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37967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4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19614.X

申请日:

2011.12.15

公开号:

CN102512526A

公开日:

2012.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52申请日:201112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52; A61P19/08; A61P29/00;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52

申请人:

天长市中医院

发明人:

何镔; 徐荣林; 王洪海

地址: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新河南路14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陈慧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3~15、土鳖虫3~15、当归5~20、川芎5~20、川牛膝5~20、桃仁5~20、泽兰5~20、乳香3~15、没药3~15、枳壳5~20、玄胡5~20、炒大黄3~15、车前子5~20、生甘草2~15。所述药物为胶囊剂。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舒筋续骨、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早期病人的治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 3 ~ 15、 土鳖虫 3 ~ 15、 当归 5 ~ 20、 川芎 5 ~ 20、 川牛膝 5 ~ 20、 桃仁 5 ~ 20、 泽兰 5 ~ 20、 乳香 3 ~ 15、 没药 3 ~ 15、 枳壳 5 ~ 20、 玄胡 5 ~ 20、 炒大黄 3 ~ 15、 车前子 5 ~ 20、 生甘草 2 ~ 15。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 3 ~ 10、 土鳖虫 3 ~ 10、 当归 5 ~ 15、 川芎 5 ~ 15、 川牛膝 5 ~ 15、 桃仁 5 ~ 15、 泽兰 5 ~ 15、 乳香 3 ~ 10、 没药 3 ~ 10、 枳壳 5 ~ 15、 玄胡 5 ~ 15、 炒大黄 3 ~ 10、 车前子 5 ~ 15、 生甘草 3 ~ 8。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 6、 土鳖虫 6、 当归 10、 川芎 10、 川牛膝 10、 桃仁 10、 泽兰 10、 乳香 6、 没药 6、 枳壳 10、 玄胡 10、 炒大黄 6、 车前子 10、 生甘草 5。
4: 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为胶囊剂。
5: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中的 应用。

