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55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2 CN 102845586 A *CN102845586A* (21)申请号 201210348170.X (22)申请日 2012.09.19 A23J 3/04(2006.01) (71)申请人 百洋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技 术开发区创新西路 16 号 (72)发明人 白洋 陈莹 米顺利 杨莉莉 肖碧红 陆桂梅 杨立 陆田 孙忠义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 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杨立华 (54) 发明名称 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
2、腥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 腥的方法, 鱼皮蛋白液过滤除去残渣后, 加热至 40 65, 调节 pH 值在 5.0 8.0, 边搅拌边加 入活性炭, 在4065下作用13h, 进行脱色、 脱苦、 脱腥 ; 然后, 将蛋白液通过硅藻土过滤机在 40 60、 0.5 3MPa 下过滤除去活性炭, 即得。 本发明采用活性炭吸附硅藻土过滤机过滤, 处理 后蛋白溶液颜色为淡黄色 (脱色率达8590) , 苦、 腥味极弱 (脱苦、 脱腥效果综合感观值达 90 95) , 蛋白损失率少 (氮损失率为 4 6) , 实 现同时对鱼皮蛋白酶解液进行脱色、 脱苦、 脱腥处 理,。
3、 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蛋白液的营养成分, 对鱼 皮蛋白液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鱼皮蛋白液过滤除去残渣后, 加热至 40 65, 调节 pH 值在 5.0 8.0, 边搅拌边加入活性炭, 在 40 65下作用 1 3h, 进行脱色、 脱苦、 脱腥 ; 然后, 将蛋白液通过硅藻土过滤机在4060、 0.53MPa下过 滤除去活性炭, 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4、的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鱼皮蛋 白液是将鱼皮去鳞后, 由浸酸、 浸灰或酶解工艺制备。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鱼皮 蛋白液的蛋白质浓度为 0.5 10, 加入活性炭的重量为鱼皮蛋白液重量的 0.1 1.0。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鱼皮来 自罗非鱼、 鳕鱼、 巴沙鱼、 草鱼、 鮰鱼、 鲫鱼、 鲤鱼、 黑鱼、 黄花鱼、 扁口鱼、 鲳鱼、 小嘴鱼、 鲅鱼、 鲢鱼、 鳗鱼、 石斑鱼中的一种或多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45586 A 2 1/。
5、3 页 3 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鱼皮蛋白液, 尤其是一种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鱼皮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以鱼皮为原料生产的蛋白液含有大量小分子多肽及氨基 酸系列物质, 可用作调味料增强食品的鲜味, 也可作为鱼蛋白粉营养强化剂供给需要人群, 还可以制取各种活性肽应用在保健领域。然而, 在制备鱼皮蛋白液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 色素, 使蛋白液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并带有令人不愉快的苦腥味, 无论从色泽还是从口味上 都限制了鱼皮蛋白液的推广应用。 0003 鱼皮蛋白液的腥味主要源于原料本身和水解过程, 产生腥味的成分包括氨、 吲哚、 二。
6、甲胺、 三甲胺、 氮杂环已烷、 低分子醛酮、 挥发性氨基酸等 ; 鱼皮蛋白液的苦味则主要源于 水解过程产生的疏水氨基酸和多肽。 目前, 脱色的方法主要是物理吸附法, 脱苦脱腥的方法 主要有物理法 (吸附法、 包埋法、 掩盖法、 有机溶剂萃取法和微胶囊法) 、 化学法 (酸碱法、 酶 法和类蛋白法) 和微生物法。其中 , 包埋法需要添加大量包埋剂才能达到脱苦脱腥的效果, 酶法、 类蛋白法及微生物法都比较昂贵。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 功能全面、 温和安全、 经济有效 的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法, 以实现同时对鱼皮蛋白酶解液进行脱色、 脱苦、 脱腥处 。
7、理, 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蛋白液的营养成分。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鱼皮蛋白液脱色脱苦脱腥的方 法, 鱼皮蛋白液过滤除去残渣后, 加热至 40 65, 调节 pH 值在 5.0 8.0, 边搅拌边加入 活性炭, 在4065下作用13h, 进行脱色、 脱苦、 脱腥 ; 然后, 将蛋白液通过硅藻土过滤 机在 40 60、 0.5 3MPa 下过滤除去活性炭, 即得。 0006 鱼皮蛋白液是将鱼皮去鳞后, 由浸酸、 浸灰或酶解工艺制备。 0007 鱼皮蛋白液的蛋白质浓度为 0.5 10, 加入活性炭的重量为鱼皮蛋白液重量 的 0.1 1.0。 0008 鱼皮来自罗。
