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364861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93964.7

申请日:

2013.11.22

公开号:

CN103614922A

公开日:

2014.03.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5/568申请日:20131122|||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5/568; D06M15/647; D06M11/79; D06M101/34(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15/568

申请人:

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迎春; 李金华; 李晓霞; 孟雅贤; 张悦

地址:

118303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集环路汤池工业园9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代理人:

路云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将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10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20-30份、异氰酸酯交联剂1-1.5份、交联促进剂1.2-1.8份、二氧化硅类消光粉3-5份、丁酮或甲苯15份混合制成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面料上,干增重4-6g/m2。其防缝纫针孔处钻绒效果好,同时保证面料耐寒性、透湿性、耐洗性、柔软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1)面料选择:锦纶FDY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纱支 20D-40D、密度290T-400T;
(2)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沾水等级≥3级;
(3)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压力9-11Mpa,温度100-110℃,车速30-40 m/min;
(4)涂层胶制备,原料重量配比: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份;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0-3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   1 -1.5份;
交联促进剂   1.2-1.8份;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3-5份;
丁酮或甲苯  15份;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丁酮或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丁酮或甲苯调粘度4000-5000mPa.s,得涂层胶;
(5)涂层:将上述步骤(4)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3)处理后的面料上, 160-170℃烘干0.5-1分钟,干增重4-6g/m2;
上述方法中调粘度用的丁酮或甲苯用量不包含在配料的丁酮、甲苯配比量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S其中之一或两种混合使用;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艳滑;
异氰酸酯交联剂,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剂DF-897;
交联促进剂,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促进剂DF-899;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选自赢创德固赛Evonik Degussa产品 消光粉TS-100。

