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36940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6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9388.5

申请日:

2010.09.13

公开号:

CN102397481A

公开日:

2012.04.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1009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11/00; A61P31/00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窦啟玲; 卫江明; 周黎亚; 彭雯

地址:

550008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大道22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金银花、忍冬藤、薄荷、荆芥、地黄、连翘、桔梗、牛蒡子、栀子、甘草、淡豆豉、淡竹叶共十二味中药组成。本发明对金银花采用单独提取,药材提取率提高,节约成本,增加药效;采用乙醇加热回流后大孔树脂吸附的方法提取栀子、地黄、忍冬藤药材,有效去除药物中大量的鞣质、蛋白质等杂质,同时还可减少药物中有效成分生物碱的损失率,纯化精制更充分;对牛蒡子、淡豆豉、淡竹叶、桔梗、甘草五味药材用水煎煮提取后,采用活性碳脱色,有效去除药材中杂质。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使得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制剂更加精炼,生物利用度更高,药效更加显著,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按照重量组份计算, 由下述原料药与辅 料制备而成 : 金银花 50-80 份、 连翘 100-160 份、 忍冬藤 50-80 份、 桔梗 60-96 份、 薄荷 60-96 份、 牛 蒡子 60-96 份、 地黄 60-96 份、 淡竹叶 40-64 份、 荆芥 40-64 份、 栀子 40-64 份、 淡豆豉 50-80 份、 甘草 50-80 份。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按照重量组份计算, 由下述 原料药与辅料制备而成 : 金银花 68.5 份、 连翘 137.0 份、 忍冬藤 68.5 份、 桔梗 82.2 份、 薄荷 82.2 份、 牛蒡子 82.2 份、 地黄 82.2 份、 淡竹叶 54.8 份、 荆芥 54.8 份、 栀子 54.8 份、 淡豆豉 68.5 份、 甘草 68.5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组合物制 成的制剂为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 滴丸或软胶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水煎煮, 浓缩, 加乙醇沉淀,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药渣备用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乙醇加热回流,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 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水提取后, 采用活性碳 脱色, 再浓缩过滤, 得浸膏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 10 倍量的水煮 2 ~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 ~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 6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 ~ 75%乙醇加热回流 3 ~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 用量为药材重量的 5 ~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 ~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50 ~ 8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 ~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 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 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 20 倍量的水, 50 ~ 60℃条件下提取 3 ~ 4 次, 每次 2 ~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 ~ 0.4%的活性碳 脱色 10 ~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2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胶囊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粉碎, 过 100 目筛, 混匀, 再过 100 目筛, 用 80%乙醇制成软材, 过 14 目筛, 制粒, 于 60℃左右干燥, 整粒,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片剂的 制备方法为 : 加 10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1) 金银花切片, 乙醇使醇含量为 6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3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5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8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20 倍量的水, 6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4%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用 16 目筛整粒, 加 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加微晶纤 维素, 可压性淀粉充分混匀, 压片, 包薄膜衣, 即得。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颗粒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再加入糊精至总量以重量 g 计算为 1000g, 粉碎, 混匀, 制粒, 干 燥, 整粒, 包装。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软胶囊 剂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9 倍量的水煮 2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5%,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2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7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5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4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整粒, 加入蜂蜡适量, 混合, 混合物以自动旋转轧囊剂 制成软胶囊, 干燥, 取出, 用乙醇洗涤, 干燥 48 小时, 即得。
4: 8 份、 荆芥 54.8 份、 栀子 54.8 份、 淡豆豉 68.5 份、 甘草 68.5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组合物制 成的制剂为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 滴丸或软胶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水煎煮, 浓缩, 加乙醇沉淀,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药渣备用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乙醇加热回流,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 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水提取后, 采用活性碳 脱色, 再浓缩过滤, 得浸膏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 10 倍量的水煮 2 ~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 ~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 6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 ~ 75%乙醇加热回流 3 ~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 用量为药材重量的 5 ~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 ~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50 ~ 8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 ~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 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 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 20 倍量的水, 50 ~ 60℃条件下提取 3 ~ 4 次, 每次 2 ~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 ~ 0.4%的活性碳 脱色 10 ~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2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胶囊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粉碎, 过 100 目筛, 混匀, 再过 100 目筛, 用 80%乙醇制成软材, 过 14 目筛, 制粒, 于 60℃左右干燥, 整粒,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片剂的 制备方法为 : 加 10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1) 金银花切片, 乙醇使醇含量为 6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3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5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8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20 倍量的水, 6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4%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用 16 目筛整粒, 加 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加微晶纤 维素, 可压性淀粉充分混匀, 压片, 包薄膜衣, 即得。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颗粒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再加入糊精至总量以重量 g 计算为 1000g, 粉碎, 混匀, 制粒, 干 燥, 整粒, 包装。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软胶囊 剂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9 倍量的水煮 2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5%,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2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7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5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4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整粒, 加入蜂蜡适量, 混合, 混合物以自动旋转轧囊剂 制成软胶囊, 干燥, 取出, 用乙醇洗涤, 干燥 48 小时, 即得。
7: 0 份、 忍冬藤 68.5 份、 桔梗 82.2 份、 薄荷 82.2 份、 牛蒡子 82.2 份、 地黄 82.2 份、 淡竹叶 54.8 份、 荆芥 54.8 份、 栀子 54.8 份、 淡豆豉 68.5 份、 甘草 68.5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组合物制 成的制剂为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 滴丸或软胶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水煎煮, 浓缩, 加乙醇沉淀,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药渣备用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乙醇加热回流,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 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水提取后, 采用活性碳 脱色, 再浓缩过滤, 得浸膏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 10 倍量的水煮 2 ~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 ~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 6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 ~ 75%乙醇加热回流 3 ~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 用量为药材重量的 5 ~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 ~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50 ~ 8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 ~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 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 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 20 倍量的水, 50 ~ 60℃条件下提取 3 ~ 4 次, 每次 2 ~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 ~ 0.4%的活性碳 脱色 10 ~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2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胶囊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粉碎, 过 100 目筛, 混匀, 再过 100 目筛, 用 80%乙醇制成软材, 过 14 目筛, 制粒, 于 60℃左右干燥, 整粒,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片剂的 制备方法为 : 加 10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1) 金银花切片, 乙醇使醇含量为 6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3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5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8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20 倍量的水, 6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4%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用 16 目筛整粒, 加 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加微晶纤 维素, 可压性淀粉充分混匀, 压片, 包薄膜衣, 即得。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颗粒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再加入糊精至总量以重量 g 计算为 1000g, 粉碎, 混匀, 制粒, 干 燥, 整粒, 包装。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软胶囊 剂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9 倍量的水煮 2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5%,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2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7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5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4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整粒, 加入蜂蜡适量, 混合, 混合物以自动旋转轧囊剂 制成软胶囊, 干燥, 取出, 用乙醇洗涤, 干燥 48 小时, 即得。
8: 5 份、 连翘 137.0 份、 忍冬藤 68.5 份、 桔梗 82.2 份、 薄荷 82.2 份、 牛蒡子 82.2 份、 地黄 82.2 份、 淡竹叶 54.8 份、 荆芥 54.8 份、 栀子 54.8 份、 淡豆豉 68.5 份、 甘草 68.5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组合物制 成的制剂为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 滴丸或软胶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水煎煮, 浓缩, 加乙醇沉淀,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药渣备用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乙醇加热回流,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 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水提取后, 采用活性碳 脱色, 再浓缩过滤, 得浸膏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 10 倍量的水煮 2 ~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 ~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 6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 ~ 75%乙醇加热回流 3 ~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 用量为药材重量的 5 ~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 ~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50 ~ 8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 ~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 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 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 20 倍量的水, 50 ~ 60℃条件下提取 3 ~ 4 次, 每次 2 ~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 ~ 0.4%的活性碳 脱色 10 ~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2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胶囊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粉碎, 过 100 目筛, 混匀, 再过 100 目筛, 用 80%乙醇制成软材, 过 14 目筛, 制粒, 于 60℃左右干燥, 整粒,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片剂的 制备方法为 : 加 10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1) 金银花切片, 乙醇使醇含量为 6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3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5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8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20 倍量的水, 6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4%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用 16 目筛整粒, 加 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加微晶纤 维素, 可压性淀粉充分混匀, 压片, 包薄膜衣, 即得。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颗粒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再加入糊精至总量以重量 g 计算为 1000g, 粉碎, 混匀, 制粒, 干 燥, 整粒, 包装。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软胶囊 剂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9 倍量的水煮 2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5%,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2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7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5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4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整粒, 加入蜂蜡适量, 混合, 混合物以自动旋转轧囊剂 制成软胶囊, 干燥, 取出, 用乙醇洗涤, 干燥 48 小时, 即得。

