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壶或锅.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39734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32510.6

申请日:

2014.08.28

公开号:

CN104146601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J 27/21申请日:20140828|||公开

IPC分类号:

A47J27/21; A47J27/56; A47J36/06; A47J27/62

主分类号:

A47J27/21

申请人:

吴长春

发明人:

吴长春; 吴杰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长征路北首82号(长日轿车喷漆修理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代理人:

张建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防溢壶或锅,它具有容器本体、把手及容器盖,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上端边沿铰接,在铰接点的正对面边沿铰接有一摆杆,摆杆与容器盖邻近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摆杆与容器盖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弹性搭接机构形成弹性搭接。本防溢壶或锅煮汤、熬粥或煎药时,汤水沸腾后,蒸汽压力将容器盖向上顶,给了一个初始动力,使弹性搭接机构弹力恢复、向上翘起分离,此时容器盖开启、摆杆翘起,复位弹簧使摆杆保持上翘,容器盖上的搭接构件落在摆杆上的搭接构件上,容器盖与容器上端口留出缝隙,即可防止煮沸汤水溢出。摆杆翘起同时,接通电路,电加热壶或锅功率减小,明火壶或锅报警提示将火头调小,实现熬煮防溢。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防溢壶或锅,为明火加热或电加热,它具有上端敞口的容器本体、把手及容器盖,把手与容器本体的外侧连接,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上端边沿铰接,其特征在于:容器盖与容器本体铰接点的正对面设有一只摆杆,摆杆前部的两侧铰接在与容器本体外侧固定的支架上,摆杆与容器盖邻近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摆杆及支架抵靠,摆杆与容器盖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弹性搭接机构形成弹性搭接,容器盖在开启状态下,弹性搭接机构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其特征在于: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摆杆前部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下方设有两只触动开关,各触动开关装于把手内壁上,在把手中装有报警器及定时报警器,两触动开关分别与报警器及定时报警器相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其特征在于: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摆杆前部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具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与容器本体的底部及把手连为整体,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对以上的搭碰触头,搭碰触头固定在把手内壁上,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搭碰触头相接,摆杆后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每对搭碰触头对应的搭接过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其特征在于: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摆杆前部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具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与容器本体的底部及把手连为整体,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只以上的触碰开关,触碰开关固定在把手内壁上,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一触碰开关相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其特征在于: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摆杆前部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具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与容器本体间为分体,电加热器与一支撑柱相连,支撑柱上端开有支承口,容器本体落座在电加热器上,把手与支撑柱的支承口配合,支承口两侧的内壁上分别开有一凹槽,每一凹槽中装有一组静触头,把手两侧与支承口配合的部位具有凸台,每一凸台上分别固定有与每一凹槽中静触头一一对应配合的动触头,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对以上的搭碰触头,搭碰触头固定在把手内壁上,每对搭碰触头分别与把手两侧凸台上的一动触头相接,摆杆后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每对搭碰触头对应的搭接过桥,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两凹槽中的一静触头相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其特征在于: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摆杆前部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具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与容器本体间为分体,电加热器与一支撑柱相连,支撑柱上端开有支承口,容器本体落座在电加热器上,把手与支撑柱上的支承口配合,支承口两侧的内壁上分别开有一凹槽,每一凹槽中装有一组静触头,把手两侧与支承口配合的部位具有凸台,每一凸台上分别固定有与每一凹槽中静触头一一对应配合的动触头,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只以上的触碰开关,触碰开关固定在把手内壁上,每一触碰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把手两侧凸台上的一动触头相接,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两凹槽中的一静触头相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其特征在于:弹性搭接机构具有弹簧、伸缩销及搭接板,摆杆为一端敞口的空腹杆,弹簧及伸缩销装于摆杆中,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销及摆杆抵靠,伸缩销伸出在摆杆外的前端为凹陷的曲面,搭接板的前端具有凸出的触压头,该触压头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搭接板固定在容器盖上,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触压头与伸缩销前端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其特征在于:弹性搭接机构包括前端开口的导向套、伸缩销、弹簧及摆杆自身,伸缩销、及弹簧装于导向套中,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销及导向套抵靠,导向套固定在容器盖上,伸缩销伸出在导向套外的前端为凹陷或凸出的曲面,摆杆的前端为凸出或凹陷的曲面,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摆杆的前端与伸缩销前端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其特征在于:弹性搭接机构包括支撑杆、弹簧片及摆杆自身,弹簧片弯折呈“S”形,弹簧片前端为凹陷的光滑曲面,弹簧片的后端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固定在容器盖上,摆杆的前端为凸出的曲面,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弹簧片前端凹陷的曲面与摆杆前端凸出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其特征在于:弹性搭接机构包括搭接板、弹簧片及摆杆自身,弹簧片弯折呈“S”形,弹簧片前端为凹陷的光滑曲面,弹簧片的后端与摆杆连接,搭接板固定在容器盖上,搭接板的前端具有凸出的触压头,该触压头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搭接板的触压头与弹簧片前端的凹陷曲面弹性搭接配合。

