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捕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诱捕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175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 CN 102917584 A *CN102917584A* (21)申请号 201080065737.1 (22)申请日 2010.04.20 a201003485 2010.03.25 UA A01K 85/14(2006.01) (71)申请人 SV乌里阿诺夫 地址 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72)发明人 SV乌里阿诺夫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代理人 郝文博 (54) 发明名称 诱捕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捕鱼的领域, 尤其人造诱饵, 即振 荡式诱捕器,。
2、 其能够由业余捕鱼者在捕鱼时使用。 诱捕器包括具有重物的细长主体、 用于连接钓丝 的开口及至少一个钩。 主体的前部、 下部或尾部设 置有板保持件, 板保持件的端部处具有环, 所述环 以一间隙穿过两个开口, 两个开口被横向件隔开 并布置在板的垂直或水平轴线上的中段, 距板的 对称中心等距。板的侧向部相对于垂直轴线是对 称的凸形。板以铰接方式紧固至环并能从垂直于 诱捕器的纵向轴线的中心位置起在不同平面上倾 斜, 板的凸形侧向部沿诱捕器移动方向指向前方。 结果是诱捕器非常有效的工作并以最小执行率执 行其功能, 具有大范围的振荡, 即从高频率低幅度 的强力振动式振荡到低频率振荡幅度增加的更平 缓工作的。
3、振荡, 而不会使钓丝缠结在钩上, 该诱捕 器具有在改变方向和移动速度的条件下提供有效 振荡的能力。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09.25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A2010/000020 2010.04.20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119127 RU 2011.09.2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4 页 1/2 页 2 1. 一种诱捕器, 包括具有重物的细长主体、 。
4、用于连接钓丝的开口以及至少一个钩, 其中 所述主体的前部、 下部或尾部设置有板保持件, 所述板保持件的端部处具有环, 所述环以一 间隙穿过两个开口, 所述两个开口被横向件隔开并且在垂直或水平轴线上布置在所述板的 中间部分中, 距板的对称中心等距, 所述板的横向部相对于所述垂直轴线是对称的凸形, 所 述板以铰接方式紧固至所述环并且能够从垂直于所述诱捕器的纵向轴线的中心位置起在 不同平面上倾斜, 所述板的凸形的所述横向部沿诱捕器移动方向指向前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实施为扁平的或三维的、 组合 的、 整件式的或组装式的, 或者安装在杆或者框架上, 所述杆。
5、或者框架的前部连接至所述诱 捕器的所述重物, 所述主体在水平面内具有额外的弯曲的、 平坦的或组合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在其下部包括加深部和/或突 起。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用于连接所述钓丝的所述开口制造在 所述主体的顶部处或者所述诱捕器的所述重物的上部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尾部中, 固定有由毛 皮或者合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刷子或者柔软的尾部, 所述刷子或者柔软的尾部与所述钩成 一体或者分开制造。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物通过一个。
