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记录和重放控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家用的压缩数字视频信号的重放。尤其涉及磁记录和重放控制装置。
作为记录和重放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的装置,在JP-A-7-272414中公开了一种数字信息重放装置。所公开的装置具有这样的系统结构,例如其中输入的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与重放时一样地被记录,与记录时一样的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被输出到解码器或类似设备,以由该解码器对它进行去压缩,成为图象信号和音频信号。
作为压缩技术,已知的例如有MPEG(运动图象专家组)。MPEG系统是利用相对于参考帧的帧相关性传送差值信号的系统。因此每帧的数据量是不同的,这会导致记录和重放装置的帧与图象帧之间的同步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和重放装置,其中解码器将不会产生失误,即使是在重放与联接电影的部分时。
按照本发明地一个方面,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重放部分包括:输入电路,用于输入数字信号;识别信息附加电路,用于加入指示通过输入电路输入的数字信号的记录的记录识别信息;记录电路,用于将数字信号与记录识别信息一起记录在记录介质上;重放电路,用于重放记录介质上的内容;识别信息检测部分,用于从重放电路重放的重放信号中检测识别信息,以输出指示识别信息检测的识别信息检测信号;存贮电路,用于存贮重放信号;时标检测电路,用于从存贮在存贮电路中的重放信号中检测时标;输出控制电路,基于由时标检测电路检测的时标产生从存贮电路读取重放信号的定时;复位电路,至少响应于识别信息检测信号来复位输出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用于输出从存贮电路读出的重放信号;对于记录电路开始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给定时期,识别信息附加电路将记录识别信息加到数字信号上,以及当检测到来自识别信息检测电路的记录识别信息时,复位电路至少复位控制电路。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磁记录和重放装置包括:重放电路,用于重放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信号;识别信息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来自重放电路重放的重放信号的记录识别信息;存贮电路,用于存贮重放的信号;时标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来自于存贮在存贮电路中的重放信号的时标;输出控制电路,基于由时标检测电路检测的时标产生从存贮电路读取重放信号的定时;复位电路,至少响应于识别信息检测信号来复位输出控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用于输出从存贮电路读出的重放信号;当识别信息检测电路检测到重放识别信息时,复位电路至少复位输出控制电路。
用上述本发明的结构,在记录和重放压缩的包结构的数字信号情况,比如,在重放暂停后又记录的记录信号的情况,比如联接电影的记录方式,在联接电影记录信号处,解码器或包输出控制电路进行复位工作,因此避免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噪声,防止解码器的死机,确保正好在联接电影记录信号之后立即重放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而无延迟。
图1是按照本发明磁记录和重放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压缩数字信号包的示意图;
图3是记录介质轨迹格式的示意图;
图4A和4B是记录介质块格式的示意图;
图5为重放信号的重放定时图;
图6为输出控制电路的方框图;
