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391621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8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4703.9

申请日:

2014.08.07

公开号:

CN104186459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N 1/02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1/02申请日:20140807|||公开

IPC分类号:

A01N1/02

主分类号:

A01N1/02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发明人:

蔡明; 袁清; 李州利; 金海龙; 詹胜利; 许亮; 韦星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路甲17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代理人:

徐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肾脏保存装置,提供了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包括器官存储盒,贮液室,灌注管路,控制器,所述贮液室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灌注管路输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器官存储盒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所述器官存储盒还连接有尿液及灌注液收集及采样窗;所述灌注管路与器官存储盒间设置有连接控制器的探测装置,所述器官存储盒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用于肾脏保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器官存储盒,贮液室,灌注管路,控制器,所述贮液室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灌注管路输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器官存储盒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所述器官存储盒还连接有尿液及灌注液收集及采样窗;所述灌注管路与器官存储盒间设置有连接控制器的探测装置,所述器官存储盒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将器官存储盒温度控制在4-32摄氏度的亚常温状态或者关闭温度控制装置,在器官存储盒周围布置冰块将温度控制在0-4摄氏度的低温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灌注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氧合装置、过滤器和除气泡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用于监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力,当过滤器堵塞,差压增大,可向控制器传输信号,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监控氧分压的氧分压探测器、监控气泡去除情况的气泡探测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脉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所述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肾脏动脉,所述肾脏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输入指令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并设置有导出数据的接口。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液室,所述废液室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还包括灌注液采集窗,所述灌注液采集窗连接器官存储盒。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GPS定位装置。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器官保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特殊灌注液灌注器官以维持和/或恢复器官生存力及活性,便于存储与/或运输器官的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有效手段,优质的供体是器官移植成功的根本条件,因此器官保存与血管吻合及免疫抑制技术并称为器官移植的三大基石。供体器官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离体缺血的过程,供体的血型鉴定与组织配型、受者的选择、供移植器官的运输、移植手术的实施等都需要一段等待时间,因此器官保存的目的就是在供体离体缺血期间维持器官最大活性,使其在恢复血流之后可以获得最佳的功能。
肾脏离体后氧和各种代谢底物中止供应,细胞内贮存的能量迅速耗尽,进而引起细胞膜上的Na+-K+ ATP酶(钠泵)的失灵。随后线粒体发生肿涨,溶酶体酶释放,并降解细胞成分,使细胞结构出现进行性损害,这种缺血损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可逆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即超过了细胞损伤可复性的临界点,将导致不可逆性损害,表现为缺血器官的血管内皮水肿、坏死、脱落,导致再灌注的困难,最终恢复血流后出现“不复流现象”,即引起器官的移植后原发性无功能。缺血损伤涉及生理、生化、免疫等各个系统的复杂改变,但其本质是器官能量耗竭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
因此器官保存的宗旨包括两个方面:即减轻器官离体期间的能量消耗,或者在离体期间补充额外的能量。低温静态保存方法作为一种长期应用于临床的保存方法,正是通过低温降低器官的能耗,,从而延长器官的保存时限。人体大多数酶的活性随温度每降低10℃就减少25~50%, 当温度从37℃降至0℃时,器官的新陈代谢速度被抑制至10%以下。肾脏氧耗量的减少与温度的降低呈指数关系,30℃时氧耗量减至40%,20℃时减至15%,10℃时小于5%。
但是低温只能减慢细胞死亡的速度,而不能防止细胞的死亡。低温本身也可以引起组织细胞损害。当温度降到20℃以下时,细胞膜变性导致细胞脱水,胞内生化反应速率下降。当渗透活动物质密度升高时,水回到细胞内部,细胞膜张力达到临界点后可能失去其屏障功能。胞膜会破裂导致其丧失主动调节适应的功能。当温度降到8℃以下时,胞浆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成为凝胶状。该温度下,分子扩散和主动运输速率以及生化反应速率都大为降低。当温度降到-3℃时,若没有防冻剂,胞内外的水开始结冰,导致细胞膜结构破裂。
低温在降低酶活性的同时,也抑制了线粒体内膜上的腺嘌呤核苷酸(AN)转移酶的活性而限制了ATP的合成速度,其结果导致ADP在细胞内蓄积并被腺苷酸激酶分解为AMP,进一步分解成氧嘌呤,导致保存的器官在保存期间及再灌注期间能量的缺乏。在低温情况下,缺血亦可刺激细胞无氧代谢,细胞内大量乳酸堆积,导致组织酸中毒。酸中毒可导致溶酶体稳定性下降,溶酶体水解酶活化,并改变线粒体的性质,从而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经过低温保存的器官在再灌注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通过①对细胞膜双层脂质进行氧化产生脂质过氧化物,直接损伤细胞;②损伤细胞器膜,引起细胞器破裂;③引起细胞损伤,释放各种酶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介导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皮聚集黏附,造成微循环障碍等途径导致移植器官功能障碍。另外,在低温下生成的超氧化物岐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的减少也增加了氧自由基的损害。
因此在低温静态保存下,能量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组织细胞病理改变仍然在持续。通过对器官保存液的改良,可以适当地减轻细胞的酸中毒,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但仍然未达到临床所需要的器官保存效果。
持续低温灌注保存是近年来出现的另一种保存方法,通过将离体器官保存于一个特制的有脉冲式或非脉冲式的灌注器内,以冷灌注液经器官血管系统持续循环灌注,以期达到供应低温下代谢所需的基本营养,清除有关废物的目的。这种保存方法同样未能真正解决离体器官的能耗问题,因此在延长器官保存时间方面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仍不能满足目前的临床需要。
