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39298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96697.1

申请日:

2014.06.27

公开号:

CN104013922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公布日:201409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4062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1/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田丽华

发明人:

田丽华

地址: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三星怡水名城9-2-5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太子参19-21份,山药14-16份,陈皮14-16份,鸡内金4-6份,垂盆草9-11份,虎杖9-11份,白蛇花舌草4-6份,郁金14-16份,丹皮14-16份,栀子14-16份,丹参14-16份,升麻9-11份,地锦草9-11份,白芨9-11份,旋复花4-6份。本发明组方严谨,从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理,治疗脾胃湿热,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症状,可减少患者病情复发和对药物依赖作用,而且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太子参19-21份,山药14-16份,陈皮14-16份,鸡内金4-6份,垂盆草9-11份,虎杖9-11份,白蛇花舌草4-6份,郁金14-16份,丹皮14-16份,栀子14-16份,丹参14-16份,升麻9-11份,地锦草9-11份,白芨9-11份,旋复花4-6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太子参20份,山药15份,陈皮15份,鸡内金5份,垂盆草10份,虎杖10份,白蛇花舌草5份,郁金15份,丹皮15份,栀子15份,丹参15份,升麻10份,地锦草10份,白芨10份,旋复花5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煎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该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有多种病因,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因此其病因有三方面: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和情志因素。临床表现为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或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其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调理脾胃时,还可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
发明内容
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组方严谨,从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理,治疗脾胃湿热,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症状,可减少患者病情复发和对药物依赖作用,而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太子参19-21份,山药14-16份,陈皮14-16份,鸡内金4-6份,垂盆草9-11份,虎杖9-11份,白蛇花舌草4-6份,郁金14-16份,丹皮14-16份,栀子14-16份,丹参14-16份,升麻9-11份,地锦草9-11份,白芨9-11份,旋复花4-6份。
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气津不足诸症,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太子参对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鸡内金,雉科动物家鸡的砂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取下内壁,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味甘,性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能消食健胃,涩精止遗。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能健运脾胃。
垂盆草,味甘、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清利湿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能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白蛇花舌草,味苦、甘,性寒,无毒,归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主治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
郁金,姜黄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味辛、苦,性凉,入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其炮制方法为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打碎。
丹皮,即牡丹皮,归心、肝、肾经。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的功效。用于血热吐衄,发斑,阴虚内热,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疮疡肿痛,肠痈腹痛。
丹参,具有活血散淤、消肿止血、消炎止痛、调经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况、降低血压、安神静心、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对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行不畅、跌打损伤、疮疡肿痛、心烦失眠、心绞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升麻,味辛、微甘、苦,性凉,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地锦草,在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味辛,性平,归肺、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治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
白芨,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胃、肝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等。
旋复花,味咸,性温。入肺、肝、胃经。消痰,下气,软坚,行水。用于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太子参20份,山药15份,陈皮15份,鸡内金5份,垂盆草10份,虎杖10份,白蛇花舌草5份,郁金15份,丹皮15份,栀子15份,丹参15份,升麻10份,地锦草10份,白芨10份,旋复花5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煎剂。
煎剂又称汤剂,是中草药加水煎煮,滤去药渣的液体制剂。
本发明经10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运用,组方严谨,从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理,主治脾胃湿热,其中以郁金配伍丹皮、栀子,郁金活血凉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栀子清热凉血,三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活血之功效;又以太子参、山药、陈皮、鸡内金配合使用,达到健脾益气,宣通肺气的功效,使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症状,治愈疾病,减少复发,无毒副作用,深得患者信赖与欢迎。本发明制得的中药煎剂经过大量临床使用,使用3个月时,84%的患者已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改善,胃脘灼热疼痛、反酸、口干口苦、纳呆恶心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实施例1-3中,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如下表所示组成。

本发明经过大量临床使用,在使用3个月时,84%的患者已基本治愈,6个月后复诊,仅12%的患者慢性脾胃病复发。
所述基本治愈为胃脘灼热疼痛、反酸、口干口苦、纳呆恶心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患者饮食恢复正常,大小便与健康人无异,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而润,脉象沉稳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39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N 104013922 A (21)申请号 201410296697.1 (22)申请日 2014.06.27 A61K 36/9066(2006.01) A61P 1/00(2006.01) (71)申请人 田丽华 地址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三星怡水 名城 9-2-501 (72)发明人 田丽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 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 太子参 19-21 份, 山药 14-。

2、16 份, 陈皮 14-16 份, 鸡内金 4-6 份, 垂盆草 9-11 份, 虎杖 9-11 份, 白蛇花舌草 4-6 份, 郁金 14-16 份, 丹皮 14-16 份, 栀子 14-16 份, 丹参 14-16 份, 升麻 9-11 份, 地锦草 9-11 份, 白芨9-11份, 旋复花 4-6 份。 本发明组方严谨, 从 多层次、 多环节、 多靶点整体调理, 治疗脾胃湿热, 临床疗效显著, 明显改善症状, 可减少患者病情复 发和对药物依赖作用, 而且无毒副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3922 A CN 104013922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 太子参 19-21 份, 山药 14-16 份, 陈皮 14-16 份, 鸡内金 4-6 份, 垂盆草 9-11 份, 虎杖 9-11 份, 白蛇花舌草 4-6 份, 郁金 14-16 份, 丹皮 14-16 份, 栀子 14-16 份, 丹参 14-16 份, 升麻 9-11 份, 地锦草 9-11 份, 白芨 9-11 份, 旋复花 4-6 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治疗脾胃湿热。