图7为输出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8为重放信号的编辑点处第一工作定时图;
图9为重放信号的编辑点处第二工作定时图;
图10为按照本发明记录和重放控制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1为图10所示记录和重放控制装置的工作定时图;
图12为重放信号的编辑点处一般关系的示意图;
图13为输出控制电路的编辑点处一般工作的定时图;
图14按照本发明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5A和15B为包格式与块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6为切换图14所示磁记录和重放控制装置模式时的工作定时图;
图17为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误差的第一工作的定时图;
图18为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误差的第二工作的定时图;
图19为磁记录和重放装置的误差的第三工作的定时图。
为了简单明了,易于理解,首先结合图2来描述包结构的数字信号。如图2所示,数字信息信号可以包结构形式发射。在图2中标号40表示包,41表示加到每个包的引导端的开头,42表示压缩的信息信号。每个包40以脉冲串形式发射,无规则周期。对于时间期间,加入了指示从某个定时到实际传输定时的时间差的信息,它被称为时间标在图2中,信号被图示为20个比特时标42。图3,4,6…也显示了表示时标42的各个包。
当记录和重放具有图2所示包结构的数字信号时,必须在记录包的同时记录附加到每个包的时标42,在重放时,必须通过检测时标42,在与记录时相同的时间期间来输出每个包。
在具有带上述设定的时标的包结构的数字信号的记录和重放装置中,当重放可进行编辑比如电影关联的记录介质时,在编辑点上包是不连续的,时标的连续性会被破坏。
在MPEG系统中,由于图象帧与记录和重放装置的帧不同步,就不可能控制编辑点的切入点(下面简称为编辑点)在MPEG数据中的位置。这就可能导致不同帧的数据在MPEG数据的帧的中间位置不连续地连接。这会导致MPEG解码器的失误,潜在地导致获得视频图象和音频声音的时间很长。最坏的情况下,系统会死机,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来恢复系统工作。
另一方面,即使在记录和重放装置中,由于基于时标的包输出定时,由于时标的不连续会突然导致编辑点处的工作失败,比如缓冲器的溢出等等,这就导致控制时标的电路。
此后,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显示了家用数字视频磁带记录器(VTR)的方框图。按照本发明,它适合于记录和重放由MPEG等压缩的广播信号,比如有后面描述的包格式。
在图1中,标号2表示接收机,用于从卫星等接收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并执行解码,比如去压缩等。1表示天线;3表示记录和重放装置,用于记录和重放由接收机接收的数字信号;4表示接收机电路;5表示时间痕迹发生电路;6表示开关;7表示解码器;8表示记录包输出端;9表示记录包输入端;10表示重放包输入端;11表示重放包输出端;14表示图象输出端;15表示记录电路;16表示标志附加电路;17表示记录放大器;18表示旋转磁头;19表示磁带;20表示重放放大器;21表示重放电路;22表示标志检测电路;23表示存贮电路(RAM),24表示伺服器;25表示缓冲器;26表示输出控制电路;27系统控制器。
在接收机2中,接收电路4对由天线1接收的,由MPEG等压缩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处理,频道选择,解扰处理等。在解码实时接收的信号时,开关6选择一个终端由解码器来执行解压缩处理等,以转换它为图象信号和音频信号,以便通过图象输出端14。后面将描述其它单元比如1000至1007。
同时,由时间痕迹发生电路5加入称为时间痕迹的时间轴信息,以使具有图2所示包结构的信号通过记录包输出端8。图2中,标号40表示包,41表示附加到每个包的引导端的开头,43表示压缩的信息信号。
每个包以无规则期间的脉冲方式发射。对于时间期间,加入了指示从某个定时到实际传输定时的时间差的信息,它被称为时标。在图2中,信号被图示为20比特时标42。图3,4,6…也显示了表示时标42的各个包。即假设标为T的时间期间为"1",其它为"0",各个包的传输定时指示为时标42。
