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录放装置和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462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89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8709.9

申请日:

1998.08.24

公开号:

CN1213123A

公开日:

1999.04.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G11B5/027; H04N5/91; H04N5/782

主分类号:

G11B5/027; H04N5/91; H04N5/782

申请人: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发明人:

広畑直人; 金城寿雄; 水野良夫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1997.08.23 JP 242029/9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增勇;王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具有旋转磁鼓的磁性录放装置,在旋转磁鼓上这样布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旋转磁头,使得当磁带向前行进时,第一和第二磁头扫描磁带,当磁带以相反方向行进时,第三和第四磁头扫描磁带。第一和第二磁头具有磁缝隙,该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上磁轨宽度的沿顺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第三和第四磁头具有磁缝隙,该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上磁轨宽度的沿逆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磁性录放装置包括: 带有磁缝隙的第一和第二旋转磁头,所述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 上磁轨宽度的沿顺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 具有磁缝隙的第三磁头和第四磁头,所述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 上磁轨宽度的沿逆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 旋转磁鼓,第一和第二旋转磁头被这样布置在所述旋转磁鼓上, 使得在磁带沿第一方向行进时,第一和第二旋转磁头扫描所述磁带, 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被这样布置在所述旋转鼓上,使得在磁带沿着与 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行进时,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扫描所述磁 带; 记录装置,用于当磁带沿第一方向行进时,利用第一和第二旋转磁 头在磁带的第一磁轨上记录带有导向信号的数据,同时,在相邻的两 个所述第一磁轨之间有未记录区,每一个未记录区的宽度大致至少与 每一第一磁轨的宽度相等;并且,用于当磁带沿着第二方向行进时, 利用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在对应于未记录区的第二磁轨上记录数据; 第一控制装置,用来这样控制记录装置,使得在磁带沿着第一方向 行进的初始记录时,利用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将数据至少记录在每一 未记录区的一部分上;以及 第二控制装置,用于在重放过程中,当磁带根据记录在所述磁轨上 的导向信号而沿着第一或第二方向行进时,控制旋转磁头扫描磁带。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这样 控制旋转磁头和磁带之间的角度关系,使得当磁带沿第一和第二方向 行进时,旋转磁头的各旋转轨迹和磁带参考边缘之间的角度始终彼此 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点在于:当磁带以第一方向行进 时,在初始记录过程中记录在第一磁轨上的数据至少被分为插入数据 区,音频信号区,视频信号区和子码区。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磁带以第一方向行进 时,在初始记录过程中记录在每一未记录区上的数据具有插入数据 区。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磁头 以第一相同高度设置在旋转磁鼓上对角地相对的位置上,同时,连接 所述第一和第二磁头的对角线穿过旋转磁鼓中心;所述第三和第四旋 转磁头以第二相同高度设置在旋转磁鼓上对角地相对的位置上,同 时,第三和第四磁头的对角线穿过旋转磁鼓中心;第三旋转磁头被设 置在旋转磁鼓上这样的位置、使得第三磁头在磁带上形成的磁轨接着 由第一磁头所形成的磁轨;以及第四旋转磁头被设置在旋转磁鼓上这 样的位置、使得第四磁头在磁带上形成的磁轨接着由第二磁头所形成 的磁轨。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所述第二高度的 差等于每一磁轨的宽度。
7: 一种在磁带上记录数据,并从磁带上重放数据的方法,所述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磁带沿特定的方向行进时,在初始记录中将数据记录在磁带上具 有未记录区的第一磁道,每个未记录区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轨 之间; 当磁带沿特定的方向行进时,在初始记录中,将带有导向信号的数 据至少记录在每一未记录区的一部分上;以及 根据记录在每一未记录区部分上的导向信号,从所述第一磁轨上重 放数据。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 骤:当磁带以上述特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行进时,将数据记录在所述未 记录区。

说明书


磁性录放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螺旋扫描式磁性录放装置和方法。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家用螺旋扫描式往复(向前和倒转)录放的数字视频磁带录象机(VCR)。

    家用数字VCR使用自动跟踪查找(ATF)技术。ATF系统记录主要信号,例如,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字数据,并利用安装在磁鼓组件的上旋转磁鼓的旋转磁头把跟踪导向信号插入磁带上。跟踪控制是通过把从位于主信号磁轨两侧的磁轨再生的导向信号的串扰分量进行比较来完成的。

