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003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 CN 102600366 A *CN102600366A* (21)申请号 201210107628.2 (22)申请日 2012.04.13 A61K 36/898(2006.01) A61P 19/08(2006.01) A61P 19/10(2006.01) A61P 13/12(2006.01) (71)申请人 范信 地址 415513 湖南省澧县雷公塔镇北街 35 号 (72)发明人 范信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疏松。
2、、 骨质增生和 肾衰的药剂, 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 : 盘龙七1-10份、 山慈菇1-10份、 补骨脂1-10份和 菟丝子 1-10 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 骨 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能够治愈骨质疏松、 增生、 肾 衰及其导致的耳鸣、 耳聋、 视物不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 质制成 : 盘龙七 1-10 份、 山慈菇 1-10 份、 补骨脂 1-。
3、10 份和菟丝子 1-1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 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 : 盘龙七 5 份、 山慈菇 5 份、 补骨脂 5 份和菟丝子 5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药剂是片剂、 分散片、 胶囊剂或丸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00366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 剂。 背景技术 0002 骨质。
4、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 亦称骨痹。 中医认为与本病骨质疏松、 外 伤、 劳损、 瘀血阻络、 感受风寒湿邪、 痰湿内阻、 肾衰等因素有关。 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确切, 因此寻求一些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是临床医学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 0004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 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 : 盘龙七1-10份、 山慈菇1-10份、 补骨脂1-10份和菟丝子 1-10 份 0005 优选地,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是。
5、由下述重量配比 的物质制成 : 盘龙七 5 份、 山慈菇 5 份、 补骨脂 5 份和菟丝子 5 份。 0006 盘龙七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 【功效】 补脾健胃, 收涩 固肠, 除湿利水, 活血。 【主治】 补脾健胃, 收涩固肠, 除湿利水, 活血。治急慢性肠胃炎, 浮 肿, 崩漏, 白带, 淋症, 痢疾, 黄水疮, 秃疮, 疥癣。 【性味归经】 味涩微苦, 性平。入肺、 脾、 肝、 膀胱经。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陕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全年可采。去须根, 晒于 用。 【考证】 出自 陕西中草药志 。 0007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 Cremastra a。
6、ppendiculata(D.Don)Makino、 独蒜兰 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 燥假鳞茎。前者习称 “毛慈菇” , 后二者习称 “冰球子” 。夏、 秋二季采挖, 除去地上部分及泥 沙, 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 干燥 ( 摘自 中国药典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 消痈 散结的作用。 0008 补骨脂出自 雷公炮炙论 。别名 : 胡韭子、 婆固脂、 破故纸、 补骨鸱、 黑故子、 胡故 子、 吉固子、 黑故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 0009 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
7、植物, 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利用爬藤 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 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 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 吸取养分 以维生, 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其具有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 固胎止泄之功 效。 0010 优选地, 本发明的药剂可以为片剂、 分散片、 胶囊剂或丸剂。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 人员熟知的方法来进行药剂的制备。 根据需要, 可以加入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的 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合剂、 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剂、 表 面活性剂、 吸附载体、 润滑剂等。 本发明的药剂在制备时, 可选择的填充剂有 : 淀粉、 糖粉。
8、、 磷 说 明 书 CN 102600366 A 3 2/2 页 4 酸钙、 糊精、 微晶纤维素、 乳糖、 预胶化淀粉、 甘露醇等 ; 可选择的粘合剂有 : 羧甲基纤维素 钠、 PVP-K30、 羟丙基纤维素、 淀粉浆、 甲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胶化淀 粉等 ; 可选择的崩解剂有 : 干淀粉、 交联聚维酮、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淀粉钠、 低取 代羟丙基纤维素等 ; 可选择的润滑剂有 : 硬脂酸镁、 滑石粉、 十二烷基硫酸钠、 微粉硅胶等。 0011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和肾衰的药剂能够治愈骨质疏松、 增生、 肾 衰及其导致的耳鸣、 耳聋、 视物不。
9、清。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 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3 实施例本发明的丸剂 0014 称取盘龙七 500 克、 山慈菇 500 克、 补骨脂 500 克和菟丝子 500 克, 粉碎, 过 100 目 筛, 加入甘露醇 40 克和乳糖 30 克, 挤出滚圆法制丸, 制成 1000 丸。 0015 实验例并发骨质增生和肾衰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0016 中医诊断标准 0017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
10、原则 ( 试 行 )M 北京 : 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2 : 356-360)(2002 试行版 ) 中 “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 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来选择, 症状为 : 腰背疼痛, 腰膝酸软, 下肢痰弱, 步履艰难, 神疲, 目眩, 舌质偏红或淡, 脉平或濡细。 0018 西医诊断标准 0019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试 行 )M 北京 : 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2 : 356-360)(2002 试行版 ) 指定。症状为 : 全身无力, 多以腰背部疼痛明显, 逐渐加重, 轻微外伤可致骨折。脊椎常有后突畸形。 X 线片检查 提。
11、示骨质普遍稀疏, 以脊椎、 骨盆、 股骨上端明显 ; 脊柱改变最为特殊, 椎体可出现鱼尾样双 凹形, 椎间隙增宽, 有 Schmorl 结节 ; 胸椎呈楔形变, 受累椎体多发、 散在。骨密度检测提 示阳性征象等。 0020 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 50 例, 其中, 男 25 例, 女 25 例, 年龄 25 52 岁, 平均 38 岁 0021 使用实施例 1 中制备的丸剂对于上述患者进行治疗, 每天两次, 每次 4 粒, 治疗 16 周为一个疗程。 0022 疗效标准 0023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第 3 辑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第 3 辑中 “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标准。显效 : 疼痛完全消失, 骨密度 检查显示骨质密度增加。有效 : 疼痛明显缓解, 骨密度检查未见骨质密度下降。无效 : 与治 疗前相比较, 各方面均无改善。 0024 50 例患者全部经治疗 1 个疗程后, 全部符合显效的标准。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进行 跟踪观察, 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说 明 书 CN 102600366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