8、非鱼、 鳕鱼、 巴沙鱼、 草鱼、 鮰鱼、 鲫鱼、 鲤鱼、 黑鱼、 黄花鱼、 扁口鱼、 鲳 鱼、 小嘴鱼、 鲅鱼、 鲢鱼、 鳗鱼、 石斑鱼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 浸酸、 浸灰或酶解等传统工艺制备的鱼皮蛋白液多为黄色或黄褐色蛋白溶液, 苦、 腥味重。发明人针对鱼皮蛋白液色素、 苦味、 腥味的来源, 采用活性炭吸附硅藻土过滤机过 滤, 处理后蛋白溶液颜色为淡黄色 (脱色率达 85 90) , 苦、 腥味极弱 (脱苦、 脱腥效果综 合感观值达 90 95) , 蛋白损失率少 (氮损失率为 4 6) 。 0010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 0011 操作简单、 适用范围广、 处理过程温和安全、 经。
9、济有效, 应用本发明处理鱼皮蛋 白液既可脱色也可脱苦脱腥, 蛋白液的色泽和风味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说 明 书 CN 102845586 A 3 2/3 页 4 0012 采用硅藻土过滤机过滤代替离心法除去蛋白液中的活性炭, 有效解决了因蛋 白液粘度大, 活性炭不易分离的问题 ; 而且, 硅藻土过滤效率高、 操作方便、 无毒无味、 过滤 效果显著, 滤液无活性炭残留。 0013 应用本发明处理后的鱼皮蛋白液, 其颜色、 口味、 气味都较好, 脱色率达到了 85 90, 液体呈淡黄色, 苦味和腥味都极弱, 而且氮损失率也较小,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 蛋白质, 减少营养流失。 0014 综上所述, 本发。
10、明对鱼皮蛋白液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1 0016 利用巴沙鱼皮制备调味料过程中, 将巴沙鱼皮通过浸酸得到蛋白质浓度为 5的 鱼皮蛋白液, 蛋白液为黄色, 苦、 腥味综合感观值为 35, 将鱼皮蛋白液过滤除去残渣后, 加热 至 45, 调节 pH 值为 6.5, 边搅拌边加入鱼皮蛋白液重量 0.1的活性炭, 在 45下作用 1h, 进行脱色、 脱苦、 脱腥 ; 然后, 将蛋白液通过硅藻土过滤机在 40、 3MPa 下过滤除去活性 炭, 即得。滤液颜色为淡黄色, 脱色率达到 88, 脱苦、 脱腥效果综合感观值达到 95, 苦、 腥 味极弱, 氮损失率为 4。 0。
11、017 实施例 2 0018 利用鳕鱼皮制备蛋白粉过程中, 鳕鱼皮去鳞后, 通过酶解得到蛋白质浓度为 10 的鱼皮蛋白液, 蛋白液为黄色, 苦、 腥味综合感观值为 40, 将鱼皮蛋白液过滤除去残渣后, 加 热至 50, 调节 pH 值为 8.0, 边搅拌边加入鱼皮蛋白液重量 0.5的活性炭, 在 50下作用 2.5h, 进行脱色、 脱苦、 脱腥 ; 然后, 将蛋白液通过硅藻土过滤机在 50、 2MPa 下过滤除去活 性炭, 即得。滤液颜色为淡黄色, 脱色率达到 85, 脱苦、 脱腥效果综合感观值达到 95, 苦、 腥味极弱, 氮损失率为 4.8。 0019 实施例 3 0020 利用罗非鱼皮制。
12、备活性肽过程中, 罗非鱼皮去鳞后, 通过浸灰得到蛋白质浓度为 1的鱼皮蛋白液, 蛋白液为黄色, 苦、 腥味综合感观值为 40, 将鱼皮蛋白液过滤除去残渣 后, 加热至 65, 调节 pH 值为 5, 边搅拌边加入鱼皮蛋白液重量 1的活性炭, 在 65下作 用 2h, 进行脱色、 脱苦、 脱腥 ; 然后, 将蛋白液通过硅藻土过滤机在 60、 1.5MPa 下过滤除去 活性炭, 即得。滤液颜色为淡黄色, 脱色率达到 90, 脱苦、 脱腥效果综合感观值达到 90, 苦、 腥味极弱, 氮损失率为 6。 0021 上述脱色脱苦、 脱腥效果评价方法如下 : 0022 脱色效果评价 0023 以脱色率作为脱。
13、色效果的评价标准。 0024 脱色率测定方法 :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蛋白液, 在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 其吸光度。 0025 0026 A0脱色前, 蛋白液的吸光度 ; A脱色后, 蛋白液的吸光度。 说 明 书 CN 102845586 A 4 3/3 页 5 0027 脱苦、 脱腥效果评价 0028 脱苦、 脱腥效果 = 脱苦感观值 0.5+ 脱腥感观值 0.5 0029 感观值评定 : 评定人员按照食品感观评定要求, 参考下列评价标准, 对鱼皮蛋白液 的苦味和腥味分别打分。 0030 脱苦效果评价标准 : 苦味极重 20, 苦味较重 30, 苦味重 40, 苦味略偏重 50, 苦味一 般 60, 苦味弱 70, 苦味较弱 80, 苦味极弱 90, 无苦味 100。 0031 脱腥效果评价标准 : 腥味极重 20, 腥味较重 30, 腥味重 40, 腥味略偏重 50, 腥味一 般 60, 腥味弱 70, 腥味较弱 80, 腥味极弱 90, 无腥味 100。 0032 脱苦、 脱腥效果的综合评定指标为两者感观值的加权和。 0033 氮损失率评价 0034 氮损失率测定方法 : 微量凯氏定氮法。 0035 说 明 书 CN 10284558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