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35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63556 A (21)申请号 201210273884.9 (22)申请日 2012.08.03 A01D 45/10(2006.01) A01D 75/00(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科利亚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新塘镇新和 北路广州东部 ( 增城 ) 汽车产业基地 (72)发明人 彭康益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4220 代理人 王德祥 (54) 发明名称 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
2、公开了一种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 置, 包括上风机、 下风机, 其中上风机包括驱动箱、 上风机马达、 风机轴、 风机安装座, 驱动箱包括出 口腔、 下部的圆形腔座, 圆形腔座与出口腔相连 接, 驱动箱安装在风机安装座上, 风机轴上安装有 扇叶机构, 风机轴竖直设置, 上风机马达固定在驱 动箱上, 上风机马达与风机轴连接, 风机安装座上 设有相互连通的圆柱形腔、 出蔗腔和入蔗腔, 出蔗 腔和入蔗腔位于圆柱形腔下方, 出蔗腔和入蔗腔 左右相对设置, 所述封口盖板上设有两路出风口, 一路出风口将风力向上吹送, 另一路出风口倾斜 将风力吹到上风机入口部位。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 能够有效提升甘蔗的蔗叶剥净。
3、率与有效降低蔗段 中的含杂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3556 A CN 103563556 A 1/1 页 2 1. 一种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包括上 风机、 下风机, 其中上风机包括驱动箱、 上风机马达、 风机轴、 风机安装座, 驱动箱包括出口 腔、 下部的圆形腔座, 圆形腔座与出口腔相连接, 驱动箱安装在风机安装座上, 风机轴上安 装有扇叶机构, 风机轴竖直设。
4、置, 上风机马达固定在驱动箱上, 上风机马达与风机轴连接, 风机安装座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圆柱形腔、 出蔗腔和入蔗腔, 出蔗腔和入蔗腔位于圆柱形腔 下方, 出蔗腔和入蔗腔左右相对设置, 下风机包括风箱、 风箱轴、 风轮罩、 下风机出口盖、 封口盖板和叶轮组合体, 风箱轴安 装在风箱上, 叶轮组合体安装在风箱轴上, 在叶轮组合体上安装有风轮罩, 风轮罩安装在风 箱上, 风箱轴由驱动机构驱动, 风箱的顶面设有出风口, 下风机出口盖安装在风箱的出风口 上, 下风机出口盖上设有出风道, 出风道上设有上侧风道口和下侧风道口, 而且出风道的风 道口径自上而下依次是上大、 中小、 下大, 下风机出口盖的下侧风道。
5、口与风箱顶面的出风口 连接, 封口盖板安装在下风机出口盖的上侧风道口上, 所述封口盖板与风机安装座连接, 所述封口盖板上设有两路出风口, 一路出风口将风 力向上吹送, 另一路出风口倾斜将风力吹到上风机入口部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箱内设有隔 板形成两个风腔, 风箱的两侧均设有侧风口, 风箱的顶面设有两个风箱出风口, 风箱两侧的 侧风口上分别安装叶轮组合体, 所述风轮罩通过支撑板焊合安装在风箱上, 所述出口盖的 上侧风道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 第二顶板连接有第一顶板, 第一顶板与封口盖板 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6、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驱动箱的出口 腔上连接有出口盖, 出口盖由顶面板和两侧的面板连接构成一槽形结构, 出口盖上的槽形 结构的槽口朝下, 出口腔上设有风机马达安装孔, 在出口腔的出口部位设有顶面板和两侧 的面板, 出口盖的顶面板、 两侧的面板分别与出口腔上的顶面板和两侧的面板对应配合固 定连接, 出口盖的顶面板与出口腔上的顶面板之间安装有顶面隔层, 出口盖的两侧的面板 与出口腔上的两侧的面板之间安装有侧面隔层。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驱动箱的圆形 腔座上设有无上、 下底面的圆形腔和风机马达安装孔, 风机马达安装孔与圆。
