.5相 贴合,第二送料机构2.5将纵向蔟条2.3一一对应地送入纵向蔟盘2.1的多条纵向槽2.4内,纵向蔟盘2.1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纵向底板2.6;一
所述的纵横编织机构3包括承载盘3.1和设置于承载盘3.1内的凸块3.2,所述的凸块3.2纵横排列并在凸块之间形成网格槽3.3;将横向蔟盘1.1中的横向蔟条1.3一一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3.3内,并将纵向蔟盘2.1中的纵向蔟条2.3一一对应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3.3内。每个凸块3.2都设计有起引导作用的倒角,方便纸质蔟条进入。
如图3、4和5所示,所述的编织装置还包括横向下压刀片4和纵向下压刀片5,所述的横向下压刀片4和纵向下压刀片5均包括刀片架6和排列在刀片架6上的刀片7,横向下压刀片4上的刀片7与横向槽1.4一一对应,纵向下压刀片5上的刀片7与纵向槽2.4一一对应;在横向蔟盘1.1中的横向蔟条1.3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3.3后,用横向下压刀片4将横向蔟条1.3完全压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3.3;并在纵向蔟盘2.1中的纵向蔟条2.3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3.3后,用纵向下压刀片5将纵向蔟条2.3完全压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3.3。
如图5和6所示,所述的凸块3.2为升降凸块有上下两个工位,在将横向蔟条1.3和纵向蔟条2.3压入网格槽3.3时,升降凸块3.2位于上方工位;在将横向蔟条1.3和纵向蔟条2.3完全压入网格槽3.3后,再对交错完毕后的横向蔟条1.3与纵向蔟条2.3周围进行围框,围框完成后升降凸块下行至下方工位,以取出编织后的蚕蔟。
如图7、8和9所示,所述的围框是通过围框机构完成,所述的围框机构包括围框轨道8.1(设置于纵横编织机构的外侧)和沿围框轨道运动的围框粘合结构8.2,所述的围框粘合结构8.2上设有粘性纸带8.3,在围框粘合结构沿着围框轨道运动的过程中,粘性纸带粘合于蚕蔟的周围,完成围框后,则在接头处进行装订(装订机构图中予以省略),然后将凸块3.2下行至下方工位,将蚕蔟取出,从而完成蚕蔟制作的所有工序。
以上实现升降凸块的方式可以采用弹簧结构将其升至上方工位,类似于现有技术中键盘的结构,同时可通过气缸将所有凸块向下吸至下方工位。
所述的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2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2均包括存储框9和顶压机构10,蔟条存储于存储框9内,顶压机构10将蔟条顶压至相应的送料机构上;所述的第一送料机构1.5和第二送料机构2.5均为摩擦滚轮。顶压机构10在气缸或弹簧的作用下,向存储于存储框9内的蔟条施加一个预紧力,以使每送料一次,蔟条就在预紧力的作用下往前推进,摩擦滚轮依靠其与蔟条的摩擦,在电机(为了视图简洁予以省略)带动下,转动一次就将一条蔟条送入相应的蔟盘。
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1还包括横向辅助下压片1.7,当第一送料机构1.5每将一条横向蔟条1.3送入横向蔟盘1.1后,横向辅助下压片1.7再下压该横向蔟条1.3以使其完全进入横向蔟盘1.1;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2还包括纵向辅助下压片2.7,当第二送料机构2.5每将一条纵向蔟条2.3送入纵向蔟盘2.1后,纵向辅助下压片2.7再下压该纵向蔟条2.3以使其完全进入纵向蔟盘2.1。辅助下压片在动力机构带动下而下压蔟条,完成下压后再上升,如此往复。
采用本发明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进行蚕蔟编织其具体步骤如下:
1、由第一蔟条存储装置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分别向横向蔟盘和纵向蔟盘上料,上料过程中横向蔟盘和纵向蔟盘沿导轨运动,往前进给横向槽和纵向槽,即摩擦滚轮摩擦带动一蔟条进入蔟盘的槽内,此时蔟盘往前进给两槽之间的距离,使摩擦滚轮给下一条槽送料;
2、上述步骤1中,每上料一条蔟条即用辅助下压片下压蔟条以使其完全落入蔟盘;
3、将横向蔟盘置于纵横编织机构上,抽去横向蔟盘底部的横向底板,横向蔟条落入纵横编织机构的网格槽内,此时凸块位于上方工位,并采用横向下压刀片下压横向蔟条使其完全进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然后撤去横向蔟盘;
4、再将纵向蔟盘置于纵横编织机构上,抽去纵向蔟盘底部的纵向底板,纵向蔟条落入纵横编织机构的网格槽内,此时凸块位于上方工位,并采用纵向下压刀片下压纵向蔟条使其完全进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从而与横向蔟条的卡槽相互卡合,完成编织;然后撤去纵向蔟盘;
5、对编织完成后的蚕蔟进行围框,围框完成后,将凸块下降至下方工位,从而取出蚕蔟成品。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总之,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24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04 CN 104322463 A (21)申请号 201410418670.5 (22)申请日 2014.08.22 A01K 67/04(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计量学院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 园区学源街 258 号 (72)发明人 赵明岩 (54) 发明名称 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包 括横向上料机构(1)、 纵向上料机构(2)和纵横编 织机构 (3), 分别由横向上料机构和纵向上料机 构对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上料,。

