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膜剥离型除湿剂.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343225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823616.2

申请日:

2001.09.11

公开号:

CN1545432A

公开日:

2004.11.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01D 53/26申请日:20010911授权公告日:20071114终止日期:201509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26; B65D65/40; B65D81/26

主分类号:

B01D53/26; B65D65/40; B65D81/26

申请人:

爱司得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中雄一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丁香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特征在于,该除湿剂包括至少部分采用双层结构片材形成的包装袋及置于该包装袋内的溶解性盐,使用时将不透湿膜剥离,其中,所述双层结构片材的不透湿膜位于外侧,透湿膜位于内侧。所述除湿剂的装填简便易行,且其储存时间长,因此提高了其经济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通过在包装袋内充填溶解性盐形成, 所述包装袋的至少一部分由双层结构片材制成,所述双层结构片材的外 层是不透湿膜,内层是透湿膜,使用所述除湿剂时将外层的所述不透湿 膜剥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述的包装袋 完全由不透湿膜和透湿膜的双层结构片材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述的包装袋 的一部分由不透湿膜与透湿膜的双层结构片材形成,而其余部分由不透 湿材料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述 的透湿膜是无孔透湿膜。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述 无孔透湿膜是通过向热塑性聚氨酯或聚酯中添加改性剂而得到的膜。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述 的向热塑性聚氨酯中添加的改性剂为聚酰胺、聚酰胺酸、藻酸的多价金 属盐或天然的亲水有机粉末。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述 的向聚酯中添加的改性剂为聚醚二醇。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述的无孔透 湿膜是热塑性聚氨酯膜,另一部分所述不透湿材料是至少部分涂覆了聚 氨酯树脂的不透湿膜。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述的聚氨酯 树脂是单组分可固化的聚氨酯树脂或双组分可固化的聚氨酯树脂。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通过印刷来 涂覆所述的聚氨酯树脂。
11: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 述的包装袋是通过排气法密封而形成的。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使所述的包 装袋排气,以使体积/重量比小于等于1.5,所述体积/重量比为装填后的 包装袋体积(ml)与装入的溶解性盐的重量(g)之比。
13: 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 述的不透湿膜具有抓片。
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中,所 述的除湿剂被放入透气容器。

说明书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膜剥离型除湿剂,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由在包装袋内装有作为吸湿性物质的溶解性盐而形成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所述包装袋的至少一部分由双层结构片材制成,所述双层结构片材的外层膜由湿气难以透过的材料(不透湿材料)制成,内层膜由透湿材料制成。使用该除湿剂时将外层不透湿的膜剥离。

    背景技术

    现在已经有通过将吸湿性物质装入由透湿膜制成的包装袋内而形成的除湿剂。在生产此类除湿剂时,将吸湿剂装入包装袋时必须十分小心。由于在流通过程中,当吸湿性物质吸潮后,除湿剂就完全失去了商业价值,因此,在流通过程中必须用不透湿材料包装吸湿性物质。

    必须在生产除湿剂的工序之外的独立工序中采用不透湿材料包装吸湿剂。此外,该包装工序必须做得很好。因此,这个工序必须包括以下步骤:用不透湿的包装材料制造包装袋;将吸湿剂装入这些包装袋中;以及封闭包装袋袋口。然而,这个工序增加了除湿剂的成本。

    因此,为了提供一种更经济的除湿剂,需要开发一种能将吸湿性物质方便地包装到不透湿材料中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者们对生产除湿剂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曾被建议用于除湿剂的透湿膜,例如,厚度为20-50μm的热塑性透湿聚氨酯膜、通过将聚酰胺或聚酰胺酸加入到聚氨酯膜中得到的膜和通过将聚亚烷基二醇加入到热塑性透湿聚酯中得到的膜,它们具有300%或大于300%的伸长率,如果单独使用这类膜,当将它们从膜卷中抽出时会被拉长,这对加工速度和加工方法产生了限制,本发明者们还发现,在将此类薄膜用于包装和生产包装袋时,很难避免不在这些膜地密封部位产生皱褶。

    本发明者们注意到,具有上述特性的这类膜在加工时通常与另一种膜结合使用,该另一种膜在生产包装袋时既作为成形膜又作为加工用膜(以下称之为成形-加工用膜),本发明者们发现,如果将不透湿膜设计成在使用时可被剥离的膜,则作为用于热塑性透湿膜的成形-加工用膜的不透湿膜还可以用作不透湿的包装材料。这个发现导致了本发明的完成。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膜剥离型除湿剂,该除湿剂通过将溶解性盐装填在包装袋内而形成,其中所述包装袋的至少一部分由双层结构片材制成,所述双层结构片材的外层是不透湿膜,内层是透湿膜,当使用该除湿剂的时候,将外层的不透湿膜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按实施例1生产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吸湿量与经过天数的关系图。