说明书

说明书防溢壶或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用的壶或锅,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溢壶或锅。
背景技术
现有为明火加热的壶或锅没有防溢功能,通常只有鸣响报警功能,它们在煮粥、熬汤或煎药时,当被加热的汤水沸腾时,如不及时的调整火力或将壶盖或锅盖打开,则会出现溢出现象。当溢出现象没有被及时发现,而仍继续加热时,轻则会造成燃料及汤水的浪费,严重时会引发事故。现有为电加热的壶或锅的防溢功能是由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电加热器来实现的,但这种防溢功能存在的欠缺是:在被加热的汤水沸腾时,仍然无法及时的使壶盖或锅盖打开,释放蒸汽,防止汤水溢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壶或锅,它在使用中,当被加热的汤水沸腾时,它的容器盖可自行打开,以防止被加热的汤水溢出,同时将加热的热源火头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防溢壶或锅,为明火加热或电加热,它具有上端敞口的容器本体、把手、及容器盖,把手与容器本体的外侧连接,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上端口配合,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上端边沿铰接,容器盖与容器本体铰接点的正对面设有一只摆杆,摆杆前部的两侧铰接在与容器本体外侧固定的支架上,摆杆与容器盖邻近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摆杆及支架抵靠,摆杆与容器盖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弹性搭接机构形成弹性搭接,容器盖在开启状态下,弹性搭接机构分离。另外,摆杆后端的上方及下方设有触动开关电路,或搭接过桥对应的搭碰触头电路,电路的两端分别与各功能电路连接,防溢壶或锅采用电加热时,各功能电路可为功率转换电路、定时电路、保温电路、报警电路等;防溢壶或锅采用明火加热时,各功能电路可为报警电路、定时报警电路。 
由上述方案可见,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防溢壶或锅煮粥、熬汤或煎药时,将容器盖盖好,使弹性搭接机构形成弹性搭接,即可开始进行加热,当壶或锅内的汤水沸腾时,蒸汽压力将容器盖向上顶,给容器盖一个初始动力,使弹性搭接机构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进而分离,此时容器盖向上开启,摆杆向上翘起,复位弹簧随摆杆上翘恢复,使摆杆保持上翘状态,随后容器盖再落下时,容器盖上的搭接构件落在摆杆上的搭接构件上,容器盖与容器上端口则留出缝隙,即可防止煮沸的汤水溢出。摆杆翘起同时,接通各功能电路,电加热壶或锅功率自动减小、明火加热壶或锅报警提示将火头调小,实现熬煮防溢。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防溢可靠,可适应于明火及电加热。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A向视图;
图3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 图5的B―B剖视图;
图7 图5的C―C剖视图;
图8 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9 图8的D―D剖视图;
图10 图8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明火加热,它具有上端敞口的容器本体1、把手2、及容器盖11,把手2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连接,容器盖11与容器本体1的上端口配合,容器盖11与容器本体1的上端边沿铰接,容器盖与容器本体铰接点的正对面设有摆杆8,摆杆8前部的两侧铰接在与容器本体外侧固定的支架上,为简化结构,利用把手2作为支架,摆杆8前部的两侧铰接在把手2上,摆杆8与容器盖邻近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摆杆8及把手2抵靠,摆杆8与容器盖11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弹性搭接机构具有弹簧12、伸缩销9及搭接板10,摆杆8为一端敞口的空腹杆,弹簧12及伸缩销9装于摆杆8中,且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销9及摆杆8抵靠,伸缩销9伸出在摆杆8外的前端为凹陷的曲面,搭接板10的前端具有凸出的触压头10a,该触压头10a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搭接板10固定在容器盖11上。容器盖11在关闭状态下,触压头10a与伸缩销9前端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容器盖11在开启状态下,搭接头10a与伸缩销分离。
摆杆8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下方设有两只触动开关4、5,各触动开关4、5装于把手2上,在把手中装有报警器3及定时报警器6,两触动开关4、5分别与报警器3及定时报警器6相接。
由图1可见,当防溢壶或锅内的汤水沸腾时,容器盖11被蒸汽向上顶起,弹性搭接机构分离,容器盖11开启,摆杆8保持上翘状态,触压头10a落在伸缩销9上,容器盖11与容器本体1的上沿口会留出一条缝隙,即可达到防溢的目的。同时,在该状态下,摆杆8触压两只触动开关4、5,报警器3及定时报警器4接通,分别进行即时报警及定时报警。人们得到即时报警后,可将火头调小,实现文火熬、煮防溢。
参见图3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电加热,它具有电加热器13,电加热器13与容器本体1的底部及把手2连为整体,摆杆16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对以上的搭碰触头14,搭碰触头14固定在把手2内壁上,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搭碰触头相接,摆杆16后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每对搭碰触头对应的搭接过桥15。以上所述的各功能电路可以是功率转换电路、定时电路、保温电路、报警电路等。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与摆杆16上方的一对搭碰触头14相接,电加热器具有的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与摆杆16下方的各对搭碰触头14相接。