    详细地说,在没有导向信号记录的磁轨两侧形成这样的磁轨:将频率为f1的导向信号记录在一种磁轨上,而将频率为f2的导向信号记录在另一磁轨上。如图1A和图1B所示,图中举例说明这种磁轨配置,其中,在没有导向信号记录的磁轨(由f0表示)之间,每隔一个磁轨交替地排列两种类型的磁轨。

    当扫描没有导向信号记录的磁轨时,利用旋转磁头从这些磁轨上重放频率f1和f2的导向信号的串扰分量。旋转磁头的头轨迹宽度比所述磁轨要宽。为了旋转磁头精确地控制磁轨,对跟踪进行控制,使得重放的串扰电平彼引相等。

    利用ATF系统记录在磁轨上的信号,如图2A所示,具有分为插入数据区(插入和磁轨信息区ITI),音频信号区(AUDIO),视频信号区(VIDEO),子码区(SUBCODE),等等的格式。在每一磁轨两端留有边缘(图中没有显示)。而且,在两个区域之间,例如,在视频和音频区域之间设置缝隙。

    另外,在ITI区内记录了转换时序参考信号。转换时序参考信号将转换ITI、音频、视频和子码区,例如,用于在这些区域内数据的后记录。例如,通过转换时序参考信号,只有视频区能够被设置为记录方式。另外,利用ITI区域内的导向信号可以进行后记录版本的磁轨控制。

    图3A到图3C中举例说明利用螺旋扫描磁性录放装置所进行的往复记录。

    图3C所示的磁轨地组成如下:

    首先,在磁带T沿着“b”向前方向行进时,首先形成图3A所示的具有相当于至少一个磁轨宽度的缝隙的磁轨。其次,在磁带T沿着“-b”反向方向行进时,形成图3B中用斜线表示的其他磁轨。详细地说,通过旋转磁头,在正向记录时形成的缝隙上记录由图3B中用斜线表示的磁轨,这时磁头转动的轨迹不与图3A中所示的磁轨角度一致。

    图3A和3B中所示的ATF系统的往复记录中有两个缺点。

    如图1A和图1B所示,例如,在重放操作中,ATF系统要求重放频率为f1和f2的两个导向信号。

    然而,如图3A所示,在螺旋扫描式磁性录放装置第一正向记录时形成的两个磁轨之间存在一个非记录区。如果紧接在第一正向记录之后进行重放,则将没有用于跟踪控制的串扰分量被重放。

    另一个缺点是在螺旋扫描式磁性录放装置反向重放中不能很好地重放串扰分量。因为用于反向重放的旋转磁头的磁头磁轨宽度与螺旋扫描中用于反向记录的磁轨宽度相等。这样,例如,在图1A中,在旋转磁头扫描无导向信号(f0)的磁轨时,不能很好地重放来自于频率f1和f2的导向信号的串扰分量。

    提供其磁头磁轨宽度大于旋转录放磁头磁轨宽度的只用来跟踪的旋转磁头也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种只用来跟踪的旋转磁头需要大空间,因此不能满足产品体积小和低成本的要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录放装置和方法,其中利用具有相同的磁头磁轨宽度的旋转磁头,始终能够重放串扰分量。

    本发明提供的磁性录放装置包括:具有磁缝隙的第一磁头和第二磁头,所述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上磁轨宽度的沿顺时针方向的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具有磁缝隙的第三磁头和第四磁头,所述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上磁轨宽度的沿逆时针方向的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旋转磁鼓,第一和第二旋转磁头被这样布置在所述旋转磁鼓上,以便在磁带沿第一方向行进时,第一和第二旋转磁头扫描所述磁带,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被这样布置在旋转磁鼓上,以便在磁带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行进时,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扫描所述磁带;记录装置,用于当磁带沿第一方向行进时,利用第一和第二旋转磁头在磁带的第一磁轨上记录带有导向信号的数据,同时,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磁轨之间有未记录区,每一个未记录区的宽度大致至少与每一第一磁轨的宽度相等,并且,用于当磁带沿着第二方向行进时,利用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在对应于未记录区的第二磁轨上记录数据;第一控制装置,所述装置用来控制记录装置,使得在磁带沿着第一方向行进的初始记录时,利用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将数据至少记录在每一未记录区的一部分上;以及第二控制装置,在重放过程中,当磁带根据记录在磁轨上的导向信号沿第一或第二方向行进时,所述装置用来控制旋转磁头扫描磁带。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磁带上记录数据,以及从磁带上重放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初始记录中,当磁带沿特定方向行进时,将数据记录在具有未记录区的磁带的第一磁轨上,每个未记录区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磁轨之间;在初始记录中,当磁带沿特定方向行进时,将带有导向信号的数据记录在至少每一未记录区的一部分上;以及根据记录在每一未记录区的一部分上的导向信号从第一磁轨上重放数据。