说明书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伤的药物, 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 织损伤的药物。
     背景技术 跌打损伤、 外伤暴力、 意外事故造成骨折、 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 早 期的恰当及时治疗是保证康复的重要关键, 其对骨折的愈合, 减少并发症, 功能恢复, 减轻 痛苦,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骨折早期症状主要有 : 一、 全身表现 : (1) 休克 : 对于多发性骨折、 骨盆骨折、 股骨 骨折、 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 大量出血、 剧烈疼痛或并 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2) 发热 :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 血肿吸收时, 体温略有升高, 开 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 应考虑感染的可能。二、 局部表现 : 骨折的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专有 体征和其他表现。骨折的专有体征 : (1) 畸形 : 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 主要表 现为缩短 ; (2) 异常活动 : 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 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 骨擦音或骨擦感 : 骨折后, 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 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以上三种体征只 要发现其中之一, 即可确诊, 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 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 如嵌插骨折、 裂 缝骨折。
     骨折早期会伴随有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严重的危害。骨折的早期并发症主要有 : (1) 休克 : 多属于创伤性休克, 是严重创伤、 骨折引起的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 (2) 脂 肪栓塞综合征 : 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 骨髓被破坏, 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 内, 可引起肺、 脑脂肪栓塞。所以临床上长骨骨折的病人可能会伴发脂肪栓塞。临床出现呼 吸功能不全、 发绀, 胸片有广泛性肺实变。动脉低血氧可致烦躁不安、 嗜睡, 甚至昏迷死亡 ; (3) 重要的内脏器官损伤, 例如肝、 脾破裂、 肺损伤、 膀胱和尿道损伤、 治伤损伤等 ; (4) 重要 周围组织损伤 : 重要血管损伤较多见的有股骨髁骨折所致的动脉损伤, 胫骨上段骨折可损 伤胫前或胫后动脉损伤,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远端致肱动脉损伤 ;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有 肱骨中、 下 1/3 交界处骨折损伤桡神经, 腓骨颈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 ; 脊髓损伤多发生在颈 段和胸腰段脊柱骨折、 脱位时, 可以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不同程度的瘫痪, 甚至终身残疾 ; (5) 骨筋膜室综合征 : 由骨、 骨间膜、 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 因急 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己疾病病理等原因造成人体的 皮肤、 皮下浅深筋膜、 肌肉、 肌腱、 腱鞘、 韧带、 关节囊、 滑膜囊、 椎间盘、 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 的病理损害, 称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 : 疼痛, 肿胀, 畸形, 功能障碍。
     软组织急性损伤发生后, 主要表现为疼痛, 活动功能受到影响, 在现场应根据不同 情况作适当处理。如果是开放性伤, 一般有外出血, 对出血的处理请参看后面出血处理, 对 其伤口应注意保护 ( 如包扎 ), 以防感染, 然后到医疗单位作彻底处理。 对闭合性伤, 如为较 轻的扭伤, 一般仅有短时轻痛, 无明显影响, 较重的扭、 拉、 挫伤常有明显肿胀 ( 或软组织内
     出血 ) 和疼痛, 在现场的处理主要是防止其伤情继续加重, 控制肿胀和疼痛, 因为过度的肿 胀或组织内血肿, 会增加治疗的困难, 延长疗程。 现场控制肿胀或组织内出血的最好方法是 加压包扎, 虽有人提出先用冰敷, 使血管收缩后再包扎, 其目的不外也是减少或防止出血和 肿胀,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 现场难以马上找到冰块或冷冻剂外敷, 若机械地等找到冰敷之后 再包扎, 则出血及肿胀早巳形成, 这时的措施已无大作用, 故在现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用 手直接按压伤处, 按压既可防止其出血、 肿胀出现, 也有一定镇痛作用, 另手迅速拿出衬垫 物衬压手下伤处, 然后用绷带或布条进行加压包扎, 再送医疗单位作进一步处理, 这样做由 于不出血及肿胀, 对其恢复十分有利。 急性软组织损伤切忌过早在伤处局部作过多手法, 特 别是过分用力的治疗手法, 这样做易促使出血、 肿胀加重, 使伤情更为恶化。
     CN101099805A 公开了一种治疗骨伤病的中成药, 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 到: 三七 8 ~ 12、 川断 8 ~ 12、 骨碎补 10 ~ 14、 红花 6 ~ 10、 甘草 5 ~ 9、 鹿茸 10 ~ 14、 血 竭 8 ~ 12、 杜仲 10 ~ 14。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剂, 通过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 止血通经络, 补肝肾, 加速骨伤病的愈合。
     CN101637589A 公开了一种治疗早期骨伤与软组织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该组合物是由泽兰、 当归尾、 元胡、 桃仁、 丹参、 茜草根、 生地黄、 刘寄奴、 莪术、 柴胡、 苏 木、 赤芍、 陈皮、 大黄、 木通、 甘草、 三七组成。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按制剂学方法加入常规辅料 制备成临床接受的剂型, 如胶囊剂、 片剂、 汤剂、 水丸或颗粒剂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活 血化瘀、 凉血止血、 行气止痛等作用。
     目前治疗骨伤的药物中大多含有三七, 三七的活血化瘀效力差且不能凉血, 影响 最终治疗效果。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但是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 副作用较大。现 有药物中能同时达到活血化瘀、 凉血止血、 解毒消肿且行气止痛效果的药物很少。再加上, 治疗骨伤的药物多为草药, 因煎煮草药给患者服用和携带均有不便, 且口感差, 病人的依从 性较差, 给治疗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 物。
     骨伤及软组织损伤中医辩证属气滞血瘀、 筋骨受损、 湿毒阻滞, 本发明所述药物按 “急则治标” 原则, 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解毒消肿为治则, 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治疗。
     所述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 3 ~ 15、 土鳖虫 3 ~ 15、 当归 5 ~ 20、 川芎 5 ~ 20、 川牛膝 5 ~ 20、 桃仁 5 ~ 20、 泽兰 5 ~ 20、 乳香 3 ~ 15、 没药 3 ~ 15、 枳壳 5 ~ 20、 玄胡 5 ~ 20、 炒大黄 3 ~ 15、 车前 子 5 ~ 20、 生甘草 2 ~ 15。
     柴胡, 清虚热中药, 气微香, 味微苦, 用于感冒发热、 寒热往来、 疟疾、 肝郁气滞、 胸 肋胀痛、 脱肛、 子宫脱落、 月经不调。
     骨折后,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 血肿吸收时, 体温略有升高。柴胡内的有效成分挥 发油 ( 丁香酚、 己酸、 γ- 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 ), 柴胡皂苷 ( 皂苷元 A 具有清热降 温的作用, 使人体体温降低 )。柴胡的有效成分皂苷具有消炎功效, 可降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后的炎症。同时, 柴胡内的柴胡多糖具有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土鳖虫,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又名地鳖。其性寒、 味成, 有 毒, 是活血化瘀的良药。 其能入心肝脾三经, 具有逐瘀、 破积、 通络、 理伤以及接骨续筋、 消肿 止痛、 下乳通经等功效, 是理血伤科要药, 适用于癌瘕积聚、 血滞经闭、 产后瘀血腹痛、 跌打 损伤、 木舌、 重舌等病症。
     当归, 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中国分布于甘肃、 云南、 四川、 青海、 陕西、 湖南、 湖北、 贵 州等地, 各地均有栽培。当归的根可入药, 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祖国医学认为, 当归味甘 而重, 故专能补血, 其气轻而辛, 故又能行血, 补中有动, 行中有补, 为血中之要药。因而, 它 既能补血, 又能活血, 既可通经, 又能活络。
     川芎, 原名芎藭, 辛温升散, 一种中药植物, 常用于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主要栽培 于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湖北等地。川芎具有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开郁燥湿等功效。中医 药理论认为川芎 “辛香走窜而行气, 活血祛瘀以止血, 上行头目而祛风, 下入血海以调经。 并 外彻皮毛, 旁通四肢, 为血中之气药” 。故常用于内服, 主治头痛眩晕、 风湿痹痛、 胸肋刺痛、 跌打肿痛、 闭经痛经、 月经不调、 寒痹痉挛、 痈疽疮疡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病症。
     川牛膝, 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秋、 冬二季采挖, 除去芦头、 须根及泥沙, 烘或 晒至半干, 堆放回润, 再炕干或晒干。性甘、 微苦, 平。归肝、 肾经。其主治逐瘀通经, 通利关 节, 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 胞衣不下, 关节痹痛, 足痿筋挛, 尿血血淋, 跌扑损伤。 桃仁, 别名毛桃仁、 扁桃仁、 大桃仁。为蔷薇叶植物桃的种子。桃仁味苦甘, 性平。 苦能泄降导下以破瘀, 甘而和畅气血以生新, 故有活血通经、 破瘀生新的作用, 可用于跌打 损伤等。对月经停闭, 腹中有瘀血结块的病可服用。其质润还能润燥滑肠, 适用于大肠津液 不足的便秘。尚能活血以消痈, 可治肠痈、 肺痈。
     泽兰, 别名 : 地瓜儿苗、 地笋、 地石蚕、 蛇王草。 性微温, 味苦、 辛。 化学成分 : 含挥发 油黄酮甙、 皂甙、 酚类、 糖类及鞣质。 性微温, 味苦、 辛, 具有活血化瘀, 行水消肿的功效, 可用 于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乳香, 别名熏陆香, 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胶树脂。 主产索马里、 埃塞俄比亚。 性辛、 苦、 温。入心、 肝、 脾经。活血, 行气、 止痛。治瘀阻气滞的脘腹疼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 伤, 痛经, 产后腹痛。
     没药, 性苦, 辛, 平, 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 又名末药。主产 于非洲索马里、 埃塞俄比亚以及印度等地。 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 于空气 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 炒至焦黑色应用。主治胸腹瘀痛、 痛经、 经闭、 症瘕、 跌打损伤、 痈肿疮疡、 肠痈、 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等功效。
     枳壳 :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 月果皮尚绿时采收, 自中部横切为两半, 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苦、 辛、 酸, 温。理气宽中, 行滞消胀。用于胸胁 气滞, 胀满疼痛, 食积不化, 痰饮内停 ; 胃下垂, 脱肛, 子宫脱垂等。其可行气止痛, 有效缓解 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疼痛感。
