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37841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4275.7

申请日:

2010.10.22

公开号:

CN102451361A

公开日:

2012.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66申请公布日:201205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6; A61K36/888; A61P17/10; A61K33/1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6

申请人:

宫兆荣

发明人:

宫兆荣; 周国生

地址:

2656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积金山小区2号楼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大贝母10-20克,白附子10-20克,防风5-15克,白芷5-15克,菊花叶5-15克,滑石5-15克,番泻叶6-10克,大皂荚(蒸熟去筋膜)5-15个。本发明含多种有效成分,能清淤化火解毒,降阳平阴,畅通二便,具有很好的治疗粉刺的功效,副作用小,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 : 大贝母 10-20 克, 白附 子 10-20 克, 防风 5-15 克, 白芷 5-15 克, 菊花叶 5-15 克, 滑石 5-15 克, 番泻叶 6-10 克, 大 皂荚 ( 蒸熟去筋膜 )5-15 个。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 : 大 贝母 15 克, 白附子 15 克, 防风 10 克, 白芷 10 克, 菊花叶 10 克, 滑石 10 克, 番泻叶 8 克, 大 皂荚 ( 蒸熟去筋膜 )10 个。

说明书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是纯中草药。
     背景技术 粉刺又叫痤疮, 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 发生的因素多种 多样, 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 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 越积越多 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 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不太严重的青春痘通常都能看到一个白色 或者黑色的顶, 这就是白头粉刺与黑头。目前采用的各种疗法成本高, 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 提供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通过选 择合适的药物及其配比, 达到副作用小, 成本低, 治疗效果好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 : 大贝母 10-20 克, 白 附子 10-20 克, 防风 5-15 克, 白芷 5-15 克, 菊花叶 5-15 克, 滑石 5-15 克, 番泻叶 6-10 克, 大皂荚 ( 蒸熟去筋膜 )5-15 个。
     优选的原料配方如下 :
     大贝母 15 克, 白附子 15 克, 防风 10 克, 白芷 10 克, 菊花叶 10 克, 滑石 10 克, 番泻 叶 8 克。大皂荚 10 个。
     本发明方剂主要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 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 :
     大贝母 : : 性味归经 : 寒; 苦; 归肺、 心经。功能主治 : 清热散结, 化痰止咳。用于风 热犯肺, 痰火咳嗽, 肺痈, 乳痈, 瘰疬, 疮毒。
     白附子 : 性味归经 : 大热 ; 辛、 甘; 归心、 肾、 脾经 ; 毒。功能主治 : 回阳救逆, 补火助 阳, 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用于亡阳虚脱, 肢冷脉微, 阳痿, 宫冷, 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 阴寒水肿, 阳虚外感, 寒湿痹痛。
     防风 : 性味归经 : 微温 ; 辛、 甘; 归膀胱、 肝、 脾经。 功能主治 : 解表祛风, 胜湿, 止痉。 用于感冒头痛, 风湿痹痛, 风疹瘙痒, 破伤风。
     白芷 : 性味归经 : 温; 辛; 归胃、 大肠、 肺经。 功能主治 : 散风除湿, 通窍止痛, 消肿排 脓。用于感冒头痛, 眉棱骨痛, 鼻塞, 鼻渊, 牙痛, 白带。
     菊花叶 : 性味归经 : 微寒 ; 辛、 苦; 归肺、 肝经。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 肿, 目赤肿痛, 头痛眩晕。
     滑石 : 性味归经 : 寒; 甘、 淡; 归胃、 膀胱经。 功能主治 : 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祛湿敛 疮。用于热淋, 石淋, 尿热涩痛, 暑湿烦渴, 湿热水泻 ; 外治湿疹, 湿疮, 痱子。
     番泻叶 : 性味归经 : 寒; 甘、 苦; 归大肠经。功能主治 : 泻热行滞, 通便, 利水。用于 热结积滞, 便秘腹痛, 水肿胀满。
     大皂荚 : 性味归经 : 温; 辛、 咸; 归肺、 大肠经 ; 小毒。功能主治 : 祛顽痰, 通窍开闭, 祛风杀虫。用于顽痰阻肺, 咳喘痰多之证 ; 用于痰盛关窍阻闭之证。
     本发明含多种有效成分, 能清淤化火解毒, 降阳平阴, 畅通二便, 具有很好的治疗 粉刺的功效, 副作用小, 成本低。自 2008 年 10 月至今在山东福山区人民医院使用 130 例, 有效率 9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 下面结合制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
     明。 实施例一 :
     取大贝母 10 克, 白附子 10 克, 防风 5 克, 白芷 5 克, 菊花叶 5 克, 滑石 5 克, 番泻叶 6 克混合粉碎成 100 目的药末。取大皂荚 ( 蒸熟去筋膜 )5 个捣碎和药末为丸。
     服法用法 : 用水化开药丸, 早晚洗面。
     实施例二 :
     取大贝母 15 克, 白附子 15 克, 防风 10 克, 白芷 10 克, 菊花叶 10 克, 滑石 10 克, 番 泻叶 8 克混合粉碎成 100 目的药末。取大皂荚 ( 蒸熟去筋膜 )10 个捣碎和药末为丸。
     服法用法 : 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
     取大贝母 20 克, 白附子 20 克, 防风 15 克, 白芷 15 克, 菊花叶 15 克, 滑石 15 克, 番 泻叶 10 克混合粉碎成 100 目的药末 .。取大皂荚 ( 蒸熟去筋膜 )15 个捣碎和药末为丸。
     服法用法 : 同实施例一。
     4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513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16 CN 102451361 A *CN102451361A* (21)申请号 201010524275.7 (22)申请日 2010.10.22 A61K 36/8966(2006.01) A61K 36/888(2006.01) A61P 17/10(2006.01) A61K 33/12(2006.01) (71)申请人 宫兆荣 地址 2656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积金山小 区 2 号楼 2-6 号 (72)发明人 宫兆荣 周国生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