说明书

说明书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纺织品面料后整理技术,具体涉及的是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加工处理方法,以解决羽绒服面料缝纫针孔处钻绒问题。
背景技术
羽绒服钻绒现象一直困扰着羽绒面料生产企业和服装加工企业,也给消费者使用带来诸多不便。行业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防钻绒面料产品及防钻绒羽绒服装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羽绒服面料防钻绒效果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增加面料的织造密度,二是通过镜面轧光整理,三是用聚氨酯类或有机硅涂层胶对面料涂层,或用整理剂浸轧处理。来提高面料的防钻绒效果。如专利CN 102433743 B公开的‘防钻绒面料的加工方法’,即为采用浸轧整理剂的办法获得面料防钻绒的效果。但这些方法都是针对面料的因素来保证防钻绒的。对于缝纫线的针孔处钻绒问题上述几种方法并不能给予解决。镜面轧光后面料的针孔更不易回缩。而一般普通涂层面料缝纫针孔回缩亦不理想,针孔处钻绒问题明显。
目前缝纫针孔处防钻绒主要还是通过缝纫线及缝制工艺的选择应用来解决,以尽量减小钻绒问题。专利CN101113540A公开的“羽绒服防钻绒缝纫线及其制造方法”就是通过改变缝纫线来解决缝纫针孔处钻绒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通过对面料后整理(涂层)解决羽绒服面料钻绒,特别是缝纫针孔处钻绒问题,通过面料基布与涂层胶的良好结合来满足防钻绒效果,尤其是满足缝纫针孔处防钻绒效果,同时选配的涂层胶可保证以较低的增重来确保面料防钻绒性、耐寒性、透湿性、耐洗性、柔软性等综合指标,使面料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服用舒适性更优。
本发明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
(1)面料选择:锦纶FDY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纱支 20D-40D、密度290T-400T;
(2)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沾水等级≥3级;
(3)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压力9-11Mpa,温度100-110℃,车速30-40 m/min;
(4)涂层胶制备,原料重量配比: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份;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0-3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   1 -1.5份;
交联促进剂   1.2-1.8份;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3-5份;
丁酮或甲苯   15份;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丁酮或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丁酮或甲苯调粘度4000-5000mPa.s,得涂层胶;
(5)涂层:将上述步骤(4)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3)处理后的面料上, 160-170℃烘干0.5-1分钟,干增重4-6g/m2。
上述方法中调粘度用的丁酮或甲苯用量不包含在配料的丁酮、甲苯配比量中;
上述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S其中之一或两种混合使用;
上述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艳滑;
上述异氰酸酯交联剂,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剂DF-897;
上述交联促进剂,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促进剂DF-899;
上述二氧化硅类消光粉,首选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类消光粉,可选赢创德固赛(Evonik Degussa)产品 消光粉TS-100。 
本发明解决了羽绒服面料钻绒特别是缝纫针孔处钻绒问题,同时保证了面料耐寒性、透湿性、耐洗性、柔软性等综合指标,使面料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服用舒适性更优。
本发明通过对面料的选择和对面料进行拒水 、轧光预处理,使面料表面达到拒水、平滑致密的效果,以减少涂层过程中浆料渗透,使涂层胶成膜连续性好,且手感柔软,提供防钻绒整理效果基本条件。
用甲苯或丁酮调整涂层胶的粘度在4000-5000mPa.s,确保涂层上浆量小,低增重,使涂层后的面料手感柔软、透湿量高。太稠控制较少的上浆量难以实现;太稀,浆料易渗透,成膜性差,且使手感变硬。
虽然单独使用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在面料上涂覆可以赋予面料良好的防钻绒效果,且透湿量高,服用过程不会因出汗产生内胆结霜现象,服用舒适。但由于聚氨酯涂层胶成膜后回弹及滑爽效果不甚理想,在缝纫针孔处防钻绒效果无法达到要求的。
本发明选择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复配,使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有效提升其物理化学性能,包括弹性、滑爽性、热稳定性、耐寒性等;该体系涂层具有高回弹性、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有两方面原因:
(1)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具有螺旋状结构,螺旋结构有助于弹性的发挥,同时其本身具有优异的介电性、柔韧性、耐高低温性和耐候性及较好的疏水性和低表面张力;改性后涂层弹性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提升。
(2) 焙烘过程中,涂层各有效成分在交联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改性聚醚型聚氨酯:其中硅氧烷链段有效嵌在聚氨酯主链中,致使硅氧烷链段向表面迁移的能力受到主链的牵制,表面改性效果得到强化(弹性等其他物理化学性能得到强化),同时成膜时的交联反应提高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使得的有机硅-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弹性的到有效提升;
因此具有高回弹性和滑爽性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在面料上涂覆成膜后,使涂层面料也同时具备了高回弹性及滑爽性,在服装缝纫过程中针孔能够得到及时回缩、闭锁,防止羽绒从缝纫针孔的钻出,而且服用过程中针孔不会出现纰裂与滑移问题,使整理后的面料防钻绒效果显著,尤其是缝纫针孔处防钻绒效果明显提高。
有机硅改性后的聚氨酯涂层胶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与面料结合后低温下不硬、不脆、手感柔软。
二氧化硅消光粉由于其卓越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其呈现出特定的光、电、磁等特性。加入涂层体系中赋予涂层面料良好的抗静电效果,有效降低灰尘的吸附。同时二氧化硅消光粉具有高强、高韧、高稳定性等优良性能,加入涂层中可均匀涂覆并形成一种微粗糙面,使涂层面料耐摩擦滑动性得到提升。
本发明通过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二氧化硅类消光粉复配制得的涂层胶在羽绒服面料上涂层,解决了羽绒服面料钻绒问题特别是缝纫针孔钻绒问题,同时可保证以较低的增重(4-6g/m2)来确保面料防钻绒性、耐寒性、透湿性、耐洗性、柔软性等综合指标,使羽绒服面料综合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面料选择:锦纶FDY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纱支40D*40D、密度290T;
(2)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沾水等级≥3级;
(3)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压力11Mpa,温度110℃,车速30 m/min;
(4)涂层胶制备,原料重量配比: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份;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3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  1份;
交联促进剂  1.2份;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3份;
甲苯  15份;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丁酮25份调粘度4500mPa.s,得涂层胶;
(5)涂层:将上述步骤(4)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3)处理后的面料上,160-170℃烘干1分钟,干增重6g/m2;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
实施例2
(1)面料选择:锦纶FDY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纱支20D*20D、密度370T;
(2)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沾水等级≥3级;
(3)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压力9Mpa,温度100℃,车速35 m/min
(4)涂层胶制备,原料重量配比: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份;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5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  1.2份;
交联促进剂  1.5份;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3份;
甲苯  15份;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丁酮20份调粘度4600mPa.s,得涂层胶;
(5)涂层:将上述步骤(4)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3)处理后的面料上,160-170℃烘干0.7分钟,干增重4g/m2;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和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S以80:20配比混合使用。
实施例3
(1)面料选择:锦纶FDY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纱支30D*30D、密度300T;
(2)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沾水等级≥3级;
(3)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压力10Mpa,温度100℃,车速35 m/min;
(4)涂层胶制备,原料重量配比: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份;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  1.5份;
交联促进剂  1.8份;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4份;
丁酮  15份;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甲苯25份调粘度4800mPa.s,得涂层胶;
(5)涂层:将上述步骤(4)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3)处理后的面料上,160-170℃烘干0.8分钟,干增重5g/m2;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和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S以70:30配比混合使用。
实施例4
(1)面料选择:锦纶FDY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纱支20D*20D、密度400T;
(2)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沾水等级≥3级;
(3)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压力10Mpa,温度100℃,车速40 m/min;
(4)涂层胶制备,原料重量配比: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份;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0份;
异氰酸酯交联剂  1.5份;
交联促进剂  1.8份;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5份;
丁酮 15份;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甲苯30份调粘度4200mPa.s,得涂层胶;
(5)涂层:将上述步骤(4)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3)处理后的面料上,160-170℃烘干0.8分钟,干增重5g/m2;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FS-5800S。
上述实施例中调粘度用的丁酮或甲苯用量不包含在配料的丁酮、甲苯配比量中;
上述实施例中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艳滑;
上述实施例中异氰酸酯交联剂,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剂DF-897;
上述实施例中交联促进剂,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促进剂DF-899;
上述实施例中二氧化硅类消光粉,选自赢创德固赛(Evonik Degussa)产品 消光粉TS-100。 
选择市场现有防钻绒面料进行对比:
对比例1:20D*20D,400T尼丝纺。其是经镜面轧光处理的面料
对比例2:20D*20D,370T尼丝纺。其是聚氨酯涂层胶涂层处理的面料。
对比例3:20D*20D,380T尼丝纺。其是经有机硅涂层胶涂层处理的面料。
具体检测指标对比结果如下表