    图2:按实施例2生产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吸湿量与经过天数的关系图。

    图3:按实施例3生产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吸湿量与经过天数的关系图。

    图4:按实施例4生产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吸湿量与经过天数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形成透湿膜时,通过采用作为成形-加工用膜的不透湿膜,可以得到用于本发明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片材,所述片材具有不透湿膜和透湿膜的双层结构(下称“双层结构片材”)。然而,所述双层结构片材并不局限于由该方法获得的片材。例如,可以采用由如下方法得到的片材:由作为成形-加工用膜的非不透湿膜形成透湿膜,形成后将该成形-加工用膜剥离,然后通过后处理使另外的不透湿膜黏附到透湿膜上。或者可以采用由如下方法得到的片材:由作为成形-加工用膜的非不透湿膜形成透湿膜,然后将不透湿膜黏附在该成形-加工用膜的上表面。

    形成所述双层结构片材的透湿膜优选具有大于等于每天300g/m2的透湿率,特别优选约每天500-5,000g/m2。所述透湿膜的拉伸强度优选大于等于200kg.f/cm2(0.196Pa)。

    透湿率在该范围内的膜的例子有微孔膜或无孔透湿膜。然而,当来自外部的表面活性组分黏附到微孔膜上时,由于表面张力的降低,可能会引起微孔膜的渗漏,因此更优选使用无孔透湿膜。

    无孔透湿膜的例子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膜、热塑性聚醚聚氨酯膜和热塑性聚酯聚氨酯膜。

    也可以采用在热塑性聚氨酯或聚酯中加入改性剂得到的薄膜。加入热塑性聚氨酯中的改性剂的具体例子包括聚酰胺、聚酰胺酸、藻酸的多价金属盐及天然的亲水有机粉末。加入聚酯中的改性剂的具体例子包括聚醚二醇。

    聚酰胺的例子包括基于聚酰胺的共聚物,如聚酯酰胺和聚醚酰胺。藻酸的多价金属盐的例子包括藻酸钙、藻酸锌、藻酸铍、藻酸钡、藻酸镁、藻酸镉、藻酸汞、藻酸锶、藻酸镭、藻酸铅、藻酸铜、藻酸铁、藻酸铝、藻酸钴、藻酸镍、藻酸铬和藻酸锰。

    天然的亲水有机粉末的例子包括:胶原蛋白、海绵状粉末、弹性蛋白、角蛋白、丝质粉末、棉花、亚麻、纸浆以及海藻。聚醚二醇的例子包括聚四亚甲基二醇、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根据聚合物来适当地决定改性剂的用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通过使聚氨酯、聚酯或加入了改性剂的聚氨酯或聚酯黏附于纸张、无纺布,沃夫(warif)或多孔的复合膜上得到的薄膜。也可以使用将聚氨酯或聚酯涂覆到纸张或无纺布上得到的被覆膜。

    对于获得透湿膜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这种膜可通过传统的方法形成。这种方法的具体例子如下:

    (1)将用量为10-20%的聚酰胺颗粒和热塑性聚氨酯树脂颗粒混合。通过例如吹胀、铸塑或共挤出等挤出手段使该混合物成膜(日本特开5-1154)。采用聚酰胺11(PA-11)、聚酰胺12(PA-12)或聚酰胺1212(PA-1212)作为聚酰胺。

    (2)将0.01-100份藻酸的多价金属盐加到100份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中形成树脂组合物(日本特开平9-12774)。更具体而言,将藻酸的多价金属盐加到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中。加热此混合物使其成膜。藻酸的多价金属盐优选包括钙盐、锌盐、镁盐和钡盐。

    (3)将1-10份天然的亲水蛋白细粒加入到90-99份热塑性聚氨酯乳液中成膜(日本特开平6-10268)。具体而言,成膜的方法是将热塑性聚氨酯乳液与天然的亲水蛋白细粒混合,然后将此混合物涂覆到片状的纸张等上,加热该涂层,然后干燥。优选的天然亲水蛋白细粒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角蛋白和丝质粉末。

