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53649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1006864.5

申请日:

2015.12.30

公开号:

CN105421535A

公开日:

2016.03.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C 1/02申请日:20151230|||公开

IPC分类号:

E03C1/02

主分类号:

E03C1/02

申请人:

福州品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道华; 黄万荣; 郑德谋

地址:

350015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湖里路27号2#楼一楼1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龙头、与水龙头相连接的分水器和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的进出水口数量与分水器的进出水口数量相等,所述分水器和净水设备通过管道相连接,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塑夹管排,所述塑夹管排内设置有与管道数量相等的空腔,以使管道布置整齐有序。本装置结构简单,布局美观整齐大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龙头、与水龙头相连接的分水器和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的进出水口数量与分水器的进出水口数量相等,所述分水器和净水设备通过管道相连接,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塑夹管排,所述塑夹管排内设置有与管道数量相等的空腔,以使管道布置整齐有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夹管排包括相贴合的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凹槽,所述底座两端均设置有下弯钩,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凹槽数量相等的弧形卡槽,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下弯钩相卡扣的上弯钩,以使底座和盖板相扣合时,凹槽和卡槽共同构成一管状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优弧状,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呈劣弧状,凹槽与卡槽共同构成一圆形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数量为多个时,相邻凹槽之间的最小厚度为圆形管道半径的1.0-2.0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部至底座下表面的厚度为圆形管道半径的1.0-2.0倍,所述卡槽底部至盖板上表面的厚度为圆形管道半径的1.0-2.0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端的下弯钩对称设计,下弯钩居内向外勾,所述盖板两端的上弯钩对称设计,上弯钩居外向内勾。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安装在塑夹管排内时,管道两端均需长出塑夹管排两端部至少10mm,以便于管道连接,所述塑夹管排通过螺钉或胶粘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侧壁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管道。 9.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塑夹管排输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净水设备的摆放位置,设计好管路布置路线;并根据净水设备的进出水口的数量和规格,选择管道、塑夹管排和分水器; (2)将管道嵌入在塑夹管排底座的凹槽内,再将管道与净水设备、分水器相连接; (3)将塑夹管排底座用螺钉或者胶水固定好,并合上盖板。

说明书

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各种类型的净水设备开始走进他们生活中,其中还有不少是可以分质供水净水机(器)作为終端净水设备进入百姓家庭。这些比较高档的净水机(器)可以安装厨房台面上或墙上,有的还可以摆放在饭厅或客厅,不仅要求方便使用,还要求大方美观。在从现有技术上分析,这些終端净水设备,特别是分质供水净水机(器),都有相近的特点,就是从净水设备到水龙头或户内进水管路的出水口,有多根输水管线,有一进一出或一进多出,承担不同水质的输水,其共同的弊端:多根管线自由伸长,无序缠挠,显得零乱,影响美观,且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使用方法,结构简单,布局整齐美观大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包括水龙头、与水龙头相连接的分水器和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的进出水口数量与分水器的进出水口数量相等,所述分水器和净水设备通过管道相连接,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塑夹管排,所述塑夹管排内设置有与管道数量相等的空腔,以使管道布置整齐有序。

进一步的,所述塑夹管排包括相贴合的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凹槽,所述底座两端均设置有下弯钩,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凹槽数量相等的弧形卡槽,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下弯钩相卡扣的上弯钩,以使底座和盖板相扣合时,凹槽和卡槽共同构成一管状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优弧状,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呈劣弧状,凹槽与卡槽共同构成一圆形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数量为多个时,相邻凹槽之间的最小厚度为圆形管道半径的1.0-2.0倍。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底部至底座下表面的厚度为圆形管道半径的1.0-2.0倍,所述卡槽底部至盖板上表面的厚度为圆形管道半径的1.0-2.0倍。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两端的下弯钩对称设计,下弯钩居内向外勾,所述盖板两端的上弯钩对称设计,上弯钩居外向内勾。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安装在塑夹管排内时,管道两端均需长出塑夹管排两端部至少10mm,以便于管道连接,所述塑夹管排通过螺钉或胶粘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侧壁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管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如上述塑夹管排输水装置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净水设备的摆放位置,设计好管路布置路线;并根据净水设备的进出水口的数量和规格,选择管道、塑夹管排和分水器;

(2)将管道嵌入在塑夹管排底座的凹槽内,再将管道与净水设备、分水器相连接;

