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器系统及其输送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3756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6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0317.7

申请日:

1991.01.14

公开号:

CN1055907A

公开日:

1991.11.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3.10.13|||保护期延长|||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65G37/02; B65G49/00

主分类号:

B65G37/02; B65G49/00

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吴大基

地址:

南朝鲜京畿道水原市

优先权:

1990.04.14 KR 5196/90; 1990.04.14 KR 5197/9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高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对直线安排的托板依次输送的零件进行组装的输送器系统,包括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传送线,一个操纵装置使托板间歇停止或输送,一个在传送线上将托板提升的输送装置,一个托板升降装置。第一二传送线供零件组装用,第三、四传送线供产品性能检验用。托板的输送速度取决于产品容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来组装通过由直线安排的托板而依次输送的各个零件的输送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托板按预定方向输送,以利零件组装的第一及第二传送线,该两传送线处于上层; 测试产品性能的第三及第四传送线,该两传送线处于该第一及第二传送线下方的下层上; 使输送中的托板作间歇止动或输送的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在该传送线上按预定的间隔设置; 将该传送线预定位置上的托板提升,然后横向移送的输送装置; 将沿上下层上的该传送线输送的托板升降,以便可选择地向各该传递线供应的升降输送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沿下层上的第三及第四传送线输送的托板的输送速度,根据产品的容量进行控制。
3: 一种用来组装通过由直线安排的托板依次输送的各个零件的输送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传送托板按预定方向输送,以利零件组装的第一及第二传送线,该两传送线处于上层; 测试产品性能的第三及第四送线,该两传送线处于该第一及第二传送线下方的下层上; 传送上面放有产品的托板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设在该第三及第四传送线的两端; 向该第三及第四传送线各线供给用于产品性能测试的电流的电源供给装置。
4: 如权利要求3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送装置包括一个升降件,它接受沿该传送线输送的托板,然后由操作筒进行操纵,还包括一个移送件,它通过检测托板是否已由升降件装载,而在右侧或左侧被操纵。
5: 如权利要求4的输送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移动件的构造为依次由两个操作筒操纵。
6: 如权利要求3的输送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供给装置设置成能使测试产品用的电流,通过设在该升降件两内侧上的一个电源供给件的辊子向托板供给。
7: 输送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a)将上面已放有零件的托板,依次沿设在输送器系统上层的第一传送线输送,然后将零件组装; (b)零件组装完成后,用一个设在第二传送线上预定位置的输送装置,将上面放有产品的托板向一个升降输送装置输送; (c)用升降输送装置将上面已放有产品的托板,依次向设在该第二传送线下方的第三传送线输送; (d)将输送到该第三传送线的托板,用该第三传送线,和设在该第三传送线一侧的该第四传送线两端的传送装置,经由该第三及第四传送线循环时,同时测试产品的性能; (e)将通过该第四传送线再输送到该第三传送线的托板,向该升降输送装置输送; (f)将上面放置性能测试完毕的产品的托板,用该升降输送装置向该传送线输送;以及 (g)收集通过该第二传送线输送的空托板,将其向该第一传送线输送,以便再供给。

说明书


本发明与输送器系统有关,具体有关一种用于将电器或电子产品的零件依次沿一条固定输送线边输送边组装,然后在产品组装完成后,使得产品性能试验便于进行的输送器系统。

    在一般类型的传统输送器系统中,将其上安装有若干辊子的传送链或传送带布置在圆形安排或直线安排的输送器传送线上,若干输送各种零件的托板安装在辊子上,通过电机的驱动力旋转该链或带,从而不断输送托板。

    因此,操作者被安排在沿输送线边侧的位置上,他们将托板传递的各部件顺序组装,以完成产品的制造。组装完毕后的空托板沿传送线的逆方向通过另一条传送线输送,以备将托板再用于输送相应的零件。产品制造通过连续重复相同的工序进行。