4、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其原料按 重量份包括 : 太子参 20 份, 山药 15 份, 陈皮 15 份, 鸡内金 5 份, 垂盆草 10 份, 虎杖 10 份, 白 蛇花舌草 5 份, 郁金 15 份, 丹皮 15 份, 栀子 15 份, 丹参 15 份, 升麻 10 份, 地锦草 10 份, 白 芨 10 份, 旋复花 5 份。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 组合物为煎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13922 A 2 1/4 页 3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

5、合物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 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脾胃湿热, 中医证候名, 亦称中焦湿热。 是指湿热蕴结脾胃, 脾胃运化受阻, 可见全 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 酿成湿热, 内蕴脾胃所致。症 见脘腹痞满、 体倦身重、 大便溏泄、 身热口苦、 渴不多饮、 尿少而黄, 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 子色, 舌苔黄腻, 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该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 它涉 及消化、 肿瘤、 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 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 如慢性胃炎、 反流性 食管炎、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胃炎、 慢性乙肝、 肝硬化、 。

6、脂肪肝、 胆石症、 胆囊息肉等。在肝癌 手术、 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 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 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0003 脾胃湿热证的形成, 虽有多种病因, 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脾胃虚弱, 不能 正常运化谷物水液, 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湿和滞久则化热, 可形成湿热 ; 同时各种疾病因素 很易引发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因此其病因有三方面 : 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和情志因素。 临床表现为脘灼热疼痛, 嘈杂泛酸 ; 口干口苦, 渴不欲饮, 或口甜黏浊, 食甜食则冒酸水, 纳 呆恶心, 身重肢倦 ; 小便色黄, 大便不畅, 舌质红, 舌苔黄腻, 脉象滑数。 0004 其治疗原。

7、则采用清热化湿, 理气和中。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 湿 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 “急则治标” , 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 健脾助 运为辅。 调理脾胃时, 还可兼以宣通肺气, 因脾主运化水谷, 化谷如沤, 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 雾, 脾需肺之协助, 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 发明内容 0005 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 药组合物, 组方严谨, 从多层次、 多环节、 多靶点整体调理, 治疗脾胃湿热, 临床疗效显著, 明 显改善症状, 可减少患者病情复发和对药物依赖作用, 而且无毒副作用。 000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脾胃。

8、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原料按重量份包 括 : 太子参 19-21 份, 山药 14-16 份, 陈皮 14-16 份, 鸡内金 4-6 份, 垂盆草 9-11 份, 虎杖 9-11 份, 白蛇花舌草 4-6 份, 郁金 14-16 份, 丹皮 14-16 份, 栀子 14-16 份, 丹参 14-16 份, 升 麻 9-11 份, 地锦草 9-11 份, 白芨 9-11 份, 旋复花 4-6 份。 0007 太子参, 味甘、 微苦而性平, 偏微寒, 既能益气, 又可养阴生津, 且药力平和, 为一味 清补之品, 适用于脾肺亏虚、 气阴不足、 气津不足诸症, 主治脾虚食少、 倦怠乏力、 。

9、心悸自汗、 肺虚咳嗽、 津亏口渴等症。太子参对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0008 山药, 味甘、 性平, 入肺、 脾、 肾经 ; 不燥不腻 ; 具有健脾补肺、 益胃补肾、 固肾益精、 聪耳明目、 助五脏、 强筋骨、 长志安神、 延年益寿的功效 ; 主治脾胃虚弱、 倦怠无力、 食欲不 说 明 书 CN 104013922 A 3 2/4 页 4 振、 久泄久痢、 肺气虚燥、 痰喘咳嗽、 肾气亏耗、 腰膝酸软、 下肢痿弱、 消渴尿频、 遗精早泄、 带 下白浊、 皮肤赤肿、 肥胖等病症。 0009 陈皮, 味辛、 苦, 性温 ; 归脾、 肺经 ; 能理气健脾, 调中, 燥湿, 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

10、 脘腹胀满或疼痛、 消化不良, 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 纳呆便溏, 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0010 鸡内金, 雉科动物家鸡的砂囊内壁。 杀鸡后, 取出鸡肫, 立即取下内壁, 洗净, 晒干。 生用或炒用。味甘, 性寒。归脾、 胃、 小肠、 膀胱经。能消食健胃, 涩精止遗。有较强的消食 化积作用, 并能健运脾胃。 0011 垂盆草, 味甘、 淡, 性凉。归肝、 胆、 小肠经。清利湿热, 解毒。用于湿热黄疸, 小便 不利, 痈肿疮疡, 急、 慢性肝炎。 0012 虎杖, 味微苦, 性微寒。归肝、 胆、 肺经。能清热解毒, 利胆退黄, 祛风利湿, 散瘀定 痛, 止咳化痰。 用于关节痹痛, 湿热黄疸, 经。

