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370578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0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96249.8

申请日:

2012.04.02

公开号:

CN102613155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01M 1/0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覃立微 黄坚变更后:覃立微 姜浔 黄坚|||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M 1/02申请日:20120402|||公开

IPC分类号:

A01M1/02; A01M1/20

主分类号:

A01M1/02

申请人:

柳州市白蚁防治所

发明人:

覃立微; 黄坚

地址: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飞鹅二路23号荣兴大厦三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代理人:

李志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料,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饵料的支架,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质制成,筒体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其上下大小或相同或为上大下小。所述饵料或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板,或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该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既能防治家白蚁又能防治土栖白蚁,药物没有与土壤和空气接触,污染少、毒饵的活性好、引诱力强、杀灭效果好,同时可避免诱杀药被小动物入侵,整个饵站的体积小,携带和施设方便,经济实用,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施设简便、安全、诱杀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料,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饵料的支架,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质制成,筒体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其上下大小或相同或为上大下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板,所述饵剂为诱杀板,诱杀板的形状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诱杀板的边侧面上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盲孔内填塞诱杀药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或开在部分边侧面上,或开在所有边侧面上,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所述饵剂为竹质密封诱杀筒,诱杀筒筒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填充口和将填充口封闭的盖。6.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制作饵料:A.制作家白蚁饵料: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松木,制成薄板,薄板长×宽×高为:10~15 cm×5~10 cm×1~3cm;B.制作土栖白蚁饵料: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其长×宽×高为:5~8 cm×3~6 cm×2cm;(2)制作饵剂:A.制作家白蚁诱杀药物:用有效成分为0.05% 的啶虫脒溶液侵泡草纸、自然晾干制成毒饵;B.制作家白蚁饵剂—诱杀板: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扁形松木板,扁形松木板板体厚度为1~5cm,板体的形状或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板体的边侧面上开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盲孔或开在一个侧面上,或开在多个侧面上,孔与孔之间距离为3~10cm,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孔的深度为4~10cm,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0.5~2cm,将步骤A制成的家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盲孔内;C.制作土栖白蚁诱杀药物:用摩利桉树皮、大叶桉树皮、白蚁巢粉混合制成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摩利桉树皮40%~50%,大叶桉树皮40%~50%,白蚁巢粉5%~10%;D.制作土栖白蚁饵剂—诱杀筒:取一段干爽竹段,两端有竹节,在一端靠近竹节处开一填充口,将步骤C制成的土栖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竹筒内,将填充口盖好密封; (3)放置诱杀饵料:将上述饵料安置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饵站内的支架上夹持固定,将饵站盖好,装有家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家白蚁,装有土栖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土栖白蚁;(4)埋设饵站:将饵站埋设于白蚁活动区域,每间隔10~20cm埋设一个饵站,埋设深度一般以盖顶与地面相平为准,对白蚁进行监测、诱集;(5)投放白蚁饵剂:当监测到白蚁后,即开始投放白蚁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对白蚁进行控制诱杀,诱杀板用于诱杀家白蚁,诱杀筒用于诱杀土栖白蚁;待监测到的白蚁群体被消灭后,重新在饵站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

说明书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蚁防治诱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

背景技术

以白蚁诱杀技术、饵剂技术为基础的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正在成为国内外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在白蚁活动区域或潜在的活动区域安装监测装置,对白蚁进行监测诱集,一旦监测到白蚁,可通过投放饵剂、喷粉、TTR等方式对白蚁进行控制杀灭,待监测到的白蚁群体被消灭后,可重新在监测装置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以这种监测诱集——杀灭(控制)——监测的循环作用方式,实现对目标区域的持续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没有理想的监测装置及相应的饵料和饵剂和更安全有效的诱杀方法;

2.国内外用于控制灭杀白蚁的饵剂载体一般为片剂、颗粒剂、块剂、糊剂、水剂、胶饵等,这类饵剂载体虽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但是:饵剂的湿度不容易保持,影响白蚁的取食;容易发霉失效;白蚁入侵饵剂的时间过长,取食饵剂的白蚁数量偏少,控制杀灭效果不理想;饵剂容易遭到小动物的入侵干扰等;