6、或两个铰链固定地 或可活动地牢固于所述主体的所述前部或鼻部中。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物实施为分开的, 其中两个横向 部通过一连接所述重物的各部分的弯曲轴而连接至所述主体。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的所述保持件构造为与所述主 体是单独构造的或者与所述主体作为单一部件构造, 并且所述保持件固定的连接至所述主 体或所述重物, 或者连接成具有在垂直面内不同位置处迁移和固定的可能性, 或者具有绕 其纵向轴线旋转有限角度的可能性。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设置有紧固件以用于安装 和拆卸, 并。
7、且实施为具有在垂直面内或者在水平面内旋转有限角度的可能性。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的所述保持件制成为刚性的或 弹性的。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实施为缩短的或者细长 的、 弯曲的或者直的, 环位于所述保持件的纵向轴线上或者从所述轴线向前移或者向后移, 在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环的接合点处具有额外的凸起以限制所述板的倾斜角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实施为如下形式 : 杆、 仿形 件、 框架、 板。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构造为与所述板保。
8、持件作为单 一单元或者与所述板保持件分离, 实心的或者分开的, 或者具有紧固件用于拆卸, 其制造成 圆形的、 椭圆的、 细长的形状, 一端被导圆, 其另一端是有角度的, 或者呈区段的形式, 或者 至少具有一个直的内缘, 或者内缘具有突起, 或者其具有延伸的自由端或者突起以限制所 述板的倾斜角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具有两个对称轴线的所述板实施为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17584 A 2 2/2 页 3 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椭圆形、 用直线或曲线结合的两个半圆形, 或者其具有以上提到的任意 形状, 其中一些量的直线用曲线代替, 反之亦然,。
9、 或者用圆角代替 ; 或者其制造为组合形式, 具有垂直对称轴线或者垂直和水平对称轴线。 1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制造成细长的, 并且定位为其 纵向轴线位于水平面或垂直面内。 1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具有相对于垂直轴线是对称凸 形的横向边缘以及平坦的中间部, 或者相对于垂直轴线是对称的完全或部分弯曲的横向表 面, 具有不同的形状、 角度、 曲率半径, 或者所述板具有相对于垂直轴线对称的弯曲部分, 并 且其相对于水平轴线沿相同方向对称地或非对称地弯曲, 或者所述板的侧面具有弯曲部, 在带有横向件的开口部位的区域处在工作表面。
10、中具有加深部, 或沿其垂直轴线具有加深 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的弯曲部分实施为柱形的、 球 形的、 多面体的、 锥形的和组合的形式, 所述板的弯曲部分还制造成具有可变半径, 是对称 的弯曲表面和平坦表面的组合, 平坦表面和弯曲表面的比例不同。 1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具有横向件的所述板上的开口所述通 过以下方式来实施 : 通过将所述横向件设定为横向于所述板中的细长狭槽 ; 或者通过在所 述板中设置所述两个开口, 需要用所述两个开口之间的间隔来形成横向件。 1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
11、向件构造为与所述板的表面重 合, 或者相对于所述板沿所述板的后侧的方向突出。 2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到达所述诱捕器的所述主体的 前面, 接近所述诱捕器的纵向轴线或者向下偏移 ; 或者独立地到达所述主体的所述下部中 ; 或者利用部分加深部到达所述诱捕器的所述主体中。 2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连接至其后方的或前方的所述 保持件。 2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和所述板由金属、 合成物、 塑 料、 有机材料或它们的组合制成。 2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中。
