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鲈鲤驯化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38348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31479.5

申请日:

2012.11.02

公开号:

CN102893935A

公开日:

2013.01.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21102|||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发明人:

詹会祥; 周礼敬; 杨德国; 朱永久; 吴兴兵; 晏宏; 陈永柏

地址:

551700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洪南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鲈鲤人工驯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野生鲈鲤,利用地下泉水在驯养池中进行流水驯养,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后,在驯养池中投入30~80g/尾的鲤鱼、鲫鱼或者草鱼作为饵料鱼,同时在遮阳网下投人工配合饲料驯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驯食一次,每次驯食时间不低于2h,采用敲击法驯养。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最高经过65d的驯化,鲈鲤可主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试验最高成活率达72.6%,平均成活率为62.7%,为鲈鲤的人工养殖提供了依据,具有较高的经济意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鲈鲤人工驯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收集野生鲈鲤,利用地下泉水在驯养池中进行流水驯养,所述的驯养池水温介于13~19℃之间,pH7.2~8.0之间,溶解氧含量5.5mg/L以上,在驯养池上搭遮阳网及建造人工洞穴、池底铺垫鹅卵石和河砂;在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之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采用15~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10~20min;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后,在驯养池中投入30~80g/尾的鲤鱼、鲫鱼或者草鱼作为饵料鱼,第一周的投放量为鲈鲤体重量的7‑9%,第二周投放量为4‑6%,第三周及以后的投放量为2‑4%,同时在遮阳网下投人工配合饲料驯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驯食一次,每次驯食时间不低于2h,采用敲击法驯养,所投饲料为沉性配合饲料,其配方如下表所示: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其中驯养池池水为自排自灌形式,水交换为0.5‑2h左右一次。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所述的野生鲈鲤规格为0.2~3.5Kg,优选为0.2~1.8Kg。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所述的野生鲈鲤采自乌江流域毕节段的索峰河、马路河、总溪河、盘大河、七星河。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所述的驯养池水质符合GB 5749‑2006标准。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驯养过程中每18‑22天在驯养池中泼洒一次苯甲溴胺溶液,池水中苯甲溴胺溶液浓度成5~7mL/m3,用以预防鱼病发生。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总的驯化时间为53‑65天之间,驯化成功之后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人工养殖。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鲈鲤驯化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鲈鲤驯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野生鱼类的养殖、繁殖过程中,对野生鱼类的收集驯养是实现养殖乃至繁殖的首要关键因素。在各种野生特有鱼类资源急剧下降的今天,驯化养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对该鱼类研究的进展。
鲈鲤[Percoypris Pingi Pingi(Tchang)]俗称花鱼,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鳃亚科(Barbinae),鲈鲤属(Percoypris chu)。体长形,侧扁,须2对,颌须与口角须几乎等长,口亚上位,唇发达,较肥厚,侧线明显,鳃耙较稀,下咽齿齿式2.3.5‑5.3.2。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岷江、青衣江、金沙江以及乌江、赤水河等流域。是产区重要经济鱼类,鲈鲤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食用珍贵鱼类,属于濒危鱼类,目前已列为重点保护鱼类之一。作为肉食性凶猛鱼类,鲈鲤喜食草鱼、鲤鱼、鲫鱼及各种野杂鱼类活体,对于人工饲养而言具有成本高的缺点,因此如何在人工驯养条件下食用配合饲料,又能保证鲈鲤的成活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鲈鲤驯化养殖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鲈鲤的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鲈鲤人工驯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收集野生鲈鲤,利用地下泉水在驯养池中进行流水驯养,所述的驯养池水温介于13~19℃之间,pH7.2~8.0之间,溶解氧含量5.5mg/L以上,在驯养池上搭遮阳网及建造人工洞穴、池底铺垫鹅卵石和河砂:在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之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采用15~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10~20min;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后,在驯养池中投入30~80g/尾的鲤鱼、鲫鱼或者草鱼作为饵料鱼,第一周的投放量为鲈鲤体重量的7‑9%,第二周投放量为4‑6%,第三周及以后的投放量为2‑4%,同时在遮阳网下投人工配合饲料驯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驯食一次,每次驯食时间不低于2h,采用敲击法驯养,所投饲料为沉性配合饲料,配方如表1所示:
表1  饲料主要成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驯养池池水为自排自灌形式,水交换为0.5‑2h左右一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野生鲈鲤规格为0.2~3.5Kg,优选为0.2~1.8Kg。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野生鲈鲤采自乌江流域毕节段的索峰河、马路河、总溪河、盘大河、七星河。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驯养池水质符合GB5749‑2006标准。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驯养过程中每18‑22天在驯养池中泼洒一次苯甲溴胺溶液,池水中苯甲溴胺溶液浓度成5~7mL/m3,用以预防鱼病发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总的驯化时间为53‑65天之间,驯化成功之后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人工养殖。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最高经过65d的驯化,鲈鲤可主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试验最高成活率达72.6%,平均成活率为62.7%,为鲈鲤的人工养殖提供了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材料与方法
1.1水源水质
驯化养殖试验用水为地下泉水,水温13~19℃,PH7.2~8.0,溶解氧含量5.5mg/L以上,水质清爽,不含泥沙,水量充足。水质经送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2驯养池
面积5m×8m的长方形流水池5口,水深1m~1.2m,池壁用砖砌成,水泥砂浆抹面,池底混凝土硬化后垫10cm‑15cm厚的鹅卵石和河砂,池底降度系数为1.2,池面搭40‑60%的遮阳网,并设置2.5m×3.0m的人工洞穴,池水自排自灌,水交换为1h左右一次。
1.3试验用鱼及运输
驯养试验用鲈鲤为从乌江流域毕节段的索峰河、马路河、总溪河、盘大河、七星河等河段收集的野生鲈鲤,捕捞工具为电捕(经当地渔政部门许可),规格为0.2~3.5Kg。运输方式为氧气袋充氧运输,运输时间尽量选择在阴雨天,水鱼比为8~10∶1,同一个袋子中装规格基本一致的鱼,若规格差异超过50%,则分开装袋。2009年以来试验用野生鲈鲤统计情况见表2。
表2:鲈鲤收集情况统计表


