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弯管接头成型装置.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4120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0865.9

申请日:

1991.02.06

公开号:

CN1063839A

公开日:

1992.08.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5/26; B29C45/66; //B29L31:24

主分类号:

B29C45/26; B29C45/66; //B29L31:24

申请人:

郭木柱;

发明人:

郭木柱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力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塑胶弯管接头成型装置,乃系针对传统习用灌模只能制造单方向螺牙之缺点,予以进一步改良而得,经由两方向之牙筒及柱杆往复进退,形成塑胶弯管接头之模具,以便注入之塑胶一次成型具有二内牙口之塑胶弯管接头,达成制造省时、省力、快速之降低生产成本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塑胶弯管接头成型装置,包括有一传动系统、二垂直牙筒推动构造、二垂直柱杆、两水平牙筒推动构造及两水平柱杆推动构造,传动系统由马达、四链轮、数齿轮、传动轴、主轴杆及数扇形齿轮之带动下,促使第三齿轮及两第四齿轮具有转动之功能;其特征在于: 二垂直牙筒推动构造,于二第三齿轮之中空内缘面设数等距沟槽,供二垂直牙筒外缘面所设数等距凸轨嵌入数沟槽内,且二垂直牙筒外缘面上半段设有外螺纹,而可螺接固设在横板之螺帽,使二第三齿轮带动二垂直牙筒转动,垂直牙筒携带其底端之外螺牙移位; 二垂直柱杆,穿过二垂直牙筒,接受油压(或空压)缸之动力,而可往复上、下动作; 两水平牙筒推动构造,两第四齿轮之中空内缘面设数等距沟槽,供两水平牙筒外缘面之数等距凸轨嵌入数沟槽内,两水平牙筒之一侧具有外螺牙,另一侧分别具有内、外螺纹,外螺纹则接于固设在两直板之螺帽,可使两第四齿轮带动两水平牙筒转动之同时,两水平牙筒携带外螺牙移位; 两水平柱杆推动构造,以二具有外螺纹之水平柱杆穿过两水平牙筒,使外螺纹螺接于水平牙筒之内螺纹,两水平柱杆之一侧各以键条、键槽相接方式枢接与锁固一凸盘,两凸盘并固设于上述二螺帽,促使两水平牙筒之转动,令两水平柱杆顺沿键条移位,并使两水平柱杆同时受到两水平牙筒转动及移位之两作用力,使两水平柱杆之移动速度较两水平牙筒为快; 操作实施时,垂直牙筒向下进位,两水平牙筒向内进位,使其二个外螺牙呈现二方向状态,同时,两水平柱杆突出于两水平牙筒之外螺牙 外,二垂直柱柱再下移突出于二垂直牙筒外螺牙,塑胶经由注口射入,乃一次成型两个具有二方向内螺纹之塑胶弯管接头,退位上述构件,以取出塑胶弯管接头,如此往复操作,从而快速生产二方向塑胶弯管接头。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成型二内牙口塑胶弯管接头之装置。

    现今用以接合管件之塑胶接头,均为灌模制造单方向之牙口,因此只能接合单一管件,遇到二方向管件接合之场合,则无法适用,此种单方向接合之塑胶接头不能广泛应用在二方向接合管件上,甚不实用,而为众多业者及消费者所严重诟病。

    本发明为了改善以上的问题,并为提升塑胶弯管接头之使用功能,替众多业者解决共同难题,乃积多年来从事斯业之制造经验,一本积极研究改善发明精神,首先思及尚能使塑胶弯管接头具有二方向内牙口同时成型之重点,则势必可接合二向之管件,获得更佳之使用效率;基于此种发明理念,发明人经过不断的努力研制,终于首创出本发明。

    关于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  系本发明之组合剖面图。

    图2  系本发明传动系统中四链轮与链条之驱动图。

    图3  系本发明垂直牙筒推动构造之部分剖视图。

    图4  系本发明水平牙筒推动构造之部分剖视图。

    图5  系本发明水平牙筒与水平柱柱之组合图。

    图6  系本发明水平柱杆与凸盘之组接图。

    图7  系本发明公模与母模之示意图。

    图8  系本发明顶出构构之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本发明之组合剖视图,主要包括一传动系统100、两垂直牙筒推动构造200、两垂直柱杆300、两水平牙筒推动构造400、两水平柱杆推动构造500。

    传动系统100,于相互呈梯形排列之两中央链轮10及两侧链轮20,藉由一经马达(图中未示)传动之链条30(如图2),予以转动上述四链轮10、20同方向运转,两中央链轮10以键条及键槽嵌接方式接合二第一齿轮40,二第一齿轮40啮接二传动轴50之上端第二齿轮501,而传动轴50之下端齿轮502再啮合二第三齿轮60,使得二第三齿轮60具有转动之功能;另一方面,两侧链轮20各以键条、键槽相接方式接合一主轴杆70,主轴杆70下端之第一扇形齿轮701啮合第二扇形齿轮80,带动第二扇形齿轮80另侧所固接之第三齿轮801,第三齿轮801乃啮合传动第四齿轮90。