     玄胡, 罂粟科植物延胡索和齿瓣延胡索的块茎。味辛, 苦, 温。心包, 肝, 脾, 肺。活 血散瘀, 行气止痛, 有效缓解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疼痛感。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 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 文献里, “大黄” 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 大黄主要作药用, 但在欧洲及中东, 他们的
     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 茎红色。 气清香, 味苦而微涩, 嚼之粘牙, 有砂粒 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 刮去外皮, 切瓣或段, 绳穿成串干燥或直 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 清湿热、 泻火、 凉血、 祛瘀、 解毒等功效。
     炒大黄, 大黄片或块, 置锅中, 武火炒至外表呈黑色时取出, 摊开放凉。生大黄, 气 味重浊, 走而不守, 直达下焦, 泻下作用峻烈, 但易伤胃气。炒炭后其泻下作用极弱, 并有止 血作用, 可用于骨伤及软组织损伤中起到止血的作用。
     车前子, 又名车前实、 虾蟆衣子、 猪耳朵穗子、 凤眼前仁,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的 干燥成熟种子。均系野生。夏、 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 晒干, 搓出种子, 除去杂质。主 产于黑龙江、 辽宁、 河北等地。原植物生于山野、 路旁、 花圃或菜园。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寒, 山区平地均可生长, 对土壤要求不严。本品性味甘寒, 入肾、 膀胱、 肝、 肺经, 功能利水通淋、 渗湿止泻、 清肝明目、 清热化痰, 为常用药材。
     生甘草, 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 荚果裂开, 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 天然繁 殖。茎挺拔直立 ; 根如圆柱, 直径三四厘米, 大的五六厘米, 长一米多, 最长者达三四米。具 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的作用。 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 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其与柴胡、 车前子 结合, 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
     以上原料经过本发明优化组合后, 制成治疗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制剂, 不但能够 各自发挥原来的功效, 更能进一步加强其疗效, 对治疗骨伤及软组织损伤优于现有药物的 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 3 ~ 10、 土鳖虫 3 ~ 10、 当归 5 ~ 15、 川芎 5 ~ 15、 川牛膝 5 ~ 15、 桃仁 5 ~ 15、 泽兰 5 ~ 15、 乳香 3 ~ 10、 没药 3 ~ 10、 枳壳 5 ~ 15、 玄胡 5 ~ 15、 炒大黄 3 ~ 10、 车前 子 5 ~ 15、 生甘草 3 ~ 8。
     更有选地, 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 6、 土鳖虫 6、 当归 10、 川芎 10、 川牛膝 10、 桃仁 10、 泽兰 10、 乳香 6、 没药 6、 枳 壳 10、 玄胡 10、 炒大黄 6、 车前子 10、 生甘草 5。
     本发明上述所述成分为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本发明所述的 “包括” , 意指其除所 述组分外, 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 这些其他组分赋予所述药物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 本发 明所述的 “包括” , 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 “为” 或 “由 ...... 组成” 。
     现有治疗骨伤及软组织损伤中的药物多为中草药, 因煎煮草药给患者服用和携带 均有不便, 且口感差, 病人的依从性较差, 给治疗带来困难。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为胶囊剂。 胶 囊制剂便于服用, 口感好, 能有效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 舒筋续骨、 理气止痛、 解毒消肿之功效, 适用于 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早期病人的治疗。
     本发明所述药物可用于跌打损伤、 外伤暴力、 意外事故, 骨折创伤, 软组织损伤早 期阶段中的筋骨损伤, 气滞血瘀、 热毒蕴结所致的骨折、 筋伤、 血肿、 疼痛、 肿胀、 功能障碍等 中的治疗 ; 同时也可用于外伤暴力、 跌打损伤等致筋骨受伤, 气滞血瘀, 脉络瘀滞血肿, 热毒 蕴结肿胀中的治疗。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本发明所述药物根据 “急则治标” 立法原则而制定, 以活血化瘀为主, 配合理气止 痛, 理气则能活血, 活血化瘀则能流通脉络, 更佐用凉血解毒, 利水消肿之剂, 无论在化瘀治 损伤, 活血消血肿, 还是清热解毒治肿胀, 理气调气机以止痛, 均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早期病人的治疗, 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本发明所述药物制成胶囊便于服用, 口感好, 能有效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 使用临 床多年, 治疗效果明显, 使用 12 天后, 94%的患者已经基本治愈,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未发 生过不良反应及医疗事故, 深受患者的认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 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 所述实施 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 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 1
     取柴胡 6g、 土鳖虫 6g、 当归 12g、 川芎 12g、 川牛膝 12g、 桃仁 12g、 泽兰 12g、 乳香 6g、 没药 6g、 枳壳 12g、 玄胡 12g、 炒大黄 6g、 车前子 12g、 生甘草 5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实施例 2
     取柴胡 3g、 土鳖虫 3g、 当归 5g、 川芎 5g、 川牛膝 5g、 桃仁 5g、 泽兰 5g、 乳香 3g、 没药 3g、 枳壳 5g、 玄胡 5g、 炒大黄 3g、 车前子 5g、 生甘草 2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剂量, 分成 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实施例 3
     取柴胡 15g、 土鳖虫 15g、 当归 20g、 川芎 20g、 川牛膝 20g、 桃仁 20g、 泽兰 20g、 乳香 15g、 没药 15g、 枳壳 20g、 玄胡 5g、 炒大黄 15g、 车前子 20g、 生甘草 15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 囊所需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实施例 4
     取柴胡 8g、 土鳖虫 9g、 当归 14g、 川芎 15g、 川牛膝 12g、 桃仁 10g、 泽兰 10g、 乳香 8g、 没药 8g、 枳壳 14g、 玄胡 12g、 炒大黄 6g、 车前子 12g、 生甘草 3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实施例 5
     取柴胡 7g、 土鳖虫 5g、 当归 12g、 川芎 10g、 川牛膝 12g、 桃仁 12g、 泽兰 12g、 乳香 9g、 没药 8g、 枳壳 12g、 玄胡 15g、 炒大黄 8g、 车前子 12g、 生甘草 6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实施例 6
     取柴胡 5g、 土鳖虫 9g、 当归 18g、 川芎 17g、 川牛膝 12g、 桃仁 12g、 泽兰 12g、 乳香 5g、 没药 7g、 枳壳 10g、 玄胡 12g、 炒大黄 9g、 车前子 10g、 生甘草 7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实施例 7
     取柴胡 6g、 土鳖虫 6g、 当归 10g、 川芎 10g、 川牛膝 10g、 桃仁 10g、 泽兰 10g、 乳香 6g、 没药 6g、 枳壳 10g、 玄胡 10g、 炒大黄 6g、 车前子 10g、 生甘草 5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申请人声明,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将上述实施例某 组分的具体含量点值, 与发明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 从而产生的新的数值范围, 也是 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 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 不再罗列这些数值范围。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 选择 800 例早期骨伤及 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进行观察, 同时选择病史、 病情、 年龄及原治疗方法相当的早期骨伤及软 组织损伤的患者 600 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 7 制成的胶囊剂进行治疗,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临床试验结果如下表 1 所示 :
     治疗方法 : 采用实施例 7 制成的胶囊剂, 口服, 每次 3-4 粒, 一日三次, 儿童用量减 半。
     功能与主治 : 活血化瘀、 舒筋续骨、 理气止痛、 解毒消肿, 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早期病人的治疗。
     表 1 临床试验结果
     使用本发明胶囊剂两天后, 96%的患者有局部疼痛、 压痛、 肿胀、 瘀斑消退等现象 ; 8 天后, 95 %的患者局部疼痛、 压痛迅速缓解, 肿胀、 瘀斑基本消除, 功能活动有明显恢复 ; 使用 12 天后, 94%的患者各种症状已经基本消失, 功能活动完全恢复, 其余患者正在恢复 中, 预计 3 ~ 5 天后症状会全部消失, 恢复正常。而使用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到 12 天时 功能活动恢复依然不明显, 效果不显著。
     本发明所述药物临床使用 10 余年, 治疗约 1 万多人次, 实践证明疗效良好, 未见有 引起腹痛腹泻以及其他毒副反应的病例发生。
     申请人声明,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的详细组成以及制备 方法,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组分和制备方法, 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
     细组分以及制备方法才能实施。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 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 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 具体方式的选择等, 均落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10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125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7 CN 102512526 A *CN102512526A* (21)申请号 201110419614.X (22)申请日 2011.12.15 A61K 36/752(2006.01) A61P 19/08(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5/64(2006.01) (71)申请人 天长市中医院 地址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新河南路 140 号 (72)发明人 何镔 徐荣林 王洪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陈慧珍。

