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37010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95697.6

申请日:

2012.04.03

公开号:

CN102613148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K 80/00申请公布日:20120801|||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01K 80/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沙包村变更后: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沙包村|||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80/00申请日:20120403|||公开

IPC分类号:

A01K80/00

主分类号:

A01K80/00

申请人: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明友; 杨君德; 王泽瑶

地址: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沙包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是捕捞扇贝的网具。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网架部分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桁杆平面为由网杠及支架构成不规则方形,顶部为弧形,并设有吊栏,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和副网拐,支架上分散设置弹力齿,弹力齿的长度,大于主网拐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4~10cm。网身部分由网口链、腹网和背网组成,网口链固定于主网拐及副网拐上,腹网固定于网口链上,背网固定于网架的桁杆平面上,并与腹网连接。本发明大大减少了捕捞过程中的漏贝、压贝和伤贝的现象,单网捕捞量同比增加10%左右,捕捞的虾夷扇贝破损率、伤亡率、泥沙含量,以及拖网耗油率和对海底生态环境伤害的程度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书

1.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其特征在于,网架部分: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桁杆平面为由网杠(1|)及支架(2)构成不规则方形,顶部为弧形,并设有吊栏(4),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5)和副网拐(6),主网拐(5)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的网杠(1)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上,副网拐(6)分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上,主网拐(5)和副网拐(6)平面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相对于桁杆平面,主网拐(5)和副网拐(6)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平行;支架(2)上分散设置弹力齿(7),弹力(7)齿的长度,大于主网拐(5)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4~10cm;网身部分:由网口链、腹网(11)和背网(12)组成,网口链固定于主网拐(5)及副网拐(6)上,腹网(11)即与海底接触的拖网面为铁环网衣,腹网(11)固定于网口链上,背网(12)为捕捞网衣,固定于网架的桁杆平面上,并与腹网(11)连接,背网(12)自由端设置有与腹网(11)相同的铁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网拐(5)和副网拐(6)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的横向支架(3)链接点处为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在主网拐(5)和副网拐(6)的前端即靠近网杠(1)的一端的支架(2)上设置弹力齿(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齿(7)为钢性弹性材料,自由端即与海底接触的一端,用高强度耐磨弹性材料包裹或套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齿(7)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支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网拐(5)上设置可拆卸的滑翘板(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口链为双层链,第一层网口链(9)连接腹网(11),第二层网口链(10)短于第一层网口链(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口链为多段式双层链,第一层网口链(9)连接腹网(11),第二层网口链(10)连接一片独立的捕捞网衣,独立的捕捞网衣置于腹网(11)和背网(12)之间且短于腹网(11)和背网(1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网(11)上分散设置钢性材料的弧形网托(1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托(13)靠近拖网尾部一端设置漏水孔。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托(13)弧形空间内设置浮力。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网(12)上分散设置浮力。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其特征在于,背网(12)与腹网(11)自由端连接相互对应卡合的且中空的连接管(15)。

说明书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技术领域

在此处键入技术领域描述段落。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沿海地区,扇贝的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原主要产于日本、俄罗斯的虾夷扇贝,现已成为我国北方的辽东半岛、山东长岛等海区的重点养殖产业,特别是适合大规模养殖的底播增殖方式发展极为迅速,已经形成产业化。伴随虾夷扇贝底播增殖产业化模式的养殖,捕捞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虾夷扇贝的产量的高低,捕捞网具成为扇贝养殖的重要的工具,其结构、材质和性能合理与否直接关乎底播虾夷贝的回捕率、破损率、泥沙含量以及拖网耗油率和对海底生态环境伤害的程度等。

传统网具在捕捞时,存在漏贝、压贝和伤贝的问题,网具的贴地底网与海底的紧密接触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了“碾压、扫荡”式的破坏,网具贴地捕捞导致泥沙等杂质也进入了网内,使得虾夷扇贝的含沙量很大,后续处理非常困难;同时捕捞时,随着网具内扇贝重量的不断增加,贴地底网与海底的摩擦非常大,造成拖网阻力大、采捕效率低,也导致了捕捞船只耗能量大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降低扇贝破损率及保护海底生态环境的新型扇贝捕捞网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

网架部分:

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桁杆平面为由网杠及支架构成不规则方形,顶部为弧形,并设有吊栏,弧形设计有利于安全下网,保证下网时操作人员的安全;

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和副网拐,主网拐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的网杠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上,副网拐分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上,主网拐和副网拐平面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相对于桁杆平面,主网拐和副网拐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平行。主网拐和副网拐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的横向支架链接点处为钝角。