说明书


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 银翘散为 《温病条辨》 第一方, 主治风温、 温热等病邪侵袭肺部所致的表证。疏风 散热胶囊是在常用中药方剂银翘散的基础上经加工制成的中药胶囊剂, 现已收入 《卫生部 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由金银花、 忍冬藤、 薄荷、 荆芥、 地黄、 连翘、 桔梗、 牛蒡 子、 栀子、 甘草、 淡豆豉、 淡竹叶共十二味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 疏风散热的功效, 用于风 热感冒、 发热头痛、 咳嗽口干、 咽喉疼痛的治疗。
     疏风散热的处方中金银花、 连翘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 为君药。 薄荷、 牛蒡子、 荆芥、 淡豆豉助银花、 连翘解表散邪为臣药。全方以解表散邪为主, 清热解毒为辅, 堪称辛凉解表 经典之方。 凡感受风温湿热、 冬温等邪气所引起的病, 表现为微恶风寒、 发热、 自汗、 头痛、 口 渴或不渴而咳、 脉浮数、 舌苔白, 属风热型者, 均可用本方治疗, 效果良好。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 为中医常用药, 功能为清 热解毒、 凉散风寒。 随着化学成分和现代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 金银花及其同属植物中 绿原酸类 ( 包括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 黄酮类、 三萜皂苷类、 环烯醚萜类、 挥发油等化合物被 证实为其有效成分,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连翘, 又名旱莲子 (《药性论》 )、 大翘子 (《新修本草》 ), 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 燥果实。味苦微寒, 归肺、 心、 小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的功效, 化学成分主要有苯 乙醇苷类、 木脂体及其苷类、 五环三萜类、 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 双球菌、 绿脓杆菌、 伤寒杆菌等具有抗菌作用 ; 对一些真菌、 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并对急性肾炎、 肺结核、 视网膜黄斑区出血、 呃逆、 便秘等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另外连翘还有 镇吐、 解热、 抗炎以及肝脏保护等作用。其种子挥发油亦有抗菌、 抗病毒活性。
     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 属酚 酸类化合物, 具有抗菌、 抗病毒、 升高白细胞、 保肝利胆、 抗肿瘤、 降血压、 降血脂等作用, 是 金银花、 忍冬藤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临床常用中药, 主产于湖南、 江西两 省, 四川、 湖北、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省等也有少量分布。其性味苦, 寒。归心、 肺、 三 焦经。 具有泻火除烦, 清热利尿, 凉血解毒之功效。 药理报道栀子苷是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 具有抗炎、 解热、 利胆等作用, 栀子富含色素类成分。
     地黄的主要成分为苷类、 糖类及氨基酸, 并以苷类为主, 在苷类中又以环烯醚萜苷 为主。日前已从地黄中分离出 32 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其中以梓醇含量最高。
     现有制法为 : 以上 12 味, 取桔梗 15g、 甘草 15g 混合研细粉备用。薄荷、 荆芥、 连翘 先提挥发油另器保存, 药渣与其余药材水提 2 次, 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1.30(80℃ ) 的稠 膏, 放冷, 以粉收膏, 干燥, 粉碎, 加入薄荷等挥发油, 装胶囊, 制成 500 粒, 即得。
     以上制法中, 君药金银花采用与其他药材一起水提的方法, 有效成分的提取容易
     受其他药材的干扰, 导致提取率低 ; 栀子、 地黄、 忍冬藤三味药材采用水溶提取的方法有效 成分提取不充分, 药材利用率低 ; 此外, 现有制法中,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之后, 药渣 与其他药材仅采用水提, 极易引入杂质。 发明内容
     本研发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 克服现有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制备工艺的不足, 提 供一种新的疏风散热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方法提取率高、 稳定性好、 见效快、 易于长 时间保存。
     这种制剂包括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 滴丸、 软胶囊等。本发明对君药金银 花采用单独提取, 药材提取率提高, 节约成本, 增加药效 ; 栀子、 地黄、 忍冬藤药材使用乙醇 加热回流后, 提取物再经过大孔吸附树脂柱, 进一步分离药物有效成分, 有效去除药物中大 量的鞣质、 蛋白质等杂质, 同时还可减少药物中有效成分生物碱的损失率, 纯化精制更充 分, 提取更精练 ; 对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用水煎煮提取后, 采用活性 碳脱色, 再浓缩过滤, 有效去除药材种杂质。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法制备而成的疏风散 热药物制剂, 提取工艺稳定, 步骤简单, 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生物利用度 更高, 疗效显著。 本发明提供的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 按照重量组份计算, 由下述原料药与辅料制 备而成 :
     金银花 50-80 份、 连翘 100-160 份、 忍冬藤 50-80 份、 桔梗 60-96 份、 薄荷 60-96 份、 牛蒡子 60-96 份、 地黄 60-96 份、 淡竹叶 40-64 份、 荆芥 40-64 份、 栀子 40-64 份、 淡豆豉 50-80 份、 甘草 50-80 份。
     具体地说, 按照重量组份计算, 由下述原料药与辅料制备而成 :
     金银花 68.5 份、 连翘 137.0 份、 忍冬藤 68.5 份、 桔梗 82.2 份、 薄荷 82.2 份、 牛蒡 子 82.2 份、 地黄 82.2 份、 淡竹叶 54.8 份、 荆芥 54.8 份、 栀子 54.8 份、 淡豆豉 68.5 份、 甘草 68.5 份。
     本发明所述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水煎煮, 浓缩, 加乙醇沉淀,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 物;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药渣备用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乙醇加热回流,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 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水提取后, 采用活 性碳脱色, 再浓缩过滤, 得浸膏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 型。
     具体说, 本发明所述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 10 倍量的水煮 2 ~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 4 小时, 合并 煎液, 浓缩, 加 60 ~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 6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
     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 ~ 75%乙醇加热回流 3 ~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 乙醇用量为药材重量的 5 ~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 ~ 70℃条件下相对密 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50 ~ 80%, 静置 24 ~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 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 脂, 用 20 ~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 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 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 20 倍量 的水, 50 ~ 60℃条件下提取 3 ~ 4 次, 每次 2 ~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 ~ 0.4%的活 性碳脱色 10 ~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 型。 更具体的说, 本发明所述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 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 为药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 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 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 型。