静水压测试标准执行GB/T4744-1997;
透湿量测试标准执行GB/T12704.1-2009;
钻绒数量测试标准执行GB/T12705-1991;
耐低温性测试标准执行FZ/T01007-2008;
干增重测试标准执行GB/T 4669-1995;
说明:钻绒数量测试是在所有试样制备中缝纫线处均未做粘封液处理,以此来评价针孔处防钻绒效果。
通过上表比较可以看出,由本发明获得的产品其缝纫针孔防钻绒效果明显高于普通防钻绒面料产品,同时其手感、耐低温性及透湿量等指标也达到较高要求,产品综合性能良好。

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149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05 CN 103614922 A (21)申请号 201310593964.7 (22)申请日 2013.11.22 D06M 15/568(2006.01) D06M 15/647(2006.01) D06M 11/79(2006.01) D06M 101/34(2006.01) (71)申请人 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 地址 118303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集环路汤 池工业园 95 号 (72)发明人 张迎春 李金华 李晓霞 孟雅贤 张悦 (74)专利代理机构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代理人 路。

2、云峰 (54) 发明名称 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 其 主要技术特征是将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 份、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0-30 份、 异氰酸 酯交联剂 1-1.5 份、 交联促进剂 1.2-1.8 份、 二氧 化硅类消光粉 3-5 份、 丁酮或甲苯 15 份混合制成 涂层胶, 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面料上, 干增重 4-6g/m2。其防缝纫针孔处钻绒效果好, 同时保证 面料耐寒性、 透湿性、 耐洗性、 柔软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3、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14922 A CN 103614922 A 1/1 页 2 1. 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 其特征是 : (1) 面料选择 : 锦纶 FDY 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 纱支 20D-40D、 密度 290T-400T ; (2) 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 沾水等级 3 级 ; (3) 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 压力 9 11Mpa, 温度 100 110, 车速 30 40 m/min ; (4) 涂层胶制备, 原料重量配比 :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 份 ;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0 30。

4、 份 ; 异氰酸酯交联剂 1 -1.5 份 ; 交联促进剂 1.2-1.8 份 ;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3-5 份 ; 丁酮或甲苯 15 份 ;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丁酮或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 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 合搅拌均匀, 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交联促进剂进 行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适量丁酮或甲苯调粘度 4000-5000mPa.s, 得涂层胶 ; (5) 涂层 : 将上述步骤 (4) 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 (3) 处理后的 面料上, 160 170烘干 0.5 1 分钟, 干增重 4 6g/m2; 上述方法中调粘度用的丁酮或。