    (4)将芳香二羧酸或其低碳烷基酯、亚烷基二醇和聚醚二醇以1∶1-2∶0.1-0.2的摩尔比混合。在加热的情况下,此混合物反应生成聚合物,然后使该聚合物形成小球。通过例如吹胀、铸塑或共挤出等挤出手段使该小球成膜(日本特开平11-80389)。

    还可以采用市售的产品作为透湿膜,例如“Mobilon”(日清纺纱株式会社制造)、“Ideax蛋白质TPU膜”(出光石油化学(株)制造)或“Flecron”(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造)。

    形成双层结构片材的不透湿膜优选具有小于等于每天10g/m2的透湿度,特别优选小于等于每天5g/m2。重要的是,在透湿膜的热焊接温度下,用于与透湿膜相接触的不透湿膜表面的材料基本上不与透湿膜黏连。由于在膜加工过程中给不透湿的成形-加工用膜施加了张力,因此该膜的伸长率优选小于等于300%。

    具有上述特性的不透湿膜包括:取向聚丙烯(OPP)/铸塑聚丙烯(C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偏二氯乙烯包被的(K-)PET、PET/聚乙烯(PE)、K-PET/PE、K-OPP、K-OPP/CPP、PET/CPP、K-PET/CPP、二氧化硅沉积的(GL-)PET、GL-PET/PE、氧化铝沉积的(VM-)PET、VM-PET/PE、GL-PET/CPP、VM-PET/CPP、取向尼龙(ONY)/PE和K-ONY/PE。从以上这些膜中可以选出在透湿膜的热焊接温度下不与所述透湿膜黏合的材料。

    当将非不透湿膜作为成形-加工用膜形成无孔透湿膜,且随后通过后处理使另外的不透湿膜贴合在该成形-加工用膜上时,可以将OPP、K-OPP、PET、K-PET、GL-PET、VM-PET、ONY、K-ONY等作为不透湿膜层压到该成形-加工用膜上。

    在形成透湿膜时,可以采用作为成形-加工用膜的不透湿膜容易地制得本发明所用的双层结构的片材。热塑性的聚氨酯膜尽管没有有形的孔,但它是一种可透过蒸汽的无孔透湿膜。由于这种膜具有高的伸长率,因此,可以通过挤出到涂覆有聚烯烃的片状的成形-加工用膜上,或通过与形成该形成-加工用膜的聚合物一起吹胀,从而整体地形成上述膜。另一个方法包括通过涂覆聚烯烃来形成膜。

    为了采用所得的双层结构片材来形成包装袋,将作为吸湿性物质的溶解性盐置于该双层片材内,该双层片材的内层为透湿膜,然后将该片材以传统的方法如热焊接进行密封,从而制成所需形状的包装袋。这种包装袋可以全部或部分是双层结构。例如,该包装袋的构成可以是仅其一侧由双层结构的片材形成,而另一侧则由不透湿材料形成。

    作为用于上述另一侧的不透湿材料,例如可以从上述用于双层结构片材的不透湿膜中,选择可热焊接到双层结构片材的内表面的无孔透湿膜上的材料。

    当选用聚氨酯作无孔透湿膜时,不透湿材料的例子包括:聚乙烯膜,如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膜(LLDPE)、中密度聚乙烯膜(MDPE)、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及一种复合膜,这种复合膜是通过在焊接了聚氨酯的膜的另一表面上,层压聚酯、尼龙、氧化铝沉积的聚酯、铝沉积淀的聚酯、二氧化硅沉积的聚酯、偏二氯乙烯涂覆的聚酯或PVA/二氧化硅涂覆的聚丙烯而形成的。这些不透湿材料的焊接面优选事先用聚氨酯涂覆。这些即将涂覆聚氨酯树脂的膜表面优选采用电晕放电进行处理,以便提高树脂的黏附性。

    用于涂覆的聚氨酯树脂可以是单组分可固化的或是双组分可固化的聚氨酯树脂,或者是印刷用的聚氨酯树脂,所述印刷用的聚氨酯树脂用于塑料膜基材,它以聚氨酯为主体树脂。

    通过涂覆聚氨酯溶液,并将形成的膜加热干燥,以便使溶剂挥发,从而形成单组分可固化的聚氨酯树脂膜。市场上可买到的上述树脂产品的例子包括:SANPRENE IB-422(三洋化成工业制药生产)。

    通过将例如异氰酸酯等交联剂加入聚氨酯溶液中,涂覆该溶液并使溶剂挥发,从而形成双组分可固化的聚氨酯树脂膜。市场可买到的上述树脂产品的例子包括:Takelac A-968和Takenate A-8(均由武田药品工业生产)。可以组合使用上述产品。