注:比例为占总尾数的比例
1.4驯养
野生鲈鲤运输到养殖场后遵循“调节水温——消毒处理——入池观察”的原则,消毒采用15~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10~20min。分别将规格<400g/尾,400~800g/尾,800~1200g/尾,1200~1800g/尾,1800g/尾以上的鱼分池驯养。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后随即根据鲈鲤规格大小,在驯养池中投入30~80g/尾的鲤鱼、鲫鱼或者草鱼等作为饵料鱼,第一周的投放量为鲈鲤体重量的8%,第二周投放量为5%,第三周及以后的投放量为3%,直到驯食成功。同时在遮阳网下搭100cm×70cm的水下食台,从鱼进入驯养池的第二天开始投人工配合饲料驯食,每天7:00和17:00各驯食一次,每次驯食时间不低于2h,采用敲击法驯养。所投饲料为沉性配合饲料,主要原料为鱼粉、凝胶蛋白、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表3)。
表3  鱼用沉性饲料成分        单位:%

1.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主要是观察鱼群的活动和吃食情况以及饵料鱼的数量,检查进、排水口是否正常,适时捞出池中杂物,保持池水清洁,保持安静等。同时每20d泼洒一次苯甲溴胺溶液使池水浓度成5~7mL/m3,预防鱼病发生,记录好池中水温变化,饵料鱼的变化以及所投饲料数量等。
2结果
鲈鲤驯化一般经过65d便可完成,不同规格的参试鲈鲤均主动摄食配合饲料(表4)。自2009年已来,经过5批次的驯化试验,实现了鲈鲤这一特有鱼类的驯化养殖。
表4  鲈鲤驯食与成活率


通过以上实验结论,最高经过65d的驯化,鲈鲤可主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试验最高成活率达72.6%,平均成活率为62.7%。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出于示例性说明的目的,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鲈鲤驯化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鲈鲤驯化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鲈鲤驯化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鲈鲤驯化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鲈鲤驯化养殖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9393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30 CN 102893935 A *CN102893935A* (21)申请号 201210431479.5 (22)申请日 2012.11.02 A01K 61/00(2006.01) (71)申请人 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地址 551700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洪南路 3 号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 所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72)发明人 詹会祥 周礼敬 杨德国 朱永久 吴兴兵 晏宏 陈永柏 (54) 发明名称 一种鲈鲤驯化养殖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鲈鲤人工驯化养殖方法。

2、, 其特征在于 : 收集野生鲈鲤, 利用地下泉水在驯 养池中进行流水驯养, 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后, 在 驯养池中投入3080g/尾的鲤鱼、 鲫鱼或者草鱼 作为饵料鱼, 同时在遮阳网下投人工配合饲料驯 食,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驯食一次, 每次驯食时间不 低于 2h, 采用敲击法驯养。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 最高经过 65d 的驯化, 鲈鲤可主动摄食人 工配合饲料, 试验最高成活率达 72.6, 平均成 活率为 62.7, 为鲈鲤的人工养殖提供了依据, 具有较高的经济意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