    图1A和图1B举例说明记录在磁带上的导向信号;

    图2A到图2C举例说明在往复记录中记录在磁带上的磁轨;

    图3A到图3C举例说明在往复记录中记录在磁带上的磁轨;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磁性录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ATF电路4的方框图;

    图6举例说明磁鼓倾斜机构;

    图7同样举例说明磁鼓倾斜机构;

    图8A和图8B举例说明旋转磁头的配置;

    图9A和图9B举例说明旋转磁头的配置;

    图10是图4中所示磁头转换电路7的方框图;

    图11举例说明在往复记录中记录在磁带上的信号;

    图12是用来说明在第一正向,第一反向,第二正向记录中转换时序的时序图;

    图13A到图13C举例说明在往复记录中记录在磁带上的磁轨。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采用同一参考符号和编号。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磁性录放装置的最佳实施例的方框图。

    待记录的模拟量输入信号,例如,视频和音频信号通过输入端1被输送到录放信号处理器3上。

    信号处理器3将模拟量信号转换成为数字量信号,并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数据通道传送(DCT)块格式化,DCT计算,量化,可变长度编码,误差修正码迭加,以及其它必要的信号处理。

    另外,信号处理器3将所述数字信号格式转换成为另外一种格式,对于磁带上的每一磁轨,所述另一种格式分为插入数字区,音频信号区,视频信号区,子码区等等。具有转换后的格式的数字数据(信号)被输送到带有往复记录识别信号的加法器6上。

    信号处理器3可以是在DVC标准下,以SD和HD方式产生信号的类型。另外,当输入信号是数字信号时,信号处理器3不需要将输入信号转换成为数字信号。

    导向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f1和f2的导向信号,并将它们输送到加法器6上。加法器6将导向信号与数字信号相加,形成记录信号(待记录的信号)。

    所述记录信号通过磁头转换电路7加到旋转磁头H上。磁头转换电路7由来自时序控制器9的磁头转换控制信号(HSW)来控制,以便将记录信号施加到旋转磁头H中的特定旋转磁头上。

    系统(主)控制器5根据来自终端装置(图中没有表示)的输入信号,将控制信号输送到时序控制器9,磁鼓控制器31,磁带行进速度和相位控制器(主导轴控制器)32,磁鼓倾斜控制器8(带有倾斜控制机构)等等。主导轴控制器32在正向或反向记录中的“b”前进方向,或在“-b”倒转方向上,以特定的行进速度控制磁带T。

    磁鼓倾斜控制器8控制旋转磁头H,使它的中心角度倾斜,使得磁带在向前或倒转行进时,它的转动轨迹与磁带参考边缘之间的角度等于磁带上的参考磁轨角度。

    旋转磁头H所重放的信号经过磁头转换电路7被输送到信号处理器3上。信号处理器3对重放信号进行波形补偿,代码检测和锁相,这样把重放信号转换成为数字数据信号。然后,所述数字数据信号被存储在数字存储器内(图中没有显示)。

    以从系统控制器5提供的读启动信号的时序,从数字存储器中读出数字数据。然后,所述数字数据被转换成为串行位流。

    信号处理器3对所述串行位流进行误差修正,可变长度解码和反向-DCT。然后所述串行位流被存储在帧存储器内(图中没有表示)。所述串行位流通过输出端2从帧存储器内读出。

