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37873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0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27542.3

申请日:

2011.12.16

公开号:

CN102488821A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36/896登记生效日:201604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王疆宏变更后权利人: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民中路16号内中宏时代广场B型楼5单元1层1号变更后权利人:711400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杨海娟|||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89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王疆宏 杨海娟变更后:谢晓林 张德柱|||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6申请日:201112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 A61P19/08

主分类号:

A61K36/896

申请人:

王疆宏; 杨海娟

发明人:

王疆宏; 杨海娟

地址: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民中路16号内中宏时代广场B型楼5单元1层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盘龙七、壮筋丹、五加皮、杜仲、当归、珠子参、青蛙七、过山龙、秦艽、木香、祖司麻、络石藤、川乌、白毛七、铁棒锤、草乌、老鼠七、支柱蓼、红花、没药、竹根七、缬草、伸筋草、牛膝、丹参、羊角七、八里麻、重楼、乳香共二十九味中药制备而成;该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对骨折有极好的作用。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各剂型适宜辅料混匀, 按各剂型常规工艺制成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或丸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2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适量淀粉、 蔗糖粉,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片, 包衣, 即得片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袋, 即得颗粒剂。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3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炼蜜, 制成水蜜丸或大蜜丸, 即得丸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制药技术领域。技术背景 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 目前治疗此病的中 成药很多, 但这些品种均存在疗效不够理想等缺陷。现有技术 : 部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就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 骨折及软组织 损伤的一种中成药, 其为糖衣片, 不易为患者所接受。中国专利公报 2006 年 1 月 11 日公开 了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复方制剂” , 公开号为 : CN 1718211A, 其组方配比与部颁标准 《中药 成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的处方配比完全相同, 工艺也基本相同 ( 粉碎及水提部分相同, 只是采用大生产的实际提取工艺操作, 工艺本质是相同的 )。本发 明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 发现由以上工艺制成的中成药, 均存在工艺较粗, 制成的制剂不稳 定, 有效成分含量低等缺陷,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疗效不够理想, 且患者长期服用副作用较 大。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 我们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 结合大量的中医理论及 临床药效学研究, 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出重大改进, 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 意 外的发现将原工艺水提取部分改为用 60%乙醇回流提取后, 用此工艺制成的制剂, 有效成 分含量高, 制剂稳定性好, 疗效显著, 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 且患者长期服用无任 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 :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和丸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先进, 有效成分含量高, 制剂稳定性好, 疗效更为显 著的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此制剂具有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消肿止痛 的功效 ; 主要用于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 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现有技术 : 1、 部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就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 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一种中成药, 其为糖衣片, 不易为 患者所接受。2、 中国专利公报 2006 年 1 月 11 日公开了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复方制剂” , 公开号为 : CN 1718211A, 其组方配比与部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的处方配比完全相同, 工艺也基本相同 ( 粉碎及水提部分相同, 只是采用 大生产的实际提取工艺操作, 工艺本质是相同的 ) ; 本申请人对以上现有技术在近几年的 时间里经研究试验, 发现均存在工艺较粗, 制成的制剂不稳定, 有效成分含量低等缺陷, 在 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疗效不够理想。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申请人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 结合大量的 中医理论及临床药效学研究, 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出重大改进, 通过大量的 实验摸索, 意外的发现将原工艺水提取部分改为用 60%乙醇回流提取后, 用此工艺制成的 制剂, 有效成分含量高, 制剂稳定性好, 疗效显著, 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 :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和丸剂, 更好的满足了医疗需要。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 : 它主要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 29 味中药材经加工制成的片 剂、 胶囊剂、 颗粒剂和丸剂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其配方组成如下 :
     制备方法为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各剂型适宜辅料混匀, 按各剂型常规工艺制成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或丸剂。
     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处方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量淀粉、 蔗糖粉,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片, 包衣, 即得片剂。
     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处方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处方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袋, 即得颗粒剂。
     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处方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炼蜜, 制成水蜜丸或大蜜丸, 即得丸剂。
     本发明方案是经过发明人多次反复试验, 不断改进调整总结出来的, 与现有技术 相比, 本发明具有工艺先进, 有效成分含量高, 制剂稳定性好, 疗效更为显著, 其临床药效学 试验效果显著提高, 生物利用度高,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主要药效学试验
     一、 实验药物的制备 :
     1、 试验用药物的制备 :
     a 组为本发明片剂 :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 1 的方法制得片剂。
     b 组为 : 按照部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方法制得的片剂 ;
     处方 :
     制备方法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 2 小 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入适量 淀粉、 蔗糖粉,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制成 3000 片, 包糖衣, 即得。
     二、 :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
     实验目的 : 通过对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的抗炎、 镇痛、 活血化瘀、 抑制佐剂性关节 炎继发性病变等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 将本发明片剂组与 b 组进行对比, 观察其药理作用 的强弱。
     试验方法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 对二甲苯所致 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对小 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 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 病变的影响。
     实验结果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 ; 明显抑制 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 ; 对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对醋酸所 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均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 ; 可明显抑制急性血瘀 模型大鼠全血高切粘度、 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的升高 ; 明显的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 性病变。 结论 :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 镇痛、 活血化瘀、 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 变等作用强, 故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药理作用强。
     一、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 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1.2、 0.6、 0.3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1.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前 2h 将每只小鼠左后脚足跖用 1%角叉 菜胶 0.03mL。药后 1h 颈椎脱位处死动物, 自踝关节 0.5mm 处剪下后足分别称重, 以两足重 量之差为肿胀度。实验结果 : 见表 1
     表 1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 b 组比△ 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 与对照组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作用强。