申请人为Brasile 等的美国专利No.5599659 也公开了用于热保存组织、外植体和内皮细胞的保存溶液。Brasile 等了针对低温保存的缺点,建议采用热保存技术作为替换方案,并介绍了一种用于保存组织脉管内皮培养基的介质,在30℃下热灌注器官12 小时。但是在缺氧情况下,使用这种化学制剂的冲洗不足以停止或修复缺血性损伤。此外,利用类晶体灌注液且不充氧气,通过或不通过计算机控制,已经在低于正常体温的温度下实现了器官保藏。例如参见美国专利5149321,5395314,5584804,5709654和5572929以及美国专利申NO.08/848,601(授予Klatz等人),这些文献均纳入本文作为参考。减少氧的损害还可以通过在灌注液中加入抗氧化剂来实现。具体地说已经证实了这可用于减少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后的器官损伤。另外还报道了其他灌注液添加剂可以改善机器灌注的结果。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和肾脏替代治疗的发展,等待移植的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器官短缺日益加剧。许多高龄、热缺血损失较重的边缘供体器官也被迫大量应用于临床。以我国国情分析,心脏死亡供体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的器官将在近年内成为我国供体器官的主要来源。这些器官对保存的要求明显提高,虽然在低温下对这些器官进机器灌注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改进,但远未能真正满足临床需求。例如在对器官活性进行评估时,低温灌注仅能提供间接的数据,不能有效反映器官在再植之后的活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一定程度低于体温的稳定温度下用一种或几种特殊灌注液灌注一个或多个器官以维持和/或恢复器官生存力及活性,便于存储与或运输器官,同时对该离体器官或组织活性予以监视、记录的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同时根据该装置所得数据和组织器官活性监视装置确定该器官是否适合于移植,以及为手术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与数据证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器官存储盒,贮液室,灌注管路,控制器,所述贮液室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灌注管路输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器官存储盒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所述器官存储盒还连接有尿液尿液收集及采样窗;所述灌注管路与器官存储盒间设置与控制器的探测装置,所述器官存储盒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将器官存储盒温度控制在亚常温4-32摄氏度或者关闭温度控制装置,在器官存储盒周围布置冰块将温度控制在0-4摄氏度。(可以根据获取时供体器官的具体状态及所需的大致保存时限,选择适合的保存模式)
上述方案中,灌注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氧合装置、过滤器和除气泡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用于监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力,当过滤器堵塞,差压增大,可向控制器传输信号,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监控氧分压的氧分压探测器、监控气泡去除情况的气泡探测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动脉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所述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肾脏动脉,所述肾脏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废液室,所述废液室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还包括灌注液采集窗,所述灌注液采集窗连接器官存储盒,单向阀的使用避免了废液返流而造成污染的情况。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GPS定位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低温本身对器官也会造成损伤,而研究发现,温度低于20℃之后,细胞的酶活性就已经降到较低标准,研究发现20℃的亚常温灌注保存可以提供更好的保存效果,在肝脏、肺都已经得到证实,而在肾脏,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也发现亚常温灌注较低温灌注更能保护器官的活性,本发明采用4-32℃的亚常温灌注方式对肾脏进行保存,为肾脏提供了一个最合适的温度环境,既可避免代谢增加导致的能量缺乏及酶活性下降,又可减轻低温本身对器官造成的损伤。
二、能够对肾脏持续灌注保存液,持续的稳定的为肾脏提供营养物质,满足其能量需要;
三、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种传感器和温度控制装置,对设备灌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维持肾脏内环境稳定,为移植后器官复苏创造好的条件。
四、本发明通过降低器官温度,使细胞代谢速率减慢;灌注保存液具有一定的酸碱缓冲能力,并且整体PH偏碱性;灌注保存液中添加抗氧化物质等手段减少了无氧代谢生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对器官的损伤。
五、离体器官保存温度可以进行调整,不局限于低温,因而既可避免代谢增加导致的能量缺乏及酶活性下降,又可减轻低温本身对器官造成的损伤。
六、通过显示设备和设置灌注采集液采集窗随时监测离体肾脏的保存情况和保存液的变化。
七、保存液可以循环使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八、本发明用途:1)长期有效保存离体肾脏的活性,使其在再植后维持功能;2)针对供体肾脏在获取时不同的功能状态和所需的保存时限,设置有不同的保存模式;3)通过保存期间的灌注,对供体器官所受的损伤进行修复;4)通过灌注参数值,灌注液的生化学变化等,在移植前评估器官的活性,协助确定该器官分级,是否适用于移植,适用受者范围。5)本设备同样适用于大动物(犬、猪及灵长类动物)器官,进行生理学、药理学相关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有效方法,而以肾移植患者的供需矛盾尤为巨大,但是器官短缺的现状,使得我们不得不尽最大能力用好每一个正常的器官,同时也迫使我们去尝试使用一些边缘器官,这些边缘器官与标准供体器官相比,质量相对较差,在移植发展前期是被摒弃不用的,包括扩大标准供体器官(ECD),以及DCD器官。
针对正常器官,我们需要尽最大可能在移植前保护其活性;而针对边缘供体器官,首先这些器官已经经受过较重的缺血损伤,其次,由于质量原因,这些器官对缺血损伤的耐受程度较差,更需要在移植前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保护。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包括器官存储盒,贮液室,灌注管路,控制器,所述贮液室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灌注管路输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器官存储盒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所述器官存储盒还连接有尿液尿液收集及采样窗;所述灌注管路与器官存储盒间设置与控制器的探测装置,所述器官存储盒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将器官存储盒温度控制在亚常温4-32摄氏度或者关闭温度控制装置,在器官存储盒周围布置冰块将温度控制在0-4摄氏度。
上述方案中,灌注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氧合装置、过滤器、除气泡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用于监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力,当过滤器堵塞,差压增大,可向控制器传输信号,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监控氧分压的氧分压探测器、监控气泡去除情况的气泡探测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动脉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所述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肾脏动脉,所述肾脏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废液室,所述废液室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还包括灌注液采集窗,所述灌注液采集窗连接器官存储盒。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GPS定位装置。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灌注液为1L~2L袋装,放置在贮液室内,袋口的连接管可与灌注管路无菌连接。
