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38419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57730.8

申请日:

2012.09.14

公开号:

CN102895413A

公开日:

2013.01.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2申请公布日:201301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2申请日:2012091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2; 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82

申请人:

包云海

发明人:

包云海; 陈勇; 刘慧萍

地址:

311400 浙江省富阳市琵琶墩83号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茶剂,即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该药茶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蛇床子、陈皮各100-110克,土人参80-85克,土木香、乌榄各65-70克,茶叶120-130克。它具有原料配方新颖、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吸收快、效果好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其特征在于该药茶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蛇床子、陈皮各100‑110克,土人参80‑85克,土木香、乌榄各65‑70克,茶叶120‑130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茶剂,即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背景技术: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女性。其病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可能与内分泌有关。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症状表现为:面部斑片呈灰黑色,境界模糊,范围广泛,并伴有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呕吐清水痰延、舌淡苔腻等。目前,国内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药物较多,主要以西药为主,但存在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够满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该药茶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蛇床子、陈皮各100‑110克,土人参80‑85克,土木香、乌榄各65‑70克,茶叶120‑130克。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该药茶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配比量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末,搅拌均匀,然后按每袋5克重量装入饮用滤纸茶袋中,即成袋泡药茶。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药茶配方原料价格低廉,取料容易,可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其治疗思路是健脾补阳、燥湿祛痰。在原料配方上遵循药性经属,偏重健脾补阳,兼顾整体平衡。药茶中蛇床子具有温肾助阳、祛风燥湿作用,陈皮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作用,土人参具有健脾润肺、止咳、调经作用,土木香具有健脾和胃、行气作用,乌榄具有化痰、利水作用,茶叶具有化痰消食、利尿、解毒作用。上述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从而有效地发挥出健脾补阳、燥湿祛痰的功效,以达到治愈痰湿内停型黄褐斑之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原料配方新颖、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吸收快、效果好。
使用方法:
1、本药茶为口服袋泡茶剂。
2、用量:每日服用3次,每次用量1包。
3、方法:将袋泡药茶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饮服,循环冲泡服用3‑4遍。
4、服用时间:上午、下午和晚饭后各一次。
5、温度控制:温服。
注意事项:
1、失眠者和孕妇,忌服。
2、服用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有刺激的食物。
3、饮用滤纸茶袋应符合饮用茶有关卫生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的原料组合为:蛇床子、陈皮各100克,土人参80克,土木香、乌榄各65克,茶叶120克。该药茶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配比量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末,搅拌均匀,然后按每袋5克重量装入饮用滤纸茶袋中,即成袋泡药茶。
实施例2: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的原料组合为:蛇床子、陈皮各110克,土人参85克,土木香、乌榄各70克,茶叶130克。该药茶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配比量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末,搅拌均匀,然后按每袋5克重量装入饮用滤纸茶袋中,即成袋泡药茶。
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过程:2005年至2006年,采用该技术方案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患者共16例。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56岁,其中30‑50岁患者11例,占68%。患病时间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3年,其中14例患病时间在1‑6个月之间。按上述技术方案治疗,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二个疗程即停止。
诊断标准: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所治疗的疾病,其症状确定为:面部斑片呈灰黑色,境界模糊,范围广泛,并伴有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呕吐清水痰延、舌淡苔腻等。
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该疾病症状是否消失,具体分为以下三级:痊愈——患者服用药茶后,疾病诸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服用药茶后,疾病诸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患者服用药茶后,疾病诸症状毫无消失。
治疗结果:用本发明药茶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患者16例,服用药茶25天痊愈1例,服用药茶26‑30天痊愈3例,服用药茶31‑60天痊愈7例,服用药茶二个疗程后好转5例。一疗程内治愈率为25%,二疗程内治愈率为68%,有效率为100%。其中患病时间1‑6个月之间的14例患者,在服用药茶二个疗程后10例痊愈,治愈率占71%,另4例症状明显减轻;患病时间半年以上的2例患者,服用药茶二个疗程后1例痊愈,治愈率为50%,另1例症状呈好转态势。由此分析,本发明药茶对病程较短患者治疗效果要好于病程较长患者。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954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30 CN 102895413 A *CN102895413A* (21)申请号 201210357730.8 (22)申请日 2012.09.14 A61K 36/82(2006.01) A61P 17/00(2006.01) (71)申请人 包云海 地址 311400 浙江省富阳市琵琶墩 83 号信 箱 (72)发明人 包云海 陈勇 刘慧萍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茶剂, 即一种治疗痰湿 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该药茶是由下述原料 制成的 。

2、: 蛇床子、 陈皮各100-110克, 土人参80-85 克, 土木香、 乌榄各65-70 克, 茶叶 120-130克。 它 具有原料配方新颖、 制备简单、 使用方便、 吸收快、 效果好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其特征在于该药茶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 : 蛇床子、 陈皮各 100-110 克, 土人参 80-85 克, 土木香、 乌榄各 65-70 克, 茶叶 120-130 克。 权 利 要 求 。