12、的所述开口构造为在水平面 内是圆形的或细长的, 它们相对于板的垂直对称轴线对称布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17584 A 3 1/11 页 4 诱捕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捕鱼, 尤其人造诱饵, 即振荡式诱捕器, 其能够由业余捕鱼者在捕鱼时 使用。 背景技术 0002 公知的是, 一些种类的淡水掠食性鱼类, 例如鲈鱼和梭鲈, 优选会产生高频率振荡 的诱饵。公知类型的诱捕器会产生这种振荡 : 旋转式诱捕器、 塑料和硅树脂诱捕器, 包括 Twister 诱捕器和 Vibrotail 诱捕器等。然而, 这些诱饵会引起平滑的高频率振荡, 取决于 捕鱼条件在有些情况下这对于捕食性。
13、动物来说是不具有充分吸引力的, 而且其没有由诱捕 器传播所需的距离同时不被捕食性动物察觉, 这在强度方面是不充分的。 0003 基 于 上 述 信 息, 已 经 设 计 了 若 干 种 类 的 人 造 诱 捕 器, 其 能 够 产 生 的 高 频 率 振 动 和 高 强 度 振 荡 的 振 动 特 性。 这 些 诱 捕 器 包 括 例 如 摇 动 器 Rattlin, 其 是不带鼻部刀片的三维塑料鱼, 其中扁平后部通常设置有用于连接钓丝的设备 , , , 2003, 。134,142。 (Shcherbakovs Brothers-Modern Spinning, Moscow-Ast-Ast。
14、rel Guardian, 2003, 134.142 页) 。 0004 在水平引导或者向上提升时, 这种诱捕器会摇晃和抽动, 引起了高频率振荡。同 时, 因为下列事实 : 在使得摇动器的扁平上表面流线型化的过程中因迎面的水流产生振动, 这些诱捕器在降到底部时不会振动, 这个事情变成了在使用这种常用抖动捕鱼方法捕鱼时 有效应用诱捕器的障碍, 因为诱捕器周期性地从底部上升然后下降到底部的这种颠簸在下 降的时刻会吸引捕食性动物。 另外, 因为诱捕器的三维流线型主体来实施振荡, 所以在一些 情况下这些振荡的功率和敏捷度 (sharpness) 不是很有效。由于诱捕器的三维主体以及它 的体积重量比,。
15、 在很大深度和水流的池塘中使用上述的诱捕器会是复杂的。 同时, 因为钓丝 连接至主体, 其本身视为诱捕器的振荡元件, 所以用于连接钓丝的紧固件的设计和属性是 非常重要的。 0005 因为振荡由主体 Rattlin 直接产生, 所以若不显著改变诱捕器作为整体的设计的 话就无法改变这些振荡特性, 这个事实本质上应该被视为是开发了一种新的模型, 并且伴 随着需要制造新的高成本的装备。另外, 呈无刀片摇动器形式的设计 Rattlin 本身使得能 够创建可产生足够高频率小幅度振荡的模型。 0006 与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最接近的类似物是这样的诱捕器, 其设计成引起敏捷的高 频率振荡, 其是金属诱捕器 -Ci。
16、cada, 制造成如下的形式 : 稍微凸出的椭圆形金属板, 具 有一个或者多个孔用于连接钓丝, 并且具有位于诱饵的前底部处的细长圆形形状的重 物。板通过卡扣或者小的卷绕环连接至钓丝。诱捕器 -Cicada 能够装备有一个或者两 个的双件或者三件式钩 , , , 说 明 书 CN 102917584 A 4 2/11 页 5 2003, 。144147(Shcherbakovs Brothers-Modern Spinning, Moscow-Ast-Astrel Guardian, 2003, 144-147 页) 。 0007 在水平引导时, 上述诱捕器会引起敏捷的高频率振荡, 从而当诱捕器。
17、移动时会扩 展到长距离。诱捕器是紧凑的, 因此其能够容易浸入到期望深度。在捕鱼的过程中, 通过将 钓丝连接至诱捕器顶部的多个孔之一, 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调节诱捕器振荡的频率和强度。 0008 通过这种敏捷和高强度的跳动, 诱捕器对于捕食性动物是充分有吸引力的, 尤其 对于鲈鱼和梭鲈。然而, 诱捕器的设计特征具有一定的缺陷。 0009 因而, 振荡元件即诱捕器的瓣 (petal) 牢牢地固定至重物。相应地, 为开始操作, 应该以相当大的力作用于诱捕器, 该力足够大使得不仅移动振荡元件, 而且移动与振荡元 件紧密关联的诱捕器重物, 并且取决于操作条件, 重物可以具有很大的质量。因此, 当水平 引导时。
