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0767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 CN 102907672 A *CN102907672A* (21)申请号 201210408075.4 (22)申请日 2012.10.24 A23L 1/29(2006.01) A23L 1/28(2006.01) A61K 36/06(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P 11/00(2006.01) A61P 33/00(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博杰特机电有限公司 地址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刘浩卫东 闸 (72)发明人 吴国忠 (74)专利代。
2、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43 代理人 胡定华 (54) 发明名称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由香菇 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 外裹缓释衣膜, 缓释 衣膜包括聚合物材料、 致孔剂和抗粘合剂, 香菇提 取物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20-40%, 缓释衣 膜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2-10%, 药用辅料 包括赋形剂和粘合剂, 赋形剂占微丸制剂重量百 分含量的 50-75%, 粘合剂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 量的 1-5%。本发明的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的制备 方法, 制备出来的缓释微丸可调节免疫力, 该缓释 微丸在吸收器官表。
3、面的面积增大, 使生物利用度 提高而局部刺激少或消除。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由香菇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 外裹缓释衣膜, 所述缓释 衣膜包括聚合物材料、 致孔剂和抗粘合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香菇提取物占微丸制剂重量百 分含量的 20-40%, 所述缓释衣膜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2-10%, 所述药用辅料包括赋 形剂和粘合剂, 所述赋形剂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50-75%, 所述粘合剂占微丸制剂重 量百。
4、分含量的 1-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赋形剂为淀粉、 乳 糖、 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粘合剂为甲基纤维 素或聚乙二醇。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聚合物材料为乙基 纤维素 ; 所述致孔剂为聚维酮 ; 所述抗粘合剂为二氧化硅。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的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以下步骤 : a、 取香菇提取物, 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后, 制备软材, 通过造粒机制备含药微丸丸 芯 ; 。
5、b、 取缓释衣膜与体积浓度为 40% 的乙醇充分混合, 得包衣液 ; c、 取含药微丸丸芯, 将包衣液雾化喷到含药微丸丸芯上, 即得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07672 A 2 1/2 页 3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000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香菇可以增长精力, 治疗感冒和去除肠道寄生虫, 香菇的关键成分为香姑多糖。 香 菇提取物的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这些产品基本均为普通的片剂和胶囊剂, 但上述 剂型存在崩解时间长, 在体内的某一部位点崩解,。
6、 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生物利用点低 等缺点, 基于上述问题, 我们将医药领域迅速的微丸技术引入到食品领域。因此, 需要提供 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由香菇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 外裹缓释衣膜, 所述缓释 衣膜包括聚合物材料、 致孔剂和抗粘合剂, 所述香菇提取物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20-40%, 所述缓释衣膜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2-10%, 所述药用辅料包括赋形剂和粘合 剂,。
7、 所述赋形剂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50-75%, 所述粘合剂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 的 1-5%。 0007 所述赋形剂为淀粉、 乳糖、 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 所述粘合剂为甲基纤维素或聚乙二醇。 0009 所述聚合物材料为乙基纤维素 ; 所述致孔剂为聚维酮 ; 所述抗粘合剂为二氧化 硅。 0010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取香菇提取物, 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后, 制备软材, 通过造粒机制备含药微丸丸 芯 ; b、 取缓释衣膜与体积浓度为 40% 的乙醇充分混合, 得包衣液 ; c、 取含药微丸丸芯, 将包衣液雾化喷到含药微丸丸芯上, 即得香菇提取物。
8、缓释微丸。 0011 本发明的优点是 : 与现有技术香姑提取物技术相比, 辅料用量少, 质量稳定, 具有 较好的疗效重现性, 该缓释微丸在吸收器官表面的面积增大, 使生物利用度提高而局部刺 激少或消除。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并不能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3 实施例 1 说 明 书 CN 102907672 A 3 2/2 页 4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由香菇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 外裹缓释衣膜, 缓释衣膜包 括聚合物材料、 致孔剂和抗粘合剂, 聚合物材料为乙基纤维素 ; 致孔剂为聚维酮 ; 抗粘合剂 为二氧化硅, 香菇提取物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9、 20%, 缓释衣膜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 量的 2%, 药用辅料包括淀粉和甲基纤维素, 赋形剂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73%, 粘合剂 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5%。 0014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取香菇提取物, 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后, 制备软材, 通过造粒机制备含药微丸丸 芯 ; b、 取缓释衣膜与体积浓度为 40% 的乙醇充分混合, 得包衣液 ; c、 取含药微丸丸芯, 将包衣液雾化喷到含药微丸丸芯上, 即得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0015 实施例 2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由香菇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 外裹缓释衣膜, 缓释衣膜包 括聚合物材料、。
10、 致孔剂和抗粘合剂, 聚合物材料为乙基纤维素 ; 致孔剂为聚维酮 ; 抗粘合剂 为二氧化硅, 香菇提取物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30%, 缓释衣膜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 量的 5%, 药用辅料包括乳糖和聚乙二醇, 赋形剂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60%, 粘合剂占 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5%。 0016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取香菇提取物, 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后, 制备软材, 通过造粒机制备含药微丸丸 芯 ; b、 取缓释衣膜与体积浓度为 40% 的乙醇充分混合, 得包衣液 ; c、 取含药微丸丸芯, 将包衣液雾化喷到含药微丸丸芯上, 即得香菇提取物缓释微。
11、丸。 0017 实施例 3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由香菇提取物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 外裹缓释衣膜, 缓释衣膜包 括聚合物材料、 致孔剂和抗粘合剂, 聚合物材料为乙基纤维素 ; 致孔剂为聚维酮 ; 抗粘合剂 为二氧化硅, 香菇提取物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40%, 缓释衣膜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 量的 8%, 药用辅料包括糊精和聚乙二醇, 赋形剂占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50%, 粘合剂占 微丸制剂重量百分含量的 2%。 0018 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a、 取香菇提取物, 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后, 制备软材, 通过造粒机制备含药微丸丸 芯 ; b、 取缓释衣膜与体积浓度为 40% 的乙醇充分混合, 得包衣液 ; c、 取含药微丸丸芯, 将包衣液雾化喷到含药微丸丸芯上, 即得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 0019 将本香菇提取物缓释微丸放入人工胃液中 2 小时, 观察没有任何溶出, 外观也没 有任何变化, 取出放入人工肠液中试验, 半个小时释放度达到 90%。 0020 与现有技术香姑提取物技术相比, 辅料用量少, 质量稳定, 具有较好的疗效重现 性, 该缓释微丸在吸收器官表面的面积增大, 使生物利用度提高而局部刺激少或消除。 说 明 书 CN 102907672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