    垂直牙筒推动构造200,系于二第三齿轮60之中空内缘面各挖设数道等距沟槽601,以供二垂直牙筒1外缘面所设数道等距凸轨11嵌入数沟槽601内,(如图3)使二第三齿轮60带动二垂直牙筒1一起转动,该垂直牙筒1之外缘面上半段设有外螺纹12,俾供螺接于锁设在横板A之螺帽2关系,使垂直牙筒1携带其底端之外螺牙13向上下移动。

    垂直柱杆300,穿过垂直牙筒1并突出于外螺牙13,其系接受油压(空压)缸(图中未示)之推动,而可往复上、下移动。

    两水平牙筒推动构造400,于两第四齿轮90之中空内缘面设数等距沟槽901,供两水平牙筒3外缘面之数等距凸轨31嵌入数构槽901,(如图4),使第四齿轮90带动水平牙筒3一起转动,该水平牙筒3之一侧具有外螺牙32,另一侧则分别具有内、外螺纹33、34,使外螺纹34螺接锁固在两直板C之螺帽B(如图1)。据此,两水平牙筒3在转动之同时,因螺接螺帽B之故,可使两水平牙筒3携带外螺牙32向内左右移位。

    两水平柱杆推动构造,系以二具有外螺纹41之水平柱杆4穿过两水平牙筒3并使外螺纹41螺接于水平牙筒3之内螺纹33(如图5所示),两水平柱杆4之一侧则各以键条H、键槽相接方式枢接与锁固一凸盘5(如图6),两凸盘5并锁设固定于两螺帽B,因此,转动及移动同时进行之两水平牙筒3,乃在转动中螺接带动两水平柱杆4顺沿链条H移动向内,而在两水平牙筒3转动及向内移位过程,与其相螺接之两水平柱杆4同时受到此两作用力,使得两水平柱杆4可突伸于外螺牙32(如图1)。

    再者,只要传动系统100中之马达反向转动,促使二中央链轮10及两链轮20作反向运转,则上述之垂直牙筒1乃往上复位,两水平牙筒3往外移动回位,同时,因两水平柱杆4之移动速度较两水平牙筒3为快,得使两水平柱杆4缩入两水平牙筒3内。

    操作实施时,二垂直牙筒1向下进位,两水平牙筒3向内进位,使外螺牙13及外螺牙32呈现二方向状态(如图1),同时,水平柱杆4亦突伸于外螺牙32之外,再使二垂直柱杆300向下移突出于外螺牙13,而使塑胶经由底板9之注口91射入,即一次成型两个具有二方向内螺纹之塑胶弯管接头G,退出回位二垂直柱杆300、二垂直牙筒1、两水平牙筒3及两水平柱杆4,俾取出二方向之塑胶弯管接头G,如此,往复操作实施,即可快速生产规格化之塑胶二方向弯管接头G,达成省时、省力,降低生产成本之效益。

    当然,本设备具有冷却装置、公模与母模(如图7所示)及顶出机构,只是非关于权利要求之成型装置,故不加以详细叙述,在此仅略作介绍如后:公模与母模系位于塑胶弯管接头G之上、下端,且水平柱杆4、垂直柱杆300及公模、母模内均设有冷却路以注入冰水循环,发挥冷却作用,而整个顶出机构则当塑胶弯管接头G成型后将弯管接头G顶出后再退出等待下一次之顶出弯管接头G。

    关于本设备之顶出机构请参阅图8,当塑胶弯管接头G成型后,由顶出销K加以推出,而完成顶出程序。

    从上述即可明显知道,本设备具有冷却装置、公模、母模、顶出机构……等一切必要之设施,而使本设备之制造毫无困难,而上述该等设施,因为非关于申请专利标地(成型装置),故不加以详细描述,亦不影响本发明之绝对可行性。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确能一次成型具有二方向之塑胶接头,具有制造快速、节省制造成本之多重实用性,诚可解决习用塑胶管接头只有单方向接合管件之缺点,堪称为一极优异之发明。

    本发明已制有实际样品,若贵审查员对本发明之实质功效、优点尚有任何质疑,申请人十分愿意在现场操作解说,俾供实质审查之参考佐证。

塑胶弯管接头成型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塑胶弯管接头成型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塑胶弯管接头成型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胶弯管接头成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胶弯管接头成型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塑胶弯管接头成型装置,乃系针对传统习用灌模只能制造单方向螺牙之缺点,予以进一步改良而得,经由两方向之牙筒及柱杆往复进退,形成塑胶弯管接头之模具,以便注入之塑胶一次成型具有二内牙口之塑胶弯管接头,达成制造省时、省力、快速之降低生产成本功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