     本发明采用常规共知的相应制剂方法, 加入常规辅料, 如崩解剂、 润滑剂、 粘合剂 等, 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包括胶囊、 颗粒、 片、 滴丸、 口服液、 软胶囊等。优选为胶囊剂。
     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疏风散热药物制剂, 经长期研究发现, 临床效果确切, 安全性 好, 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稳定性好、 易于长时间保存。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 究, 以证明本发明的效果 :
     一、 药效学研究
     实验例 1 本发明疏风散热药物清热解毒、 疏风散热临床观察试验
     1.1 材料 :
     1.1.1 药品 :
     本发明制剂 : 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成胶囊剂 ( 按实施例 1 制备 ), 规格 : 每 粒装 0.25g。
     对照药品 1 : 按照国家药品标准 WS3-B-2443-97 制法项下的制备工艺制成胶囊剂, 规格 : 每粒 0.25g。
     对照药品 2 : 复方阿司匹林 (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规格 : 每片 0.5g。
     1.1.2 试验对象 : 昆明种小鼠 18 ~ 20g, 雌雄各半, Wistar 大鼠, 根据不同实验, 有 80 ~ 100g、 雌雄各半。购于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1.2 试验方法及结果
     1.2.1 试验方法
     A、 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将 40 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对照 1 组、 对照 2 组、 空白对照组, 每组 10 只。将本发明制剂、 对照药品 1、 对照药品 2 用蒸馏水稀释成 1.0g/ml 的混悬液, 按体重分 别给小鼠灌胃, 实验组给本发明制剂, 剂量为 1200mg/kg, 对照 1 组给药对照药品 1, 剂量为 1200mg/kg, 对照 2 组给对照药品 2, 剂量为 1200mg/kg, 空白对照组给等容量的 0.9%氯化钠 溶液作空白对照。1 日 1 次, 共 5 天。末次给药 1h 后, 在其左耳前后两面涂 2%巴豆油致炎 剂 0.1ml, 右耳作对照。 4h 后将小鼠断颈处死, 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 用 9mm 直径打孔分别在 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 用分析天平称重, 计算小白鼠耳肿胀度, 耳肿胀率及肿胀抑制率。结 果见表 1。
     表 1 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以上数据表明, 实验组药物可减轻巴豆油所致小白鼠耳肿胀, 降低耳肿胀率, 经t 检验, 实验组与对照组 1 比较, 实验组抑制小鼠耳肿胀率高于对照组 (P < 0.01), 对照 1 组 与对照 2 组效果相当 (P > 0.05)。
     说明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疏风散热制剂可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
     B、 对伤寒杆菌内毒素致大鼠发热反应的影响
     将大鼠饲养于实验室 (22±1)℃适应 5 天, 每日测肛温 2 次, 连续 3 日。开始实验
     前禁食 12h, 自由饮水。次日晨测肛温 2 次, 间隔 1h, 取平均值为正常体温, 选取 2 次温差不 超过 0.3℃平均体温在 36.6-38.3℃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 20%干酵母悬液 10ml/kg, 致热 6h 后, 取体温升高 0.8℃以上的大鼠 40 只随机分为 4 组, 分别给予本发明制剂作为实验组, 剂 量为 1200mg/kg, 对照 1 组给药对照药品 1, 剂量为 1200mg/kg, 对照 2 组给对照药品 2, 剂量 为 1200mg/kg, 及空白对照组 ( 等容积蒸馏水 ), 药液经 37.5℃水温化后灌胃给药。分别于 给药后 1、 2、 4、 6 及 8h 测肛温 1 次, 以正常体温为基数, 计算各时间点体温变化值 ( △℃ ), 结果见表 2。
     表 2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体温变化比较 (n = 10, △℃ )结果表明, 实验组药物能明显抑制大鼠的发热反应 (P < 0.05), 4h 后实验组、 对照 组 1 相及对照 2 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均显示出较强的解热作用 (P < 0.01 或 P < 0.05)。
     说明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疏风散热制剂可明显降低由伤寒杆菌内毒素引起的 大鼠体温升高。
     实验例 2 安全性试验
     1 急性毒性试验 : 取健康小鼠进行预试验后另取 40 只小白鼠进行正式试验, 试验 前将动物禁食 16 小时, 不限制饮水, 给药剂量为, 1000g( 生药 )/kg, 观察 7 天, 正常饮食, 饮 水, 观察指标为动物死亡数。结果, 该浓度一次给药 ( 小鼠 ) 观察 7 天, 无一小鼠死亡。
     2 连续给药毒性试验 : 取健康小鼠 80 只, 随机分成 4 组, 试验药小剂量组每天给药 1次; 中剂量组每天给药 3 次 ; 大剂量 ( 成人剂量的 100 倍 ) 组每天给药 6 次 ; 空白对照组 给等量的 N.S ; 根据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试验药小、 中、 大剂量组给药量均为 3mg/g, 连续给 药 14 天, 正常饮食饮水, 连续观察, 对照组同。观察指标为动物体重增长情况、 活动情况、 饮 食情况、 粪便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 各组小鼠均无中毒情况, 活动、 饮食饮水、 粪便情况均 正常, 无一死亡, 体重情况以空白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 p 值均大于 0.05, 无显著性差异。 试验结果见表 3。
     表 3 连续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试验总结 : 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制剂无毒。
     二、 工艺研究
     实验例 3 提取方法选择
     A. 取金银花 68.5g, 共 4 份, 分别采用方法 1( 金银花单独加水煎煮再乙醇沉淀 ) 以 及方法 2( 金银花与牛蒡子 82.2g、 淡豆豉 68.5g、 淡竹叶 54.8g、 桔梗 82.2g、 甘草 68.5g 一 起水提 ), 每种方法做 2 组平行试验,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两种方法所得提取液中绿原酸 的含量进行测定, 考察两种方法中绿原酸的提取率, 结果见下表 4。
     表 4 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
     峰面积 方法 1 方法 1 291205 279557 含量 (% ) 2.5 2.4方法 2 方法 2
     221316 2329641.9 2.0以上数据表明, 采用金银花单独提的方法得到的绿原酸含量较高。
     B. 取栀子 54.8g、 地黄 82.2g、 忍冬藤 68.5g 粉碎混合, 分别采用水提、 乙醇提取、 醇 提后上大孔树脂三种方法进行提取, 以栀子中的栀子苷、 地黄中的梓醇、 忍冬藤中的绿原酸 含量以及提取液的澄明度、 过滤难易程度为指标, 考察三种方法的提取率, 结果见下表 5。
     表 5 提取方法选择
     实验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提取液均比较透明, 采用水提醇沉、 醇提后过大孔树脂的 方法过滤较容易, 其中以醇提后过大孔树脂的方法得到的药物有效成分最高, 提取较完全。 故优选醇提后过大孔树脂的提取方法。
     实验例 4 稳定性实验
     以实施例 1 中制得的疏风散热胶囊内容物, 正常情况下保存, 分别于 1 天, 3 天, 10 天, 30 天取样, 以其性状, 忍冬藤、 栀子的鉴别检查, 牛蒡子的含量为考察指标, 结果见表 6。
     表 6 性状及鉴别检查结果
     牛蒡子含量测定的方法为 : 将胶囊内容物混匀, 精密称取 1g, 置 100ml 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50ml,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20 分钟, 放冷,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滤 过, 取续滤液用 0.45μm 微孔滤膜滤过, 制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牛蒡苷对照品适量, 用 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 0.25mg/ml 的溶液, 制得对照品溶液。参照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第 48 页 “牛蒡子” 及第 607 页 “羚羊感冒片” 项下 “HPLC 法测定牛蒡苷的含量测定” 进行牛蒡 子中所含有效成分牛蒡苷的含量测定试验。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含量测定结果见表 7
     表 7 牛蒡子含量测定结果