    可以将市售的油性凹印油墨作为印刷用的聚氨酯树脂。凹印油墨的具体例子包括:来自东洋油墨制造(株)的产品,例如LP Super、LP Fine、New LP Super、Lamistar和LP High Supe;来自大日本油化学工业(株)的产品,如UNIVURE A、Lamiexcel、UNI-LM和SNACKVURE;来自大日精化工业(株)的产品,如Lamic FX-P、Palamic 21、Lamic F220、SH和NB300;来自Sakata INX Corporation的产品,如Lamiall、Mark III和Lamimate;和来自三洋化成的产品,如SANPRENE IB系列。然而,用于印刷的树脂并不局限于以上产品。

    为了满足以下要求,例如对基材的黏结强度、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层压特性、光泽度、表面印刷油墨特性和防结块性,本发明者对印刷用聚氨酯树脂的不同配方进行了研究。因此,不仅是通过采用上述商品,而且通过改善聚氨酯原料或将第三种组分加入此原料中,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例如,当将油墨树脂用作聚氨酯树脂时,根据所需的特性,可将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硝化纤维素、聚酯、聚酰胺、聚蜡(Polywax)或无机组分等加入到作为主体成分的聚氨酯树脂中。加入这些物质的目的是改善聚氨酯树脂对膜基材料的黏附性、耐水性、耐化学性、防结块性,或者将树脂染色。然而,这些添加剂可能会成为降低印刷用聚氨酯树脂对热塑性聚氨酯膜的黏结强度的因素。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用途及所需的性质,在不损害作为本发明效果的热黏附性的条件下加入这些成分。

    用聚氨酯涂覆该黏着膜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传统的方法如棒涂法、喷涂法或浸渍法等涂覆该聚氨酯树脂。然而优选采用印刷法来涂覆该树脂,因为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印刷法耗时短,而且可精确调节涂层的位置和厚度。可涂覆整个黏接表面,也可只涂覆与聚氨酯膜黏结的部分。

    置于本发明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包装袋中的溶解性盐是一种吸潮组分。此类盐的例子包括:氯化钙盐,如无水氯化钙,二水合氯化钙;氯化镁盐,如无水氯化镁和二水合氯化镁。这些盐可以是颗粒状、片状或是粉末状。

    可以在这些溶解性盐中加入合适的凝胶剂,以便潮解后的溶液具有黏性或形成凝胶。用于此目的的凝胶剂的例子包括:预凝胶化淀粉、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共聚物、聚丙烯酰胺的阴离子共聚物和聚(N-乙烯基乙酰胺)。

    还可向溶解性盐中选择性地加入其他组分,如增稠剂、杀真菌剂和除臭剂。

    当采用无孔透湿膜作为形成本发明的双层结构片材的材料时,包装袋中的溶解性盐吸湿后体积会增大。由于该无孔透湿膜无透气性,在装填溶解性盐时带入的空气不会通过该膜透出包装袋外。因此,吸潮及滞留在包装袋中的空气使包装袋的体积显著增加。为避免由于体积增大而引起包装袋膨胀或破裂,优选在真空下将包装袋封口,或将溶解性盐装入包装袋时,通过挤压赶走包装袋中的一部分空气后再封口。具体来说,优选采用排气法将包装袋封口。特别优选将包装袋排气至体积/重量比(用装填后的包装袋的体积(ml)除以装入的溶解性盐的重量(g))小于等于1.5,然后将包装袋封口。

    例如,一种排气封口的方法如下。通过插入包装袋上口的投放溶解性盐的喷嘴,将溶解性盐从三边封闭的包装袋的上口装入包装袋。接着,包装袋向下移动,挤压对侧的边将袋内空气压出,然后将包装袋的上口热焊接。另一种排气封口的方法是,例如,用一吸气嘴将装有溶解性盐的包装袋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将上口热焊接。

    根据所使用的溶解性盐类型的不同,包装袋的体积也不同。然而,通过上述排气法封口的包装袋的体积(ml)优选为,其数值为溶解性盐重量(g)的约3.3-5.3倍。具体而言,当采用二水合氯化钙作为溶解性盐时,在25℃和80%的RH(相对湿度)(雨季的居家环境下)下达到平衡态的情况下,包装袋的吸湿量(g)是二水合氯化钙重量的约2.5倍。在40℃和90%RH(在临时的潮湿环境下,如夏季的潮湿壁橱中)的条件下,包装袋吸湿量约为二水合氯化钙重量的4倍。然而,达到平衡态的时间取决于透湿膜的透湿度、透气容器的孔隙率、除湿剂中透湿膜的位置等。因此不同产品所需的包装袋的体积也不相同。透湿度极小的产品其除湿性能就差。因此,要使包装袋在40℃和90%RH条件下一个月左右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则该包装袋体积(ml)的确定方法是,在数值上该包装袋的体积是溶解性盐重量(g)(连同该除湿剂包装袋中残留的空气的量在内)的约3.3-5.3倍。