3、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鲈鲤人工驯化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收集野生鲈鲤, 利用地下 泉水在驯养池中进行流水驯养, 所述的驯养池水温介于 13 19之间, pH7.2 8.0 之间, 溶解氧含量 5.5mg/L 以上, 在驯养池上搭遮阳网及建造人工洞穴、 池底铺垫鹅卵石和河砂 ; 在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之前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采用1520mg/L高锰酸钾溶液, 浸泡鱼体 10 20min ; 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后, 在驯养池中投入 30 80g/ 尾的鲤鱼、 鲫鱼或者草鱼 作为饵料鱼, 第一周的投放量为鲈鲤体重量的 7-9, 第二周投放量为 。

4、4-6, 第三周及以 后的投放量为 2-4, 同时在遮阳网下投人工配合饲料驯食,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驯食一次, 每次驯食时间不低于 2h, 采用敲击法驯养, 所投饲料为沉性配合饲料, 其配方如下表所示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 其中驯养池池水为自排自灌形式, 水交 换为 0.5-2h 左右一次。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 所述的野生鲈鲤规格为 0.2 3.5Kg, 优 选为 0.2 1.8Kg。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 所述的野生鲈鲤采自乌江流域毕节段的 索峰河、 马路河、 总溪河、 盘大河、 七星河。 5.根据权利要。

5、求1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 所述的驯养池水质符合GB 5749-2006标 准。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 驯养过程中每 18-22 天在驯养池中泼洒 一次苯甲溴胺溶液, 池水中苯甲溴胺溶液浓度成 5 7mL/m3, 用以预防鱼病发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驯化养殖方法, 总的驯化时间为53-65天之间, 驯化成功 之后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人工养殖。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93935 A 2 1/5 页 3 一种鲈鲤驯化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鲈鲤驯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在野生。

6、鱼类的养殖、 繁殖过程中, 对野生鱼类的收集驯养是实现养殖乃 至繁殖的首要关键因素。在各种野生特有鱼类资源急剧下降的今天, 驯化养殖的成败直接 关系到对该鱼类研究的进展。 0003 鲈鲤 Percoypris Pingi Pingi(Tchang) 俗称花鱼, 隶属于鲤科 (Cyprinidae), 鳃亚科 (Barbinae), 鲈鲤属 (Percoypris chu)。体长形, 侧扁, 须 2 对, 颌须与口角须几乎 等长, 口亚上位, 唇发达, 较肥厚, 侧线明显, 鳃耙较稀, 下咽齿齿式 2.3.5-5.3.2。主要分布 于长江上游岷江、 青衣江、 金沙江以及乌江、 赤水河等流域。 是。

7、产区重要经济鱼类, 鲈鲤是营 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食用珍贵鱼类, 属于濒危鱼类, 目前已列为重点保护鱼类之一。 作为肉食 性凶猛鱼类, 鲈鲤喜食草鱼、 鲤鱼、 鲫鱼及各种野杂鱼类活体, 对于人工饲养而言具有成本 高的缺点, 因此如何在人工驯养条件下食用配合饲料, 又能保证鲈鲤的成活率是亟待解决 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鲈鲤驯化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的 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鲈鲤的成活率。 0005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6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鲈鲤人工驯化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收集 野生鲈鲤, 利用。

8、地下泉水在驯养池中进行流水驯养, 所述的驯养池水温介于 13 19之 间, pH7.2 8.0 之间, 溶解氧含量 5.5mg/L 以上, 在驯养池上搭遮阳网及建造人工洞穴、 池 底铺垫鹅卵石和河砂 : 在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之前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采用 15 20mg/L 高锰酸钾溶液, 浸泡鱼体 10 20min ; 野生鲈鲤进入驯养池后, 在驯养池中投入 30 80g/ 尾的鲤鱼、 鲫鱼或者草鱼作为饵料鱼, 第一周的投放量为鲈鲤体重量的 7-9, 第二周投放 量为 4-6, 第三周及以后的投放量为 2-4, 同时在遮阳网下投人工配合饲料驯食, 每天 上午和下午各驯食一次, 每次驯食时间不低。

9、于 2h, 采用敲击法驯养, 所投饲料为沉性配合饲 料, 配方如表 1 所示 : 0007 表 1 饲料主要成份 0008 说 明 书 CN 102893935 A 3 2/5 页 4 0009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其中驯养池池水为自排自灌形式, 水交换为 0.5-2h 左右一次。 001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野生鲈鲤规格为 0.2 3.5Kg, 优选为 0.2 1.8Kg。 001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野生鲈鲤采自乌江流域毕节段的索峰 河、 马路河、 总溪河、 盘大河、 七星河。 001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驯养池水质。

