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39720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3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9618.X

申请日:

2014.08.13

公开号:

CN104145961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3/32申请日:20140813|||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3/32; A01P3/00; A01N41/08(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43/32

申请人: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华民; 张善学; 陈坚

地址: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开发区富昌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植物保护领域,涉及一种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质量份数比为1:20-20:1。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防治枯萎病、轮纹病、黑星病、炭疽病、霉点病、叶斑病、锈病、疮痂病、霜霉病等病害,表现良好的增效作用,提高了组合物的防病效果,延缓病原菌对药剂抗药性的产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质量份数比为1:20-2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质量份数比为1:10-10: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质量之和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85%。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剂、微乳剂、水乳剂。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6.  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用于对防治的植物拌种、喷雾、灌根。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为西瓜、苹果、梨、柑橘、葡萄、荔枝、黄瓜、草坪草、油菜、小麦、辣椒、水稻、花卉等。

8.  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组合物防治枯萎病、轮纹病、黑星病、炭疽病、霉点病、叶斑病、锈病、疮痂病、霜霉病、褐腐病等。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病害为枯萎病、轮纹病、黑星病。

说明书

说明书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粮棉等多种植物的枯萎病、轮纹病、炭疽病等。
背景技术
乙蒜素(ethylicin),分子式C4H10O2S2,与菌体内含硫基的物质作用,从而抑制菌体的正常代谢。乙蒜素是高效无公害广谱仿生杀菌剂,兼具植物生长调节作用,能促进萌芽、提高发芽率、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是复配杀菌剂农药的首选原料。二氰蒽醌(Dithianon),分子式C14H4N2O2S2,具有多作用机理,通过与含硫基团反应和干扰细胞呼吸而抑制一系列真菌酶,最后导致病害死亡。二氰蒽醌具很好的保护活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治疗活性。
为延缓病菌对单剂抗药性的产生及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有必要进行合理的复配研究。目前还没有关于乙蒜素与二氰蒽醌复配研究的报道,发明人通过对杀菌组合物的复配效果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增效作用的一种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质量份数比为1:20-20:1,优选的,质量份数比为1:10-10:1。
上述杀菌组合物中,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质量之和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85%。
本发明上述组合物可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剂、微乳剂、水乳剂等。优选的,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的应用方法,用于对防治的植物拌种、喷雾、灌根等。
本发明上述组合物的应用方法,所述植物为西瓜、苹果、梨、柑橘、葡萄、荔枝、黄瓜、草坪草、油菜、小麦、辣椒、水稻、花卉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适宜防治的病害为枯萎病、轮纹病、黑星病、炭疽病、霉点病、叶斑病、锈病、疮痂病、霜霉病、褐腐病等。优选的,病害为枯萎病、轮纹病、黑星病等。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增效作用明显: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良好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病效果。
2、降低使用成本:因复配具有提高防效、减少了使用次数,降低了使用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比例和用途。
实施例1  20%乙蒜素·二氰蒽醌悬浮剂
将乙蒜素2g、二氰蒽醌18g、木质素磺酸钠5g、硅酸铝镁2g、丙三醇5g充分混合,加水25g充分研磨,水补足至100g,即得20%乙蒜素·二氰蒽醌悬浮剂。
实施例2  20%乙蒜素·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
将乙蒜素10g、二氰蒽醌10g、木质素磺酸钙5g、辛基酚聚乙二醇醚2g、阿拉伯胶5g充分混合,白炭黑补足至100g混合,将混合物进行超细粉碎后造粒、干燥、筛分,既制成20%乙蒜素·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  20%乙蒜素·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
将乙蒜素18g、二氰蒽醌2g、烷基苯磺酸钠2g、高岭土补足100g混合,将各组分干燥、冷却、磨细,既配制成20%乙蒜素·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的效果
根据方案,配制复配剂及单剂制剂,并进行活性预实验。根据预试验,将制剂配制成需要的浓度。选择前茬西瓜枯萎病发病田块,将田块整理均匀。用制剂均匀拌种(浓度以每千克种子用药剂的有效毫克量计)、播种,常规管理。在病害初发时调查西瓜植株病害情况。使用Abbot公式,将百分率转换成防效。



理论效果中,x为浓度为a时的物质A的效果,y为浓度为b时的物质B的效果,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用。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害的结果见表1。
表1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的效果

通过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的测试,从表1看出,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的实际效果高于组合物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是增效的。
实施例5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苹果轮纹病的效果
在苹果轮纹病历年发病较重的果园,在苹果树谢花后7-10d,选择光照、树龄、肥水、通风等基本一致的植株随机标记挂牌,每处理选择3株。分别配制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及相应单剂,均匀喷雾,隔10-15d再喷雾一次,并设空白对照。在果实采收期调查不同处理的苹果树上的果实及落地果,记录总果数、病果数。计算方法如下。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防效,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防效。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2。
表2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苹果轮纹病的效果