    在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本发明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中,在流通过程中不剥离其外层不透湿膜。具体来说,将不透湿膜黏附到透湿膜上,使用时将该不透湿膜剥离。给该膜提供一个抓片(舌片)可以容易地将不透湿膜剥离。可通过将一小纸片的一端黏合到不透湿的成形-加工用膜的外侧或周边,或者通过将一小片膜的一端焊接到不透湿的成形-加工用膜的外侧或周边,从而形成上述抓片。也可以将一根带子热焊接或粘接到不透湿的成形-加工用膜的外侧或周边。

    在通过把热塑性的无孔透湿膜树脂挤出到成形-加工用膜上来成膜,或者通过采用热塑性的无孔透湿膜的溶液涂覆该成形-加工用膜来成膜时,如果在该热塑性的无孔透湿膜树脂上形成一空白区域,则该空白区域就可作为抓片。

    也可通过如下吹胀法来形成抓片。吹胀非不透湿膜树脂和热塑性的无孔透湿膜树脂,以便形成双层结构片材。将一卷由非不透湿的成形-加工用膜和透湿膜形成的双层结构片材切成适当宽度,然后将一个比该切割下来的片材宽一个抓片的独立的不透湿膜迭压到该双层结构片材的成形-加工用膜上,从而形成作为抓片的热塑性无孔透湿膜的空白区域。

    当把具有由如上述方法形成的抓片的双层结构片材作为包装袋的一个表面时,另一个表面上的不透湿膜的宽度优选比该双层结构片材的热塑性无孔透湿膜宽出该不透湿膜的抓片的宽度,而且至少在热焊接不透湿膜的表面上采用可被热焊接到热塑性无孔透湿膜上的膜。通过叠合这两层膜,将热塑性无孔透湿膜的三边热焊接到不透湿膜上,装入溶解性盐,然后将开口热焊接就得到了具有抓片的包装袋。当将在双层结构片材的抓片和被热焊接到热塑性无孔透湿膜上的不透湿膜的抓片置于同一侧时,可以扯开这两个抓片以剥离该成形-加工用膜,从而开始吸湿。

    当将具有抓片的双层结构的片材用作整个包装袋时,该包装袋必须具有三个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即,两侧的两层不透湿膜和在中央的容纳溶解性盐的可热焊接的无孔透湿膜。因此必须有三个抓片。将双层结构片材的热塑性无孔透湿膜置于内表面。优选将抓片重叠放置。通过将热塑性无孔透湿膜的三边热焊接到不透湿膜上,装入溶解性盐,并将封口热焊接,可得到具有两个抓片的包装袋。然而,若在作为中央层的热塑性无孔透湿膜的包装袋的上端提供一个抓片,则可容易地将两边的成形-加工用膜剥离。此时,如果在一个双层结构片材的热塑性无孔透湿膜的一侧(安置了抓片的一侧)表面上连接可热焊接到热塑性无孔透湿膜上的片状或带状材料,从而形成包装袋并装入溶解性盐,就可总共得到三个抓片,其中两个抓片位于两侧,一个是作为中央层的热塑性无孔透湿膜的抓片。

    至此,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就可以使用了。然而,考虑到外观及便于使用等因素,优选将除湿剂放入透气容器内使用。当在透气容器内使用该除湿剂时,该除湿剂可以作为这种容器型除湿剂的再包装试剂使用。

    可采用长方体、正方体、三角柱,带有圆拐角的长方体、正方体、三角柱,圆柱、椭圆柱等容器作为盛放该除湿剂的透气容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容器的形状,使得例如该容器在使用场所不占很大空间,或者可将该容器插入狭窄的空间等。

    形成透气容器的材料有多种,例如各种金属;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酯;纸,如牛皮纸、蕉麻纸、白纸板、粗纸板和传统的纸板。

    这种透气容器的形状能确保具有一定程度的透气性就可以。例如可以在容器的上部或侧面形成开口或通孔。在该开口或通孔中可以采用各种透气的片材如无纺布、沃夫、有孔聚乙烯膜、有孔聚丙烯膜、微孔聚乙烯膜和微孔聚丙烯膜。

