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1461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05 CN 103614618 A (21)申请号 201310650524.0 (22)申请日 2013.12.06 C22C 38/06(2006.01) B22D 11/06(2006.01) C21D 8/12(2006.01) (71)申请人 东北大学 地址 110819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 3 号巷 11 号 (72)发明人 许云波 张元祥 王洋 曹光明 李成刚 刘振宇 方烽 卢翔 王国栋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代理人 梁焱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双辊。
2、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 工钢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双 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 法。本发明方法是首先按照成分冶炼钢水, 然后 控制浇注温度为 16001540, 将钢液经中间包 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到铸带, 对铸带进行冷却, 于 500700进行卷取, 然后酸 洗后进行冷轧、 退火,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 钢。本发明通过铸轧流程的特殊优势来控制铸带 晶粒尺寸和织构组分, 充分提高退火板晶粒的尺 寸和有利织构组分, 提高电工钢的磁性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3 页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14618 A CN 103614618 A 1/1 页 2 1.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 进行 : (1) 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C 95%) 后, 织构类型非常统一, 以 织构 ( RD) 和 织构 ( ND) 为主, 经过大于 80% 冷轧压下和再结晶退火后对磁性能不利的 织 构占主导地位, 所以导致成品的磁感不高。 上面提到的专利普遍通过提高热轧终轧温度, 添 加 Sn 和 P 等晶界偏聚元素, 热。
4、轧带常化等措施来改善织构, 可以弱化 织构, 但是并没有 从根本上改变 织构占主导地位的问题, 所以磁感提高有限。 说 明 书 CN 103614618 A 3 2/8 页 4 0005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不同于传统薄带的生产方法, 省去了加热、 热轧等生产工序, 以 转动的两个铸辊作为结晶器, 将钢水直接注入铸轧辊和侧封板形成的熔池内, 液态钢水在 短时间 (亚) 快速凝固并承受微小塑性变形而直接生产出 14mm 薄带钢, 由于双辊薄带连铸 由于凝固时存在 ND 的温度梯度, 凝固时形成大量 100 位向晶粒, 从而使得 织 构很弱或几乎没有。利用织构的遗传性可以使无取向硅钢成品中的 100 。
5、或 Goss 组分增 加, 从而提高磁感 ; 而且薄带连铸的铸带组织比传统热轧组织的晶粒更加粗大、 均匀 (平均 晶粒尺寸可达到 300m 以上) , 其晶粒尺寸甚至大于传统热轧后经过常化 (或预退火) 处理 的热轧板, 这种粗大晶粒在冷轧中生成更多剪切带从而促进对磁性能有利的 100 和 Goss 取向晶粒生成, 有利于减少热轧过程中形成的 织构的遗传作用, 降低铁损和磁各向异 性, 提高磁性能。 0006 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 ((Si+Al) RD, 主要以 Goss 和 Cube 取向) 较多以提高磁 感应强度。 成分、 冷轧前组织和织构直接影响再结晶晶粒的尺寸和晶体取向, 从而影响最终。
6、 磁性能。由于对磁性能不利的 织构 ( ND) 多在冷轧前的原晶界处形核长大, 而 取向晶粒多在晶内剪切带处形核长大, 所以要求冷轧前组织晶粒均匀粗大, 以便减少晶 界形核数量, 提高退火后晶粒尺寸和 组分强度进而提高磁感, 降低铁损。常规流程热轧 说 明 书 CN 103614618 A 4 3/8 页 5 板中的晶粒以 和 取向为主, 经过冷轧后晶界处储能较高, 而且晶体取向绕 轴转 动到111位向, 再结晶过程中形成晶界或原位形核, 生成大量对磁性能不利的织 构, 导致磁感较低。 0010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机理, 通过铸轧流程的特殊优势来控制铸带晶粒尺寸和织构 组分, 充分提高退火板晶。
7、粒的尺寸和有利织构组分, 提高磁性能。 钢水直接进入熔池凝固成 型, 由于高温凝固产生晶粒达到几百微米的级别, 远超过热轧带常化的晶粒粗化效果, 而且 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 晶粒的取向多为 100 面织构, 极少量的 和 织构, 这使得退火 织构中 织构的强度大大下降, 同时 100 取向晶粒数量提高, 各项均匀性提高。 0011 通过工艺变化可以看到, 铸带组织是可控的, 随着过热度提高, 铸带组织明显粗 化, 冷轧再结晶组织也随之粗化, 而且退火织构随之优化, 有利的 Goss 织构和 Cube 织构占 主导地位, 而 织构极大弱化, 使得铁损降低, 磁感提高。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8、 是本发明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原理示意图 ; 图 2 是实施例 19 中铸带组织在不同浇注温度条件下组织演化图 ; 其中 : (a) 1540 ; (b) 1560 ; (c) 1580 ; 图 3 是实施例 19 中铸带组织在不同过热度条件下铸带水平截面织构演化图 ; 其中 : (a) 1540 ; (b) 1560 ; (c) 1580 ; 图 4 是实施例 19 中铸带组织在经冷轧退火后的退火织构演化图 ; 其中 : (a) 1540 ; (b) 1560 ; (c) 1580 ; 图 5 是实施例 19 中铸带组织经冷轧退火后的组织演化图 ; 其中 : (a) 。
9、1540 ; (b) 1560 ; (c) 1580 ; 图 6 是实施例 1015 中铸带组织在不同浇注温度条件下组织演化图 ; 其中 : (a) 1560 ; (b) 1580 ; (c) 1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专利申请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U1260204 ; 51174059) 资助下完成的。 0014 实施例 1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 照 化 学 成 分 质 量 百 分 比 : 0.0034%C、 1.31%Si、 0.32%Mn、 0.25%Al, 并 限 制 0.0043%O、 0.。
10、005% S, 0.0045%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4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 到厚度为 2.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2 (a) 所示, 晶粒大小为 98m, 晶粒取向如图 3(a) 所示, 铸带晶体取向中 100 组分明显提高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08, 终冷温度 970, 然后于 50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50 。