    此外,在上述的这种输送器系统中,诸如其上安装有激光盘唱机之类产品的音响等器材,必须在产品组装完成后,在预定时间内,通过测试过程检查产品的性能。

    但是,在上述输送器系统中,由于只有零件供给输送器传送线,及组装完成后的空托板再供给输送器传送线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且,由于要测试产品性能,必须在用分别设置的输送器传送线传送产品后再进行测试,所以存在某些问题,诸如设备面积在车间中占据过大,以及由于生产过程复杂而使生产率大为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输送器系统,通过在输送器上层两端的输送线传送零件,使其在车间中占用很少设备面积,并使零件组装方便,因而,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输送器系统,可以在产品组装完毕后,立刻进行性能测试。

    本发明地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输送器系统,易将上面放置有产品的托板向相邻的输送线传送,并在传递产品时持续向其供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进行组装各零件的输送器系统,零件直线排列的托板顺序输送,该系统中包括:为组装零件而在预定方向上输送托板的第一及第二传送线,各该传送线处在上层中;测试产品性能的第三及第四传送线,各该传送线处在该第一及第二传送线下方的下层上;使输送中的托板作间歇的停止和输送的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在该传送线上按预定间隔设置;在该传送线预定位置上将托板提升,并使托板横向移动的输送装置;将沿上下层的该传送线输送的托板升降,以便可选择地向各该传递线作供应的升降输送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特点,在于提出一种对分别的零件进行组装的输送器系统,该零件由直行排列的托板依次输送,该系统包括:为进行零件组装而将传递托板沿预定的方向输送的第一及第二传送线,该两传送线设置在上层上;测试产品性能的第三及第四传送线,该两传送线在该第一及第二传送线下方的一个下层上;传送放置产品的托板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放在该第三及第四传送线的两端;供产品性能测试的供电电源,向全部该第三及第四传送线供电。

    并且,还提出一种包括下列各步骤的输送方法:将下面放置有零件的托板沿设在输送器系统上层上的第一传送线顺序输送,然后将零件组装;零件组装完成后,用设在第二传送线上预定位置的输送装置,将上面放置产品的托板向一个升降输送装置输送;用升降输送装置,依次将放有产品的托板向该第二传送线下方的第三传送线输送;将已输送到该第三传送线上的托板,用该第三传送线,及设在该第三传送线一侧的该第四传送线两端上的传送装置,经由该第三及第四传送线作循环,同时进行产品性能测试;将通过该第四传送线再输送到该第三传送线的托板,向该升降输送装置输送;将上面放置已完成性能测试的产品的托板,用该升降输送装置向该传送线输送;以及收集通过该第二传送线输送的空托板,然后将其向该第一传送线输送,以再作装载。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点及优点,从下面关于优选实施例的叙述,参照附图,便可清楚了解,附图中:

    图1为全部输送器系统的简略透视图;

    图2(A)及2(B)为输送器系统各传送线的概略俯视图;

    图3为说明输送器系统主要部件的透视图;

    图4为输送器系统的概略横截面图;

    图5(A)及5(B)分别为俯视及剖视图,概示用于将托板在输送器系统中传送的输送辊;

    图6为说明输送辊在输送器系统中运行关系的概略剖视图;

    图7为用于输送器系统中的提升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8(A)及8(B)分别为输送器系统中产品性能测试线的概略剖视及概略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托板传送装置的概略透视图;

    图10为图9的概略侧视图;

    图11为图9的概略前视图;

    图12为图9的概略俯视图。

    现参照优选实施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详细叙述如下。

    图1为本发明输送器系统的概略透视图,其整个中间部分省略未示。

    在上层的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零件的第一及第二输送器传送线2,3,而在第一及第二传送线2,3的下部,安装有测试组装性能的第三及第四传送线4,5。各该传送线2,3,4及5的两侧架1,用若干支柱6支持,各线均为上下两层的结构。