    当在形成本发明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上述膜上涂覆除臭剂或在这些膜上负载微胶囊化的香料时,可以制得具有除臭和加香功能的除湿剂。

    在本发明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中,将溶解性盐装入包装袋,该包装可以采用双层结构片材一步形成,在该双层结构片材中,不透湿膜黏附到了透湿膜上。使用该除湿剂时将该不透湿膜剥离。因此,该除湿剂具有高的商业价值,并在流通过程中有极好的湿气阻隔功能。仅需剥离不透湿膜就可开始除湿。

    如果本发明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包装袋的一部分由双层结构片材形成,该双层结构片材由不透湿膜和透湿膜组成,并且该包装袋的其余部分由不透湿材料形成,则可以确定湿气可透过的表面,并且能够增加例如阻隔性能和强度。用无孔透湿膜作为透湿膜时,不会发生吸收的液体的渗出现象。当采用在热塑性聚氨酯或聚酯中加入改进剂所获得的膜作为透湿膜时,就可以获得不但具有以上效果,还具有高力学强度和高透湿度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

    此外,如果采用部分涂覆有聚氨酯树脂的不透湿材料,通过加热部分或全部涂覆区域,从而将该不透湿材料热焊接到透湿膜上形成包装袋,则可以制得这样一种被膜剥离型除湿剂,这种除湿剂具有高的密封强度,并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因包装袋破裂而导致水渗漏的危险。

    通过排气法封装包装袋,可生产包装袋无破裂危险的压缩除湿剂。此外,如果将包装袋放置在透气容器中,则不但可以避免因跌落或包装袋中的其它物质造成的包装袋破裂,还可以避免吸收水的渗漏。此外,通过给不透湿膜提供抓片,可使该不透湿膜易于剥离。

    实施例

    下面本文将通过实施例和参考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和参考例不应被解释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例1

    双层结构片材(1)的制备:

    在Toppan Cosmo Inc.生产的GL-AE薄膜(GL-PET,宽500mm,厚30μm)上用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单组分可固化聚氨酯树脂溶液HI-MUREN Y-210B涂覆两次,形成厚度为30μm的薄膜。此时,调节涂覆位置,以便在两端分别留出宽度为50mm的空白。将该叠层材料切为两半,从而得到双层结构片材,每一半双层结构片材由250mm宽的GL-PET和200mm宽的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在其一端有50mm宽的热塑性聚氨酯膜的空白区域作为抓片)组成。该聚氨膜的透湿度为每天2,800g/m2。

    参考例2

    双层结构片材(2)的制备:

    将厚度为30μm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干压到由Toppan Cosmo Inc.生产的GL-AE薄膜(GL-PET:厚12μm)上,从而得到GL-PET/PE(宽1,000mm,厚50μm)。所得的膜的水蒸汽透过率约为每天1g/m2。通过T型口模将日清纺制造的Mobilon(一种添加了聚酰胺的热塑性聚氨酯)挤出到该的聚乙烯表面上,从而形成厚度为30μm的薄膜。此时,调节T型口模的位置,在两端留出宽度各为50mm的空白作为抓片。将该层压片切成四等份,从而得到双层结构片材,每份由250mm宽的GL-PET/PE和250mm宽的热塑性聚氨酯膜组成。该聚氨酯膜的透湿率为每天2,500g/m2。

    参考例3

    双层结构片材(3)的制备:

    取Bayer生产的Platilon U073(厚度:30μm),这是一种通过吹胀热塑性聚氨酯膜和从相邻喷嘴喷射出的聚乙烯得到的双层结构片材。将一双层结构膜切成300mm宽的片材,该双层结构膜不具有作为不透湿膜的成形-加工用膜。然后将Platilon U073干压到厚度为12μm,宽度为400mm的VM-PET 1011(由Toyo Metallizing Co.,Ltd.制造)上,使Platilon U073处于中央位置。将此层压片切成两半,从而得到双层结构片材,这两半双层结构片材均由200mm宽的VM-PET/PE和150mm宽的热塑性聚氨酯膜(在其一端有50mm宽的热塑性聚氨酯膜的空白区域作为抓片)组成。该聚氨酯膜的透湿度为每天900g/m2。

    实施例1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制备(1):