2、 在承载盘内设有 由凸块排列形成网格槽, 先将槽口向上的横向蔟 条一一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内, 再将槽口 向下的纵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 内, 通过下压使横向蔟条上的卡槽与纵向蔟条上 的卡槽相互卡合, 每一个凸块对应一个横向蔟条 和纵向蔟条编织形成的网格单元, 然后将编织后 的蚕蔟从承载盘上取下即可 ; 本发明实现了蚕蔟 的自动化编织, 从而降低了蚕蔟的编织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2463。

3、 A CN 104322463 A 1/1 页 2 1.一种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包括横向上料机构(1)、 纵向上料机构(2)和纵横编织机 构 (3),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 (1) 包括横向蔟盘 (1.1) 和第一蔟条存储装置 (1.2), 横向蔟盘 (1.1) 设有多条供横向蔟条 (1.3) 置入的横向槽 (1.4), 第一蔟条存储装置 (1.2) 用于存储 横向蔟条(1.3), 所述的存储于第一蔟条存储装置(1.2)内的横向蔟条(1.3)槽口向上并与 第一送料机构 (1.5) 相贴合, 第一送料机构 (1.5) 将横向蔟条 (1.3) 一一对应地送入横向 蔟盘 (1.1) 。

4、的多条横向槽 (1.4) 内, 横向蔟盘 (1.1) 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横向底板 (1.6) ; 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 (2) 包括纵向蔟盘 (2.1) 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 (2.2), 纵向蔟盘 (2.1) 设有多条供纵向蔟条 (2.3) 置入的纵向槽 (2.4), 第二蔟条存储装置 (2.2) 用于存储 纵向蔟条(2.3), 所述的存储于第二蔟条存储装置(2.2)内的纵向蔟条(2.3)槽口向下并与 第二送料机构 (2.5) 相贴合, 第二送料机构 (2.5) 将纵向蔟条 (2.3) 一一对应地送入纵向 蔟盘 (2.1) 的多条纵向槽 (2.4) 内, 纵向蔟盘 (2.1) 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

5、纵向底板 (2.6) ; 所述的纵横编织机构 (3) 包括承载盘 (3.1) 和设置于承载盘 (3.1) 内的凸块 (3.2), 所述的凸块 (3.2) 纵横排列并在凸块之间形成网格槽 (3.3) ; 将横向蔟盘 (1.1) 中的横向 蔟条 (1.3) 一一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 (3.3) 内, 并将纵向蔟盘 (2.1) 中的纵向蔟条 (2.3) 一一对应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 (3.3) 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编织装置还包括 横向下压刀片 (4) 和纵向下压刀片 (5), 所述的横向下压刀片 (4) 和纵向下压刀片 (5) 均 包括。