     二、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 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1.2、 0.6、 0.3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1.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1h 后, 用 100%二甲苯 0.3ml/ 只涂于右 耳内外两面, 左耳作为对照, 15min 后将小鼠乙醚麻醉处死, 减下双耳用 8mm 直径大孔器分 别在小鼠的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 称重。计算出小鼠耳廓肿胀度 ( 小鼠右耳片与左耳片的 重量差 )。实验结果 : 见表 2
     表 2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 b 组比△ 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与对照 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作用强。
     三、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Wistar 大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0 ~ 220g。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Wistar 大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0 ~ 220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 试验时, 乙醚浅麻醉, 剪除大鼠胸毛, 碘酒消毒, 切开胸部皮肤, 从切口向两前肢腋下分别塞入 20mg 无菌棉球各一个 ( 高压灭菌后用青链霉素混合液 0.2ml 浸泡并烘干 ), 缝合皮肤, 肌注青、 链 酶素抗感染。术后 1h 灌胃给药, 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0.8、 0.4、 0.2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0.8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于第 8d 颈
     椎脱臼处死大鼠, 剥离棉球肉芽组织, 于 70℃烘箱内烘干、 称重。将称得的重量减去棉球原 重量即得肉芽肿重量。实验结果 : 见表 3
     表 3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 b 组比△ 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对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很强的抑制作 用, 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 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作用强。
     四、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胃 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1.2、 0.6、 0.3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1.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30min 后, 每鼠均腹腔注射 0.6%醋酸 0.2ml/ 只, 记录 20min 内小鼠扭体次数, 并计算各组镇痛率。实验结果 : 见表 4
     表 4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 b 组比△ 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对 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 (P <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镇痛作用强。
     五、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性,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将电热板仪调至 (55±0.5)℃, 对体重为 18 ~ 22g 的昆明种雌性小鼠进行筛选, 记 录小鼠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作为该小鼠的痛阈值, 筛选痛阈值在 30s 内的雌性小 鼠 50 只,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 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 药 1.2、 0.6、 0.3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1.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1h 后, 将小鼠放在电热板仪内, 记录给药后出现舔后足的时间, 用药后的痛阈值减去用药前 痛阈值作为差值。实验结果 : 见表 5
     表 5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 b 组比△ 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均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 与对照组相比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镇痛作用强。
     六、 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Wistar 大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0 ~ 220g。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Wistar 大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0 ~ 220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 对照组 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0.8、 0.4、 0.2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0.8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给药量 10ml/kg。末次给药 1h 后皮下注射肾上腺 素 0.08ml/100g, 共 2 次, 间隔 4h。在 2 次注射肾上腺素之间, 将大鼠浸入 0℃冰水内 5min。 然后禁食, 12h 后乙醚麻醉下颈动脉采血, 肝素抗凝, 用于测定全血高切粘度 (200s-1) 和低 切粘度 (40s-1), 另取肝素抗凝血离心分离血浆, 测定血浆粘度。实验结果 : 见表 6
     表 6 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 b 组比△ 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高切粘度、 低 切粘度和血浆粘度的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 量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活血化瘀作用强。
     七、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的作用
     实验材料
     1、 动物 : Wistar 种雄性大鼠, 体重 180 ~ 220g。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Wistar 种雄性大鼠 50 只, 体重 180 ~ 220g, 随机分为 5 组, 每组 10 只, 用容积毛细 管法测量右后足跖容积, 然后自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式完全佐剂 0.05ml 致炎, 于致炎后第 19d 灌胃给药物, 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0.8、 0.4、 0.2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0.8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天 1 次, 于致炎后第 26d 再测量右 后足跖容积, 以致炎前和致炎后第 26d 容积之差作为肿胀度。实验结果 : 见表 7
     表 7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的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 b 组比△ 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 (P <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 b 组相比较有 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作用 强。
     实验结果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 ; 明显抑制 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 ; 对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对醋酸所
     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均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 ; 可明显抑制急性血瘀 模型大鼠全血高切粘度、 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的升高 ; 明显的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 性病变。
     结论 :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 镇痛、 活血化瘀、 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 变等作用强, 故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药理作用强。
     毒理实验 :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 将本发明片剂组最大浓度、 最大容积灌胃给药, 在 24h 内 连续给药 3 次, 每次间隔 4h, 累积药物总量达 8g 生药 /kg, 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 156.4 倍。 给药后 7d 内, 小鼠活动、 进食、 排泄均正常, 生长良好, 毛色光亮, 其平均体重均随试验时间 的延长而增加。第 8d 处死后解剖每只小鼠肉眼观察心、 肝、 脾、 肺、 肾、 脑、 胸腺、 子宫、 胃、 肠 等均未发现颜色及形态异常, 未能测出 LD50。表明本发明片剂组无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分为低、 中、 高剂量分别为 2、 3、 5g 生药 / kg/d, 相当于临床剂量的 39.1、 58.7、 97.8 倍, 灌胃给药 12 周后, 本发明片剂组对动物的一 般状况、 血液学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 系统解剖、 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 查也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 停药 2 周也未见明显改变。 本发明片剂组在长期毒性试验中, 未 发现明显毒性反应和延迟毒性反应。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无毒性反应, 长期用药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
     处方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量淀粉、 蔗糖粉,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片, 包衣, 即得片剂。
     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
     处方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
     处方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袋, 即得颗粒剂。
     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备 :
     处方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炼蜜, 制成水蜜丸或大蜜丸, 即得丸剂。
     16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8882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13 CN 102488821 A *CN102488821A* (21)申请号 201110427542.3 (22)申请日 2011.12.16 A61K 36/896(2006.01) A61P 19/08(2006.01) (71)申请人 王疆宏 地址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民中路 16号内中宏时代广场B型楼5单元1层 1 号 申请人 杨海娟 (72)发明人 王疆宏 杨海娟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 制。

