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单烷基氨基酮的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344331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6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820305.7

申请日:

2003.08.01

公开号:

CN1678564A

公开日:

2005.10.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C 225/12申请日:20030801授权公告日:20080213终止日期:201108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C225/12; C07C221/00; C07D333/22

主分类号:

C07C225/12; C07C221/00; C07D333/22

申请人: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K·法比安; C-P·尼瑟特; J·柯拉里克; K-H·格鲁森卡姆

地址:

德国达姆施塔特

优先权:

2002.08.27 DE 10240026.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式(I)的单烷基氨基酮化合物,其中R1和R2具有指定含义。

权利要求书

1: 式I的单烷基氨基酮及其盐和溶剂化物: 其中 R 1 代表饱和、不饱和或芳香性的杂环基,并且是未取代的或被R 3 和/或R 4 单-或多取代, R 2 代表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R 3 ,R 4 彼此独立地代表H,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 芳基,芳氧基或COOR 2 ,F,Cl,Br,OH,CN,NO 2 ,N(R 2 ) 2 或NHCOR 2 。
2: 制备式I单烷基氨基酮的方法: 其中 R 1 代表饱和、不饱和或芳香性的杂环基,并且是未取代的或被R 3 和/或R 4 单-或多取代, R 2 代表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R 3 ,R 4 彼此独立地代表H,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 芳基,芳氧基或COOR 2 ,F,Cl,Br,OH,CN,NO 2 ,N(R 2 ) 2 或NHCOR 2 , 该方法在其中R 2 如上定义的式R 2 NH 2 烷基胺的存在下,通过式II 化合物进行反应: 其中 R 1 和R 2 的定义同上所述。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R 1 代表苯基或2-噻吩基。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R 2 代表甲基、乙基、正丙 基或异丙基。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或多项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入式R 2 NH 2 烷基胺,将式II化合物转变为式I化合 物的转化反应的pH调节到约2-7.5。
6: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或多项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式II化合物转变成式I化合物的转化反应是在0℃-200℃ 下进行。 7.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或多项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甲醛源与相应的烷基铵盐和式III酮的混合物在 强酸存在下反应制备式II化合物, 其中R 1 的定义同权利要求1中所述, 以及在无需进一步分离的情形下将如此获得的式II化合物用于 式I化合物的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需 进一步分离式II化合物的情形下,通过加入式R 2 NH 2 烷基胺使包含式 II化合物的强酸性反应混合物的pH升高到约pH2-7.5,随后温热所 得混合物。 9.据权利要求7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 相应烷基胺后将包含式II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温热到0℃-200℃。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或多项的方法,用于制备3-甲基 氨基-1-苯基-1-丙酮或3-甲基氨基-1-(2-噻吩基)-1-丙酮。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或多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 式II化合物的酸加成盐,以及得到式I化合物的酸加成盐。 12.式Ia化合物: 13.式Ib化合物: 及其盐和溶剂化物。 14.式Ic化合物: 及其盐和溶剂化物。
7: 5。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或多项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式II化合物转变成式I化合物的转化反应是在0℃-200℃ 下进行。 7.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或多项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甲醛源与相应的烷基铵盐和式III酮的混合物在 强酸存在下反应制备式II化合物, 其中R 1 的定义同权利要求1中所述, 以及在无需进一步分离的情形下将如此获得的式II化合物用于 式I化合物的制备。
8: 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需 进一步分离式II化合物的情形下,通过加入式R 2 NH 2 烷基胺使包含式 II化合物的强酸性反应混合物的pH升高到约pH2-7.5,随后温热所 得混合物。
9: 据权利要求7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 相应烷基胺后将包含式II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温热到0℃-200℃。
10: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或多项的方法,用于制备3-甲基 氨基-1-苯基-1-丙酮或3-甲基氨基-1-(2-噻吩基)-1-丙酮。
11: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或多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 式II化合物的酸加成盐,以及得到式I化合物的酸加成盐。
12: 式Ia化合物:
13: 式Ib化合物: 及其盐和溶剂化物。
14: 式Ic化合物: 及其盐和溶剂化物。

说明书


制备单烷基氨基酮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式I的单烷基氨基酮、其盐和溶剂化物:

