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38097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34179.4

申请日:

2013.11.01

公开号:

CN103520065A

公开日:

2014.01.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8/97申请日:2013110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8/97; A61Q19/00; A61Q19/08

主分类号:

A61K8/97

申请人:

青岛明月爱熙化妆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卞春亮; 高建国; 冷雪; 孙常磊; 代丽华; 徐宗芹

地址: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明月路6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徐忠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湿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墨角藻提取物45~99%,海藻酸钠0.1~1%,燕麦β-葡聚糖溶液0.5~50%,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1~1%,D-泛醇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保湿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保湿液可以保湿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具有良好的皮肤保湿和滋养功效,同时达到修复和维持正常角质层屏障功能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保湿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墨角藻提取物45~99%,海藻酸钠0.1~1%,燕麦β-葡聚糖溶液0.5~50%,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1~1%,D-泛醇0.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湿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液的配方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墨角藻提取50~87%,海藻酸钠0.5~1%,燕麦β-葡聚糖溶液10~47%,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5~1%,D-泛醇2-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湿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燕麦β-葡聚糖溶液中燕麦β-葡聚糖的质量含量为0.9-1.1%。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湿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40-100万道尔顿。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湿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为1-10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保湿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为5-10%。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保湿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肤品为保湿霜、爽肤水、保湿乳或保湿面膜。