     表 6 和表 7 的实验数据表明, 采用实施例 1 中的制法制得的疏风散热胶囊稳定性 好, 易于长时间保存。
     下面, 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 胶囊剂的制备
     金银花 68.5g、 连翘 137.0g、 忍冬藤 68.5g、 桔梗 82.2g、 薄荷 82.2g、 牛蒡子 82.2g、 地黄 82.2g、 淡竹叶 54.8g、 荆芥 54.8g、 栀子 54.8g、 淡豆豉 68.5g、 甘草 68.5g
     制备工艺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 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 为药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 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 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粉碎, 过 100 目筛, 混匀, 再过 100 目筛, 用 80%乙醇制成软 材, 过 14 目筛, 制粒, 于 60℃左右干燥, 整粒, 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1000 粒。
     用法用量 : 一日 3 次, 每次 4 粒。
     实施例 2 : 片剂的制备
     金银花 80g、 连翘 160g、 忍冬藤 80g、 桔梗 96g、 薄荷 96g、 牛蒡子 96g、 地黄 96g、 淡竹 叶 64g、 荆芥 64g、 栀子 64g、 淡豆豉 80g、 甘草 80g
     制备工艺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10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6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 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 为药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5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8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 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 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20 倍量的水, 60℃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4%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用 16 目筛整粒, 加 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加微 晶纤维素, 可压性淀粉充分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包薄膜衣, 即得。
     用法用量 : 一日 3 次, 每次 4 片。
     实施例 3 : 颗粒剂的制备
     金银花 50g、 连翘 100g、 忍冬藤 50g、 桔梗 60g、 薄荷 60g、 牛蒡子 60g、 地黄 60g、 淡竹叶 40g、 荆芥 40g、 栀子 40g、 淡豆豉 50g、 甘草 50g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 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 为药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 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 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 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再加入糊精至总量为 1000g, 粉碎, 混匀, 制粒, 干燥, 整粒, 包装。
     用法用量 : 一日 3 次, 每次 1 袋。
     实施例 4 滴丸剂的制备
     金银花 60g、 连翘 120g、 忍冬藤 60g、 桔梗 72g、 薄荷 72g、 牛蒡子 72g、 地黄 72g、 淡竹 叶 48g、 荆芥 48g、 栀子 48g、 淡豆豉 60g、 甘草 60g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7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5%乙醇使醇含量为 55%,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 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6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 为药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7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 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4 ∶ 4-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4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 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4 倍量的水, 55℃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加入熔融状态的聚乙二醇 M6000 中, 搅拌, 使其分散均匀, 保温备用 ; 将混合均匀的熔融基质至于保温装置滴丸机中并保持基质于搅拌状态, 开机滴注, 用液体石蜡或硅油做滴丸成型的冷却剂。 将制成的滴丸从冷却剂中取出, 用少量无水乙 醇进行快速清洗后置于摊盘中于 30 ~ 40℃条件下鼓风干燥, 拣丸, 上光, 包装。 即得滴丸剂 1000 粒。
     用法用量 : 一日 3 次, 每次 4 粒。
     实施例 5 口服液的制备
     金银花 70g、 连翘 139g、 忍冬藤 70g、 桔梗 84g、 薄荷 84g、 牛蒡子 84g、 地黄 84g、 淡竹 叶 56g、 荆芥 56g、 栀子 56g、 淡豆豉 70g、 甘草 70g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6 倍量的水煮 2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 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6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 为药材重量的 12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7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 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4 ∶ 4-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4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 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的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2 倍量的水, 50℃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加入 5000ml 水, 用慢火煎熬 80 分钟, 过滤, 取滤液保存, 滤 液约为 400ml。 药料再加入 4000ml 水, 用慢火煎熬 60 分钟, 过滤出滤液保存, 滤液为 300ml。 药料再加入 4000ml 水, 用慢火煎熬 60 分钟, 过滤出滤液保存, 滤液为 300ml。 将三次所得的 滤液混合均匀, 分装制成口服液。
     用法用量 : 一日 3 次, 每次 10ml。
     实施例 6 软胶囊的制备
     金银花 75g、 连翘 150g、 忍冬藤 75g、 桔梗 90g、 薄荷 90g、 牛蒡子 90g、 地黄 90g、 淡竹 叶 60g、 荆芥 60g、 栀子 60g、 淡豆豉 75g、 甘草 75g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9 倍量的水煮 2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5%乙醇使醇含量为 55%,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 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 为药材重量的 12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7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 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5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 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5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整粒, 加入蜂蜡适量, 混合, 混合物以自动旋转 轧囊剂制成 1000 粒, 干燥, 取出, 用乙醇洗涤, 干燥 48 小时, 即得。
     用法用量 : 一日 3 次, 每次 4 粒。16