本实施例中,弹性搭接机构包括前端开口的导向套18、伸缩销17、弹簧19及摆杆16自身,摆杆16前部的两侧与把手2铰接(其铰接结构与图2所示相同),伸缩销17、及弹簧19装于导向套18中,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销17及导向套18抵靠,导向套18固定在容器盖11上,伸缩销17伸出在导向套外的前端为凹陷或凸出的曲面,摆杆16的前端为凸出或凹陷的曲面,容器盖11在关闭状态下,摆杆16的前端与伸缩销17的前端弹性搭接配合。
由图3可见,当容器盖11关闭时,摆杆16下侧的搭接过桥15触碰上方的一对搭碰触头14,按下电加热器13的通断控制开关,使电加热器13通电,进行电加热;当防溢壶或锅内的汤水沸腾时,容器盖11被蒸汽向上顶起,弹性搭接机构分离,摆杆16保持上翘状态,容器盖11开启,伸缩销17落在摆杆16上,容器盖11与容器本体1的上沿口会留出一条缝隙、即可达到防溢的目的。同时,在该状态下,摆杆16下侧的搭接过桥15触碰下方的各对搭碰触头14,即可实现功率转换、定时、报警、保温等功能。以上所述的功率转换是指电加热器的功率减小,以实现文火熬、煮防溢。
参见图4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电加热,它具有电加热器13,电加热器13与容器本体1的底部及把手2连为整体,摆杆21与容器盖11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只以上的触碰开关20,触碰开关20固定在把手2的内壁上,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一触碰开关相接。以上所述的各功能电路可以是功率转换电路、定时电路、保温电路、报警电路等。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与摆杆21上方的一触碰开关20相接,电加热器具有的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与摆杆21下方的各触碰开关20相接。
本实施例中,弹性搭接机构包括支撑杆23、弹簧片22及摆杆21自身,摆杆21前部的两侧与把手2铰接,弹簧片22弯折呈“S”形,弹簧片22前端为凹陷的光滑曲面,弹簧片22的后端与支撑杆23连接,支撑杆23固定在容器盖11上,摆杆21的前端为凸出的曲面,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弹簧片22前端凹陷的曲面与摆杆21前端凸出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
由图4可见,当容器盖11关闭时,摆杆21触碰上方的触碰开关20,按下电加热器13的通断控制开关,使电加热器13接通,进行电加热;当防溢壶或锅内的汤水沸腾时,容器盖11被蒸汽向上顶起,弹性搭接机构分离,摆杆21保持上翘状态,容器盖11开启,弹簧片22的前端落在摆杆21的前端上,容器盖11与容器本体1的上沿口会留出一条缝隙,即可达到防溢的目的。同时,在该状态下,摆杆21触碰下方的各触碰开关20,即可实现功率转换、定时、报警、保温等功能。
参见图5、图6、图7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电加热,它具有电加热器24,电加热器24与容器本体1间为分体,电加热器24与一支撑柱25相连,支撑柱25上端开有支承口25b,容器本体1落座在电加热器24上,把手2与支撑柱25上的支承口25b配合,支承口25b两侧的内壁上分别开有一凹槽25a,每一凹槽25a中装有一组静触头26,把手2两侧与支承口25b配合的部位具有凸台2a,每一凸台2a上分别固定有与每一凹槽25a中静触头26一一对应配合的动触头27,摆杆8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对以上的搭碰触头28,搭碰触头28固定在把手内壁上,每对搭碰触头28分别与把手两侧凸台上的一动触头27相接,摆杆8后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每对搭碰触头对应的搭接过桥29,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两凹槽25a中的一静触头26相接。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搭接机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二相同。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在容器本体1与电加热器24及支撑柱25分离后,容器本体1也可由明火加热,即可实现明火加热或电加热两种加热方式。
参见图8、图9、图10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电加热,它具有电加热器24,电加热器24与容器本体1间为分体,电加热器24与一支撑柱25相连,支撑柱25上端开有支承口25b,容器本体1落座在电加热器24上,把手2与支撑柱25上的支承口25b配合,支承口25b两侧的内壁上分别开有一凹槽25a,每一凹槽25a中装有一组静触头26,把手2两侧与支承口25b配合的部位具有凸台2a,每一凸台2a上分别固定有与每一凹槽25a中静触头26一一对应配合的动触头27,摆杆29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只以上的触碰开关31,触碰开关31固定在把手内壁上,每一触碰开关31的两端分别与把手两侧凸台上的一动触头27相接,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两凹槽25a中的一静触头相接。
本实施例中,弹性搭接机构包括搭接板10、弹簧片30及摆杆32自身,弹簧片30弯折呈“S”形,弹簧片30的后端与摆杆29连接,摆杆29前部的两侧与把手2铰接,搭接板10固定在容器盖11上,搭接板11的前端具有凸出的触压头10a,该触压头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搭接板10的触压头10a与弹簧片30前端的凹陷曲面搭接配合。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三相同。同样,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在容器本体1与电加热器24及支撑柱25分离后,容器本体1也可由明火加热,即可实现明火加热或电加热两种加热方式。