通过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苹果轮纹病的测试,从表2看出,组合物对苹果轮纹病的实际效果高于组合物的理论效果。显而易见,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苹果轮纹病是增效的。
实施例6  含有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杀菌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田间试验
用组合物进行了梨黑星病田间试验,并设相应单剂和空白对照,每药剂选成龄树5株。在梨树露蕾期调查病情指数,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常量施药,试验在第1次施药后14d再喷1次。第2次施药药后10d调查病情。按照以下分级方法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叶片分级法: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0%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4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1%-65%;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6%以上;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防效,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防效。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3。
表3  含有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杀菌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

通过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的测试,从表3看出,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的效果高于相应组合物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梨黑星病是增效的。

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459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1.19 CN 104145961 A (21)申请号 201410399618.X (22)申请日 2014.08.13 A01N 43/32(2006.01) A01P 3/00(2006.01) A01N 41/08(2006.01) (71)申请人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开发区富昌村 (72)发明人 侯华民 张善学 陈坚 (54) 发明名称 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属植物保护领域, 涉及一种含乙蒜素 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乙蒜素与二氰 蒽醌。

2、的质量份数比为 1 : 20-20 : 1。本发明的组 合物可防治枯萎病、 轮纹病、 黑星病、 炭疽病、 霉点 病、 叶斑病、 锈病、 疮痂病、 霜霉病等病害, 表现良 好的增效作用, 提高了组合物的防病效果, 延缓病 原菌对药剂抗药性的产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45961 A CN 104145961 A 1/1 页 2 1. 一种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质量份数比为 1 : 20-20 : 1。。

3、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质量份数比为 1:10-10:1。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质量之和占组合物 总质量的 1 -85。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悬浮剂、 水分散粒 剂、 可湿性粉剂、 水剂、 微乳剂、 水乳剂。 5. 根据权利要求 4 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悬浮剂、 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 剂。 6. 权利要求 4 的组合物的应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用于对防治的植物拌种、 喷雾、 灌根。 7. 根据权利要求 6 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植物为西瓜、 苹果、 梨、 。

4、柑橘、 葡萄、 荔枝、 黄瓜、 草坪草、 油菜、 小麦、 辣椒、 水稻、 花卉等。 8. 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组合物防治枯萎 病、 轮纹病、 黑星病、 炭疽病、 霉点病、 叶斑病、 锈病、 疮痂病、 霜霉病、 褐腐病等。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病害为枯萎病、 轮纹病、 黑星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45961 A 2 1/5 页 3 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 组合物 主要用于防治蔬菜、 果树、 粮棉等多种植物的枯萎病、 轮纹。

5、病、 炭疽病等。 背景技术 0002 乙蒜素(ethylicin), 分子式C4H10O2S2, 与菌体内含硫基的物质作用, 从而抑制菌体 的正常代谢。乙蒜素是高效无公害广谱仿生杀菌剂, 兼具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能促进萌芽、 提高发芽率、 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是复配杀菌剂农药的首选原料。 二氰蒽醌(Dithianon), 分子式 C14H4N2O2S2, 具有多作用机理, 通过与含硫基团反应和干扰细胞呼吸而抑制一系列 真菌酶, 最后导致病害死亡。二氰蒽醌具很好的保护活性的同时, 也有一定的治疗活性。 0003 为延缓病菌对单剂抗药性的产生及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有必要进行合理的复配 研究。目。

6、前还没有关于乙蒜素与二氰蒽醌复配研究的报道, 发明人通过对杀菌组合物的复 配效果的研究, 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增效作用的一种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 本发 明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乙蒜素与二氰蒽醌 的质量份数比为 1 : 20-20 : 1, 优选的, 质量份数比为 1:10-10:1。 0006 上述杀菌组合物中,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质量之和占组合物总质量的 1 -85。 0007 本发明上述组合物可制成悬浮剂、 水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剂、 水剂、 微乳剂、 水乳剂 。

7、等。优选的, 制成悬浮剂、 水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剂。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的应用方法, 用于对防治的植物拌 种、 喷雾、 灌根等。 0009 本发明上述组合物的应用方法, 所述植物为西瓜、 苹果、 梨、 柑橘、 葡萄、 荔枝、 黄 瓜、 草坪草、 油菜、 小麦、 辣椒、 水稻、 花卉等。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 适宜防 治的病害为枯萎病、 轮纹病、 黑星病、 炭疽病、 霉点病、 叶斑病、 锈病、 疮痂病、 霜霉病、 褐腐病 等。优选的, 病害为枯萎病、 轮纹病、 黑星病等。 0011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 00。