支架上分散设置弹力齿,弹力齿的长度,大于主网拐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4~10cm。尤其是在主网拐和副网拐的前端即靠近网杠的一端设置弹力齿,减少捕捞过程的漏贝。

网身部分:

由网口链、腹网和背网组成,网口链固定于主网拐及副网拐上,腹网即与海底接触的拖网面为铁环网衣,腹网固定于网口链上,背网为捕捞网衣,固定于网架的桁杆平面上,并与腹网连接,背网自由端设置有与腹网相同的铁环,便于拖网捕捞时与腹网用连接绳使拖网闭合,捕捞起网后,抽出连接绳收获捕捞扇贝。

所述弹力齿为钢性弹性材料,自由端即与海底接触的一端,用高强度耐磨弹性材料包裹或套住。

所述弹力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支架上,方便拆卸和更换。

在主网拐上加装可拆卸的滑翘板,增大主网拐与海底的接触面积,滑翘板表面光滑,减少拖网与海底的摩擦。    

所述网口链为双层链,第一层网口链连接腹网,第二层网口链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第二层网口链起到“扫海”作用,双层网口链有利于减少漏贝。

所述网口链为多段式双层链,第二层网口链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第一层网口链连接腹网,第二层网口链连接一片独立的捕捞网衣,独立的捕捞网衣置于腹网和背网之间且短于腹网和背网。

腹网上分散设置钢性材料的弧形网托,网托靠近拖网尾部一端设置漏水孔,网托的弧形空间内设置浮力。网托的设置使捕捞满载拖网过程中,避免拖网直接与海底接触,破坏海底环境,网托内浮力的设置更有利于减轻捕捞过程中拖网的重量,减少拖网阻力,增加捕捞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捕捞过程中泥沙含量,更使捕捞过程中卷进拖网中的泥沙在行进过程中由腹网漏出,大大减少了捕捞的虾夷扇贝中的含沙量。 

背网上分散设置浮力,用以减轻捕捞过程中拖网的重量。

背网与腹网自由端连接相互对应卡合的且中空的连接管,下网前可快速用连接绳穿过连接管闭合拖网,便于生产时的连接和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大大减少了捕捞过程中的漏贝、压贝和伤贝的现象,捕捞彻底,单网捕捞量同比增加10%左右,捕捞的虾夷扇贝破损率、伤亡率、泥沙含量,以及捕捞船的拖网耗油率和对海底生态环境伤害的程度均大大降低。

通过减轻捕捞过程中拖网本身重量的机构设置,避免了拖网捕捞对海底环境的破坏,且大大减少了捕捞过程中拖网与海底的摩擦力,捕捞效率高、耗能低,同时捕捞的扇贝清洁干净,含沙量低。本发明对虾夷扇贝底播增殖产业具有不破坏海底环境,并且易于制造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网架部分及网口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网架部分及网口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前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中:1、网杠, 2、支架,3、横向支架,4、吊栏,5、主网拐,6、副网拐,7、弹力齿,8、滑翘板,9、第一层网口链,10、第二层网口链,11、腹网,12背网,13、网托,14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

网架部分:

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桁杆平面为由网杠1及支架2构成不规则方形,顶部为弧形,并设有吊栏4,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5和副网拐6,主网拐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的网杠1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上,副网拐6分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上,主网拐5和副网拐6平面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相对于桁杆平面,主网拐5和副网拐6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平行,主网拐5和副网拐6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的横向支架链接点处为钝角;支架2上分散设置弹力齿7,弹力齿7的长度,大于主网拐5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4~10cm。

网身部分:

由双层网口链、腹网和背网组成,第一层网口链9固定于网架外侧的两个副网拐6上,第二层网口链10固定于主网拐5上,第二层网口链10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9,腹网固定于第一层网口链9上,背网为捕捞网衣,固定于网架的横向支架上,背网于与腹网连接,背网自由端设置有与腹网相同的铁环,便于拖网捕捞时与腹网用连接绳使拖网闭合,捕捞起网后,抽出连接绳收获捕捞扇贝。

 实施例2

如图2-4所示,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

网架部分:

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桁杆平面为由网杠1及支架2构成不规则方形,顶部为弧形,并设有吊栏4,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5和副网拐6,主网拐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的网杠1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上,在5上加装可拆卸的滑翘板8,副网拐6分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上,主网拐5和副网拐6平面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相对于桁杆平面,主网拐5和副网拐6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3平行,主网拐5和副网拐6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的横向支架链接点处为钝角;支架2上用螺栓和螺母分散固定弹力齿7,尤其是在主网拐5和副网拐6的前端,弹力齿7为钢丝绳,自由端即与海底接触的一端套橡胶垫,弹力齿7的长度,大于主网拐5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4~10cm。