8.  一种保湿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墨角藻提取物的制备:
(1)将干药材墨角藻粉碎成10~20目;
(2)加入干药材墨角藻质量的10-20倍纯化水浸泡1-2h,动态搅拌提取1-3h,温度50~60℃,提取液离心分离;
(3)步骤(2)的滤渣用其质量的5-10倍纯化水搅拌提取1-3h,温度50~60℃,提取液离心分离,弃药渣;
(4)合并两次提取液,加入两次提取液质量的0.2-0.8%活性炭于90-100℃搅拌脱色10-20min,冷却至20-40℃以下;
(5)过滤,清夜浓缩至重量比,药材︰提取液为1-2:1,即得墨角藻提取物;
(二)按照配方量取墨角藻提取物,海藻酸钠,燕麦β-葡聚糖溶液,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D-泛醇,然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得保湿液。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保湿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中提取液离心分离采用管式离心机,转速15000-18000 r/min。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保湿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活性炭采用100~200目。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涉及一种可以保湿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配方,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墨角藻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藻(Algae)是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全世界约有三万余种,而已被人类广为利用的海藻主要是褐藻、红藻、绿藻和蓝藻。
常见的褐藻包括大型褐藻、马尾藻和墨角藻属。太平洋及南极地区的巨藻属和海囊藻属的某些种长度是最大的藻。海带属在太平洋沿岸及不列颠群岛都很丰富。在墨西哥湾流和马尾藻海中马尾藻常见,呈自由漂浮的大团块,其外形与其他海藻不同,形似具叶和浆果的分枝,浆果实际是空心的气囊,使叶状体浮在水面。不列颠群岛潮间带常见的墨角藻(F.vesiculosis)也藉气囊漂浮。常见的红藻包括掌状红皮藻、紫菜、石花菜属(Gelidium)、角叉菜属(Chondrus)。北大西洋的掌状红皮藻(Rhodymenia palmata)淡紫红色,由扁平的单生或丛生的叶状体所构成,外表扇状,分成多数二叉型裂片。低潮时,大西洋岩石海岸潮间带的下半部,丛生着角叉菜属的各个种。春夏两季,不列颠群岛、日本及其他地方潮间带的高潮线下紫菜很多。石花菜属用于制造琼脂。海藻中绿藻较少,石蒓属(Ulva)便是其中之一。海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如紫菜、掌状红皮藻、马尾藻和石蒓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物,褐藻常用作肥料。
通过对海藻类植物的研究,目前已找到了许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用前景的有机化合物,如:多糖类、蛋白类、萜类、多酚类、甾醇类、环状多硫化合物、大环内酯类、微量元素等。
海藻多糖:海藻多糖是重要的多糖类物质,种类繁多、来源丰富,它不仅 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且具有保湿、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降血脂及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通常根据海藻的类型区分为红藻多糖、褐藻多糖、绿藻多糖等,褐藻类的鼠尾藻、昆布、海带、羊栖菜等所含的多糖,均属硫酸化多糖。Fucoidan是褐藻中的一种水溶性杂聚多糖,属褐藻多糖硫酸酯,是褐藻特有的一种化学组分。最近在对红藻Delesseria sanguine.的研究中得到了硫酸化支链的xylogalactans,并发现其具有抗炎和抗皮肤老化的药理作用。
蛋白类:藻兰蛋白是一种水溶性蛋白,存在于蓝、红藻等海藻中重要的捕光色素蛋白藻胆蛋白的组成部分。藻类蛋白大多具有降压、调节血脂平衡及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
萜类:海藻中萜类物质种类很多,大多为卤代或芳香族萜类化合物。这些萜类大多具有杀菌、抑菌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有研究表明,卤代芳香族萜类化合物比非卤代或非芳香族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高。关于海藻中萜类物质的研究,国内报道,从海南岛和涠洲岛红藻Laurencia mariannensis Yamade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溴代二萜,2个新的倍半萜,3个新的含卤素倍半萜;从烟台海域海洋褐藻Dictyopteris divaricata.中获得一个新的杜松烯型倍半萜。而国外在今年就有文献报道,从南澳大利亚褐藻Sargassumfallax.中得到3个新的meroditerpenoids化合物-1,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多酚类:多酚是一大类结构不同、含有多羟基的化合物总称,海藻多酚类化合物在褐藻中含量较大,种类较多,结构区别也较大。结构主要有多羟基联苯(Fucols)型、多羟基苯醚(Phlorethols)型、混合多羟基联苯多苯醚(Fucophlor-ethols)型、多(间、邻)羟基苯醚(Fuhalols)型、二苯杂二氧和二苯呋喃(Eckols)型和卤代、硫酸酯化、烷基化多酚(Halogenated phlorotannins)型。多酚的收敛性可以减少植食者的取食;自身还可以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降低其可吸收性,与植食者消化道内消化酶结合降低其消化能力。目前的研究对褐藻多酚抗肿瘤活性、抗菌、抗病毒活性、抗氧化活性、化学防御活性、除臭活性研究较多。
其他物质:从海藻中已发现了许多其它的有效化学成分,如发现了数百种结构新颖的类胡罗卜素,其中胡萝卜素高出上千倍,有几种顺、反式异构体。红藻中提取出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丙氨酸甜菜吲哚碱。报道称,从蕨藻属中的几个品系中已分离出数种有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从红藻中分离出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一个特点是常含卤族元素,特别是溴,其中许多化合物有抗微生物活性。从软骨藻等中还分离出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含硫杂环类和大环内酯类化合物。2006年在对红藻Polysiphoniaurceolata.研究中,还分离得到了一种二溴二甲基代苯二聚物。
墨角藻是一种贴附在岸边岩石上生长的褐藻,它在聚集丰富海洋生物的法国布列塔尼海岸生长,可在退潮时进行采割。它的藻体为黑褐色,成双叉状分枝,为扁平的角状叶。其中具有保湿特性的谷氨酸能够增加肌肤的柔软和光滑。布列塔尼地区的妇女习惯将墨角藻和其它海洋植物混合制作成滋润乳液,用于舒缓日晒后的肌肤。