    其中

    R1代表饱和、不饱和或芳香性的碳环或杂环基团,并且是未取代的或被R3和/或R4单-或多取代,

    R2代表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R3,R4彼此独立地代表H,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芳基,芳氧基或COOR2,F,Cl,Br,OH,CN,NO2,N(R2)2或NHCOR2。本发明也涉及在式R2NH2烷基胺(其中R2的定义同上所述)的存在下由式II化合物反应制备上述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

    R1和R2的定义同上所述。

    式II化合物优选以酸加成盐的形式使用,其中特别适合的是强酸(例如氢卤酸,甲基-、对-甲苯-或苯磺酸,高氯酸、硫酸或磷酸)的酸加成盐。尤其优选式II化合物的盐酸盐。使用式II化合物的酸加成盐时,则相应地获得式I化合物的酸加成盐,通过加入强碱如碱金属碳酸盐或氢氧化物,能够从中释出游离碱。

    本发明特别便于合成旋光活性3-单烷基氨基丙醇的前体,它们适合在药物例如抗抑郁剂的制备中用作起始化合物。

    具体讲,本发明开创了以简单方式制得3-甲基氨基-1-(2-噻吩基)-1-丙酮的可能性,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S)-3-甲基氨基-1-(2-噻吩基)-1-丙醇。同样也可以制得3-甲基氨基-1-苯基-1-丙酮,再由此可得到(S)-3-甲基氨基-1-苯基-1-丙醇。这些丙醇尤其能够进一步转化为例如氟苯氧丙胺、托莫西汀(tomoxetine)和LY227942(W.J.Wheeler,F.Kuo,J.Labelled Compd.Radiopharm.1995,36,213-223)。

    一般来说,在曼尼烯反应的条件下(C.Mannich,G.Heilner,Chem.Ber.1922,55,362-365),由式III化合物和式R2NH2烷基胺在醛源如多聚甲醛、缩醛(如醛缩一甲醇或醛缩一乙醇)或三氧杂环己烷的存在下合成式I的仲氨基酮是困难的,因为生成的式I仲氨基酮大多直接作为起始原料进行后面发生的再次氨甲基化反应,结果得到的主产物为式II化合物:

    这种情形特别适用于乙酰噻吩IIIa与甲基氯化铵在多聚甲醛存在下进行的反应,结果只生成二聚物IIa,没有需要地单体Ia(F.F.Blicke,J.H.Burckhalter,J.Am.Chem.Soc.,1942,64,451-454):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无上述缺点的制备式I化合物或其盐(特别是式Ia化合物或其盐)的方法,这些化合物特别适合作为中间体用于药物的合成。

    业已发现,作为制备药物(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的药物)用的重要中间体式I化合物及其盐,可以由式II化合物或其盐(尤其是式IIa化合物或其盐)在式R2NH2烷基胺存在下反应得到。

    本申请优选涉及式Ia化合物:

    同样优选可通过例如用碱处理而释出的碱Ib和Ic:

    以及它们与酸反应可得到的盐和与溶剂反应可得到溶剂化物。

    上下文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基团R1,R2,R3,R4的定义同式I-II所述。

    在上述各式中,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优选1-6个碳原子,尤其是1、2、3或4个碳原子。烷基优选代表甲基或乙基,此外还代表丙基、异丙基、以及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