网身部分:

由多段式双层链网口链、腹网11和背网12组成,第一层网口链9固定于主网拐5和副网拐6上,第二层网口链10固定于第一层网口链9上,且第二层网口链10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9,腹网11固定于第一层网口链9上,背网12为捕捞网衣,固定于网架的横向支架3上,背网12于与腹网11连接,第二层网口链10连接一片独立的捕捞网衣,独立的捕捞网衣置于腹网11和背网12之间且短于腹网11和背网12,腹网11上分散设置钢性材料的弧形网托13,网托13靠近拖网尾部一端设置漏水孔,网托13的弧形空间内设置浮力,背网12上分散设置浮力,背网12与腹网11自由端连接相互对应卡合的且中空的连接管14,便于生产时的连接和使用。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31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N 102613148 A *CN102613148A* (21)申请号 201210095697.6 (22)申请日 2012.04.03 A01K 80/00(2006.01) (71)申请人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 沙包村 (72)发明人 王明友 杨君德 王泽瑶 (54) 发明名称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贝类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是捕捞扇贝的网具。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网架部分。

2、由桁杆平面和 网拐组成, 桁杆平面为由网杠及支架构成不规则 方形, 顶部为弧形, 并设有吊栏, 桁杆平面下方设 置主网拐和副网拐, 支架上分散设置弹力齿, 弹力 齿的长度, 大于主网拐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 度 4 10cm。网身部分由网口链、 腹网和背网组 成, 网口链固定于主网拐及副网拐上, 腹网固定于 网口链上, 背网固定于网架的桁杆平面上, 并与腹 网连接。 本发明大大减少了捕捞过程中的漏贝、 压 贝和伤贝的现象, 单网捕捞量同比增加 10% 左右, 捕捞的虾夷扇贝破损率、 伤亡率、 泥沙含量, 以及 拖网耗油率和对海底生态环境伤害的程度大大降 低。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 其特征在于, 网架部分 : 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 桁杆平面为由网杠 (1|) 及支架 (2) 构成不规则方形, 顶部为 弧形, 并设有吊栏 (4) , 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 主网拐 (5) 垂直焊接于 桁杆平面的网杠 (1) 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 (3) 上, 副网拐 (6) 分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 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

4、支架 (3) 上, 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平面平 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 相对于桁杆平面, 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 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 (3) 平行 ; 支架 (2) 上分散设置弹力齿 (7) , 弹力 (7) 齿的长度, 大于主网拐 (5) 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 4 10cm ; 网身部分 : 由网口链、 腹网 (11) 和背网 (12) 组成, 网口链固定于主网拐 (5) 及副网拐 (6) 上, 腹网 (11) 即与海底接触的拖网面为铁环网衣, 腹网 (11) 固定于网口链上, 背网 (12) 为捕捞网 衣, 固定于网架的桁。

5、杆平面上, 并与腹网 (11) 连接, 背网 (12) 自由端设置有与腹网 (11) 相 同的铁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网拐 (5) 和 副网拐 (6) 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的横向支架 (3) 链接点处为钝角。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在主网拐 (5) 和副网 拐 (6) 的前端即靠近网杠 (1) 的一端的支架 (2) 上设置弹力齿 (7)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弹力齿 (7) 为 钢性弹性材料, 自由端即与海底接触的一端, 用高强度。

6、耐磨弹性材料包裹或套住。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弹力齿 (7) 用 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支架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网拐 (5) 上 设置可拆卸的滑翘板 (8) 。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网口链为双 层链, 第一层网口链 (9) 连接腹网 (11) , 第二层网口链 (10) 短于第一层网口链 (9) 。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网口链为多 段式双层链, 第一层网口链 (9) 连接。

7、腹网 (11) , 第二层网口链 (10) 连接一片独立的捕捞网 衣, 独立的捕捞网衣置于腹网 (11) 和背网 (12) 之间且短于腹网 (11) 和背网 (12) 。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腹网 (11) 上 分散设置钢性材料的弧形网托 (13) 。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网托 (13) 靠 近拖网尾部一端设置漏水孔。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网托 (13) 弧形空间内设置浮力。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力齿。