广义上看,皮肤的屏障功能不仅仅指其物理性屏障作用,还包括皮肤的色素屏障作用、神经屏障作用、免疫屏障作用以及其他与皮肤功能相关的诸多方面;狭义的皮肤屏障功能主要指物理性屏障,由皮脂膜、“三明治”结构、砖墙结构等共同组成,包含了脂质、天然保湿因子水通道蛋白、粘多糖类等众多成分,能抵御外界化学、物理、机械、生物诸多因素的侵入,具有调节抗炎作用,又能防止水分、营养物质经表皮而丢失。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为20%~35%,如果低于10%,皮肤就会干燥、粗糙、脱屑。如果皮肤屏障功能发生障碍,会使皮肤水分丢失,因而引发多种与此相关的皮肤病,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主妇手、异位性皮炎、银屑病等;而皮肤敏感发红、细纹、色素沉着的发生也与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水分丢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皮肤护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更好的维护皮肤屏障功能的同时,皮肤保湿自然成了基础皮肤护理的重要环节。然而,皮肤保湿并不是简单的皮肤补水过程,单纯给皮肤补水只能使角质层浅层暂时含水,这样补充 的水分很容易蒸发,皮肤很快又会恢复干燥状态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干燥。好的保湿剂除了能补充水分之外,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补充细胞内丢失的天然保湿因子,达到修复和维持正常角质层屏障功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可以保湿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配方,具有良好的皮肤保湿和滋养功效,同时达到修复和维持正常角质层屏障功能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保湿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墨角藻提取物45~99%,海藻酸钠0.1~1%,燕麦β-葡聚糖溶液0.5~50%,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1~1%,D-泛醇0.1-5%。
如上所述保湿液,所述保湿液的优选配方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墨角藻提取物50~87%,海藻酸钠0.5~1%,燕麦β-葡聚糖溶液10~47%,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5~1%,D-泛醇2-5%。
如上所述保湿液,所述燕麦β-葡聚糖溶液中燕麦β-葡聚糖的质量含量为0.9-1.1%。
如上所述保湿液,所述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40-100万道尔顿。
如上所述保湿液,所述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质量百分含量)为1-100%。通常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为1~20%,当添加量为100%时,即保湿液单独作为一种护肤品使用。
如上所述保湿液,所述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为5-10%。
如上所述保湿液,所述护肤品为保湿霜、爽肤水、保湿乳或保湿面膜。
一种保湿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墨角藻提取物的制备:
(1)将干药材墨角藻粉碎成10~20目;
(2)加入干药材墨角藻质量的10-20倍纯化水浸泡1-2h,动态搅拌提取 1-3h,温度50~60℃,提取液离心分离;
(3)步骤(2)的滤渣用其质量的5-10倍纯化水搅拌提取1-3h,温度50~60℃,提取液离心分离,弃药渣;
(4)合并两次提取液,加入两次提取液质量的0.2-0.8%活性炭于90-100℃搅拌脱色10-20min,冷却至20-40℃以下;
(5)过滤,清夜浓缩至重量比,药材︰提取液为1-2:1,即得墨角藻提取物;
(二)按照配方量取墨角藻提取物,海藻酸钠,燕麦β-葡聚糖溶液,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D-泛醇,然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得保湿液。
如上所述保湿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3)中提取液离心分离采用管式离心机,转速15000-18000r/min。
如上所述保湿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4)中的活性炭采用100~200目。
本发明保湿液的墨角藻提取物包含大量的具有链状结构的植物多糖、该植物多糖复合β-葡聚糖提取液、透明质酸等大分子物质,以氢键的方式结合皮肤的水分,使水分不容易蒸发掉。通过长期持久的使用,皮肤的水分得到保持,皮肤的屏障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在护肤品中添加从海洋植物中提取制备的墨角藻提取物作为保湿成分,安全无毒,符合目前国家倡导的化妆品安全性;
(2)将墨角藻提取物同其他活性成分相结合,制备成一组可以保湿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墨角藻保湿液,能够显著提高皮肤含水量,降低表皮经皮水分流失(TEWL)。
本发明的保湿液可以作为护手霜、护肤水、护肤霜或护肤露,适合于每天使用,具有角质层滋润、真皮层补水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多重功效,防止皮肤干燥,并预防皮肤细纹的产生,防止皮肤早衰。
附图说明
图1是含水量变化曲线图(保湿水基质、保湿水与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
图2是表皮经皮水分流失曲线图(保湿水基质、保湿水与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
图3是含水量变化曲线图(保湿霜基质、保湿霜与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
图4是表皮经皮水分流失曲线图(保湿霜基质、保湿霜与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墨角藻提取物制备
将100g墨角藻(干药材)用粉碎机粉碎成10-20目,加2L纯化水浸泡1h,转入三口烧瓶中进行动态搅拌提取2h,温度50-60℃,提取完后将墨角藻粗提取液在管式离心机下分离,离心机转速为16000r/min,收集上清;并将滤渣用1L纯化水转入三口烧瓶中搅拌提取1.5h,温度50-60℃,提取完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弃药渣;合并上清,加0.5%活性炭(100-200目,国药)于100℃搅拌脱色15min,冷却至40℃以下,过滤,清夜浓缩至50g,即得墨角藻提取物。
将墨角藻提取物称取70g置于烧杯中,作为溶剂,依次添加25.5g燕麦葡聚糖(质量百分含量为1%)、D-泛醇2.5g、透明质酸钠1g、海藻酸钠1g,搅拌至均匀,即得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1。
实施例二:
将实施例一的墨角藻提取物称取50g置于烧杯中,作为溶剂,依次添加45g燕麦葡聚糖(质量百分含量为1%)、D-泛醇4g、透明质酸钠0.5g、海藻酸钠0.5g,搅拌至均匀,即得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
实施例三:
将实施例一的墨角藻提取物称取90g置于烧杯中,作为溶剂,依次添加 4g燕麦葡聚糖(质量百分含量为1%)、D-泛醇5g、透明质酸钠0.5g、海藻酸钠0.5g,搅拌至均匀,即得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
保湿霜的制备
表1保湿霜配方