18、, 诱捕器以中等的速度或者高速引导速度有效操作。 从开始移动的时刻起, 诱捕器应 该实现诱捕器开始振动的速度。通过这样做, 在对于诱捕器 -Cicada 来说不足以开始操作 的低速度值, 诱捕器以几乎没有振荡的方式移动, 并且不会吸引捕食性动物的注意。另外, 因为具有流线型紧凑主体的诱捕器 -Cicada 容易下潜, 所以因增加引导速度会使得其保持 于水的上层。因此, 对于在期望诱捕器的引导速度降到最低的环境中捕鱼, 诱捕器 -Cicada 应用的有效性是不够的。 0010 因为像 Rattlin 一样, 钓丝直接连接至诱捕器的振荡板, 该板的相反部分刚性连 接至诱捕器的重物, 所以 Cica。
19、da 也被视为是对于所应用的紧固件的设计和质量的选择很 敏感, 这会显著影响诱捕器的操作效率。 0011 由于设计特征, 在移动时, 振动式 Cicada 的细长瓣部倾向于占据靠近垂直位置的 位置。 在一些情况下, 在瓣部充当间隔件时, 诱捕器的这种操作位置使得完成闭合用来抓取 捕食性动物的钳夹以及用钩抓住捕食性动物变得困难。 正是由于很多次数的钩与鱼不完全 接合的鱼的上钩 (attacking) , 使得诱捕器的抓捕能力不足。 0012 另外, 诱捕器的设计紧凑性导致所有的功能元件 (包括钓丝连接点、 钩和重物) 彼 此非常靠近。 诱捕器设计元件的这种布置还导致在投掷诱捕器时频繁挥动钩上的钓。
20、丝的时 候, 它们分别无序旋转。 0013 在设计特征方面, 诱捕器 -Cicada 旨在引起敏捷的高频率振荡, 其中 “具有多个孔 用于将钓丝连接到诱捕器的上缘上” 能够确定地改变诱捕器的振荡特性, 但是维持振荡的 敏捷和高频率。因而, 这种诱捕器设计不允许开发对于特定捕鱼条件来说所必须的引起更 平缓和广泛的振荡的模型。 0014 这里陈述的诱捕器, 像之前描述的类似物一样, 都旨在引起高频率的非常敏锐的 振荡, 它的设计基本上不会允许产生在特定捕鱼条件下所期望的会生成平缓的平滑振荡的 模型。考虑到事实上 Cicada 的振荡元件是其主体, Cicada 设置有额外的吸引性元件如刷 子、 鱼。
21、诱导器 (fishcall) 等, 这可增加诱捕器的操作效率, 导致增加诱捕器初始速度, 在其 处, 诱捕器 -Cicada 开始振动。 0015 因为诱捕器 -Cicada 的设计提供了其仅在下列条件下的振动 : 诱捕器的上工作缘 被迎面的水流绕过, 其中自由沉入底部, 所以这种诱捕器 -Cicada(其通过重物碰到迎面的 水流) 丧失了引起活跃的高频率振荡的能力。这是在这种诸如颠簸 (jigging, 滚钩) 的捕鱼 方法下使用诱捕器 -Cicada 的缺陷。 说 明 书 CN 102917584 A 5 3/11 页 6 发明内容 0016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要创建一种改进设计的诱捕器,。
22、 其具有高操作效率, 并以最 小引导速度执行其功能, 具有大范围的振动, 即从高频率低幅度的强力振动式振荡到低频 率振荡幅度增加的更平缓工作的振荡, 而不会使钓丝缠结在钩上, 该诱捕器具有在改变方 向和移动速度的条件下提供有效振荡的能力。 0017 以上特定的技术问题用开发的诱捕器解决, 诱捕器包括具有重物的细长主体、 用 于连接钓丝的开口以及至少一个钩, 其中, 根据本发明, 所述主体的前部、 下部或尾部设置 有板保持件, 所述板保持件的端部处具有环, 所述环以一间隙穿过两个开口, 所述两个开口 被横向件隔开并且布置在所述板的垂直或水平轴线上的中间部分中, 距板的对称中心等 距, 所述板的横。
23、向部相对于所述垂直轴线是对称的凸形, 所述板以铰接方式紧固至所述环 并且能够从垂直于所述诱捕器的纵向轴线的中心位置起在不同平面上倾斜, 所述板的凸形 的所述侧向部沿诱捕器移动方向指向前方。 0018 所述主体能够制造为扁平的或三维的、 组合式的、 整件式的或复合式的 (组件式 的) , 或者安装在杆或者框架上, 所述杆或者框架的前部连接至所述诱捕器的所述重物。诱 捕器的所述主体在水平面内具有额外的弯曲的、 扁平的或组合的表面。 0019 所述主体能够在其下部包括加深部和 / 或突起。 0020 用于连接所述钓丝的所述开口能够制造在所述主体的顶部处或者所述诱捕器的 所述重物的上部中。 0021 。
