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拆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缝纫机拆针装置.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13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 CN 103741388 A (21)申请号 201310731394.3 (22)申请日 2013.12.27 D05B 55/00(2006.01) (71)申请人 吴江市震宇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522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镇开 发区同心西路 8 号 (72)发明人 胡粉义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代理人 王凌霄 (54) 发明名称 一种缝纫机拆针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拆针装置, 具有限位 导杆, 所述限位导杆上设置有手压式夹针钳, 夹。
2、针 钳之间设置有扩张簧, 该扩张簧滑动套接于限位 导杆的外部, 且其下方的限位导杆外套置有弹簧 ; 所述限位导杆下方设置有收纳桶, 该收纳桶的桶 口位于夹针钳的正下方。这种缝纫机拆针装置结 构简单, 通过机械夹持脱针, 比较省力, 且能够将 废针收纳起来, 便于集中处理, 也提高了安全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1388 A CN 103741388 A 1/1 页 2 1. 一种缝纫机拆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
3、: 具有限位导杆 (1) , 所述限位导杆 (1) 上设置有 手压式夹针钳 (2) , 夹针钳 (2) 之间设置有扩张簧 (3) , 该扩张簧 (3) 滑动套接于限位导杆 (1) 的外部, 且其下方的限位导杆 (1) 外套置有弹簧 (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拆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限位导杆 (1) 下方设置有 收纳桶 (5) , 该收纳桶 (5) 的桶口位于夹针钳 (2) 的正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41388 A 2 1/1 页 3 一种缝纫机拆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拆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缝纫。
4、机是一种能够将多块缝料缝合在一起的机械设备。 而缝纫机上用于缝纫线引 线的器件便是缝纫机机针, 缝纫机机针固定设置在缝纫机的机头上, 机针针尖部位设置有 引线孔。 为了保证缝制件的美观, 缝纫机机针直径比较小, 因此, 在缝纫机工作时, 容易出现 断针现象, 而缝纫机机针都是通过针杆夹头夹持的, 因此其咬合力比较大, 断针拔去比较困 难, 而且容易伤到手, 比较危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缝纫机机针从针杆上取下的缝 纫机拆针装置。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缝纫机拆针装 置, 具有限位导杆, 所述限位。
5、导杆上设置有手压式夹针钳, 夹针钳之间设置有扩张簧, 该扩 张簧滑动套接于限位导杆的外部, 且其下方的限位导杆外套置有弹簧。 0005 优选的, 所述限位导杆下方设置有收纳桶, 该收纳桶的桶口位于夹针钳的正下方。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 : 这种缝纫机拆针装置结构简单, 通过机械 夹持脱针, 比较省力, 且能够将废针收纳起来, 便于集中处理, 也提高了安全性。 0007 附图说明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发明缝纫机拆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 : 1、 限位导杆 ; 2、 夹针钳 ; 3、 扩张簧 ; 4、 弹簧 ; 5、 收。
6、纳桶。 0010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 图 1 所示一种缝纫机拆针装置, 具有限位导杆 1, 所述限位导杆 1 上设置有手压式夹针 钳 2, 夹针钳 2 之间设置有扩张簧 3, 该扩张簧 3 滑动套接于限位导杆 1 的外部, 且其下方的 限位导杆 1 外套置有弹簧 4 ; 为了能够收纳拆卸下的机针, 所述限位导杆 1 下方设置有收纳 桶 5, 该收纳桶 5 的桶口位于夹针钳 2 的正下方。 0011 使用时, 通过夹针钳 2 夹住机针, 收纳桶 5 位于机针正下方, 然后用手指捏住夹针 钳 2, 向下压, 通过夹针钳 2 将机针取下, 最后松开夹针钳 2, 机针落入收纳桶 5 内。 0012 这种缝纫机拆针装置结构简单, 通过机械夹持脱针, 比较省力, 且能够将废针收纳 起来, 便于集中处理, 也提高了安全性。 0013 需要强调的是 :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741388 A 3 1/1 页 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41388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