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53734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4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6227.1

申请日:

2004.02.11

公开号:

CN1558658A

公开日:

2004.12.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4W 88/02公开日:20041229|||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电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上海市浦东南路1835号 邮政编码:200122变更后权利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1号 邮政编码:100032登记生效日:2008.3.28|||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电信技术研究院 申请人地址:上海市浦东南路1835号 邮政编码:200122变更后权利人:上海电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上海市浦东南路1835号 邮政编码:200122登记生效日:2007.3.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1/06

主分类号:

H04M11/06

申请人:

上海电信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顾丽丽; 蒋力; 葛敏; 李宗民; 施唯佳; 张云; 曹嘉骏

地址:

200122上海市浦东南路183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欣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袁会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包括: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各种信息;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多媒体信息终端和信息提供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输入部分,用于输入各种信息;存储部分,用于存放用户通过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信息以及从所述信息提供系统接收的信息;以及控制器,它与所述显示部分、收发器、输入部分和存储部分相连,用于协调所述各部分的工作。

权利要求书

1: 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其特征在于,该多媒体消息终端包 括: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各种信息;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多媒体信息终端和信 息提供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输入部分,用于输入各种信息;存储部分, 用于存放用户通过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信息以及从所述信息提供系统接收的信 息;以及控制器,它与所述显示部分、收发器、输入部分和存储部分相连,用 于协调所述各部分的工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其特征在于,显示部分采用分辨 率320×240以上的彩色液晶显示屏。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其特征在于,收发器采用MODE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其特征在于,输入部分采用键盘 或触摸屏。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其特征在于,存储部分采用半导 体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的核心是微 处理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终端还 可以配置红外接口,用于连接红外键盘或其他红外设备;并口,用于连接打印 机等并口设备;摄像头,用于拍照或录制一段视频图像;以及录音设备。

说明书


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简称MMS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定电话的用户数目在逐年大幅度增加。但是,目前国内使用的固定电话绝大多数只有单一的通话功能,即只能进行语音传输。虽然固网短消息标准型终端、固网短消息增强型终端和专用多媒体终端具有数据传输、处理、应用功能且应用较为广泛,但它们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多媒体消息业务(简称MMS)。下面对这三种终端逐一进行评述。

    固网短消息标准型终端:

    固网短消息标准型终端支持中文信息终端服务接口(CTSI)协议标准。该标准型终端采用普通电话线接入,接入平台采用双音多频/频移键控(DTMF/FSK)方式,DTMF方式的传输速率为57bps~80bps,而FSK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200bps。一个数据包可传的消息内容不超过200字节。标准型信息终端的文本显示区建议为5×10汉字,分辨率不低于64×128。

    目前标准型终端支持的基本功能有:

    1.普通电话功能;

    2.来电显示功能;

    3.菜单支持程控功能;

    4.短消息收发功能;

    5.信息订阅功能;以及

    6.信息点播功能。

    在标准型终端上无法实现多媒体消息业务,有以下原因:

    1.屏幕显示不支持多媒体消息。

    2.没有处理多媒体的软件,不能支持多媒体消息。

    3.接入平台采用DTMF/FSK方式,因为其传输速率太低,无法传输多媒体消息。一个多媒体消息图片一般有20K~40K字节,如果用FSK方式需要100~200个包,3~7分钟;如果用DTMF方式则需要的时间更长,显然这是无法接受的。

    4.没有录音软件,无法形成音频文件。

    5.没有摄像头和相应的处理软件,无法形成视频文件。

    固网短消息增强型终端:

    固网短消息增强型终端是针对固网短消息增强型业务地一种终端。其液晶显示屏(LCD)分辨率有320×240或240×128两种,颜色为单色四级灰度或16级灰度,屏幕大小没有具体规定。接入综合信息系统有两种模式:短消息模式和拨号模式。短消息模式支持CTSI协议,物理层使用双向FSK信号进行连接和传送。拨号模式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拨号接入综合信息系统,其链路层数据传输满足点对点协议(PPP),网络层和传输层基于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当MODEM速率为33.6kbps时,满足V.34标准;当MODEM速率为56kbps时,满足V.90标准,也可采用V.92标准。