    有若干托板7可活动地安装在各该线2,3,4及5上。在该上层第一及第二传送线2及3的某些部分,等距放置若干操作杆9,用放在机架1两侧面上的操作开关8操纵,以间歇输送各托板7。因此,在对输送中的零件进行组装的过程中,操作者可以固定位置上按需要将托板7自由输送。

    如图3及4所示,若干辊子11在安装在各机架1上的输送链10的基部的两侧上形成有规则的间隔,该输送链由电机(未示)驱动,于是将托板7在该辊子11上顺序输送。

    另一方面,在该第一及第二传送线2及3中央的右侧,固定一个提升装置12,以接受托板7,然后将托板升降,如图1及2所示。该上层上的传送线2及3的两侧,设置有输送辊13,以将托板7横向移送到另一传送线。在该第二传送线3中央位置的左侧,设置有另一些输送辊13,以使其上放置有组装完毕的产品的托板7,可由升降装置12引导移动。

    即将该辊13起动,当托板7达到该辊13的上部,且上面的零件组装正在进行时,借助传感器装置(未示),将其上安装有该辊13的操作件14相对于轴15进行升降,如图6所示。这时,由于辊子13旋转,可将托板7向第二传送线3移动。当设在第二传送线3中央部右侧的辊13,按图5所示的方式运转时,托板7可由提升装置12移动,或由提升装置12移送到第二传送线3,而当开关16动作时,第二传送线3端部上的输送辊13使空托板7可向第一传送线2移动。

    此外,如图7所示,在提升装置12中,位于机架1一侧的操作筒17通过链19与提升器18连接,提升器18可由该操作筒17通过齿轮20沿导杆21上下移动。在提升器18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辊子22,用电机(未示)将其转动。

    因此,当辊13将沿各传送线2,3,4及5运动的托板7导入该提升装置12中的提升器18中时,可选择地将载有产品的托板7,或送到上层上的第二传送线3,或送到下层上的第三传送线4。

    在第二传送线3一侧设置的提升装置12,使从上层的第二传送线3送出产品的托板7可下降到下层上的第三传送线4上,产品在第三传送线4上逆向输送,而将通过产品性能测试,并沿第三及第四传送线4及5输送的托板7,用设在另侧上的提升装置12升高,然后再将空托板7通过上层上的第二传送线3,向第一传送线2侧送回。

    在另一方面,图8(A)及8(B)分别为本发明传送线在产品性能测试时的横剖面及侧视图。在放产品的托板7的下表面上,固定一块铜板24。在安装于机架1中并由此供电的电源供给件25的顶部上,有一个接地片26与铜板24接触。

    此外,由于有一个110/200伏插座27安装在托板7的上表面上,当产品23的插头28插于其中,且托板7连续沿第三及第四传送线4及5移动时,可同时进行产品性能测试。

    并且,在该第三及第四传送线4及5的左、右侧的两端,安装有托板传送装置29,用来将装载产品的托板7,向轴向相邻的传送线传送或输送,如图9至12所示。

    传送装置29有一个其上设置了托板7的升降件33,升降件33位于轴棒32的端部,轴棒32用安装在主体30前表面上的一个操作筒31转动。在该轴棒32的两侧,放置导杆34及34a,以引导升降件33升降。

    在升降件33的上表面上,安装一个从主电源件35接受供电的电源供给件35a。因为辊子36在供电件35a上,故通过托板7下表面上的铜板15与辊子36接触,而持续向托板7上的产品23供电,如图8(A)及8(B)所示。

    在另一方面,在主体30的后表面上,安装一个由操作筒37,37a操纵的移动件38,它被沿上下层间的相应导杆39及39a引导,然后将该升降件33向轴向相邻的传送线移动。

    在这点上,仅安装在移动件38后表面上的操作筒37,37a中的一个可按需要放置,因为可能发生操作筒杆弯曲,或运转不稳定等某些故障,因此,最好用两个操作筒37,37a推动移动件38。

    在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中,用电机驱动安装在机架1上表面上的链10,以推动上面安放各种零件的托板7,操作者安排在图2所示的上层的第一及第二传送线2及3的两侧的位置上,将各零件组装。