    将由参考例1制备的双层结构片材作为一个表面的膜,将该片材装载到制袋充填机的膜卷上,使得该双层结构片材的热塑性聚氨酯膜可以作为热焊接面。将与该双层结构的片材同样宽度的PET/GL-PET膜作为另一个表面的膜,装载该另一个表面的膜,使得涂覆有聚氨酯油墨树脂(SANPRENE IB-465,由三洋化成工业社生产)的膜的表面可以作为热焊接面。在制袋充填机内传送这两层膜,热焊接这两层膜的下部和两侧。可以调节该双层结构片材上抓片一侧的封口位置,使得该封口位置可靠近热塑性聚氨酯膜的端部,而且不被置于没有热塑性聚氨酯的空白区域。从上部将用某种方法称量的150g二水合氯化钙投下并装入包装袋中。提供一个用来挤压包装袋的缓冲垫将空气挤出,使得包装袋中没有残留大量的空气。然后,将这两种膜的上部热焊接,并切割为200mm×200mm的包装袋。将包装袋放入网孔状聚丙烯容器(宽:80mm,长:60mm,高:130mm)中。然后盖上该容器,并用由聚丙烯制得的收缩膜包裹容器,从而得到本发明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1)(以下简称为“产品(1)”)。

    使用产品(1)时,从容器中取出包装袋,通过握住成形-加工用膜的抓片和PET/GL-PET膜末端的抓片,以将该包装袋撕开,从而剥离该成形-加工用膜,所述成形-加工用膜是该双层结构片材的不透湿膜。

    实施例2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制备(2):

    将由参考例2制备的250mm宽的双层结构片材装载到制袋充填机的膜卷上,使得该双层结构片材的热塑性聚氨酯膜可以作为热焊接面。将270mm宽的O-NY/GL-PET膜作为另一侧的膜贴到膜卷上,使得O-NY面成为封装面。在制袋充填机内传送这两层膜,采用黏合剂将一小片膜黏接到比O-NY/GL-PET膜窄20mm的双层结构的片材的GL-PET面上。然后,用脉冲密封器将两层膜的下部和两侧密封。调节双层结构片材的抓片一侧的密封位置,使得该密封位置可以是热塑性聚氨酯膜的末端,而不使该密封位置位于其中没有热塑性聚氨酯膜的抓片上。从上部将用某种方法称量的100g二水合氯化钙投下并装入包装袋中。提供一个用来挤压包装袋的缓冲垫将空气挤出,使得包装袋中没有残留大量的空气。然后,将这两种膜的上部热焊接,并切割为100mm×270mm的包装袋。将包装袋放入带盖的网孔状聚丙烯容器(长:200mm,宽:40mm,高:50mm)中。用由聚丙烯制得的收缩膜包裹容器,从而得到本发明的被膜剥离型除湿剂(2)(以下简称为“产品(2)”)。

    使用产品(2)时,从容器中取出包装袋,握住成形-加工用膜端部的抓片和O-NY/GL-PET膜端部的抓片,以将该包装袋撕开,从而将所述成形-加工用膜剥离,所述成形-加工用膜是该双层结构片材的不透湿膜。

    实施例3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制备(3):

    取两卷由参考例3制备的双层结构的片材和一卷宽50mm的尼龙无纺布。在制袋和充填之前的初始步骤中,将50mm宽的尼龙无纺布热焊接到热塑性聚氨酯的端部,该热塑性聚氨酯在其中一卷双层结构片材有抓片的一侧,使得无纺布的20mm宽的部分与聚氨酯膜的20mm宽的部分相重叠。

    将一个表面与尼龙无纺布带贴合的、且具有抓片的双层结构片材装载到制袋充填机上,使得该抓片位于另一个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膜的双层结构片材上具有抓片的一侧,该热塑性聚氨酯膜的两个表面形成内表面。然后按如下步骤进行制袋和充填。在制袋充填机中,传送这两个片材并热焊接其下部和两侧。调节一个片材上具有抓片一侧的热焊接位置,使得热焊接位置为从中央的50mm宽的尼龙无纺布内端到该片材端部方向及相反方向至少10mm宽的部分,并使得该位置不处于尼龙无纺布被热焊接到双层结构片材的部位的外面。从上部将用某种方法称量的70g二水合氯化钙投下并装入包装袋中。提供一个用来挤压包装袋的缓冲垫将空气挤出,使得包装袋中没有残留大量的空气。然后,将包装袋的上部热焊接,并切割为235mm×150mm的包装袋。将包装袋放入一个由聚氨酯膜制成的扁平容器中,该容器上整体形成了网孔状盖子(宽:150mm,长:23mm,高:100mm)。盖上该网孔状盖子,用由聚丙烯制得的收缩膜将容器包裹起来,就得到了本发明被膜剥离型除湿剂(3)(以下简称为“产品(3)”)。