灌注液流经蠕动泵之前先经过一个单向阀,在整个灌注系统液体容量足够之后,可以关闭这个单向阀,而当灌注时间较长之后,可以通过排出一部分废液,并重新开放此单向阀,加入新液,实现换液的目的。
灌注液经过蠕动泵,流经氧合装置、过滤器、除气泡器,在进入肾脏动脉前经过压力传感器、气泡探测器和氧分压探测器,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氧分压及气泡去除情况。
器官(肾脏)放置在器官盒内,浸泡在灌注液体中,动脉与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静脉自然开放,灌注液经管路由动脉流入,由静脉流出到器官盒中。输尿管通过位于器官盒内液面下的输尿管连接件与尿液收集及采样窗连接。在器官盒内的灌注液经导管引至灌注液采样窗。灌注液采样窗和尿液收集及采样窗一样,位于保存设备的表面,便于采集样品进行检测,此外,尿液收集窗具有刻度,可显示尿量。
器官盒内的灌注液经盒底的设置了过滤装置的出口,一部分流回到灌注管路,再次经过蠕动泵;另一部分进入废液收集盒内。
实施例一
在器官保存时温度控制装置将器官存储盒温度控制在亚常温4-32摄氏度。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为一个或若干个均布在器官盒或器官存储室内,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保存装置的温度信息,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传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得到当前保存装置的温度信息并在人机界面上显示出当前温度信息,另一方面中央处理器根据初始化数据设置,控制温度控制装置的冷却装置或加热装置对器官存储室和器官盒的温度进行实时PID调节,从而将存储盒温度控制在亚常温4-32摄氏度,研究发现20度的亚常温灌注保存可以提供更好的保存效果,在肝脏、肺都已经得到证实,而在肾脏,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也发现亚常温灌注较低温灌注更能保护器官的活性,本发明采用4-32度的压常温灌注方式对肾脏进行保存,为肾脏提供了一个最合适的温度环境,既可避免代谢增加导致的能量缺乏及酶活性下降,又可减轻低温本身对器官造成的损伤。
上述方案中,灌注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氧合装置、过滤器和除气泡器,蠕动泵与储液室连接,为储液室里灌注液提供动力,蠕动泵的电机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控制蠕动泵工作。氧合装置可以为膜式氧合器、鼓泡式氧合器中的任一种。除气泡器可以过滤去灌注液中的气泡。在过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用于监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力,当过滤器堵塞,差压增大,可向控制器传输信号,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
探测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监控氧分压的氧分压探测器、监控气泡去除情况的气泡探测器,气泡探测器可以探测灌注管路中的气泡,而除气泡器可以除去灌注液中的气泡。
还包括动脉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所述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肾脏动脉,所述肾脏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避免污染现象。
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和温度情况,也可以人为的设置系统的工作模式,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可以观察并剂量灌注液的压力(即器官的灌注阻力变化)。
还包括废液室,所述废液室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还包括灌注液采集窗,所述灌注液采集窗通过单向阀连接器官存储盒,单向阀的使用避免了返流造成污染的情况。
控制器还连接有GPS定位装置。
电源装置可以采用锂电池、蓄电池或者插头中任一一种。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灌注液为1L~2L袋装,放置在贮液室内,袋口的连接管可与灌注管路无菌连接。
灌注液流经蠕动泵之前先经过一个单向阀,在整个灌注系统液体容量足够之后,可以关闭这个单向阀,而当灌注时间较长之后,可以通过排出一部分废液,并重新开放此单向阀,加入新液,实现换液的目的。
灌注液经过蠕动泵,流经氧合装置、过滤器、除气泡器,在进入肾脏动脉前经过压力传感器、气泡探测器和氧分压探测器,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氧分压及气泡去除情况。
器官(肾脏)放置在器官盒内,浸泡在灌注液体中,动脉与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静脉自然开放,灌注液经管路由动脉流入,由静脉流出到器官盒中。输尿管通过位于器官盒内液面下的输尿管连接件与尿液收集及采样窗连接。在器官盒内的灌注液经导管引至灌注液采样窗。灌注液采样窗和尿液收集及采样窗一样,位于保存设备的表面,便于采集样品进行检测,此外,尿液收集窗具有刻度,可显示尿量。
实施例二
在器官保存时关闭温度控制装置,在器官存储盒周围布置冰块将温度控制在0-4摄氏度。
上述方案中,灌注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过滤器和除气泡器,蠕动泵与储液室连接,为储液室里灌注液提供动力,蠕动泵的电机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控制蠕动泵工作。在过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用于监测过滤去器端的压力,当过滤器堵塞,差压增大,可向控制器传输信号,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
探测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监控气泡去除情况的气泡探测器,气泡探测器可以探测灌注管路中的气泡,而除气泡器可以除去灌注液中的气泡。
还包括动脉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所述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肾脏动脉,所述肾脏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避免污染现象。
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和温度情况,也可以人为的设置系统的工作模式,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可以观察并剂量灌注液的压力(即器官的灌注阻力变化)。
还包括废液室,所述废液室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还包括灌注液采集窗,所述灌注液采集窗通过单向阀连接器官存储盒,单向阀的使用避免了返流造成污染的情况。
控制器还连接有GPS定位装置。
电源装置可以采用锂电池、蓄电池或者插头中任一一种。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灌注液为1L~2L袋装,放置在贮液室内,袋口的连接管可与灌注管路无菌连接。
灌注液流经蠕动泵之前先经过一个单向阀,在整个灌注系统液体容量足够之后,可以关闭这个单向阀,而当灌注时间较长之后,可以通过排出一部分废液,并重新开放此单向阀,加入新液,实现换液的目的。
灌注液经过蠕动泵,流经过滤器、除气泡器,在进入肾脏动脉前经过压力传感器、气泡探测器,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及气泡去除情况。
器官(肾脏)放置在器官盒内,浸泡在灌注液体中,动脉与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静脉自然开放,灌注液经管路由动脉流入,由静脉流出到器官盒中。输尿管通过位于器官盒内液面下的输尿管连接件与尿液收集及采样窗连接。在器官盒内的灌注液经导管引至灌注液采样窗。灌注液采样窗和尿液收集及采样窗一样,位于保存设备的表面,便于采集样品进行检测,此外,尿液收集窗具有刻度,可显示尿量。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864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N 104186459 A (21)申请号 201410384703.9 (22)申请日 2014.08.07 A01N 1/02(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路甲 17 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 (72)发明人 蔡明 袁清 李州利 金海龙 詹胜利 许亮 韦星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51223 代理人 徐丰 (54) 发明名称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肾脏。

