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药料粉碎的方法。 中药药料的粉碎有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两类。湿法粉碎系往药料中加入适量水或其它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现在的湿法粉碎大生产已从传统的“水飞法”改进为“加液研磨法”。但湿法粉碎通常只对一种药料进行粉碎,不便于各种药料混合,生产效率较低。干法粉碎虽能将药物粉碎成细小的粉末,但与传统的湿法粉碎一样,不能真正破碎植物药料的细胞,降低了药物中有效物质的溶出。药物经粉碎加工后也可制成茶剂,茶剂可以含茶,也可不含茶,若选用的药物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制成的茶剂即为冲泡型保健饮料。近几年来,出现了以刺五加叶、人参叶、柿叶、刺梅果叶、山楂叶、绞股兰、罗布麻、甜叶菊、问荆等为原料制成袋泡茶作为保健饮料。也有采用制茶剂的方法泡制药物,加工成基料,或以茶叶为基料,再用煎煮法、渗漉法、蒸餾法或浸提法将其它配伍药物制成合剂,以基料为载体,将合剂拌和于基料中,经干燥而成冲泡型保健饮料。以上述方法制得的保健饮料,虽有一定保健作用,但均有药味,口感、外形、色泽欠佳,影响了其普遍饮用。
中药剂型因各种原因,在选择应用、制备技术或质量控制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备中药水丸,虽生产设备简单,但操作繁难,生产效率较低;汤剂可随症加减,作用迅速,但需临时煎制,使用和携带均不方便,还有口苦难服的缺点;冲剂虽作用迅速,不用煎煮,服用方便,但其含糖量太高,易吸潮。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临床需要,中药剂型需进一步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粉碎、混合、造粒于一体、便于多种药物配伍和添加各种天然物质、改善茶剂质量和改进剂型的粉碎方法。
本发明以如下方式完成:首先将配方中薄壁组织的花、叶和疏松地根茎类药材洗净润湿后,采用锤切机(如制茶用的锤切机)进行锤切;也可以用新鲜的药料,经适当炮制加工后直接锤切。锤切时药物含水量掌握在60%以上,以70±2%为最佳。调整含水量的有效办法是,将配方中质地较为坚硬的、尤其采用冻结锤切法也难以粉碎的药材,采用干法粉碎,再将其细粉拌入锤切的药物中,吸附部分水分,干法粉碎药料的比例需控制在50%以内。为了提高锤切效果,把适度含水量的药物进行冻结,使药物冻至变硬变脆的程度,及时锤切。还可以进行重复锤切,提高锤切和混合的效果。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粉碎中药药料,由于需要洗净中草药,有利于卫生;药物进行冻结,能提高药物细胞的破碎率,便于药物中有效物质的浸出或溶出,便于改进中药剂型;又由于可以混合粉碎,便于多种药物配伍和添加天然物质,有利于药物之间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对茶剂,能有效地将药味减少到最低程度,增加口感,达到味美可口、治病强身的目的,真正做到“药借茶味,茶助药功”。总之,使用本发明的湿法粉碎方法粉碎中药药料,可以降低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尤其对茶剂来说,可以提高茶剂质量,经济效益也能提高10%以上。
以下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绞股兰茶-将绞股兰和茶叶鲜叶分别杀青后,按1∶10~20的比例,再各加绞股兰和茶叶总量的3-10%的金银花和菊花,经L、T、P锤切机锤切、混合后,筛分造粒或滚筒造粒,烘至足干。
实施例2:甜茶-将甜叶菊和茶叶鲜叶经适度萎凋,使其含水量萎凋至68~72%时,按1∶8~15的比例拌匀后,放入冷库冻至变硬变脆后,及时锤切,初烘至含水量在40~50%时,筛分造粒,烘至足干。
实施例3:柑茶-将杀青了的茶叶和鲜柑皮按1∶1混合后,放入冷库冻至变硬变脆的程度,及时锤切,经发酵30-40分钟,初烘至含水量在40-50%时,筛分造粒,烘至足干。
实施例4:排石汤茶剂-本茶剂系由排石汤冲剂改制成茶剂。
〔处方〕金钱草6250g 车白?38g 木通938g 徐长卿938g 石韦938g 瞿麦938g 忍冬藤1563g 滑膏石1563g 冬葵子938g 甘草1563g
〔制法〕按处方比例称取上述各药,除滑石粉外将各药经水洗润湿后,使其含水量在72-75%之间,与天然增香、调味物质(重量为上述药物总量的30-50%)一起,放入冷库冻至变硬变脆后,及时混合锤切。
再将滑石粉拌入锤切了的药物中再锤切一次,筛分造粒,烘至足干。
〔主治〕利水、通淋、排石,用于泌尿系结石。
实施例5:桑菊丸-本丸剂系由桑菊饮汤剂改制成丸剂。
〔处方〕桑叶20g 菊花15g 北杏仁15g 连翘20g 薄荷5g 甘草8g 桔梗15g 芦根30g
〔制法〕按处方比例称取上述各药,经水洗润湿后,使其含水量在68-70%的范围,放入冷库冻至变硬变脆的程度,在未解冻时立即锤切,并重复锤切,直至粉碎成细腻状态,筛分后采用滚筒造粒,烘至足干。
〔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温初起,见咳嗽、微渴、微热等。一般风热感冒初期均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