5、甲苯用量不包含在配料的丁酮、 甲苯配比量中。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 其特征是 :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FS 5800、 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FS 5800S 其中之一或 两种混合使用 ;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艳滑 ; 异氰酸酯交联剂,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剂 DF 897 ; 交联促进剂,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促进剂 DF 899 ;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选自赢创德固赛 Evonik 。

6、Degussa 产品 消光粉 TS 10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14922 A 2 1/6 页 3 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纺织品面料后整理技术, 具体涉及的是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加 工处理方法, 以解决羽绒服面料缝纫针孔处钻绒问题。 背景技术 0002 羽绒服钻绒现象一直困扰着羽绒面料生产企业和服装加工企业, 也给消费者使用 带来诸多不便。 行业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防钻绒面料产品及防钻绒羽绒服装加工工艺的研 究与开发。 0003 羽绒服面料防钻绒效果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通过增加面料的织造密度, 二是通过镜面轧光整理, 三是用聚氨酯。

7、类或有机硅涂层胶对面料涂层, 或用整理剂浸轧处 理。来提高面料的防钻绒效果。如专利 CN 102433743 B 公开的 防钻绒面料的加工方法 , 即为采用浸轧整理剂的办法获得面料防钻绒的效果。 但这些方法都是针对面料的因素来保 证防钻绒的。对于缝纫线的针孔处钻绒问题上述几种方法并不能给予解决。镜面轧光后面 料的针孔更不易回缩。 而一般普通涂层面料缝纫针孔回缩亦不理想, 针孔处钻绒问题明显。 0004 目前缝纫针孔处防钻绒主要还是通过缝纫线及缝制工艺的选择应用来解决, 以尽 量减小钻绒问题。专利 CN101113540A 公开的 “羽绒服防钻绒缝纫线及其制造方法” 就是通 过改变缝纫线来解决缝。

8、纫针孔处钻绒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 通过对面料后整理 (涂层) 解决羽绒服面料钻绒, 特别是缝纫针孔处钻绒问题, 通过面料基布与涂层胶的良好 结合来满足防钻绒效果, 尤其是满足缝纫针孔处防钻绒效果, 同时选配的涂层胶可保证以 较低的增重来确保面料防钻绒性、 耐寒性、 透湿性、 耐洗性、 柔软性等综合指标, 使面料在满 足功能性的前提下服用舒适性更优。 0006 本发明羽绒服面料防针孔钻绒处理方法 : (1) 面料选择 : 锦纶 FDY 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 纱支 20D-40D、 密度 290T-400T ; (2) 对面料进行拒水。

9、整理, 沾水等级 3 级 ; (3) 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 压力 9 11Mpa, 温度 100 110, 车速 30 40 m/min ; (4) 涂层胶制备, 原料重量配比 :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 份 ;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0 30 份 ; 异氰酸酯交联剂 1 -1.5 份 ; 交联促进剂 1.2-1.8 份 ;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3-5 份 ; 丁酮或甲苯 15 份 ; 说 明 书 CN 103614922 A 3 2/6 页 4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丁酮或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 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 合搅拌均匀, 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

10、氧烷乳化物、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交联促进剂进 行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适量丁酮或甲苯调粘度 4000-5000mPa.s, 得涂层胶 ; (5) 涂层 : 将上述步骤 (4) 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 (3) 处理后的 面料上, 160 170烘干 0.5 1 分钟, 干增重 4 6g/m2。 0007 上述方法中调粘度用的丁酮或甲苯用量不包含在配料的丁酮、 甲苯配比量中 ; 上述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FS 5800、 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FS 5800S 其中之一或 两种混合使用 ; 上述端羟基。

11、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艳滑 ; 上述异氰酸酯交联剂,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剂 DF 897 ; 上述交联促进剂,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促进剂 DF 899 ; 上述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首选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 可选赢创德固赛 (Evonik Degussa) 产品 消光粉 TS 100。 0008 本发明解决了羽绒服面料钻绒特别是缝纫针孔处钻绒问题, 同时保证了面料耐寒 性、 透湿性、 耐洗性、 柔软性等综合指标, 使面料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服用舒适性更优。 0009 本发明通过对面料的选择和对面料进行拒。