2、保存装置, 提供了一种离体 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包括器官存储盒, 贮 液室, 灌注管路, 控制器, 所述贮液室通过单向阀 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 灌注管路输出口通过单 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 器官存储盒通过单向阀 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 所述器官存储盒还连接 有尿液及灌注液收集及采样窗 ; 所述灌注管路与 器官存储盒间设置有连接控制器的探测装置, 所 述器官存储盒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用于 肾脏保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10)申。

3、请公布号 CN 104186459 A CN 104186459 A 1/1 页 2 1.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器官存储盒, 贮液室, 灌注 管路, 控制器, 所述贮液室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 灌注管路输出口通过单向阀 与器官存储盒连接, 器官存储盒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 所述器官存储盒还连 接有尿液及灌注液收集及采样窗 ; 所述灌注管路与器官存储盒间设置有连接控制器的探测 装置, 所述器官存储盒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温 度控制装置将器官存储盒温度控制在。

4、 4-32 摄氏度的亚常温状态或者关闭温度控制装置, 在器官存储盒周围布置冰块将温度控制在 0-4 摄氏度的低温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灌注管 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 氧合装置、 过滤器和除气泡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过 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 用于监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力, 当过滤器堵塞, 差压增大, 可向 控制器传输信号, 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探 测。

5、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监控氧分压的氧分压探测器、 监控气泡 去除情况的气泡探测器。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温 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 冷却装置、 加热装置, 所述温度传感器、 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 均与控制器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动脉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 所述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肾脏动脉, 所述肾脏 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6、: 所述控 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输入指令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 并设置有导出数 据的接口。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 废液室, 所述废液室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 ; 还包括灌注液采集窗, 所述灌注液采集 窗连接器官存储盒。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控 制器还连接有 GPS 定位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86459 A 2 1/7 页 3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器官保存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