8、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背网 (12) 上 分散设置浮力。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其特征在于, 背网 (12) 与腹网 (11) 自由端连接相互对应卡合的且中空的连接管 (15)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13148 A 2 1/3 页 3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技术领域 0001 在此处键入技术领域描述段落。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我国沿海地区, 扇贝的养殖产业发展迅速, 尤其是原主要产于日本、 俄罗 斯的虾夷扇贝, 现已成为我国北方的辽东半岛、 山东长岛等海区的重点养殖产业, 特别是适 合大规模养殖的底播增殖方式发展。

9、极为迅速, 已经形成产业化。伴随虾夷扇贝底播增殖产 业化模式的养殖, 捕捞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虾夷扇贝的产量的高低, 捕捞网具成为扇贝 养殖的重要的工具, 其结构、 材质和性能合理与否直接关乎底播虾夷贝的回捕率、 破损率、 泥沙含量以及拖网耗油率和对海底生态环境伤害的程度等。 0003 传统网具在捕捞时, 存在漏贝、 压贝和伤贝的问题, 网具的贴地底网与海底的紧密 接触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了 “碾压、 扫荡” 式的破坏, 网具贴地捕捞导致泥沙等杂质也进入 了网内, 使得虾夷扇贝的含沙量很大, 后续处理非常困难 ; 同时捕捞时, 随着网具内扇贝重 量的不断增加, 贴地底网与海底的摩擦非常大, 造成。

10、拖网阻力大、 采捕效率低, 也导致了捕 捞船只耗能量大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降低扇贝破损率及保护海底生态环境的新型扇贝捕 捞网具。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 0006 网架部分 : 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 桁杆平面为由网杠及支架构成不规则方形, 顶部为弧形, 并设 有吊栏, 弧形设计有利于安全下网, 保证下网时操作人员的安全 ; 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和副网拐, 主网拐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的网杠和底部网口处 的横向支架上, 副网拐分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 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 横向支架上,。

11、 主网拐和副网拐平面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 相对于桁杆平面, 主网拐和副网 拐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平行。 主网拐和副网 拐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的横向支架链接点处为钝角。 0007 支架上分散设置弹力齿, 弹力齿的长度, 大于主网拐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 4 10cm。尤其是在主网拐和副网拐的前端即靠近网杠的一端设置弹力齿, 减少捕捞过程 的漏贝。 0008 网身部分 : 由网口链、 腹网和背网组成, 网口链固定于主网拐及副网拐上, 腹网即与海底接触的拖 网面为铁环网衣, 腹网固定于网口链上, 背网为捕捞网衣, 固定于网架的桁杆平面上, 并与 腹网连接, 背。

12、网自由端设置有与腹网相同的铁环, 便于拖网捕捞时与腹网用连接绳使拖网 闭合, 捕捞起网后, 抽出连接绳收获捕捞扇贝。 说 明 书 CN 102613148 A 3 2/3 页 4 0009 所述弹力齿为钢性弹性材料, 自由端即与海底接触的一端, 用高强度耐磨弹性材 料包裹或套住。 0010 所述弹力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支架上, 方便拆卸和更换。 0011 在主网拐上加装可拆卸的滑翘板, 增大主网拐与海底的接触面积, 滑翘板表面光 滑, 减少拖网与海底的摩擦。 所述网口链为双层链, 第一层网口链连接腹网, 第二层网口链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 第二层网口链起到 “扫海” 作用, 双层网口链有利于减。

13、少漏贝。 0012 所述网口链为多段式双层链, 第二层网口链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 第一层网口 链连接腹网, 第二层网口链连接一片独立的捕捞网衣, 独立的捕捞网衣置于腹网和背网之 间且短于腹网和背网。 0013 腹网上分散设置钢性材料的弧形网托, 网托靠近拖网尾部一端设置漏水孔, 网托 的弧形空间内设置浮力。 网托的设置使捕捞满载拖网过程中, 避免拖网直接与海底接触, 破 坏海底环境, 网托内浮力的设置更有利于减轻捕捞过程中拖网的重量, 减少拖网阻力, 增加 捕捞效率 ; 同时也减少了捕捞过程中泥沙含量, 更使捕捞过程中卷进拖网中的泥沙在行进 过程中由腹网漏出, 大大减少了捕捞的虾夷扇贝中的含。

14、沙量。 0014 背网上分散设置浮力, 用以减轻捕捞过程中拖网的重量。 0015 背网与腹网自由端连接相互对应卡合的且中空的连接管, 下网前可快速用连接绳 穿过连接管闭合拖网, 便于生产时的连接和使用。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大大减少了捕捞过程中的漏贝、 压贝和伤贝的现象, 捕捞彻底, 单网捕捞量同比增加 10% 左右, 捕捞的虾夷扇贝破损率、 伤亡率、 泥沙含量, 以及 捕捞船的拖网耗油率和对海底生态环境伤害的程度均大大降低。 0017 通过减轻捕捞过程中拖网本身重量的机构设置, 避免了拖网捕捞对海底环境的破 坏, 且大大减少了捕捞过程中拖网与海底的摩擦力, 捕捞效率高、 。