6、刀片架 (6) 和排列在刀片架 (6) 上的刀片 (7), 横向下压刀片 (4) 上的刀片 (7) 与横 向槽 (1.4) 一一对应, 纵向下压刀片 (5) 上的刀片 (7) 与纵向槽 (2.4) 一一对应 ; 在横向蔟 盘 (1.1) 中的横向蔟条 (1.3) 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 (3.3) 后, 用横向下压刀片 (4) 将横 向蔟条(1.3)完全压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3.3) ; 并在纵向蔟盘(2.1)中的纵向蔟条(2.3) 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 (3.3) 后, 用纵向下压刀片 (5) 将纵向蔟条 (2.3) 完全压入纵向方 向的网格槽 (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蚕蔟自。

7、动化编织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凸块(3.2)为 升降凸块有上下两个工位, 在将横向蔟条 (1.3) 和纵向蔟条 (2.3) 压入网格槽 (3.3) 时, 升 降凸块(3.2)位于上方工位 ; 在将横向蔟条(1.3)和纵向蔟条(2.3)完全压入网格槽(3.3) 后, 再对交错完毕后的横向蔟条(1.3)与纵向蔟条(2.3)周围进行围框, 围框完成后升降凸 块下行至下方工位, 以取出编织后的蚕蔟。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一蔟条存储装 置 (1.2) 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 (2.2) 均包括存储框 (9) 和顶压机构 (10), 蔟条存储于存。

8、储 框 (9) 内, 顶压机构 (10) 将蔟条顶压至相应的送料机构上 ; 所述的第一送料机构 (1.5) 和 第二送料机构 (2.5) 均为摩擦滚轮。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横向上料机 构 (1) 还包括横向辅助下压片 (1.7), 当第一送料机构 (1.5) 每将一条横向蔟条 (1.3) 送 入横向蔟盘 (1.1) 后, 横向辅助下压片 (1.7) 再下压该横向蔟条 (1.3) 以使其完全进入横 向蔟盘 (1.1) ; 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 (2) 还包括纵向辅助下压片 (2.7), 当第二送料机构 (2.5)每将一条纵向蔟条(2.。

9、3)送入纵向蔟盘(2.1)后, 纵向辅助下压片(2.7)再下压该纵 向蔟条 (2.3) 以使其完全进入纵向蔟盘 (2.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22463 A 2 1/4 页 3 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编织装置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蚕蔟为供蚕吐丝作茧的用具, 蚕蔟由纵横交错的蔟条编织而成, 成型后其上排布 着供蚕栖身作茧的格子。 现有技术中, 蚕蔟主要通过人们手工编织, 蔟条上每隔一段距离设 有一个卡槽, 通过手工方式, 将纵向蔟条与横向蔟条交错, 并逐条编织。 0003 由于蚕蔟的制作中, 其主要工序为编织。

10、工序, 也就是说, 编织的效率决定了蚕蔟的 制作效率。然而, 现有技术纯手工的方式编织蚕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增加了养蚕成本, 而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蚕蔟编织的自动化工具。可见, 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化编织蚕蔟的工 具以提高编织效率已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手工编织蚕蔟耗费人力、 成本高的问 题, 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编织蚕蔟、 降低编织成本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0005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包括横向 上料机构、 纵向上料机构和纵横编织机构, 0006 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包括横向蔟盘和第一蔟条存储。

11、装置, 横向蔟盘设有多条供横 向蔟条置入的横向槽, 第一蔟条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横向蔟条, 所述的存储于第一蔟条存储 装置内的横向蔟条槽口向上并与第一送料机构相贴合, 第一送料机构将横向蔟条一一对应 地送入横向蔟盘的多条横向槽内, 横向蔟盘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横向底板 ; 0007 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包括纵向蔟盘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 纵向蔟盘设有多条供纵 向蔟条置入的纵向槽, 第二蔟条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纵向蔟条, 所述的存储于第二蔟条存储 装置内的纵向蔟条槽口向下并与第二送料机构相贴合, 第二送料机构将纵向蔟条一一对应 地送入纵向蔟盘的多条纵向槽内, 纵向蔟盘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纵向底板 ; 0008 。