2、备方法, 该中药组合物是由盘龙七、 壮筋丹、 五 加皮、 杜仲、 当归、 珠子参、 青蛙七、 过山龙、 秦艽、 木香、 祖司麻、 络石藤、 川乌、 白毛七、 铁棒锤、 草 乌、 老鼠七、 支柱蓼、 红花、 没药、 竹根七、 缬草、 伸 筋草、 牛膝、 丹参、 羊角七、 八里麻、 重楼、 乳香共 二十九味中药制备而成 ; 该药具有活血化瘀、 祛 风除湿、 消肿止痛的功效 ; 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 炎、 腰肌劳损、 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对骨折有极好 的作用。 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 生物利 用度高,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2 页 (19)中华。

3、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2 页 1/3 页 2 1.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各剂型适宜辅料混匀, 按各剂型常规工艺制成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或丸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4、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88821 A 2 2/3 页 3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适量淀粉、 蔗糖粉,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片, 包衣, 即得片。

5、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

6、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袋, 即得颗粒剂。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88821 A 3 3/3 页 4 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外。

7、, 其 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每 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 入炼蜜, 制成水蜜丸或大蜜丸, 即得丸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88821 A 4 1/12 页 5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 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 目前治疗此病的中 成药很多, 但这些品种均存在疗效不够理想等缺陷。现有。