    由旋转磁头H重放的信号还经过磁头转换电路7被提供给ATF电路4。

    图5是ATF电路4的方框图。

    经过输入端4a提供给ATF电路4的重放信号被送到带通滤波器(BPF)38,以便获得频率为f1的第一导向信号。第一导向信号被整流器40检测和整流,并被送到减法器42。

    所述重放信号同时还被送到另一个带通滤波器(BPF)39,以便获得频率为f2的第二导向信号。第二导向信号被整流器41检测和整流,并被送到减法器42。

    减法器42将第一导向信号和第二导向信号相减,产生ATF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ATF误差信号经过采样保持电路(S/H)44从输出端4c输出。S/H电路44是由时序发生器43所提供的导向采样信号控制的。时序发生器43根据重放信号和时序控制器9(图4)所提供的时序信号HSW产生导向采样信号。然后,输出ATF误差信号被送到主导轴控制器32(图4)的加法器34上,作为相位控制信号。

    如图4所示,主导轴控制器32还包括驱动器35,频率-电压转换器(F/V)36和分频器37。

    分频器37对与主导轴11的旋转轴相连的频率发生器(图中没有表示)的输出信号CAPFG进行分频,主导轴马达11用来驱动主导轴33。进行这种分频是为了使磁带T响应系统控制器5的(×2)控制信号在往复记录或重放中以二倍于正常速度的速度行进。在分频器37处被分频的分频信号CAPFG被送到F/V转换器36,并被转换成为速度控制信号。

    加法器34将速度控制信号与ATF误差信号相加。加法器34的输出信号被送到驱动器35。然后,驱动器35的输出信号被送给主导轴马达11,以便控制被主导轴33和压紧滚轮(图中没有画出)夹紧的磁带T,使磁带以特定的速度和相位行进。至此所描述的操作形成图3A中所示的磁轨。

    根据至此所做的说明,往复记录和重放是不能进行的,这是因为如图3B所示,当磁带T在向前的方向上行进时,旋转磁头H的旋转轨迹与磁带倒转行进时的轨迹不同。

    因此,对于往复录放来说,重要的是使当磁带向前行进时,磁头H的旋转轨迹与磁带T的参考边之间的角度,和当磁带倒转行进时,磁头H的旋转轨迹与参考边之间的角度始终等于特定的磁轨角度。

    这种角度调整是由系统控制器5,磁鼓倾斜控制器8,和图6和图7中所示的机构来完成的。

    在图6中,包括上磁鼓Du,下磁鼓Dd和导引环Lr的磁鼓组件DA由磁鼓底座Db支撑。上磁鼓Du被以可以围绕磁鼓组件Da的中心轴12旋转的方式支撑,中心轴12上装配有轴承(图中没有画出)。另一方面,下磁鼓Dd被固定在中心轴12上。

    磁鼓马达30(见图4)使上磁鼓Du旋转产生磁鼓FG和PG信号。磁鼓FG和PG信号被送到磁鼓控制器31,然后磁鼓控制器31把表示磁鼓FG和PG信号的差别的信号输送到系统控制器5。系统控制器5向磁鼓控制器31提供磁鼓控制信号。磁鼓控制器31根据磁鼓控制器信号控制磁鼓马达30。

    设置作为磁带T的参考边Te(见图4)的导轨、与下磁鼓Dd分开的导引环Lr。导引环Lr与下磁鼓Dd的下凸部同轴,在导引环Lr的内表面上形成刀边E,如图7中所示。

    如图6和图7所示,磁鼓倾斜控制器包括:带有马达驱动控制器(图中没有画出)的倾斜驱动马达(DD马达)14;减速齿轮机构15和16,转动编码器17,和位置检测器(预置传感器)18。

    位置检测器18可以具有光发射和接收装置,所述装置具有圆形的、可以在两个装置之间旋转的遮挡板。当圆形遮挡板从光发射器件到光接收器件行进而留下光线行进通道时,所述电路中的位置检测器18将输出一种信号。所述输出信号表示中心轴12或导引环Lr的参考位置。

    通过计算从转动编码器17输出的脉冲数能够检测出圆形遮挡板距离其参考位置的转动量。这提供了磁鼓组件DA偏离中心轴12、或者,导引环Lr偏离其参考位置的偏离量或方向。