3.防治对象不全面,多数装置仅能防治家白蚁,而同样危害严重的土栖白蚁却无法控制,这两种白蚁都是我国主要危害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一种有效的白蚁监测诱杀方法,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料,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饵料的支架,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质制成,筒体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其上下大小或相同或为上大下小。

所述饵料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板,所述饵剂为一诱杀板,诱杀板的形状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诱杀板的边侧面上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盲孔内填塞诱杀药物。

所述盲孔或开在部分边侧面上,或开在所有边侧面上,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

所述饵料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所述饵剂为竹质密封诱杀筒,诱杀筒筒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填充口和将填充口封闭的盖。

其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作饵料:

A.制作家白蚁饵料: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松木,制成薄板,薄板长×宽×高为:10~15 cm×5~10 cm×1~3cm;

B.制作土栖白蚁饵料: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其长×宽×高为:5~8 cm×3~6 cm×2cm;

(2)制作饵剂:

A.制作家白蚁诱杀药物:用有效成分为0.05% 的啶虫脒溶液侵泡草纸、自然晾干制成毒饵;

B.制作家白蚁饵剂—诱杀板: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扁形松木板,扁形松木板板体厚度为1~5cm,板体的形状或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板体的边侧面上开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盲孔或开在一个侧面上,或开在多个侧面上,孔与孔之间距离为3~10cm,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孔的深度为4~10cm,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0.5~2cm,将步骤A制成的家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盲孔内;

      C.制作土栖白蚁诱杀药物:用摩利桉树皮、大叶桉树皮、白蚁巢粉混合制成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摩利桉树皮40%~50%,大叶桉树皮40%~50%,白蚁巢粉5%~10%;

D.制作土栖白蚁饵剂—诱杀筒:取一段干爽竹段,两端有竹节,在一端靠近竹节处开一填充口,将步骤C制成的土栖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竹筒内,将填充口盖好密封; 

(3)投放诱杀饵料:

将上述饵料安置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饵站内的支架上夹持固定,将饵站盖好,装有家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家白蚁,装有土栖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4)埋设饵站:将饵站埋设于白蚁活动区域,每间隔10~20cm埋设一个饵站,埋设深度一般以盖顶与地面相平为准,对白蚁进行监测、诱集;

(5)投放白蚁饵剂:当监测到白蚁后,开始投放白蚁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对白蚁进行控制诱杀,诱杀板用于诱杀家白蚁,诱杀筒用于诱杀土栖白蚁;待白蚁群体被消灭后,重新在饵站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之饵剂载体采用诱杀板或诱杀筒填充诱杀药物代替片剂、颗粒剂、块剂、糊剂、水剂、胶饵等作为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采用的松木板体和竹筒对白蚁具有天然的引诱力,环保性和持效性好,诱杀药物填塞在诱杀板的盲孔或诱杀筒内腔内,药物没有与土壤和空气直接接触,既可保持毒饵的水分,不至干燥、保持药物的活性和引诱力、提高药物的使用浓度和杀灭效果、延长药效期,又可减少污染。

2.常规饵剂由于含糖等成分容易引起小动物入侵,本发明之饵站带有密封盖,只在筒壁设置供白蚁进入的小孔或孔缝,诱杀药物藏于诱杀板盲孔或诱杀筒内腔内,故可有效避免诱杀药被小动物入侵,确保对白蚁的灭杀。

3.本发明之诱杀板或诱杀筒以及整个饵站的体积小,携带和施设方便 ,不受场地限制,省工省力;所采用的饵料和饵剂诱集效果好、诱杀力强。诱杀板采用普通松木板作为板体,诱杀筒采用普通竹子或木头作为筒体,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既环保又经济。

4.本发明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施设简便、安全、既能防治家白蚁又能防治土栖白蚁,诱杀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之饵站结构示意图(圆筒形):

图1-主视图,图2-俯视图;

图3~图4:本发明实施例二之饵站结构示意图(方形):

图3-主视图,图4-俯视图;

图5~图6:本发明实施例三之饵站结构示意图(上大下小圆台形):

图5-主视图,图6-俯视图;

图7~图8:诱杀板结构示意图(形状为方形):

图7-圆形盲孔,图8-方形盲孔;

图9:诱杀板结构示意图(形状为圆形,圆形盲孔);