在记录和重放装置3的记录时,包括由时标发生电路5加入的时标42和压缩数据43的开头41通过记录包输出端8和记录包输入端9被输入到记录和重放装置3的记录电路15。
图3是记录和重放装置3的记录格式,其中显示了通过在180度上旋转旋转磁头18在磁带上记录一个磁迹的记录格式。在图3中,标号50表示由边缘51a和前边50b构成的区域,51表示子编码区域,52表示由后边52a和前边50b构成的区域,53表示主区域,54表示由后边54a和边缘54b构成的区域。另一方面,在主区域53中,55表示压缩数字信号,56表示误差校正奇偶性。奇偶性56被加入,是为了6磁迹的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55在6个磁迹中完成。
图4A显示了在子编码区域51记录的子编码格式,并显示一块。在图4A中,标号61表示指明块引导端的同步信号;62表示记录指明来自磁带19的引导端的绝对磁迹数的磁迹数等的区域ID1;63表示记录开始标志等的区域ID2,后面将讨论它;64表示记录用于检测区域ID1和ID2误差的奇偶性的IDP;65表示具有记录在主区域53的信号的附加信号的后部数据。66表示检测和校正后部数据65的误差的奇偶性。另一方面,图4B显示了要记录在主区域内的主数据的记录格式,并表示一个块。在图4B中,参考标号71表示指明块引导端的同步信号,72表示记录指示帧信息等的SEQ(序列号)、TPAZ(轨迹对数)等的区域ID3,73表示记录代表轨迹中块的位置的块地址的区域ID4,74表示记录用于检测区域ID3和区域ID4的误差的奇偶性的区域IDP2,75表示作为压缩的视频信号等的主数据,76表示用于检测并校正主数据75的误差的奇偶性。在图4B的较低列,180表示非使用区域,79表示指示块位置的块地址。另一方面,在括符()中的数表示比特数。
下面将讨论记录和重放装置3的记录和重放工作。
在记录方面,图2所示包结构的信号是从记录包输入端9输入的,它由记录电路加入了奇偶性56,奇偶性76等;由标志附加电路16加入了区域ID3,区域ID4和区域IDP2上的信息;被加入同步信号71,提供调制处理;然后借助于旋转磁头被记录在磁带19的主区域53内。另一方面,后部数据65由系统控制器27输入到标志附加电路。由标志附加电路16将区域ID1,区域ID2和区域IDP1的信息加到后部数据由记录电路51加入了同步信号61,以便通过记录放大器17由放置磁头18记录在磁带的子码区域内。
在重放方面,存贮在磁带19上的数据由放置磁头18重放,重放信号通过重放放大器20加到重放电路21。在重放电路21中,基于同步信号61和71来检测块的开始端,以存贮在存贮电路23中。对于存贮在存贮电路23中的信号,由奇偶性56和76来检测并校正主数据的误差,由奇偶性66来检测并校正后部数据65的误差。另一方面,借助于标志检测电路22,来检测区域ID1,子码区域51中的区域ID2的信息;利用区域IDP的信息来检测误差,利用区域IDP2的信息来检测误差,以与后部数据65一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9。
对于每块都利用奇偶性66和67来进行误差的检测和校正。因此在存贮在存贮电路23之前就能完成它。
由于用奇偶性56(C2解码:利用Reed Solomon码的误差校正)的检测和校正是在6个轨迹上进行的,它是在6个轨迹重放之后完成的。在6个轨迹的C2解码后,通过输出控制电路26,重放的数据被临时存贮在缓冲器中。然后,检测包括在主数据75中的时标42。在由时标42指示的时间期间,从缓冲器25中读出代表性的包并通过重放包输出端11输出。
图5显示了重放时的轨迹定时,其中,标号90表示指示放置磁头18的放置周期的磁头开头信号;91表示输入到重放电路21的重放信号;92表示用奇偶性56的C2解码的定时,和93表示从输出控制电路26输出的包输出信号。如图5所示,由1"至6"所示的6个轨迹的重放信号94在由95所示的4个轨迹的期间95中被C2解码,以在具有一个轨迹的期间的周期96的6个轨迹上输出。因此,从磁带19重放的信号在11个轨迹后输出。
当接收机2处理记录和重放装置3的重放图象时,通过选择的端子b,从重放包输入端10输入的信号被加到解码器7,以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得图象信号和音频信号。