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974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4.04 CN 102397481 A *CN102397481A* (21)申请号 201010279388.5 (22)申请日 2010.09.13 A61K 36/899(2006.01) A61P 11/00(2006.01) A61P 31/00(2006.01) (71)申请人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50008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大道 220-1 号 (72)发明人 窦啟玲 卫江明 周黎亚 彭雯 (54) 发明名称 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风散。

2、热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 它由金银花、 忍冬藤、 薄荷、 荆芥、 地 黄、 连翘、 桔梗、 牛蒡子、 栀子、 甘草、 淡豆豉、 淡竹 叶共十二味中药组成。本发明对金银花采用单独 提取, 药材提取率提高, 节约成本, 增加药效 ; 采 用乙醇加热回流后大孔树脂吸附的方法提取栀 子、 地黄、 忍冬藤药材, 有效去除药物中大量的鞣 质、 蛋白质等杂质, 同时还可减少药物中有效成分 生物碱的损失率, 纯化精制更充分 ; 对牛蒡子、 淡 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用水煎煮提取 后, 采用活性碳脱色, 有效去除药材中杂质。采用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 使得疏风散热的药物组 合物制剂更加精。

3、炼, 生物利用度更高, 药效更加显 著, 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1 页 CN 102397481 A1/4 页 2 1. 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按照重量组份计算, 由下述原料药与辅 料制备而成 : 金银花 50-80 份、 连翘 100-160 份、 忍冬藤 50-80 份、 桔梗 60-96 份、 薄荷 60-96 份、 牛 蒡子 60-96 份、 地黄 60-96 份、 淡竹叶 40-64 份、 荆芥 40-64 份、 栀子 40-64 份、 淡豆豉 50-。

4、80 份、 甘草 50-80 份。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按照重量组份计算, 由下述 原料药与辅料制备而成 : 金银花68.5份、 连翘137.0份、 忍冬藤68.5份、 桔梗82.2份、 薄荷82.2份、 牛蒡子82.2 份、 地黄82.2份、 淡竹叶54.8份、 荆芥54.8份、 栀子54.8份、 淡豆豉68.5份、 甘草68.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组合物制 成的制剂为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 滴丸或软胶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

5、物, 其特征在于 : 其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水煎煮, 浓缩, 加乙醇沉淀,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药渣备用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乙醇加热回流,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 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水提取后, 采用活性碳 脱色, 再浓缩过滤, 得浸膏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

6、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10 倍量的水煮 2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6075乙醇使醇含量为5060, 静置2460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 75乙醇加热回流 3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

7、 用量为药材重量的 5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50 80, 静置 24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 20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 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 液备用 ; (4)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2)的药渣加入102。

8、0倍量的水, 50 60条件下提取 3 4 次, 每次 2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 0.4的活性碳 脱色 10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9、, 加 7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97481 A2/4 页 3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1-33-1, 上大。

10、孔吸附树脂, 用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11、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胶囊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2、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1-3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

13、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粉碎, 过 100 目筛, 混匀, 再过 100 目筛, 用 80乙醇制成软材, 过 14 目筛, 制粒, 于 60左右干燥, 整粒, 装胶囊, 即得胶囊剂。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片剂的 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10 倍量的。

14、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4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 乙醇使醇含量为 6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97481 A3/4 页 4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5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8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