12、所述的纵横编织机构包括承载盘和设置于承载盘内的凸块, 所述的凸块纵横排列 并在凸块之间形成网格槽 ; 将横向蔟盘中的横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内, 并将纵向蔟盘中的纵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内。 0009 采用以上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 采用本发明, 分别由横向 上料机构和纵向上料机构对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上料, 在承载盘内设有由凸块排列形成网 格槽, 先将槽口向上的横向蔟条一一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内, 再将槽口向下的纵向 蔟条一一对应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内, 通过下压使横向蔟条上的卡槽与纵向蔟条上的卡 槽相互卡合, 每一个凸块对应一个横向蔟条和。

13、纵向蔟条编织形成的网格单元, 然后将编织 后的蚕蔟从承载盘上取下即可 ; 本发明实现了蚕蔟的自动化编织, 从而降低了蚕蔟的编织 成本。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的编织装置还包括横向下压刀片和纵向下压刀片, 所述的横向下 说 明 书 CN 104322463 A 3 2/4 页 4 压刀片和纵向下压刀片均包括刀片架和排列在刀片架上的刀片, 横向下压刀片上的刀片与 横向槽一一对应, 纵向下压刀片上的刀片与纵向槽一一对应 ; 在横向蔟盘中的横向蔟条落 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后, 用横向下压刀片将横向蔟条完全压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 ; 并在纵 向蔟盘中的纵向蔟条落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后, 用纵向下压刀片将纵。

14、向蔟条完全压入纵向 方向的网格槽。通过下压刀片与网格槽对应, 完全压入蔟条, 尤其是将纵向蔟条压入时, 能 够使纵向蔟条上的卡槽与横向蔟条的卡槽相卡合, 能够可靠地实现自动化编织。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的凸块为升降凸块有上下两个工位, 在将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压 入网格槽时, 升降凸块位于上方工位 ; 在将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完全压入网格槽后, 再对交 错完毕后的横向蔟条与纵向蔟条周围进行围框, 围框完成后升降凸块下行至下方工位, 以 取出编织后的蚕蔟。 升降凸块之上下工位的设置, 在编织完成后, 升降凸块全部下行至下方 工位, 从而可以方便地取出编织完成的蚕蔟。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

15、的第一蔟条存储装置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均包括存储框和顶压机 构, 蔟条存储于存储框内, 顶压机构将蔟条顶压至相应的送料机构上 ; 所述的第一送料机构 和第二送料机构均为摩擦滚轮。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还包括横向辅助下压片, 当第一送料机构每将一 条横向蔟条送入横向蔟盘后, 横向辅助下压片就再下压该横向蔟条以使其完全进入横向蔟 盘 ; 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还包括纵向辅助下压片, 当第二送料机构每将一条纵向蔟条送入 纵向蔟盘后, 纵向辅助下压片就再下压该纵向蔟条以使其完全进入纵向蔟盘。辅助下压片 在动力机构带动下而下压蔟条, 完成下压后再上升, 如此往复。 附图说明 0014 图 。

16、1 为横向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为纵向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3 为横向上料机构向纵横编织机构压入横向蔟条的工作状态图 ; 0017 图 4 为纵向上料机构向纵横编织机构压入纵向蔟条的工作状态图 ; 0018 图 5 为纵横编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6 为装有横向蔟条和纵向蔟条的纵横编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7 为围框的工作状态图 ; 0021 图 8 为围框粘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9 为安装于围框粘合结构上的粘性纸带的示意图 ; 0023 图 10 为横向蔟条的示意图 ; 0024 图 11 为纵向蔟条的示意图。

17、。 0025 如图所示, 1、 横向上料机构, 1.1、 横向蔟盘, 1.2、 第一蔟条存储装置, 1.3、 横向蔟 条, 1.4、 横向槽, 1.5、 第一送料机构, 1.6、 横向底板, 2、 纵向上料机构, 2.1、 纵向蔟盘, 2.2、 第二蔟条存储装置, 2.3、 纵向蔟条, 2.4、 纵向槽, 2.5、 第二送料机构, 2.6、 纵向底板, 3、 纵横 编织机构, 3.1、 承载盘, 3.2、 凸块, 3.3、 网格槽, 4、 横向下压刀片, 5、 纵向下压刀片, 6、 刀片 架, 7、 刀片, 8、 围框机构, 8.1、 围框轨道, 8.2、 围框粘合结构, 8.3、 粘性纸带,。