图10:诱杀筒结构示意图;

图11:土栖白蚁饵料示意图。

图中:

1—饵站,10—饵站体,11—孔缝,12—饵站盖, 13—支架, 2—饵料, 3—饵剂,31—诱杀板,310—盲孔,32—诱杀筒,321—诱杀筒填充口,322—填充口盖, 323—竹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料,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饵料的支架,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

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质制成,其尺寸直径(或边长)为:10~20cm,高:10~15cm;

筒体为上下大小相同的圆筒(参见附图1~附图2)。

所述家白蚁饵料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板,所述家白蚁饵剂为一诱杀板,诱杀板的形状为方形,诱杀板的四边侧面上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圆形盲孔,孔与孔之间距离为3~10cm,孔的深度为4~10cm,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0.5~2cm;盲孔内填塞诱杀药物(参见附图7)。

所述土栖白蚁饵料用摩利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所述土栖白蚁饵剂为竹质密封诱杀筒,诱杀筒筒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填充口和将填充口封闭的盖,诱杀筒内填塞诱杀药物(参见附图10~附图11)。

本实施例中,在饵站中安置干爽松木板和一诱杀板时用于诱杀家白蚁,安置摩利桉树皮粉草纸包和诱杀筒时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实施例二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所述饵站筒体为上下大小相同的方筒(参见附图3~附图4)。

实施例三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所述饵站筒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筒(参见附图5~附图6)。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饵站筒做成各种大小不同的规格,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作为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三的变换:

所述饵站筒体也可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或为上大下小的方台形,饵站可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尺寸的大小规格;

所述诱杀板的盲孔也可开在部分边侧面上,盲孔的形状可为方孔;孔与孔之间距离、孔的深度以及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可根据板体的大小依次在3~10cm、4~10cm、0.5~2cm的范围内选定;

所述土栖白蚁饵料也可用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土栖白蚁饵料的大小可根据饵站的大小选用,其长×宽×高尺寸一般为:5~8 cm×3~6 cm×2cm;

实施例四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作饵料:

A.家白蚁饵料: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松木制成薄板,其长×宽×高为:10~15 cm×5~10 cm×1~3cm;

B.土栖白蚁饵料: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其长×宽×高为:5~8 cm×3~6 cm×2cm;

(2)制作饵剂:

A.制作家白蚁诱杀药物:用有效成分为0.05%的 啶虫脒液侵泡草纸、自然晾干制成毒饵;

B.制作家白蚁饵剂—诱杀板: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扁形松木板,扁形松木板板体厚度为1~5cm,板体的形状或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诱杀板具体尺寸根据所用的饵站大小而定,以能宽松的装入饵站为宜,板体的边侧面上开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盲孔或开在一个侧面上,或开在多个侧面上,孔与孔之间距离为3~10cm,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孔的深度为4~10cm,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0.5~2cm,将步骤A制成的家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盲孔内;

C.制作土栖白蚁诱杀药物:用摩利桉树皮、大叶桉树皮、白蚁巢粉混合制成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摩利桉树皮40%~50%,大叶桉树皮40%~50%,白蚁巢粉5%~10%;

D.制作土栖白蚁饵剂—诱杀筒:取一段干爽竹段,两端有竹节,在一端靠近竹节处开一填充口,将步骤C制成的土栖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竹筒内,将填充口盖好密封;

(3)投放诱杀饵料:将上述饵料安置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饵站内的支架上夹持固定,将饵站盖好,装有家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家白蚁,装有土栖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4)埋设饵站:将饵站埋设于白蚁活动区域,每间隔10~20cm埋设一个饵站,埋设深度一般以盖顶与地面相平为准,对白蚁进行监测、诱集;

(5)一旦监测到白蚁,投放白蚁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对白蚁进行控制诱杀,诱杀板用于诱杀家白蚁,诱杀筒用于诱杀土栖白蚁;待监测到的白蚁群体被消灭后,重新在饵站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

 

饵料及饵剂的诱集、诱杀效果见附表一~附表四:

附表一:饵料诱集效果

马尾松砍伐后自然风干二年左右,无霉变长×宽×高为5~8×2~4×1~3cm家白蚁在白蚁活动区埋设,3至5天可陆续引来白蚁大叶桉或摩利桉树皮皮层厚,松软,制成粉状,用草纸包长×宽×高为5~8×3~6~2cm黄翅大白蚁埋设7天左右可引来白蚁