24、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尾部中, 能够固定有由毛皮或者合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刷子或 者柔软的尾部, 所述刷子或者柔软的尾部与所述钩成一体或者分离设计。 0022 所述重物能够通过一个或两个铰链静止地或可活动地牢固于所述主体的所述前 部或鼻部中。 0023 所述重物能够实施为分开的, 其中两个横向部通过一连接所述重物的各部分的弯 曲轴而连接至所述主体。 0024 所述板的所述保持件能够构造为与所述主体分离或者与所述主体作为单一部件。 其能够以如下方式连接至所述主体或所述重物 : 静止地或者具有在垂直面内不同位置处迁 移和固定的可能性, 或者具有绕其纵向轴线旋转有限角度的可能性。 0025 所述保持件能够设。
25、置有紧固件以用于其安装和拆卸, 并且能够实施为具有在垂直 面内或者在水平面内旋转有限角度的可能性。 0026 所述板的所述保持件能够制造为刚性的或弹性的。 0027 所述保持件能够制造为缩短的或者细长的、 弯曲的或者直的, 环位于所述保持件 的纵向轴线上或者从所述纵向轴线移向前或者移向后, 在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环的接合点处 具有额外的凸起以限制所述板的倾斜角度。 0028 所述保持件能够制造为如下形式 : 杆、 仿形件 (contour) 、 框架、 板。 0029 所述环能够构造为与所述保持件一起作为单一单元或者与所述板保持件分离构 造。 其可以是实心的或者分开的, 或者具有紧固件用于分开, 。
26、制造成圆形的、 椭圆的、 细长的 形状, 其一端被导圆, 其另一端是有角度的, 或者呈区段的形式, 或者至少具有一个直的内 缘, 或者内缘具有突起, 或者其具有延伸的自由端或者突起以限制所述板的倾斜角度。 说 明 书 CN 102917584 A 6 4/11 页 7 0030 具有两个对称轴线的所述板可以实施为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椭圆形、 用直线或 曲线结合的两个半圆形, 或者其具有以上提到的任意形状, 其中一些量的直线用曲线代替, 反之亦然 ; 或者用圆角代替 ; 或者其制造为组合形式, 具有垂直对称轴线或者垂直和水平 对称轴线。 0031 所述板能够制造成细长的, 并且定位为其纵。
27、向轴线位于水平面或垂直面内。 0032 所述板能够具有相对于垂直轴线是对称凸形的横向边缘以及扁平的中部, 或者相 对于垂直轴线是对称的完全或局部凸形的横向表面, 具有不同的形状、 角度、 曲率半径, 或 者所述板能够具有相对于垂直轴线对称的曲面, 并且其能够相对于水平轴线沿相同方向对 称地或非对称地弯曲, 或者所述板的侧面具有弯曲部, 在带有横向件的开口部位的区域处 在工作表面中具有加深部, 或沿其垂直轴线具有加深部。 0033 所述板的曲面能够实施为柱形的、 球形的、 多面体的、 锥形的和它们组合的形式。 所述板的曲面能够制造成可变半径, 是对称的弯曲表面和扁平表面的组合, 扁平表面和弯 曲。
28、表面的比例不同。 0034 所述板上的具有所述横向件的开口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 : 通过将所述横向件 设定为横向于所述板中的细长狭槽 ; 或者通过在所述板中设置所述两个开口, 需要用所述 两个开口之间的间距来形成横向件。 0035 所述板中的所述开口能够构造为在水平面内是圆形的和细长的, 它们相对于板的 垂直对称轴线对称布置。 0036 所述横向件构造为与所述板的表面重合, 或者相对于所述板沿所述板的后侧的方 向突出。 0037 所述环能够到达所述诱捕器的所述主体的前面的位置, 接近所述诱捕器的纵向轴 线或者向下偏移 ; 或者独立地到达所述主体的所述下部中 ; 或者利用部分加深部到达所述 诱。
29、捕器的所述主体中。 0038 所述板能够连接至其后方的或前方的所述保持件。 0039 所述主体和所述板能够由金属、 合成物、 塑料、 有机材料或它们的组合制成。 0040 由于事实上诱捕器的振荡板不是刚性连接至其主体和重物, 所以上述板刚好从诱 捕器被移动的时刻起开始以高频率振荡, 也即诱捕器在以最低速度引导时实施其功能。另 外, 该设计特征允许在主体上安置有这种额外的吸引元件而不会损害诱捕器的振荡属性, 如柔软的尾部、 刷子等, 这提高了诱捕器在特定条件下的操作效率。 0041 因为诱捕器的振荡板在靠近所述板的对称中心的点枢转地连接至保持件, 并且所 述板能够相对于该点在不同平面内移动, 所。
30、以在诱捕器主体在空间内的任何布置下, 板都 倾向于维持其位置, 在该位置板的垂直轴线垂直于迎面的水流, 也即建立了用于振荡的最 有效位置。 另外, 即使在开口沿垂直轴线相对于对称中心有一些偏移的情况下, 或者在一定 程度上违反板侧部的曲面的对称的条件下, 也可保持诱捕器的性能。在急速改变诱捕器移 动方向的情况下, 所述板调节其相对于面向的水流的位置, 而不会中断振荡。 0042 在制造原型中, 振荡是由瓣部的前缘上的迎面水流产生的, 与制造原型相比, 根据 本发明, 这种振荡不会在诱捕器自由下降到底部的时刻产生, 当应用要求保护的设计的诱 捕器时, 迎面水流持续与振荡板的工作面交互, 甚至是在。