    当托板7如图2(A)所示,沿该第一及第二传送线2及3,依次从组装起始工位A出发,操作者可用操作杆9处置相应的托板7,使其停在传送线2及3上对某些零件进行组装的位置上,并组装相应的零件。

    并且,如图3所示,零件组装完毕后,将该机架1侧面上的操作开关8按下起动操作杆9时,托板7被输送到下一组装工序,于是,依次进行上述步骤,产品组装便可完成。

    然后,操作者可将一个激光盘唱机安装在音响组合中,用手动或自动使其开启并使其继续前移,然后组合达到图2(A)所示的第二传送线3中央部右侧的辊子13的上表面。

    这时,操纵开关(未示),上面安装辊子13的操作件14,如图6所示,沿轴15向上移动。当电机(未示)将辊13转动时,上面放产品的托板7被沿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到提升装置12处。

    于是,如图7所示,引导托板7向提升器18运动,同时起动操作筒17将提升器18沿导杆21下降,于是,置于提升器18上表面的辊22转动,将放产品的托板移送到第三传送线4上。

    如图8,托板7移到第三传送线4上,当将电流供给机架1内托板7下侧上的电源供给件25时,电流通过电源供给件25上表面上安装的接地片,供给托板7下侧的铜板24。

    然后,通过该托板7上表面上的插座27,按要求将110/220伏电流供给产品23,然后将产品起动,同时将产品按图2B中的箭头方向,沿第三及第四传送线(性能测试线)4和5输送。

    这时,可用放在该第三及第四传送线4和5两端上的传送装置29移送产品,根据放在产品23内的激光盘唱机的容量,进行约50-60分钟的性能测试。

    在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当将产品通过传送装置29,从该第三传送线4向该第四传送线输送,或从第四传送线向第三传送线输送时,不需中途停顿、接通产品23的供电。

    如图12所示,当将放产品23的托板7沿第三传送线4输送而到达传送装置29的升降件33时,操纵开关起动操作筒31,将升降件33沿轴棒32上升。同时,将主体30后表面上的移动件38上安装的两个操作筒37及37a起动,于是整个该传送装置29被横向移送。

    因此,当感测到该传送装置29的动作时,通过将升降件降低,托板7可向第四传送线5上移送。如图2(B)所示,当将托板7沿第四传送线5输送到右端时,该第四传送线5端部的传送装置29动作,以使托板7移动到第三传送线4上。

    如上所述,当完成产品23的性能测试后,放产品23的托板7位于第三传送线4右侧的输送辊13的上表面,输送辊13起动,使托板7按上述移动到提升装置12上,而提升装置12将托板7上升,放到第二传送线3上。这样,在操作者检验产品23的故障后,可将产品在随后的包装线上包装;然后,空托板7被回送到第一传送线2。

    此处,由于该辊13和提升装置12的操作如上所述,故略去详细叙述。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传送线设置在上下两层的结构中,故组装工作在上层的两条传送线上进行,而产品性能测试也易于在下层的两条传送线上进行。此外,上面放产品的托板易于从性能测试线上向相邻的传送线上传送,传送时仍持续向该产品供电。

    因此,本发明占用的安装面积较小,组装线的尺寸减少,因而生产率有很大提高。

    本发明可以上面对实施例的叙述作限制。熟悉本领域者参考对发明的叙述,能了解并对公开的方案和其他实施例作各种变化。因此,凡由文后的权利要求书表达的这种变化及实施方案,都应考虑属于本发明范围。

输送器系统及其输送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输送器系统及其输送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输送器系统及其输送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送器系统及其输送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送器系统及其输送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对直线安排的托板依次输送的零件进行组装的输送器系统,包括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传送线,一个操纵装置使托板间歇停止或输送,一个在传送线上将托板提升的输送装置,一个托板升降装置。第一二传送线供零件组装用,第三、四传送线供产品性能检验用。托板的输送速度取决于产品容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