11、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其典型组织和织构如图 4(a) 和图 5(a) , 可以看到高过热度条件下, 再结晶晶粒长大, 而有利织构 Goss 和 Cube 组分占主导地位, 而 说 明 书 CN 103614618 A 5 4/8 页 6 有害的 织构组分得到极大弱化。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测 30 片试样 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5.28W/kg, 磁感 B50为 1.79T。 0015 实施例 2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
12、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1%C、 1.30%Si、 0.33%Mn、 0.27%Al, 并限制 0.0042%O、 0.005% S, 0.0041%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6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到厚度为 2.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2(b)所示, 晶粒大小为 160m, 晶粒取向如图 3(b) 所示, 铸带晶体取向中 100 组分明显提高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15, 终冷温度 960, 然后于 50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
13、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5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其典型组织和织构如图 4(b) 和图 5(b) , 可以看到高过热度条件下, 再结晶晶粒长大, 而有利织构 Goss 和 Cube 组分占主导地位, 而 有害的 织构组分得到极大弱化。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测 30 片试样 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4.78W/kg, 磁感 B50为 1.81T。 0016 实施例 3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
14、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5%C、 1.32%Si、 0.30%Mn、 0.24%Al, 并限制 0.0046%O、 0.0039% S, 0.0041%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8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到厚度为 2.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2(c)所示, 晶粒尺寸为 380m, 晶粒取向如图 3(c) 所示, 铸带晶体取向中 100 组分明显提高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20, 终冷温度 980, 然后于。
15、 50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5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其典型组织和织构如图 4(c) 和图 5(c) , 可以看到高过热度条件下, 再结晶晶粒长大, 而有利织构 Goss 和 Cube 组分占主导地位, 而 有害的 织构组分得到极大弱化。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测 30 片试样 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4.16W/kg, 磁感 B50为 1.82T。 0。
16、017 实施例 4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1%C、 1.29%Si、 0.31%Mn、 0.26%Al, 并限制 0.0046%O、 0.0046% S, 0.0050%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4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到厚度为 2.4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2(a) 所示, 晶粒取向如图 3 (a) 所示, 铸带晶体取向中 100 组分明显提高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
17、度 1318, 终冷温度 972, 然后于 60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说 明 书 CN 103614618 A 6 5/8 页 7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5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其典型组织和织构如图 4(a) 和图 5(a) , 可以看到高过热度条件下, 再结晶晶粒长大, 而有利织构 Goss 和 Cube 组分占主导地位, 而 有害的 织构组分得到极大弱化。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
18、各测 30 片试样 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5.01W/kg, 磁感 B50为 1.79T。 0018 实施例 5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5%C、 1.30%Si、 0.33%Mn、 0.30%Al, 并限制 0.0041%O、 0.0049% S, 0.0040%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6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到厚度为 2.4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2(b) 所示, 晶粒取向。
19、如图 3 (b) 所示, 铸带晶体取向中 100 组分明显提高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07, 终冷温度 979, 然后于 60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5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其典型组织和织构如图 4(b) 和图 5(b) , 可以看到高过热度条件下, 再结晶晶粒长大, 而有利织构 Goss 和 Cube 组分占主导地位, 而 有害的 织构组分得到极大。
