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转动的换位部段的输送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可转动的换位部段的输送设备.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893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19 CN 103648931 A (21)申请号 201280033160.5 (22)申请日 2012.06.22 102011078707.0 2011.07.05 DE B65G 37/02(2006.01) B65G 47/80(2006.01) B62D 65/18(2006.01) F26B 15/14(2006.01) (71)申请人 杜尔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比蒂希海姆 - 比辛根 (72)发明人 克劳斯海因松 卢茨菲利普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1。
2、9 代理人 杨靖 车文 (54) 发明名称 具有可转动的换位部段的输送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设备 (2) , 其用于运输物 体, 例如货物或工件, 尤其是机动车车身 (12) 。输 送设备 (2) 具有输送路段 (16) , 物体 (12) 可以在 改变运动方向 (46、 50、 54、 8)的情况下利用位置 固定地布置的驱动系统 (40、 42) 在该输送路段上 移位。根据本发明, 输送路段 (16) 具有至少一个 换位部段 (24、 30、 36) , 物体 (12) 以第一运动方向 (48、 52、 56) 被运送至该换位部段, 在换位部段中 物体 (12) 绕转动轴线。
3、 (48、 52、 56) 转动, 并且物体 (12) 以不同于第一运动方向 (46、 50、 54) 的第二 运动方向 (50、 54、 58) 从该换位部段被运走。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1.02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2/062079 2012.06.22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04520 DE 2013.01.10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7。
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8931 A CN 103648931 A 1/2 页 2 1. 一种用于运输相继跟随的物体, 例如货物或工件, 尤其是机动车车身 (12、 612) 的输 送设备 (2、 652) , 所述输送设备具有输送路段 (16、 616) , 所述物体 (12、 612) 能够利用位置 固定的驱动系统 (40、 42) 在所述输送路段上运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路段 (16、 616) 具有至少一个换位部段 (24、 30、 36、 624、 632) , 所述物体 (12、 612) 以第一运动方向 (48、 52、 56、 646、 650) 被运送至。
5、所述换位部段, 在所述换位部段中, 所 述物体 (12、 612) 绕转动轴线 (48、 52、 56、 648、 656) 转动, 并且所述物体 (12、 612) 以不同于 所述第一运动方向 (46、 50、 54、 646、 650) 的第二运动方向 (50、 54、 58、 650、 652) 从所述换位 部段被运走。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路段 (16、 616) 包括位于所 述换位部段 (24、 30、 36、 624、 632) 之前的加速部段 (22、 622) 和位于所述换位部段之后的制 动部段 (26、 626) , 其中, 在所述。
6、加速部段 (22、 622) 中, 所述物体 (12、 612) 利用运送单元 (23, 623) 从第一运输 速度 (vT1) 加速至更高的第二运输速度 (vT2) , 已被加速的物体 (12、 612)从所述加速部段 (22、 622)以其中一个运动方向 (48、 52、 56、 646、 650) 运送至所述换位部段 (24、 30、 36、 624、 632) , 在所述换位部段 (24、 30、 36、 624、 632) 中绕所述转动轴线 (48、 52、 56、 648、 656) 转动并且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 (46、 50、 54、 646、 650) 的第二运动方向 (。