附表二:各类饵剂诱杀家白蚁效果对比

饵剂类型7天后14天后21天后诱杀板2个样逐步聚集白蚁取食3个样均有大量家白蚁取食发现大量白蚁尸体,已无存活白蚁虫体片剂1个样有家白蚁取食1个样发现蚂蚁入侵1个样有诱杀效果颗粒剂无白蚁无白蚁,有霉变现象少量白蚁死亡块剂无白蚁有少量家白蚁取食,有霉变少量白蚁死亡糊剂无白蚁无白蚁,有蚂蚁入侵,并有霉变现象无白蚁,霉变加重

附表三:各类饵剂诱杀土栖白蚁效果对比

饵剂类型7天后14天后21天后颗粒剂无白蚁1个样发现土栖白蚁,2个样开始发霉1个样白蚁少量死亡糊剂无白蚁无白蚁,2个样开始发霉无白蚁、霉变严重诱杀筒1个样发现白蚁3个样聚集土栖白蚁、部分白蚁开始死亡3个样基本被白蚁取食完全,无活白蚁个体

附表四:各试验点土栖白蚁食药量和死亡情况

编号药剂埋设地点食药量土栖白蚁死亡情况1苗圃荷木苗床地边1/2全巢死亡2苗圃步道1/2全巢死亡3桉树林土堆旁2/3全巢死亡4板栗树脚吃光全巢死亡5花生地坎吃光全巢死亡6桉树林(1)1/2全巢死亡7桉树林(2)1/2全巢死亡8桉树林(3)2/3全巢死亡9礼堂球场边吃光全巢死亡10幼儿园背后3/5全巢死亡11学生宿舍前桉树脚吃光全巢死亡12菜园边1/2全巢死亡13松山厕所前3/4全巢死亡14松山前大路边吃光全巢死亡15礼堂侧榕树脚吃光全巢死亡

试验结果:经观察,15个点的土栖白蚁均陆续被杀死,并长出不同数量的炭角菌,炭角菌是土栖白蚁被诱杀死亡后,蚁巢上长出的重要标示物。

从以上附表的记录结果可知,由摩利桉树皮、大叶桉树皮、白蚁巢粉混合组成的诱杀材料对土栖白蚁诱食速度快,诱食力强,是一种理想的土栖白蚁诱杀材料。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31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N 102613155 A *CN102613155A* (21)申请号 201210096249.8 (22)申请日 2012.04.02 A01M 1/02(2006.01) A01M 1/20(2006.01) (71)申请人 柳州市白蚁防治所 地址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飞鹅二 路 23 号荣兴大厦三楼 (72)发明人 覃立微 黄坚 (74)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5113 代理人 李志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

2、法 (57) 摘要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所述监测控制装置 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料, 所述 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 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 饵剂、 饵料的支架, 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 小孔或孔缝。 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质制成, 筒体横 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 其上下大小或相同 或为上大下小。所述饵料或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 板, 或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 用草纸 包成一个长方体。该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既能 防治家白蚁又能防治土栖白蚁, 药物没有与土壤 和空气接触, 污染少、 毒饵的活性好、 引诱力强、 杀 灭效果好, 同时可避免诱杀药被小动物入侵, 整个 饵站的体积。

3、小, 携带和施设方便, 经济实用, 一种 白蚁监测诱杀方法施设简便、 安全、 诱杀效果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1/2 页 2 1.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 内的饵剂和饵料, 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 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 饵料的支架, 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 质制。

4、成, 筒体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 其上下大小或相同或为上大下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饵料为长方 形的干爽松木板, 所述饵剂为诱杀板, 诱杀板的形状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 诱杀板的 边侧面上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 盲孔内填塞诱杀药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盲孔或开在部分 边侧面上, 或开在所有边侧面上, 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饵料用摩利 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 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

