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镁和镁合金的生物可吸收复合材料及由其制成的植入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镁和镁合金的生物可吸收复合材料及由其制成的植入物.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3817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1 CN 104338177 A (21)申请号 201410360061.9 (22)申请日 2014.07.25 102013214636.1 2013.07.26 DE A61L 27/04(2006.01) A61L 27/54(2006.01) A61L 27/58(2006.01) (71)申请人 贺利氏医疗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韦尔海姆 申请人 格拉茨医科大学 (72)发明人 克劳斯 - 迪特尔屈恩 安内利魏因贝格 彼得乌戈威策尔 塞巴斯蒂安福格特 约尔格勒夫勒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
2、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丁业平 金小芳 (54) 发明名称 含镁和镁合金的生物可吸收复合材料及由其 制成的植入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镁和镁合金的生物可吸 收复合材料及由其制成的植入物, 其中所述复合 材料包含至少一个镁组件, 所述镁组件由纯镁或 镁 - 钙合金或镁 - 钙 -X 合金组成, 其中 X 是另外 的生物可降解的元素。所述复合材料还包含至少 一种有机抗感染剂, 所述抗感染剂在水中在室温 下的溶解度小于10 克 / 升。 所述复合材料能够展 示镁和镁合金的有利特性, 并且能够补偿其缺点。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3、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38177 A CN 104338177 A 1/2 页 2 1. 一种复合材料, 其含有至少一个由镁或镁合金制成的镁组件,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种 有机抗感染剂, 其中所述抗感染剂在水中在室温下的溶解度小于 10 克 / 升。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镁组件由纯镁或具有 1ppm 到 16.2重量范围内的钙含量的镁-钙合金或镁-钙-X合金组成, 其中X是另外的生物可降 解的元素。 3. 根据权利要求 2。
4、 所述的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镁组件是具有 0.1 到 1.0 重量 的钙含量的镁 - 钙合金。 4.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或 3 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镁组件的 生物学上有问题的杂质元素的总含量是小于 50ppm, 优选地小于 10ppm。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感染剂在 25下的溶解度是 1,000。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植入物, 其特征在于每个镁组件形成呈螺旋形式卷绕的 线, 从而形成管状二维结构。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植入物, 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根以相同或不同的间距沿相反 方向卷绕。
5、的线, 其中所述线被部分地变形朝向内部或外部, 其中所述变形在所述管状二维 结构的护套表面中形成凸起和凹陷以使得所述管状二维结构沿纵轴机械地互锁。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或 12 所述的植入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的直径小于 500m, 优选 地小于 200m, 并且特别优选地小于 100m。 14. 一种植入物, 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 1 到 9 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材料, 其特征 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两个组件均包含二维几何形状, 其被成层为平行复合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植入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独层通过结合力、 物-物结合或 形式适合而彼此固定到其外边缘上。 16.根据权。
6、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植入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镁组件的单独或所有层包含 穿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4到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植入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中 的所述镁组件的单独层的厚度小于 500m, 优选地小于 200m, 特别优选地小于 100m。 18. 一种植入物, 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 1 到 9 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材料, 其特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38177 A 2 2/2 页 3 在于所述镁组件是微粒, 其中所述粒子的晶粒大小 500, 优选地 1,000。所述主体在此情形下是线。所述线的直径优选地小于 500m, 优选地小于 200m, 并且尤其优选地。