下面将结合图6所示的输出控制电路26和缓冲器25的方框图和图7的定时图来讨论输出控制电路26的工作。在图6中,标号80表示输入地址发生电路,它控制存贮电路23从缓冲器25读出信号的地址;82表示时标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时标42(图2),84表示时标计数器,它产生用于时标42的参考时间;83表示协处理电路,用于检测由时标检测电路82检测的时标102与由时标计数器84产生的时间是否匹配。另一方面,在图7中,标号100表示包输出控制信号,101表示由输出地址产生电路产生的输出地址,102表示由时标检测电路82检测的时标,和103表示由时标计数器84产生的时间轴信息。
在包输出的开始,包输出控制信号100从系统控制器27升起。用包输出控制信号100作为启动工作的触发点,输出控制电路26被启动。首先,由时标检测电路82检测的第一时标102被装入时标计数器84。时标计数器84为20比特计数器。因此,时标计数器84以预定频率(比如27HZ)重复计数工作。在第一包输出之后,输出地址增大,然后从缓冲器25中读出下一个包的进标102,以判断时标102和由时标102指示的定时是否与协处理电路83指示的匹配。如果匹配,从缓冲器25中读出包。如果不匹配,等待时标计数器的时间103与检测的时标102的匹配,以在匹配检测时从缓冲器25中读出包。
由此,按照记录时的时间间隙,在该时间间隙输出包。
接下来,为了使得本发明更清楚,下面将从本发明的技术背景来讨论按照本发明的联接电影。
联接电影是为已经记录的部分联合地记录视频数据。例如,联接电影可出现在记录过程中按下暂停钮并随后释放暂停以恢复记录之时。当由此记录在介质上的视频信息被记录时,具体地,当记录的视频信息为压缩的数字信号时,就会碰到问题。
图12显示了联接电影的重放定时(此后称为编辑点),图13显示了输出控制电路在那种定时处的操作定时。在图12和13中,编辑点140之前的数据用阴影线被指示为1"至6"。在联接电影的情况下,其中编辑点140位于6轨迹的切入点,其中执行C2解码,如图12所示,误差可用奇偶性(C1奇偶性)76的误差检测来检测,或用C2解码的误差校正来检测。因此,到接收机2的输出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即包输出93的连续性被破坏时。因此,接收机2的解码器7将导致失误,在图象或声音上产生大噪声,中止工作,使获得图象或声音的时间变长,最糟糕的是需要重新启动系统。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在输出控制电路26中,在通过不连续点141时,可能会破坏检测的时标的连续性。此时,由于不能进行不连续点141之前和之后的值的校正,就不能象图6所讨论的,建立与时标的定时103的匹配。因此,就不能保证缓冲器25引起溢出情况,这可能会引起复位缓冲器的需要。
在前述的情况,由于误差不能被检测,不连续点141就不能被检测。无论在记录和重放装置侧或接收侧2,都不可避免失误的出现。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磁带上记录开始位置(包括暂停模式记录中断之后的开始记录)以预定周期记录开始标志。在磁带19上,记录了开始标志。利用开始标志,在重放时进行编辑点的检测,以复位记录和重放装置3和接收机2。
开始7是由标志附加电路16以区域ID2的单一MSB(最重要位)写入的,如图4A所示。在记录开始时,开始7例如写了300个轨迹,以用于versing-up。
图8显示了重放定时,其中开始7是记录在打印介质的编辑点140上。这儿,为了简单,假设在记录开始时开始67记录了30个轨迹9(从轨迹112到轨迹113)。与图12类似,在编辑点之前的数据为带阴影的1"至6"。在重放记录在轨迹112上的数据时,当标志检测电路22检测到开始标志时,标志检测信号114被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7。编辑点140的包输出定时如上所述延迟11个轨迹,系统控制器27使得包输出控制信号在编辑点140的输出定时117之前和之后(定时115至116)为L电平,以停止输出控制电路26的输出,因此复位缓冲器25的控制。由此,在编辑点140之前和之后中断包的输出,以防止包在时间轴上的不连续。在从系统控制器27输出不连续的包的定时116处,包输出控制信号100上升,以复位输出控制电路26的开始状态,以防止缓冲器25的溢出的工作失误。
如果从定时115至定时116的包输出中断期设置在有开始标志的整个周期,包将不会中断太长时间。因此,如图8所示,通过从检测开始轨迹中确定一个周期,使中断只在给定的周期中。否则包的输出可在编辑点的输出定时处中断。