15、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1-5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20 倍量的水, 6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4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

16、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用 16 目筛整粒, 加 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加微晶纤 维素, 可压性淀粉充分混匀, 压片, 包薄膜衣, 即得。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颗粒剂 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倍量的水煮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0 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

17、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1.25,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50, 静置 24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1-33-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2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

18、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 ; 再加入糊精至总量以重量 g 计算为 1000g, 粉碎, 混匀, 制粒, 干 燥, 整粒, 包装。 10.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

19、征是 : 软胶囊 剂的制备方法为 : (1) 金银花切片, 加 9 倍量的水煮 2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65 乙醇使醇含量为 55,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 取物 ;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75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为药 材重量的 12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7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1.30, 加乙 醇使含醇量为 70, 静置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

20、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 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1-55-1,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5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97481 A4/4 页 5 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0 倍量的水, 50 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的活性碳脱色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 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21、10 1.25 的浸膏, 备用 ;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充分混匀, 制粒, 整粒, 加入蜂蜡适量, 混合, 混合物以自动旋转轧囊剂 制成软胶囊, 干燥, 取出, 用乙醇洗涤, 干燥 48 小时,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97481 A1/11 页 6 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风散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银翘散为 温病条辨 第一方, 主治风温、 温热等病邪侵袭肺部所致的表证。。

22、疏风 散热胶囊是在常用中药方剂银翘散的基础上经加工制成的中药胶囊剂, 现已收入 卫生部 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由金银花、 忍冬藤、 薄荷、 荆芥、 地黄、 连翘、 桔梗、 牛蒡 子、 栀子、 甘草、 淡豆豉、 淡竹叶共十二味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 疏风散热的功效, 用于风 热感冒、 发热头痛、 咳嗽口干、 咽喉疼痛的治疗。 0003 疏风散热的处方中金银花、 连翘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 为君药。 薄荷、 牛蒡子、 荆芥、 淡豆豉助银花、 连翘解表散邪为臣药。全方以解表散邪为主, 清热解毒为辅, 堪称辛凉解表 经典之方。 凡感受风温湿热、 冬温等邪气所引起的病, 表现为微恶风寒、 。

23、发热、 自汗、 头痛、 口 渴或不渴而咳、 脉浮数、 舌苔白, 属风热型者, 均可用本方治疗, 效果良好。 0004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 为中医常用药, 功能为清 热解毒、 凉散风寒。 随着化学成分和现代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 金银花及其同属植物中 绿原酸类 ( 包括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 黄酮类、 三萜皂苷类、 环烯醚萜类、 挥发油等化合物被 证实为其有效成分,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0005 连翘, 又名旱莲子 (药性论 )、 大翘子 (新修本草 ), 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 燥果实。味苦微寒, 归肺、 心、 小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的功效, 化学成分。

24、主要有苯 乙醇苷类、 木脂体及其苷类、 五环三萜类、 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 双球菌、 绿脓杆菌、 伤寒杆菌等具有抗菌作用 ; 对一些真菌、 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并对急性肾炎、 肺结核、 视网膜黄斑区出血、 呃逆、 便秘等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另外连翘还有 镇吐、 解热、 抗炎以及肝脏保护等作用。其种子挥发油亦有抗菌、 抗病毒活性。 0006 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 属酚 酸类化合物, 具有抗菌、 抗病毒、 升高白细胞、 保肝利胆、 抗肿瘤、 降血压、 降血脂等作用, 是 金银花、 忍冬藤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

25、0007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临床常用中药, 主产于湖南、 江西两 省, 四川、 湖北、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省等也有少量分布。其性味苦, 寒。归心、 肺、 三 焦经。 具有泻火除烦, 清热利尿, 凉血解毒之功效。 药理报道栀子苷是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 具有抗炎、 解热、 利胆等作用, 栀子富含色素类成分。 0008 地黄的主要成分为苷类、 糖类及氨基酸, 并以苷类为主, 在苷类中又以环烯醚萜苷 为主。日前已从地黄中分离出 32 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其中以梓醇含量最高。 0009 现有制法为 : 以上 12 味, 取桔梗 15g、 甘草 15g 混合研细粉。

26、备用。薄荷、 荆芥、 连翘 先提挥发油另器保存, 药渣与其余药材水提 2 次, 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1.30(80 ) 的稠 膏, 放冷, 以粉收膏, 干燥, 粉碎, 加入薄荷等挥发油, 装胶囊, 制成 500 粒, 即得。 0010 以上制法中, 君药金银花采用与其他药材一起水提的方法, 有效成分的提取容易 说 明 书 CN 102397481 A2/11 页 7 受其他药材的干扰, 导致提取率低 ; 栀子、 地黄、 忍冬藤三味药材采用水溶提取的方法有效 成分提取不充分, 药材利用率低 ; 此外, 现有制法中,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之后, 药渣 与其他药材仅采用水提, 极易引入杂。

27、质。 发明内容 0011 本研发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 克服现有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制备工艺的不足, 提 供一种新的疏风散热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方法提取率高、 稳定性好、 见效快、 易于长 时间保存。 0012 这种制剂包括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口服液、 滴丸、 软胶囊等。本发明对君药金银 花采用单独提取, 药材提取率提高, 节约成本, 增加药效 ; 栀子、 地黄、 忍冬藤药材使用乙醇 加热回流后, 提取物再经过大孔吸附树脂柱, 进一步分离药物有效成分, 有效去除药物中大 量的鞣质、 蛋白质等杂质, 同时还可减少药物中有效成分生物碱的损失率, 纯化精制更充 分, 提取更精练 ; 对牛蒡。

28、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用水煎煮提取后, 采用活性 碳脱色, 再浓缩过滤, 有效去除药材种杂质。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法制备而成的疏风散 热药物制剂, 提取工艺稳定, 步骤简单, 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生物利用度 更高, 疗效显著。 0013 本发明提供的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 按照重量组份计算, 由下述原料药与辅料制 备而成 : 0014 金银花 50-80 份、 连翘 100-160 份、 忍冬藤 50-80 份、 桔梗 60-96 份、 薄荷 60-96 份、 牛蒡子 60-96 份、 地黄 60-96 份、 淡竹叶 40-64 份、 荆芥 40-。

