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002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 CN 102600236 A *CN102600236A* (21)申请号 201110026273.X (22)申请日 2011.01.25 A61K 36/537(2006.01) A61P 1/16(2006.01) A61K 35/56(2006.01) (71)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地址 530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长堽路 189 号 (72)发明人 李力 陈竹平 徐永莉 孙群 缪剑华 韩蕾 谷颖乐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51211 代。
2、理人 赵丽 (54) 发明名称 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 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 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工艺步骤如下 :(A) 炮制处理鳖科鳖的背甲 (B) 将丝瓜络、 当归、 丹参 碾制成粉末 (C)醋淬炮制处理后的鳖甲再烘干 (D) 将烘干后的鳖甲、 粉末状的丝瓜络、 当归和丹 参混合后, 分别加水、 乙醇煎煮, 浓缩得清膏 (E) 将制得的清膏按药剂学上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 料后制成相应的中药制剂。本发明选用药膳同源 的天然物质为原料, 通过煎煮方式, 更能提取各组 分中的有益成分, 充分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 治疗肝病, 。
3、预防和治疗效果明显, 特别是对非病毒 性、 免疫性肝损伤以及病毒性肝损伤所致的肝纤 维化和肝硬化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 如下 : (A) 将选取脊椎动物鳖科鳖的背甲, 按配比称重, 按照 中国药典 2000 版一部附录规 定的烫法进行炮制处理, 用沙炒至表面淡黄色, 筛滤取出 ; (B) 将丝瓜络、 当归、 丹参碾制成粉末, 备用 ; (C) 将。
4、炮制处理后的鳖甲用浓度为 5%-35% 的乙酸溶液醋淬 ; 取出鳖甲, 再放入鼓风烘 箱中烘干 ; 待用 ; (D) 将烘干后的鳖甲, 制成粉末的丝瓜络、 当归和丹参混合后, 加水煎煮 3 次, 过滤, 去渣得水提液, 合并水提液, 浓缩呈相对密度为 1.00-1.15 的清膏, 于室温下冷却后, 加乙 醇至含醇量为 30-60%, 搅拌、 静置,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为 60时相对密度为 1.10-1.35 的清膏 ; (E) 将步骤 (D) 制得的清膏按药剂学上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料后制成相应的中药制 剂 ; 本发明所述的组分配比为鳖甲 30-60 克, 丝瓜络 10-20 。
5、克, 当归 20-40 克、 丹参 10-30 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述的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 于步骤 (A) 所述 中国药典 2000 版一部附录规定的烫法为 : 常用的辅料为洁净的沙子、 蛤 粉或滑石粉 ; 取沙子、 蛤粉或滑石粉置锅内, 一般用武火炒热后, 加入净药材, 不断翻动, 烫 至泡酥或规定的程度时, 取出, 筛去沙子、 蛤粉或滑石粉, 放凉 ; 如需醋淬时, 应趁热投入醋 中淬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 在于步骤 (E) 所述中药制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包括针。
6、剂、 散剂或块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00236 A 2 1/3 页 3 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特别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 疗非病毒性、 免疫性肝损伤以及病毒性肝损伤所致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复方中药制剂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全世界肝病患者日益增多, 肝病的发病率占各种传染病法定报告的第一位。 肝病, 特别是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仍是一道全球性难题。 迄今为止, 西药对于肝 硬化的治疗在国内外尚缺乏良策, 化学疗法对人体有极大的副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人体免 疫系统。