    R1优选为未取代的或被R3和/或R4取代的芳香性碳环或杂环基团。该基团可以是单环或多环,优选单环或二环,尤其是单环。

    R1特别优选为未取代的。

    如果R1代表碳环基,则该基团优选为例如苯基、邻-、间-或对-甲苯基,邻-、间-或对-羟基苯基,邻-、间-或对-甲氧基苯基,邻-、间-或对-氟苯基。

    如果R1代表杂环基,特别适宜的基团例如有2-或3-呋喃基,2-或3-噻吩基,1-、2-或3-吡咯基,1-、2-、4-或5-咪唑基,1-、3-、4-或5-吡唑基,2-、4-或5-噁唑基,3-、4-或5-异噁唑基,2-、4-或5-噻唑基,3-、4-或5-异噻唑基,2-、3-或4-吡啶基,2-、4-、5-或6-嘧啶基,此外还优选1,2,3-三唑-1-、-4-或-5-基,1,2,4-三唑-1-、-3-或5-基,1-或5-四唑基,1,2,3-噁二唑-4-或-5-基,1,2,4-噁二唑-3-或-5-基,1,3,4-噻二唑-2-或-5-基,1,2,4-噻二唑-3-或-5-基,1,2,3-噻二唑-4-或-5-基,3-或4-哒嗪基,吡嗪基,1-、2-、3-、4-、5-、6-或7-吲哚基,4-或5-异吲哚基,1-、2-、4-或5-苯并咪唑基,1-、3-、4-、5-、6-或7-苯并吡唑基,2-、4-、5-、6-或7-苯并噁唑基,3-、4-、5-、6-或7-苯并异噁唑基,2-、4-、5-、6-或7-苯并噻唑基,2-、4-、5-、6-或7-苯并异噻唑基,4-、5-、6-或7-苯并-2,1,3-噁二唑基,2-、3-、4-、5-、6-、7-或8-喹啉基,1-、3-、4-、5-、6-、7-或8-异喹啉基,3-、4-、5-、6-、7-或8-噌啉基,2-、4-、5-、6-、7-或8-喹唑啉基,5-或6-喹喔啉基,2-、3-、5-、6-、7-或8-2H-苯并[1,4]噁嗪基,还优选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1,4-苯并二噁烷-6-基,2,1,3-苯并噻二唑-4-或-5-基或2,1,3-苯并噁二唑-5-基。同样可以使用金属茂,例如二茂铁类,尤其是乙酰基二茂铁。

    杂环基也可以是部分或全部氢化的。因此,所用杂环基例如可以是2,3-二氢-2-、-3-、-4-或-5-呋喃基,2,5-二氢-2-、-3-、-4-或5-呋喃基,四氢-2-或-3-呋喃基,1,3-二氧戊环-4-基,四氢-2-或-3-噻吩基,2,3-二氢-1-、-2-、-3-、-4-或-5-吡咯基,2,5-二氢-1-、-2-、-3-、-4-或-5-吡咯基,1-、2-或3-吡咯烷基,四氢-1-、-2-或-4-咪唑基,2,3-二氢-1-、-2-、-3-、-4-或-5-吡唑基,四氢-1-、-3-或-4-吡唑基,1,4-二氢-1-、-2-、-3-或-4-吡啶基,1,2,3,4-四氢-1-、-2-、-3-、-4-、-5-或-6-吡啶基,1-、2-、3-或4-哌啶基,2-、3-或4-吗啉基,四氢-2-、-3-或-4-吡喃基,1,4-二噁烷基,1,3-二噁烷-2-、-4-或-5-基,六氢-1-、-3-或-4-哒嗪基,六氢-1-、-2-、-4-或-5-嘧啶基,1-、2-或3-哌嗪基,1,2,3,4-四氢-1-、-2-、-3-、-4-、-5-、-6-、-7-或-8-喹啉基,1,2,3,4-四氢-1-、-2-、-3-、-4-、-5-、-6-、-7-或-8-异喹啉基,2-、3-、5-、6-、7-或8-3,4-二氢-2H-苯并[1,4]噁嗪基,而且还优选2,3-亚甲二氧基苯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2,3-亚乙二氧基苯基,3,4-亚乙二氧基苯基,3,4-(二氟亚甲二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呋喃-5-或6-基,2,3-(2-氧代亚甲二氧基)苯基或3,4-二氢-2H-1,5-苯并二氧杂-6-或-7-基,此外也优选2,3-二氢苯并呋喃基或2,3-二氢-2-氧代呋喃基。