制备工艺:
1、油相(A相)加热至温度85℃,混合均匀;
2、水相(B相)先将CX800,透明质酸钠,U21分散在甘油中,再加水
溶解搅拌均匀,升温至85℃加入其他组分,溶解搅拌均匀;
3、C相混合均匀,室温搅拌均匀;
4、D相预先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待用;
5、将A、C两相依次加入到B相,开启均质机,均质搅拌4-5分钟;
6、均质完成后,开启冷却水,搅拌、消泡10~15分钟;
7、降温至65℃加入D相,搅拌均匀后降温至45℃,依次加入E相中原料,搅拌均匀后出料。PH控制在5.5~6.5。
保湿水的制备
表2保湿水配方

制备工艺:
1、将水加温搅拌(加热至85℃),依次加入A相其他组分;
2、将B相组分预先混合搅拌均匀;
3、A相溶解均匀后,降温搅拌至65℃左右,加入B相,搅拌均匀后出料。PH控制在5.5~6.5。
效果实施例一:保湿水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对皮肤含水量和经皮水分 流失(TEWL)的影响
测试仪器和设备
(1)皮肤含水量测试仪Corneometer CM825(德国CK公司)
(2)经皮失水TEWL测试仪Tewameter TM300(德国CK公司)
测试步骤:
(1)测试样品为:保湿水基质(去掉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的其它成分)、保湿水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
(2)测试部位为左或右手前臂内侧,将内侧分为三段,从腕横纹算起,第3-8cm为第一段,记为部位1;8-13cm为第二段,记为部位2;13-18cm为第三段,记为部位3。受试者在测试者指导下使用清洁剂(洗洁精)清洁左右臂,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纸巾吸干多余水分。
(3)受试者在恒温恒湿房间(温度20-22℃,湿度40%-60%)中静置40分钟后开始测试;测试者需记录测试时间、房间实时温湿度。
(4)分别用仪器检测受试者手臂1、2、3部位皮肤的含水量和TEWL值,各检测3个位点(测试区的中心部位,取水平的3个点,每点间隔1cm),测得数据为第0天结果。
(5)受试者需每天早晚使用清洁剂清洗左或右臂各一次,清洁完毕后,部位1涂抹保湿水基质,部位2涂抹保湿水,部位3涂抹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样品使用方法:取适量样品均匀涂抹于测试区域,适当按摩直至样品完全被皮肤吸收。
(6)受试者在试验开展的第2天进行随访测试。受试者在测试者指导下使用清洁剂清洁左或右臂,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纸巾吸干多余水分。
(7)受试者在恒温恒湿房间(温度20-22℃,湿度40%-60%)中静置40分钟后开始测试;测试者需记录测试时间、房间实时温湿度。
(8)分别用仪器检测受试者部位1、2、3的含水量和TEWL值,方法同3.3,所得数据记为第1天结果。
(9)受试者在试验开展的第4天、第7天进行随访测试,方法同(6)-(8),所得数据分别记为第4天和第7天结果。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极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
如图1所示的含水量变化曲线图中:使用保湿水基质的手臂部位,其含水量无显著性变化;而用保湿水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的手臂部位的含水量明显升高,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优于保湿水,保湿水优于保湿水基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VS使用前。
如图2所示的表皮经皮水分流失曲线图中:用洗洁精清洗手部,使手部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使用保湿水基质和保湿水的手臂部位的TEWL均有所升高,但使用保湿水基质手臂部位的TEWL值升高更明显;而使用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的手臂部位TEWL值无显著性变化。由此可见,保湿水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对表皮屏障功能具有修复作用,且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3优于保湿水。比较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效果实施例二:保湿霜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对皮肤含水量和经皮水分流失(TEWL)的影响
测试仪器和设备
(1)皮肤含水量测试仪Corneometer CM825(德国CK公司)
(2)经皮失水TEWL测试仪Tewameter TM300(德国CK公司)
测试步骤:
(1)测试样品为:保湿霜基质(去掉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的其它成分)、保湿霜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
(2)测试部位为左或右手前臂内侧,将内侧分为三段,从腕横纹算起,第3-8cm为第一段,记为部位1;8-13cm为第二段,记为部位2;13-18cm为第三 段,记为部位3。受试者在测试者指导下使用清洁剂(洗洁精)清洁左右臂,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纸巾吸干多余水分。
(3)受试者在恒温恒湿房间(温度20-22℃,湿度40%-60%)中静置40分钟后开始测试;测试者需记录测试时间、房间实时温湿度。
(4)分别用仪器检测受试者手臂1、2、3部位皮肤的含水量和TEWL值,各检测3个位点(测试区的中心部位,取水平的3个点,每点间隔1cm),测得数据为第0天结果。
(5)受试者需每天早晚使用清洁剂清洗左或右臂各一次,清洁完毕后,部位1涂抹保湿水基质,部位2涂抹保湿霜,部位3涂抹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样品使用方法:取适量样品均匀涂抹于测试区域,适当按摩直至样品完全被皮肤吸收。
(6)受试者在试验开展的第2天进行随访测试。受试者在测试者指导下使用清洁剂清洁左或右臂,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纸巾吸干多余水分。
(7)受试者在恒温恒湿房间(温度20-22℃,湿度40%-60%)中静置40分钟后开始测试;测试者需记录测试时间、房间实时温湿度。
(8)分别用仪器检测受试者部位1、2、3的含水量和TEWL值,方法同3.3,所得数据记为第1天结果。
(9)受试者在试验开展的第4天、第7天进行随访测试,方法同(6)-(8),所得数据分别记为第4天和第7天结果。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极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
如图3所示的含水量变化曲线图中:使用保湿霜基质的手臂部位,其含水量无显著性变化;而用保湿霜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的手臂部位的含水量明显升高,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优于保湿霜,保湿霜优于保湿霜基质,两组比 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VS使用前。
如图4所示的表皮经皮水分流失曲线图中:用洗洁精清洗手部,使手部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使用保湿霜基质的手臂部位TEWL值升高明显;而使用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的手臂部位TEWL值无显著性变化。由此可见,保湿霜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对表皮屏障功能具有修复作用,且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2优于保湿霜。比较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200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2 CN 103520065 A (21)申请号 201310534179.4 (22)申请日 2013.11.01 A61K 8/97(2006.01) A61Q 19/00(2006.01) A61Q 19/08(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明月爱熙化妆品有限公司 地址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明月路 67 号 (72)发明人 卞春亮 高建国 冷雪 孙常磊 代丽华 徐宗芹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徐忠丽 (54) 发明名称 一种保湿液。

2、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 所 述保湿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 墨角藻提 取物 4599%, 海藻酸钠 0.11%, 燕麦 - 葡聚糖 溶液0.550%,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11%, D-泛 醇 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保湿液的制备方 法。 本发明的保湿液可以保湿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具有良好的皮肤保湿和滋养功效, 同时达到修复 和维持正常角质层屏障功能的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10)。

3、申请公布号 CN 103520065 A CN 103520065 A 1/1 页 2 1. 一种保湿液,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 墨角藻提取物 4599%, 海藻 酸钠 0.11%, 燕麦 - 葡聚糖溶液 0.550%,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 0.11%, D- 泛醇 0.1-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保湿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保湿液的配方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 的组分, 墨角藻提取 5087%, 海藻酸钠 0.51%, 燕麦 - 葡聚糖溶液 1047%, 低分子量透明 质酸钠 0.51%, D- 泛醇 2-5%。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保湿液, 其特征在于 : 。

4、所述燕麦 - 葡聚糖溶液中燕麦 - 葡 聚糖的质量含量为 0.9-1.1%。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保湿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 40-100 万道尔顿。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保湿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为 1-100%。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保湿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为 5-10%。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保湿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护肤品为保湿霜、 爽肤水、 保湿 乳或保湿面膜。 8. 一种保湿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一) 墨角藻提取物的制备 : 。

5、(1) 将干药材墨角藻粉碎成 1020 目 ; (2)加入干药材墨角藻质量的 10-20 倍纯化水浸泡 1-2h, 动态搅拌提取 1-3h, 温度 5060, 提取液离心分离 ; (3) 步骤 (2) 的滤渣用其质量的 5-10 倍纯化水搅拌提取 1-3h, 温度 5060, 提取液离 心分离, 弃药渣 ; (4) 合并两次提取液, 加入两次提取液质量的 0.2-0.8% 活性炭于 90-100搅拌脱色 10-20min, 冷却至 20-40以下 ; (5) 过滤, 清夜浓缩至重量比, 药材提取液为 1-2:1, 即得墨角藻提取物 ; (二) 按照配方量取墨角藻提取物, 海藻酸钠, 燕麦 - 。

6、葡聚糖溶液,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 钠, D- 泛醇, 然后混合搅拌均匀, 即得保湿液。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保湿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2) 、(3) 中提取液 离心分离采用管式离心机, 转速 15000-18000 r/min。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保湿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4) 中的活性炭采 用 100200 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20065 A 2 1/8 页 3 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 涉及一种可以保湿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墨角藻提取物 保湿液配方, 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墨。