2、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 的药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 3 15、 土 鳖虫315、 当归520、 川芎520、 川牛膝5 20、 桃仁 5 20、 泽兰 5 20、 乳香 3 15、 没药 315、 枳壳520、 玄胡520、 炒大黄315、 车前子 5 20、 生甘草 2 15。所述药物为胶囊 剂。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 舒筋续骨、 理气止痛、 解毒消肿之功效, 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 损伤早期病人的治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 3 15、 土鳖虫 3 15、 当归 5 20、 川芎 5 20、 川牛膝 5 20、 桃仁 5 20、 泽兰 5 20、 乳香 3 15、 没药 3 15、 枳壳 5 20、 玄胡 5 20、 炒大黄 3 15、 车前子 5 20、 生甘草 2 15。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 3 10、 土鳖虫 3 10、 当归 5 15、 川芎 5 15、 川牛膝 5 。

4、15、 桃仁 5 15、 泽兰 5 15、 乳香 3 10、 没药 3 10、 枳壳 5 15、 玄胡 5 15、 炒大黄 3 10、 车前子 5 15、 生甘草 3 8。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柴胡6、 土鳖虫6、 当归10、 川芎10、 川牛膝10、 桃仁10、 泽兰10、 乳香6、 没药6、 枳壳10、 玄胡 10、 炒大黄 6、 车前子 10、 生甘草 5。 4. 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为胶囊剂。 5.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中的 应用。