    所述杂环基可另外被R3和/或R4取代。

    R1特别优选代表苯基或2-噻吩基。

    R2优选代表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特别是甲基。

    R3和R4彼此独立,优选代表H,甲基,特别是H。

    芳氧基优选代表,例如,苯氧基,邻-、间-或对-甲苯氧基,邻-、间-或对-羟基苯氧基,邻-、间-或对-甲氧基苯氧基,邻-、间-或对-氟苯氧基。

    芳基优选代表,例如,苯基,邻-、间-或对-甲苯基,邻-、间-或对-羟基苯基,邻-、间-或对-甲氧基苯基,邻-、间-或对-氟苯基。

    本发明方法十分简单,其中优选将式II化合物溶于或悬浮在溶剂中,这些溶剂如水、醇、醚、饱和或芳香性的卤代或不含卤素的烃类,或它们的混合物。加入强酸如盐酸或硫酸对混合物进行强酸化处理。作为选择,也可任选地向式II化合物的溶液或悬浮液中加入式R2NH2烷基胺的相应酸加成盐。

    溶液的pH值随后通过加入式R2NH2烷基胺升高到约pH2-7.5,优选pH4-7,尤其是pH5.2-6.8,并于0℃-200℃,优选10℃-100℃,尤其是30℃-90℃下进一步温热反应混合物1-24小时,优选5-10小时,生成式I化合物或其盐。

    特别优选一釜法(one-pot process)制备式I化合物,其中首先用已知方法,尤其是按照F.F.Blicke,J.H.Burckhaltef,J.Am.Chem.Soc.1942,64,451-454的方法制备式II化合物。在该方法中,甲醛源(例如多聚甲醛或三氧杂环己烷)的混合物优选与式R2NH2*HX的相应烷基铵盐(其中HX表示强酸,譬如卤化氢,尤其是氯化氢,或硫酸)、式III酮和过量的强酸如盐酸反应,反应优选在溶剂例如水、醇或其混合物中进行。该反应的反应时间取决于所用条件,一般为数小时-14天,反应温度为0℃-200℃,通常为10℃-130℃,优选20℃-100℃,尤其是30℃-90℃。反应之后式II化合物通常以固体形式从反应混合物中析出。

    至此得到的这种包含式II化合物的强酸性反应混合物的pH值随后在无需进一步分离该化合物的情形下通过加入式R2NH2烷基胺而升高到约pH2-7.5,优选pH5-6,再进一步于0℃-200℃,优选10℃-100℃,尤其是30℃-90℃下温热反应混合物1-24小时,优选5-10小时,生成式I化合物。在高温下,反应优选在超计大气压下,优选在1-50巴,尤其是2-10巴的压力下进行。

    适合的甲醛源尤其是三氧杂环己烷。

    可能的反应机理描述如下:首先,式II化合物通过热处理转化成式IV的乙烯基酮:

    和所需的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由于甲胺的存在,与此同时“就地”发生式IV乙烯基酮向式I化合物的转化,后者再反应生成需要的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和式IV的乙烯基酮。这样,式II化合物基本上完全反应生成需要的式I产物,后者在反应混合物用例如浓盐酸再次酸化后能很方便地分离出来。

    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酸尤其是无机酸,优选非氧化性的无机酸。

    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如下:

    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入式R2NH2烷基胺,将式II化合物转化为式I化合物的反应的pH调节到约2-7.5。

    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化合物转变为式I化合物的反应于0℃-130℃下进行。

    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化合物转变为式I化合物的反应是优选在超计大气压,尤其是2-50巴的压力下于0℃-200℃进行。

    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强酸存在下,使甲醛源与相应的烷基铵盐和式III酮的混合物反应制备式II化合物,然后在无需进一步分离的情形下将如此获得的式II化合物用于式I化合物的制备。

    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需进一步分离式II化合物的情形下,通过加入式R2NH2烷基胺将包含式II化合物的强酸性反应混合物的pH升高到约pH2-7.5,随后温热所得混合物。

    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相应烷基胺后将包含式II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温热到10℃-100℃。

    本发明方法特别适合于制备酮3-甲基氨基-1-苯基-1-丙酮或3-甲基氨基-1-(2-噻吩基)-1-丙酮,它们能够很方便地进一步转化为活性成分度洛西汀(Duloxetine),氟苯氧丙胺、托莫西汀(tomoxetine)和LY227942。

    另外,式II化合物以及制备它们用的起始原料可用文献中所述的本领域已知方法制备(例如标准专著中记载的方法,如Houben-Weyl,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有机化学方法],Georg-Thieme-Verlag,Stuttgart),确切地讲是在适合所述反应的已知反应条件下进行。本申请也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在此没有详细提及的各种变型。

