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系统及调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系统及调模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696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 CN 103736967 A (21)申请号 201310728198.0 (22)申请日 2013.12.26 B22D 18/02(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壮 志桥一号 (72)发明人 赵峰 万水平 孙珏 孔跃明 杨苏鹏 贾祥磊 (54) 发明名称 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系统及调模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 系统, 涉及铸造机技术领域, 所述辅助调模系统包 括 : 氮气瓶、 尾板, 。
2、所述尾板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 模辅助气缸, 所述调模辅助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 所述尾板的两侧连接, 所述调模辅助气缸分为前 腔和后腔, 所述前腔与所述氮气瓶管路连通, 后腔 与大气相通, 所述氮气瓶与所述前腔的管路上设 有高压气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挤压铸造机 辅助调模系统, 方便调模, 减少了哥林柱和调节螺 母螺纹的磨损, 并节约了氮气。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6967 A CN 103736967 A 1/。
3、1 页 2 1. 一种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调模系统包括 : 氮气瓶、 尾板, 所述尾板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模辅助气缸, 所述调模辅助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 尾板的两侧连接, 所述调模辅助气缸分为前腔和后腔, 所述前腔与所述氮气瓶管路连通, 后 腔与大气相通, 所述氮气瓶与所述前腔的管路上设有高压气阀。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辅助调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调模系统还包括调模辅 助气缸座板, 其设于所述调模辅助气缸的上方, 所述调模辅助气缸与调模辅助气缸座板连 接。 3. 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模方法包括 : S1 : 调模辅。
4、助气缸悬吊于调模辅助气缸座板下方, 对称分布于尾板的两侧, 调模辅助气 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尾板两侧连接 ; S2 : 在氮气瓶中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 打开高压气阀, 氮气瓶中的氮气进入调模辅助气 缸的前腔 ; S3 : 通过调模辅助气缸将尾板向上提拉, 与尾板、 中板、 屈肘扩里机构的重量相互抵消, 从而减小调节螺母和哥林柱之间螺纹的摩擦力 ; S4 : 通过高压气阀控制, 将调模辅助气缸中的氮气排到大气中。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36967 A 2 1/2 页 3 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系统及调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铸造机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
5、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参照图 1 所示, 立式挤压铸造机在使用过程中, 经常需要更换模具 (图中 3 为静模 具, 4 为动模具) , 由于模具厚度的不同, 所以需要经常性的调节尾板 7 相对于头板 1 之间的 距离。 0003 调模的原理是 : 调模液压马达 9 带动调模大齿轮 11 转动, 大齿轮 11 带动四个调 模中间齿轮 10 转动, 四个中间齿轮 10 带动四根哥林柱 2 上的四个调节螺母 12 转动, 由于 四个调节螺母 12 和尾板 7 轴向相对固定, 从而调节螺母 12 的转动就能带动尾板 7 在哥林 柱 2 上下运动。从而达到调模的目的卧式挤压铸造机的调模机构运用上。
6、述方法即可达到目 的, 但是对于立式挤压铸造机而言, 中板 5、 屈肘扩里机构 6、 尾板 7 整个的重量全部由调节 螺母 12 与哥林柱 2 之间的螺纹间隙承承担, 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增加, 单独依靠上述的 调模方法已经无法实现调模。以往的调模辅助机构中调模辅助气缸 8 的活塞杆连接在中 板 5 上, 缺点是 : 调模过程中, 每次锁模和开模过程调模辅助气缸 8 的活塞杆都要随着中板 5 上下动, 这样, 调模辅助气缸 8 中的氮气就必须排掉, 每次更换模具后, 都必须试着调模数 次才能到合适位置, 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氮气。 发明内容 0004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要。
7、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系统, 方便调模。 0006 (二) 技术方案 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系统, 所述辅助 调模系统包括 : 氮气瓶、 尾板, 所述尾板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模辅助气缸, 所述调模辅助气 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尾板的两侧连接, 所述调模辅助气缸分为前腔和后腔, 所述前腔与 所述氮气瓶管路连通, 后腔与大气相通, 所述氮气瓶与所述前腔的管路上设有高压气阀。 0008 其中, 所述辅助调模系统还包括调模辅助气缸座板, 其设于所述调模辅助气缸的 上方, 所述调模辅助气缸与调模辅助气缸座板连接。 0009 并提供了。
8、一种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方法, 所述调模方法包括 : 0010 S1 : 调模辅助气缸悬吊于调模辅助气缸座板下方, 对称分布于尾板的两侧, 调模辅 助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尾板两侧连接 ; 0011 S2 : 在氮气瓶中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 打开高压气阀, 氮气瓶中的氮气进入调模辅 助气缸的前腔 ; 0012 S3 : 通过调模辅助气缸将尾板向上提拉, 与尾板、 中板、 屈肘扩里机构的重量相互 抵消, 从而减小调节螺母和哥林柱之间螺纹的摩擦力 ; 0013 S4 : 通过高压气阀控制, 将调模辅助气缸中的氮气排到大气中。 说 明 书 CN 103736967 A 3 2/2 页 4 0014 (。
9、三) 有益效果 00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系统, 方便调模, 减少了哥林柱和调 节螺母螺纹的磨损, 并节约了氮气。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本发明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2 是图 1 沿 A-A 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9 如图 1 2 所示, 所述辅助调模系统包括 : 氮气瓶 14、 尾板 7, 所述尾板 7 两侧分别 设有一个调模辅助气缸 8, 所述调模辅助气缸 8 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尾。
10、板 7 的两侧连接, 所 述调模辅助气缸8分为前腔和后腔, 所述前腔与所述氮气瓶14管路连通, 后腔与大气相通, 所述氮气瓶 14 与所述前腔的管路上设有高压气阀 15。 0020 优选地, 所述辅助调模系统还包括调模辅助气缸座板 13, 其设于所述调模辅助气 缸 8 的上方, 所述调模辅助气缸 8 与调模辅助气缸座板 13 连接。 0021 进一步地, 提供了一种立式挤压铸造机辅助调模方法, 所述调模方法包括 : 0022 S1 : 调模辅助气缸8悬吊于调模辅助气缸座板13下方, 对称分布于尾板7的两侧, 调模辅助气缸 8 的活塞杆分别与尾板 7 两侧连接 ; 0023 S2 : 在氮气瓶 。
11、14 中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 打开高压气阀 15, 氮气瓶 14 中的氮气进 入调模辅助气缸 8 的前腔 ; 0024 S3 : 通过调模辅助气缸 8 将尾板 7 向上提拉, 与尾板 7、 中板 5、 屈肘扩力机构 6 的 重量相互抵消, 从而减小调节螺母 12 和哥林柱 2 之间螺纹的摩擦力 ; 0025 S4 : 通过高压气阀控制, 将调模辅助气缸中的氮气排到大气中。 0026 本发明的优点是 : 0027 1、 使得调模更轻松, 减少哥林柱 2 和调节螺母 12 螺纹的磨损。 0028 2、 以往的调模辅助机构中调模辅助气缸8的活塞杆连接在中板5上, 缺点是 : 调模 过程中, 每次锁模。
12、和开模过程调模辅助气缸 8 的活塞杆都要随着中板 5 上下动, 这样, 调模 辅助气缸 8 中的氮气就必须排掉, 每次更换模具后, 都必须试着调模数次才能到合适位置, 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氮气, 而该辅助调模系统中气缸 8 中的氮气不需要排掉, 大大节省了 氮气的用量。 0029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 因此所有 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说 明 书 CN 103736967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696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