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12526 A 2 1/8 页 3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伤的药物, 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 织损伤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跌打损伤、 外伤暴力、 意外事故造成骨折、 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 早 期的恰当及时治疗是保证康复的重要关键, 其对骨折的愈合, 减少并发症, 功能恢复, 减轻 痛苦,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 骨折早期症状主要有 : 一、 全身表现 : (1) 休克 : 对于多发性骨折、 骨盆骨折、 股骨 骨折、 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患者常因广泛的。

6、软组织损伤、 大量出血、 剧烈疼痛或并 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2) 发热 :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 血肿吸收时, 体温略有升高, 开 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 应考虑感染的可能。二、 局部表现 : 骨折的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专有 体征和其他表现。骨折的专有体征 : (1) 畸形 : 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 主要表 现为缩短 ; (2)异常活动 : 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 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 骨擦音或骨擦感 : 骨折后, 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 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以上三种体征只 要发现其中之一, 即可确诊, 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 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 如嵌插骨折。

7、、 裂 缝骨折。 0004 骨折早期会伴随有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严重的危害。骨折的早期并发症主要有 : (1) 休克 : 多属于创伤性休克, 是严重创伤、 骨折引起的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 (2) 脂 肪栓塞综合征 : 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 骨髓被破坏, 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 内, 可引起肺、 脑脂肪栓塞。所以临床上长骨骨折的病人可能会伴发脂肪栓塞。临床出现呼 吸功能不全、 发绀, 胸片有广泛性肺实变。动脉低血氧可致烦躁不安、 嗜睡, 甚至昏迷死亡 ; (3) 重要的内脏器官损伤, 例如肝、 脾破裂、 肺损伤、 膀胱和尿道损伤、 治伤损伤等 ; (4) 重要 周围组织损伤 。

8、: 重要血管损伤较多见的有股骨髁骨折所致的动脉损伤, 胫骨上段骨折可损 伤胫前或胫后动脉损伤,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远端致肱动脉损伤 ;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有 肱骨中、 下 1/3 交界处骨折损伤桡神经, 腓骨颈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 ; 脊髓损伤多发生在颈 段和胸腰段脊柱骨折、 脱位时, 可以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不同程度的瘫痪, 甚至终身残疾 ; (5) 骨筋膜室综合征 : 由骨、 骨间膜、 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 因急 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 0005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己疾病病理等原因造成人体的 皮肤、 皮下浅深筋膜、 肌肉、 肌腱、 腱鞘、。

9、 韧带、 关节囊、 滑膜囊、 椎间盘、 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 的病理损害, 称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 : 疼痛, 肿胀, 畸形, 功能障碍。 0006 软组织急性损伤发生后, 主要表现为疼痛, 活动功能受到影响, 在现场应根据不同 情况作适当处理。如果是开放性伤, 一般有外出血, 对出血的处理请参看后面出血处理, 对 其伤口应注意保护(如包扎), 以防感染, 然后到医疗单位作彻底处理。 对闭合性伤, 如为较 轻的扭伤, 一般仅有短时轻痛, 无明显影响, 较重的扭、 拉、 挫伤常有明显肿胀 ( 或软组织内 说 明 书 CN 102512526 A 3 2/8 页 4 出血 ) 和疼痛, 在现场的处。

10、理主要是防止其伤情继续加重, 控制肿胀和疼痛, 因为过度的肿 胀或组织内血肿, 会增加治疗的困难, 延长疗程。 现场控制肿胀或组织内出血的最好方法是 加压包扎, 虽有人提出先用冰敷, 使血管收缩后再包扎, 其目的不外也是减少或防止出血和 肿胀,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 现场难以马上找到冰块或冷冻剂外敷, 若机械地等找到冰敷之后 再包扎, 则出血及肿胀早巳形成, 这时的措施已无大作用, 故在现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用 手直接按压伤处, 按压既可防止其出血、 肿胀出现, 也有一定镇痛作用, 另手迅速拿出衬垫 物衬压手下伤处, 然后用绷带或布条进行加压包扎, 再送医疗单位作进一步处理, 这样做由 于不出血。