5、体, 所述饵剂为竹质密封诱杀筒, 诱杀筒 筒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填充口和将填充口封闭的盖。 6.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 (1) 制作饵料 : A制作家白蚁饵料 : 选用含水量在 12% 以下干燥松木, 制成薄板, 薄板长 宽 高 为 : 1015 cm510 cm13cm ; B 制作土栖白蚁饵料 : 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 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 其 长 宽 高为 : 58 cm36 cm2cm ; (2) 制作饵剂 : A制作家白蚁诱杀药物 : 用有效成分为 0.05% 的啶虫脒溶液侵泡草纸、 自然晾干制成 毒饵 ; B制作。

6、家白蚁饵剂诱杀板 : 选用含水量在 12% 以下干燥扁形松木板, 扁形松木板板 体厚度为 15cm, 板体的形状或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 板体的边侧面上开有用于填塞 诱杀药物的盲孔, 盲孔或开在一个侧面上, 或开在多个侧面上, 孔与孔之间距离为 310cm, 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 孔的深度为 410cm, 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 0.52cm, 将步骤 A 制成的家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盲孔内 ; C制作土栖白蚁诱杀药物 : 用摩利桉树皮、 大叶桉树皮、 白蚁巢粉混合制成混合物, 混 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算为 : 摩利桉树皮40%50%, 大叶桉树皮40%50%, 白 蚁巢粉 5%。

7、 10% ; D 制作土栖白蚁饵剂诱杀筒 : 取一段干爽竹段, 两端有竹节, 在一端靠近竹节处开一 填充口, 将步骤 C 制成的土栖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竹筒内, 将填充口盖好密封 ; (3) 放置诱杀饵料 : 将上述饵料安置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饵站内的支架上夹持固定, 将饵站盖好, 装有家 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家白蚁, 装有土栖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 (4) 埋设饵站 : 将饵站埋设于白蚁活动区域, 每间隔 1020cm 埋设一个饵站, 埋设深度 一般以盖顶与地面相平为准, 对白蚁进行监测、 诱集 ; (5) 投放白蚁饵剂 : 当监测到白蚁后, 即开始投放白蚁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 。

8、对白蚁进 行控制诱杀, 诱杀板用于诱杀家白蚁, 诱杀筒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 待监测到的白蚁群体被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13155 A 2 2/2 页 3 灭后, 重新在饵站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13155 A 3 1/6 页 4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白蚁防治诱杀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以白蚁诱杀技术、 饵剂技术为基础的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正在成为国内外白蚁防治 技术的发展方向。 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在白蚁活动区域或潜在的活。

9、动区域安装监测 装置, 对白蚁进行监测诱集, 一旦监测到白蚁, 可通过投放饵剂、 喷粉、 TTR 等方式对白蚁进 行控制杀灭, 待监测到的白蚁群体被消灭后, 可重新在监测装置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 蚁活动进行监测, 以这种监测诱集杀灭 (控制)监测的循环作用方式, 实现对目标 区域的持续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 1没有理想的监测装置及相应的饵料和饵剂和更安全有效的诱杀方法 ; 2国内外用于控制灭杀白蚁的饵剂载体一般为片剂、 颗粒剂、 块剂、 糊剂、 水剂、 胶饵 等, 这类饵剂载体虽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 但是 : 饵剂的湿度不容易保持, 影响白蚁的取食 ; 容易发霉失效 ; 白蚁入侵饵剂的时。

10、间过长, 取食饵剂的白蚁数量偏少, 控制杀灭效果不理 想 ; 饵剂容易遭到小动物的入侵干扰等 ; 3防治对象不全面, 多数装置仅能防治家白蚁, 而同样危害严重的土栖白蚁却无法控 制, 这两种白蚁都是我国主要危害蚁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经济实用的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一种有效 的白蚁监测诱杀方法, 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 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料, 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 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 饵 料的支架, 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 00。

11、05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质制成, 筒体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 或为方形, 其上下大小或相同或为上大下小。 0006 所述饵料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板, 所述饵剂为一诱杀板, 诱杀板的形状为多边形 或为圆体或椭圆形, 诱杀板的边侧面上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 盲孔内填塞诱杀药物。 0007 所述盲孔或开在部分边侧面上, 或开在所有边侧面上, 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 0008 所述饵料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 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 所述饵剂 为竹质密封诱杀筒, 诱杀筒筒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填充口和将填充口封闭 的盖。 0009 其又一技术方案是 : 一种白。