31、板自由下降到底部的时刻。 因而不 会改变为该模型结构上专门设计的振荡特性。 说 明 书 CN 102917584 A 7 5/11 页 8 0043 在制造原型中, 振荡元件恰好是诱捕器的主体, 诱捕器的振荡效率会受钓丝的连 接方式以及紧固件的设计和质量影响, 与制造原型不同, 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诱捕器中, 振 荡板具有结构上专门设计的呈环形式的铰接接头, 从而确保其振荡独立于主体, 因而板的 实施振荡的能力不会取决于将主体连接至钓丝的方式, 因此, 将钓丝连接至诱捕器的方式 不会影响诱捕器的有效操作。 0044 在制造原型中, 连接钓丝、 重物和钩的点定位为彼此非常靠近, 而诱捕器的请求保 。
32、护的设计提供了延伸的主体, 其中钩紧固为距钓丝和重物的连接点一定距离, 因此诱捕器 不会倾向于使钓丝缠结在钩上, 而在制造原型中这通常会发生。 0045 在引导期间, 在水流中, 与诱捕器倾向于占据靠近垂直位置的位置的制造原型不 同, 诱捕器的主体在实施其等速运动时持续保持在水平面内, 不会阻碍在抓捕时用钩链接 鱼。 0046 考虑到本发明之后的诱捕器的设计提供了振荡元件即板的应用, 板独立与主体操 作并且借助于具有环的保持件连接至主体, 板的振动和振荡通过保持件而传递到诱捕器的 主体, 环固定至保持件端部并且相对于保持件静止, 保持件和环在该情况下实施将板的振 荡传递至诱捕器的主体的杠杆的功。
33、能, 该杠杆也开始以板的振荡频率和更大的幅度振荡。 因而, 改变主体负荷或者其重量 (由于应用额外的结构元件到诱捕器) 并不会影响板实施结 构上专门设计的振荡或振动的能力, 包括在敏捷改变诱捕器移动方向的条件下或者其下降 到底部的时候。 0047 另外, 该设计在没有任何结构改变的情况下允许额外的成本和任何额外补充的加 工装备, 仅仅通过改变板的形状和曲率来创建大范围振荡的诱捕器, 即从以高频率小幅度 的强力振动式振荡操作的诱捕器到以更小频率和增加幅度更平缓地操作的诱捕器, 以及取 决于引导速度能够以高达若干厘米的幅度来摇动的诱捕器。 0048 而且, 当使用相同的部件时, 在环通过位于板的水。
34、平对称轴线上的孔连接至板的 情况下, 诱捕器会产生更活跃和广泛的振荡。 当应用垂直连接至板的环时, 诱捕器产生具有 更高频率和更小幅度的振荡。在应用 “具有相同尺寸但相对于至少板的垂直对称轴线有不 同对称曲率特性” 的板时, 诱捕器实质上会改变其振荡特性, 即从应用具有扁平中部和弯曲 横向部的板时的高频率小幅度振荡, 到平均频率和更大幅度的振荡, 同时应用侧向部具有 很大曲率且中间部没有或有最少的扁平表面的板。 0049 细长板具有完全平滑曲线的横向表面, 该表面位于诱捕器的主体的前面且以水平 设置的纵向轴线连接到主体, 细长板的横向表面具有全平滑曲率, 使用这样的细长板使得 能够创建这样的诱。
35、捕器 : 其能够在最低速时产生平滑的大幅度振荡, 在移动的过程中从一 侧摇摆到另一侧。 0050 使用位于诱捕器主体的前方或其前下部处的板允许创建这样的诱捕器 : 其具有敏 捷振荡和振动, 从而使诱捕器主体以显著幅度摇摆, 导致在诱捕器操作期间缓和诱捕器的 振荡特性以及降低主体的振荡幅度, 同时将板布置于板的中部或者板的后面。 附图说明 0051 以下附图图示了本发明。 0052 图 1 示出了诱捕器, 其具有紧固在诱捕器的主体的前面的细长诱捕器保持件 ; 说 明 书 CN 102917584 A 8 6/11 页 9 0053 图 2 示出了诱捕器, 其具有紧固在主体的前面的短保持件 ; 0。
36、054 图 3 示出了诱捕器, 其具有紧固至主体的下部的细长保持件 ; 0055 图 4 示出了诱捕器, 其具有紧固于主体的尾部处的短保持件 ; 0056 图 5 示出了诱捕器, 其具有紧固于主体的下部的凹槽中的短保持件 ; 0057 图 6 示出了诱捕器, 其具有的保持件与主体实施为一体, 并作为其伸出的鼻部 ; 0058 图 7 示出了板的正视图, 其在水平面内是细长的, 具有的开口实施在其垂直对称 轴线上 ; 0059 图 8 示出了板的正视图, 具有的开口实施在其水平对称轴线上 ; 0060 图 9 示出了板的正视图, 具有的横向件装设成横向于板中的细长狭槽 ; 0061 图 10 示。