7、特殊灌注液灌注器官以维持和 / 或恢复器官生存力及活性, 便于存储与 / 或运输器官的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有效手段, 优质的供体是器官移植成功的根 本条件, 因此器官保存与血管吻合及免疫抑制技术并称为器官移植的三大基石。供体器官 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离体缺血的过程, 供体的血型鉴定与组织配型、 受者的选择、 供移植器官 的运输、 移植手术的实施等都需要一段等待时间, 因此器官保存的目的就是在供体离体缺 血期间维持器官最大活性, 使其在恢复血流之后可以获得最佳的功能。 0003 肾脏离体后氧和各种代谢底物中止供应, 细胞内贮存的能量迅速。

8、耗尽, 进而引起 细胞膜上的 Na+-K+ ATP 酶 ( 钠泵 ) 的失灵。随后线粒体发生肿涨, 溶酶体酶释放, 并降解细 胞成分, 使细胞结构出现进行性损害, 这种缺血损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可逆的, 但超过一 定限度, 即超过了细胞损伤可复性的临界点, 将导致不可逆性损害, 表现为缺血器官的血管 内皮水肿、 坏死、 脱落, 导致再灌注的困难, 最终恢复血流后出现 “不复流现象” , 即引起器官 的移植后原发性无功能。缺血损伤涉及生理、 生化、 免疫等各个系统的复杂改变, 但其本质 是器官能量耗竭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 0004 因此器官保存的宗旨包括两个方面 : 即减轻器官离体期间的能。

9、量消耗, 或者在离 体期间补充额外的能量。低温静态保存方法作为一种长期应用于临床的保存方法, 正是 通过低温降低器官的能耗, , 从而延长器官的保存时限。人体大多数酶的活性随温度每降 低 10就减少 25 50, 当温度从 37降至 0时, 器官的新陈代谢速度被抑制至 10 以下。肾脏氧耗量的减少与温度的降低呈指数关系, 30时氧耗量减至 40, 20时减至 15, 10时小于 5。 0005 但是低温只能减慢细胞死亡的速度, 而不能防止细胞的死亡。低温本身也可以引 起组织细胞损害。 当温度降到20以下时, 细胞膜变性导致细胞脱水, 胞内生化反应速率下 降。 当渗透活动物质密度升高时, 水回到。

10、细胞内部, 细胞膜张力达到临界点后可能失去其屏 障功能。 胞膜会破裂导致其丧失主动调节适应的功能。 当温度降到8以下时, 胞浆也会发 生相应改变成为凝胶状。该温度下, 分子扩散和主动运输速率以及生化反应速率都大为降 低。当温度降到 -3时, 若没有防冻剂, 胞内外的水开始结冰, 导致细胞膜结构破裂。 0006 低温在降低酶活性的同时, 也抑制了线粒体内膜上的腺嘌呤核苷酸 (AN) 转移酶 的活性而限制了 ATP 的合成速度, 其结果导致 ADP 在细胞内蓄积并被腺苷酸激酶分解为 AMP, 进一步分解成氧嘌呤, 导致保存的器官在保存期间及再灌注期间能量的缺乏。在低温 情况下, 缺血亦可刺激细胞无。

11、氧代谢, 细胞内大量乳酸堆积, 导致组织酸中毒。酸中毒可导 致溶酶体稳定性下降, 溶酶体水解酶活化, 并改变线粒体的性质, 从而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经过低温保存的器官在再灌注之后, 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 通过对细胞膜双层脂质进 行氧化产生脂质过氧化物, 直接损伤细胞 ; 损伤细胞器膜, 引起细胞器破裂 ; 引起细胞 说 明 书 CN 104186459 A 3 2/7 页 4 损伤, 释放各种酶及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可介导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皮聚集黏附, 造成微循 环障碍等途径导致移植器官功能障碍。 另外, 在低温下生成的超氧化物岐化酶、 还原型谷胱 甘肽等抗氧化物的减少也增加了氧自由基的损害。

12、。 0007 因此在低温静态保存下, 能量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组织细胞病理改变仍然在持续。 通过对器官保存液的改良, 可以适当地减轻细胞的酸中毒, 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但仍然未 达到临床所需要的器官保存效果。 0008 持续低温灌注保存是近年来出现的另一种保存方法, 通过将离体器官保存于一个 特制的有脉冲式或非脉冲式的灌注器内, 以冷灌注液经器官血管系统持续循环灌注, 以期 达到供应低温下代谢所需的基本营养, 清除有关废物的目的。这种保存方法同样未能真正 解决离体器官的能耗问题, 因此在延长器官保存时间方面尽管有一定的效果, 但仍不能满 足目前的临床需要。 0009 申请人为 Brasile 等。

13、的美国专利 No.5599659 也公开了用于热保存组织、 外植体 和内皮细胞的保存溶液。Brasile 等了针对低温保存的缺点, 建议采用热保存技术作为替 换方案, 并介绍了一种用于保存组织脉管内皮培养基的介质, 在 30下热灌注器官 12 小 时。但是在缺氧情况下, 使用这种化学制剂的冲洗不足以停止或修复缺血性损伤。此外, 利 用类晶体灌注液且不充氧气, 通过或不通过计算机控制, 已经在低于正常体温的温度下实 现了器官保藏。例如参见美国专利 5149321, 5395314, 5584804, 5709654 和 5572929 以及美 国专利申 NO.08/848,601(授予 Klat。