在有开始7的设定状态,只进行区域IDP1的误差检测,因此可靠性较低。通过在一个轨迹中的块中检查开始标志的连续的匹配或主要匹配可以提高可靠性。同样通过在几个轨迹上检查连续匹配,可靠性可进一步提高。在图8中,通过检测设置在其中的开始标志,来自重放信号91的轨迹112的三个轨迹被分别判断为编辑点。这种匹配过程可由标志检测电路22或系统控制器27完成。
在没有记录开始67的记录介质19中,不能检测编辑点140。因此,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利用存贮在主区域53中的区域ID3中的帧信息来检测编辑点的方法。图14图示了利用帧信息来检测编辑点140的电路例子。除了误差控制电路28,以及图1中标志附加电路16更名为ID附加电路16,标志检测电路22更名为ID检测电路22之外,图14所示的电路结构与图1的结构相同。因此,为了简化,以足以理解本发明,省略了详细的描述,下面只是结合图14来讨论其工作。
结合图4B,在主区域的区域ID3中,前述的每两个轨迹从0变到2的信息TPA和每六个轨迹从0增加到15的信息SEQ被作为帧信息存贮。因此,在编辑点140,帧信息就可能变成不连续。
例如,如图9所示,当在编辑点122处进行联接电影时,信息SEQ变成不连续。另一方面,在编辑点123的情况,信息TPA变成不连续。当ID检测电路22检测到信息SEQ和信息TPA的不连续时,非常ID信号120被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7。系统控制器然后将包输出控制信号100的电平降低为L电平,以中断包的输出,以完成输出控制电路26的初始化,这与图8所示的过程类似。
由于只是基于区域ID2中信息进行误差检测,信息SEQ和信息TPA的可靠性较低。与上述开始标志的情况类似,可以通过在一个轨迹中的匹配检测或主要匹配、在几个连续的轨迹上匹配检测等等来提高可靠性。在图9中,当在两个轨迹上连续检测到不连续时,非常ID信号被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7。 如上所述,即使介质上没有存贮开始67也可能检测到编辑点140。可是,由于信息TPA和信息SEQ在编辑点140处也可能变成连续的,在检测编辑点时肯定要使用开始标志。
在讨论上面的记录和重放装置3中输出和启动的中断时,保留了包的不连续问题。即在图8中,例如,定时115之前的包和定时116之后的包在时间轴上不连续,,因此,可能引起接收机2的\解码器7的失误。因此,如图10所示的方框图形式和图11所示的定时图形式,在包输出中断周期(从定时115到定时116),当系统控制器27输出复位请求信号131到接收机2以复位解码器7时,失误旨定可能避免,并可立即获得校正的图象信号音频信号。在图10中标号12表示请求信号2输出端,13表示请求信号输入端。图10所示的电路结构与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复位请求信号131从系统控制器27输出到解码器7,其它结构相同。因此,与图1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省略其详细的描述以避免多余的讨论。
包输出中断周期(从定时115到定时116)的长度可以是覆盖复位请求信号131的传输周期和响应于复位请求信号来请求复位解码器7的周期。
前面分别讨论了基于开始标志67的处理和基于帧信息的处理,当然在检测到开始标志67或帧信息的不连续性时,就可能检测到编辑点。
应注意的是尽管在前面的讨论中采用了磁带,但本发明可采用其它记录介质,比如磁光盘等。
同样,尽管时标42是由接收机2加入的,如图2所示,但也可以在记录时由记录和重放装置3加入时标。在这种情况,可以在记录和重放装置中提供时标产生电路5。另外,在时标42包括在输入数据中的模式中,输入数据中的时标被记录,在时标不包括在输入数据的模式中,由记录和重放装置3中的时标产生电路5产生的时标42被记录。
在图2中和其它图中,时标42的节距被设置为包之间的最小间隙,典型地,时标42的节距远快于时标的节距间隙,包之间的间隙过远宽于时标的节距的间隙。
在图1和10中,作为记录包的包数据和作为重放包的包输出信号通过各自端子被发射到各自信号线上。可是,也可使用相同的端子和相同的信号线用于输入和输出。同样,尽管复位请求信号131是通过独立的信号线和端子独立地发射的,复位请求信号131也可以在包信号线上以复用方式发射。
同样,当用一般的数字信号代替用于记录数据的介质上的压缩数字信号时,执行输出控制电路26的启动,但包输出的中断不总是必须的。