7、形腔座上的圆 形腔同轴线设置, 风机安装座上设有驱动箱摆动马达安装槽, 在安装槽上焊接有驱动箱摆 动马达固定支座, 风机安装座的圆柱形腔与圆形腔座上的圆形腔之间密封连接且在驱动箱 摆动马达的驱动下驱动箱能够摆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扇叶机构包括 扇叶座, 在扇叶座上设有各扇叶的扇叶基部段, 每一扇叶基部段连接有扇叶主体段。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封口盖板由一 块面上开了两排条形孔的折弯板与焊接成三角形的条板焊接而成, 而且封口盖板呈倾斜状 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甘蔗收。
8、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风机马达为 液压马达, 下风机风箱轴的驱动机构为液压马达。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3556 A 2 1/4 页 3 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甘蔗收割机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比较低, 国内的甘蔗种植区的甘蔗收获工作基本 上由人工完成,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 作业环境差。我国研究开发的甘蔗收割机主要以整秆 式收割机为主, 中国专利 2004200065614 公开的整秆式甘蔗收割机, 可以完成对甘蔗的扶 倒、 切梢、 切割、 喂入。
9、、 输送、 剥叶和集堆作业。整秆式甘蔗收割机将甘蔗铺放或堆放在蔗地 里, 还需要人工或机械将甘蔗捡拾起来剥叶或装车, 辅助人工较多。 0003 我国自行研制的甘蔗联合收割机有侧挂式收割机、 前置式收割机、 整体式收割机 等多种形式,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对收获倒伏严重的甘蔗适应性不强、 切割装置易堵塞、 甘蔗 剥净率低、 收获后的甘蔗含杂率高等。 国外甘蔗机械化发达的国家, 主要采用的是切段式甘 蔗联合收获机, 国内也出现了几种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但没有专门涉及甘蔗剥净率与 甘蔗含杂率的问题。 0004 后 来,申 请 人 研 究 开 发 了 一 种 切 段 式 甘 蔗 联 合 收 割 机,专 。
10、利 号 是 ZL200910173230.7, 该专利公开了排杂装置的部分技术, 即排杂装置的鼓风机将杂质吸入 后通过排杂管排出, 输送剥叶装置的输出端的下出口管处的鼓风机能将参杂在甘蔗段中的 剩余杂质吹走, 没有再进一步涉及具体的有效结构措施来提升甘蔗的蔗叶剥净率与有效降 低蔗段中的含杂率, 在实际工作中, 这些具体的有效结构措施及其它相应的结构直接决定 了甘蔗剥净率与甘蔗含杂率的高低, 而在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中, 不提高蔗叶剥净率和 蔗段中的含杂率这些性能, 会直接影响甘蔗后续的加工工作, 降低甘蔗后续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提升甘蔗的蔗叶剥净率与有效。
11、降低蔗段中的含杂 率的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0006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包括上风 机、 下风机, 其中上风机包括驱动箱、 上风机马达、 风机轴、 风机安装座, 驱动箱包括出口腔、 下部的圆形腔座, 圆形腔座与出口腔相连接, 驱动箱安装在风机安装座上, 风机轴上安装有 扇叶机构, 风机轴竖直设置, 上风机马达固定在驱动箱上, 上风机马达与风机轴连接, 风机 安装座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圆柱形腔、 出蔗腔和入蔗腔, 出蔗腔和入蔗腔位于圆柱形腔下方, 出蔗腔和入蔗腔左右相对设置, 下风机包括风箱、 风箱轴、 风轮罩。
12、、 下风机出口盖、 封口盖板 和叶轮组合体, 风箱轴安装在风箱上, 叶轮组合体安装在风箱轴上, 在叶轮组合体上安装有 风轮罩, 风轮罩安装在风箱上, 风箱轴由驱动机构驱动, 风箱的顶面设有出风口, 下风机出 口盖安装在风箱的出风口上, 下风机出口盖上设有出风道, 出风道上设有上侧风道口和下 侧风道口, 而且出风道的风道口径自上而下依次是上大、 中小、 下大, 下风机出口盖的下侧 说 明 书 CN 103563556 A 3 2/4 页 4 风道口与风箱顶面的出风口连接, 封口盖板安装在下风机出口盖的上侧风道口上, 所述封 口盖板与风机安装座连接, 所述封口盖板上设有两路出风口, 一路出风口将风。