8、技术 : 部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就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 骨折及软组织 损伤的一种中成药, 其为糖衣片, 不易为患者所接受。中国专利公报 2006 年 1 月 11 日公开 了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复方制剂” , 公开号为 : CN 1718211A, 其组方配比与部颁标准 中药 成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的处方配比完全相同, 工艺也基本相同 ( 粉碎及水提部分相同, 只是采用大生产的实际提取工艺操作, 工艺本质是相同的 )。本发 明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 发现由以上工艺制成的。

9、中成药, 均存在工艺较粗, 制成的制剂不稳 定, 有效成分含量低等缺陷,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疗效不够理想, 且患者长期服用副作用较 大。 0003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 我们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 结合大量的中医理论及 临床药效学研究, 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出重大改进, 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 意 外的发现将原工艺水提取部分改为用 60乙醇回流提取后, 用此工艺制成的制剂, 有效成 分含量高, 制剂稳定性好, 疗效显著, 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 且患者长期服用无任 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 :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和丸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

10、种工艺先进, 有效成分含量高, 制剂稳定性好, 疗效更为显 著的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此制剂具有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消肿止痛 的功效 ; 主要用于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 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0005 现有技术 : 1、 部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就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 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一种中成药, 其为糖衣片, 不易为 患者所接受。2、 中国专利公报 2006 年 1 月 11 日公开了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复方制剂” , 公开号为 : CN 1718211A, 其组方配比与部颁标准 中药成。

11、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的处方配比完全相同, 工艺也基本相同 ( 粉碎及水提部分相同, 只是采用 大生产的实际提取工艺操作, 工艺本质是相同的 ) ; 本申请人对以上现有技术在近几年的 时间里经研究试验, 发现均存在工艺较粗, 制成的制剂不稳定, 有效成分含量低等缺陷, 在 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疗效不够理想。 0006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申请人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 结合大量的 中医理论及临床药效学研究, 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出重大改进, 通过大量的 实验摸索, 意外的发现将原工艺水提取部分改为用 60乙醇回流提取后, 用此工。

12、艺制成的 制剂, 有效成分含量高, 制剂稳定性好, 疗效显著, 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 且无任何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5 2/12 页 6 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 :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和丸剂, 更好的满足了医疗需要。 0007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 : 它主要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 29 味中药材经加工制成的片 剂、 胶囊剂、 颗粒剂和丸剂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其配方组成如下 : 0008 0009 制备方法为 : 0010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

13、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各剂型适宜辅料混匀, 按各剂型常规工艺制成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或丸剂。 0011 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12 处方 : 0013 0014 制备方法为 : 0015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

14、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量淀粉、 蔗糖粉,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片, 包衣, 即得片剂。 0016 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17 处方 :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6 3/12 页 7 0018 0019 制备方法为 : 0020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

15、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0021 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22 处方 : 0023 0024 制备方法为 : 0025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袋, 即得颗粒剂。 002。

16、6 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27 处方 : 0028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7 4/12 页 8 0029 制备方法为 : 0030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炼蜜, 制成水蜜丸或大蜜丸, 即得丸剂。 0031 本发明方案是经过发明人多次反复试验, 不断改进调整总结出来的, 与。

17、现有技术 相比, 本发明具有工艺先进, 有效成分含量高, 制剂稳定性好, 疗效更为显著, 其临床药效学 试验效果显著提高, 生物利用度高,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0032 主要药效学试验 0033 一、 实验药物的制备 : 0034 1、 试验用药物的制备 : 0035 a 组为本发明片剂 :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 1 的方法制得片剂。 0036 b 组为 : 按照部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20 册 WS3-B-3998-98 项下 “盘龙七片” 方法制得的片剂 ; 0037 处方 : 0038 0039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8 5/12 页 9 0040 制备方法 : 00。

18、41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 2 小 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匀, 加入适量 淀粉、 蔗糖粉,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制成 3000 片, 包糖衣, 即得。 0042 二、 :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 0043 实验目的 : 通过对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的抗炎、 镇痛、 活血化瘀、 抑制佐剂性关节 炎继发性病变等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 将本发明片剂组与 b 组进行对比, 观。

19、察其药理作用 的强弱。 0044 试验方法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 对二甲苯所致 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对小 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 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 病变的影响。 0045 实验结果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 ; 明显抑制 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 ; 对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对醋酸所 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均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 ; 可明显抑制急性血瘀 模型大鼠全血高切粘。