37、出了板的侧视图, 具有的开口实施在垂直对称轴线上 ; 0062 图 11 示出了板的形式的实施例 ; 0063 图 12 示出了具有布置在垂直对称轴线上的开口的板的移动轨迹 ; 0064 图 13 示出了用弯曲轴固定的拼合式重物 ; 0065 图 14 示出了板, 其中环位于水平对称轴线上, 以及其在翻转时相对于运动轴线倾 斜。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诱捕器 (lure) 包括具有重物 (weight) 2 的细长主体 1、 用于连接钓丝的开口 3 以 及至少一个钩 4。 0067 主体 1 能够制造为扁平的或三维的、 组合式的、 整件式的或复合式的 (组装式的) , 或者安装在杆或框架上,。
38、 杆或框架的前部连接至诱捕器的重物。诱捕器的主体在水平面 内能够具有额外的弯曲的或平坦的或组合式的表面。主体 1 能够在其下部包括加深部 (deepening) 和 / 或突起 5(图 6) 。 0068 重物 2 能够通过一个或两个铰链静止地或可活动地牢固于主体的前部或鼻部中。 重物能够实施为分开的 (split) (图 13) , 其中两个横向部 6 通过一连接重物的各部分的弯 曲轴 7 而连接至主体。 0069 用于连接钓丝的开口 3 能够制造在主体 1 的顶部处或者制造在诱捕器的重物 2 的 上部中。 0070 在主体 1 的前部中 (图 1、 图 2)或下部中 (图 3)或尾部中 (。
39、图 4) , 实施有保持件 8, 保持件 8 的端部处具有环 9。环 9 以一间隙穿过两个开口 10, 两个开口 10 由横向件 (crosspiece) 11 隔开, 并且在垂直轴线 (图 7) 或者水平轴线 (图 8) 上布置在板 12 的中部, 距其对称中心等路径。 0071 板 12 的横向部分 13(图 13) 相对于垂直轴线是对称的凸形, 并且它们还能够相对 于水平轴线是凸形的。板 12 枢转地连接至环 9, 并且其构造为能够从与诱捕器的纵向轴线 垂直的中间位置起在不同平面上倾斜, 在所述位置, 弯曲的侧部 13 沿诱捕器移动方向指向 前方。 0072 具有两个对称轴线的板 12 。
40、可以实施为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椭圆形、 用直线或曲 线结合成的两个半圆形, 或者其具有以上提到的任意形状, 其中一些量的直线用曲线代替, 反之亦然 ; 或者用圆角代替 ; 或者其制造为组合形式, 具有垂直对称轴线或者垂直和水平 说 明 书 CN 102917584 A 9 7/11 页 10 对称轴线。 0073 板 12 能够制造成细长的, 并且布置为其纵向轴线位于水平面或垂直面内。 0074 板 12 能够具有相对于垂直轴线是对称凸形的横向部件, 以及平坦的中部, 或者相 对于垂直轴线是对称的完全或部分对称地凸形的横向部件, 具有不同的形状、 角度、 曲率半 径, 或者板能够具有相。
41、对于垂直轴线对称的曲面, 并且其能够相对于水平轴线沿相同方向 对称地或非对称地弯曲, 或者板的侧面能够具有弯曲部, 在带有横向件的开口部位的区域 处在工作表面中具有加深部, 或沿其垂直轴线具有加深部 (图11) 。 板12的曲面能够实施为 柱形的、 球形的、 多面体的 (faceted) 、 锥形的和它们组合的形式。 板的曲面能够制造成具有 可变半径, 是对称弯曲表面和平坦表面的组合, 具有不同的扁平表面和弯曲表面的比例。 0075 板 12 能够连接至其后方的或前方的保持件。 0076 板 12 上的具有横向件 11 的开口 10 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 : 通过将横向件 11 设定为横向于。
42、板 12 中的细长狭槽 ; 或者通过在板中实施两个开口, 需要用两个开口之间的 间距来形成横向件。 0077 板中的开口 10 能够构造为在水平面内是圆形的和细长的, 它们相对于板的垂直 对称轴线对称布置, 这个事实提供了增加了板 12 在水平面内振荡的幅度。 0078 板的开口之间的横向件 11 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 构造使两个开口彼此距离一 定距离 ; 或者形成细长的开口, 该开口具有额外安装的横向于细长开口的中部的单独横向 件。 0079 横向件 11 构造为与板 12 的表面重合, 或者相对于板沿板的后侧的方向突出。 0080 主体 1 和板 12 能够由金属、 合成物、 塑料、 。