7、角藻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保湿液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海藻 (Algae) 是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 全世界约有三万余种, 而已被人类广为 利用的海藻主要是褐藻、 红藻、 绿藻和蓝藻。 0003 常见的褐藻包括大型褐藻、 马尾藻和墨角藻属。太平洋及南极地区的巨藻属和海 囊藻属的某些种长度是最大的藻。海带属在太平洋沿岸及不列颠群岛都很丰富。在墨西哥 湾流和马尾藻海中马尾藻常见, 呈自由漂浮的大团块, 其外形与其他海藻不同, 形似具叶和 浆果的分枝, 浆果实际是空心的气囊, 使叶状体浮在水面。 不列颠群岛潮间带常见的墨角藻 (F.vesiculosis) 也藉气囊漂浮。

8、。 常见的红藻包括掌状红皮藻、 紫菜、 石花菜属 (Gelidium) 、 角叉菜属 (Chondrus) 。北大西洋的掌状红皮藻 (Rhodymenia palmata) 淡紫红色, 由扁平的 单生或丛生的叶状体所构成, 外表扇状, 分成多数二叉型裂片。低潮时, 大西洋岩石海岸潮 间带的下半部, 丛生着角叉菜属的各个种。春夏两季, 不列颠群岛、 日本及其他地方潮间带 的高潮线下紫菜很多。石花菜属用于制造琼脂。海藻中绿藻较少, 石蒓属 (Ulva) 便是其中 之一。 海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如紫菜、 掌状红皮藻、 马尾藻和石蒓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物, 褐 藻常用作肥料。 0004 通过对海藻类植物。

9、的研究, 目前已找到了许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用前景的有 机化合物, 如 : 多糖类、 蛋白类、 萜类、 多酚类、 甾醇类、 环状多硫化合物、 大环内酯类、 微量元 素等。 0005 海藻多糖 : 海藻多糖是重要的多糖类物质, 种类繁多、 来源丰富, 它不仅能提高机 体免疫功能, 而且具有保湿、 抗肿瘤、 抗病毒、 抗辐射、 降血脂及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通 常根据海藻的类型区分为红藻多糖、 褐藻多糖、 绿藻多糖等, 褐藻类的鼠尾藻、 昆布、 海带、 羊栖菜等所含的多糖, 均属硫酸化多糖。 Fucoidan是褐藻中的一种水溶性杂聚多糖, 属褐藻 多糖硫酸酯, 是褐藻特有的一种化学组分。最近在对。

10、红藻 Delesseria sanguine. 的研究中 得到了硫酸化支链的 xylogalactans, 并发现其具有抗炎和抗皮肤老化的药理作用。 0006 蛋白类 : 藻兰蛋白是一种水溶性蛋白, 存在于蓝、 红藻等海藻中重要的捕光色素蛋 白藻胆蛋白的组成部分。藻类蛋白大多具有降压、 调节血脂平衡及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 0007 萜类 : 海藻中萜类物质种类很多, 大多为卤代或芳香族萜类化合物。这些萜类大 多具有杀菌、 抑菌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有研究表明, 卤代芳香族萜类化合物比非卤代或非 芳香族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高。 关于海藻中萜类物质的研究, 国内报道, 从海南岛和涠洲 岛红藻 La。

11、urencia mariannensis Yamade 中分离得到 1 个新的溴代二萜, 2 个新的倍半萜, 3 个新的含卤素倍半萜 ; 从烟台海域海洋褐藻 Dictyopteris divaricata. 中获得一个新的 杜松烯型倍半萜。而国外在今年就有文献报道, 从南澳大利亚褐藻 Sargassumfallax. 中得 说 明 书 CN 103520065 A 3 2/8 页 4 到 3 个新的 meroditerpenoids 化合物 -1, 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0008 多酚类 : 多酚是一大类结构不同、 含有多羟基的化合物总称, 海藻多酚类化合物在 褐藻中含量较大, 种类较多, 。

12、结构区别也较大。结构主要有多羟基联苯 (Fucols) 型、 多羟基 苯醚 (Phlorethols) 型、 混合多羟基联苯多苯醚 (Fucophlor-ethols) 型、 多 ( 间、 邻 ) 羟 基苯醚 (Fuhalols) 型、 二苯杂二氧和二苯呋喃 (Eckols) 型和卤代、 硫酸酯化、 烷基化多酚 (Halogenated phlorotannins) 型。多酚的收敛性可以减少植食者的取食 ; 自身还可以与 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降低其可吸收性, 与植食者消化道内消化酶结合降低其消化能力。目 前的研究对褐藻多酚抗肿瘤活性、 抗菌、 抗病毒活性、 抗氧化活性、 化学防御活性、 除臭活性。

13、 研究较多。 0009 其他物质 : 从海藻中已发现了许多其它的有效化学成分, 如发现了数百种结构新 颖的类胡罗卜素, 其中胡萝卜素高出上千倍, 有几种顺、 反式异构体。红藻中提取出可降低 血液中胆固醇的丙氨酸甜菜吲哚碱。报道称, 从蕨藻属中的几个品系中已分离出数种有抗 真菌活性的化合物, 从红藻中分离出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一个特点是常含卤族元素, 特别 是溴, 其中许多化合物有抗微生物活性。从软骨藻等中还分离出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含硫 杂环类和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2006年在对红藻Polysiphoniaurceolata.研究中, 还分离得 到了一种二溴二甲基代苯二聚物。 0010 墨角藻是一。