20、度、 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的升高 ; 明显的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 性病变。 0046 结论 :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 镇痛、 活血化瘀、 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 变等作用强, 故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药理作用强。 0047 一、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0048 实验材料 0049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22g。 0050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51 实验方法 0052 昆明种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1、 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 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1.2、 0.6、 0.3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1.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前 2h 将每只小鼠左后脚足跖用 1角叉 菜胶 0.03mL。药后 1h 颈椎脱位处死动物, 自踝关节 0.5mm 处剪下后足分别称重, 以两足重 量之差为肿胀度。实验结果 : 见表 1 0053 表 1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0054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9 6/12 页 10 0055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 b 组。

22、比 P 0.05。 0056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 与对照组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作用强。 0057 二、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0058 实验材料 0059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22g。 0060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61 实验方法 0062 昆明种。

23、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 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1.2、 0.6、 0.3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1.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1h 后, 用 100二甲苯 0.3ml/ 只涂于右 耳内外两面, 左耳作为对照, 15min 后将小鼠乙醚麻醉处死, 减下双耳用 8mm 直径大孔器分 别在小鼠的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 称重。计算出小鼠耳廓肿胀度 ( 小鼠右耳片与左耳片的 重量差 )。实验结果 : 见表 2 0063 表 2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

24、响 0064 0065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 b 组比 P 0.05。 0066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与对照 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作用强。 0067 三、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0068 实验材料 0069 1、 动物 : Wistar 大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0 220g。 0070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

25、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71 实验方法 0072 Wistar大鼠50只, 雌雄各半, 体重180220g, 随机分成5组, 每组10只。 试验时, 乙醚浅麻醉, 剪除大鼠胸毛, 碘酒消毒, 切开胸部皮肤, 从切口向两前肢腋下分别塞入 20mg 无菌棉球各一个(高压灭菌后用青链霉素混合液0.2ml浸泡并烘干), 缝合皮肤, 肌注青、 链 酶素抗感染。术后 1h 灌胃给药, 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0.8、 0.4、 0.2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0.8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于第 8d 颈 说 明 书 CN 102。

26、488821 A 10 7/12 页 11 椎脱臼处死大鼠, 剥离棉球肉芽组织, 于 70烘箱内烘干、 称重。将称得的重量减去棉球原 重量即得肉芽肿重量。实验结果 : 见表 3 0073 表 3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0074 0075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 b 组比 P 0.05。 0076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对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很强的抑制作 用, 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 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作用强。 0077 四、 。

27、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0078 实验材料 0079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22g。 0080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81 实验方法 0082 昆明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胃 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1.2、 0.6、 0.3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1.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30mi。

28、n 后, 每鼠均腹腔注射 0.6醋酸 0.2ml/ 只, 记录 20min 内小鼠扭体次数, 并计算各组镇痛率。实验结果 : 见表 4 0083 表 4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0084 0085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 b 组比 P 0.05。 0086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对 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 (P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镇痛作用强。 0087 五、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0088 实验材料 说 明 书 CN 102。

29、488821 A 11 8/12 页 12 0089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性, 体重 18 22g。 0090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91 实验方法 0092 将电热板仪调至(550.5), 对体重为1822g的昆明种雌性小鼠进行筛选, 记 录小鼠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作为该小鼠的痛阈值, 筛选痛阈值在 30s 内的雌性小 鼠50只, 随机分成5组, 每组10只。 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 药 1.2、 0.6、 0.3g 。

30、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1.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1h 后, 将小鼠放在电热板仪内, 记录给药后出现舔后足的时间, 用药后的痛阈值减去用药前 痛阈值作为差值。实验结果 : 见表 5 0093 表 5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0094 0095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 b 组比 P 0.05。 0096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均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 与对照组相比 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b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镇痛作用强。 0097 六。