15、耗能低, 同时捕捞的扇贝 清洁干净, 含沙量低。 本发明对虾夷扇贝底播增殖产业具有不破坏海底环境, 并且易于制造 和操作。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网架部分及网口链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 2 的网架部分及网口链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 2 的前视图。 0021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 2 的侧视图。 0022 图中 : 1、 网杠, 2、 支架, 3、 横向支架, 4、 吊栏, 5、 主网拐, 6、 副网拐, 7、 弹力齿, 8、 滑 翘板, 9、 第一层网口链, 10、 第二层网口链, 11、 腹网, 12 背网, 13。

16、、 网托, 14 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但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0024 实施例 1 如图 1 所示,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 说 明 书 CN 102613148 A 4 3/3 页 5 0025 网架部分 : 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 桁杆平面为由网杠 1 及支架 2 构成不规则方形, 顶部为弧形, 并设有吊栏 4, 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主网拐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的网杠 1 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 3 上, 副网拐 6 分散焊接于桁杆平面上, 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 平面底部网口。

17、处的横向支架 3 上, 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平面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 相对于 桁杆平面, 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 横向支架3平行, 主网拐5和副网拐6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的横向支架链接点处为钝角 ; 支 架 2 上分散设置弹力齿 7, 弹力齿 7 的长度, 大于主网拐 5 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 4 10cm。 0026 网身部分 : 由双层网口链、 腹网和背网组成, 第一层网口链 9 固定于网架外侧的两个副网拐 6 上, 第二层网口链 10 固定于主网拐 5 上, 第二层网口链 10 长度短于第一层网口链 9, 腹网固定 于第一层。

18、网口链 9 上, 背网为捕捞网衣, 固定于网架的横向支架上, 背网于与腹网连接, 背 网自由端设置有与腹网相同的铁环, 便于拖网捕捞时与腹网用连接绳使拖网闭合, 捕捞起 网后, 抽出连接绳收获捕捞扇贝。 0027 实施例 2 如图 2-4 所示, 弹力齿虾夷扇贝桁杆拖网, 包括网架和网身两部分。 0028 网架部分 : 由桁杆平面和网拐组成, 桁杆平面为由网杠 1 及支架 2 构成不规则方形, 顶部为弧形, 并设有吊栏 4, 桁杆平面下方设置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主网拐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的网杠 1 和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 3 上, 在 5 上加装可拆卸的滑翘板 8, 副网拐 6 分散焊接。

19、于桁杆 平面上, 且一端垂直焊接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 3 上, 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平面 平行且垂直于桁杆平面, 相对于桁杆平面, 主网拐5和副网拐6的凸起最高点处在一条直线 上且与桁杆平面底部网口处的横向支架 3 平行, 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平面垂直于桁杆平面 的横向支架链接点处为钝角 ; 支架 2 上用螺栓和螺母分散固定弹力齿 7, 尤其是在主网拐 5 和副网拐 6 的前端, 弹力齿 7 为钢丝绳, 自由端即与海底接触的一端套橡胶垫, 弹力齿 7 的 长度, 大于主网拐 5 相对于桁杆平面凸起的高度 4 10cm。 0029 网身部分 : 由多段式双层链网口链、 腹网。

20、 11 和背网 12 组成, 第一层网口链 9 固定于主网拐 5 和副 网拐 6 上, 第二层网口链 10 固定于第一层网口链 9 上, 且第二层网口链 10 长度短于第一层 网口链 9, 腹网 11 固定于第一层网口链 9 上, 背网 12 为捕捞网衣, 固定于网架的横向支架 3 上, 背网 12 于与腹网 11 连接, 第二层网口链 10 连接一片独立的捕捞网衣, 独立的捕捞网衣 置于腹网 11 和背网 12 之间且短于腹网 11 和背网 12, 腹网 11 上分散设置钢性材料的弧形 网托13, 网托13靠近拖网尾部一端设置漏水孔, 网托13的弧形空间内设置浮力, 背网12上 分散设置浮力, 背网12与腹网11自由端连接相互对应卡合的且中空的连接管14, 便于生产 时的连接和使用。 说 明 书 CN 102613148 A 5 1/4 页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3148 A 6 2/4 页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3148 A 7 3/4 页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3148 A 8 4/4 页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3148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