10、符合 GB5749-2006 标准。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驯养过程中每 18-22 天在驯养池中泼洒一次苯 甲溴胺溶液, 池水中苯甲溴胺溶液浓度成 5 7mL/m3, 用以预防鱼病发生。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总的驯化时间为 53-65 天之间, 驯化成功之后 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人工养殖。 0015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最高经过 65d 的驯化, 鲈鲤可主动摄食人工配合饲 料, 试验最高成活率达 72.6, 平均成活率为 62.7, 为鲈鲤的人工养殖提供了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

11、述。 0017 1 材料与方法 0018 1.1 水源水质 0019 驯化养殖试验用水为地下泉水, 水温 13 19, PH7.2 8.0, 溶解氧含量 5.5mg/L 以上, 水质清爽, 不含泥沙, 水量充足。水质经送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0020 1.2 驯养池 0021 面积5m8m的长方形流水池5口, 水深1m1.2m, 池壁用砖砌成, 水泥砂浆抹面, 池底混凝土硬化后垫 10cm-15cm 厚的鹅卵石和河砂, 池底降度系数为 1.2, 池面搭 40-60 的遮阳网, 并设置 2.5m3.0m 的人工洞穴, 池水自排自灌, 水交换为 1h 左右一次。 。

12、0022 1.3 试验用鱼及运输 0023 驯养试验用鲈鲤为从乌江流域毕节段的索峰河、 马路河、 总溪河、 盘大河、 七星河 等河段收集的野生鲈鲤, 捕捞工具为电捕(经当地渔政部门许可), 规格为0.23.5Kg。 运 输方式为氧气袋充氧运输, 运输时间尽量选择在阴雨天, 水鱼比为 8 10 1, 同一个袋子 中装规格基本一致的鱼, 若规格差异超过 50, 则分开装袋。2009 年以来试验用野生鲈鲤 统计情况见表 2。 说 明 书 CN 102893935 A 4 3/5 页 5 0024 表 2 : 鲈鲤收集情况统计表 0025 说 明 书 CN 102893935 A 5 4/5 页 6 。

13、0026 0027 注 : 比例为占总尾数的比例 0028 1.4 驯养 0029 野生鲈鲤运输到养殖场后遵循 “调节水温消毒处理入池观察” 的原则, 消 毒采用 15 20mg/L 高锰酸钾溶液, 浸泡鱼体 10 20min。分别将规格 400g/ 尾, 400 800g/ 尾, 800 1200g/ 尾, 1200 1800g/ 尾, 1800g/ 尾以上的鱼分池驯养。野生鲈鲤进 入驯养池后随即根据鲈鲤规格大小, 在驯养池中投入3080g/尾的鲤鱼、 鲫鱼或者草鱼等 作为饵料鱼, 第一周的投放量为鲈鲤体重量的 8, 第二周投放量为 5, 第三周及以后的 投放量为 3, 直到驯食成功。同时在。

14、遮阳网下搭 100cm70cm 的水下食台, 从鱼进入驯养 池的第二天开始投人工配合饲料驯食, 每天 7:00 和 17:00 各驯食一次, 每次驯食时间不低 于2h, 采用敲击法驯养。 所投饲料为沉性配合饲料, 主要原料为鱼粉、 凝胶蛋白、 多种维生素 及矿物质等 ( 表 3)。 0030 表 3 鱼用沉性饲料成分 单位 : 0031 0032 1.5 日常管理 0033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 主要是观察鱼群的活动和吃食情况以及饵料鱼的数量, 检 查进、 排水口是否正常, 适时捞出池中杂物, 保持池水清洁, 保持安静等。同时每 20d 泼洒一 次苯甲溴胺溶液使池水浓度成 5 7mL/m3, 。

15、预防鱼病发生, 记录好池中水温变化, 饵料鱼的 变化以及所投饲料数量等。 0034 2 结果 0035 鲈鲤驯化一般经过 65d 便可完成, 不同规格的参试鲈鲤均主动摄食配合饲料 ( 表 4)。自 2009 年已来, 经过 5 批次的驯化试验, 实现了鲈鲤这一特有鱼类的驯化养殖。 0036 表 4 鲈鲤驯食与成活率 0037 0038 说 明 书 CN 102893935 A 6 5/5 页 7 0039 通过以上实验结论, 最高经过 65d 的驯化, 鲈鲤可主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试验最 高成活率达 72.6, 平均成活率为 62.7。 0040 应当理解的是,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出于示例性说明的目的, 其不以任何 方式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 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893935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