在所示的记录和重放装置的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检测和校正误差的奇偶性,即使是在重放误差出现时。图3和图4所示的C2奇偶性56和C1奇偶性76就用作为这种奇偶性。作为这种奇偶性,采用了Reed-Solomon码,误差检测和校正是借助于误差控制电路28而完成的。当利用C1奇偶性的误差校正是不可能的时误差控制电路28输出C1标志29,当利用C2奇偶性的误差校正是不可能的时则输出C2标志30,到误差计数电路1010,以计数误差的出现。C1标志29和C2标志30也被输出到存贮电路23并由输出控制电路26读出,以进行某种测量,例如当产生C1标志和C2标志时包输出被中断。在其连接中,输出控制电路26可输出一个输出无效标志31到系统控制器27。
误差状态变成相当坏,无效输出的包数变大,由接收机2的解码器进行的去压缩处理不能正常进行,这就导致图象或声音中的噪声或引起中止。因此,由系统控制器27来监示误差计数电路1010出现无效校正的数。如果校正无效计数大于或等于预定数,输出控制电路26的工作由包输出控制信号100中断,以中断包的输出。
另一方面,C1奇偶性66,信息ID1,信息ID2等也可用于误差监示。
图17显示了误差状态不好情况下的工作定时,标号114表示标志检测信号,它指示基于信息IDP1和信息IDP2的误差检测的结果;29表示C1标志,它指示基于C1奇偶性66或67的误差校正的结果;31表示输出无效标志,它指示包的出现,其中包输出成为可能。这儿,信息IDP1和信息IDP2的检测,和C1解码是在重放轨迹中处理的,指示该处理结果的标志检测信号114和C1标志在下一个轨迹中输出。ID检测标志114,C1标志29等等由作为误差计数的误差计数电路1010计数。误差计数被输入到系统控制器27,以每轨迹地与预定数比较如果误差计数大于或等于预定数,包输出控制信号100低于L电平。当各个标志114和29的数小于或等于预定数时,包输出信号100再升到H电平,以输出重放的开始信号131。在图17中,用阴影线指示的轨迹就是内含标志114,29和31的轨迹,其中大于或等于预定数的误差被检测。
如图5所示,包输出从重放延迟11个轨迹。因此对于标志检测信号114和C1标志29,包输出控制信号100下降到L电平,具有10个轨迹的延迟。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最好是在短时间内包输出不接通也不关闭。因此,在所示的结构中,包输出在一个轨迹期间不接通也不关闭。
如图17所示,由于轨迹300和301中的帧信息的误差,包输出在定时306时中断,在定时309时输出重放启动信号131。另一方面,由于在轨迹302和303的C1解码中校正无效,包输出在定时307处中断。在定时310处输出重放启动信号131。由于在轨迹304至轨迹305的C1解码中校正无效,包输出在定时308处中断,在定时311处输出重放启动信号131。应该注意,输出无效标志31在实际的包输出93的定时处延迟一个轨迹,当标志31在顺序几个轨迹上大于或等于预定数时,包输出被中断。
另一方面,用误差计算电路1010,可能直接计算在误差控制电路28中进行的C2解码结果,作为C2标志,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7。这种情况下的定时示于图18。在图18中,标号30表示C2标志并指示由误差控制电路28进行的C2解码的误差校正的结果。类似于图17,其中误差大于预定数的轨迹用阴影线表示。
这儿,基于帧信息用轨迹320和321来检测误差,基于C1樗9用轨迹321来检测误差。在与该部分有关的C2解码中,误差不被检测,因此,能输出所有的包。由于在轨迹322中的误差,在C2解码327中的标志被输出,由于在轨迹324至325中的误差,标志以C2解码328输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C2解码327的标志数小,进行包输出,但如果C2解码328的标志数大,包输出被中断。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C2标志30,可以提高包输出的控制精度。另一方面,也可综合标志检测信号114,C1标志29和C2标志30来控制包输出控制信号。
另一方面,也可操作ID检测电路22来比较标志检测信号的标志值和预定数。另一方面,也可在系统控制器27中进行比较。同样C1标志29和C2标志30的标志的计数与预定的比较也可由误差控制电路28来进行。在另一个变化中,标志数的计数可由系统控制器27来完成。