防溢壶或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防溢壶或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防溢壶或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溢壶或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溢壶或锅.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4660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1.19 CN 104146601 A (21)申请号 201410432510.6 (22)申请日 2014.08.28 A47J 27/21(2006.01) A47J 27/56(2006.01) A47J 36/06(2006.01) A47J 27/62(2006.01) (71)申请人 吴长春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长征路北 首 82 号 (长日轿车喷漆修理厂) (72)发明人 吴长春 吴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4102 代理人 张建宏 (54) 。

2、发明名称 防溢壶或锅 (57) 摘要 防溢壶或锅, 它具有容器本体、 把手及容器 盖, 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上端边沿铰接, 在铰接点 的正对面边沿铰接有一摆杆, 摆杆与容器盖邻近 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 摆杆与容器盖间 设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 容器盖在关闭状 态下, 弹性搭接机构形成弹性搭接。 本防溢壶或锅 煮汤、 熬粥或煎药时, 汤水沸腾后, 蒸汽压力将容 器盖向上顶, 给了一个初始动力, 使弹性搭接机构 弹力恢复、 向上翘起分离, 此时容器盖开启、 摆杆 翘起, 复位弹簧使摆杆保持上翘, 容器盖上的搭接 构件落在摆杆上的搭接构件上, 容器盖与容器上 端口留出缝隙, 即可防止煮沸汤。

3、水溢出。 摆杆翘起 同时, 接通电路, 电加热壶或锅功率减小, 明火壶 或锅报警提示将火头调小, 实现熬煮防溢。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46601 A CN 104146601 A 1/2 页 2 1. 防溢壶或锅, 为明火加热或电加热, 它具有上端敞口的容器本体、 把手及容器盖, 把 手与容器本体的外侧连接, 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上端边沿铰接, 其特征在于 : 容器盖与容 器本体铰接点的正对面设有一只摆杆, 摆杆。