14、种贴附在岸边岩石上生长的褐藻, 它在聚集丰富海洋生物的法国布列 塔尼海岸生长, 可在退潮时进行采割。 它的藻体为黑褐色, 成双叉状分枝, 为扁平的角状叶。 其中具有保湿特性的谷氨酸能够增加肌肤的柔软和光滑。 布列塔尼地区的妇女习惯将墨角 藻和其它海洋植物混合制作成滋润乳液, 用于舒缓日晒后的肌肤。 0011 广义上看, 皮肤的屏障功能不仅仅指其物理性屏障作用, 还包括皮肤的色素屏障 作用、 神经屏障作用、 免疫屏障作用以及其他与皮肤功能相关的诸多方面 ; 狭义的皮肤屏障 功能主要指物理性屏障, 由皮脂膜、“三明治” 结构、 砖墙结构等共同组成, 包含了脂质、 天 然保湿因子水通道蛋白、 粘多糖。

15、类等众多成分, 能抵御外界化学、 物理、 机械、 生物诸多因素 的侵入, 具有调节抗炎作用, 又能防止水分、 营养物质经表皮而丢失。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为 20%35%, 如果低于10, 皮肤就会干燥、 粗糙、 脱屑。 如果皮肤屏障功能发生障碍, 会使皮 肤水分丢失, 因而引发多种与此相关的皮肤病, 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主妇手、 异位性皮炎、 银屑病等 ; 而皮肤敏感发红、 细纹、 色素沉着的发生也与皮肤屏障功能下降, 水分丢失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系。 0012 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皮肤护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更好的维护皮肤屏障功能的同 时, 皮肤保湿自然成了基础皮肤护理的重要环节。 然而, 皮肤保湿并。

16、不是简单的皮肤补水过 程, 单纯给皮肤补水只能使角质层浅层暂时含水, 这样补充的水分很容易蒸发, 皮肤很快又 会恢复干燥状态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干燥。好的保湿剂除了能补充水分之外, 更重要的是能 通过补充细胞内丢失的天然保湿因子, 达到修复和维持正常角质层屏障功能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湿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可以保湿改善皮肤屏障功 能的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配方, 具有良好的皮肤保湿和滋养功效, 同时达到修复和维持正 常角质层屏障功能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103520065 A 4 3/8 页 5 001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

17、: 0015 一种保湿液, 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 墨角藻提取物 45 99%, 海藻酸钠 0.11%, 燕麦-葡聚糖溶液0.550%,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0.11%, D-泛醇0.1-5%。 0016 如上所述保湿液, 所述保湿液的优选配方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 墨角藻提 取物 50 87%, 海藻酸钠 0.5 1%, 燕麦 - 葡聚糖溶液 10 47%, 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 0.5 1%, D- 泛醇 2-5%。 0017 如上所述保湿液, 所述燕麦 - 葡聚糖溶液中燕麦 - 葡聚糖的质量含量为 0.9-1.1%。 0018 如上所述保湿液, 所述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 40。

18、-100 万道尔顿。 0019 如上所述保湿液, 所述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 (质量百分含量) 为 1-100%。通 常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为120%, 当添加量为100%时, 即保湿液单独作为一种护肤 品使用。 0020 如上所述保湿液, 所述保湿液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为 5-10%。 0021 如上所述保湿液, 所述护肤品为保湿霜、 爽肤水、 保湿乳或保湿面膜。 0022 一种保湿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23 (一) 墨角藻提取物的制备 : 0024 (1) 将干药材墨角藻粉碎成 10 20 目 ; 0025 (2) 加入干药材墨角藻质量的10-20倍纯化水浸泡1-2h,。

19、 动态搅拌提取1-3h, 温度 50 60, 提取液离心分离 ; 0026 (3) 步骤 (2) 的滤渣用其质量的 5-10 倍纯化水搅拌提取 1-3h, 温度 50 60, 提 取液离心分离, 弃药渣 ; 0027 (4) 合并两次提取液, 加入两次提取液质量的 0.2-0.8% 活性炭于 90-100搅拌脱 色 10-20min, 冷却至 20-40以下 ; 0028 (5) 过滤, 清夜浓缩至重量比, 药材提取液为 1-2:1, 即得墨角藻提取物 ; 0029 (二) 按照配方量取墨角藻提取物, 海藻酸钠, 燕麦 - 葡聚糖溶液, 低分子量透明 质酸钠, D- 泛醇, 然后混合搅拌均匀,。

20、 即得保湿液。 0030 如上所述保湿液的制备方法, 所述步骤 (2) 、(3) 中提取液离心分离采用管式离心 机, 转速 15000-18000r/min。 0031 如上所述保湿液的制备方法, 所述步骤 (4) 中的活性炭采用 100 200 目。 0032 本发明保湿液的墨角藻提取物包含大量的具有链状结构的植物多糖、 该植物多糖 复合 - 葡聚糖提取液、 透明质酸等大分子物质, 以氢键的方式结合皮肤的水分, 使水分不 容易蒸发掉。 通过长期持久的使用, 皮肤的水分得到保持, 皮肤的屏障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程 度的改善。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 0034 (1。

21、) 在护肤品中添加从海洋植物中提取制备的墨角藻提取物作为保湿成分, 安全 无毒, 符合目前国家倡导的化妆品安全性 ; 0035 (2) 将墨角藻提取物同其他活性成分相结合, 制备成一组可以保湿和改善皮肤屏 障功能的墨角藻保湿液, 能够显著提高皮肤含水量, 降低表皮经皮水分流失 (TEWL) 。 0036 本发明的保湿液可以作为护手霜、 护肤水、 护肤霜或护肤露, 适合于每天使用, 具 说 明 书 CN 103520065 A 5 4/8 页 6 有角质层滋润、 真皮层补水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多重功效, 防止皮肤干燥, 并预防皮肤细 纹的产生, 防止皮肤早衰。 附图说明 0037 图 1 是含水。