另一方面,当包输出控制110开关周期太短时,解码器7经常引起复位,以在每次复位时停止图象。因此,包输出控制信号100的开关周期在某种程度上被设置得很长。为此,中断输出的误差数的条件与启动输出的误差数的条件设置得不同。即,一旦包输出控制信号100的电平低到L电平,当每个标志数在几个轨迹上顺序保持地小于或等于预定值时,包输出控制信号100就上升到H电平。另一方面,可以将包输出控制信号100切入L电平时的误差数设置得小于包输出控制信号回到H电平的误差数。
图19显示了当标志输出不在连续的20个轨迹中出现时包输出控制信号100再次上升时的定时。
如图19所示,通过在定时340处输出标志检测信号114,包输出控制信号100被切换成L电平。因此,由于标志检测信号114在定时341时输出,定时342和C1标志29在定时344处输出,间隙小于20个轨迹,包输出控制信号100在该期间不上升。从标志检测信号114的定时42超过20个轨迹的定时,输出重放启动信号353,以上升包输出控制信号100。
另外,将结合图1来讨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不仅记录和重放数字信号,还记录和重放模拟信号,比如VHS制式的模拟信号。
当进行模拟信号的记录时,系统控制器27选择开关1002的端子A,通过模拟信号输入端1003的模拟信号输入由模拟记录处理电路1000处理,并通过开关1002记录在磁带19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伺服电路24将模拟记录时的磁带19的送带速度设置得与数字记录时的速度不同,这样就可识别模拟记录与数字记录。用VHS制式作为例子,在模拟记录中,使用标准速度(SP模式)或三分之一速度(EP模式),在数字记录中,使用SP模式的半速(LP模式)。同时,通过伺服电路24,与旋转磁头同步的控制信号被记录在磁带19上。
在重放时,重放控制信号1007由伺服电路24重放,以控制磁带的送带速度,以在旋转磁头19的旋转与重放控制信号1007之间建立同步。结果,当送带速度为SP模式或EP模式时,判断为模拟重放,而当送带速度为LP模式时,判断为数字重放,以馈送模式检测信号1005到系统控制器27,系统控制器27响应于模式检测信号1005以产生工作模式200来控制各个部分。
图16显示了一个工作的例子,其中模拟重放(A重放)和数字重放(D重放)是以混合方式进行的。在模拟重放时,由模拟重放处理电路1001处理的重放模拟信号通过模拟信号输出端1004输出。另一方面,输出控制电路26停止工作,并且通过重放包输出端11的输出被中断。在数字重放时,重放的包只通过重放包输出端11输出,从模拟信号输出端1004的输出被中断。下面将讨论细节。
图15A和15B显示了图2所示包40与图4B所示块之间的关系。在图15A和15B中,标号80表示块开头。在括符( )中的数字代表比特数。图15A显示包数据包含140比特的情况,其中一个包40排列在两个块75中。应该注意,由于所示系统用于可变的速率,在一个轨迹中要发射的包数不是固定的。因此,按照传输量,伪数据被记录在有发射包的部分,在块开头中,标志指示响应的块是有效表还是伪块。
下面将讨论记录和重放装置的记录和重放工作。
在记录方面,图2所示包结构的信号是通过记录包输入端9输入的,它由记录电路加上C2奇偶性56,图3所示的C1奇偶性76等等;由标志附加电路16加上区域ID3,区域ID4和区域IDP2的信息;也加上了同步信号71;并进行调制,然后通过选择开关1002和记录放大器27由旋转磁头18记录在磁带19的主区域中。另一方面,后部数据65由系统控制器27输入ID附加电路16。ID附加电路16将区域ID1,区域ID2和区域IDP1的信息加到后部数据上。由记录电路51将同步信号61加到后部数据上,以通过记录放大器17由旋转磁头18记录在磁带的子码区域。
在重放方面,存贮在磁带19上的数据由旋转磁头18重放,重放的信号通过重放放大器20送到重放电路21。与此同时,伺服电路24由重放控制信号1007检测数字模式,以输出模式检测信号1005到系统控制器27。在重放电路21中,基于同步信号61和71来检测块的开头端,以存贮在存贮电路23中。对于存贮在存贮电路23中的信号,用C2和C1奇偶性56和76来检测和校正主数据中误差,用奇偶性66来检测和校正后部数据65中的误差。另一方面,借助于ID检测电路22,区域ID1,在子码区域51中的区域ID2的信息检测被完成,用区域IDP的信息来检测误差,用区域IDP2的信息来检测误差,以与后部数据65一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9。
