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37025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08654.7

申请日:

2012.04.15

公开号:

CN102600252A

公开日:

2012.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71申请公布日:201207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1申请日:201204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1; A61P29/00; A61K33/0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1

申请人:

泰安市中心医院

发明人:

魏蕾; 罗荣华; 史宝海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龙潭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代理人:

高军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由下述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柴胡10g、干葛根15g、甘草5g、黄芩10g、芍药15g、石膏15g、桂枝5g、苏叶10g、大黄6g。本发明疗效好、不良作用少、患儿和患儿家属容易接受且操作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由下述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柴胡10g、干葛根15g、甘草5g、黄芩10g、芍药15g、石膏15g、桂枝5g、苏叶10g、大黄6g。

说明书

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适用于小儿外感发热,以保留灌肠为给药方式的退热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西药糖皮质激素和解热止痛药退热效果好,但也有不良作用。而中药退热作用也很好,同时不良作用少。为了避免西药的不良作用,采用中药退热为大多数国人首选。但汤药丸药等均味苦,儿童难以依从口服给药;口服还易导致患儿呕吐而影响疗效。肠道粘膜的药物吸收作用肯定,采用汤剂灌肠给药,可以达到口服药物的治疗目的。用灌肠的方法给药,易于操作;家长和患儿也易于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不良作用少、患儿和患儿家属容易接受且操作简单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由下述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柴胡10g、干葛根15g、甘草5g、黄芩10g、芍药15g、石膏15g、桂枝5g、苏叶10g、大黄6g。

上述各组分的药理说明:

1.葛根,甘、辛、凉。归胃、脾经。葛根气质轻扬,具升散之性,长于散阳明肌肉之邪以解肌退热,鼓舞胃中清气上行以输布津液,表证而有项背强痛者尤宜。邪郁肌表,身热不退,不论口渴与否,有汗或无汗,皆可用之。与生石膏伍用,既能使邪从肌表而解,又不至清阳之气受损。

2.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有解表散热,舒肝,升阳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柴胡对内源性及外源性致热源所致高热均可奏效,且退热平稳,无反跳现象也可安全用于儿童及孕妇,故而现在临床上常用柴胡制成的柴胡注射剂治疗各种热症。并且柴胡具有较高的抗病毒作用及提高免疫的作用。

3.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胃、心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凉血止血。现代研究表明,黄芩能通过多种途径,对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原因导致的发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现代临床用于降压、镇静、抗微生物作用、降血脂、降血糖、利尿、平喘等。

4.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外能解肌肤之热,内能清肺胃之火,热退津生,又可除烦止渴,故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9]:生石膏有明显的解热、提高肺巨噬细胞活性、镇静解痉、消炎抗过敏作用。

5.白芍,味苦、酸,性凉,归肝、脾经。功效: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现代药理学[20]证实内含的芍药有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扩冠,增强心肌对缺血缺载的耐受力作用。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降低正常小鼠体温。

6.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散寒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利水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桂枝具有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病毒作用及利尿作用。

7.苏叶,味辛,性温,功效:散寒解表,宣肺止咳,止呕。现代多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8.大黄,性寒,味苦,无毒;归脾、肝、胃、大肠、心包经。具有解毒凉血、通经散瘀、通肠泻热的功能。因小儿外感发热多合并食积,故此方中应用此药取其通便泻热之功,使热有所出,增强疗效。

9.甘草,味甘,性温,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方中选用此药不仅可以调和此方中寒药与温药,还可缓解因灌肠导致的腹胀、腹痛等副反应。

本发明采用上述中药协同作用退热,适合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避免了西药糖皮质激素和解热止痛药退热的不良作用。专为儿童设计,药味少,药量轻,药性轻清宣散,对肠道刺激小。 药物配方合理,作用肯定,继承并宏扬了中药的优势和特色。采用保留灌肠的方式给药,患儿依从性好,易于家长和医护人员实施退热治疗;家长也易于接受此种方法。本发明可单剂煎取,分次使用;也可多剂煎取按剂分次使用。减少药物煎煮所需要的时间。本方剂适合厂家批量生产成汤剂成药或免煎颗粒,分装销售,方便病儿家长购买,按量取用,减少药物煎煮所需要的时间。