8、12 1、 增效作用明显 : 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良好的增效作用, 提高了防病效 果。 0013 2、 降低使用成本 : 因复配具有提高防效、 减少了使用次数, 降低了使用成本 ;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比例和 说 明 书 CN 104145961 A 3 2/5 页 4 用途。 0015 实施例 1 20乙蒜素二氰蒽醌悬浮剂 0016 将乙蒜素 2g、 二氰蒽醌 18g、 木质素磺酸钠 5g、 硅酸铝镁 2g、 丙三醇 5g 充分混合, 加水 25g 充分研磨, 水补足至 100g, 即得 20乙蒜素二氰蒽醌悬浮剂。 。

9、0017 实施例 2 20乙蒜素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 0018 将乙蒜素 10g、 二氰蒽醌 10g、 木质素磺酸钙 5g、 辛基酚聚乙二醇醚 2g、 阿拉伯胶 5g 充分混合, 白炭黑补足至 100g 混合, 将混合物进行超细粉碎后造粒、 干燥、 筛分, 既制成 20乙蒜素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 0019 实施例 3 20乙蒜素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 0020 将乙蒜素 18g、 二氰蒽醌 2g、 烷基苯磺酸钠 2g、 高岭土补足 100g 混合, 将各组分干 燥、 冷却、 磨细, 既配制成 20乙蒜素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 0021 实施例 4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的效果 0022 。

10、根据方案, 配制复配剂及单剂制剂, 并进行活性预实验。根据预试验, 将制剂配制 成需要的浓度。选择前茬西瓜枯萎病发病田块, 将田块整理均匀。用制剂均匀拌种 ( 浓度 以每千克种子用药剂的有效毫克量计 )、 播种, 常规管理。在病害初发时调查西瓜植株病害 情况。使用 Abbot 公式, 将百分率转换成防效。 0023 0024 0025 0026 理论效果中, x 为浓度为 a 时的物质 A 的效果, y 为浓度为 b 时的物质 B 的效果 , 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 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 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 用。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害的结果见表 1。 0027 表 1 乙蒜素与。

11、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的效果 0028 说 明 书 CN 104145961 A 4 3/5 页 5 0029 通过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西瓜枯萎病的测试, 从表 1 看出, 组合物对西 瓜枯萎病的实际效果高于组合物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西 瓜枯萎病是增效的。 0030 实施例 5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苹果轮纹病的效果 0031 在苹果轮纹病历年发病较重的果园, 在苹果树谢花后 7-10d, 选择光照、 树龄、 肥 水、 通风等基本一致的植株随机标记挂牌, 每处理选择 3 株。分别配制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 组合物及相应单剂, 均匀喷雾, 隔 10-15。

12、d 再喷雾一次, 并设空白对照。在果实采收期调查不 同处理的苹果树上的果实及落地果, 记录总果数、 病果数。计算方法如下。 0032 0033 0034 0035 x 为使用浓度为 a 时的活性组分 A 的防效, y 为使用浓度为 b 时的活性组分 B 的防 效。 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 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 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 作用。结果见表 2。 0036 表 2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苹果轮纹病的效果 0037 说 明 书 CN 104145961 A 5 4/5 页 6 0038 通过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苹果轮纹病的测试, 从表 2 看出, 组合物对苹 果轮纹。

13、病的实际效果高于组合物的理论效果。显而易见,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苹 果轮纹病是增效的。 0039 实施例 6 含有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杀菌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田间试验 0040 用组合物进行了梨黑星病田间试验, 并设相应单剂和空白对照, 每药剂选成龄树 5 株。在梨树露蕾期调查病情指数, 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常量施药, 试验在第 1 次施药后 14d 再 喷 1 次。第 2 次施药药后 10d 调查病情。按照以下分级方法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0041 叶片分级法 : 0042 0 级 : 无病 0043 1 级 :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10以下 ; 0044 3 级 :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

14、的 11 -25 ; 0045 5 级 :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26 -40 ; 0046 7 级 :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41 -65 ; 0047 9 级 :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66以上 ; 0048 0049 0050 0051 x 为使用浓度为 a 时的活性组分 A 的防效, y 为使用浓度为 b 时的活性组分 B 的防 效。 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 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 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 作用, 结果见表 3。 说 明 书 CN 104145961 A 6 5/5 页 7 0052 表 3 含有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杀菌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 0053 0054 通过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的测试, 从表 3 看出, 组合物对梨黑 星病的效果高于相应组合物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 乙蒜素与二氰蒽醌的组合物对梨黑星 病是增效的。 说 明 书 CN 104145961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