7、的损害, 而由此副作用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易反弹, 病情反复不见好转, 康复率低。 0003 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并非不可逆转 Friedman SL Hepatic fibrosis.M In: Schiff ER,Sorrell MF, Mddrey WC. Schiff, Disease of the Liver. 8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 ven,1999. 371-386。近年来, 在中医药的科研与临床 中, 发现中医药对各型肝病的治疗显示出一定优势,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王英凯、 王丹、 唐 彤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02,4 (18。
8、): 253-255.。 0004 本草纲目记载 : 鳖甲能疏肝解郁, 软坚散结, 清虚热, 通血脉, 滋肝肾之阴而潜纳浮 阳 ; 丝瓜络具有活血化淤, 清热化痰, 行血脉之功效。 而中医认为肝炎、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 由于肝郁气滞导致血淤, 经隧阻塞, 血不养肝, 气血瘀滞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治疗上宜以益 气活血为主。 李道宽,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0,2 (4):288-289.。已有实验证明鳖甲对 早期或者晚期肝硬化大鼠均有促进肝细胞恢复及纤维组织重吸收的作用。 王英凯, 王丹, 唐彤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4 (18):253-255.。 现代研究发现鳖甲可抑制肝、 脾组。
9、织的 增生, 调节免疫功能, 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 延长抗体存活时间, 并促进骨髓造血, 有利于 防止癌细胞的突变和扩散, 丝瓜络具有镇痛抗炎和抗肝损伤之功效。 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 M, 第一卷 , 第一版 ,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215-218.。 0005 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中药制剂” , 该制剂是 以鳖甲和丝瓜络作为组分, 通过将经过炮制处理、 醋淬、 烘干的鳖甲和碾成粉末的丝瓜络进 行混合萃取, 蒸馏浓缩提取, 制得药剂。该方法采取微波方式进行萃取, 不能有效的提取各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且在实际工业化生产中无法大规模实施, 。
10、生产效率低, 制剂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非病毒性、 免疫性肝损伤以及病毒性 肝损伤所致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复方鳖甲软肝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 下 : (A) 将选取脊椎动物鳖科鳖的背甲, 按配比称重, 按照 中国药典 2000 版一部附录规 说 明 书 CN 102600236 A 3 2/3 页 4 定的烫法进行炮制处理, 用沙炒至表面淡黄色, 筛滤取出 ; (B) 将丝瓜络、 当归、 丹参碾制成粉末, 备用 ; (C) 将炮制处理后的鳖甲。
11、用浓度为 5%-35% 的乙酸溶液醋淬 ; 取出鳖甲, 再放入鼓风烘 箱中烘干 ; 待用 ; (D) 将烘干后的鳖甲, 制成粉末的丝瓜络、 当归和丹参混合后, 加水煎煮 3 次, 过滤, 去渣得水提液, 合并水提液, 浓缩呈相对密度为 1.00-1.15 的清膏, 于室温下冷却后, 加乙 醇至含醇量为 30-60%, 搅拌、 静置,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为 60时相对密度为 1.10-1.35 的清膏 ; (E) 将步骤 (D) 制得的清膏按药剂学上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料后制成相应的中药制 剂。 0008 本发明所述的组分配比为鳖甲 30-60 克, 丝瓜络 10-20 克, 当。