4、前部的两侧铰接在与容器本体外侧固定的支架 上, 摆杆与容器盖邻近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 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摆杆及支架 抵靠, 摆杆与容器盖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 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 弹性搭接机构 形成弹性搭接, 容器盖在开启状态下, 弹性搭接机构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其特征在于 : 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 摆杆前部 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 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下方设有两只触动开关, 各触动开关装 于把手内壁上, 在把手中装有报警器及定时报警器, 两触动开关分别与报警器及定时报警 器相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其特征在于 。

5、: 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 摆杆前部 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具有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与容器本体的底部及把 手连为整体, 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对以上的搭碰触头, 搭 碰触头固定在把手内壁上, 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 分别与一对搭碰触头相接, 摆杆后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每对搭碰触头对应的 搭接过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其特征在于 : 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 摆杆前部 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具有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与容器本体的底部及把 手连为整体, 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

6、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只以上的触碰开关, 触 碰开关固定在把手内壁上, 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 分别与一触碰开关相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其特征在于 : 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 摆杆前部 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具有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与容器本体间为分体, 电 加热器与一支撑柱相连, 支撑柱上端开有支承口, 容器本体落座在电加热器上, 把手与支撑 柱的支承口配合, 支承口两侧的内壁上分别开有一凹槽, 每一凹槽中装有一组静触头, 把手 两侧与支承口配合的部位具有凸台, 每一凸台上分别固定有与每一凹槽中静触头一一对应 配合的动。

7、触头, 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对以上的搭碰触头, 搭碰触头固定在把手内壁上, 每对搭碰触头分别与把手两侧凸台上的一动触头相接, 摆杆 后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每对搭碰触头对应的搭接过桥, 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 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两凹槽中的一静触头相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其特征在于 : 以把手作为所述的支架, 摆杆前 部的两侧铰接在把手上,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具有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与容器本体间为分体, 电加热器与一支撑柱相连, 支撑柱上端开有支承口, 容器本体落座在电加热器上, 把手与支 撑柱上的支承口配合, 支承。

8、口两侧的内壁上分别开有一凹槽, 每一凹槽中装有一组静触头, 把手两侧与支承口配合的部位具有凸台, 每一凸台上分别固定有与每一凹槽中静触头一一 对应配合的动触头, 摆杆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只以上的触碰开 关, 触碰开关固定在把手内壁上, 每一触碰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把手两侧凸台上的一动触头 相接, 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两凹槽中的一 静触头相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46601 A 2 2/2 页 3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其特征在于 : 弹性搭接机构具有弹簧、 伸缩销及 搭接板, 摆杆为一端敞口的空腹杆。

9、, 弹簧及伸缩销装于摆杆中, 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销 及摆杆抵靠, 伸缩销伸出在摆杆外的前端为凹陷的曲面, 搭接板的前端具有凸出的触压头, 该触压头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 搭接板固定在容器盖上, 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 触压头与伸 缩销前端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其特征在于 : 弹性搭接机构包括前端开口的导 向套、 伸缩销、 弹簧及摆杆自身, 伸缩销、 及弹簧装于导向套中, 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销及 导向套抵靠, 导向套固定在容器盖上, 伸缩销伸出在导向套外的前端为凹陷或凸出的曲面, 摆杆的前端为凸出或凹陷的曲面, 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 摆杆的前端与伸缩。

10、销前端的曲面 弹性搭接配合。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其特征在于 : 弹性搭接机构包括支撑杆、 弹簧片 及摆杆自身, 弹簧片弯折呈 “S” 形, 弹簧片前端为凹陷的光滑曲面, 弹簧片的后端与支撑杆 连接, 支撑杆固定在容器盖上, 摆杆的前端为凸出的曲面, 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 弹簧片前 端凹陷的曲面与摆杆前端凸出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溢壶或锅, 其特征在于 : 弹性搭接机构包括搭接板、 弹簧 片及摆杆自身, 弹簧片弯折呈 “S” 形, 弹簧片前端为凹陷的光滑曲面, 弹簧片的后端与摆杆 连接, 搭接板固定在容器盖上, 搭接板的前端具有凸出的触。

11、压头, 该触压头的表面为光滑的 曲面, 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 搭接板的触压头与弹簧片前端的凹陷曲面弹性搭接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46601 A 3 1/4 页 4 防溢壶或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加热用的壶或锅,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溢壶或锅。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为明火加热的壶或锅没有防溢功能, 通常只有鸣响报警功能, 它们在煮粥、 熬 汤或煎药时, 当被加热的汤水沸腾时, 如不及时的调整火力或将壶盖或锅盖打开, 则会出现 溢出现象。当溢出现象没有被及时发现, 而仍继续加热时, 轻则会造成燃料及汤水的浪费, 严重时会引发事故。 现有为电加热的壶或锅的防溢功能是由。