7、50、 54、 58、 650、 652) 转交至所述制动部段 (26、 626) , 并 且 转交至所述制动部段 (26、 626) 的物体 (12、 612) 利用移交单元 (29、 629) 从第三运输速 度 (vT3) 制动至更低的第四运输速度 (vT4) 。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路段 (16) 构造有位于所述 加速部段 (22) 之前的运输部段 (20) , 在该运输部段中, 所述物体 (12) 以基本上保持不变的 运输速度 (vT1) 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路段 (16) 构造有位。
8、于 所述制动部段 (26) 之后的运输部段 (27) , 在该运输部段中, 所述物体 (12) 以基本上保持不 变的运输速度 (vT4) 运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4 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体 (12) 在所述 加速部段 (22) 中以变化的加速度加速和 / 或所述物体 (12) 在所述制动部段 (29) 中以变化 的加速度制动。 6.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输速度 (vT1) 和所述第四运输速度 (vT4) 具有相同的值。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体 。
9、(12) 在所述 换位部段 (24) 中制动, 绕所述转动轴线 (48) 转动并接着再次加速。 8.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7 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路段 (16) 具 有彼此平行的输送部段 (20、 27) , 在所述输送部段中, 所述物体 (12) 以彼此反向的运动方 向移位和 / 或所述输送路段 (16) 具有至少一个呈 W 形引导的部段和 / 或回纹状引导的部 段, 和 / 或至少一个矩形的部段和 / 或以 U 形引导的部段。 9.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位部段 (24)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48。
10、931 A 2 2/2 页 3 具有能绕所述转动轴线 (48) 转动的转动设备 (78) , 所述转动设备具有直线运动装置 (83、 85) , 所述直线运动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运动方向 (46、 50、 54) 上接收物体 (12) 并在所述第 二运动方向 (50、 54、 58) 上释放物体 (12) 。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用于使所述物体 (12) 在所述转动设 备 (78) 上运动的所述直线运动装置 (83、 85) 构造有与位置固定的转动轴线 (56) 在空间上 错开布置的移位路径 (94、 96) 。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输。
11、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用于使所述物体 (12) 在所述 转动设备 (78) 上运动的所述直线运动装置 (83、 85) 构造有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且与位置 固定的转动轴线 (56) 在空间上错开布置的移位路径 (94、 96) 。 12. 根据权利要求 9 至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运动装置 (83、 85) 具有驱动器 (90、 92) , 所述驱动器布置在所述转动设备 (78) 上方或者所述驱动器 位于所述转动设备 (78) 下方。 13. 根据权利要求 9 至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运动装置 (83、 85) 设计用于使在所。
12、述第一运动方向 (46、 50、 54) 上运送的物体 (12) 制动并且使物体 (12) 在所述第二运动方向 (50、 54、 58) 上加速。 14. 一种用于处理工件表面的机组 (1) , 尤其是用于在热气体环境区域 (108) 中干燥工 件、 例如机动车车身 (12) 的机组, 所述机组具有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3 中任一项构造的输送 设备 (2) 。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机组, 所述机组具有根据权利要求 12 构造的输送设备 (2) , 其中, 所述转动设备 (78) 的驱动器 (110) 布置在隧道式干燥器 (60) 的热气体环境区域 (108) 之外。 16. 根。