20、弱化。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测 30 片试样 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4.66W/kg, 磁感 B50为 1.79T。 0019 实施例 6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3%C、 1.32%Si、 0.33%Mn、 0.25%Al, 并限制 0.0047%O、 0.005% S, 0.0049%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8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 到厚度为 2.4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
21、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2(c) 所示, 晶粒取向如图 3 (c) 所示, 铸带晶体取向中 100 组分明显提高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10, 终冷温度 979, 然后于 60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5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其典型组织和织构如图 4(c) 和图 5(c) , 可以看到高过热度条件下, 再结晶晶粒长大, 而有利织构 Goss 和 Cube 组。
22、分占主导地位, 而 有害的 织构组分得到极大弱化。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测 30 片试样 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4.10W/kg, 磁感 B50为 1.82T。 0020 实施例 7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1%C、 1.36%Si、 0.35%Mn、 0.28%Al, 并限制 0.0042%O、 0.0043% S, 0.0045%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4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 到厚。
23、度为 2.43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2(a) 所示, 晶粒取向如图 3 说 明 书 CN 103614618 A 7 6/8 页 8 (a) 所示, 铸带晶体取向中 100 组分明显提高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00, 终冷温度 960, 然后于 70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5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其典型组织和织构如图 4(。
24、a) 和图 5(a) , 可以看到高过热度条件下, 再结晶晶粒长大, 而有利织构 Goss 和 Cube 组分占主导地位, 而 有害的 织构组分得到极大弱化。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测 30 片试样 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4.92W/kg, 磁感 B50为 1.79T。 0021 实施例 8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4%C、 1.32%Si、 0.32%Mn、 0.27%Al, 并限制 0.0041%O、 0.0040% S, 0.0045% N, 其余为 Fe 。
25、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6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 到厚度为 2.4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2(b) 所示, 晶粒取向如图 3 (b) 所示, 铸带晶体取向中 100 组分明显提高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05, 终冷温度 975, 然后于 70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5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
26、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其典型组织和织构如图 4(b) 和图 5(b) , 可以看到高过热度条件下, 再结晶晶粒长大, 而有利织构 Goss 和 Cube 组分占主导地位, 而 有害的 织构组分得到极大弱化。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测 30 片试样 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4.38W/kg, 磁感 B50为 1.81T。 0022 实施例 9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5%C、 1.29%Si、 0.31%Mn、 0.30%Al, 并限制 0.0044%O、 0.005%。
27、 S, 0.0047%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8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 到厚度为 2.49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2(c) 所示, 晶粒取向如图 3 (c) 所示, 铸带晶体取向中 100 组分明显提高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10, 终冷温度 975, 然后于 70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5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
28、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其典型组织和织构如图 4(c) 和图 5(c) , 可以看到高过热度条件下, 再结晶晶粒长大, 而有利织构 Goss 和 Cube 组分占主导地位, 而 有害的 织构组分得到极大弱化。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测 30 片试样 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4.00W/kg, 磁感 B50为 1.82T。 0023 实施例 10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3%C、 0.96%Si、 0.34%Mn、 0.24%A。
29、l, 并限制 0.0044%O、 说 明 书 CN 103614618 A 8 7/8 页 9 0.0048% S, 0.0040%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6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 到厚度为 2.4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6 (a) 所示, 晶粒尺寸为 40m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18, 终冷温度 960, 然后于 55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