(3)将塑夹管排底座用螺钉或者胶水固定好,并合上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由于采用塑夹排管的输水管路,并将净水设备和水龙头连接,保证了整个塑夹排管输水装置规划统一,配置合理,安装简单,布局整齐,方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部分管道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塑夹管排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水龙头,2-分水器,21-自来水出口,22-过滤水进口,23-直饮水进口,3-管道,31-进水管,32-过滤水管,33-直饮水管,4-塑夹管排,41-盖板,411-上弯钩,42-底座,421-下弯钩,5-螺钉,6-进、出水端头;7-净水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包括水龙头1、与水龙头相连接的分水器2和净水设备7,该净水设备7的进出水口数量与分水器的进出水口数量相等,所述分水器2和净水设备7通过管道3相连接,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3的塑夹管排4,所述塑夹管排4内设置有与管道数量相等的空腔,以使管道3布置整齐有序。

本实施例中,所述塑夹管排4包括相贴合的底座42和盖板41,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三个弧形凹槽,所述底座两端均设置有下弯钩421,所述盖板4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凹槽数量相等的弧形卡槽,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下弯钩相卡扣的上弯钩411,以使底座和盖板相扣合时,凹槽和卡槽共同构成一管状空腔。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优弧状,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呈劣弧状,凹槽与卡槽共同构成一圆形管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数量为多个时,相邻凹槽之间的最小厚度为圆形管道半径的1.0-2.0倍。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底部至底座下表面的厚度为圆形管道半径的1.0-2.0倍,所述卡槽底部至盖板上表面的厚度为圆形管道半径的1.0-2.0倍。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两端的下弯钩421对称设计,下弯钩居内向外勾,所述盖板两端的上弯钩411对称设计,上弯钩居外向内勾。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安装在塑夹管排内时,管道两端均需长出塑夹管排两端部至少10mm,以便于管道连接,所述塑夹管排通过螺钉或胶粘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侧壁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管道。

本实施例中,管道有三根,包括蓝色输水管31、黄色输水管32和白色输水管33,选蓝色输水管31用于自来水为进水(管内水流向相对于净水设备而言,下同,其流向如图箭头所示),选黄色输水管32用于过滤出水,选白色的输水管33用于直饮出水;另选有三孔的塑夹管排4,将3根输水管一一卡入底座42的空腔中,其中蓝色管31居中,黄色管32、白色管33分别居其左右空腔中;带底座42和管道3的可直线布置,利用底座42内圆槽底上穿孔安装螺钉5,将底座42固定于台面、墙面等合适的位置后,再扣上相对应的盖板41,其上、下弯钩相扣合;当遇到管路拐弯时,可由3根管道单独各自拐弯;塑夹管排4和管道3布置后的两端预留管分则再与净水设备7和与水龙头1上的三流分水器2连接,其中与水龙头1接近的管道3的蓝色输水管31与三流分水器2的中间出水口21连接,黄色输水管32与三流分水器2的左边进水口22连接,白色输水管33与三流分水器2的右边进水口23连接,其中与净水设备7接近的管道3分别穿过净水设备7上进出水端头6,蓝色输水管31与净水设备7的进水口连接,黄色输水管32与净水设备7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白色输水管33与净水设备7的第二出水口连接。

实施例二,选蓝色输水管31用于自来水为进水(管内水流向相对于净水设备而言,下同),选白色的输水管33用于直饮出水;另选有二孔的塑夹管排,将2根输水管卡入底座42其空腔中;带底座42和管道3的可直线布置,利用底座42内圆槽底上穿孔安装螺钉5,将底座42固定于台面、墙面等合适的位置后,再扣上相对应的盖板41,其上、下弯钩相扣合;当遇到管路拐弯时,可由2根输水管3单独各自拐弯;塑夹管排4和管道3布置后的两端预留管分则再与净水设备7和与水龙头1上的二流分水器连接,其中与水龙头1接近的管道3的蓝色输水管31与二流分水器2的出水口21连接,白色输水管33与二流分水器2的进水口23连接,其中与净水设备7接近的管道3分别穿过净水设备7上进出水端头6,蓝色输水管31与净水设备7的进水口连接,白色输水管33与净水设备7的出水口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使用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夹管排输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龙头、与水龙头相连接的分水器和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的进出水口数量与分水器的进出水口数量相等,所述分水器和净水设备通过管道相连接,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塑夹管排,所述塑夹管排内设置有与管道数量相等的空腔,以使管道布置整齐有序。本装置结构简单,布局美观整齐大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