应该注意,由于使用C1奇偶性和C1奇偶性76的误差检测和校正(称为C1解码)是在每个块中进行的,它应该在存贮到存贮电路之前进行。
基于C2奇偶性56的误差检测和校正(C2解码)是在每6个轨迹中完成的,因此它是在6个轨迹重放之后进行的。在6个轨迹的重放数据的C2解码之后,解码的结果通过输出控制电路26临时存贮在缓冲器25中。通过检测包括在主数据(图4B)中的时标,在时标指示的期间,缓冲器25中的存贮内容被顺序读出。读出的数据通过重放包输出端11输出。按照系统控制器27产生的包输出控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26控制包输出的开与关,缓冲器25的启动等等。
当记录和重放装置3重放的图象由接收机2处理时,通过选择开关6的端子b,通过重放包输入端10输入的信号被加到解码器7,以执行解码过程,以获得图象信号和音频信号。
接下来,将结合图16所示的定时图来描述开关模式的工作,比如停止,重放等。参考图16,200表示包括功能的动作模式;101表示放映开始信号,用于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12给接收机2中的解码器定位一个复位定时。参考动作模式200,D放映202,205,207,209和211意味着图3和4所示的数字重放,A放映未在图中显示,但它意味着模拟视频信号的重放。FF204意味着快速进带和快速倒带的高速搜索。变速208意味着排队观看时的低速搜索。暂停206意味着由系统控制器27控制的时间停止。
如图16所示,当工作模式200为D重放202,205,207,209和211时,包输出控制信号100被输出到输出控制电路26。在输出控制电路26中,当包输出控制信号100为L电平时,中断2包输出。在包输出控制信号100的上升沿,解码器7被复位,并启动包输出。同样,在包输出控制信号100的上升沿,例如重放开始信号101被输出到接收机2的解码器7。结果,如图16所示,实际的包输出93变成所图示的各个包输出周期215至219。
当采用比如MPEG压缩技术时,各个帧中的数据量是不固定的,压缩视频信号的帧与记录和重放装置的帧是同步的。因此,各个包输出的开/关控制与压缩的视频信号的帧无关,结果不同帧的数据可以从包的中间部分输出。例如,在图16中,包输出215,216或217,218是不连续的,因为磁带经过周期,在时间轴上不连续的其它帧可以从包输出215和217的最后帧的中间部分输出。因此,接收机2的解码器7会导致失误,导致视频信号输出的延迟,或死机,需要重新启动以恢复工作。
因此,在启动每个包输出时,在新包输出之前,重放开始信号101从系统控制器27输出以复位解码器7。由此,由于在每次输入新包时解码器7都被复位,可以肯定地获得视频信号。
应该注意,尽管重放开始信号101的上升沿被设置得远短于图16中的2包输出控制信号100的上升沿,当解码器7的复位可快速进行时,就可能将重放开始信号101的上升沿设置得与包输出控制信号100相同。
另一方面,基于结合图14所讨论的标志,重放的启动控制,依照上述模式的控制可以组合进行。
同样,图1和10所示的编辑点的控制可在D重放周期中进行。
同样,图16中的重放开始信号101和图17中的重放开始信号131等可以是相同的信号。由此,由系统控制器27和接收机2接收的通信码的数量可减少,以简化通信。同样,尽管通信开始信号101和131讨论为同一信号,它可作为按照某种通信格式的指令或状态来通信。例如,尽管没有具体图示,通过传输作为P1394格式或CE-总线格式的指令的重放开始信号,要用的连接器可以与输入输出包的信号线的连接器相同,以减化连接。
应该理解,在图16至19所示的实例中,只是在包输出启动之时馈送重放开始信号,以复位解码器。可是,也可以在中断包输出时馈送第一个信号,比如重放的中断,并在包输出的启动时馈送第二个信号,比如重放开始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解码器按照第一信号,保持前面的参看数据或删除视频数据,并响应于第二信号而恢复解码或复位。
在复位时,解码器被启动,以预定状态开始解码。
当然,该信号可以作为信息的一部分发射,以与接收机交换。同样,该信号也可由控制记录和重放装置的装置产生,而不是由记录和重放装置产生。
尽管本发明已经结合实施例被图示和描述了,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可作出各种变化和改型。因此,本发明不应限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