12、蚁监测诱杀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 (1) 制作饵料 : A制作家白蚁饵料 : 选用含水量在 12% 以下干燥松木, 制成薄板, 薄板长 宽 高 说 明 书 CN 102613155 A 4 2/6 页 5 为 : 1015 cm510 cm13cm ; B 制作土栖白蚁饵料 : 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 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 其 长 宽 高为 : 58 cm36 cm2cm ; (2) 制作饵剂 : A制作家白蚁诱杀药物 : 用有效成分为 0.05% 的啶虫脒溶液侵泡草纸、 自然晾干制成 毒饵 ; B制作家白蚁饵剂诱杀板 : 选用含水量在 12% 以下干燥扁形松木板, 扁形。

13、松木板板 体厚度为 15cm, 板体的形状或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 板体的边侧面上开有用于填塞 诱杀药物的盲孔, 盲孔或开在一个侧面上, 或开在多个侧面上, 孔与孔之间距离为 310cm, 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 孔的深度为 410cm, 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 0.52cm, 将步骤 A 制成的家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盲孔内 ; C 制作土栖白蚁诱杀药物 : 用摩利桉树皮、 大叶桉树皮、 白蚁巢粉混合制成混合 物, 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算为 : 摩利桉树皮 40% 50%, 大叶桉树皮 40% 50%, 白蚁巢粉 5% 10% ; D 制作土栖白蚁饵剂诱杀筒 : 取一段干爽竹段,。

14、 两端有竹节, 在一端靠近竹节处开一 填充口, 将步骤 C 制成的土栖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竹筒内, 将填充口盖好密封 ; (3) 投放诱杀饵料 : 将上述饵料安置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饵站内的支架上夹持固定, 将饵站盖好, 装有家 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家白蚁, 装有土栖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 (4) 埋设饵站 : 将饵站埋设于白蚁活动区域, 每间隔 1020cm 埋设一个饵站, 埋设深度 一般以盖顶与地面相平为准, 对白蚁进行监测、 诱集 ; (5) 投放白蚁饵剂 : 当监测到白蚁后, 开始投放白蚁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 对白蚁进行 控制诱杀, 诱杀板用于诱杀家白蚁, 诱杀筒用于诱杀土。

15、栖白蚁 ; 待白蚁群体被消灭后, 重新 在饵站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 0010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 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1 由于本发明之饵剂载体采用诱杀板或诱杀筒填充诱杀药物代替片剂、 颗粒剂、 块剂、 糊剂、 水剂、 胶饵等作为饵剂, 诱杀板或诱杀筒采用的松木板体和竹筒对白蚁具有天然的引 诱力, 环保性和持效性好, 诱杀药物填塞在诱杀板的盲孔或诱杀筒内腔内, 药物没有与土壤 和空气直接接触, 既可保持毒饵的水分, 不至干燥、 保持药物的活性和引诱力、 提高药物的 使用浓度和杀灭效果、 延长药效期, 又可减少污染。 0011。

16、 2常规饵剂由于含糖等成分容易引起小动物入侵, 本发明之饵站带有密封盖, 只 在筒壁设置供白蚁进入的小孔或孔缝, 诱杀药物藏于诱杀板盲孔或诱杀筒内腔内, 故可有 效避免诱杀药被小动物入侵, 确保对白蚁的灭杀。 0012 3 本发明之诱杀板或诱杀筒以及整个饵站的体积小, 携带和施设方便 , 不受场地 限制, 省工省力 ; 所采用的饵料和饵剂诱集效果好、 诱杀力强。诱杀板采用普通松木板作为 板体, 诱杀筒采用普通竹子或木头作为筒体, 材料来源广泛, 成本低, 既环保又经济。 0013 4本发明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施设简便、 安全、 既能防治家白蚁又能防治土 栖白蚁, 诱杀效果好。 说 明 书 C。

17、N 102613155 A 5 3/6 页 6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 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图 2 : 本发明实施例一之饵站结构示意图 (圆筒形) : 图 1- 主视图, 图 2- 俯视图 ; 图 3 图 4 : 本发明实施例二之饵站结构示意图 (方形) : 图 3- 主视图, 图 4- 俯视图 ; 图 5 图 6 : 本发明实施例三之饵站结构示意图 (上大下小圆台形) : 图 5- 主视图, 图 6- 俯视图 ; 图 7 图 8 : 诱杀板结构示意图 (形状为方形) : 图 7- 圆形盲孔, 图 8-。