11、及肿胀, 对其恢复十分有利。 急性软组织损伤切忌过早在伤处局部作过多手法, 特 别是过分用力的治疗手法, 这样做易促使出血、 肿胀加重, 使伤情更为恶化。 0007 CN101099805A 公开了一种治疗骨伤病的中成药, 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 到 : 三七 8 12、 川断 8 12、 骨碎补 10 14、 红花 6 10、 甘草 5 9、 鹿茸 10 14、 血 竭 8 12、 杜仲 10 14。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剂, 通过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 止血通经络, 补肝肾, 加速骨伤病的愈合。 0008 CN101637589A 公开了一种治疗早期骨伤与软组织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

12、法。该组合物是由泽兰、 当归尾、 元胡、 桃仁、 丹参、 茜草根、 生地黄、 刘寄奴、 莪术、 柴胡、 苏 木、 赤芍、 陈皮、 大黄、 木通、 甘草、 三七组成。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按制剂学方法加入常规辅料 制备成临床接受的剂型, 如胶囊剂、 片剂、 汤剂、 水丸或颗粒剂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活 血化瘀、 凉血止血、 行气止痛等作用。 0009 目前治疗骨伤的药物中大多含有三七, 三七的活血化瘀效力差且不能凉血, 影响 最终治疗效果。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但是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 副作用较大。现 有药物中能同时达到活血化瘀、 凉血止血、 解毒消肿且行气止痛效果的药物很少。再加上, 。

13、治疗骨伤的药物多为草药, 因煎煮草药给患者服用和携带均有不便, 且口感差, 病人的依从 性较差, 给治疗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0010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 物。 0011 骨伤及软组织损伤中医辩证属气滞血瘀、 筋骨受损、 湿毒阻滞, 本发明所述药物按 “急则治标” 原则, 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解毒消肿为治则, 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治疗。 0012 所述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0013 柴胡 3 15、 土鳖虫 3 15、 当归 5 20、 川芎 5 20、 川牛膝 5 20、 桃仁 5 20、。

14、 泽兰 5 20、 乳香 3 15、 没药 3 15、 枳壳 5 20、 玄胡 5 20、 炒大黄 3 15、 车前 子 5 20、 生甘草 2 15。 0014 柴胡, 清虚热中药, 气微香, 味微苦, 用于感冒发热、 寒热往来、 疟疾、 肝郁气滞、 胸 肋胀痛、 脱肛、 子宫脱落、 月经不调。 0015 骨折后,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 血肿吸收时, 体温略有升高。柴胡内的有效成分挥 发油 ( 丁香酚、 己酸、 - 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 ), 柴胡皂苷 ( 皂苷元 A 具有清热降 温的作用, 使人体体温降低 )。柴胡的有效成分皂苷具有消炎功效, 可降低骨折及软组织损 说 明 书 CN 。

15、102512526 A 4 3/8 页 5 伤后的炎症。同时, 柴胡内的柴胡多糖具有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0016 土鳖虫,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又名地鳖。其性寒、 味成, 有 毒, 是活血化瘀的良药。 其能入心肝脾三经, 具有逐瘀、 破积、 通络、 理伤以及接骨续筋、 消肿 止痛、 下乳通经等功效, 是理血伤科要药, 适用于癌瘕积聚、 血滞经闭、 产后瘀血腹痛、 跌打 损伤、 木舌、 重舌等病症。 0017 当归, 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中国分布于甘肃、 云南、 四川、 青海、 陕西、 湖南、 湖北、 贵 州等地, 各地均有栽培。当归的根可入药, 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祖国医。

16、学认为, 当归味甘 而重, 故专能补血, 其气轻而辛, 故又能行血, 补中有动, 行中有补, 为血中之要药。因而, 它 既能补血, 又能活血, 既可通经, 又能活络。 0018 川芎, 原名芎藭, 辛温升散, 一种中药植物, 常用于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主要栽培 于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湖北等地。川芎具有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开郁燥湿等功效。中医 药理论认为川芎 “辛香走窜而行气, 活血祛瘀以止血, 上行头目而祛风, 下入血海以调经。 并 外彻皮毛, 旁通四肢, 为血中之气药” 。故常用于内服, 主治头痛眩晕、 风湿痹痛、 胸肋刺痛、 跌打肿痛、 闭经痛经、 月经不调、 寒痹痉挛。

17、、 痈疽疮疡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病症。 0019 川牛膝, 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秋、 冬二季采挖, 除去芦头、 须根及泥沙, 烘或 晒至半干, 堆放回润, 再炕干或晒干。性甘、 微苦, 平。归肝、 肾经。其主治逐瘀通经, 通利关 节, 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 胞衣不下, 关节痹痛, 足痿筋挛, 尿血血淋, 跌扑损伤。 0020 桃仁, 别名毛桃仁、 扁桃仁、 大桃仁。为蔷薇叶植物桃的种子。桃仁味苦甘, 性平。 苦能泄降导下以破瘀, 甘而和畅气血以生新, 故有活血通经、 破瘀生新的作用, 可用于跌打 损伤等。对月经停闭, 腹中有瘀血结块的病可服用。其质润还能润燥滑肠, 适用于大肠津液 不足的。

