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37001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13174.X

申请日:

2012.04.17

公开号:

CN102614386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988申请公布日:201208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8申请日:201204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8; A61K9/20; A61P9/10; A61P25/02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申请人:

吉林天强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颜忠辉

地址:

135300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柳河镇人民大街3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代理人:

王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除麝香外,其余乌梢蛇等二十一味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细粉200目,混合时间30分;麝香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g加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丸,烘干,即得。本发明工艺产品与原工艺产品得到的产品其主要成份芍药苷(C23H28O11)含量每粒相差0.3mg,溶散时限可相差15min,生物利用度可提高60%,工艺创新优化后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麝香2g;羚羊角5g;三七25g;天麻25g;全蝎10g;乌梢蛇
50g;红花50g;地黄50g;大黄25g;葛根50g;川芎25g;僵蚕25g;烫水蛭
25g;黄芪100g;胆南星25g;地龙50g;赤芍50g;当归50g;豨莶草100g;
忍冬藤100g;鸡血藤100g;络石藤100g;
(2)以上二十二味,除麝香外,其余乌梢蛇等二十一味用超微粉碎机粉碎
成细粉200目,混合时间30分;麝香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混匀,每100g粉
末用炼蜜20g加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丸,烘干,即得。

说明书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麝香抗栓丸(水蜜丸)记载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
品标准中,药品标准编号:2001ZFB0081,治疗中风、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头昏目
眩的药物-处方为:麝香2g;羚羊角5g;三七25g;天麻25g;全蝎10g;乌梢
蛇50g;红花50g;地黄50g;大黄25g;葛根50g;川芎25g;僵蚕25g;水蛭
(烫)25g;黄芪100g;胆南星25g;地龙50g;赤芍50g;当归50g;豨莶草
100g;忍冬藤100g;鸡血藤100g;络石藤100g。功能主治:通络活血,醒脑散
瘀。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头昏目眩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
袋,一日3次。其制备方法为:以上二十二味,除麝香外,其余乌梢蛇等二十
一味粉碎成细粉;麝香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g
加适量水泛丸,即得。其缺点是该工艺得到的药物在体内溶散速度慢,有效成
份不宜释放,从而导致疗效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效果更好的一种治疗中风及
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麝香2g;羚羊角5g;三七25g;天麻25g;全蝎10g;乌梢蛇
50g;红花50g;地黄50g;大黄25g;葛根50g;川芎25g;僵蚕25g;水蛭(烫)
25g;黄芪100g;胆南星25g;地龙50g;赤芍50g;当归50g;豨莶草100g;
忍冬藤100g;鸡血藤100g;络石藤100g。

(2)以上二十二味,除麝香外,其余乌梢蛇等二十一味用超微粉碎机粉碎
成细粉200目,混合时间30分;麝香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混匀,每100g粉
末用炼蜜20g加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丸,烘干(烘干温度60℃),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制成的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比传统工艺缩短
了溶散时间从而提高或保证了疗效。在制备过程当中有效成份未被分解,并经
过药效学研究表明,其药物有效成份含量得到最大程度保留,从而提高了药物
的生物利用度,比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2、本发明工艺产品与原工艺产品得
到的产品其主要成份芍药苷(C23H28O11)含量每粒相差0.3mg,溶散时限可相差
15min,生物利用度可提高60%,工艺创新优化后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产品的
疗效。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麝香2g;羚羊角5g;三七25g;天麻25g;全蝎10g;乌梢蛇
50g;红花50g;地黄50g;大黄25g;葛根50g;川芎25g;僵蚕25g;水蛭(烫)
25g;黄芪100g;胆南星25g;地龙50g;赤芍50g;当归50g;豨莶草100g;
忍冬藤100g;鸡血藤100g;络石藤100g。

(2)以上二十二味,除麝香外,其余乌梢蛇等二十一味用超微粉碎机粉碎
成细粉200目,混合时间30分;麝香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混匀,每100g粉
末用炼蜜20g加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丸,烘干(烘干温度60℃)即得。

实验例

工艺选择正交实验结果为:

因素水平表:


正交试验设计表及结果


由试验结果选择最佳实验条件为:粉碎粒度200目,混合时间30分,烘干
温度60℃。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43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N 102614386 A *CN102614386A* (21)申请号 201210113174.X (22)申请日 2012.04.17 A61K 36/8988(2006.01) A61K 9/20(2006.01) A61P 9/10(2006.01) A61P 25/02(2006.01) (71)申请人 吉林天强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135300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柳河镇人 民大街 309 号 (72)发明人 颜忠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22205 代理人。

2、 王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备方法, 具体是一种 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其制备 方法是除麝香外, 其余乌梢蛇等二十一味用超微 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200 目, 混合时间 30 分 ; 麝香 研细, 与上述细粉配研, 混匀, 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20g 加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丸, 烘干, 即得。本发 明工艺产品与原工艺产品得到的产品其主要成份 芍药苷 (C23H28O11) 含量每粒相差 0.3mg, 溶散时限 可相差 15min, 生物利用度可提高 60, 工艺创新 优化后效果明显,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疗。