3、书 CN 102895413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茶剂, 即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背景技术 : 0002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 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多见女性。 其病因较 为复杂, 一般认为可能与内分泌有关。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症状表现为 : 面部斑片呈灰黑 色, 境界模糊, 范围广泛, 并伴有胸胁支满、 头晕目眩、 呕吐清水痰延、 舌淡苔腻等。目前, 国 内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药物较多, 主要以西药为主, 但存在治疗费用高、 治疗效果不够 满意等缺点。 发明内容 : 0003 本发。

4、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而 提供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0005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该药茶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 : 蛇床子、 陈 皮各 100-110 克, 土人参 80-85 克, 土木香、 乌榄各 65-70 克, 茶叶 120-130 克。 0006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该药茶的制备方法为 : 先将上述配比量 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末, 搅拌均匀, 然后按每袋 5 克重量装入饮用滤纸茶袋中, 即成袋泡药 茶。 0007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

5、药茶配方原料价格低廉, 取料容易, 可降 低治疗费用,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0008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其治疗思路是健脾补阳、 燥湿祛痰。 在原 料配方上遵循药性经属, 偏重健脾补阳, 兼顾整体平衡。药茶中蛇床子具有温肾助阳、 祛风 燥湿作用, 陈皮具有理气调中、 燥湿化痰作用, 土人参具有健脾润肺、 止咳、 调经作用, 土木 香具有健脾和胃、 行气作用, 乌榄具有化痰、 利水作用, 茶叶具有化痰消食、 利尿、 解毒作用。 上述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 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从而有效地发挥出健脾补阳、 燥湿祛痰的功 效, 以达到治愈痰湿内停型黄褐斑之目的。 0009 本发明具有如。

6、下特点 : 原料配方新颖、 制备简单、 使用方便、 吸收快、 效果好。 0010 使用方法 : 0011 1、 本药茶为口服袋泡茶剂。 0012 2、 用量 : 每日服用 3 次, 每次用量 1 包。 0013 3、 方法 : 将袋泡药茶放入杯中, 用开水冲泡饮服, 循环冲泡服用 3-4 遍。 0014 4、 服用时间 : 上午、 下午和晚饭后各一次。 0015 5、 温度控制 : 温服。 0016 注意事项 : 0017 1、 失眠者和孕妇, 忌服。 说 明 书 CN 102895413 A 3 2/2 页 4 0018 2、 服用治疗期间, 忌食生冷、 辛辣、 油腻、 有刺激的食物。 00。

7、19 3、 饮用滤纸茶袋应符合饮用茶有关卫生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 0020 实施例 1 :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的原料组合为 : 蛇床子、 陈皮各 100 克, 土人参 80 克, 土木香、 乌榄各 65 克, 茶叶 120 克。该药茶的制备方法为 : 先将上述 配比量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末, 搅拌均匀, 然后按每袋 5 克重量装入饮用滤纸茶袋中, 即成 袋泡药茶。 0021 实施例 2 :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的原料组合为 : 蛇床子、 陈皮各 110 克, 土人参 85 克, 土木香、 乌榄各 70 克, 茶叶 130 克。该药茶的制备方法为 : 先将上述 配。

8、比量中药原料粉碎成粗粉末, 搅拌均匀, 然后按每袋 5 克重量装入饮用滤纸茶袋中, 即成 袋泡药茶。 0022 临床治疗效果 : 0023 实验过程 : 2005 年至 2006 年, 采用该技术方案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患者共 16 例。患者年龄最小 21 岁, 最大 56 岁, 其中 30-50 岁患者 11 例, 占 68。患病时间最短者 1 个月, 最长者 3 年, 其中 14 例患病时间在 1-6 个月之间。按上述技术方案治疗, 30 天为一个 疗程, 治疗二个疗程即停止。 0024 诊断标准 : 一种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的袋泡药茶, 所治疗的疾病, 其症状确定 为 : 面部斑片呈灰黑。

9、色, 境界模糊, 范围广泛, 并伴有胸胁支满、 头晕目眩、 呕吐清水痰延、 舌 淡苔腻等。 0025 疗效判断标准 : 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该疾病症状是否消失, 具体分为以下三级 : 痊愈患者服用药茶后, 疾病诸症状完全消失 ; 好转患者服用药茶后, 疾病诸症状大 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 ; 无效患者服用药茶后, 疾病诸症状毫无消失。 0026 治疗结果 : 用本发明药茶治疗痰湿内停型黄褐斑患者 16 例, 服用药茶 25 天痊愈 1 例, 服用药茶 26-30 天痊愈 3 例, 服用药茶 31-60 天痊愈 7 例, 服用药茶二个疗程后好转 5 例。一疗程内治愈率为 25, 二疗程内治愈率为 68, 有效率为 100。其中患病时间 1-6 个月之间的 14 例患者, 在服用药茶二个疗程后 10 例痊愈, 治愈率占 71, 另 4 例症状明显 减轻 ; 患病时间半年以上的2例患者, 服用药茶二个疗程后1例痊愈, 治愈率为50, 另1例 症状呈好转态势。由此分析, 本发明药茶对病程较短患者治疗效果要好于病程较长患者。 说 明 书 CN 102895413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