18、 9、 存储框, 10、 顶压机构。 说 明 书 CN 104322463 A 4 3/4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 实施例。 0027 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 修改、 等效方法以及方案。 为 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 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 而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0028 如图1、 2和5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 包括横向上料机构1、 纵向 上料机构 2 和纵横编织机构 3, 0029 所述的横向上料。

19、机构 1 包括横向蔟盘 1.1 和第一蔟条存储装置 1.2, 横向蔟盘 1.1 设有多条供横向蔟条 1.3 置入的横向槽 1.4, 第一蔟条存储装置 1.2 用于存储横向蔟条 1.3, 所述的存储于第一蔟条存储装置 1.2 内的横向蔟条 1.3 槽口向上并与第一送料机构 1.5相贴合, 第一送料机构1.5将横向蔟条1.3一一对应地送入横向蔟盘1.1的多条横向槽 1.4 内, 横向蔟盘 1.1 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横向底板 1.6 ; 0030 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 2 包括纵向蔟盘 2.1 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 2.2, 纵向蔟盘 2.1 设有多条供纵向蔟条 2.3 置入的纵向槽 2.4, 第二蔟条。

20、存储装置 2.2 用于存储纵向蔟条 2.3, 所述的存储于第二蔟条存储装置 2.2 内的纵向蔟条 2.3 槽口向下并与第二送料机构 2.5相贴合, 第二送料机构2.5将纵向蔟条2.3一一对应地送入纵向蔟盘2.1的多条纵向槽 2.4 内, 纵向蔟盘 2.1 的底部设有可拆离的纵向底板 2.6 ; 一 0031 所述的纵横编织机构3包括承载盘3.1和设置于承载盘3.1内的凸块3.2, 所述的 凸块 3.2 纵横排列并在凸块之间形成网格槽 3.3 ; 将横向蔟盘 1.1 中的横向蔟条 1.3 一一 对应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 3.3 内, 并将纵向蔟盘 2.1 中的纵向蔟条 2.3 一一对应落入纵 向。

21、方向的网格槽 3.3 内。每个凸块 3.2 都设计有起引导作用的倒角, 方便纸质蔟条进入。 0032 如图 3、 4 和 5 所示, 所述的编织装置还包括横向下压刀片 4 和纵向下压刀片 5, 所 述的横向下压刀片4和纵向下压刀片5均包括刀片架6和排列在刀片架6上的刀片7, 横向 下压刀片 4 上的刀片 7 与横向槽 1.4 一一对应, 纵向下压刀片 5 上的刀片 7 与纵向槽 2.4 一一对应 ; 在横向蔟盘1.1中的横向蔟条1.3落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3.3后, 用横向下压刀 片 4 将横向蔟条 1.3 完全压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 3.3 ; 并在纵向蔟盘 2.1 中的纵向蔟条 2.3 落入纵。

22、向方向的网格槽 3.3 后, 用纵向下压刀片 5 将纵向蔟条 2.3 完全压入纵向方向的网 格槽 3.3。 0033 如图 5 和 6 所示, 所述的凸块 3.2 为升降凸块有上下两个工位, 在将横向蔟条 1.3 和纵向蔟条 2.3 压入网格槽 3.3 时, 升降凸块 3.2 位于上方工位 ; 在将横向蔟条 1.3 和纵向 蔟条 2.3 完全压入网格槽 3.3 后, 再对交错完毕后的横向蔟条 1.3 与纵向蔟条 2.3 周围进 行围框, 围框完成后升降凸块下行至下方工位, 以取出编织后的蚕蔟。 0034 如图7、 8和9所示, 所述的围框是通过围框机构完成, 所述的围框机构包括围框轨 道 8.。