3、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原料 : 麝香 2g ; 羚羊角 5g ; 三七 25g ; 天麻 25g ; 全蝎 10g ; 乌梢蛇 50g ; 红花 50g ; 地 黄 50g ; 大黄 25g ; 葛根 50g ; 川芎 25g ; 僵蚕 25g ; 烫水蛭 25g ; 黄芪 100g ; 胆南星 25g ; 地龙 50g ; 赤芍 50g ; 当归 50g ;。

4、 豨莶草 100g ; 忍冬藤 100g ; 鸡血藤 100g ; 络石藤 100g ; (2) 以上二十二味, 除麝香外, 其余乌梢蛇等二十一味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200 目, 混合时间 30 分 ; 麝香研细, 与上述细粉配研, 混匀, 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20g 加水混合均 匀后压制成丸, 烘干,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14386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备方法, 具体是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 麝香抗栓丸 ( 水蜜丸 ) 记。

5、载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 中, 药品标准编号 : 2001ZFB0081, 治疗中风、 半身不遂、 言语不清、 头昏目眩的药物 - 处方 为 : 麝香 2g ; 羚羊角 5g ; 三七 25g ; 天麻 25g ; 全蝎 10g ; 乌梢蛇 50g ; 红花 50g ; 地黄 50g ; 大 黄 25g ; 葛根 50g ; 川芎 25g ; 僵蚕 25g ; 水蛭 ( 烫 )25g ; 黄芪 100g ; 胆南星 25g ; 地龙 50g ; 赤 芍50g ; 当归50g ; 豨莶草100g ; 忍冬藤100g ; 鸡血藤100g ; 络石藤100g。 功能主治 : 通络活 血, 。

6、醒脑散瘀。用于中风、 半身不遂、 言语不清、 头昏目眩等。用法用量 : 口服, 一次 1 袋, 一 日3次。 其制备方法为 : 以上二十二味, 除麝香外, 其余乌梢蛇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 麝香 研细, 与上述细粉配研, 混匀, 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20g 加适量水泛丸, 即得。其缺点是该工 艺得到的药物在体内溶散速度慢, 有效成份不宜释放, 从而导致疗效降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效果更好的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 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包括以 下步骤 : 0005 (。

7、1) 原料 : 麝香 2g ; 羚羊角 5g ; 三七 25g ; 天麻 25g ; 全蝎 10g ; 乌梢蛇 50g ; 红花 50g ; 地黄 50g ; 大黄 25g ; 葛根 50g ; 川芎 25g ; 僵蚕 25g ; 水蛭 ( 烫 )25g ; 黄芪 100g ; 胆南星 25g ; 地龙 50g ; 赤芍 50g ; 当归 50g ; 豨莶草 100g ; 忍冬藤 100g ; 鸡血藤 100g ; 络石藤 100g。 0006 (2) 以上二十二味, 除麝香外, 其余乌梢蛇等二十一味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200 目, 混合时间 30 分 ; 麝香研细, 与上述细粉配研, 混。

8、匀, 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20g 加水混 合均匀后压制成丸, 烘干 ( 烘干温度 60 ), 即得。 0007 本发明的优点是 : 1、 本发明制成的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 比传统工艺缩短了溶散 时间从而提高或保证了疗效。 在制备过程当中有效成份未被分解, 并经过药效学研究表明, 其药物有效成份含量得到最大程度保留, 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比原方法具有明 显的优势。2、 本发明工艺产品与原工艺产品得到的产品其主要成份芍药苷 (C23H28O11) 含量 每粒相差 0.3mg, 溶散时限可相差 15min, 生物利用度可提高 60, 工艺创新优化后效果明 显,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疗效。。

9、 0008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实施例 说 明 书 CN 102614386 A 3 2/2 页 4 0010 一种治疗中风及半身不遂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1 (1) 原料 : 麝香 2g ; 羚羊角 5g ; 三七 25g ; 天麻 25g ; 全蝎 10g ; 乌梢蛇 50g ; 红花 50g ; 地黄 50g ; 大黄 25g ; 葛根 50g ; 川芎 25g ; 僵蚕 25g ; 水蛭 ( 烫 )25g ; 黄芪 100g ; 胆南星 25g ; 地龙 50g ; 赤芍 50g ; 当归 50g ; 豨莶。

10、草 100g ; 忍冬藤 100g ; 鸡血藤 100g ; 络石藤 100g。 0012 (2) 以上二十二味, 除麝香外, 其余乌梢蛇等二十一味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200 目, 混合时间 30 分 ; 麝香研细, 与上述细粉配研, 混匀, 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20g 加水混 合均匀后压制成丸, 烘干 ( 烘干温度 60 ) 即得。 0013 实验例 0014 工艺选择正交实验结果为 : 0015 因素水平表 : 0016 0017 正交试验设计表及结果 0018 0019 由试验结果选择最佳实验条件为 : 粉碎粒度 200 目, 混合时间 30 分, 烘干温度 60。 说 明 书 CN 102614386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