7、小于 100m。 0020 这些线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排列成具有任何几何形状。举例来说, 以螺旋形式 延伸的两根或更多根线可以形成一个管状二维结构。在此情形下, 优选以相同或不同间距 沿相反方向彼此交叠地排列至少两根线。以此方式褶叠的植入物、 尤其是支架 (stent) 可 以通过所述线的选择进行极其精密地调节。 0021 在此情形下, 由此形成的管状二维结构可以通过塑性变形沿其纵轴机械地互锁。 所述互锁优选地通过所述线的至少一部分变形朝向内部或朝向外部来实施, 其中互锁的曲 率相比于所述管状二维结构的环形来说较小。 0022 植入物中的复合材料的组件同样可以按层的形式排列。在此情形下, 复合。
8、材料的 两个组件均包含二维几何形状。在这种情况下, 所述组件可以成层为平行复合材料并且适 当时可以通过结合力、 物 - 物结合或形式适合 (form fi t) 等在末端连接。在此情形下, 镁组 件的单独层可以包含穿孔。 0023 复合材料中的镁组件的单独层的厚度优选地小于 500m, 更优选地小于 200m, 特别优选地小于 100m。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在下文中, 本发明和其实施例将基于实例更详细地加以说明。 0025 实例 A : 从高纯镁制造复合材料的组件以产生具有扁平几何形状的复合体 0026 具有常规纯度的镁 (99.8 ; 来源 : 奥地利的 AMAG 奥地利铝金属公司 )。
9、 的纯度通 过真空蒸馏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测试设备 ) 增加到 99.998的纯度。然后, 将在蒸馏 期间产生的直径 55mm 并且长度 110mm 的镁螺钉通过机械方式转变成直径 50mm 并在电阻炉 中加热到 300。使用挤出设施 ( 德国福里德堡的马勒工程 (Mller-Engineering,Fried berg,D) 将预加热的螺钉按压成直径 6mm 的圆形轮廓。在另一个步骤中, 从圆形轮廓中剪 说 明 书 CN 104338177 A 6 4/5 页 7 出具有长度 10mm、 宽度 5mm 并且厚度 0.25mm 的几何形状的小板。这是通过线腐蚀完成的。 0027 实例 B。
10、 : 从镁 - 钙合金制造复合材料的组件以产生具有延长的几何形状的复合体 0028 使具有高纯度的镁 (99.95 ; 来源 : 德国卡尔斯鲁厄的阿法埃莎 (Alfa Aesar ; Karlsruhe,D) 在电阻炉中在氮气氛围中与含 0.3 重量钙的 SF6 添加剂的熔成合金。然 后, 将由此产生的直径 55mm 并且长度 110mm 的坯段以机械方式变成直径 50mm 并在电阻炉 中加热到 325。使用挤出设施 ( 德国福里德堡的马勒工程 ) 将预加热的螺钉按压成直 径 6mm 的圆形轮廓。然后使所述轮廓的直径在 300下在旋锻机 ( 德国吕登沙伊德的博克 (Bock,Ldenschei。
11、d,D) 上从 6mm 进一步变形到 3mm。在室温下于金匠拉伸模 (goldsmith drawing die)上的十二个拉伸步骤中, 各自在300下10分钟中场退火, 产生了直径0.2mm 的细线。 0029 参考实例 1 和实例 2-5 : 通过用庆大霉素棕榈酸盐涂布实例 A 和 B 中所产生的复 合材料的组件制造复合材料主体 0030 首先, 制备4甲醇庆大霉素棕榈酸盐溶液。 出于此目的, 将0.4g庆大霉素棕榈酸 盐在室温下在搅拌下溶解在 9.6g 无胺甲醇中。这产生了透明的浅黄色溶液。 0031 将来自实例 A 的小板 (1.00.5cm)( 实例 2 和 3) 和来自实例 B 的。
12、线 ( 长度 10cm, 实例4和5)首先加热到90并且然后向其施加甲醇庆大霉素棕榈酸盐溶液的液滴, 将其用 作复合材料的组件。 甲醇立即蒸发并且庆大霉素棕榈酸盐在测试主体的表面上形成了无色 到略浑浊的涂层。 0032 表 1 示出了复合材料在涂布之前和之后的质量。 0033 参考实例 1 示出了一种未涂布的复合组件。 0034 实例 6-9 和参考实例 10 : 通过用奥替尼啶 / 月桂酸溶液涂布实例 A 和 B 中所产生 的复合材料的组件制造复合材料主体 0035 首先, 制备含有奥替尼啶/月桂酸的混合物。 出于此目的, 使10.0g月桂酸在80 下在烧杯中熔融。然后, 添加 15.0g 。
13、盐酸奥替尼啶。通过搅拌使混合物均质化。然后, 将混 合物冷却到室温。 0036 接着, 通过在室温下将 0.5g 含有奥替尼啶 / 月桂酸的混合物溶解在 25.0g 乙醇中 产生奥替尼啶 / 月桂酸溶液。 0037 将来自实例 A 的小板 (1.00.5cm)( 实例 2 和 3) 和来自实例 B 的线 ( 长度 10cm, 实例4和5)首先加热到90并且然后向其施加乙醇奥替尼啶/月桂酸溶液的液滴, 将其用 作复合材料的组件。溶剂立即蒸发并且形成无色到白色浑浊涂层。 0038 表 1 示出了复合材料在涂布之前和之后的质量。 0039 参考实例 10 示出了一种未涂布的复合组件。 0040 表 。
14、1 : 经涂布的测试主体的概述 0041 说 明 书 CN 104338177 A 7 5/5 页 8 0042 对实例和参考实例中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琼脂扩散测试 ( 抑菌圈测试 ), 其中 用枯草杆菌ATCC6633的孢子接种无菌营养琼脂I。 然后将所接种的营养琼脂倒入无菌皮氏 培养皿中。一旦营养琼脂已经冷却下来, 就将复合材料放在营养琼脂的表面上。在 37下 培育测试主体 24 小时之后, 用常见的扫描仪扫描抑菌圈。结果示出在表 2 中。图 1 和 2 示 出了扫描图像, 其中图 1 示出了在实例 1、 2、 3、 6 和 7 中的抑菌圈形成, 并且图 2 示出了在实 例 4、 5、 8、 9 和 10 中的抑菌圈形成。 0043 表 2 : 微生物琼脂扩散测试结果的概述 0044 说 明 书 CN 104338177 A 8 1/1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38177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