    系统控制器5根据磁带T的预定的行进方向和速度的操作方式向磁鼓倾斜控制器8提供控制数据。然后磁鼓倾斜控制器8上下转动螺钉27和29,使得中心轴12在由箭头12a或12b所指方向上倾斜。

    在磁鼓倾斜控制器8的控制下,导引环Lr也向特定的方向倾斜一定量。这在被记录在磁带T上的磁轨具有预定的磁轨角度时提供足够的倾斜调整,而不管磁带行进方向,并且,使得磁带T的参考边Te的行进轨迹和导引环Lr的导向表面G之间匹配。

    当如图8A和8B,以及图9A和9B所示,通过旋转磁头按照方向“a”,以预定旋转速度转动,磁带按向前方向“b”(见图4),以预定行进速度行进,在磁带T上记录磁轨时,如图6和7所示,下磁鼓Dd由支架20a,20b,21a,21b的四个点支撑,导引环Lr由支架22a,22b,23a,23b的四个点支撑。

    在磁鼓底座DB和下磁鼓Dd之间装有弹簧19,而在导引环Lr和磁鼓底座DB之间装有弹簧24和25,将它们互相连接在一起。

    在正向记录时,磁鼓倾斜控制器8驱动螺钉27和29,使得螺钉27将下磁鼓Dd的底面向上顶,而螺钉29则从那里松开,使得支撑点20a和20b与下磁鼓Dd的底面接触。这样中心轴12将用支撑点20a和20b作为旋转支撑点按照12a的方向(见图6)转动。

    另外,在正向记录时,磁鼓倾斜控制器8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将螺钉26和28旋入导引环Lr,并使其与下磁鼓Dd的底面接触(见图6和7),使支撑点22a和22b与下磁鼓Dd的底面接触。这样中心轴12用支撑点22a和22b作为旋转支撑点按照12a的方向(见图6)转动。另一方面,在反向记录或重放时,磁鼓倾斜控制器8驱动螺钉27和29,使得螺钉29将下磁鼓Dd的底面向上顶,而螺钉27则从那里松开,使得支撑点21a和21b与下磁鼓Dd的底面接触。这样中心轴12将用支撑点21a和21b作为旋转支撑点按照12b的方向(见图6)转动。

    另外,在正向记录时,磁鼓倾斜控制器8以彼此相反的方向驱动螺钉26和28,使支撑点23a和23b与下磁鼓Dd的底面接触。这样中心轴12将用支撑点22a和22b作为旋转支撑点按照12b的方向(见图6)转动。

    螺钉26和27同时由相同的机构驱动,螺钉28和29同时由另一相同的机构驱动。因此,为磁鼓组件的倾斜运动而进行的对螺钉27和29的驱动操作,以及为导引环的倾斜运动而进行的对螺钉26和28的驱动操作可以同时进行。

    如上所述,磁鼓组件和导引环的倾斜运动使得旋转磁头的旋转轨迹和磁轨匹配,并通过导引环Lr的引导表面G精确地引导磁带T的参考边Te。

    这样,在往复录放中,当磁带T向前或倒转行进时,旋转磁头的转动轨迹和磁带T的参考边Te之间的角度始终与参考磁轨角度相等。

    图8A到图9B举例说明旋转磁头的配置。

    第一旋转磁头H1具有磁缝隙,其方位角相对于磁轨宽度沿顺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同样,第二旋转磁头H2也具有与第一旋转磁头H1有相同方位角的磁缝隙。旋转磁头H1和H2是这样布置的、使得它们在上磁鼓Du上相同高度处、位于穿过磁鼓中心(12)的对角线上相对的位置。

    第三旋转磁头H3具有磁缝隙,磁缝隙的方位角相对于磁轨宽度沿逆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同样,第四旋转磁头H4也具有与第三旋转磁头H3有相同方位角的磁缝隙。旋转磁头H3和H4是这样布置的、使得它们在上磁鼓Du上相同的高度处、位于穿过磁鼓中心(12)的对角线上相对的位置。

    在图8A和图8B中,旋转磁头H1和H3被安装在上磁鼓Du上,它们之间有一小缝隙(距离),在高度上具有差Tp,后者是待记录的磁轨的宽度。旋转磁头H2和H4也被安装在上磁鼓Du上,它们之间有一小缝隙,在高度上具有差Tp。