29、64 份、 栀子 40-64 份、 淡豆豉 50-80 份、 甘草 50-80 份。 0015 具体地说, 按照重量组份计算, 由下述原料药与辅料制备而成 : 0016 金银花 68.5 份、 连翘 137.0 份、 忍冬藤 68.5 份、 桔梗 82.2 份、 薄荷 82.2 份、 牛蒡 子 82.2 份、 地黄 82.2 份、 淡竹叶 54.8 份、 荆芥 54.8 份、 栀子 54.8 份、 淡豆豉 68.5 份、 甘草 68.5 份。 0017 本发明所述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为 : 0018 (1) 金银花切片, 加水煎煮, 浓缩, 加乙醇沉淀,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

30、 物 ; 0019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药渣备用 ; 0020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乙醇加热回流,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 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0021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水提取后, 采用活 性碳脱色, 再浓缩过滤, 得浸膏 ; 0022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31、,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 型。 0023 具体说, 本发明所述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为 : 0024 (1) 金银花切片, 加 5 10 倍量的水煮 2 4 次, 每次提取时间 2 4 小时, 合并 煎液, 浓缩, 加 60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60, 静置 24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 说 明 书 CN 102397481 A3/11 页 8 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花提取物 ; 0025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0026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 75乙醇加热回流 3 4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 。

32、乙醇用量为药材重量的 5 15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50 70条件下相对密 度为 1.10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50 80, 静置 24 60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 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5 5-1, 上大孔吸附树 脂, 用 20 8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 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 提取液备用 ; 0027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

33、(2) 的药渣加入 10 20 倍量 的水, 50 60条件下提取 3 4 次, 每次 2 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2 0.4的活 性碳脱色 10 15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1.25 的浸膏, 备用 ; 0028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 型。 0029 更具体的说, 本发明所述疏风散热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为 : 0030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

34、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 花提取物 ; 0031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0032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第 2 次及以后次数的乙醇用量 为药材重量的 10 倍, 过滤, 合并滤液, 滤液浓缩至在 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 1.10 1.3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6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至 体积每毫升与药材量每克之比为 1-3 3-1, 上大孔吸附树。

35、脂, 用 30乙醇洗脱, 收集洗脱 液, 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备用 ; 合并, 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 浓缩液加水溶解, 上大孔吸附 树脂,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回收乙醇, 浓缩, 滤过, 所得提取液备用 ; 0033 (4) 牛蒡子、 淡豆豉、 淡竹叶、 桔梗、 甘草五味药材及 (2) 的药渣加入 15 倍量的水, 55条件下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合并提取液, 加入 0.3的活性碳脱色 10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1.25 的浸膏, 备用 ; 0034 (5) 合并步骤 (1) 的金银花提取物、 (3) 的提取液及 (4) 的浸膏, 。

36、干燥, 粉碎, 加入 步骤 (2) 中的提取挥发油, 混匀。然后添加适当的辅料, 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 型。 0035 本发明采用常规共知的相应制剂方法, 加入常规辅料, 如崩解剂、 润滑剂、 粘合剂 等, 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包括胶囊、 颗粒、 片、 滴丸、 口服液、 软胶囊等。优选为胶囊剂。 0036 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疏风散热药物制剂, 经长期研究发现, 临床效果确切, 安全性 好, 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稳定性好、 易于长时间保存。 0037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 究, 以证明本发明的效果 : 0038 一、 药效学研究 说 。

37、明 书 CN 102397481 A4/11 页 9 0039 实验例 1 本发明疏风散热药物清热解毒、 疏风散热临床观察试验 0040 1.1 材料 : 0041 1.1.1 药品 : 0042 本发明制剂 : 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成胶囊剂 ( 按实施例 1 制备 ), 规格 : 每 粒装 0.25g。 0043 对照药品 1 : 按照国家药品标准 WS3-B-2443-97 制法项下的制备工艺制成胶囊剂, 规格 : 每粒 0.25g。 0044 对照药品2 : 复方阿司匹林(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 : 每片0.5g。 0045 1.1.2 试验对象 : 昆明种小鼠 18。

38、 20g, 雌雄各半, Wistar 大鼠, 根据不同实验, 有 80 100g、 雌雄各半。购于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0046 1.2 试验方法及结果 0047 1.2.1 试验方法 0048 A、 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0049 将 40 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对照 1 组、 对照 2 组、 空白对照组, 每组 10 只。将本发明制剂、 对照药品 1、 对照药品 2 用蒸馏水稀释成 1.0g/ml 的混悬液, 按体重分 别给小鼠灌胃, 实验组给本发明制剂, 剂量为 1200mg/kg, 对照 1 组给药对照药品 1, 剂量为 1200mg/kg, 对照2组给对照药品2, 。

39、剂量为1200mg/kg, 空白对照组给等容量的0.9氯化钠 溶液作空白对照。1 日 1 次, 共 5 天。末次给药 1h 后, 在其左耳前后两面涂 2巴豆油致炎 剂0.1ml, 右耳作对照。 4h后将小鼠断颈处死, 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 用9mm直径打孔分别在 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 用分析天平称重, 计算小白鼠耳肿胀度, 耳肿胀率及肿胀抑制率。结 果见表 1。 0050 表 1 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0051 0052 以上数据表明, 实验组药物可减轻巴豆油所致小白鼠耳肿胀, 降低耳肿胀率, 经 t 检验, 实验组与对照组 1 比较, 实验组抑制小鼠耳肿胀率高于对照组 (P 0.01),。

40、 对照 1 组 与对照 2 组效果相当 (P 0.05)。 0053 说明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疏风散热制剂可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 0054 B、 对伤寒杆菌内毒素致大鼠发热反应的影响 0055 将大鼠饲养于实验室 (221)适应 5 天, 每日测肛温 2 次, 连续 3 日。开始实验 说 明 书 CN 102397481 A5/11 页 10 前禁食 12h, 自由饮水。次日晨测肛温 2 次, 间隔 1h, 取平均值为正常体温, 选取 2 次温差不 超过0.3平均体温在36.6-38.3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悬液10ml/kg, 致热6h 后, 取体温升高 0.8以上的大鼠 40 只随。