14、z 等人) , 这些文献均纳入本文作为参考。减少氧的损 害还可以通过在灌注液中加入抗氧化剂来实现。 具体地说已经证实了这可用于减少热缺血 时间 (warm ischemia) 后的器官损伤。另外还报道了其他灌注液添加剂可以改善机器灌注 的结果。 0010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和肾脏替代治疗的发展, 等待移植的患者数量持续增 加, 器官短缺日益加剧。许多高龄、 热缺血损失较重的边缘供体器官也被迫大量应用于临 床。以我国国情分析, 心脏死亡供体捐献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的器官将在近 年内成为我国供体器官的主要来源。这些器官对保存的要求明显提高, 虽然在低。

15、温下对这 些器官进机器灌注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改进, 但远未能真正满足临床需求。例如在对器官活 性进行评估时, 低温灌注仅能提供间接的数据, 不能有效反映器官在再植之后的活性。 发明内容 0011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一定程度低于体温的 稳定温度下用一种或几种特殊灌注液灌注一个或多个器官以维持和 / 或恢复器官生存力 及活性, 便于存储与或运输器官, 同时对该离体器官或组织活性予以监视、 记录的离体肾脏 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同时根据该装置所得数据和组织器官活性监视装置确定该器官是 否适合于移植, 以及为手术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与数据证据。 0012 为了实现上述。

16、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器官存储盒, 贮液室, 灌注管 路, 控制器, 所述贮液室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 灌注管路输出口通过单向阀与 器官存储盒连接, 器官存储盒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 所述器官存储盒还连接 有尿液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 所述灌注管路与器官存储盒间设置与控制器的探测装置, 所述 说 明 书 CN 104186459 A 4 3/7 页 5 器官存储盒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 0013 上述方案中,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将器官存储盒温度控制在亚常温 4-32 摄氏度或 者关闭温度控制装置, 在器官存储盒周围。

17、布置冰块将温度控制在 0-4 摄氏度。 (可以根据获 取时供体器官的具体状态及所需的大致保存时限, 选择适合的保存模式) 上述方案中, 灌注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 氧合装置、 过滤器和除 气泡器。 0014 上述方案中, 所述过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 用于监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力, 当 过滤器堵塞, 差压增大, 可向控制器传输信号, 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 0015 上述方案中,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监控氧分 压的氧分压探测器、 监控气泡去除情况的气泡探测器。 0016 上述方案中,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 冷却装置、 加热装置,。

18、 所述温度 传感器、 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 0017 上述方案中, 还包括动脉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 所述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 接肾脏动脉, 所述肾脏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0018 上述方案中, 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 面。 0019 上述方案中, 还包括废液室, 所述废液室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 还包括灌 注液采集窗, 所述灌注液采集窗连接器官存储盒, 单向阀的使用避免了废液返流而造成污 染的情况。 0020 上述方案中, 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 GPS 定位装置。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 : 一、 低温本身对器官也会造成损伤, 而研究发现, 温度低于 20之后, 细胞的酶活性就 已经降到较低标准, 研究发现 20的亚常温灌注保存可以提供更好的保存效果, 在肝脏、 肺 都已经得到证实, 而在肾脏, 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也发现亚常温灌注较低温灌注更能保护 器官的活性, 本发明采用 4-32的亚常温灌注方式对肾脏进行保存, 为肾脏提供了一个最 合适的温度环境, 既可避免代谢增加导致的能量缺乏及酶活性下降, 又可减轻低温本身对 器官造成的损伤。 0022 二、 能够对肾脏持续灌注保存液, 持续的稳定的为肾脏提供营养物质, 满足其能量 需要 ; 三、 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种传感器和温度控制装。

20、置, 对设备灌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并通 过维持肾脏内环境稳定, 为移植后器官复苏创造好的条件。 0023 四、 本发明通过降低器官温度, 使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 灌注保存液具有一定的酸碱 缓冲能力, 并且整体 PH 偏碱性 ; 灌注保存液中添加抗氧化物质等手段减少了无氧代谢生成 的酸性代谢产物对器官的损伤。 0024 五、 离体器官保存温度可以进行调整, 不局限于低温, 因而既可避免代谢增加导致 的能量缺乏及酶活性下降, 又可减轻低温本身对器官造成的损伤。 0025 六、 通过显示设备和设置灌注采集液采集窗随时监测离体肾脏的保存情况和保存 液的变化。 0026 七、 保存液可以循环使用有利于。

21、降低成本。 说 明 书 CN 104186459 A 5 4/7 页 6 0027 八、 本发明用途 : 1) 长期有效保存离体肾脏的活性, 使其在再植后维持功能 ; 2) 针 对供体肾脏在获取时不同的功能状态和所需的保存时限, 设置有不同的保存模式 ; 3) 通过 保存期间的灌注, 对供体器官所受的损伤进行修复 ; 4) 通过灌注参数值, 灌注液的生化学变 化等, 在移植前评估器官的活性, 协助确定该器官分级, 是否适用于移植, 适用受者范围。 5) 本设备同样适用于大动物 (犬、 猪及灵长类动物) 器官, 进行生理学、 药理学相关实验。 附图说明 0028 图 1 为本发明的装置的系统框图。