2、治疗粉刺的中药, 由下述配比 的原料制成 : 大贝母 10-20 克, 白附子 10-20 克, 防风 5-15 克, 白芷 5-15 克, 菊花叶 5-15 克, 滑 石 5-15 克, 番泻叶 6-10 克, 大皂荚 ( 蒸熟去筋 膜)5-15个。 本发明含多种有效成分, 能清淤化火 解毒, 降阳平阴, 畅通二便, 具有很好的治疗粉刺 的功效, 副作用小, 成本低。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配比。

3、的原料制成 : 大贝母 10-20 克, 白附 子 10-20 克, 防风 5-15 克, 白芷 5-15 克, 菊花叶 5-15 克, 滑石 5-15 克, 番泻叶 6-10 克, 大 皂荚 ( 蒸熟去筋膜 )5-15 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 : 大 贝母 15 克, 白附子 15 克, 防风 10 克, 白芷 10 克, 菊花叶 10 克, 滑石 10 克, 番泻叶 8 克, 大 皂荚 ( 蒸熟去筋膜 )10 个。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51361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0001 技术领域 本。

4、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是纯中草药。 0002 背景技术 粉刺又叫痤疮, 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 发生的因素多种 多样, 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 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 越积越多 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 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不太严重的青春痘通常都能看到一个白色 或者黑色的顶, 这就是白头粉刺与黑头。目前采用的各种疗法成本高, 效果不理想。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 提供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通过选 择合适的药物及其配比, 达到副作用小, 成本低, 治疗效果好的目的。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5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

5、药, 其特征在于 : 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 : 大贝母 10-20 克, 白 附子 10-20 克, 防风 5-15 克, 白芷 5-15 克, 菊花叶 5-15 克, 滑石 5-15 克, 番泻叶 6-10 克, 大皂荚 ( 蒸熟去筋膜 )5-15 个。 0006 优选的原料配方如下 : 0007 大贝母 15 克, 白附子 15 克, 防风 10 克, 白芷 10 克, 菊花叶 10 克, 滑石 10 克, 番泻 叶 8 克。大皂荚 10 个。 0008 本发明方剂主要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 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 : 0009 大贝母 : : 性味归经 : 寒 ; 苦 ; 归肺。