13、力向上吹送, 另一路出风口倾斜将风力吹到上风机入口部位。 0007 所述风箱内设有隔板形成两个风腔, 风箱的两侧均设有侧风口, 风箱的顶面设有 两个风箱出风口, 风箱两侧的侧风口上分别安装叶轮组合体, 所述风轮罩通过支撑板焊合 安装在风箱上, 所述出口盖的上侧风道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 第二顶板连接有第 一顶板, 第一顶板与出口盖固定连接。 0008 所述驱动箱的出口腔上连接有出口盖, 出口盖由顶面板和两侧的面板连接构成一 槽形结构, 出口盖上的槽形结构的槽口朝下, 出口腔上设有风机马达安装孔, 在出口腔的出 口部位设有顶面板和两侧的面板, 出口盖的顶面板、 两侧的面板分别与出口腔上的顶。
14、面板 和两侧的面板对应配合固定连接, 出口盖的顶面板与出口腔上的顶面板之间安装有顶面隔 层, 出口盖的两侧的面板与出口腔上的两侧的面板之间安装有侧面隔层。 0009 所述驱动箱的圆形腔座上设有无上、 下底面的圆形腔和风机马达安装孔, 风机马 达安装孔与圆形腔座上的圆形腔同轴线设置, 风机安装座上设有驱动箱摆动马达安装槽, 在安装槽上焊接有驱动箱摆动马达固定支座, 风机安装座的圆柱形腔与圆形腔座上的圆形 腔之间密封连接且在驱动箱摆动马达的驱动下驱动箱能够摆动。 0010 所述扇叶机构包括扇叶座, 在扇叶座上设有各扇叶的扇叶基部段, 每一扇叶基部 段连接有扇叶主体段。 0011 所述封口盖板由一块。
15、面上开了两排条形孔的折弯板与焊接成三角形的条板焊接 而成, 而且封口盖板呈倾斜状设置。 0012 所述上风机马达为液压马达, 下风机风箱轴的驱动机构为液压马达。 0013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由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可知, 上风机马达通过风机轴, 驱动风扇叶高速转动, 产生大的 气流通过鼓风机构送出, 同时下风机通过液压马达高速旋转, 带动左右叶轮组合高速旋转, 产生大的气流, 通过下风机封口盖板吹向蔗叶, 使蔗叶流向上风机入口, 随着上风机气流排 出。在上下风机的配合作用下, 大幅提高了排杂能力。另外出风口摆动马达通过链条驱动 鼓风机构旋转, 实现排杂方向的任意选择, 方便排杂。在液压油缸的。
16、作用下, 整个上风机装 置可以绕机架左和支架右所组成的轴心向下摆动, 便于清理三级输送装置, 同时, 在车辆运 输途中, 可以减低高度, 方便运送。 0014 特别是上风机 : 1) 采用独特的扇叶机构设计, 增强了吸风量, 使排杂更顺畅, 大大 提高了排杂效率 ; 2) 采用液压驱动扇叶, 驱动功率大, 转速平稳, 拍杂能力强 ; 3) 上风机排 杂口采用可 180转动结构设计, 可以自由调整排杂口位置, 避免了对跟机人员造成的不 便 ; 4) 上风机前后旋转的结构设计, 机器在运送过程中, 可以调整高度, 避免超高, 同时维修 过程中, 有利于切断刀的清理和调整。下风机 : 1) 独特的扇。
17、叶组合设计, 增强了出风量 ; 2) 两段扇叶组合方便了转配和维修, 方便调整 ; 3) 下风机出口盖上的出风道采用了上大, 中 小, 下大的结构, 有效地增强了出风量。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3563556 A 4 3/4 页 5 图 2 是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封口盖板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图 3 之 A-A 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 如图 1、 图 2, 示出了本发明甘蔗。
18、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有关零部件, 即风机安装座 1、 上 风机油管架 2、 驱动箱 3、 耐磨板 4、 顶耐磨板 5、 出口上板耐磨板 6、 出口盖 7、 卡环 8、 深沟轴 承 9、 上风机传动筒 10、 风机轴 11、 外部输送筒 12、 螺母 13、 扇叶座 14、 扇叶 15、 防尘罩 16、 垫片 17、 螺栓 18、 上 (下) 风机马达 19、 摆动马达安装座 20、 三级输送 21、 液压油缸 22、 支架 左 23、 支架右 24、 机架 25、 出风口摆动马达 26、 马达轴联轴器 27、 下风机轴联轴器 28、 马达 安装板29、 左轮罩30、 左支撑板焊合31、 风箱轴3。