12、归 20-40 克、 丹参 10-30 克。 0009 所述中药制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包括针剂、 散剂或块剂。 0010 本发明所述的复方制剂增加当归、 丹参作为组分, 更能与鳖甲和丝瓜络产生综合 作用, 互为配伍, 通过煎煮方式, 更能提取各组分中的有益成分, 充分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 作用治疗肝病, 预防和治疗效果明显, 特别是对非病毒性、 免疫性肝损伤以及病毒性肝损伤 所致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在实际工业化生产中能够大规模实施, 生产效率高。 0011 本发明通过对血液生化指标、 肝脏病理分析、 肝、 脾指数及死亡率实验, 来对非病 毒性、 免疫性肝损伤以及。
13、病毒性肝损伤所致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验 证, 对非病毒性、 免疫性肝损伤所致的肝纤维化、 肝硬化 ; 对病毒性肝损伤所致的肝纤维化、 肝硬化等都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 1 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 下 : (A) 将选取脊椎动物鳖科鳖的背甲, 按配比称重, 按照 中国药典 2000 版一部附录规 定的烫法进行炮制处理, 用沙炒至表面淡黄色, 筛滤取出 ; (B) 将丝瓜络、 当归、 丹参碾制成粉末, 备用 ; (C) 将炮制处理后的鳖甲用浓度为 5% 的乙酸溶液醋淬 ; 取出鳖甲, 再放入鼓。
14、风烘箱中 烘干 ; 待用 ; (D) 将烘干后的鳖甲, 制成粉末的丝瓜络、 当归和丹参混合后, 加水煎煮 3 次, 过滤, 去 渣得水提液, 合并水提液, 浓缩呈相对密度为 1.15 的清膏, 于室温下冷却后, 加乙醇至含醇 量为 30%, 搅拌、 静置,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为 60时相对密度为 1.35 的清膏 ; (E) 将步骤 (D) 制得的清膏按药剂学上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料后制成针剂。 0013 本发明所述的组分配比为鳖甲 30 克, 丝瓜络 15 克, 当归 20 克、 丹参 10 克。 0014 本发明所述的 A 原料制取步骤中, 所述 中国药典 2000 版一部。
15、附录规定的烫法 为 : 常用的辅料为洁净的沙子、 蛤粉或滑石粉 ; 取沙子、 蛤粉或滑石粉置锅内, 一般用武火 说 明 书 CN 102600236 A 4 3/3 页 5 炒热后, 加入净药材, 不断翻动, 烫至泡酥或规定的程度时, 取出, 筛去沙子、 蛤粉或滑石粉, 放凉 ; 如需醋淬时, 应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0015 实施例 2 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A) 将选取脊椎动物鳖科鳖的背甲, 按配比称重, 按照 中国药典 2000 版一部附录规 定的烫法进行炮制处理, 用沙炒至表面淡黄色, 筛滤取出 ; (B) 将丝瓜络、 当归、 丹参碾制。
16、成粉末, 备用 ; (C) 将炮制处理后的鳖甲用浓度为 35% 的乙酸溶液醋淬 ; 取出鳖甲, 再放入鼓风烘箱中 烘干 ; 待用 ; (D) 将烘干后的鳖甲, 制成粉末的丝瓜络、 当归和丹参混合后, 加水煎煮 3 次, 过滤, 去 渣得水提液, 合并水提液, 浓缩呈相对密度为 1.0 的清膏, 于室温下冷却后, 加乙醇至含醇 量为 50%, 搅拌、 静置,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为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 的清膏 ; (E) 将步骤 (D) 制得的清膏按药剂学上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料后制成散剂。 0016 本发明所述的组分配比为鳖甲 40 克, 丝瓜络 20 克, 当归 40 。
17、克、 丹参 20 克。 0017 实施例 3 一种预防与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A) 将选取脊椎动物鳖科鳖的背甲, 按配比称重, 按照 中国药典 2000 版一部附录规 定的烫法进行炮制处理, 用沙炒至表面淡黄色, 筛滤取出 ; (B) 将丝瓜络、 当归、 丹参碾制成粉末, 备用 ; (C) 将炮制处理后的鳖甲用浓度为 25% 的乙酸溶液醋淬 ; 取出鳖甲, 再放入鼓风烘箱中 烘干 ; 待用 ; (D) 将烘干后的鳖甲, 制成粉末的丝瓜络、 当归和丹参混合后, 加水煎煮 3 次, 过滤, 去 渣得水提液, 合并水提液, 浓缩呈相对密度为 1.05 的清膏, 于室温下冷却后, 加乙醇至含醇 量为 60%, 搅拌、 静置,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为 60时相对密度为 1.10 的清膏 ; (E) 将步骤 (D) 制得的清膏按药剂学上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料后制成块剂。 0018 本发明所述的组分配比为鳖甲 60 克, 丝瓜络 10 克, 当归 30 克、 丹参 30 克。 说 明 书 CN 10260023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