6、、 心经。功能主治 : 清热散结, 化痰止咳。用于风 热犯肺, 痰火咳嗽, 肺痈, 乳痈, 瘰疬, 疮毒。 0010 白附子 : 性味归经 : 大热 ; 辛、 甘 ; 归心、 肾、 脾经 ; 毒。功能主治 : 回阳救逆, 补火助 阳, 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用于亡阳虚脱, 肢冷脉微, 阳痿, 宫冷, 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 阴寒水肿, 阳虚外感, 寒湿痹痛。 0011 防风 : 性味归经 : 微温 ; 辛、 甘 ; 归膀胱、 肝、 脾经。 功能主治 : 解表祛风, 胜湿, 止痉。 用于感冒头痛, 风湿痹痛, 风疹瘙痒, 破伤风。 0012 白芷 : 性味归经 : 温 ; 辛 ; 归胃、 大肠。

7、、 肺经。 功能主治 : 散风除湿, 通窍止痛, 消肿排 脓。用于感冒头痛, 眉棱骨痛, 鼻塞, 鼻渊, 牙痛, 白带。 0013 菊花叶 : 性味归经 : 微寒 ; 辛、 苦 ; 归肺、 肝经。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 肿, 目赤肿痛, 头痛眩晕。 0014 滑石 : 性味归经 : 寒 ; 甘、 淡 ; 归胃、 膀胱经。 功能主治 : 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祛湿敛 疮。用于热淋, 石淋, 尿热涩痛, 暑湿烦渴, 湿热水泻 ; 外治湿疹, 湿疮, 痱子。 0015 番泻叶 : 性味归经 : 寒 ; 甘、 苦 ; 归大肠经。功能主治 : 泻热行滞, 通便, 利水。用于 热结积滞, 便。

8、秘腹痛, 水肿胀满。 0016 大皂荚 : 性味归经 : 温 ; 辛、 咸 ; 归肺、 大肠经 ; 小毒。功能主治 : 祛顽痰, 通窍开闭, 祛风杀虫。用于顽痰阻肺, 咳喘痰多之证 ; 用于痰盛关窍阻闭之证。 0017 本发明含多种有效成分, 能清淤化火解毒, 降阳平阴, 畅通二便, 具有很好的治疗 粉刺的功效, 副作用小, 成本低。自 2008 年 10 月至今在山东福山区人民医院使用 130 例, 有效率 95。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 下面结合制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 说 明 书 CN 102451361 A 3 2/2 页 4 明。 0019 实施例一 : 00。

9、20 取大贝母 10 克, 白附子 10 克, 防风 5 克, 白芷 5 克, 菊花叶 5 克, 滑石 5 克, 番泻叶 6 克混合粉碎成 100 目的药末。取大皂荚 ( 蒸熟去筋膜 )5 个捣碎和药末为丸。 0021 服法用法 : 用水化开药丸, 早晚洗面。 0022 实施例二 : 0023 取大贝母 15 克, 白附子 15 克, 防风 10 克, 白芷 10 克, 菊花叶 10 克, 滑石 10 克, 番 泻叶 8 克混合粉碎成 100 目的药末。取大皂荚 ( 蒸熟去筋膜 )10 个捣碎和药末为丸。 0024 服法用法 : 同实施例一。 0025 实施例三 : 0026 取大贝母 20 克, 白附子 20 克, 防风 15 克, 白芷 15 克, 菊花叶 15 克, 滑石 15 克, 番 泻叶 10 克混合粉碎成 100 目的药末 .。取大皂荚 ( 蒸熟去筋膜 )15 个捣碎和药末为丸。 0027 服法用法 : 同实施例一。 说 明 书 CN 102451361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