    增强型终端除了具有标准型终端的功能外,还具有以下功能:

    1.电子邮件:用户之间纯文本电子邮件的收发,因特网用户与固网短消息用户之间纯文本电子邮件的收发。该业务支持通过浏览器和通过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这两种方式。

    2.信息浏览:用户拨号接入综合信息系统,按照综合信息系统提供的菜单,在线浏览与查询内容提供者(CP)提供的各种内容(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格式)。主要提供的内容和应用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信息服务类业务、在线理财类业务、娱乐休闲类业务、虚拟信息中心业务。

    专用多媒体终端:

    专用多媒体终端是一种H.323终端,支持H.323 V2以上版本,可以通过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光纤到大楼+局域网(FTTB+LAN)和支持局域网的接入方式接入网络。并支持以下协议:超以太网点对点传输协议(PPPoE)、TCP/IP、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DP)、H.323、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1.1及以上版本、文件传送协议(FTP)、邮局协议第3版(POP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安全套接层(SSL)等。该类终端具有分辨率320×240以上,尺寸4英寸以上的彩色TFT液晶显示屏、摄像头、触摸屏或键盘(外接或内置)。

    专用多媒体终端可以实现以下业务:

    1.IP可视电话业务;

    2.信息浏览业务:包括运营商提供的定制内容、股票实时行情、小区信息等内容;

    3.多媒体电子邮件:收发多媒体电子邮件,与PC机上的邮件互通;

    4.即时消息:使用推送的方式发送或者接收即时消息,可以与PC机实现互通,支持存储转发,它类似于QQ,但主要不是用来聊天,而是为了实现在小区中下发通知,或者在家里无人接听电话时进行文字留言;

    5.多媒体电子邮件到达通知:多媒体电子邮件到达后,将马上通过即时消息给用户发送邮件到达通知,提醒用户收取邮件。

    增强型终端和专用多媒体终端没有相应的多媒体处理软件、也不支持MMS协议,因此无法实现多媒体消息(简称MM)的接收、发送、编辑和转发等。

    为了使固定电话网的用户能够使用MMS,除了要建立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系统之外,还需要向用户提供一种基于固定电话网的MMS终端。根据通信流程的不同,MMS可分为以下两类:

    1.MM发送:在MMS终端上编辑消息后,向MMS平台发送。

    2.MM接收:MMS用户在接到MM到达通知后通过拨号上网直接从MMS平台接收MM。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包括: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各种信息;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多媒体信息终端和信息提供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输入部分,用于输入各种信息;存储部分,用于存放用户通过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信息以及从所述信息提供系统接收的信息;以及控制器,  它与所述显示部分、收发器、输入部分和存储部分相连,用于协调所述各部分的工作。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将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MMS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MMS终端与MM提供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MMS终端接入MM提供系统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MMS终端与MM提供系统断开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MMS终端即时接收MM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MMS终端延时接收MM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MMS终端强制接收MM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MMS终端设置转移MM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本发明的MMS终端取消转移MM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固定电话网的MMS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MMS终端是一台完成MM发送和接收的终端设备。该MMS终端包括: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各种信息;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多媒体信息终端和信息提供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输入部分,用于输入各种信息;存储部分,用于存放用户通过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信息以及从所述信息提供系统接收的信息;以及控制器,它与所述显示部分、收发器、输入部分和存储部分相连,用于协调所述各部分的工作。

    显示部分采用分辨率320×240以上的彩色液晶显示屏。收发器采用MODEM。输入部分采用键盘或触摸屏。存储部分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除了存储使MMS终端工作所需的程序之外还提供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存储区,可对所存储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增删和对存储的文本文件进行编辑。控制器的核心是微处理器。

    除了上述基本配置之外,MMS终端还可以配置红外接口,用于连接红外键盘或其他红外设备;并口,用于连接打印机等并口设备;摄像头,用于拍照或录制一段视频图像;以及录音设备。