18、 方形盲孔 ; 图 9 : 诱杀板结构示意图 (形状为圆形, 圆形盲孔) ; 图 10 : 诱杀筒结构示意图 ; 图 11 : 土栖白蚁饵料示意图。 0016 图中 : 1饵站, 10饵站体, 11孔缝, 12饵站盖, 13支架, 2饵料, 3饵剂, 31诱 杀板, 310盲孔, 32诱杀筒, 321诱杀筒填充口, 322填充口盖, 323竹节。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 料, 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 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 饵料的支架, 筒体侧壁上设 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 0018 所述饵站选成。

19、塑料材质制成, 其尺寸直径 (或边长) 为 : 1020cm, 高 : 1015cm ; 筒体为上下大小相同的圆筒 (参见附图 1 附图 2) 。 0019 所述家白蚁饵料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板, 所述家白蚁饵剂为一诱杀板, 诱杀板的 形状为方形, 诱杀板的四边侧面上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圆形盲孔, 孔与孔之间距离为 310cm, 孔的深度为 410cm, 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 0.52cm ; 盲孔内填塞诱杀药物 (参 见附图 7) 。 0020 所述土栖白蚁饵料用摩利桉树皮粉碎后, 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 所述土栖白蚁 饵剂为竹质密封诱杀筒, 诱杀筒筒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填充口和。

20、将填充口 封闭的盖, 诱杀筒内填塞诱杀药物 (参见附图 10 附图 11) 。 0021 本实施例中, 在饵站中安置干爽松木板和一诱杀板时用于诱杀家白蚁, 安置摩利 桉树皮粉草纸包和诱杀筒时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0022 实施例二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 所不同的是 : 所述饵站筒体为上下大 小相同的方筒 (参见附图 3 附图 4) 。 0023 实施例三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 所不同的是 : 所述饵站筒体为上大下 说 明 书 CN 102613155 A 6 4/6 页 7 小的圆台筒 (参见附图 5 附图 6) 。 0024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

21、饵站筒做成各种大小不同的规格, 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0025 作为上述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的变换 : 所述饵站筒体也可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 或为上大下小的方台形, 饵站可根据需要制 成不同尺寸的大小规格 ; 所述诱杀板的盲孔也可开在部分边侧面上, 盲孔的形状可为方孔 ; 孔与孔之间距离、 孔 的深度以及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可根据板体的大小依次在 310cm、 410cm、 0.52cm 的 范围内选定 ; 所述土栖白蚁饵料也可用大叶桉树皮粉碎后, 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土栖白蚁饵料 的大小可根据饵站的大小选用, 其长 宽 高尺寸一般为 : 58 cm36 cm2cm ; 实施例四 一种白蚁监测诱。

22、杀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 (1) 制作饵料 : A家白蚁饵料 : 选用含水量在 12% 以下干燥松木制成薄板, 其长 宽 高为 : 1015 cm510 cm13cm ; B土栖白蚁饵料 : 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 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 其 长 宽 高为 : 58 cm36 cm2cm ; (2) 制作饵剂 : A 制作家白蚁诱杀药物 : 用有效成分为0.05%的 啶虫脒液侵泡草纸、 自然晾干制成毒 饵 ; B制作家白蚁饵剂诱杀板 : 选用含水量在 12% 以下干燥扁形松木板, 扁形松木板板 体厚度为 15cm, 板体的形状或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 诱杀板具体尺寸根据所用的饵。

23、 站大小而定, 以能宽松的装入饵站为宜, 板体的边侧面上开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 盲 孔或开在一个侧面上, 或开在多个侧面上, 孔与孔之间距离为 310cm, 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 孔, 孔的深度为 410cm, 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 0.52cm, 将步骤 A 制成的家白蚁诱杀药 物填塞在盲孔内 ; C制作土栖白蚁诱杀药物 : 用摩利桉树皮、 大叶桉树皮、 白蚁巢粉混合制成混合物, 混 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算为 : 摩利桉树皮40%50%, 大叶桉树皮40%50%, 白 蚁巢粉 5% 10% ; D 制作土栖白蚁饵剂诱杀筒 : 取一段干爽竹段, 两端有竹节, 在一端靠近竹节处开。