41、机分为 4 组, 分别给予本发明制剂作为实验组, 剂 量为 1200mg/kg, 对照 1 组给药对照药品 1, 剂量为 1200mg/kg, 对照 2 组给对照药品 2, 剂量 为 1200mg/kg, 及空白对照组 ( 等容积蒸馏水 ), 药液经 37.5水温化后灌胃给药。分别于 给药后 1、 2、 4、 6 及 8h 测肛温 1 次, 以正常体温为基数, 计算各时间点体温变化值 ( ), 结果见表 2。 0056 表 2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体温变化比较 (n 10, ) 0057 0058 结果表明, 实验组药物能明显抑制大鼠的发热反应(P0.05), 4h后实验组、 对照 组 1 相及对。

42、照 2 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均显示出较强的解热作用 (P 0.01 或 P 0.05)。 0059 说明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疏风散热制剂可明显降低由伤寒杆菌内毒素引起的 大鼠体温升高。 0060 实验例 2 安全性试验 0061 1 急性毒性试验 : 取健康小鼠进行预试验后另取 40 只小白鼠进行正式试验, 试验 前将动物禁食 16 小时, 不限制饮水, 给药剂量为, 1000g( 生药 )/kg, 观察 7 天, 正常饮食, 饮 水, 观察指标为动物死亡数。结果, 该浓度一次给药 ( 小鼠 ) 观察 7 天, 无一小鼠死亡。 0062 2 连续给药毒性试验 : 取健康小鼠 80 只, 随机分。

43、成 4 组, 试验药小剂量组每天给药 1 次 ; 中剂量组每天给药 3 次 ; 大剂量 ( 成人剂量的 100 倍 ) 组每天给药 6 次 ; 空白对照组 给等量的 N.S ; 根据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试验药小、 中、 大剂量组给药量均为 3mg/g, 连续给 药 14 天, 正常饮食饮水, 连续观察, 对照组同。观察指标为动物体重增长情况、 活动情况、 饮 食情况、 粪便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 各组小鼠均无中毒情况, 活动、 饮食饮水、 粪便情况均 正常, 无一死亡, 体重情况以空白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 p 值均大于 0.05, 无显著性差异。 试验结果见表 3。 0063 表 3 连续给。

44、药毒性试验结果 0064 0065 说 明 书 CN 102397481 A6/11 页 11 0066 试验总结 : 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制剂无毒。 0067 二、 工艺研究 0068 实验例 3 提取方法选择 0069 A.取金银花68.5g, 共4份, 分别采用方法1(金银花单独加水煎煮再乙醇沉淀)以 及方法 2( 金银花与牛蒡子 82.2g、 淡豆豉 68.5g、 淡竹叶 54.8g、 桔梗 82.2g、 甘草 68.5g 一 起水提 ), 每种方法做 2 组平行试验,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两种方法所得提取液中绿原酸 的含量进行测定, 考察两种方法中绿原酸的提取率, 结果见下表 4。 0。

45、070 表 4 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 0071 峰面积 含量 ( ) 方法 1 291205 2.5 方法 1 279557 2.4 方法 2 221316 1.9 方法 2 232964 2.0 0072 以上数据表明, 采用金银花单独提的方法得到的绿原酸含量较高。 0073 B.取栀子54.8g、 地黄82.2g、 忍冬藤68.5g粉碎混合, 分别采用水提、 乙醇提取、 醇 提后上大孔树脂三种方法进行提取, 以栀子中的栀子苷、 地黄中的梓醇、 忍冬藤中的绿原酸 含量以及提取液的澄明度、 过滤难易程度为指标, 考察三种方法的提取率, 结果见下表 5。 0074 表 5 提取方法选择 0075 。

46、说 明 书 CN 102397481 A7/11 页 12 0076 实验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提取液均比较透明, 采用水提醇沉、 醇提后过大孔树脂的 方法过滤较容易, 其中以醇提后过大孔树脂的方法得到的药物有效成分最高, 提取较完全。 故优选醇提后过大孔树脂的提取方法。 0077 实验例 4 稳定性实验 0078 以实施例 1 中制得的疏风散热胶囊内容物, 正常情况下保存, 分别于 1 天, 3 天, 10 天, 30 天取样, 以其性状, 忍冬藤、 栀子的鉴别检查, 牛蒡子的含量为考察指标, 结果见表 6。 0079 表 6 性状及鉴别检查结果 0080 0081 牛蒡子含量测定的方法为 :。

47、 将胶囊内容物混匀, 精密称取 1g, 置 100ml 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 50ml,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20 分钟, 放冷,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滤 过, 取续滤液用 0.45m 微孔滤膜滤过, 制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牛蒡苷对照品适量, 用 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 0.25mg/ml 的溶液, 制得对照品溶液。参照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第 48 页 “牛蒡子” 及第 607 页 “羚羊感冒片” 项下 “HPLC 法测定牛蒡苷的含量测定” 进行牛蒡 子中所含有效成分牛蒡苷的含量测定试验。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含量测定结果见表 7 0082 表 7 牛蒡子含量测定结果 00。

48、83 0084 表 6 和表 7 的实验数据表明, 采用实施例 1 中的制法制得的疏风散热胶囊稳定性 好, 易于长时间保存。 0085 下面, 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 0086 实施例 1 : 胶囊剂的制备 0087 金银花 68.5g、 连翘 137.0g、 忍冬藤 68.5g、 桔梗 82.2g、 薄荷 82.2g、 牛蒡子 82.2g、 地黄 82.2g、 淡竹叶 54.8g、 荆芥 54.8g、 栀子 54.8g、 淡豆豉 68.5g、 甘草 68.5g 0088 制备工艺为 : 0089 (1) 金银花切片, 加 8 倍量的水煮 3 次, 每次提取时间 3 小时, 合并煎液, 浓缩, 加 说 明 书 CN 102397481 A8/11 页 13 75乙醇使醇含量为 50, 静置 48 小时, 使沉淀, 合并, 回收乙醇, 减压回收乙醇, 得到金银 花提取物 ; 0090 (2) 薄荷、 荆芥、 连翘提取挥发油, 另器储存 ; 0091 (3) 栀子、 地黄、 忍冬藤用 50乙醇加热回流 3 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