12、水 、 轧光预处理, 使面料表面达到拒 水、 平滑致密的效果, 以减少涂层过程中浆料渗透, 使涂层胶成膜连续性好, 且手感柔软, 提 供防钻绒整理效果基本条件。 0010 用甲苯或丁酮调整涂层胶的粘度在 4000-5000mPa.s, 确保涂层上浆量小, 低增重, 使涂层后的面料手感柔软、 透湿量高。 太稠控制较少的上浆量难以实现 ; 太稀, 浆料易渗透, 成膜性差, 且使手感变硬。 0011 虽然单独使用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在面料上涂覆可以赋予面料良好的防钻绒效 果, 且透湿量高, 服用过程不会因出汗产生内胆结霜现象, 服用舒适。但由于聚氨酯涂层胶 成膜后回弹及滑爽效果不甚理想, 在缝纫针孔处。

13、防钻绒效果无法达到要求的。 0012 本发明选择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复配, 使有机硅 改性聚氨酯有效提升其物理化学性能, 包括弹性、 滑爽性、 热稳定性、 耐寒性等 ; 该体系涂层 具有高回弹性、 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有两方面原因 : (1) 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具有螺旋状结构, 螺旋结构有助于弹性的发挥, 同时其本 身具有优异的介电性、 柔韧性、 耐高低温性和耐候性及较好的疏水性和低表面张力 ; 改性后 涂层弹性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提升。 0013 (2) 焙烘过程中, 涂层各有效成分在交联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 烷共聚改性聚醚型聚氨酯 : 其中。

14、硅氧烷链段有效嵌在聚氨酯主链中, 致使硅氧烷链段向表 面迁移的能力受到主链的牵制, 表面改性效果得到强化 (弹性等其他物理化学性能得到强 化) , 同时成膜时的交联反应提高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也使得的有机硅 - 聚氨酯弹性 体材料的弹性的到有效提升 ; 因此具有高回弹性和滑爽性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在面料上涂覆成膜后, 使涂层 面料也同时具备了高回弹性及滑爽性, 在服装缝纫过程中针孔能够得到及时回缩、 闭锁, 防 止羽绒从缝纫针孔的钻出, 而且服用过程中针孔不会出现纰裂与滑移问题, 使整理后的面 说 明 书 CN 103614922 A 4 3/6 页 5 料防钻绒效果显著, 尤其是缝。

15、纫针孔处防钻绒效果明显提高。 0014 有机硅改性后的聚氨酯涂层胶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 与面料结合后低温下不 硬、 不脆、 手感柔软。 0015 二氧化硅消光粉由于其卓越的小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 其呈现出特定的光、 电、 磁等特性。加入涂层体系中赋予涂层面料良好的抗静电效果, 有效 降低灰尘的吸附。同时二氧化硅消光粉具有高强、 高韧、 高稳定性等优良性能, 加入涂层中 可均匀涂覆并形成一种微粗糙面, 使涂层面料耐摩擦滑动性得到提升。 0016 本发明通过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二氧化硅类消 光粉复配制得的涂层胶在羽绒服面料上涂层, 解决了。

16、羽绒服面料钻绒问题特别是缝纫针孔 钻绒问题, 同时可保证以较低的增重 (4 6g/m2) 来确保面料防钻绒性、 耐寒性、 透湿性、 耐 洗性、 柔软性等综合指标, 使羽绒服面料综合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 1 (1) 面料选择 : 锦纶 FDY 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 纱支 40D*40D、 密度 290T ; (2) 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 沾水等级 3 级 ; (3) 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 压力 11Mpa, 温度 110, 车速 30 m/ min ; (4) 涂层胶制备, 原料重量配比 :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 份 ;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

17、化物 30 份 ; 异氰酸酯交联剂 1 份 ; 交联促进剂 1.2 份 ;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3 份 ; 甲苯 15 份 ;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 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 均匀, 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 均匀, 然后加入丁酮 25 份调粘度 4500mPa.s, 得涂层胶 ; (5) 涂层 : 将上述步骤 (4) 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 (3) 处理后的 面料上, 160 170烘干 1 分钟, 干增重 6g/m2;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

18、FS 5800。 0018 实施例 2 (1) 面料选择 : 锦纶 FDY 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 纱支 20D*20D、 密度 370T ; (2) 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 沾水等级 3 级 ; (3) 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 压力 9Mpa, 温度 100, 车速 35 m/ min (4) 涂层胶制备, 原料重量配比 :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 份 ; 说 明 书 CN 103614922 A 5 4/6 页 6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5 份 ; 异氰酸酯交联剂 1.2 份 ; 交联促进剂 1.5 份 ;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3 份 ; 甲苯 15 份 ; 将。