22、量变化曲线图 (保湿水基质、 保湿水与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3) ; 0038 图 2 是表皮经皮水分流失曲线图 (保湿水基质、 保湿水与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3) ; 0039 图 3 是含水量变化曲线图 (保湿霜基质、 保湿霜与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 ; 0040 图 4 是表皮经皮水分流失曲线图 (保湿霜基质、 保湿霜与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 。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2 实施例一 : 0043 墨角藻提取物制备 0044 将 100g 墨角藻 (干药材) 用粉碎机粉碎成 10-20 目, 加 2L 纯化水浸泡 1h, 转入三。

23、 口烧瓶中进行动态搅拌提取 2h, 温度 50-60, 提取完后将墨角藻粗提取液在管式离心机 下分离, 离心机转速为 16000r/min, 收集上清 ; 并将滤渣用 1L 纯化水转入三口烧瓶中搅拌 提取 1.5h, 温度 50-60, 提取完后离心分离, 收集上清, 弃药渣 ; 合并上清, 加 0.5% 活性炭 (100-200 目, 国药) 于 100搅拌脱色 15min, 冷却至 40以下, 过滤, 清夜浓缩至 50g, 即得 墨角藻提取物。 0045 将墨角藻提取物称取 70g 置于烧杯中, 作为溶剂, 依次添加 25.5g 燕麦葡聚糖 (质 量百分含量为 1%) 、 D- 泛醇 2.。

24、5g、 透明质酸钠 1g、 海藻酸钠 1g, 搅拌至均匀, 即得墨角藻提 取物保湿液 1。 0046 实施例二 : 0047 将实施例一的墨角藻提取物称取50g置于烧杯中, 作为溶剂, 依次添加45g燕麦葡 聚糖 (质量百分含量为 1%) 、 D- 泛醇 4g、 透明质酸钠 0.5g、 海藻酸钠 0.5g, 搅拌至均匀, 即得 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 0048 实施例三 : 0049 将实施例一的墨角藻提取物称取 90g 置于烧杯中, 作为溶剂, 依次添加 4g 燕麦葡 聚糖 (质量百分含量为 1%) 、 D- 泛醇 5g、 透明质酸钠 0.5g、 海藻酸钠 0.5g, 搅拌至均匀, 即得 。

25、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3。 0050 保湿霜的制备 0051 表 1 保湿霜配方 0052 说 明 书 CN 103520065 A 6 5/8 页 7 0053 制备工艺 : 0054 1、 油相 (A 相) 加热至温度 85, 混合均匀 ; 0055 2、 水相 (B 相) 先将 CX800, 透明质酸钠, U21 分散在甘油中, 再加水 0056 溶解搅拌均匀, 升温至 85加入其他组分, 溶解搅拌均匀 ; 0057 3、 C 相混合均匀, 室温搅拌均匀 ; 0058 4、 D 相预先溶解于水中, 搅拌均匀待用 ; 0059 5、 将 A、 C 两相依次加入到 B 相, 开启均质机, 均质。

26、搅拌 4-5 分钟 ; 0060 6、 均质完成后, 开启冷却水, 搅拌、 消泡 10 15 分钟 ; 说 明 书 CN 103520065 A 7 6/8 页 8 0061 7、 降温至 65加入 D 相, 搅拌均匀后降温至 45, 依次加入 E 相中原料, 搅拌均匀 后出料。PH 控制在 5.5 6.5。 0062 保湿水的制备 0063 表 2 保湿水配方 0064 0065 制备工艺 : 0066 1、 将水加温搅拌 (加热至 85) , 依次加入 A 相其他组分 ; 0067 2、 将 B 相组分预先混合搅拌均匀 ; 0068 3、 A 相溶解均匀后, 降温搅拌至 65左右, 加入 。

27、B 相, 搅拌均匀后出料。PH 控制在 5.5 6.5。 0069 效果实施例一 : 保湿水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3 对皮肤含水量和经皮水分流失 (TEWL) 的影响 0070 测试仪器和设备 0071 (1) 皮肤含水量测试仪 Corneometer CM825(德国 CK 公司) 0072 (2) 经皮失水 TEWL 测试仪 Tewameter TM300(德国 CK 公司) 0073 测试步骤 : 0074 (1) 测试样品为 : 保湿水基质 (去掉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的其它成分) 、 保湿水和墨 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3。 0075 (2) 测试部位为左或右手前臂内侧, 将内侧分为三段, 从。

28、腕横纹算起, 第 3-8cm 为 第一段, 记为部位 1 ; 8-13cm 为第二段, 记为部位 2 ; 13-18cm 为第三段, 记为部位 3。受试 者在测试者指导下使用清洁剂 (洗洁精) 清洁左右臂,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纸巾吸干多余水 分。 0076 (3) 受试者在恒温恒湿房间 (温度 20-22, 湿度 40%-60%) 中静置 40 分钟后开始 测试 ; 测试者需记录测试时间、 房间实时温湿度。 0077 (4) 分别用仪器检测受试者手臂 1、 2、 3 部位皮肤的含水量和 TEWL 值, 各检测 3 个 位点 ( 测试区的中心部位, 取水平的 3 个点, 每点间隔 1cm), 测。