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有效方法, 而以肾移植患者的供需矛盾尤为 巨大, 但是器官短缺的现状, 使得我们不得不尽最大能力用好每一个正常的器官, 同时也迫 使我们去尝试使用一些边缘器官, 这些边缘器官与标准供体器官相比, 质量相对较差, 在移 植发展前期是被摒弃不用的, 包括扩大标准供体器官 (ECD) , 以及 DCD 器官。 0030 针对正常器官, 我们需要尽最大可能在移植前保护其活性 ; 而针对边缘供体器官, 首先这些器官已经经受过较重的缺血损伤, 其次, 由于质量原因, 这些器官对缺血损伤的耐 受程度较差, 更需要。

23、在移植前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保护。 0031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体肾脏亚常温或低温保存装置, 包括器官存储盒, 贮液 室, 灌注管路, 控制器, 所述贮液室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 灌注管路输出口通 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 器官存储盒通过单向阀与灌注管路输入口连接, 所述器官存 储盒还连接有尿液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 所述灌注管路与器官存储盒间设置与控制器的探测 装置, 所述器官存储盒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 0032 上述方案中,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将器官存储盒温度控制在亚常温 4-32 摄氏度或 者关闭温度控制装置, 在器官存储盒周围布置冰块将温度控制在 0-4 摄氏度。 0033 。

24、上述方案中, 灌注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 氧合装置、 过滤 器、 除气泡器。 0034 上述方案中, 所述过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 用于监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力, 当 过滤器堵塞, 差压增大, 可向控制器传输信号, 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 0035 上述方案中,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监控氧分 压的氧分压探测器、 监控气泡去除情况的气泡探测器。 0036 上述方案中,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 冷却装置、 加热装置, 所述温度 传感器、 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 0037 上述方案中, 还包括动脉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 所述灌。

25、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 接肾脏动脉, 所述肾脏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0038 上述方案中, 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 面。 0039 上述方案中, 还包括废液室, 所述废液室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 还包括灌 注液采集窗, 所述灌注液采集窗连接器官存储盒。 说 明 书 CN 104186459 A 6 5/7 页 7 0040 上述方案中, 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 GPS 定位装置。 0041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 灌注液为 1L 2L 袋装, 放置在贮液室内, 袋口的连接管可与灌注管路无菌连接。 0042 灌注液流经蠕动泵之前先经过一。

26、个单向阀, 在整个灌注系统液体容量足够之后, 可以关闭这个单向阀, 而当灌注时间较长之后, 可以通过排出一部分废液, 并重新开放此单 向阀, 加入新液, 实现换液的目的。 0043 灌注液经过蠕动泵, 流经氧合装置、 过滤器、 除气泡器, 在进入肾脏动脉前经过压 力传感器、 气泡探测器和氧分压探测器, 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 氧分压及气泡去除情况。 0044 器官 (肾脏) 放置在器官盒内, 浸泡在灌注液体中, 动脉与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 件连接, 静脉自然开放, 灌注液经管路由动脉流入, 由静脉流出到器官盒中。输尿管通过位 于器官盒内液面下的输尿管连接件与尿液收集及采样窗连接。 在器官盒内的。

27、灌注液经导管 引至灌注液采样窗。 灌注液采样窗和尿液收集及采样窗一样, 位于保存设备的表面, 便于采 集样品进行检测, 此外, 尿液收集窗具有刻度, 可显示尿量。 0045 器官盒内的灌注液经盒底的设置了过滤装置的出口, 一部分流回到灌注管路, 再 次经过蠕动泵 ; 另一部分进入废液收集盒内。 0046 实施例一 在器官保存时温度控制装置将器官存储盒温度控制在亚常温 4-32 摄氏度。温度控制 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 冷却装置、 加热装置, 所述温度传感器、 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均与控 制器连接, 温度传感器为一个或若干个均布在器官盒或器官存储室内, 温度传感器实时采 集保存装置的温度信息, 将采。

28、集到的温度信息传送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 温度信号进行实时处理, 得到当前保存装置的温度信息并在人机界面上显示出当前温度信 息, 另一方面中央处理器根据初始化数据设置, 控制温度控制装置的冷却装置或加热装置 对器官存储室和器官盒的温度进行实时PID调节, 从而将存储盒温度控制在亚常温4-32摄 氏度, 研究发现 20 度的亚常温灌注保存可以提供更好的保存效果, 在肝脏、 肺都已经得到 证实, 而在肾脏, 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也发现亚常温灌注较低温灌注更能保护器官的活性, 本发明采用 4-32 度的压常温灌注方式对肾脏进行保存, 为肾脏提供了一个最合适的温度 环境, 既可避免代谢增加。

29、导致的能量缺乏及酶活性下降, 又可减轻低温本身对器官造成的 损伤。 0047 上述方案中, 灌注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 氧合装置、 过滤器 和除气泡器, 蠕动泵与储液室连接, 为储液室里灌注液提供动力, 蠕动泵的电机与中央处理 器连接, 中央处理器控制蠕动泵工作。 氧合装置可以为膜式氧合器、 鼓泡式氧合器中的任一 种。除气泡器可以过滤去灌注液中的气泡。在过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 用于监测过 滤器两端的压力, 当过滤器堵塞, 差压增大, 可向控制器传输信号, 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 装置。 0048 探测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监控氧分压的氧分压探测 器、。