    使用产品(3)时,从容器中取出包装袋,抓住中间的尼龙无纺布抓片,从而将所述成形-加工用膜剥离,所述成形-加工用膜是该双层结构片材的不透湿膜。

    实施例4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制备(4):

    按照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利用由参考例3准备的双层结构片材(其聚氨酯膜的透湿度为每天900g/m2)制备具有抓片的包装袋,该包装袋的尺寸为200mm×200mm,其中装有150g二水合氯化钙。将该包装袋放入纸盒中,从而获得本发明被膜剥离型除湿剂(4)(以下简称为“产品(4)”)。

    使用产品(4)时,从纸盒中取出包装袋,抓住中间的尼龙无纺布抓片,从而将所述成形-加工用膜剥离,所述成形-加工用膜是该双层结构片材的不透湿膜。

    试验例1

    吸湿量的测定

    使在1-4实施例中制得的产品(1)-(4)处于待用状态。将产品(1)和(3)返回容器中,盖上盖子。将产品(2)返回到容器中,使其热塑性聚氨酯膜朝上,盖上盖子。产品(4)的包装袋保持原样。将每种产品在25℃和80%RH的条件下放置2-3个月。各实施例所得产品的吸湿量与天数的关系见图1-4。

    (结果)

    本发明的产品(1)-(4)的吸湿量分别265ml、170ml、125ml和257ml。根据上述结果,产品(1)-(4)的标准吸湿量分别被确定为250ml、150ml、120ml和250ml。

    测试例2

    防湿性的评估

    为评估产品的防湿性,使用前将产品放入40℃和90%RH的恒温室,以便确定每个产品的增重。

    (结果)

    本发明的产品(1)-(4)的增重分别是5.8g、3.5g、3.8g和5.3g。由于测得的增重是对应于三年的流通库存期的增重,因此可以确定在此期间产品的质量没有受损。并且在吸湿过程中,没有观察到产品的装有可溶性氯化钙的包装袋漏水。在吸湿过程中止后,又对其进行了1m高的跌落试验。所有产品均未发现包装袋破裂或损伤等。

    实施例5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的制备

    取取向尼龙15μ/sandpoly(聚乙烯黏性树脂)/电晕放电处理的LLDPE 40μl的层压膜作为黏附膜,使电晕放电处理的LLDPE表面作用来涂覆聚氨酯树脂的外表面。将加入了5%的基于聚蜡的抗结块剂(New LPSuper R Medium,由东洋油墨社生产)的印刷用聚氨酯树脂,采用凹版印刷机以3-4g/m2的量印刷到该层压膜上,从而得到被氨基甲酸酯树脂涂覆的膜。将该被涂覆的膜和在参考例3中准备的宽30μm的双层结构的片材切成15cm×10cm的膜。将这两层膜的三边密封。然后将20g的二水合氯化钙装入包装袋中,随后通过热焊接封闭开口。将包装袋放入13cm×8cm×13cm大小的、带有透气盖子的塔珀家用型聚丙烯容器中,从而得到被膜剥离型除湿剂。

    依照JIS Z1707测定聚氨酯膜的封接强度,发现在负重1,100g时,聚氨酯膜破裂。另外,通过以下的负重测试来评估上述膜,发现甚至在负重50kg时,这些膜都具有足够封接强度而没有任何破损。

    (负重试验)

    将热塑性聚氨酯膜和聚氨酯树脂涂层膜分别切成135mm×100mm的膜。使两层膜的聚氨基甲酸酯表面相对。采用脚踏式热焊接机将这些膜的三边热焊接(密封宽度为12mm)。向包装袋中装入70g水,随后在不让空气进入包装袋的情况下热焊接开口。将该包装袋放在称重器上。将一个即使在负重情况下也不会变形的150mm×200mm的扁平金属板放在包装袋上。通过该板上的壶向包装袋加压。在50kg负重下将包装袋放置一分钟,观察包装袋是否破裂。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被膜剥离型除湿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膜剥离型除湿剂.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被膜剥离型除湿剂,其特征在于,该除湿剂包括至少部分采用双层结构片材形成的包装袋及置于该包装袋内的溶解性盐,使用时将不透湿膜剥离,其中,所述双层结构片材的不透湿膜位于外侧,透湿膜位于内侧。所述除湿剂的装填简便易行,且其储存时间长,因此提高了其经济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