29、得数据为第 0 天结果。 说 明 书 CN 103520065 A 8 7/8 页 9 0078 (5) 受试者需每天早晚使用清洁剂清洗左或右臂各一次, 清洁完毕后, 部位 1 涂抹 保湿水基质, 部位 2 涂抹保湿水, 部位 3 涂抹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3。样品使用方法 : 取适 量样品均匀涂抹于测试区域, 适当按摩直至样品完全被皮肤吸收。 0079 (6) 受试者在试验开展的第 2 天进行随访测试。受试者在测试者指导下使用清洁 剂清洁左或右臂,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纸巾吸干多余水分。 0080 (7) 受试者在恒温恒湿房间 (温度 20-22, 湿度 40%-60%) 中静置 40 分钟后开。

30、始 测试 ; 测试者需记录测试时间、 房间实时温湿度。 0081 (8) 分别用仪器检测受试者部位 1、 2、 3 的含水量和 TEWL 值, 方法同 3.3, 所得数据 记为第 1 天结果。 0082 (9) 受试者在试验开展的第 4 天、 第 7 天进行随访测试, 方法同 (6) -(8) , 所得数 据分别记为第 4 天和第 7 天结果。 0083 统计分析 : 0084 采用 SPSS17.0 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P0.05 为有显著性差 异, P0.01 为极显著差异。 0085 实验结果 : 0086 如图 1 所示的含水量变化曲线图中 : 使用保湿水基。

31、质的手臂部位, 其含水量无显 著性变化 ; 而用保湿水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3 的手臂部位的含水量明显升高, 墨角藻提 取物保湿液 3 优于保湿水, 保湿水优于保湿水基质,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VS 使用前。 0087 如图 2 所示的表皮经皮水分流失曲线图中 : 用洗洁精清洗手部, 使手部的屏障功 能受到破坏。使用保湿水基质和保湿水的手臂部位的 TEWL 均有所升高, 但使用保湿水基质 手臂部位的 TEWL 值升高更明显 ; 而使用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3 的手臂部位 TEWL 值无显著 性变化。由此可见, 保湿水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3 对表皮屏障功能具有修复作用, 且墨。

32、角 藻提取物保湿液 3 优于保湿水。比较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05。 0088 效果实施例二 : 保湿霜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 对皮肤含水量和经皮水分流失 (TEWL) 的影响 0089 测试仪器和设备 0090 (1) 皮肤含水量测试仪 Corneometer CM825(德国 CK 公司) 0091 (2) 经皮失水 TEWL 测试仪 Tewameter TM300(德国 CK 公司) 0092 测试步骤 : 0093 (1) 测试样品为 : 保湿霜基质 (去掉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的其它成分) 、 保湿霜和墨 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 0094 (2) 测试部位为左或右手前。

33、臂内侧, 将内侧分为三段, 从腕横纹算起, 第 3-8cm 为 第一段, 记为部位 1 ; 8-13cm 为第二段, 记为部位 2 ; 13-18cm 为第三段, 记为部位 3。受试 者在测试者指导下使用清洁剂 (洗洁精) 清洁左右臂,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纸巾吸干多余水 分。 0095 (3) 受试者在恒温恒湿房间 (温度 20-22, 湿度 40%-60%) 中静置 40 分钟后开始 测试 ; 测试者需记录测试时间、 房间实时温湿度。 0096 (4) 分别用仪器检测受试者手臂 1、 2、 3 部位皮肤的含水量和 TEWL 值, 各检测 3 个 说 明 书 CN 103520065 A 9 。

34、8/8 页 10 位点 ( 测试区的中心部位, 取水平的 3 个点, 每点间隔 1cm), 测得数据为第 0 天结果。 0097 (5) 受试者需每天早晚使用清洁剂清洗左或右臂各一次, 清洁完毕后, 部位 1 涂抹 保湿水基质, 部位 2 涂抹保湿霜, 部位 3 涂抹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样品使用方法 : 取适 量样品均匀涂抹于测试区域, 适当按摩直至样品完全被皮肤吸收。 0098 (6) 受试者在试验开展的第 2 天进行随访测试。受试者在测试者指导下使用清洁 剂清洁左或右臂,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纸巾吸干多余水分。 0099 (7) 受试者在恒温恒湿房间 (温度 20-22, 湿度 40%-。

35、60%) 中静置 40 分钟后开始 测试 ; 测试者需记录测试时间、 房间实时温湿度。 0100 (8) 分别用仪器检测受试者部位 1、 2、 3 的含水量和 TEWL 值, 方法同 3.3, 所得数据 记为第 1 天结果。 0101 (9) 受试者在试验开展的第 4 天、 第 7 天进行随访测试, 方法同 (6) -(8) , 所得数 据分别记为第 4 天和第 7 天结果。 0102 统计分析 : 0103 采用 SPSS17.0 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P0.05 为有显著性差 异, P0.01 为极显著差异。 0104 实验结果 : 0105 如图 3 所示的含水。

36、量变化曲线图中 : 使用保湿霜基质的手臂部位, 其含水量无显 著性变化 ; 而用保湿霜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 的手臂部位的含水量明显升高, 墨角藻提 取物保湿液 2 优于保湿霜, 保湿霜优于保湿霜基质,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VS 使用前。 0106 如图 4 所示的表皮经皮水分流失曲线图中 : 用洗洁精清洗手部, 使手部的屏障功 能受到破坏。使用保湿霜基质的手臂部位 TEWL 值升高明显 ; 而使用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 的手臂部位 TEWL 值无显著性变化。由此可见, 保湿霜和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 对表皮屏障 功能具有修复作用, 且墨角藻提取物保湿液 2 优于保湿霜。。

37、比较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 学意义, P 0.05。 0107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 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520065 A 10 1/2 页 11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0065 A 11 2/2 页 1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20065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