12、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控制加 热电加热器来实现的, 但这种防溢功能存在的欠缺是 : 在被加热的汤水沸腾时, 仍然无法及 时的使壶盖或锅盖打开, 释放蒸汽, 防止汤水溢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壶或锅, 它在使用中, 当被加热的汤水沸腾时, 它 的容器盖可自行打开, 以防止被加热的汤水溢出, 同时将加热的热源火头调小。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 防溢壶或锅, 为明火加热或电加热, 它具 有上端敞口的容器本体、 把手、 及容器盖, 把手与容器本体的外侧连接, 容器盖与容器本体 的上端口配合, 容器盖与容器本体的上端边沿铰接, 容器盖与容器本体铰接。

13、点的正对面设 有一只摆杆, 摆杆前部的两侧铰接在与容器本体外侧固定的支架上, 摆杆与容器盖邻近的 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 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摆杆及支架抵靠, 摆杆与容器盖间设 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 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 弹性搭接机构形成弹性搭接, 容器盖在 开启状态下, 弹性搭接机构分离。另外, 摆杆后端的上方及下方设有触动开关电路, 或搭接 过桥对应的搭碰触头电路, 电路的两端分别与各功能电路连接, 防溢壶或锅采用电加热时, 各功能电路可为功率转换电路、 定时电路、 保温电路、 报警电路等 ; 防溢壶或锅采用明火加 热时, 各功能电路可为报警电路、 定时报警电路。 0005 由上。

14、述方案可见,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防溢壶或锅煮粥、 熬汤或煎药时, 将容器盖 盖好, 使弹性搭接机构形成弹性搭接, 即可开始进行加热, 当壶或锅内的汤水沸腾时, 蒸汽 压力将容器盖向上顶, 给容器盖一个初始动力, 使弹性搭接机构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进而分 离, 此时容器盖向上开启, 摆杆向上翘起, 复位弹簧随摆杆上翘恢复, 使摆杆保持上翘状态, 随后容器盖再落下时, 容器盖上的搭接构件落在摆杆上的搭接构件上, 容器盖与容器上端 口则留出缝隙, 即可防止煮沸的汤水溢出。摆杆翘起同时, 接通各功能电路, 电加热壶或锅 功率自动减小、 明火加热壶或锅报警提示将火头调小, 实现熬煮防溢。 0006 本发明。

15、结构简单、 合理, 防溢可靠, 可适应于明火及电加热。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图 1 的 A 向视图 ; 说 明 书 CN 104146601 A 4 2/4 页 5 图 3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图 5 的 BB 剖视图 ; 图 7 图 5 的 CC 剖视图 ; 图 8 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 图 9 图 8 的 DD 剖视图 ; 图 10 图 8 的 EE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

16、9 参见图 1、 图 2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明火加热, 它具有上端敞口的容器本体 1、 把手 2、 及容 器盖11, 把手2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连接, 容器盖11与容器本体1的上端口配合, 容器盖11 与容器本体 1 的上端边沿铰接, 容器盖与容器本体铰接点的正对面设有摆杆 8, 摆杆 8 前部 的两侧铰接在与容器本体外侧固定的支架上, 为简化结构, 利用把手 2 作为支架, 摆杆 8 前 部的两侧铰接在把手 2 上, 摆杆 8 与容器盖邻近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 7, 复位弹簧 7的两端分别与摆杆8及把手2抵靠, 摆杆8与容器盖11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弹性搭接机构。 弹性搭接机构具有弹。

17、簧 12、 伸缩销 9 及搭接板 10, 摆杆 8 为一端敞口的空腹杆, 弹簧 12 及 伸缩销 9 装于摆杆 8 中, 且弹簧 12 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销 9 及摆杆 8 抵靠, 伸缩销 9 伸出在 摆杆8外的前端为凹陷的曲面, 搭接板10的前端具有凸出的触压头10a, 该触压头10a的表 面为光滑的曲面, 搭接板 10 固定在容器盖 11 上。容器盖 11 在关闭状态下, 触压头 10a 与 伸缩销 9 前端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容器盖 11 在开启状态下, 搭接头 10a 与伸缩销分离。 0010 摆杆8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下方设有两只触动开关4、 5, 各触动开关4、 5装于把 手 2 上。

