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汁饮料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蓝莓汁饮料及其制备工艺.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32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N 104223265 A (21)申请号 201410475113.7 (22)申请日 2014.09.10 A23L 2/02(2006.01) A23L 2/52(2006.01) (71)申请人 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业有限公司 地址 153033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五营办 红林街 (72)发明人 谢忠民 (54) 发明名称 一种蓝莓汁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蓝莓汁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由蓝莓汁、 桦树液汁、 五味子、 柠檬酸、 白糖和水 配制而成, 其特征是, 蓝莓汁 10。
2、-20, 桦树液汁 5-10, 五味子 2-6, 柠檬酸 0.08-0.1, 白糖 5-10, 其余为水。其制备工艺, 将选好的五味子 在温水中浸泡 24 小时, 然后倒入有水的锅中将其 熬开, 过滤、 榨汁备用 ; 按比例把蓝莓汁、 桦树汁、 柠檬酸、 白砂糖和水进行勾兑并经充分搅拌后, 熬 开、 过滤、 装瓶。 该蓝莓汁饮料, 含多种氨基酸和肢 肪酸及多种维生素, 故长期饮用该饮料, 具有消除 人体疲劳、 增加体质、 降酶保肝、 保护中枢神经系 统、 抗病毒、 抗肿瘤、 抗衰老、 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 等作用, 属一种纯天然、 无污染、 绿色的营养蓝莓 汁饮料。 (51)Int.Cl. 权利。
3、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3265 A CN 104223265 A 1/1 页 2 1. 一种蓝莓汁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由蓝莓汁、 桦树液汁、 五味子、 柠檬酸、 白糖和水配制 而成, 其特征是, 蓝莓汁10-20, 桦树液汁5-10, 五味子2-6, 柠檬酸0.08-0.1, 白糖 5-10, 其余为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蓝莓汁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其特征是, 将选好的五味子在温 水中浸泡 24 小时, 然后倒入有水的锅中将其熬开, 过滤、 榨汁备用。
4、 ; 按比例把蓝莓汁、 桦树 汁、 柠檬酸、 白糖和水进行勾兑并经充分搅拌后, 熬开、 过滤、 装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23265 A 2 1/1 页 3 一种蓝莓汁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品, 具体地说是一种蓝莓汁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2 背景技术 : 目前, 市场上所出售的饮料, 尽管种类繁多, 但归纳起来大都属碳酸型 饮料, 都属人们夏天用来解渴的饮品, 这些饮料多由糖精、 香精、 色素等原料勾兑而成, 功效 单一, 多数饮料还含防腐剂、 色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份, 营养价值低 ; 有些保健饮料, 虽 说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
5、但却不属纯天然。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配制加工出一种酸甜适口、 风味独特、 功效齐全、 纯 天然、 绿色、 无污染、 饮后, 即解渴、 又有利人体健康的一种蓝莓汁饮料。 其技术内容是, 一种 蓝莓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由蓝莓汁、 桦树液汁、 五味子、 柠檬酸、 白糖和水配制而成, 其特征 是, 蓝莓汁 10-20, 桦树液汁 5-10, 五味子 2-6, 柠檬酸 0.08-0.1, 白糖 5-10, 其 余为水。其制备工艺, 将选好的五味子在温水中浸泡 24 小时, 然后倒入有水的锅中将其熬 开, 过滤、 榨汁备用 ; 按比例把蓝莓汁、 桦树汁、 柠檬酸、 白砂糖和水进行。
6、勾兑并经充分搅拌 后, 熬开、 过滤、 装瓶。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比其先进之处在于, 该蓝莓汁饮料中的桦树汁是从 天然桦树中流淌出来的汁液采集而来, 桦树液含钾、 磷、 钙、 铁、 钠、 锌等 17 种微量元素, 18 种氨基酸和肢肪酸及多种维生素 ; 蓝莓, 具有抗衰老、 保视力之功效 ; 北五味子因其果实具 有甘、 酸、 辛、 苦、 咸五味具全而得名, 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故长期饮用该饮料, 具有 消除人体疲劳、 增加体质、 降酶保肝、 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抗病毒、 抗肿瘤、 抗衰老、 抑制胆固 醇生物合成等作用, 从而克服了现有饮料, 功效单一, 营养价值低、 不绿色、 不天然等不足之 处。 0004 具体实施方式 : 其制备工艺, 将选好的五味子在温水中浸泡 24 小时, 然后倒入有 水的锅中将其熬开, 过滤、 榨汁备用 ; 按一定比例把由蓝莓汁、 桦树汁、 柠檬酸、 白砂糖和水 进行勾兑并进行充分搅拌后, 熬开、 过滤、 装瓶, 以上便构成本发明。 说 明 书 CN 104223265 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