31、、 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0098 实验材料 0099 1、 动物 : Wistar 大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0 220g。 0100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101 实验方法 0102 Wistar大鼠50只, 雌雄各半, 体重180220g, 随机分成5组, 每组10只。 对照组 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0.8、 0.4、 0.2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0.8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32、 给药量 10ml/kg。末次给药 1h 后皮下注射肾上腺 素 0.08ml/100g, 共 2 次, 间隔 4h。在 2 次注射肾上腺素之间, 将大鼠浸入 0冰水内 5min。 然后禁食, 12h 后乙醚麻醉下颈动脉采血, 肝素抗凝, 用于测定全血高切粘度 (200s-1) 和低 切粘度 (40s-1), 另取肝素抗凝血离心分离血浆, 测定血浆粘度。实验结果 : 见表 6 0103 表 6 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0104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12 9/12 页 13 0105 0106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 b 组比 P 0.05。 0107。

33、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高切粘度、 低 切粘度和血浆粘度的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 量与 b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活血化瘀作用强。 0108 七、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的作用 0109 实验材料 0110 1、 动物 : Wistar 种雄性大鼠, 体重 180 220g。 0111 2、 药物 : 本发明片剂大、 中、 小剂量组和 b 组 ; 口服, 一次 3 4 片, 一日 3 次。药物 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112 实验。

34、方法 0113 Wistar种雄性大鼠50只, 体重180220g, 随机分为5组, 每组10只, 用容积毛细 管法测量右后足跖容积, 然后自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式完全佐剂 0.05ml 致炎, 于致炎后第 19d 灌胃给药物, 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本发明片剂组分别灌胃给药 0.8、 0.4、 0.2g 生药 /kg ; b 组灌胃给药 0.8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天 1 次, 于致炎后第 26d 再测量右 后足跖容积, 以致炎前和致炎后第 26d 容积之差作为肿胀度。实验结果 : 见表 7 0114 表 7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的作用 0115 0116 与对。

35、照组相比 P 0.01 ; 与 b 组比 P 0.05。 0117 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的差异 (P 0.01) ; 本发明片剂组大剂量与 b 组相比较有 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作用 强。 0118 实验结果 : 本发明片剂组和 b 组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 ; 明显抑制 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 ; 对棉球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对醋酸所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13 10/12 页 14 致。

36、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均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 ; 可明显抑制急性血瘀 模型大鼠全血高切粘度、 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的升高 ; 明显的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 性病变。 0119 结论 : 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的抗炎、 镇痛、 活血化瘀、 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 变等作用强, 故本发明片剂组比 b 组药理作用强。 0120 毒理实验 : 0121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 将本发明片剂组最大浓度、 最大容积灌胃给药, 在 24h 内 连续给药 3 次, 每次间隔 4h, 累积药物总量达 8g 生药 /kg, 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 156.4 倍。 给药后 7d 内, 小鼠活动、 。

37、进食、 排泄均正常, 生长良好, 毛色光亮, 其平均体重均随试验时间 的延长而增加。第 8d 处死后解剖每只小鼠肉眼观察心、 肝、 脾、 肺、 肾、 脑、 胸腺、 子宫、 胃、 肠 等均未发现颜色及形态异常, 未能测出 LD50。表明本发明片剂组无急性毒性反应。 0122 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 本发明片剂组分为低、 中、 高剂量分别为 2、 3、 5g 生药 / kg/d, 相当于临床剂量的 39.1、 58.7、 97.8 倍, 灌胃给药 12 周后, 本发明片剂组对动物的一 般状况、 血液学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 系统解剖、 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 查也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

38、。 停药2周也未见明显改变。 本发明片剂组在长期毒性试验中, 未 发现明显毒性反应和延迟毒性反应。可见, 本发明片剂组无毒性反应, 长期用药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0123 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 0124 处方 : 0125 0126 制备方法为 : 0127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量淀粉、 蔗糖粉。

39、,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片, 包衣, 即得片剂。 0128 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 0129 处方 : 0130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14 11/12 页 15 0131 制备方法为 : 0132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胶囊, 即。

40、得胶囊剂。 0133 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 0134 处方 : 0135 0136 制备方法为 : 0137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适宜辅料,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装袋, 即得颗粒剂。 0138 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备 : 0139 处方 : 0140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15 12/12 页 16 0141 制备方法为 : 0142 以上二十九味, 除祖司麻、 竹根七、 白毛七、 过山龙、 羊角七、 络石藤、 缬草、 伸筋草 外, 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粗粉连同祖司麻等八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二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浸膏, 与上述细粉混 匀, 加入炼蜜, 制成水蜜丸或大蜜丸, 即得丸剂。 说 明 书 CN 102488821 A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