13、据权利要求 14 或 15 所述的机组, 所述机组具有根据权利要求 12 构造的输送设 备 (2) , 其中, 所述转动设备 (78) 的直线运动装置 (82、 84) 布置在隧道式干燥器 (60) 的热气 体环境区域 (108) 中并且具有驱动器 (90、 92) , 所述驱动器定位在所述隧道式干燥器 (60) 的热气体环境区域 (108) 之外, 其中, 所述直线运动装置 (82、 84) 的驱动器 (90、 92) 利用传 动器进行联接, 所述传动器包括从所述热气体环境区域 (108) 之外伸入所述热气体环境区 域 (108) 中的传动元件 (102) , 所述传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从所述。
14、热气体环境区域 (108) 之 外延伸进入所述热气体环境区域 (108) 中的、 由具有低于10W/(mK), 尤其低于1W/(mK) 的热导率的材料, 例如陶瓷或塑料制成的部段。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机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装置至少部分由隔热的壳体 (104) 包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48931 A 3 1/9 页 4 具有可转动的换位部段的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设备, 其用于运输相继跟随地布置的物体, 例如货物或工件, 尤其是机动车车身, 该输送设备具有输送路段, 物体在改变运动方向情况下可以利用位置 固定的驱动系统在输送路段。
15、上运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输送设备的机组, 其 用于处理工件表面, 尤其是用于干燥工件, 例如机动车车身。 背景技术 0002 由 DE199 50 202A1 或 EP0 641 984B1 公知有开头提到类型的输送设备。这种输 送设备用于工业化生产机组, 尤其是涂层机组或清洁机组。 利用这种输送设备, 工件架连同 生产物体可以运动通过机组, 工件架例如是筐或框架或支架, 尤其是被称为 “滑车” 的运输 滑板, 在其上容纳有生产物体。 在此, 工件架在大量部分被驱动、 部分不被驱动的辊上运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任务是提供一种输送设备, 利用该输送机组可以运输在输送路段上相。
16、继跟 随地布置的物体以高通过量通过布置在狭窄空间上的机组。 0004 该任务通过开头提到类型的输送设备来解决, 其中, 输送路段包括至少一个换位 部段, 物体以第一运动方向被运送至该换位部段, 在该换位部段中, 物体绕位置固定的转动 轴线转动, 并且物体以不同于第一运动方向的第二运动方向从该换位部段被运走。 0005 该输送设备优选具有带换位部段的输送路段, 加速部段位于该换位部段之前而制 动部段位于该换位部段之后。 0006 在加速部段中, 物体利用运送单元从第一运输速度 vT1加速至比 vT1更高的第二运 输速度 vT2。然后已加速的物体以第一运动方向从加速部段运送至换位部段。在换位部段 。
17、中, 它们绕转动轴线转动, 然后以不同于第一运动方向的第二运动方向被转交至制动部段。 然后转交至制动部段的物体利用移交单元从第三运输速度vT3制动至比vT3更低的第四运输 速度 vT4。在优选的变型方案中, vT1和 vT4彼此相应, 同样一方面 vT1与 vT2之间的差以及另 一方面 vT3与 vT4之间的差彼此相应。 0007 物体在换位之前加速并且在换位之后制动可以实现在足够的时间间隔内和狭窄 的空间中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在此, 用于物体换位的时间间隔尤其通过加速的大小和加 速部段以及必要时还有制动部段的长度来确定。 0008 输送设备优选包括运输部段, 在该运输部段中, 工件架或生产物。
18、体以基本上恒定 的速度运动。由此可以实现以很低的耗费按规定遵守涂层机组中处理工件表面的过程时 间。 0009 根据本发明, 这种运输部段位于加速部段之前或制动部段之后。 0010 在加速部段中可以向物体施加加速力, 当物体在加速部段中移位时该加速力发生 变化。也就是说, 物体的加速度例如可以随着在加速部段中向前移位逐渐提高并随后再次 逐渐减小。相应地, 物体可以在制动部段中利用变化的加速度制动。 说 明 书 CN 103648931 A 4 2/9 页 5 0011 在本发明的框架内尤其可以规定, 工件架或生产物体沿着两条基本上平行布置的 线路输送, 同时生产物体遭受改造过程。根据本发明, 这。
19、种改造过程涉及给生产物体涂层 (例如涂漆) 、 辐照过程、 加热过程或冷却过程和 / 或塑性变形或切削变形过程。 0012 为了将运动力传递至工件架或生产物体设置有 (直线) 驱动单元, 其包括被驱动的 牵拉元件例如链条或绳索, 它们与工件架或生产物体机械联接, 并因此沿着一定的路径平 移地与工件架或生产物体一起运动。备选地设置有位置固定地安装的辊, 它们通过滚动运 动给工件架或生产物体提供驱动力矩。 0013 根据本发明, 输送设备此外还包括多个其他输送部段 (所谓的卸载单元) , 工件架 或生产物体在这些输送部段上被加速或制动。 这些输送部段尤其充当在至少一个第一输送 部段与第三输送部段之。