本发明是发明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并经过临床实践验证,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优良的方药及方法,本发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起效快,退热时间短,不易反弹,临床易操作,患儿及患儿家属易接受,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制备简单,便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发明人取泰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及小儿内科的住院及门诊外感发热患儿共360例,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组合物,对照组采用现有常用退热药,给予临床灌肠。结果详见表1及表2。

表1两组总疗效比较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801143921696.67对照组1809042272188.33

注:x2 =11.66,P<0. 01,两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

组别n≦24h24~48h48~72h>72h治疗组18051753618对照组18036546030

注:u=2. 81,p<0. 05,两组退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本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组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在体温恢复时间、主要症状消失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能明显改善临床各种主要症状、体征,起效迅速,退热持续,不易反复,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按下述配比称取药效原料:柴胡10g、干葛根15g、甘草5g、黄芩10g、芍药15g、石膏15g、桂枝5g、苏叶10g、大黄6g。将上述药效原料混合后用水煎两次共煎取100ml,分四次保留灌肠用(1.5ml/kg,保留20分钟)。

用前加热至适宜温度。

本发明可多剂水煎或制成免煎颗粒,批量生产,并分装为单次或多次用量的规格,作为方便儿童退热的非处方商品中成药出售。

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002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 CN 102600252 A *CN102600252A* (21)申请号 201210108654.7 (22)申请日 2012.04.15 A61K 36/71(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3/06(2006.01) (71)申请人 泰安市中心医院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龙潭路 29 号 (72)发明人 魏蕾 罗荣华 史宝海 (74)专利代理机构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代理人 高军宝 (54) 发明名称 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 (57。

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 由下述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 : 柴胡 10g、 干葛根 15g、 甘草 5g、 黄芩 10g、 芍药 15g、 石膏 15g、 桂枝 5g、 苏叶 10g、 大黄 6g。本发明疗效好、 不良作用 少、 患儿和患儿家属容易接受且操作简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 由下述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 : 柴胡 10g、 干葛根 15g、 甘 草 5g、 黄芩 10g、 芍药 15g。

3、、 石膏 15g、 桂枝 5g、 苏叶 10g、 大黄 6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00252 A 2 1/3 页 3 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是适用于小儿外感发热, 以保留灌肠为给药方式的退热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0003 西药糖皮质激素和解热止痛药退热效果好, 但也有不良作用。而中药退热作用也 很好, 同时不良作用少。为了避免西药的不良作用, 采用中药退热为大多数国人首选。但汤 药丸药等均味苦, 儿童难以依从口服给药 ; 口服还易导致患儿呕吐而影响疗效。肠道粘膜 的药物吸收作用肯定, 采用汤剂灌肠给药, 可以达到口服药物的治疗目的。 用灌。

4、肠的方法给 药, 易于操作 ; 家长和患儿也易于接受。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 不良作用少、 患儿和患儿家属容易接受且操作 简单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儿童灌肠用退热组合物, 由下述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 : 柴胡 10g、 干葛根 15g、 甘草 5g、 黄芩 10g、 芍药 15g、 石膏 15g、 桂枝 5g、 苏叶 10g、 大黄 6g。 0006 上述各组分的药理说明 : 1.葛根, 甘、 辛、 凉。 归胃、 脾经。 葛根气质轻扬, 具升散之性, 长于散阳明肌肉之邪以解 肌退热, 鼓舞胃中清气上行以输布津液, 表。

5、证而有项背强痛者尤宜。 邪郁肌表, 身热不退, 不 论口渴与否, 有汗或无汗, 皆可用之。 与生石膏伍用, 既能使邪从肌表而解, 又不至清阳之气 受损。 0007 2.柴胡, 味苦、 性微寒, 归肝、 胆经。 有解表散热, 舒肝, 升阳之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 证明 : 柴胡对内源性及外源性致热源所致高热均可奏效, 且退热平稳, 无反跳现象也可安全 用于儿童及孕妇, 故而现在临床上常用柴胡制成的柴胡注射剂治疗各种热症。并且柴胡具 有较高的抗病毒作用及提高免疫的作用。 0008 3. 黄芩, 味苦, 性寒, 归肺、 胃、 心经。功效 :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安胎、 凉血止血。 现代研究表明, 。