18、便秘。尚能活血以消痈, 可治肠痈、 肺痈。 0021 泽兰, 别名 : 地瓜儿苗、 地笋、 地石蚕、 蛇王草。 性微温, 味苦、 辛。 化学成分 : 含挥发 油黄酮甙、 皂甙、 酚类、 糖类及鞣质。 性微温, 味苦、 辛, 具有活血化瘀, 行水消肿的功效, 可用 于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0022 乳香, 别名熏陆香, 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胶树脂。 主产索马里、 埃塞俄比亚。 性辛、 苦、 温。入心、 肝、 脾经。活血, 行气、 止痛。治瘀阻气滞的脘腹疼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 伤, 痛经, 产后腹痛。 0023 没药, 性苦, 辛, 平, 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 又名。

19、末药。主产 于非洲索马里、 埃塞俄比亚以及印度等地。 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 于空气 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 炒至焦黑色应用。主治胸腹瘀痛、 痛经、 经闭、 症瘕、 跌打损伤、 痈肿疮疡、 肠痈、 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等功效。 0024 枳壳 :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 月果皮尚绿时采收, 自中部横切为两半, 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苦、 辛、 酸, 温。理气宽中, 行滞消胀。用于胸胁 气滞, 胀满疼痛, 食积不化, 痰饮内停 ; 胃下垂, 脱肛, 子宫脱垂等。其可行气止痛, 有效缓解 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疼痛感。 0025 玄胡, 罂。

20、粟科植物延胡索和齿瓣延胡索的块茎。味辛, 苦, 温。心包, 肝, 脾, 肺。活 血散瘀, 行气止痛, 有效缓解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疼痛感。 0026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 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 文献里,“大黄” 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 大黄主要作药用, 但在欧洲及中东, 他们的 说 明 书 CN 102512526 A 5 4/8 页 6 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 茎红色。 气清香, 味苦而微涩, 嚼之粘牙, 有砂粒 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 刮去外皮, 切瓣或段, 绳穿成串干燥或直 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 清湿热、 泻。

21、火、 凉血、 祛瘀、 解毒等功效。 0027 炒大黄, 大黄片或块, 置锅中, 武火炒至外表呈黑色时取出, 摊开放凉。生大黄, 气 味重浊, 走而不守, 直达下焦, 泻下作用峻烈, 但易伤胃气。炒炭后其泻下作用极弱, 并有止 血作用, 可用于骨伤及软组织损伤中起到止血的作用。 0028 车前子, 又名车前实、 虾蟆衣子、 猪耳朵穗子、 凤眼前仁,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的 干燥成熟种子。均系野生。夏、 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 晒干, 搓出种子, 除去杂质。主 产于黑龙江、 辽宁、 河北等地。原植物生于山野、 路旁、 花圃或菜园。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寒, 山区平地均可生长, 对土壤要求不严。本。

22、品性味甘寒, 入肾、 膀胱、 肝、 肺经, 功能利水通淋、 渗湿止泻、 清肝明目、 清热化痰, 为常用药材。 0029 生甘草, 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 荚果裂开, 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 天然繁 殖。茎挺拔直立 ; 根如圆柱, 直径三四厘米, 大的五六厘米, 长一米多, 最长者达三四米。具 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的作用。 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 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其与柴胡、 车前子 结合, 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 0030 以上原料经过本发明优化组合后, 制成治疗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

23、制剂, 不但能够 各自发挥原来的功效, 更能进一步加强其疗效, 对治疗骨伤及软组织损伤优于现有药物的 作用。 0031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0032 柴胡 3 10、 土鳖虫 3 10、 当归 5 15、 川芎 5 15、 川牛膝 5 15、 桃仁 5 15、 泽兰 5 15、 乳香 3 10、 没药 3 10、 枳壳 5 15、 玄胡 5 15、 炒大黄 3 10、 车前 子 5 15、 生甘草 3 8。 0033 更有选地, 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 0034 柴胡 6、 土鳖虫 6、 当归 10、 川芎 10、 川牛膝 10、 桃仁 10、 泽兰 1。

24、0、 乳香 6、 没药 6、 枳 壳 10、 玄胡 10、 炒大黄 6、 车前子 10、 生甘草 5。 0035 本发明上述所述成分为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本发明所述的 “包括” , 意指其除所 述组分外, 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 这些其他组分赋予所述药物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 本发 明所述的 “包括” , 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 “为” 或 “由 组成” 。 0036 现有治疗骨伤及软组织损伤中的药物多为中草药, 因煎煮草药给患者服用和携带 均有不便, 且口感差, 病人的依从性较差, 给治疗带来困难。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为胶囊剂。 胶 囊制剂便于服用, 口感好, 能有效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 0037。

25、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 舒筋续骨、 理气止痛、 解毒消肿之功效, 适用于 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早期病人的治疗。 0038 本发明所述药物可用于跌打损伤、 外伤暴力、 意外事故, 骨折创伤, 软组织损伤早 期阶段中的筋骨损伤, 气滞血瘀、 热毒蕴结所致的骨折、 筋伤、 血肿、 疼痛、 肿胀、 功能障碍等 中的治疗 ; 同时也可用于外伤暴力、 跌打损伤等致筋骨受伤, 气滞血瘀, 脉络瘀滞血肿, 热毒 蕴结肿胀中的治疗。 0039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102512526 A 6 5/8 页 7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