20、间的脱开环节。 0014 这些其他输送部段可以分为加速的卸载单元组和制动的卸载单元组, 其中, 加速 的卸载单元均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进行加速的直线驱动装置, 并且其中, 制动的卸载单元分 别包括至少一个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也可以构造成直线驱动装置或者说整合到直线驱动装 置中。 0015 根据本发明, 输送设备具有换位部段形式的输送部段。 换位部段的特征尤其在于, 布置在换位部段中的工件或相应的工件容纳件能够以几乎任意的角度 (0 vT1。 因而第二输送部段22、 28、 34为加 速部段。此外, 输送路段 16 还包括第三输送部段 24、 30 和 36。第三输送部段 24、 30 和 36 是。
21、换位部段。在构造为换位部段的输送部段 24、 30、 36 中, 滑车 14 连同机动车车身 12 绕转 动轴线 48、 52、 56 转动。在第四输送部段 26、 31、 37 中, 滑车 14 连同机动车车身 12 从第三 运输速度 vT3制动至第四速度 vT4, 其中, 优选选择 vT4vT1。在其他输送部段 626、 634 中, 滑车 614 连同机动车车身 612 从运 输速度 vT3制动至速度 vT4vT3。输送路段 616 还包括输送部段 624、 632。输送部段 624、 632 是换位部段。在换位部段 624、 632 中, 滑车 614 连同机动车车身 612 绕转动轴。
22、线 648、 656 转动。 0071 在输送部段620、 622、 624、 626、 628、 630、 632、 634和636中分别提供有具有驱动系 统 640、 642、 643、 644 的滑车输送装置 621、 623、 625、 629。 0072 滑车输送装置 621、 623 和 629 的构造相应于根据图 1 的输送设备 2 中的滑车输送 装置 621、 623 和 629 的构造。因而关于其他细节可以完整参引根据图 1 的第一实施例。 0073 在充当转向部段的输送部段 624、 632 中, 滑车输送装置 625 分别包括转动设备 658。利用转动设备 658 可以使。
23、滑车 614 连同机动车车身 612 相应于双箭头 670、 672 在用 于容纳滑车的、 在图 6 中以实线标识的位置与用于容纳滑车 614 的、 在图 6 中以虚线示出的 位置之间绕转动轴线 648 或 656 转动 90。在输送设备 602 中, 滑车 614 连同机动车车身 说 明 书 CN 103648931 A 11 9/9 页 12 612 以运动方向 646 被运送至换位部段 624。利用转动设备 658, 机动车车身 612 在换位部 段 624 中绕转动轴线 648 转动并在转动之后以运动方向 650 被运走。相应地, 在输送设备 602 中, 滑车 614 连同机动车车身。
24、 612 以运动方向 650 被运送至换位部段 632。利用转动设 备658, 机动车车身612在换位部段624中绕转动轴线656转动并且在转动之后以运动方向 652 被运走。在输送设备 602 中, 滑车输送装置 623 充当用于换位部段 624 的运送单元, 在 该运送单元中, 滑车 614 连同机动车车身 612 被加速。滑车输送装置 629 是转交单元, 滑车 614 连同机动车车身 612 从换位部段 625 被运送至该转交单元。 0074 总而言之, 尤其要保持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如下优选特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 运输物体, 例如货物或工件, 尤其是机动车车身 12 的输送设备 。
25、2。输送设备 2 具有输送路 段 16, 物体 12 在改变运动方向 46、 50、 54、 58 情况下可利用位置固定的驱动系统 40、 42 在 该输送路段上移位。输送路段 16 具有至少一个换位部段 24、 30、 36, 物体 12 以第一运动方 向 48、 52、 56 被运送至该换位部段, 物体 12 在该换位部段中绕转动轴线 48、 52、 56 转动或枢 转, 并且物体 12 以不同于第一运动方向 46、 50、 54 的第二运动方向 50、 54、 58 从该换位部段 被运走。 说 明 书 CN 103648931 A 12 1/7 页 13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8931 A 13 2/7 页 14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8931 A 14 3/7 页 15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8931 A 15 4/7 页 16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8931 A 16 5/7 页 17 图 5a 图 5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8931 A 17 6/7 页 18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8931 A 18 7/7 页 19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48931 A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