30、 监控气泡去除情况的气泡探测器, 气泡探测器可以探测灌注管路中的气泡, 而除气泡器 可以除去灌注液中的气泡。 0049 还包括动脉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 所述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肾脏动脉, 所述肾脏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避免污染现象。 说 明 书 CN 104186459 A 7 6/7 页 8 0050 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交互界面 可以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和温度情况, 也可以人为的设置系统的工作模式, 人机交互界 面的显示器可以观察并剂量灌注液的压力 (即器官的灌注阻力变化) 。 0051 还包括废液室, 所述废液室通过。

31、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 还包括灌注液采集窗, 所述灌注液采集窗通过单向阀连接器官存储盒, 单向阀的使用避免了返流造成污染的情 况。 0052 控制器还连接有 GPS 定位装置。 0053 电源装置可以采用锂电池、 蓄电池或者插头中任一一种。 0054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 灌注液为 1L 2L 袋装, 放置在贮液室内, 袋口的连接管可与灌注管路无菌连接。 0055 灌注液流经蠕动泵之前先经过一个单向阀, 在整个灌注系统液体容量足够之后, 可以关闭这个单向阀, 而当灌注时间较长之后, 可以通过排出一部分废液, 并重新开放此单 向阀, 加入新液, 实现换液的目的。 0056 灌注液经过蠕动泵,。

32、 流经氧合装置、 过滤器、 除气泡器, 在进入肾脏动脉前经过压 力传感器、 气泡探测器和氧分压探测器, 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 氧分压及气泡去除情况。 0057 器官 (肾脏) 放置在器官盒内, 浸泡在灌注液体中, 动脉与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 件连接, 静脉自然开放, 灌注液经管路由动脉流入, 由静脉流出到器官盒中。输尿管通过位 于器官盒内液面下的输尿管连接件与尿液收集及采样窗连接。 在器官盒内的灌注液经导管 引至灌注液采样窗。 灌注液采样窗和尿液收集及采样窗一样, 位于保存设备的表面, 便于采 集样品进行检测, 此外, 尿液收集窗具有刻度, 可显示尿量。 0058 实施例二 在器官保存时关闭。

33、温度控制装置, 在器官存储盒周围布置冰块将温度控制在 0-4 摄氏 度。 0059 上述方案中, 灌注管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作动力装置的蠕动泵、 过滤器和除气泡 器, 蠕动泵与储液室连接, 为储液室里灌注液提供动力, 蠕动泵的电机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中央处理器控制蠕动泵工作。在过滤器两端设置有差压传感器, 用于监测过滤去器端的压 力, 当过滤器堵塞, 差压增大, 可向控制器传输信号, 启动控制器连接的报警装置。 0060 探测装置包括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监控气泡去除情况的气泡探 测器, 气泡探测器可以探测灌注管路中的气泡, 而除气泡器可以除去灌注液中的气泡。 0061 还包括动脉。

34、连接件和尿路连接件, 所述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件连接肾脏动脉, 所述肾脏输尿管通过尿路连接件连接尿液收集及采样窗, 避免污染现象。 0062 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显示器官状态的和用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交互界面 可以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和温度情况, 也可以人为的设置系统的工作模式, 人机交互界 面的显示器可以观察并剂量灌注液的压力 (即器官的灌注阻力变化) 。 0063 还包括废液室, 所述废液室通过单向阀与器官存储盒连接, 还包括灌注液采集窗, 所述灌注液采集窗通过单向阀连接器官存储盒, 单向阀的使用避免了返流造成污染的情 况。 0064 控制器还连接有 GPS 定位装置。 0065 电。

35、源装置可以采用锂电池、 蓄电池或者插头中任一一种。 说 明 书 CN 104186459 A 8 7/7 页 9 0066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 灌注液为 1L 2L 袋装, 放置在贮液室内, 袋口的连接管可与灌注管路无菌连接。 0067 灌注液流经蠕动泵之前先经过一个单向阀, 在整个灌注系统液体容量足够之后, 可以关闭这个单向阀, 而当灌注时间较长之后, 可以通过排出一部分废液, 并重新开放此单 向阀, 加入新液, 实现换液的目的。 0068 灌注液经过蠕动泵, 流经过滤器、 除气泡器, 在进入肾脏动脉前经过压力传感器、 气泡探测器, 监控灌注液的灌注压力及气泡去除情况。 0069 器官 (肾脏) 放置在器官盒内, 浸泡在灌注液体中, 动脉与灌注管路通过动脉连接 件连接, 静脉自然开放, 灌注液经管路由动脉流入, 由静脉流出到器官盒中。输尿管通过位 于器官盒内液面下的输尿管连接件与尿液收集及采样窗连接。 在器官盒内的灌注液经导管 引至灌注液采样窗。 灌注液采样窗和尿液收集及采样窗一样, 位于保存设备的表面, 便于采 集样品进行检测, 此外, 尿液收集窗具有刻度, 可显示尿量。 说 明 书 CN 104186459 A 9 1/1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86459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