    图2是本发明的MMS终端与MM提供系统的连接示意图。该MM提供系统为MMS终端实现MM收、发提供了接口。如图所示,MMS终端通过公用交换电话网络(PSTN)与MM提供系统相连,而MM提供系统又与外部信息源或另一个信息提供系统相连。MM提供系统包括:接入部分、门户服务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和认证计费部分,其中,接入部分负责MMS终端通过各种不同接入方式接入MM提供系统;门户服务部门主要实现在线用户信息的存储、管理;多媒体消息中心用于接收从MMS终端发送来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的信息发送给MM提供系统的其他部分或者外部应用实体;当多媒体消息中心检测到用户的请求信息中包括与外部信息源或另一个消息提供系统的交互信息时,将该用户信息发送给外部信息源或另一个消息提供系统,用户通过该多媒体消息中心部分与外部信息源或另一个消息提供系统进行交互;认证计费部分主要实现认证和计费的功能。

    图3是MMS终端接入MM提供系统的流程图。用户可以通过MMS终端中的MODEM拨号接入MM提供系统,通过访问其中的多媒体消息中心(简称MMSC),收、发MM。其步骤如下:

    步骤1:用户通过MMS终端连接MM提供系统的窄带接入设备;

    步骤2:窄带接入设备将用户认证包发送给MM提供系统的认证鉴权计费模块;

    步骤3:认证鉴权计费模块将认证结果数据包(接受/拒绝)发送给窄带接入设备;

    步骤4:窄带接入设备根据认证结果数据包的要求,对用户可访问的IP地址进行控制,并向认证鉴权计费模块发送计费开始包;

    步骤5:认证鉴权计费模块将此计费开始包发送给MM提供系统中的窄带动态用户管理模块;

    步骤6:窄带动态用户管理模块从计费开始包中获取用户的IP地址、主叫号码、终端序列号,并将响应数据包发送给认证鉴权计费模块;

    步骤7:认证鉴权计费模块接收到窄带动态用户管理模块发送的响应后,将响应数据包发送给窄带接入设备。

    图4是MMS终端与MM提供系统断开连接的流程图,其步骤如下:

    步骤1:MMS终端断开与网络的连接;

    步骤2:窄带接入设备向认证鉴权计费模块发送计费结束包;

    步骤3:认证鉴权计费模块将此计费结束包发送给窄带动态用户管理模块;

    步骤4:窄带动态用户管理模块从计费结束包中获取用户的IP地址、主叫号码、终端序列号,根据主叫号码,将该用户注销,并将响应数据包发送给认证鉴权计费模块;

    步骤5:认证鉴权计费模块将响应数据包发送给窄带接入设备。

    图5是本发明的MMS终端即时接收MM的流程图。所谓即时接收是指MMS终端在接收到MM到达通知后立即从MMSC接收该MM到达通知所对应的MM。

    图6是本发明的MMS终端延时接收MM的流程图。所谓延时接收是指MMS终端在接收到MM到达通知后将其存储在相应信箱里,由用户决定接收MM的时间。

    图7是本发明的MMS终端从多媒体消息中心强制接收多媒体消息的流程。所谓强制接收是指MMS终端判断MM到达通知中的MM类型为“强制接收”后,立即启动客户端软件接入平台,接收该MM到达通知所对应的MM。

    图8是本发明的MMS终端设置转移MM的流程图。当MMS终端设置成需要MM转移时,MMS终端须提供转移地址的编辑,且自动向平台发送需要MM转移的设置请求。

    图9是本发明的MMS终端取消转移MM的流程图。当MMS终端设置成取消MM转移时,MMS终端须自动向平台发送取消MM转移的设置请求。

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多媒体消息终端,包括: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各种信息;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多媒体信息终端和信息提供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输入部分,用于输入各种信息;存储部分,用于存放用户通过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信息以及从所述信息提供系统接收的信息;以及控制器,它与所述显示部分、收发器、输入部分和存储部分相连,用于协调所述各部分的工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