6、黄芩能通过多种途径, 对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原因导致的发热有明显的退热 作用。现代临床用于降压、 镇静、 抗微生物作用、 降血脂、 降血糖、 利尿、 平喘等。 0009 4. 石膏, 辛, 甘, 大寒, 归肺、 胃经, 外能解肌肤之热, 内能清肺胃之火, 热退津生, 又 可除烦止渴, 故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19 : 生石膏有明显的解热、 提高肺巨噬细胞活性、 镇静解痉、 消炎抗过敏作用。 0010 5. 白芍, 味苦、 酸, 性凉, 归肝、 脾经。功效 : 疏肝理气, 柔肝养血, 缓中止痛, 平肝敛 阴。 现代药理学 20 证实内含的芍药有增加心肌营养、 血流量, 扩冠,。

7、 增强心肌对缺血缺载的 耐受力作用。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可降低正常小鼠体温。 0011 6. 桂枝, 味辛甘, 性温, 归心、 肺、 膀胱经, 具有散寒解表, 温经通脉、 通阳化气利水 说 明 书 CN 102600252 A 3 2/3 页 4 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桂枝具有抗菌作用, 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 枯草 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病毒作用及利尿作用。 0012 7. 苏叶, 味辛, 性温, 功效 : 散寒解表, 宣肺止咳, 止呕。现代多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0013 8. 大黄, 性寒, 味苦, 无毒 ; 归脾、 肝、 胃、 大肠、 心包经。具有解毒凉血、 。

8、通经散瘀、 通肠泻热的功能。 因小儿外感发热多合并食积, 故此方中应用此药取其通便泻热之功, 使热 有所出, 增强疗效。 0014 9. 甘草, 味甘, 性温, 功效 :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方中选用此药不仅可以调和此方中寒药与温药, 还可缓解因灌肠导致的腹胀、 腹痛等副反 应。 0015 本发明采用上述中药协同作用退热, 适合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避免了西药糖 皮质激素和解热止痛药退热的不良作用。专为儿童设计, 药味少, 药量轻, 药性轻清宣散, 对肠道刺激小。 药物配方合理, 作用肯定, 继承并宏扬了中药的优势和特色。采用保留灌 肠的方式给药, 患儿。

9、依从性好, 易于家长和医护人员实施退热治疗 ; 家长也易于接受此种方 法。本发明可单剂煎取, 分次使用 ; 也可多剂煎取按剂分次使用。减少药物煎煮所需要的时 间。本方剂适合厂家批量生产成汤剂成药或免煎颗粒, 分装销售, 方便病儿家长购买, 按量 取用, 减少药物煎煮所需要的时间。 0016 本发明是发明人临床经验的总结, 并经过临床实践验证, 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 效优良的方药及方法, 本发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起效快, 退热时间短, 不易反弹, 临床易操 作, 患儿及患儿家属易接受, 无毒副作用, 价格低廉, 制备简单, 便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0017 发明人取泰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及小儿内科。

10、的住院及门诊外感发热患儿共 360 例, 分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组合物, 对照组采用现有常用退热药, 给予临床 灌肠。结果详见表 1 及表 2。 0018 表 1 两组总疗效比较 组别n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治疗组180 1143921696.67 对照组180 9042272188.33 注 : x2 =11.66, P72h 治疗组180 51753618 对照组180 36546030 注 : u=2. 81, p0. 05,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0020 本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治疗组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并且在体温恢复时间、 主 要症状。

11、消失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能明显改善临床各种主要症状、 体征, 起效迅速, 退热持 续, 不易反复, 疗效可靠, 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按下述配比称取药效原料 : 柴胡 10g、 干葛根 15g、 甘草 5g、 黄芩 10g、 芍药 15g、 石 膏 15g、 桂枝 5g、 苏叶 10g、 大黄 6g。将上述药效原料混合后用水煎两次共煎取 100ml, 分四 次保留灌肠用 (1.5ml/kg, 保留 20 分钟) 。 0022 用前加热至适宜温度。 说 明 书 CN 102600252 A 4 3/3 页 5 0023 本发明可多剂水煎或制成免煎颗粒, 批量生产, 并分装为单次或多次用量的规格, 作为方便儿童退热的非处方商品中成药出售。 说 明 书 CN 102600252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