    另一方面,如图9A和9B所示,旋转磁头H1和H2是这样布置的,使得它们在上磁鼓Du上同一高度处、位于穿过磁鼓中心的对角线上相对的位置上。旋转磁头H3和H4也是这样布置的、使得它们在上磁鼓Du上同一高度处、位于穿过磁鼓中心的对角线上相对的位置上。旋转磁头H1和H2,H3和H4之间围绕磁鼓中心互成90°角。

    在利用图8A到9C所示那样布置的旋转磁头的正向记录或重放过程中,主导轴控制器32响应来自系统控制器5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使得磁带T以特定的速度沿如图4所示的方向“b”行进。所述速度比利用两个旋转磁头,例如第一和第二磁头H1和H2,形成彼此紧密接近的磁轨所需速度快两倍。另外,磁鼓倾斜控制器8响应来自系统控制器5的另一控制信号对旋转磁头的旋转轨迹进行位置控制,使得旋转磁头的旋转轨迹和磁带T的参考边Te之间的角度成为特定的磁轨角度。

    当第一和第二磁头H1和H2被用来进行如上所述的正向记录或重放时,第三和第四磁头H3和H4将被用来进行反向记录或重放。另一方面,当第三和第四磁头H3和H4被用来进行正向记录或重放时,第一和第二磁头H1和H2将被用来进行反向记录或重放。

    图3A和3C中举例说明由正向和反向记录所形成的磁轨。

    在图3A中,在正向记录时通过第一旋转磁头H1形成磁轨th11→th12→…→th1n,并且通过第二旋转磁头H2形成磁轨th21→th22(图中没有画出)→…→th2n。在磁轨之间,例如磁轨th11和th21之间存在未记录区Znr1。

    在图3C中,在反向记录时,通过第三磁头H3形成磁轨th31→…→th3(n-1)→th3n,并且通过第四旋转磁头H4在图3A的未记录区Znr1上形成磁轨th4n。

    由于未记录区Znr1的缘故,对图3A所示的第一正向记录的跟踪控制不需要导向信号。另一方面,对在由图3C所示的第一正向记录之后的第一反向记录的跟踪控制需要在第一正向记录中记录在磁轨上的导向信号。否则,将不能形成如图3C所示的磁轨。

    由于这一原因,紧接着在第一正向记录中(图2A)由第一旋转磁头H1形成的磁轨,在正向记录中由第三旋转磁头H3形成如图2A所示的磁轨(ITI磁轨)。在与正向记录的周期相同、或对应于正向记录周期的一部分的周期中进行反向记录。

    另外,由第四旋转磁头H4所形成的磁轨(ITI磁轨)紧接着由第二旋转磁头H2所形成的磁轨。

    在正向记录中,第一和第二磁头H1和H2记录由插入数据区(插入和磁轨信息区ITI)、音频信号区(AUDIO)、视频信号区(VIDEO)和子码区(SUBCODE)构成的信号。

    此外,在正向记录中,第三和第四磁头H3和H4记录只是由插入数据区ITI(ITI磁轨)构成的另一种信号。

    磁头转换电路7转换所述正向记录。

    下面将参考图10到12说明磁头转换电路7的操作。

    由时序控制器9产生的磁头转换信号HSW(见图10和12)被送到磁头转换电路7,用来控制磁头开关49和50,如图10所示,所述信号HSW的周期与磁鼓旋转一周相对应。

    当磁头转换信号HSW为高时,磁头开关49选择第一旋转磁头H1,而当信号HSW为低时,选择第二旋转磁头H2。

    另外,当磁头转换信号HSW为高时,磁头开关50选择第三旋转磁头H3,而当信号HSW为低时,选择第四旋转磁头H4。

    图10和12所示的由时序控制器9产生的另一磁头转换信号HSW2被输送到磁头转换电路7,用来控制图10中所示的开关51和52。只有在对应于插入数据区ITI(见图11)的周期中,当信号HSW2为高时,信号HSW2才将开关51和52接通,将待记录的信号输送到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H3和H4。

    图12中所示的由时序控制器9所产生的转换控制信号S1被送到记录/重放开关47。在记录过程中,当开关控制信号S2为高时,开关47选择记录放大器45。另一方面,在重放过程中,当信号S2为低时,开关47选择重放放大器46。