18、, 在把手中装有报警器 3 及定时报警器 6, 两触动开关 4、 5 分别与报警器 3 及定时报 警器 6 相接。 0011 由图1可见, 当防溢壶或锅内的汤水沸腾时, 容器盖11被蒸汽向上顶起, 弹性搭接 机构分离, 容器盖 11 开启, 摆杆 8 保持上翘状态, 触压头 10a 落在伸缩销 9 上, 容器盖 11 与 容器本体 1 的上沿口会留出一条缝隙, 即可达到防溢的目的。同时, 在该状态下, 摆杆 8 触 压两只触动开关 4、 5, 报警器 3 及定时报警器 4 接通, 分别进行即时报警及定时报警。人们 得到即时报警后, 可将火头调小, 实现文火熬、 煮防溢。 0012 参见图 3 。

19、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电加热, 它具有电加热器 13, 电加热器 13 与容器本体 1 的底部及把手2连为整体, 摆杆16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对以上 的搭碰触头 14, 搭碰触头 14 固定在把手 2 内壁上, 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 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搭碰触头相接, 摆杆 16 后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 设有与每对搭碰触头对应的搭接过桥 15。以上所述的各功能电路可以是功率转换电路、 定 时电路、 保温电路、 报警电路等。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与摆杆 16 上方的一对搭碰 触头 14 相接, 电加热器具有的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与摆。

20、杆 16 下方的各对搭碰触 说 明 书 CN 104146601 A 5 3/4 页 6 头 14 相接。 0013 本实施例中, 弹性搭接机构包括前端开口的导向套 18、 伸缩销 17、 弹簧 19 及摆杆 16 自身, 摆杆 16 前部的两侧与把手 2 铰接 ( 其铰接结构与图 2 所示相同 ), 伸缩销 17、 及弹 簧 19 装于导向套 18 中, 弹簧 19 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销 17 及导向套 18 抵靠, 导向套 18 固定 在容器盖 11 上, 伸缩销 17 伸出在导向套外的前端为凹陷或凸出的曲面, 摆杆 16 的前端为 凸出或凹陷的曲面, 容器盖 11 在关闭状态下, 摆杆 1。

21、6 的前端与伸缩销 17 的前端弹性搭接 配合。 0014 由图 3 可见, 当容器盖 11 关闭时, 摆杆 16 下侧的搭接过桥 15 触碰上方的一对搭 碰触头 14, 按下电加热器 13 的通断控制开关, 使电加热器 13 通电, 进行电加热 ; 当防溢壶 或锅内的汤水沸腾时, 容器盖 11 被蒸汽向上顶起, 弹性搭接机构分离, 摆杆 16 保持上翘状 态, 容器盖 11 开启, 伸缩销 17 落在摆杆 16 上, 容器盖 11 与容器本体 1 的上沿口会留出一 条缝隙、 即可达到防溢的目的。同时, 在该状态下, 摆杆 16 下侧的搭接过桥 15 触碰下方的 各对搭碰触头14, 即可实现功。

22、率转换、 定时、 报警、 保温等功能。 以上所述的功率转换是指电 加热器的功率减小, 以实现文火熬、 煮防溢。 0015 参见图 4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电加热, 它具有电加热器 13, 电加热器 13 与容器本体 1 的底部及把手 2 连为整体, 摆杆 21 与容器盖 11 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只 以上的触碰开关 20, 触碰开关 20 固定在把手 2 的内壁上, 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 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一触碰开关相接。 以上所述的各功能电路可以是功率 转换电路、 定时电路、 保温电路、 报警电路等。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与摆杆 21 上方 的一。

23、触碰开关 20 相接, 电加热器具有的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与摆杆 21 下方的各 触碰开关 20 相接。 0016 本实施例中, 弹性搭接机构包括支撑杆23、 弹簧片22及摆杆21自身, 摆杆21前部 的两侧与把手 2 铰接, 弹簧片 22 弯折呈 “S” 形, 弹簧片 22 前端为凹陷的光滑曲面, 弹簧片 22 的后端与支撑杆 23 连接, 支撑杆 23 固定在容器盖 11 上, 摆杆 21 的前端为凸出的曲面, 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 弹簧片22前端凹陷的曲面与摆杆21前端凸出的曲面弹性搭接配合。 0017 由图 4 可见, 当容器盖 11 关闭时, 摆杆 21 触碰上方的触碰开关 2。