19、2、 左叶轮组合33、 风箱34、 右叶轮组合35、 右支撑板焊合 36、 右轮罩 37、 下风机出口盖 38、 顶板 39、 顶板 40、 封口盖板 41。 0017 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上的排杂装置包括上风机、 下风机、 支架 25, 其中上风机包括驱 动箱 3、 上风机马达 19、 风机轴 11、 风机安装座 1, 驱动箱 3 包括出口腔、 下部的圆形腔座, 圆 形腔座与出口腔相连接, 驱动箱 3 安装在风机安装座 1 上, 风机轴 11 上安装有扇叶机构, 风 机轴 11 竖直设置, 上风机马达 19 固定在驱动箱 3 上, 上风机马达 19 与风机轴 11 连接, 风 机安装座 1 上设。
20、有相互连通的圆柱形腔、 出蔗腔和入蔗腔, 出蔗腔和入蔗腔位于圆柱形腔 下方, 出蔗腔和入蔗腔左右相对设置, 下风机包括回转体风箱 34、 风箱轴 32、 风轮罩、 下风 机出口盖 38、 封口盖板 41 和叶轮组合体, 风箱 34 为回转体风箱, 风箱轴 32 安装在风箱 34 上, 叶轮组合体安装在风箱轴 32 上, 在叶轮组合体上安装有风轮罩, 风轮罩安装在风箱 34 上, 风箱轴 32 由驱动机构驱动, 风箱的顶面设有出风口, 下风机出口盖 38 安装在风箱 34 的 出风口上, 下风机出口盖 38 上设有出风道, 出风道上设有上侧风道口和下侧风道口, 而且 出风道的风道口径自上而下依次。
21、是上大、 中小、 下大, 下风机出口盖 38 的下侧风道口与风 箱顶面的出风口连接, 封口盖板 41 安装在下风机出口盖 38 的上侧风道口上, 封口盖板 41 与风机安装座1连接, 在封口盖板41上设有两路出风口, 一路出风口将风力向上吹送, 另一 路出风口倾斜将风力吹到上风机入口部位。其中风轮罩包括左轮罩 30 与右轮罩 37。在风 箱 34 内设有隔板形成两个风腔, 风箱 34 的两侧均设有侧风口, 风箱 34 的顶面设有两个风 箱出风口, 风箱34两侧的侧风口上分别安装叶轮组合体即左叶轮组合33与右叶轮组合35, 相应的在左叶轮组合 33 与右叶轮组合 35 上分别安装有左轮罩 30 。
22、与右轮罩 37, 左轮罩 30 与右轮罩 37 分别通过左支撑板焊合 31、 右支撑板焊合 36 安装在风箱上, 下风机出口盖 38 的上侧风道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即顶板 40, 第二顶板连接有第一顶板即顶板 39, 第一顶板 39 与封口盖板 41 固定连接。上风机马达为液压马达, 下风机风箱轴的驱动机构 为液压马达。 0018 在驱动箱3的出口腔上连接有出口盖7, 出口盖7由顶面板和两侧的面板连接构成 一槽形结构, 出口盖 7 上的槽形结构的槽口朝下, 出口腔上设有风机马达安装孔, 在出口腔 的出口部位设有顶面板和两侧的面板, 出口盖 7 的顶面板、 两侧的面板分别与出口腔上的 顶面。
23、板和两侧的面板对应配合固定连接, 出口盖 7 的顶面板与出口腔上的顶面板之间安装 有顶面隔层即顶耐磨板 5, 出口盖 7 的两侧的面板与出口腔上的两侧的面板之间安装有侧 说 明 书 CN 103563556 A 5 4/4 页 6 面隔层即耐磨板 4。在驱动箱的圆形腔座上设有无上、 下底面的圆形腔和风机马达安装孔, 风机马达安装孔与圆形腔座上的圆形腔同轴线设置, 风机安装座 1 上设有驱动箱摆动马达 安装槽, 在安装槽上焊接有驱动箱摆动马达固定支座, 风机安装座 1 的圆柱形腔与圆形腔 座上的圆形腔之间密封连接且在驱动箱摆动马达即出风口摆动马达 26 的驱动下驱动箱能 够摆动。 0019 扇叶。
24、机构包括扇叶座 14, 在扇叶座上设有各扇叶的扇叶基部段, 每一扇叶基部段 连接有扇叶主体段即扇叶 15。封口盖板 41 由一块面上开了两排条形孔的折弯板与焊接成 三角状的条板焊接而成, 而且封口盖板呈倾斜状设置, 折弯板的折弯夹角为 160, 如图 3、 图 4, 更具体来说, 折弯板由板段 411 与板段 412 构成, 板段 411 与板段 412 之间的夹角呈 160角, 三角状的条板 413 的的一边与板段 411 平贴固定连接, 这样三角状条板把来至下 风机的风分成两部分, 分别经封口板上的两排条形孔吹到不同位置。 一部分风力向上吹, 一 部分倾斜吹到上风机部位, 从而即保证了两个主要部分的风力, 又能把风力分布到整个蔗 叶布置区, 提高了排杂效率。封口盖板采用 160折弯板且用斜安装方式, 既保证了两部分 风力的吹出点又有利于蔗杆掉下后, 滑进收集袋 (未画出) 。 说 明 书 CN 103563556 A 6 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3556 A 7 2/3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3556 A 8 3/3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3556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