23、1( 设置于纵横编织机构的外侧 ) 和沿围框轨道运动的围框粘合结构 8.2, 所述的围框 粘合结构 8.2 上设有粘性纸带 8.3, 在围框粘合结构沿着围框轨道运动的过程中, 粘性纸带 粘合于蚕蔟的周围, 完成围框后, 则在接头处进行装订 ( 装订机构图中予以省略 ), 然后将 凸块 3.2 下行至下方工位, 将蚕蔟取出, 从而完成蚕蔟制作的所有工序。 0035 以上实现升降凸块的方式可以采用弹簧结构将其升至上方工位, 类似于现有技术 说 明 书 CN 104322463 A 5 4/4 页 6 中键盘的结构, 同时可通过气缸将所有凸块向下吸至下方工位。 0036 所述的第一蔟条存储装置 1.。

24、2 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 2.2 均包括存储框 9 和顶压机 构 10, 蔟条存储于存储框 9 内, 顶压机构 10 将蔟条顶压至相应的送料机构上 ; 所述的第一 送料机构 1.5 和第二送料机构 2.5 均为摩擦滚轮。顶压机构 10 在气缸或弹簧的作用下, 向 存储于存储框 9 内的蔟条施加一个预紧力, 以使每送料一次, 蔟条就在预紧力的作用下往 前推进, 摩擦滚轮依靠其与蔟条的摩擦, 在电机 ( 为了视图简洁予以省略 ) 带动下, 转动一 次就将一条蔟条送入相应的蔟盘。 0037 所述的横向上料机构1还包括横向辅助下压片1.7, 当第一送料机构1.5每将一条 横向蔟条 1.3 送入横向蔟盘 。

25、1.1 后, 横向辅助下压片 1.7 再下压该横向蔟条 1.3 以使其完 全进入横向蔟盘 1.1 ; 所述的纵向上料机构 2 还包括纵向辅助下压片 2.7, 当第二送料机构 2.5 每将一条纵向蔟条 2.3 送入纵向蔟盘 2.1 后, 纵向辅助下压片 2.7 再下压该纵向蔟条 2.3 以使其完全进入纵向蔟盘 2.1。辅助下压片在动力机构带动下而下压蔟条, 完成下压后 再上升, 如此往复。 0038 采用本发明的蚕蔟自动化编织装置进行蚕蔟编织其具体步骤如下 : 0039 1、 由第一蔟条存储装置和第二蔟条存储装置分别向横向蔟盘和纵向蔟盘上料, 上 料过程中横向蔟盘和纵向蔟盘沿导轨运动, 往前进给。

26、横向槽和纵向槽, 即摩擦滚轮摩擦带 动一蔟条进入蔟盘的槽内, 此时蔟盘往前进给两槽之间的距离, 使摩擦滚轮给下一条槽送 料 ; 0040 2、 上述步骤 1 中, 每上料一条蔟条即用辅助下压片下压蔟条以使其完全落入蔟 盘 ; 0041 3、 将横向蔟盘置于纵横编织机构上, 抽去横向蔟盘底部的横向底板, 横向蔟条落 入纵横编织机构的网格槽内, 此时凸块位于上方工位, 并采用横向下压刀片下压横向蔟条 使其完全进入横向方向的网格槽 ; 然后撤去横向蔟盘 ; 0042 4、 再将纵向蔟盘置于纵横编织机构上, 抽去纵向蔟盘底部的纵向底板, 纵向蔟条 落入纵横编织机构的网格槽内, 此时凸块位于上方工位, 。

27、并采用纵向下压刀片下压纵向蔟 条使其完全进入纵向方向的网格槽, 从而与横向蔟条的卡槽相互卡合, 完成编织 ; 然后撤去 纵向蔟盘 ; 0043 5、 对编织完成后的蚕蔟进行围框, 围框完成后, 将凸块下降至下方工位, 从而取出 蚕蔟成品。 0044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 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 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 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 总之, 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322463 A 6 1/5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2463 A 7 2/5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2463 A 8 3/5 页 9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2463 A 9 4/5 页 10 图 7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2463 A 10 5/5 页 11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22463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