26、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0041 本发明所述药物根据 “急则治标” 立法原则而制定, 以活血化瘀为主, 配合理气止 痛, 理气则能活血, 活血化瘀则能流通脉络, 更佐用凉血解毒, 利水消肿之剂, 无论在化瘀治 损伤, 活血消血肿, 还是清热解毒治肿胀, 理气调气机以止痛, 均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早期病人的治疗, 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0042 本发明所述药物制成胶囊便于服用, 口感好, 能有效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 使用临 床多年, 治疗效果明显, 使用 12 天后, 94的患者已经基本治愈,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未发 生过不良反应及医疗事故, 深受患者的认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便。

27、于理解本发明, 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 所述实施 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 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44 实施例 1 0045 取柴胡6g、 土鳖虫6g、 当归12g、 川芎12g、 川牛膝12g、 桃仁12g、 泽兰12g、 乳香6g、 没药 6g、 枳壳 12g、 玄胡 12g、 炒大黄 6g、 车前子 12g、 生甘草 5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0046 实施例 2 0047 取柴胡 3g、 土鳖虫 3g、 当归 5g、 川芎 5g、 川牛膝 5g、 桃仁 5g、 。

28、泽兰 5g、 乳香 3g、 没药 3g、 枳壳5g、 玄胡5g、 炒大黄3g、 车前子5g、 生甘草2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剂量, 分成 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0048 实施例 3 0049 取柴胡 15g、 土鳖虫 15g、 当归 20g、 川芎 20g、 川牛膝 20g、 桃仁 20g、 泽兰 20g、 乳香 15g、 没药 15g、 枳壳 20g、 玄胡 5g、 炒大黄 15g、 车前子 20g、 生甘草 15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 囊所需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0050 实施。

29、例 4 0051 取柴胡8g、 土鳖虫9g、 当归14g、 川芎15g、 川牛膝12g、 桃仁10g、 泽兰10g、 乳香8g、 没药 8g、 枳壳 14g、 玄胡 12g、 炒大黄 6g、 车前子 12g、 生甘草 3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0052 实施例 5 0053 取柴胡7g、 土鳖虫5g、 当归12g、 川芎10g、 川牛膝12g、 桃仁12g、 泽兰12g、 乳香9g、 没药 8g、 枳壳 12g、 玄胡 15g、 炒大黄 8g、 车前子 12g、 生甘草 6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

30、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0054 实施例 6 0055 取柴胡5g、 土鳖虫9g、 当归18g、 川芎17g、 川牛膝12g、 桃仁12g、 泽兰12g、 乳香5g、 没药 7g、 枳壳 10g、 玄胡 12g、 炒大黄 9g、 车前子 10g、 生甘草 7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0056 实施例 7 0057 取柴胡6g、 土鳖虫6g、 当归10g、 川芎10g、 川牛膝10g、 桃仁10g、 泽兰10g、 乳香6g、 没药 6g、 枳壳 10g、 玄。

31、胡 10g、 炒大黄 6g、 车前子 10g、 生甘草 5g, 研磨成粉状, 按照胶囊所需 说 明 书 CN 102512526 A 7 6/8 页 8 剂量, 分成相等重量份数, 制成胶囊剂, 每粒胶囊有效成分为 1.338g。 0058 申请人声明,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将上述实施例某 组分的具体含量点值, 与发明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 从而产生的新的数值范围, 也是 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 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 不再罗列这些数值范围。 0059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 选择 800 例早期骨伤及 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进行观察, 同时。

32、选择病史、 病情、 年龄及原治疗方法相当的早期骨伤及软 组织损伤的患者 600 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 7 制成的胶囊剂进行治疗,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临床试验结果如下表 1 所示 : 0060 治疗方法 : 采用实施例 7 制成的胶囊剂, 口服, 每次 3-4 粒, 一日三次, 儿童用量减 半。 0061 功能与主治 : 活血化瘀、 舒筋续骨、 理气止痛、 解毒消肿, 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早期病人的治疗。 0062 表 1 临床试验结果 0063 说 明 书 CN 102512526 A 8 7/8 页 9 0064 使用本发明胶囊剂两天后, 96的患者有局部疼痛、。

33、 压痛、 肿胀、 瘀斑消退等现象 ; 8 天后, 95的患者局部疼痛、 压痛迅速缓解, 肿胀、 瘀斑基本消除, 功能活动有明显恢复 ; 使用 12 天后, 94的患者各种症状已经基本消失, 功能活动完全恢复, 其余患者正在恢复 中, 预计 3 5 天后症状会全部消失, 恢复正常。而使用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到 12 天时 功能活动恢复依然不明显, 效果不显著。 0065 本发明所述药物临床使用10余年, 治疗约1万多人次, 实践证明疗效良好, 未见有 引起腹痛腹泻以及其他毒副反应的病例发生。 0066 申请人声明,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的详细组成以及制备 方法,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组分和制备方法, 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 说 明 书 CN 102512526 A 9 8/8 页 10 细组分以及制备方法才能实施。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 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 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 具体方式的选择等, 均落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512526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