43、有机材料或它们的组合制成。 0081 板 12 的保持件 8 能够是与主体 1 分离构造的, 或者与主体 1 作为单一部件构造。 它能够固定地连接至主体 1 或重物 2, 或者以如下方式连接 : 具有在垂直面内不同位置处迁 移和固定的可能性。保持件 8 能够制造成刚性的或弹性的。保持件 8 设置有紧固件 (未示 出) 以用于其安装和拆卸。保持件 8 能够制造成具有在垂直面内或者在水平面内旋转有限 角度的可能性。保持件 8 能够制造成细长的 (图 1、 图 3) 或者缩短的 (图 2、 图 4、 图 5) , 或者 弯曲的 (图 1、 图 3) 或者直的 (图 2、 图 4、 图 5) , 其中。
44、环位于保持件的纵向轴线上或者从该轴 线移向前或者移向后, 在保持件与环 9 的接合点处具有额外的凸起 (未示出) 以限制板的倾 斜角度。保持件 8 能够制造成如下形式 : 杆、 仿形件 (contour) 、 框架、 板。 0082 环 9 能够构造为与保持件 8 一起作为单一单元或者与保持件 8 分开构造。其可以 是实心的或者分开的, 或者具有紧固件用于分开, 其制造成圆形的、 椭圆的、 细长的形状, 其 一端被导圆, 其另一端是有角度的, 或者呈区段的形式, 或者至少具有一个直的内缘, 或者 内缘具有突起, 或者其具有延伸的自由端或者突起以限制板的倾斜角度。 0083 环9能够到达诱捕器的。
45、主体1的前面, 接近诱捕器的纵向轴线或者向下偏移 ; 或者 独立地到达主体的下部中 ; 或者与分段的 (fractional, 部分的) 加深部一起到达诱捕器的 主体中。 0084 在主体1的尾部中, 能够固定有由毛皮或者任何合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刷子14或 者柔软的尾部 (图 5) , 刷子 14 或者柔软的尾部与钩子成一体或者分离形成。 0085 所要求保护的诱捕器如下操作。 0086 在等速运动的开始, 对借助于设置有环 9 的保持件 8 连接至主体 1 的板 12 进行振 说 明 书 CN 102917584 A 10 8/11 页 11 荡, 其中具有间隙的环 9 通过布置在板 12 。
46、的垂直对称轴线上的开口 10 而穿入板, 在该情况 下, 开口10位于中间部, 距板的对称中心相同距离, 在这种条件下, 板12沿垂直轴线与迎面 水流运动垂直而布置。因为板 12 与环 9 的内表面的接触是通过用来分隔开口 10 的横向件 11来实施的, 所以板12在水平面内倾斜向其中一侧, 板12的边缘在紊流的影响下以及由于 开口 10 与开口 9 之间的间隙而朝向运动方向弯曲。因而, 在垂直面内保持垂直于运动方向 而在水平面内相对于迎面的水流改变角度, 板从诱捕器的运动轴线偏移到一侧。 同时, 通过 板 12 的保持件 8 以及其延长部分即环 9(它们在该情况下像杆一样操作) , 板 12。
47、 将这种作 用传递到诱捕器的主体1上, 主体1也在水平面内从其移动方向倾斜向一侧。 在将板定位于 诱捕器的鼻部中时, 侧向地、 反向于板的倾斜方向执行主体旋转。 在将板定位于主体的尾部 中时, 在相同方向上执行主体旋转。 通过这样做, 相对于钓丝到诱捕器的主体的固定点来执 行主体倾斜。 一旦与迎面水流成一定角度, 主体就在力的作用下发生, 这额外开始从运动方 向倾斜主体。此时, 当板 12 作用到诱捕器的主体 1 上的力被在迎面水流影响下施加到倾斜 于一侧的板上的力平衡时, 诱捕器的主体停止倾斜, 板 12 在水平面内沿面向的水流对于相 对的一个改变其迎面角度 (angle of attack。
48、) 且在相反方向上移动, 被水流偏移。 在这种情 况下, 诱捕器的主体 1 也向相反方向倾斜。利用以上安装板 12 的方法, 依靠确保板 12 相对 环 9 的运动来实现 “在敏捷改变诱捕器在垂直面内的方向时提供板相对于迎面 (oncoming) 水流的向前方位” , 在这种条件下, 板的横向件 11 通常在环的内表面上方移动。 0087 板12通过定位于水平对称轴线上板的中间且距对称中心等距离的开口10而连接 至环 9, 在诱捕器等速运动的条件下, 该板 12 也位于这样的位置, 在该位置, 板的垂直轴线 垂直于诱捕器运动轴线。当在水流紊流的影响下驱动时, 板 12 在水平面内旋转, 从而改变 其相对于迎面水流的角度, 并且该板经由带有环 9 的保持件 8(其像杆一样运作) 将力传递 至诱捕器的主体 1, 其在这种情况下在水平面内从其运动轴线倾斜。另外, 通过位于水平轴 线上的开口连接至环 9 的板 12 在其翻转时被水流移位, 并且在环 9 的内表面上从中间部分 移动到环 9 的横向部。在从诱捕器运动轴线进行额外倾斜的过程中, 与垂直连接的板相比, 水平连接的板 12 将更多的力传递至诱捕器的主体 1 ; 与板垂直连接至环相比, 该主体也从 诱捕器运动轴线倾斜更大的距离。因而, 在移动时, 具有水平连接的环 9 的诱捕器比具有垂 直连接的诱捕器产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