    图12中所示的由时序控制器9产生的开关控制信号S2被输送到正向/反向方向开关48。当信号S1为高时,开关48选择磁头开关49以便进行正向记录或重放。另一方面,当信号S1为低时,开关48选择磁头开关50以便进行反向记录或重放。

    时序控制器9响应系统控制器5提供的方式信号产生图12中所示的控制信号。

    在第一正向记录中,第三和第四磁头H3和H4以及第一和第二磁头H1和H2(见图11)按照如图12所示,由磁头转换电路7所给出的时序,形成如图2A所示的磁轨。

    在第一正向记录之后的第一反向记录中,第三和第四磁头H3和H4(图11)根据图12中所示的由磁头转换电路7给出的时序形成图2B中由斜线表示的磁轨。

    接着,在第二正向记录过程中,第一和第二磁头H1和H2(见图11)根据磁头转换电路7所给出的图12中所示的时序,形成如图2C中用斜线表示的磁轨。在利用由第三和第四磁头H3和H4(见图11)重放的导向信号的跟踪控制下,进行第二正向记录。

    在第一反向记录中,图12中所示的磁头转换电路7对第三和第四磁头H3和H4的控制操作,同样被应用在第二以及以后的反向记录或重放过程中(见图11)。

    另外,在第二正向记录过程中,图12中所示的磁头转换电路7对第一和第二磁头H1和H2的控制操作,同样被应用在第三以及以后的正向记录或重放过程中(见图11)。

    其磁头轨迹宽度等于磁轨宽度的旋转磁头形成如图2A到图3C所示的磁轨。另一方面,其磁头磁轨宽度比磁轨宽度宽的旋转磁头形成如图13A到13C所示的磁轨。在第一正向,第一反向和第二正向记录过程中,分别形成如图13A,13B和13C所示的磁轨。

    光检测器或探测器检测磁带T的末端或折叠位置,以便检测表示记录在磁带上的信号的末端或折叠位置。把检测到的磁带末端或折叠位置通知系统控制器5。

    系统控制器5将向磁鼓倾斜控制器8提供控制信号,以便改变旋转磁头的旋转轨迹,使得在正向记录或重放过程中,所述轨迹与特定的磁轨角匹配。

    系统控制器5同时向主导轴控制器32提供控制信号,以便使磁带T以倒转方向“-b”,按特定的速度进行往复记录或重放。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磁性录放装置具有旋转磁鼓,在所述磁鼓上,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是这样布置的,使得当磁带以向前的方向行进时,第一和第二磁头扫描磁带,而当磁带以倒转方向行进时,第三和第四磁头扫描磁带。

    第一和第二旋转磁头具有这样的磁缝隙,所述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上磁轨宽度沿顺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另一方面,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具有磁缝隙,所述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上磁轨宽度沿逆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

    当磁带向前行进时,通过第一和第二旋转磁头将数据以及导向信号记录在第一磁轨上,在两个第一磁轨之间是未记录区。每一未记录区的宽度至少等于每一第一磁轨的宽度。

    另外,当磁带倒转行进时,由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将数据记录在对应于未记录区上的第二磁轨。

    记录过程是这样被控制的,使得在初始记录过程中,当磁带向前行进时,第三和第四旋转磁头将数据至少记录在每一未记录区的一部分上。

    在重放过程中,当磁带根据记录在磁轨上的导向信号向前或倒转行进时,控制旋转磁头扫描磁轨。

    因此,始终通过具有相同磁头磁轨宽度的旋转磁头从磁轨上重放串扰分量。

磁性录放装置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磁性录放装置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磁性录放装置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性录放装置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性录放装置和方法.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具有旋转磁鼓的磁性录放装置,在旋转磁鼓上这样布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旋转磁头,使得当磁带向前行进时,第一和第二磁头扫描磁带,当磁带以相反方向行进时,第三和第四磁头扫描磁带。第一和第二磁头具有磁缝隙,该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上磁轨宽度的沿顺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第三和第四磁头具有磁缝隙,该磁缝隙具有相对于磁带上磁轨宽度的沿逆时针方向小于等于90的方位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