19、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 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 均匀, 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 均匀, 然后加入丁酮 20 份调粘度 4600mPa.s, 得涂层胶 ; (5) 涂层 : 将上述步骤 (4) 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 (3) 处理后的 面料上, 160 170烘干 0.7 分钟, 干增重 4g/m2;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FS 5800 和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FS 5800S 以 80:20 配比混合使用。 001。

20、9 实施例 3 (1) 面料选择 : 锦纶 FDY 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 纱支 30D*30D、 密度 300T ; (2) 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 沾水等级 3 级 ; (3) 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 压力 10Mpa, 温度 100, 车速 35 m/ min ; (4) 涂层胶制备, 原料重量配比 :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 份 ;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0 份 ; 异氰酸酯交联剂 1.5 份 ; 交联促进剂 1.8 份 ;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4 份 ; 丁酮 15 份 ;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 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 均匀。

21、, 再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 均匀, 然后加入甲苯 25 份调粘度 4800mPa.s, 得涂层胶 ; (5) 涂层 : 将上述步骤 (4) 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 (3) 处理后的 面料上, 160 170烘干 0.8 分钟, 干增重 5g/m2;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中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FS 5800 和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FS 5800S 以 70:30 配比混合使用。 0020 实施例 4 (1) 面料选择 : 锦纶 FDY 全拉伸丝织造的平纹织物, 纱。

22、支 20D*20D、 密度 400T ; (2) 对面料进行拒水整理, 沾水等级 3 级 ; (3) 对进行拒水整理后的面料用轧光机进行轧光, 压力 10Mpa, 温度 100, 车速 40 m/ min ; (4) 涂层胶制备, 原料重量配比 : 说 明 书 CN 103614922 A 6 5/6 页 7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 100 份 ;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20 份 ; 异氰酸酯交联剂 1.5 份 ; 交联促进剂 1.8 份 ; 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5 份 ; 丁酮 15 份 ; 将二氧化硅类消光粉与甲苯混合搅拌充分溶解, 然后与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混合搅拌 均匀, 再依次加入端羟。

23、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交联促进剂进行搅拌 均匀, 然后加入甲苯 30 份调粘度 4200mPa.s, 得涂层胶 ; (5) 涂层 : 将上述步骤 (4) 制得的涂层胶用浮刀式涂层机涂覆在上述步骤 (3) 处理后的 面料上, 160 170烘干 0.8 分钟, 干增重 5g/m2; 聚醚型聚氨酯涂层胶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软型防水透湿底胶 FS 5800S。 0021 上述实施例中调粘度用的丁酮或甲苯用量不包含在配料的丁酮、 甲苯配比量中 ; 上述实施例中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物,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柔艳滑 ; 上述实施例中异氰酸酯交联剂,。

24、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剂 DF 897 ; 上述实施例中交联促进剂, 选自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品 交联促进剂 DF 899 ; 上述实施例中二氧化硅类消光粉, 选自赢创德固赛 (Evonik Degussa) 产品 消光粉 TS 100。 0022 选择市场现有防钻绒面料进行对比 : 对比例 1 : 20D*20D, 400T 尼丝纺。其是经镜面轧光处理的面料 对比例 2 : 20D*20D, 370T 尼丝纺。其是聚氨酯涂层胶涂层处理的面料。 0023 对比例 3 : 20D*20D, 380T 尼丝纺。其是经有机硅涂层胶涂层处理的面料。 0024 具体检测指标对。

25、比结果如下表 说 明 书 CN 103614922 A 7 6/6 页 8 0025 静水压测试标准执行 GB/T4744-1997 ; 透湿量测试标准执行 GB/T12704.1-2009 ; 钻绒数量测试标准执行 GB/T12705 1991 ; 耐低温性测试标准执行 FZ/T01007-2008 ; 干增重测试标准执行 GB/T 4669-1995 ; 说明 : 钻绒数量测试是在所有试样制备中缝纫线处均未做粘封液处理, 以此来评价针 孔处防钻绒效果。 0026 通过上表比较可以看出, 由本发明获得的产品其缝纫针孔防钻绒效果明显高于普 通防钻绒面料产品, 同时其手感、 耐低温性及透湿量等指标也达到较高要求, 产品综合性能 良好。 说 明 书 CN 103614922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