30、%N2, 退火条件为 84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 测 30 片试样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6.4W/kg, 磁感 B50为 1.80T。 0024 实施例 11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33%C、 0.98%Si、 0.35%Mn、 0.26%Al, 并限制 0.0043%O、 0.0062% S, 0.0042%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31、 158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到厚度为 2.4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6(b) 所示, 晶粒尺寸为 75m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20, 终冷温度 965, 然后于 55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4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 测 30 片试样取平均值, 其。
32、 P15/50为 5.8W/kg, 磁感 B50为 1.81T。 0025 实施例 12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 照 化 学 成 分 质 量 百 分 比 : 0.0032%C、 0.98%Si、 0.34%Mn、 0.26%Al, 并 限 制 0.0044%O、 0.0063% S, 0.0043%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60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到厚度为 2.4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6(c) 所示, 晶粒尺寸为 30。
33、0m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26, 终冷温度 970, 然后于 55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4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 测 30 片试样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5.3W/kg, 磁感 B50为 1.84T。 0026 实施例 13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
34、骤进行 : (1)按 照 化 学 成 分 质 量 百 分 比 : 0.0043%C、 0.91%Si、 0.32%Mn、 0.27%Al, 并 限 制 0.0041%O、 0.0046% S, 0.0046%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6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 到厚度为 2.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6 (a) 所示, 晶粒尺寸为 40m, 卷取温度不能影响铸带宏观组织, 但是由于高温卷取促使一部分固溶元素较为充分析出, 说 明 书 CN 103614618 A 9 8/8 页 10 第二相粒子粗。
35、化, 降低对再结晶晶粒长大的影响, 从而降低铁损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18, 终冷温度 960, 然后于 65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4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 测 30 片试样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6.2W/kg, 磁感 B50为 1.80T。 0027 实施例 14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
36、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41%C、 0.88%Si、 0.31%Mn、 0.22%Al, 并限制 0.0042%O、 0.0052% S, 0.0049%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58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 到厚度为 2.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6 (b) 所示, 晶粒尺寸为 75m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25, 终冷温度 965, 然后于 65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37、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4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 测 30 片试样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5.5W/kg, 磁感 B50为 1.82T。 0028 实施例 15 双辊薄带连铸制备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 如图 1 所示,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按照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 : 0.0042%C、 0.92%Si、 0.32%Mn、 0.25%Al, 并限制 0.0046%O、。
38、 0.0053% S, 0.0047% N, 其余为 Fe 冶炼钢液 ; (2) 控制浇注温度为 1600, 将钢液经中间包浇入旋转的钢辊中并快速凝固并成型, 得到厚度为 2.5mm、 组织粗大均匀的铸带, 铸带的金相组织如图 6(c)所示, 晶粒尺寸为 300m ; (3) 对铸带进行冷却, 控制开冷温度 1330, 终冷温度 970, 然后于 550进行卷取 ; (4) 对卷取的铸带酸洗后进行冷轧, 得到厚度 0.5mm 的带钢, 对带钢进行连续退火, 保 护气氛为体积分数为 30%H2+70%N2, 退火条件为 840 240s, 在冲片后采用 750 2h 退 火消除残余应力, 得到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 对电工钢的磁性能采用单片测量, 横纵各 测 30 片试样取平均值, 其 P15/50为 5.1W/kg, 磁感 B50为 1.84T。 说 明 书 CN 103614618 A 10 1/3 页 11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14618 A 11 2/3 页 1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14618 A 12 3/3 页 13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14618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