11、闭, 癓瘕, 咳嗽痰多, 水火烫伤, 跌扑损伤, 痈肿疮 毒。 0013 白蛇花舌草, 味苦、 甘, 性寒, 无毒, 归心、 肝、 脾、 大肠经 ; 清热解毒, 利湿。 主治热喘 咳, 咽喉肿痛, 肠痈, 疖肿疮疡, 毒蛇咬伤, 热淋涩痛, 水肿, 痢疾, 肠炎, 湿热黄疸, 癌肿。 0014 郁金, 姜黄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味辛、 苦, 性凉, 入心、 肺、 肝经。行气解郁, 凉 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 失心癫狂, 热病神昏, 吐血, 衄血, 尿血, 血淋, 妇女倒经, 黄疸。其 炮制方法为洗净, 润透, 切薄片, 干燥 ; 或洗净, 干燥, 打碎。 0015 丹皮, 即牡丹皮, 归心、。

12、 肝、 肾经。味苦、 辛, 性微寒, 归心、 肝、 胃经。具有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 退蒸的功效。用于血热吐衄, 发斑, 阴虚内热, 无汗骨蒸, 经闭痛经, 跌打损伤, 疮 疡肿痛, 肠痈腹痛。 0016 丹参, 具有活血散淤、 消肿止血、 消炎止痛、 调经止痛、 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缺 血状况、 降低血压、 安神静心、 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 对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血行不畅、 跌打 损伤、 疮疡肿痛、 心烦失眠、 心绞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0017 升麻, 味辛、 微甘、 苦, 性凉, 归肺、 脾、 胃、 大肠经。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用于风热头痛, 齿痛, 口疮, 咽。

13、喉肿痛, 麻疹不透, 阳毒发斑 ; 脱肛, 子宫脱垂。 0018 地锦草, 在夏、 秋二季采收, 除去杂质, 晒干。味辛, 性平, 归肺、 肝、 胃、 大肠、 膀胱 经。清热解毒 ; 利湿退黄 ; 活血止血。主治泄泻、 黄疸 ; 咳血 ; 吐血 ; 尿血 ; 便血 ; 崩漏 ; 乳汁 不下 ; 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 0019 白芨, 味苦、 甘、 涩, 性寒, 归肺、 胃、 肝经。有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之功, 用于内外出 血诸证及痈肿、 烫伤等。 0020 旋复花, 味咸, 性温。入肺、 肝、 胃经。消痰, 下气, 软坚, 行水。用于胸中痰结, 胁下 胀满, 咳喘, 呃逆, 唾如胶漆, 心下。

14、痞鞕, 噫气不除, 大腹水肿。 0021 优选地, 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 太子参 20 份, 山药 15 份, 陈皮 15 份, 鸡内金 5 份, 垂盆草 10 份, 虎杖 10 份, 白蛇花舌草 5 份, 郁金 15 份, 丹皮 15 份, 栀子 15 份, 丹参 15 份, 升麻 10 份, 地锦草 10 份, 白芨 10 份, 旋复花 5 份。 0022 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煎剂。 0023 煎剂又称汤剂, 是中草药加水煎煮, 滤去药渣的液体制剂。 0024 本发明经 10 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运用, 组方严谨, 从多层次、 多环节、 多靶点整体调 理, 主治脾胃湿热, 其中以郁金配。

15、伍丹皮、 栀子, 郁金活血凉血,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 栀子清 说 明 书 CN 104013922 A 4 3/4 页 5 热凉血, 三药合用共奏清热、 凉血、 活血之功效 ; 又以太子参、 山药、 陈皮、 鸡内金配合使用, 达到健脾益气, 宣通肺气的功效, 使临床疗效显著, 明显改善症状, 治愈疾病, 减少复发, 无 毒副作用, 深得患者信赖与欢迎。本发明制得的中药煎剂经过大量临床使用, 使用 3 个月 时, 84% 的患者已基本治愈, 临床症状改善, 胃脘灼热疼痛、 反酸、 口干口苦、 纳呆恶心等症状 明显缓解或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 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

16、细说明, 在实施例 1-3 中, 本发 明提出的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如下表所示组成。 0026 本发明经过大量临床使用, 在使用 3 个月时, 84% 的患者已基本治愈, 6 个月后复 诊, 仅 12% 的患者慢性脾胃病复发。 0027 所述基本治愈为胃脘灼热疼痛、 反酸、 口干口苦、 纳呆恶心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 失, 患者饮食恢复正常, 大小便与健康人无异, 舌质淡红, 舌苔薄白而润, 脉象沉稳有力。 0028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说 明 书 CN 104013922 A 5 4/4 页 6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013922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