    如果需要的话,起始原料也可以就地形式,即不将它们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而是随即将它们进一步转化为式I化合物。

    一些式II化合物是已知的;而未知的化合物可容易地按照和已知化合物类似的方法制备。

    适宜的溶剂例如为烃类,譬如己烷、石油醚、苯、甲苯或二甲苯;氯化烃类,譬如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四氯甲烷、氯仿或二氯甲烷;醇类,譬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或叔丁醇;醚类,譬如乙醚、二异丙基醚、四氢呋喃(THF)或二噁烷;二醇醚,譬如乙二醇一甲醚或一乙醚,乙二醇二甲醚,如果需要,也可以是所述溶剂的混合物或它们与水的混合物。

    式I(尤其是式Ib)的碱可以利用酸转化成缔合酸加成盐,例如,通过使等量的碱和酸在惰性溶剂如乙醇中反应,接着蒸发的方式可实现上述转化。特别适合于该反应用的酸是能生成生理上可接受盐的那些酸。因此,可以使用无机酸,例如硫酸、硝酸、氢卤酸(如盐酸或氢溴酸)、磷酸(如正磷酸)、氨基磺酸,以及有机酸,尤其是脂族、脂环族、芳脂族、芳族或杂环的一元或多元羧酸、磺酸或硫酸,例如甲酸、乙酸、丙酸、新戊酸、二乙基乙酸、丙二酸、琥珀酸、庚二酸、富马酸、马来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葡糖酸、抗坏血酸、烟酸、异烟酸、甲磺酸或乙磺酸、乙二磺酸、2-羟基乙烷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萘单磺酸和二磺酸,月桂基硫酸。与生理上不能接受的酸形成的盐例如苦味酸盐可用于分离和/或纯化式I化合物。

    另一方面,式I化合物可以利用碱(例如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钾或碳酸钾)转化成相应的金属盐,尤其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或者转化成相应的铵盐。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式I化合物作为中间体在合成药物方面的应用。相应的药物记载于例如Synlett,689-690,1991中。

    此外,本发明也涉及式I化合物作为中间体在合成对中枢神经显示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上下文中,所有的温度均以℃表示。在下列实施例中,“常规后处理”表示:如果需要,加入水,根据需要调节pH值至2-10(取决于终产物的构成),混合物用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提取,分离各相,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蒸发,产物通过硅胶色谱法和/或重结晶提纯。Rf值在硅胶上获得。

    实施例1:

    将49g三氧杂环己烷、111g甲基氯化铵、162.2g乙酰噻吩和12g 37%的盐酸在176ml乙醇和44ml水中的混合物回流17小时。随后加入17.6g甲胺溶液(40%水溶液),于65-84℃温热混合物7小时。然后冷却反应混合物至室温,加入23.7g 37%的盐酸,将混合物冷却到0℃以下。抽滤出沉淀结晶,用丙酮洗涤,随后干燥,得到需要的酮。

    实施例2:

    将45.2g三氧杂环己烷、102.3g甲基氯化铵、127.3g乙酰噻吩和10ml 37%的盐酸在242ml乙醇和61ml水中的混合物回流19小时。混合物随后用400ml乙醇稀释,加入19.9g甲胺溶液(40%水溶液),再回流混合物7小时。然后先冷却反应混合物到室温,进而于-15℃冷却48小时。抽滤出沉淀结晶,用90g乙醇洗涤,随后于45℃真空干燥17小时。

    实施例3:

    将113kg三氧杂环己烷、621kg甲基氯化铵、400kg乙酰噻吩和35kg 37%的盐酸在783kg乙醇中的混合物回流19小时。混合物随后用992kg乙醇稀释,加入36kg甲胺溶液(40%水溶液),再回流混合物4小时。然后先冷却反应混合物到室温,进而于5℃冷却48小时。分离出沉淀结晶,在68℃用994kg乙醇悬浮,然后再进行分离,并于5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363kg纯净产物。

制备单烷基氨基酮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制备单烷基氨基酮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制备单烷基氨基酮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备单烷基氨基酮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备单烷基氨基酮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式(I)的单烷基氨基酮化合物,其中R1和R2具有指定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