24、一 填充口, 将步骤 C 制成的土栖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竹筒内, 将填充口盖好密封 ; (3) 投放诱杀饵料 : 将上述饵料安置于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饵站内的支架上夹持固 定, 将饵站盖好, 装有家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家白蚁, 装有土栖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 杀土栖白蚁 ; (4) 埋设饵站 : 将饵站埋设于白蚁活动区域, 每间隔 1020cm 埋设一个饵站, 埋设深度 一般以盖顶与地面相平为准, 对白蚁进行监测、 诱集 ; (5) 一旦监测到白蚁, 投放白蚁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 对白蚁进行控制诱杀, 诱杀板用 于诱杀家白蚁, 诱杀筒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 待监测到的白蚁群体被消灭后, 重。

25、新在饵站中放 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 说 明 书 CN 102613155 A 7 5/6 页 8 0026 饵料及饵剂的诱集、 诱杀效果见附表一 附表四 : 附表一 : 饵料诱集效果 马尾松砍伐后自然风干二年左右, 无霉变长 宽 高为 5 82 41 3cm家白蚁在白蚁活动区埋设, 3 至 5 天可陆续引来白蚁 大叶桉或摩利桉树皮皮层厚, 松软, 制成粉状, 用草纸包长 宽 高为 5 83 6 2cm黄翅大白蚁埋设 7 天左右可引来白蚁 附表二 : 各类饵剂诱杀家白蚁效果对比 饵剂类型 7 天后14 天后21 天后 诱杀板2 个样逐步聚集白蚁取食3 个样均有大量家白蚁取食发现大量。

26、白蚁尸体, 已无存活白蚁虫体 片剂1 个样有家白蚁取食1 个样发现蚂蚁入侵1 个样有诱杀效果 颗粒剂无白蚁无白蚁, 有霉变现象少量白蚁死亡 块剂无白蚁有少量家白蚁取食, 有霉变少量白蚁死亡 糊剂无白蚁无白蚁, 有蚂蚁入侵, 并有霉变现象无白蚁, 霉变加重 说 明 书 CN 102613155 A 8 6/6 页 9 附表三 : 各类饵剂诱杀土栖白蚁效果对比 饵剂类型 7 天后14 天后21 天后 颗粒剂无白蚁1 个样发现土栖白蚁, 2 个样开始发霉1 个样白蚁少量死亡 糊剂无白蚁无白蚁, 2 个样开始发霉无白蚁、 霉变严重 诱杀筒1 个样发现白蚁 3 个样聚集土栖白蚁、 部分白蚁开始死亡3 个。

27、样基本被白蚁取食完全, 无活白蚁个体 附表四 : 各试验点土栖白蚁食药量和死亡情况 编号 药剂埋设地点食药量 土栖白蚁死亡情况 1苗圃荷木苗床地边1/2全巢死亡 2苗圃步道1/2全巢死亡 3桉树林土堆旁2/3全巢死亡 4板栗树脚吃光全巢死亡 5花生地坎吃光全巢死亡 6桉树林 (1)1/2全巢死亡 7桉树林 (2)1/2全巢死亡 8桉树林 (3)2/3全巢死亡 9礼堂球场边吃光全巢死亡 10幼儿园背后3/5全巢死亡 11学生宿舍前桉树脚吃光全巢死亡 12菜园边1/2全巢死亡 13松山厕所前3/4全巢死亡 14松山前大路边吃光全巢死亡 15礼堂侧榕树脚吃光全巢死亡 试验结果 : 经观察, 15 个点的土栖白蚁均陆续被杀死, 并长出不同数量的炭角菌, 炭角 菌是土栖白蚁被诱杀死亡后, 蚁巢上长出的重要标示物。 0027 从以上附表的记录结果可知, 由摩利桉树皮、 大叶桉树皮、 白蚁巢粉混合组成的诱 杀材料对土栖白蚁诱食速度快, 诱食力强, 是一种理想的土栖白蚁诱杀材料。 说 明 书 CN 102613155 A 9 1/2 页 10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3155 A 10 2/2 页 11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3155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