24、0, 按下电加热器 13 的通断控制开关, 使电加热器 13 接通, 进行电加热 ; 当防溢壶或锅内的汤水沸腾时, 容器 盖 11 被蒸汽向上顶起, 弹性搭接机构分离, 摆杆 21 保持上翘状态, 容器盖 11 开启, 弹簧片 22的前端落在摆杆21的前端上, 容器盖11与容器本体1的上沿口会留出一条缝隙, 即可达 到防溢的目的。同时, 在该状态下, 摆杆 21 触碰下方的各触碰开关 20, 即可实现功率转换、 定时、 报警、 保温等功能。 0018 参见图 5、 图 6、 图 7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电加热, 它具有电加热器 24, 电加热器 24 与容器本体 1 间为分体, 电加热器。

25、24与一支撑柱25相连, 支撑柱25上端开有支承口25b, 容器本体1落座 在电加热器 24 上, 把手 2 与支撑柱 25 上的支承口 25b 配合, 支承口 25b 两侧的内壁上分别 开有一凹槽 25a, 每一凹槽 25a 中装有一组静触头 26, 把手 2 两侧与支承口 25b 配合的部位 具有凸台 2a, 每一凸台 2a 上分别固定有与每一凹槽 25a 中静触头 26 一一对应配合的动触 头 27, 摆杆 8 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对以上的搭碰触头 28, 搭碰 说 明 书 CN 104146601 A 6 4/4 页 7 触头 28 固定在把手内壁上, 每对搭碰触。

26、头 28 分别与把手两侧凸台上的一动触头 27 相接, 摆杆 8 后部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每对搭碰触头对应的搭接过桥 29, 电加热器具 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两凹槽 25a 中的一静触头 26 相 接。 0019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搭接机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二相同。 另外,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在容器本体 1 与电加热器 24 及支撑柱 25 分离后, 容器本体 1 也可由明火加热, 即可实现明火加热或电加热两种加热方式。 0020 参见图 8、 图 9、 图 10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为电加热, 它具有电加热器 24, 电加热器 。

27、24 与容器本体 1 间为分体, 电加热器 24 与一支撑柱 25 相连, 支撑柱 25 上端开有支承口 25b, 容器本体 1 落 座在电加热器 24 上, 把手 2 与支撑柱 25 上的支承口 25b 配合, 支承口 25b 两侧的内壁上分 别开有一凹槽 25a, 每一凹槽 25a 中装有一组静触头 26, 把手 2 两侧与支承口 25b 配合的部 位具有凸台 2a, 每一凸台 2a 上分别固定有与每一凹槽 25a 中静触头 26 一一对应配合的动 触头27, 摆杆29与容器盖远离的后端部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一只以上的触碰开关31, 触 碰开关 31 固定在把手内壁上, 每一触碰开关 31。

28、 的两端分别与把手两侧凸台上的一动触头 27 相接, 电加热器具有的通断控制开关及各功能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与两凹槽 25a 中的一静触头相接。 0021 本实施例中, 弹性搭接机构包括搭接板10、 弹簧片30及摆杆32自身, 弹簧片30弯 折呈 “S” 形, 弹簧片 30 的后端与摆杆 29 连接, 摆杆 29 前部的两侧与把手 2 铰接, 搭接板 10 固定在容器盖 11 上, 搭接板 11 的前端具有凸出的触压头 10a, 该触压头的表面为光滑的曲 面, 容器盖在关闭状态下, 搭接板 10 的触压头 10a 与弹簧片 30 前端的凹陷曲面搭接配合。 0022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

29、例三相同。同样,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溢壶或锅在容器 本体 1 与电加热器 24 及支撑柱 25 分离后, 容器本体 1 也可由明火加热, 即可实现明火加热 或电加热两种加热方式。 说 明 书 CN 104146601 A 7 1/7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46601 A 8 2/7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46601 A 9 3/7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46601 A 10 4/7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46601 A 11 5/7 页 12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46601 A 12 6/7 页 13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46601 A 13 7/7 页 14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46601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