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在一母带的至少一侧上涂覆一种具有(与母带)不同材料性能的材料,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容器,该容器在其底部具有一个开口,通过该开口,母带可穿过一可充满该容器的金属熔体,该装置还具有使该母带进入或离开熔体的输送辊。
为使两种金属材料(其中一种为连续带)复合,已公开的主要有喷射密实法(Sprühkompaktierem)和逆向铸造法(Inversionsgieβen)。
在上述第一种方法中,一种金属喷雾被涂覆在一基底型材上,该方法的缺点是,过程控制复杂,尤其是喷雾损失较多。
除此之外,该方法基本局限于旋转对称型材。
上述另一种逆向铸造法例如已由EP0311602公开。在该方法中,一母带穿过一熔体并使其表面粘附着从熔池引出,其缺点在于,要求母带的材料与熔池的材料相同或至少相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方式制造金属复合材料型材的方法及其所需的装置,它们的材料性能明显不同,尤其是它们的凝固点和熔点具有很大差别。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方法权利要求1和装置权利要求9所述特征来达到。
按照本发明,一母带以某一速度穿过一具有与该母带相同材料组成的熔体,在此期间,3至6倍的熔体量与母带逆向复合成一基底型材。一复合型材被直接输送给离开熔池之后的基底型材,该复合型材与基底型材相熔接。在该方法中,若材料例如以二层或三层板材,如奥氏体材料与一含碳钢进行复合,可避免材料互相熔接方面的问题。如果例如一碳钢作为母型材在逆向铸造过程中进入一作业温度为1.465℃、即高于其自身熔点15℃的奥氏体熔体中,则母型材在其熔点为1.520℃的表面上不能被熔化。当两熔点差别大时,不会发生快速熔接。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制造其成品带厚度为4-10mm地带材时,由碳钢组成的母带穿过一相同或相近质量(按分析)的熔体。3至6倍的熔体量在该母带两侧上结晶并以约4-7mm的厚度和1.520℃的带表面温度及粘稠状态作为基底带从熔池移出。在熔池表面上方,一厚度约为0.2~1mm的薄奥氏体带被输送给该基底带。此外设有一对辊轴,它们作为压光辊使预热的薄奥氏体带与还部分地呈液态的或还粘稠的,即在其表面未完全凝固并仍具有相对较高温度的含碳基底带熔接。
复合型材,例如不锈钢带(奥氏体)以优选的方式通过一个感应炉被预加热。然后,该复合带以下面这样一种方式在逆向重结晶器表面上方移过,即朝向它的表面还被继续加热。
为达到二层或三层复合材料的无缺陷熔接,将对母带和熔体材料,熔体温度和池高,母带速度和与此相关的接触时间及熔体在将成为基底型材的带上的吸纳量,以及对在基底型材与复合型材一同移进熔池上方的第一对压辊时产生的挤压力施加影响。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例。
图1表示制造金属复合材料的装置示意图。
在充满熔体S的容器11内,在底部设有一个开口12,通过该开口,母带41穿过该容器。在母带41与熔体S接触期间,3至6倍的熔体量在母带的两侧上结晶,它作为基底型材42离开熔体。
借助导入辊21,母带被传送和移动。在熔池表面上方,一复合型材43至少从一侧引向基体型材42,并借助一转向辊22被挤压在基底型材42上。设有移出辊23,用来传送和移动成品带44。
在容器11外面设有一个加热炉31,用于复合型材43的预加热。
此外,设有一个气体输送站51,借助该气体输送站,将惰性气体通过管道52输入复合型材43与熔体S的池表面之间的中间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